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315在行動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35W

315在行動心得體會多篇

315在行動心得體會篇1

為了鍛鍊,也為了奉獻自己的愛心,我隨着學校一起來到了我們學校附近小區的一處敬老院,進行社會實踐。

這所敬老院已經有些年頭了,周圍的圍牆爬滿了藤蔓,打開敬老院大門,看到這些老人真在院子內活動,有的眺望遠方,有的打太極,有的在喝茶有的在看書。

看到我們的到來老人們顯得很高興,看到我們這一羣朝氣蓬勃的學生讓原本顯得沉悶的敬老院顯出了幾份生氣,安靜被歡聲笑語所打破,老人非但不怒反而樂在其中。

在這裏的都是一些孤寡老人,沒有子女獨生一人,雖然這院裏有其他老人但是他們一樣非常渴望有子女的關愛。

我們在學長的帶領下爭取到了老人們的同意,開始為她們打掃衞生,幫他們整理東西,一些老人還會來和一些同學聊天説話,經過我們的打掃讓敬老院煥然一新,我們給這些老人帶來了快樂。生活在敬老院中的老人們一天天重複這相同的事情,由於他們年齡大了,行動不方便,不能夠外旅遊,不能夠看外面的世界,讓他們感到無比的枯燥,在和這些老人聊天的過程中瞭解到這些老人都是非常渴望我們來看他們。每一年都盼着這一次,也只有這一次能夠讓他們開心快樂。

通過這次的敬老院社會實踐,不但讓我們得到了鍛鍊也讓我們給那些缺少關愛的老人送去了温暖,看着老人們慈祥的笑容,和發自內心的快樂,我感到非常的滿足。

生活在敬老院的老人們工作了一輩子卻沒有子女,不能享受到兒女膝下程歡的幸福生活,是非常可憐的,但是他們有堅強勇敢的堅守着,從不在人前顯露出自己的脆弱一面,用自己堅強的外表,保護自己那內在脆弱的心靈,他們知道他們年紀大了不能給其他人帶來麻煩,寧願常年住在敬老院中,與孤燈相伴。作為大學生我們有義務,幫助這些可憐的老人,讓他們快樂,讓他們體會到親情的温暖,用我們真誠的心去幫助他們。

我們總有一天也會老去,説不定以後我們也會進入到敬老院中, 設身處地的想象,如果這些老人是我們,我們又會有什麼感覺呢?再加上國自古流傳着一個優秀的文化傳統,那就是尊老愛幼。老人是個寶,他們一身的豐富經歷能夠給我們帶來很多幫助,能夠讓我們人生少走很多彎路,在我們這些次實踐中我們得到了老人們的告誡與關心,他們把自己的一些經驗經歷傳授給我們讓我們獲益匪淺,讓我們從他們的人生中感悟到了不成有過的經歷,對我們一生的幫助不可估量。

經過這次活動讓我越發的尊敬老人,愛戴他們,我們不止要愛戴敬老院的老人,也好愛戴其他老人,作為祖國的繼承人我們要關心他們,作為晚輩我們要去關心他們,儘自己的一份力給他們帶來快樂的同時自己也會快樂。

315在行動心得體會篇2

假日期間我讀了《陶行知先生名篇精遜》一書,感悟很深,通過閲讀陶行知先生的著作,我有兩點體會: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學合一”,其含義極其豐富。陶行知先生説:“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從先生對學生的關係説,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係説,做便是學。學生拿做來教,乃是真理;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對於一個問題,不是要老師用現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學生,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經過類似的經驗,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並且能夠利用這種經驗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有了這種經驗,學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識,成為主動學習者。如果教師只會用“舊瓶裝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鮮的事物。教師應不斷研究,才能做到以學定教。陶行知先生倡導“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麼,我們就教什麼。“社會即教育”,要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大自然裏,使它們任意飛翔。把學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裏,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這樣的學校才是學校,這樣的教育才是教育。陶行知先生主張遠離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離實踐的知識是虛的,不實用的。今天我們的教學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學習離不開生活,學習就在生活之中,學生活中的問題,已成為我們每一個教師所努力做到的。

“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這個理論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對於學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對待不同的學生要“個別對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對學生的能力進行細緻的瞭解,從而在課堂上為不同的學生創造能發揮他們自身能力的學習情景,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達到學習目標,都能感覺到他們也是在不停地進步,從而避免學生因為經常不能獲得成功而失去興趣,產生厭煩心理。我們在教育中不能用統一的方法來進行,而應該針對每個孩子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選擇適合孩子的方法。

