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52W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多篇】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 篇一

我校班級學生人數多,學生基本素質參差不齊,教育教學工作量非常大,老師們工作都非常忙碌、非常辛苦,所以老師們對教研工作的重視相對較弱。5月28日在縣教師進修學校聽了鶴壁教育專家、名校長焦來憲和賈校長作做學校管理的專場報告。校本研修學習雖然已經結束,但其中的點點滴滴足以讓我的心靈得到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禮,也絕對是一種理念上的衝擊。

下面就是我這次學習中最深刻的幾點點體會:

1、“教師需要終身學習”。

在這次學習中,我看到無論是國小的教師,還是中學的教師,無論是剛畢業一、兩年的新教師,還是一些任教多年的中年教師,在參與教研活動中面對評課,面對課題研究都能侃侃而談。她們的理論水平,知識層面真的讓我驚歎不已,甚至自愧不如。在剖析其中原因,我發現這都是她們堅持不斷學習的結果。這當然與他們所處的環境競爭激烈是很有關係的,但我相信這也是校本研修活動進行到一定程度的結果。確實,作為一名一線教師,一定要有先進的教育理論為指導和依託,這樣才能克服以往教學中的慣性和弊端,才能在課堂教學中融會貫通,將其轉變為自覺的教學行為。所以我也會從現在開始,堅持理論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在學習和研究中注意理論和實際相結合。

2、“學校需要校園文化建設”。

在這次參觀中,我覺得國小校園文化建設是最讓我感動的。我曾隨團在一所先進的國小參觀,發現在學校的牆壁上,我們處處看到了關於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等名校的相關簡介,這給每天生活在學校裏的師生營造了一種嚮往名校的學習氛圍;在樓梯間的牆壁上,我們處處看到了優秀圖畫作品展、書法長廊等,讓我們深深感受到學校濃厚的文化氣息;在教師辦公室裏,我們處處看到了諸如“相親相愛一家人”等互相關愛的標語,讓我們感受到她們作為毓秀人的驕傲和彼此間的親密合作關係;在學生教室、學生飯堂裏,我們處處看到了諸如“讀書的厚度,就是作文的深度,就是做人的高度”,“執着能夠創造奇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等標語,它們都在時時提醒着孩子們如何為學和如何做人。所以我覺得我們在建設書香校園的同時,可以取其精華,以貼名言,學名人等形式,注重加強讀書氛圍建設,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愛讀書,勤讀書”。

隨着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校本教研給學校和教師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也給學校和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是學校發展的動力,是學生髮展的根本。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實踐,我們認識到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最有效的途徑是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能從一定理論出發,直面具體的教學實踐,在理論與實踐結合中重建新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可以避免實踐與理論脱節,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本學期為了改革課堂結構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和課堂教學效益,我們堅持開展聽、評、説課活動。我們充分發揮團體教研的優勢,加強隨堂課、互觀課的聽課、評課活動。本學期,每位青年老師都上了1節公開課,課後及時召開專題研討會,針對上課老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各位老師提出了許多改進建議。通過聽課、交流、參觀、學習,使我們英語組教師 開闊了視野,對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關注課堂,處理生成與預設等問題有了直觀的認識,激發了教師更深層次的思索。通過活動的開展,老師們受益匪淺,啟迪深刻。雖然有成功的一面,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對聽評課的基本功有待於進一步提高。雖然學了不少理論知識,但是如何把這些理論知識科學合理的用到自己的課堂上,也有待於大家繼續研究。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淚水,然而我收穫的卻是那一份份充實,那沉甸甸的情感。讓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願化為熱愛學生的一團火,將自己最珍貴的愛奉獻給孩子們,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開絢麗的花朵。

校本教研學習心得體會 篇二

通過《校本教研的實踐與創新》的學習以及我對相關資料的查找與研究,我有了一些深刻的體會,總結如下:

