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2年全國脱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心得體會(精彩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21W

2022年全國脱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心得體會(精彩多篇)

全國脱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心得 篇一

脱貧摘帽後,下一步怎麼做?2020年歲末,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給出了明確答案:黨中央決定,脱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後,對擺脱貧困的縣,從脱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過渡期內要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脱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廣大幫扶幹部作為結對幫扶主力軍,要深刻領悟黨中央決策意圖,強自身、勤走訪、實幫扶,以“三步走”的姿態書寫脱貧攻堅“後半程”華章。

強自身,擁有真才實學。打鐵還需要自身硬,助人也應有真本領。幫扶幹部都是經過組織精挑細選的優秀幹部,是社會骨幹,也是強國基石。幫扶幹部要愛惜自己的身份,更不能辜負組織的厚望。始終堅定政治站位,克服懈怠情緒,摒棄煩躁心理,重燃攻堅鬥志,持之以恆、久久為功,有幫扶貧困羣眾的動力。時刻立足本職工作,幹事兢兢業業,態度勤勤懇懇,作風優良正派,本業強、作風硬,有幫扶貧困羣眾的實力。要熟悉掌握幫扶政策,細則“庖丁解牛”,結對跟蹤落地,方式大膽創新,懂扶貧、會幫扶,有幫扶貧困羣眾的能力。

勤走訪,瞭解羣眾疾苦。走訪不是目的,幫扶不是負擔。入户走訪慰問,是通過走訪的形式去體察瞭解民情,體現的是黨和政府對人民羣眾的關心,彰顯的是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放下架子才能親近人民羣眾,俯下身子才能嗅到泥土芳香。幫扶幹部走訪慰問既不能蜻蜓點水、敷衍了事,也不能走“流水線”、機械死板,更不能自欺欺人。要真正坐下來與困難羣眾拉家常、述苦短、交朋友,算衣食住行,聊家裏種了什麼、養了什麼,問家裏有什麼困難、有什麼需求,懷着一顆憂民、愛民、利民之心,察民情、順民意、解民難。

實幫扶,確保政策落地。脱貧攻堅以來的成績,充分説明扶貧政策和資金是足夠的,關鍵在於落實。幫扶幹部要甘做為民服務的“孺子牛”,爭做政策宣傳的“排頭兵”,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後一公里”,讓羣眾知政策、享政策、認政策。對待困難羣眾,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引導克服等、靠、要思想,鼓勵通過雙手勞動致富,變“輸血”為“造血”,進一步鞏固脱貧成果。要立足鄉村振興,全面總結脱貧攻堅“成功賬”,重新梳理結對幫扶“政策牌”,在洞悉歷史條件、政策背景、發展水平等深刻變化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幫扶計劃。

“脱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歷經多年艱苦卓絕的奮戰,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脱貧攻堅目標任務。但在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銜接鄉村振興上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作為組織選派的“精兵強將”,幫扶幹部要始終銘責於心、扛責於肩、履責於行,把貧困羣眾“扶上馬”後再熱情“送上一程”、再使勁“揮馬一鞭”,助力貧困羣眾搭上鄉村振興快車,實現致富彎道超車。

全國脱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心得 篇二

站在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歷史關口,黨中央對脱貧攻堅、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等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新的歷史任務。對於基層黨員幹部來説,他們位於農村基層第一線,站在直面羣眾最前沿。如何扛起責任,用好資源,解決農村工作中的“卡脖子”問題,還需做實三個“細活兒”。

做實“善聽”。廣納善言,方明辨是非。中國歷史上不乏善聽納言的歷史傳統,偏聽偏信以至亡國的事例也不勝枚舉。據《戰國策》記載,鄒忌以親身經歷勸諫齊威王廣開言路,興利除弊,續寫春秋霸主偉業。對於廣大的基層黨員幹部而言,更應悟出其中奧妙。羣眾“不平則鳴”,特別是當下處於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過渡期”的新階段,產業幫扶、嚴防返貧、易地搬遷、扶貧力度調整等後續工作千頭萬緒,基層幹部更應將羣眾意見作為農村工作的指向標。所謂“善聽”是指善於聽羣眾“刺耳話”“牢騷話”,而非在“美言、諂言”中誤認為“形勢一片大好”;“善聽”的同時更要“廣納”,基層黨員幹部要主動俯下身、靠前站,拓寬民意徵集通道,廣開各方言路,確保落實反饋擲地有聲。