陶行知先生指出,在教學過程中,先生的責任不在於教,不在教學,而在於教學生學。老師如果只“教”或只“教學”,就把學生當作“容器”,被動地接受知識,調動不起學生學的積極性,更不能啟發學生的獨立思考。素質教育主張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所以教師的社會職能就是體現出“導”這個特點來。陶行知先生認為,教師不應把現成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傳授給學生,而應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告訴學生,使學生自己動腦,經過不斷反覆推敲以求得最佳結果。與此同時,陶行知先生又指出不能讓學生像“無頭的蒼蠅”似的盲目亂撞,教師應精心設計好一系列程序,指導學生用最短的時間來解決問題。由此我們不難體會到陶行知先生的苦心,他想通過這一方法的尋求來最終培養學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學生就不僅能使自己獲得豐富的知識,而且還可以解決新的問題。

教育之路漫漫而修遠,讓我們在陶行知先生先生的教導下,懷揣一顆對教育、對學生真摯的心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吧。

315在行動心得體會篇3

學習《五項管理》,使我受益匪淺。做為一名公司的管理者,應該如何在工作中應用五項管理去把工作做好。下面我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學習感悟:

五項管理包括心態管理,目標管理,時間管理,學習管理,行動管理。這五個方面缺一不可。我覺得尤其心態管理最為重要。積極的心態決定了成功的85%。如果一個人的能力再強,但是態度不端正,思想不積極,那麼只會給員工帶來負面的影響。積極的心態包括八個關鍵因素:認真、快、堅守承諾、保證完成任務、樂觀、自信、愛與奉獻和絕不找藉口。從一早來到工作崗位,就要帶着積極的心態,這樣才能發揮出最佳水平。其次就是目標管理。目標是成功的方向,只有制定了明確的目標,才有奮勇向前的動力。才有成功的可能。我剛來公司時,因為沒有明確的目標,每天的工作都是一團糟,很多問題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如何去做。後來,我就把在學校時的那一套方法借鑑過來每天上班之前,都把一天要做的工作寫下來,只是寫了卻沒有落實結果。通過這次的《五項管理》培訓使我明確了無論幹什麼工作必須要先想數字才幹活,沒有目標是沒有辦法做的,所以每天的工作目標要有,並且寫上我想要什麼樣的結果,只有這樣,不僅省去了很多無用功,也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學習是競爭力。只有不斷的學習,才有創新力,有了創新力,才有競爭力。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指導實際的工作。所以只有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從平時的工作中不斷的學習經驗,在工作的失誤中去學習反省、總結經驗、加以改進。我想這樣,我的工作一定可以做好。

通過多年的工作經驗得知,“人”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因此,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又是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進行開展的。在今後的過程中,我將不斷提升自己的溝通協調能力,態度決定思想,思想決定行動,行動造就結果。從現在做起,從每天的工作做起,擬定計劃,並實際去執行,用自己滿腔的熱情去做、去拼、去爭取,實際執行最後才能成為贏家。

315在行動心得體會篇4

我問媽媽,什麼是“光盤行動”,媽媽和我説了這句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意思是説,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飯時,應該想想這碗粥裏有多少人的付出,多少能源的消耗,這是來之不易;我們生活中的每一根絲線,其中包含着許多物質能源和許多人的心血,應該好好珍惜。

從開學開始,遲老師就告訴我們要節約糧食,不要掉飯在地上,也不要剩飯,要把盤子裏的每一粒米、每一根菜都吃乾淨。以前在其他學校的時候,我從來不知道“光盤行動”這個稱號。以前的我不管吃不吃得完我都會添很多飯,吃不完我就會倒掉。那時候我不覺得可惜。現在我覺得我以前的做法是錯的。

有一次,我們班很多同學把吃不掉的飯菜都倒了,遲老師很生氣,和我們講“糧食危機”。她説在這個世界上很多小孩還吃不上飯,包括中國一些很窮很窮的山區。老師還告訴我們要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要從日常生活穿衣吃飯做起,不要鋪張浪費。不要把日常微小的事情看輕了,從而不知珍惜,要知道每一件東西的背後,有多少人的辛勤付出,有多少能源的消耗,樁樁來之不易。

現在,我每一天、每一次吃飯都力求光盤,如果生活老師打多了,我會提前和老師説少打點。吃掉在地上的米粒也越來越少了,我經常因為光盤行動受到遲老師的表揚。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光盤行動,時刻牢記節約糧食是美德。