一、以開設教學講座論壇形式的專題性教學研究

在校本教研中,以“教學問題”為研究內容,開設各種講座、論壇,是行之有效的形式。在我校開設的講座、論壇中,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教師”和“學員”,大家都是平等的參與者,教師不再把自己當作被動的受訓者,而是積極主動地參與研討,因此,講座、論壇學習也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我們認為,每個教師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都積累了或多或少的經驗,教師完全可以承擔培訓者的角色,以自己的現身説法與其他教師進行平等的對話與交流。這種全新的講座,構建了一種新的學校文化,為教師搭建了平等對話、交流的平台,使廣大教師得到空前的鍛鍊和提高,教育觀念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在論壇活動中,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有關教育理論,在教學實踐中大膽探索,認真總結教育教學規律,並找出教學中存在的“新課程問題”,積極撰寫論文投稿參與論壇活動。

二、以“傳幫帶”為補充形式的個性化教學研究

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學校培養了一大批改革意識強,作風過硬,教學經驗豐富的骨幹教師。這些教師有的已步入中老年,但老教師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絲毫不減,當年在教育改革的戰場上衝鋒陷陣的雄風猶在。在開展校本教研中,我們把他們作為依靠力量,簽訂“師徒合同”,一幫一帶領青年教師進行教學和研究。

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老教師除了毫無保留地向青年教師傳授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以外,還甘為人梯,不辭辛苦地為青年教師上示範課,不厭其煩地聽青年教師的彙報課、試講課,為青年教師設計教學中的各個環節乃至細節,共同探討教學中的疑難問題,共同學習新課標,領悟課改的精神實質,默默無聞地為青年教師的成長鋪路搭橋。

三、以案例分析為載體的靈活性教學研究

通過分析某一個校本教研的案例,某一個教師從事研究的案例,可以真實地使教師認識在研究中會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可能對策。案例可以發展教師的創新精神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可以幫助教師理解教學中所出現的兩難問題,掌握對教學進行分析反思的方式。在校本教研中,提倡案例研究,促進了理論與實際結合。我們及時交流老師們在教學中的案例反思,使教師彼此之間逐漸體會和領悟在一個個具體的教學課例中,所藴含的課程發展理念,重組、修正各自的認知結構及專業理論,進而獲得建構理論和專業成長的機會。

四、以增強了解相互學習的教學觀摩研究

作為研究主體和實踐主體一身而兩任的教師,較之於純粹的理論工作者而言,具有一筆獨特而有待深入開發的研究資源——這就是教師長期參與教育教學實際活動而獲得的豐富經驗。教師在課堂教學特殊情境中所累積起來的感性經驗,往往包藴着值得回味的教研價值,需要教研主體梳理、分析、感悟、昇華。這中間,教師自身多層面、多向度的“反思”,是開掘研究資源的主要和重要方式。因此,教學觀摩便成為了校本教研的常用形式。

五、校外學習培訓的教學研究

學校提倡校本研究,積極支持教師外出學習研究。在當今的信息社會,校外的各種學術活動和相關的學習培訓仍是一種校本教研的有效方式。教師通過外出學習,可以得到一些文字材料上不能表達的信息,特別是一種思維方式和看問題的角度以及觀念領域的東西。教師廣泛參與外出學習,接觸新事物,開闊眼界,提升認識高度,形成一些新觀念、新方法、新行動,有力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

總之,立足於學校,立足於教師,立足於教學,是校本教研的出發點與歸宿,也是推動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的基礎。教師之間進行專業切磋、協商、交流和合作,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倡導科學精神,營造求真務實、科學嚴謹的教研氛圍,提高校本教研的質量和效益,實現資源共享;加強教師與教師、學校與學校之間的溝通與合作,並形成長期有效的機制。只有這樣,才能使學校具備研究的職能和能力,形成自我發展、自我提升、自我創新的內在機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型組織,從而推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發展。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 篇三

本學期在上級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地完成了本學期的各項教研任務,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指導思想

為了真正讓素質教育走進課堂,把教研活動作為教學工作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切實改善教研工作,構成濃厚的教研氛圍,為實現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學生的全面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加大培訓工作

1、培訓目標

透過校本培訓,解決學校,教師所面臨的具體實踐問題,改善學校的教育教學,不斷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師的教育教學潛力,從學校實際出發,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利用學校自身的各種資源和潛力,推動教師主動學習,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建設一支師德高尚,素質優秀,業務精良的科研型、創新型教師隊伍,促進學校的全面、整體發展。