做實“深研”。極其重視調查研究,曾指出: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僅在土地革命時期,他就做過十幾個關於農村的系統調查,從而具備全局高度的戰略性思考,引領了黨和國家事業的歷史性成就。反觀當下部分黨員幹部,沒有認識到調查研究是“慢工出細活兒”的工作,而是浮於表面,導致“出發一車子、開會一屋子”的“作秀式”調研時而出現。此次會議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這一要求具有全局性和戰略性的重大意義,其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於脱貧攻堅,要“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落實。基層黨員幹部更要扛起責任,在調查研究上下“繡花”功夫,在“深、實、準”上出大力。以更加嚴謹的作風挖掘出阻礙政策落地的頑疾癥結,助力農村重點領域改革,激發資源要素活力,為鄉村振興闖新路、出新招。

做實“常思”。孟子有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追古撫今,新時期的黨員幹部要“常懷畏民之心,常做為民之事”。俗話説,柴米油鹽醬醋茶是老百姓七件頭等大事。對於我國農民而言,他們的“頭等大事”就是“地”和“糧”。會議指出,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當前,隨着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加快,農村地區種糧收益降低,農民種糧積極性嚴重挫傷。如何讓農民完成從“身份”到“職業”的轉變,如何讓“種糧”成為有奔頭的職業,是廣大基層黨員幹部應常常思考的新命題。同時,基層黨員幹部要不斷推動種糧補貼、低價收購、完善收入保險等新政策宣傳落地,加大農業科技和機械化力量,將農民從“體力活”“苦累髒”中解放出來,給糧農吃下增產增收的“定心丸”。

全國脱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個人觀看心得 篇三

“從0到1”,這是新的一天,也是新的一年,更是新的起點。

“從0到1”,要以理想為舵,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當作奮鬥目標,築牢信念之基。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十四五”規劃全面開啟的新時代,唯有明確前進方向方能目標清晰、目光堅定,“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各黨員幹部要始終堅守一顆為民初心,以一種“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境界與情懷做好每一件能提升羣眾幸福感的事情。不管是接下來的鞏固脱貧攻堅戰果,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還是各種科技便民新措施……都要把“以百姓心為心”的思想融入到全過程,發揚為民服務的“孺子牛精神”,始終心繫人民,務實為民,切實解決好人民羣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斷增強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將工作做到百姓的心坎上,為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懈奮鬥。

“從0到1”,要以擔當為責,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不平凡,延伸生命寬度。“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每個人都了不起。”2020年,危急時刻,又見遍地英雄!“天使白”“橄欖綠”“守護藍”“志願紅”、抗洪英雄陳陸、抗疫護士劉家怡……無論是疫情防控,還是復工復產,每一箇中華兒女都堅守自己崗位。顧全大局,咬牙堅持的,是你;復工復產,加班加點的,是你;“悶死”病毒,裹足不出,是你……每一箇中華兒女的涓涓細流終匯聚成海,迸發出磅礴偉力,創造了一個個不可磨滅的歷史奇蹟。人不能延伸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無論身處何種崗位都要用實際行動詮釋信仰力量、拼搏力量、一絲不苟的敬業奉獻力量。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幹出不平凡的業績。腳踏實地躬身實踐,把每一個小我都融入祖國發展的長河中,實現人生價值,創造不平凡。

“從0到1”,要以實幹為先,以勇於負重矢志前行的精神不懈奮鬥,不斷破局開路。征途漫漫,惟有奮鬥。不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偉大歷史性成就,還是北斗牽手、天問遠航、嫦娥奔月把“土”特產帶回了家、奮鬥者勇往直“潛”萬米海底丈量“中國深度”……這一項項重大成果都離不開中華兒女艱苦奮鬥的實幹精神。“一百年星火,依舊朝氣蓬勃。五千年積澱,迸發復興力量。”世上沒有唾手可得的偉業,新的時代已經到來,我們奮鬥的激情更不能滅,奮鬥的姿態更不能降,奮鬥的毅力更不能丟,要不斷以艱苦奮鬥的“老黃牛”精神鞭策自己,不斷以埋頭實幹的精神創造新業績。咬定青山不放鬆,腳踏實地加油幹,在奮鬥中淨化心靈,磨鍊意志,淬鍊本領,方能在荊棘叢生、刀山血海中殺出一條“血路”,走過了萬水千山,在變局中開創新局,開闢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全國脱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心得體會 篇四

在“全國脱貧攻堅獎”裏深悟決勝“密碼”

為表彰先進、樹立典型,弘揚脱貧攻堅精神,匯聚決戰決勝磅礴偉力,10月16日,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印發《關於表彰2020年全國脱貧攻堅獎的決定》,授予丁建華等25名同志“2020年全國脱貧攻堅獎奮進獎”稱號,授予王小權等24名同志“2020年全國脱貧攻堅獎貢獻獎”稱號,授予馬明哲等25名同志“2020年全國脱貧攻堅獎奉獻獎”稱號,授予馬樹友等25名同志“2020年全國脱貧攻堅獎創新獎”稱號,授予北京尤邁慈善基金會等49個單位“2020年全國脱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稱號。