315在行動心得體會篇5

3月,由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及市委黨校聯合組織的《xx經濟區建設專題研修班》在市行政學院開班。我作為首批學員參加學習很似榮幸。加快實現“三大目標”,完成“五大任務”,如何做好xx經濟區綜合改革配套試驗,如何發揮xx作為經濟區核心引領和帶動其他城市共同發展等話題開展第一階段的理論培訓,並首次接受創新式行動教學法學習,獲益匪淺。

一、行動學習法有助於成功適應行動學習環境和挖掘內在動力。對於組織而言,它是一個能夠幫助組織改進績效,促進成員潛力挖掘的有效培訓方法;對團隊而言,行動學習法能在最短時間內構建行動小組,並使團隊成員在學中幹、幹中學;對個人而言,在組成行動學習小組的過程中,通過提問或回答問題來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能激發人們的想象力。行動學習法還有利於培養和提高幹部綜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行動學習法有助於形成師生平等、學員平等和研討平等關係。在行動學習過程中,小組成員沒有領導與被領導之別,也沒有職務高低之分,將平等、開放、自由的理念貫穿於學習研究的全過程;將傳統學習中的老師退位為督導師,學員真正變成學習的“主人”;將工作重心放在互相支持、相互啟發、相互促進和共同研究討論問題和傾聽採納不同意見,最終得出良好的解決方案上,使學員學得有趣,學有昇華。

三、行動學習法有助於培養系統創意、思維創新和行動創造力。行動學習中,選好主題是行動學習的關鍵,主要感覺應有三方面把握。一是把握工作重點;二是把握解難點;三是把握打造亮點。通過頭腦風暴、深度分析、魚骨刺圖等集體研討方式,在認真細緻描述症狀、分析原因,查找對策、制定方案等一系列程序基礎上,探索解決問題的最佳切入點,達到激發學員的創意、創新和創造力。

四、行動學習法有助於新理念與新技術融合,真正成為物化的學習效力。學習本身就是“學+習”的結合,學習的價值就在於行動。把行動學習中的思考、互動、感受運用到日常工作,注重圍繞中心拓展多維視角,在學習和反思中汲取團隊智慧,從而實現自我發現和自我創新,把“行動學習”真正變為學為所用、學以致用、活學活用、邊學邊用的自覺“行動”。

315在行動心得體會篇6

兒時的我沒有什麼抱負,但未想到迷迷糊糊的考上了什麼太原師範,不曉得它是什麼東東,不曉得怎麼説普通話。又迷迷糊糊的畢業到了一所鄉村中學任九年級班主任,帶語文課、政治課,一向反感作文的我硬着頭皮帶了一週語文後,總算調到了喜歡的化學課。我不擅長教書,我不喜歡這個行業,面對"男怕入錯行""家有三斗量,不當孩兒王"等的輿論,xx年離崗xx年。命運和我開了個玩笑,xx年又轉回到教師崗位,看來天命不可違,尋思着我這輩子註定就是個孩兒王了,既來之,則安之吧!

雖不喜歡這個行道,但我是一個有良知、有正義的青年,每當看到那一雙雙渴求的目光,一張張專注的面容,面對一聲聲"老師好"的問候,不由得忘記一切煩惱讓人身心激動,從教至今已有二十五個年頭,我明知道教師的物質生活相對清貧,外界交際相對淺薄,但精神生活卻感到無比充實。中途由於擔任其他崗位離開講台十六年,現在重新回到學生身邊,又一次融入到了無比聖潔的情境,感覺生命又一次得到了昇華。

常言道,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我們的奉獻雖然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壯舉,但卻是用平凡與崇高的師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純的天地。所以説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範。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之靈魂。當今社會確實有一小部分教師經不起時代潮流,經不起物慾橫流的誘惑,但今天,面對黨的新形勢,新任務,面對文化改革的新標準,新要求,我們應該進一步加強師德修養。

個人認為一名好老師除了有高尚的師德,還必須有一顆金子般的愛心,只有真誠的愛,才能觸動學生的心絃。教育是以德育德,以行導行,以智啟智,以性養性,以情動情的過程。教師的愛是一種神奇而又偉大的力量,是一種理智與心靈的交融,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樑。只有當教師給學生以真誠的愛,學生才會向你敞開內心世界,我們才能"對症下藥",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立師德,鑄師魂,是時代的需求,更是我們人生堅定的誓言!我們應該牢記自己肩負的責任,在播撒知識的同時也把愛種在孩子們的心間,為孩子們點燃希望的燈,用愛心承載孩子們人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