2、培訓思路

確立"人人為本,科研興校,理念治校,質量立校。"的思路。把過去的工作加以改善,把教研活動的形式和方法作大膽的創新。

三、主要工作

(一)、狠抓學習與交流

針對教師的理論功底還很薄弱的現狀,工作中,我們採取瞭如下形式進行學習。

1、形式上羣眾學習和個人學習相結合,理論學習,培訓與課堂教學實踐相結合。

2、資料上除學習外,還要求教師有針對性地學習新的教學理念,閲讀有關教育教學的雜誌和刊物,並摘抄新的教學理念,學習新的教學方法。

3、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利用教研活動經常組織教師對新教育教學理念和新的教法進行交流,共同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困惑。交流有針對性,時效性,督促教師學習和自覺運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實踐好的教育教學方法,提升教師教學技藝和水平。事實證明,透過學習,教師各方面素質都有了提高。

教研活動推動了新課程改革。使開學初計劃落到了實處。尤其是孫雪峯的課,教學環節和方法安排的新穎,課堂氣氛活躍外,學生的學習的用心性高,教師啟發得當,還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的實踐潛力,寓教於樂,滲透了思想教育,培養了學生的自學潛力。張彩雲的語文課體現了小組探究的合作方式,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能主動尋找合作伙伴探究問題,並及時反饋,學生在濃郁的學習氣氛中自主學習,發表自己的意見,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潛力,教學效果良好。

4、倡導教師撰寫學術論文,用心鼓勵教師參加學歷進修,自我提高培訓,本學期教師共撰寫5篇學術論文,並發表在相關刊物上,有效地提高了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潛力。

(二)注重聽、評課。

以教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為宗旨,組織教師有計劃,有條理地進行了備課、上課。

1、狠抓羣眾備課:

①教師羣眾備課前,務必做到熟悉教材,熟悉學生,做到"四結合",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公開教學與日常教學相結合,公開教學與課題研究相結合,教與學相結合。

②羣眾備課以學科組為單位,進行備課、聽課活動,堅持每週羣眾備課制度,各教研組長負責,分科分組定資料學習、備課,針比較較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探討,不斷優化教學目標、過程和方法,以做到熟悉教材、研究教材,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2、加強常規聽課

鼓勵教師多出精品課,認真備好、上好每一節課,規定每位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於10節,中層領導每學期聽課不少於15節,聽課後注意評課,同時實實在在,針對課堂中出現的難點,重點問題進行評析,且做好了記錄。

3、倡導推門聽課

為提高教師的基本素質和基本機能,提高教師心理調控潛力。在本學期中,我校用心倡導推門聽課,教研組長及中層領導不定時推門聽課,並做好指導,各教研組長推門聽課節數每學期不少於10節。

4、指導課後評課

對於每一節課,每一個做課教師來説,只聽不評達不到提高的效果,所以,指導教師確實,有效地,實事求事地進行評課,並提出建設性意見,導向性推薦。並做好記錄,以到達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組織保證,措施到位

為了使教研活動的開展得到保證,行政領導要主動配合教研組長,督促和指導教師用心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以保證教研活動順利有效的開展。

一學期下來,我們堅持了每週教研活動,收效很大。但由於潛力有限,工作中還有許多不足,要在以後的教研工作中不斷改。

校本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四

知識經濟信息化的今天,生產力的迅猛發展,給教育帶來了劃時代的變革。隨着國家新課程的實施,基礎教育的校本教研工作也成為了學校工作的重點和熱點。我們不能僅停留在現有的傳統的教育水平上,“井底之蛙”的工作思路和“照貓畫虎”的做法只會讓新課程的實施“山窮水盡”,工作也只是“穿新鞋走老路”,這樣勢必會使新課程的實施與時代的發展“脱節”。只有我們在教育教學中不斷學習鑽研,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緊跟時代發展步伐,開展切合學校實際的教研工作,才能使新課程順利揚帆起航,到達成功的彼岸。

開展校本教研工作不是“花架子”或‘時裝秀”,而是切實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的重要途徑,是促進課程改革的有效手段。面臨新的教育形勢,如何切實有效地搞好學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呢?在這裏,本人結合我校開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情況,談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統一思想,觀念務實。