這是個鼓舞人心的決定,值得每一個參與脱貧攻堅戰的個人和組織感到自豪,在脱貧攻堅的最後關鍵時期更是催人奮進。這些獲得全國脱貧攻堅獎奮進獎、貢獻獎、奉獻獎、創新獎和組織創新獎的榮獲者,猶如天空中最明亮的星,給予我們深刻啟迪,指引着我們探尋決勝脱貧的“密碼”。

決勝脱貧的“密碼”是“奮進”。“年輕就是本錢,摔倒了還可以站起來!”這是全國脱貧攻堅獎奮進獎獲得者楊寧的脱貧戰鬥宣言。唯奮進,勝利才會眷顧。正是楊寧這樣的奮進,才成就了村民紫黑香糯米大豐收,成就了廣西融水安陲鄉江門村整村脱貧。狹路相逢勇者勝。脱貧攻堅剩下的都是硬茬,更要有“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硬氣、“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硬功,不斷砥礪奮進。唯奮進,才能實現夢想。馬金蓮、王萬才、王昭權和張順東、李國秀夫婦等,他們在人生的路上不服輸,靠着奮進不僅脱了貧,實現了富,更成為了致富帶頭人。羣眾的力量是無窮的,在脱貧的路上要不斷涵養,不斷激發羣眾自立自強實現小康的奮進意識,不斷昇華人生“座標”。脱貧攻堅越到最後越要牢記:“時間屬於奮進者!歷史屬於奮進者!”

決勝脱貧的“密碼”是“貢獻”。如果有人要問在脱貧攻堅的路上,要拿什麼貢獻給我熱愛的鄉村故土、貢獻給我親愛的父老鄉親?是支月英拿來的“一生只為一事來”的信念;是韓宇南三次駐村堅守,自掏5萬多元購買辣椒種子給村民,妻子潘麗英也自發加入扶貧隊伍;是像王小權和糜林那樣為脱貧事業貢獻出了生命……在脱貧攻堅的最後關頭更需要向這樣的“貢獻”學習,更需要貢獻堅定執着、持之以恆,貢獻盡己所能、全力以赴,貢獻無所畏懼、不怕犧牲。偉大的事業呼喚偉大的貢獻。在脱貧的路上,每個人的貢獻都加註着脱貧攻堅的勝局,哪怕是再微小的貢獻,只要全社會勠力同心,真心幫扶,最終都會成為磅礴時代的貢獻。脱貧攻堅越到最後越要毫無保留地貢獻出一切。

決勝脱貧的“密碼”是“奉獻”。無私奉獻是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在脱貧攻堅的路上湧現出了一大批人不駐村,心繫脱貧的扶貧幹部。他們積極與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户結對,有力出力,有物出物,傾盡已積累的各方面優勢,為貧困羣眾提供就業崗位,募得創業資金,引進先進技術,為農產品打開銷路,加入教育扶貧,為扶貧事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資源和動力,譜寫了一曲曲無私奉獻的時代讚歌。在脱貧攻堅的路上,他們用行動回答了“我是誰”“為了誰”,用行動換來了羣眾奔向致富的大道,推動了全體人民不斷向共同富裕邁進。最是奉獻動人心。脱貧攻堅越到最後越要“無我”奉獻,越要有“不負人民”的情懷。這種情懷越濃厚,越能凝聚合力,越能喚起眾志成城拔窮根,朝着更美好生活奮鬥的意志。

決勝脱貧的“密碼”是“創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脱貧攻堅本身就是一場歷史性的創新探索。在脱貧攻堅中,就湧現出了一大批如“三三聯動”抓黨建促脱貧等組織創新、“公司+合作社+農户+培訓就業+無償對無勞動力貧困户分紅”等產業發展模式創新、“借羊還羊”產業扶貧模式創新、“政府+科技+企業+貧困户”共建模式創新、“育德+扶志+解困”精神扶貧模式創新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脱貧攻堅越到最後,越要向創新要動力、要活力、要成效,越要因地制宜堅定走好扶貧脱貧創新之路。要通過創新的成果進一步激發貧困羣眾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尤其是要通過科技創新推進農業現代化,讓農民挑上“金扁擔”。創新還要注重長遠和接續。要通過一系列的創新探索實現羣眾長期增收,讓羣眾在奔向小康的路上有更多幸福感、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