內因決定事物的發展,這是不變的真理。只有讓全體教育工作者充分認識到校本教研的重要性,認識到校本教研不搞不行,勢在必行,才能發揮每個教育工作者的主觀能動性,使大家齊心協力、發揮潛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消除教師對教研工作片面的認識——一種行政性的指令性的工作。

1、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和指導校本教研工作,利用輔導區會議和校例會組織全體教師學習上級相關文件,領會精神,明白其重要性。充分借鑑外地開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成功案例,組織教師學習,使全體教師認識到校本教研的重要作用。

2、組織學校領導、教研組長、全體教師開展校本教研工作培訓活動,使大家認識校本教研的意義及基本的工作方法和活動內容,做到心中有底,知道其工作目的是什麼,先幹什麼,再幹什麼,後幹什麼。

3、還可以利用黑板報、校園廣播、網站等媒介大力宣傳校本教研工作的重要性和典型事例,形成人人關心教研、人人蔘與教研的氛圍。

二、健全制度,考核務實。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基於校本教研工作剛起步,不能一開始就搞一些膚淺的特色和花樣,只有當教師有一定的學習意識和研究意識、學校教研管理業已步入規範化之時,教研特色才會悄然形成。否則就會出現“費了力、不好看”的局面。因此,必須建立和完善教研教改的系列制度,才能切實落實。

1、要結合實際建立健全教研機構,如成立課改領導小組、指導小組、校本培訓小組和片區教研組等機構,聘任教研組長和兼職教研員,明確職責,落實任務,充分體現教研機構的指導、研究、服務職能。

2、同時要對教師的考核制度進行局部或全面改革,把教研工作按一定比重納入年度考核。制訂切合實際的《教師教研工作考核細則》《教研組工作考核細則》《教研工作獎勵制度》等,做到全面細緻,定量定性適度,只要沾手工作都納入考評,且便於操作和考核,體現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和激勵功能。採取教師與教研組、教研組與教研室、教研室與學校層層簽定目標責任書的辦法,因為通過簽定責任書能使教師起碼知道自己在校本教研工作中該做什麼、怎麼做。還可以採取教師的教研工作直接由教研組或教研室進行考核的方法,這樣做能使考核有理可依,有據可查,實事求是。

3、注重過程管理,實行校本教研工作月抽查和通報制度,加強對轄區學校的檢查力度和檢查次數。抽查的目的不是管理,而是促進工作的改進。在檢查中要做好檢查記錄,記錄中要能體現整改措施及期限。

4、教研管理要體現公開、公平、民主原則。要經常性深入教師內部,瞭解情況,利用開展教學教研開放日、建立網站論壇、教代會等,給教師充分提建設性意見的機會,逐步修訂相關制度,使之更合理、規範、科學。校本教研工作是一種開創的工作,是智慧和理性的結晶,只有充分尊重每個教師價值觀和和發展觀,才能充分發揮教師的智慧和潛力,使教研工作有長足發展。如採用創建“教研園地”、教研網站等形式進行管理公開和成果展示,實現經驗共享。這樣做不僅可以激發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競爭意識,使“管理”由外在的強壓變為個人內在的自覺意識,而且可以樹典型、立模範,培養教師的學習交流意識和榮辱觀。

三、加強培訓,指導務實。

新課程強調教師要逐步轉變成一個學習型、研究型、合作型的教師,而要使一直受傳統教育觀念約束的教師具有學習、研究的意識和能力,非一朝一夕能達到,沒有來自學校和上級組織的各類有效的培訓和指導,新型的教師隊伍很難形成。同時,學校教研機構是一種科研型、學習型的組織,參與校本教研的教師沒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是很難從事一邊教、一邊學、一邊研的教育常態工作。只有教師不斷參與學習和培訓,才能充分實現校本教研的功能。因此,需要在遵循循序漸進原則的基礎上開展校本培訓,這是開展校本教研工作的重要環節。

首先,要培訓各學校負責人,使他們樹立科學的教研發展觀,清楚校本教研的工作思路和主要環節,以便協調學校的各項工作,發揮其工作的職能作用。其次,要培訓教研組長和兼職教研員,使他們具備有效組織和開展校本教研活動的工作思路和能力,明白校本教研的最終目的和首要任務,基本掌握校本教研各環節的操作方法,指導他們能結合實際開展好組內教研工作。同時要培訓和指導學科帶頭人和課改骨幹教師,使他們具備比其他人更先進的更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技能,發揮其示範、帶頭、引領作用。然後要調動上述人員的積極性,培訓和指導全體教師學會自我反思,學會交流學習,學會與同伴協作互助,學會開展深入課堂教學的行動性研究。

四、遵循原則,活動務實。

校本教研活動是推進教研工作的主要載體,是落實“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新型教研製度的關鍵。然而其活動不能濫而要精,要有可行性、針對性、科學性和實用性,只有這樣,才能使教研活動不會成為教師口中的“累贅”。

1、遵循可行性原則,開展自我反思活動。自我反思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剖析自己在工作中的得失,很多教師在新的教育形勢面前忙不開手腳,空餘時間少,同時也沒有養成反思的習慣,如果定少時定大量地進行反思,勢必使教師的反思草草了事或粗糙膚淺,只投完成任務罷了。所以在組織教師進行自我反思中,注意考慮時間是否充分,指導和檢查是否行之有效,教學反思可以形式多樣,不一定非要長篇大作。

2、遵循針對性原則,開展對話交流制度,解決課改實際問題。利用教研例會,組織教師提出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有針對性的問題,大家在一起進行研討,找出解決方案和改進措施。在形式上要不拘一格,可以是沙龍式、也可以是辯論式、或者中心發言式等等。但一定不能隨意,事先無目標無計劃無準備的研討交流活動是失敗的,需按照“問題——計劃——實施——反思總結——再實踐——再提新問題”的循環模式進行。在提出問題及相關的計劃建議或措施時,不可大而空,要切合實際,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3、遵循科學性原則,開展同伴互助活動。“他山之石,功己之玉”,需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科學活用,不能全盤搬來就用,或簡單的模仿,這樣的互助學習只會是“東施效顰”。如在開展教師之間互相聽、評課時,對於研討課要隨機抽查,充分體現課堂的真實性和研究價值,不能“走過場”;對於觀摩課要精選教學內容,科學設計教學環節,使之具有一定代表性和示範性,不能“做秀”,必須求真務實。

4、遵循實用性原則,開展競賽活動。競賽活動是檢閲教師的業務能力的平台,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有效手段。但開展競賽活動不在於多,要實用,易操作,具有一定的價值,否則就是多此一舉,加重了教師的負擔。比如適時組織教師開展賽教、信息化展示、實驗課教學評比、教研成果評審等活動,都是目前教育教學中的重點、亮點工作,是實用的、有價值的。

五、開發資源,服務務實。

校本教研的職能之一就是服務於教育教學。資源和智慧是知識的源泉,如果沒有更新的適應社會發展的教育教學資源,那麼新形勢下的教育教學也將會逆水行舟。因此,開發教育教學資源,為教育教學提供優質服務,是推進課程改革的重要保障。

1、開發人力資源,服務於鄉下。如定期組織優秀教師、學科帶頭人到轄區學校上公開課、開講座、參與村小教師研討活動等。要明白在指導別人的`同時也是自己學習別人長處的機會,事先要有充分的準備,不可有隨意、輕率的思想,要結合實際進行指導,效果實實在在。

2、開發課程資源,服務於教學。優質的教學資源能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充分借鑑遠程教育資源、網絡優質資源及本地人文資源,組織骨幹教師開發資源,自制課件和教學具,開發校本課程,編制校本課程綱要,建立學校教育資源庫,把優質資源及時推薦給教師。但資源是死的,思維才是活動,開發資源要選擇教師最需要的、能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素材,使用資源要有目的地靈活使用,不可濫用。同時開發資源的教師不能為使用者包辦代替,課程資源的選擇和與學科有效整合主要靠使用者自己。

3、開發信息資源,服務於教師。目前我們大多數學校已經具備現代信息化建設的基本條件,充分利用遠教設備進行信息化建設是服務於教師的最便捷的手段。如建設和應用學校網站、電子備課室等。但不是説學校網站越多越好,技術含量越高越好,實質不在於形式,關鍵在於用途和教師的使用程度。因此,在開發信息資源時,關鍵要調動廣大教師的參與興趣和使用積極性,實現全員參與、全員學習、全員受益。

以上屬個人拙見。總之,校本教研工作是一項常態工作,只有使其科學化、規範化,在工作中求真務實,才能發揮它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否則就會南轅北轍,成為學校工作中的“寵物”。它是一項工作,也是一門學問,需要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學習鑽研、改革創新,堅持科學的可持續發展觀和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開展校本教研工作,推進新課程的順利實施。

校本教研學習心得體會 篇五

師只有始終保持繼續學習的熱情和能力,把不斷更新觀念、汲取新知、開闊視野作為適應形勢發展和自身素質提高的必須,才能正確把握學校教育發展的方向,使自己的教學水平適應形勢的需要,不斷走上新的台階

一、重視教育政策和教育理論的學習,切實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

1、注重學習型團隊的打造和教師終身學習力的激發

教師只有始終保持繼續學習的熱情和能力,把不斷更新觀念、汲取新知、開闊視野作為適應形勢發展和自身素質提高的必須,才能正確把握學校教育發展的方向,使自己的教學水平適應形勢的需要,不斷走上新的台階。

近年來,學校把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當作提升教師綜合素質的重要任務來抓。

我們精心討論制定了二期課改精神的學習方案,引領教師把握新課程改革的內涵,並通過教師成長袋的形式激勵教師靜下心來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

如今,本校教師新課程的核心理論可以説是耳熟能詳,對校本研修中的重要環節校本研修所要遵循的幾個環節自主反思、夥伴協作、專業引領更是津津樂道,為教師不斷更新觀念、自覺實踐新型的教學行為提供了可能。

2、幫助樹立正確的質量觀

我們把指導和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質量觀作為校本研

修的重要內容之一。

首先,我們不斷提高教師對學校嚴格執行課程計劃意義的認識:每個教師都明確,嚴格執行課程計劃是不能退的底線,以犧牲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健全身心的培植做代價來換取的語數外學科成績的提高是不值得的,嚴格意義上來講是一種教育道德的淪喪。

其次,我們從學校發展規劃的角度,對質量觀作了如下的界定:經過若干年的努力,學校的綜合教育質量達到中上水平。

在日常的教學常規管理上,每學期,我們對任何一門學科都進行質量監控,從整體上來把握學校的教學情狀況。

二、校本研修要重視倡導教師在工作中的學習

1、校本研修的內容選擇要根據學校中教師的原有基礎、工作現狀和實際需要而展開,充分體現校本研修出它植根於學校的特徵。

由於學校中教師發展的不平衡,培訓的內容必須體現具體性、針對性的。

如:我校教師隊伍中原先存在着出力不討好的現象教師有良好的意願,也肯付出,但有時急功近利,方法簡單,從而導致家長、學生的不理解、不配合,甚至不開心的狀況。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曾作了專題的培訓,不僅從法律意識角度幫助教師完成角色意識的轉變,而且,從為師者的責任、目標、從形成教育合力的角度幫助教師轉

變觀念、掌握讓學生真心順從、讓家長理解的技能(如:與家長、學生溝通,談話技巧的培訓)。

現在,很多教師都在自己的反思中提到了這方面的轉變。

特別是近年來每學期的學生、家長的問卷調查和座談會上對教師教學態度的滿意率非常高。

特別是一些轉學而來的學生及家長更是對我們的教師讚不絕口。

2、校本研修中教師在工作中的學習,必須與其實際的工作緊密結合

我們認為,工作與學習的不可分是設計校本研修的具體活動的原則之一。

教師在工作中學習應當之無愧地成為校本研修的主要形式和根本點在這種探究與研討的過程中,每個參加的人員都經歷着學習的過程。

而往往這種培訓更易受到老師的認可和歡迎。

我校語文組在工作中發現作文教學難於把握,大家就此問題作為學習研究的專題。

總之,幾年的實踐,帶給了我們走向成功的信心。

儘管我們尚沒有產生過跨越式的飛躍,但我可以自豪地説:這種立足於教師不竭動力挖掘、立足於學校教師可持續性發展的校本研修,卻使我們邁出的每一步都感到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