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網絡輿情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7W

網絡輿情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網絡輿論調查報告 篇一

湖州市居民對網絡媒體輿論的態度與行為調查報告

網絡媒體作為第四媒體逐漸在日趨激烈的媒介競爭中,無可爭議地獲得了自身的地位,其影響已全面而深刻地滲入到人們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成為新聞傳播活動不可須臾離棄的手段和方式。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7月20日在京發佈的“第十四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上網用户總數為8700萬,而上網用户中經常使用遊覽新聞這一網絡服務功能的佔62.1%。由於網絡傳播的自由性、交互性和開放性,使以往在傳統新聞傳媒上無法實現的個人表達自由和言論自由得到空前的展現,任何人只要進入網絡便可無所不言,暢所欲言,形成了言論的“自由市潮。也正因有這種前所未有的相對自由、極度自如的表達平台和表達方式,因此如何因勢利導,保證正確的輿論導向,是網絡新聞媒體面臨的一個嚴肅的課題和挑戰。

在中國,網絡輿論主要由網絡中的媒體言論與論壇(BBS)及新聞跟帖共同反映與形成。由於網絡傳播的自由性、交互性和開放性,網絡輿論的反映和形成呈現出與傳統大眾傳媒不同的特點。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報告指出:“加強對互聯網等的應用和管理,理順管理體制,倡導文明辦網、文明上網,使各類新興媒體成為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陣地。”這既是網絡媒體應擔負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也是網絡媒體面臨的挑戰。

近幾年來,國內外的每一重大事件,幾乎都在網絡媒體引起強烈的反響和激烈的辯論,形成了一個言論的“自由市潮。在人民網的“觀點頻道”和“強國論壇”、新華網的“新華言論”和“發展論壇”、國際在線的“管窺天下”、紅網的“紅辣椒評論”、千龍網的“千龍評論”、東方網的“東方評論”、中青在線的“青年話題”以及新浪、搜狐等各大網站的新聞跟帖中,網民們每天都會就當下的熱點或重大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且對問題的討論比較深入,進而形成強大的輿論影響。這些來自各網站的媒體言論與論壇(BBS)及新聞跟帖中的具有建設性的看法和觀點,甚至對有關部門的決策和施政產生了影響。 正如中國社科院網絡研究學者閔大洪所説,今天,網友言論之活躍已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論是國內重大事件,還是國際重大事件,都能馬上形成網上輿論,甚至進而產生巨大的輿論壓力,達到任何部門、機構甚至公眾人物無法忽視的地步。以往只有權勢階層和知識精英擁有話語權,而網絡則使普通公眾包括弱勢羣體、邊緣羣體也擁有了某種話語權。 新形勢下,要求網絡媒體適應網絡傳播的新特點,在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傳播黨和政府的聲音、引導社會輿論的同時,還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眾”,及時反映人民羣眾的呼聲、願望和要求,通達社情民意。這既是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前提,也是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要求。如何利用好網絡媒體的輿論導向,成為了促進網絡媒體健康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塑造社會主流價值觀的重要課題。

網絡媒體在“引導社會熱點,疏導公眾情緒”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堪稱為社會的“防火牆”、“安全閥”和“減震器”。網絡媒體為社會各階層的利益訴求和情緒宣泄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渠道,客觀上能起到心理疏導、安撫情緒、緩和矛盾的作用。當然,網絡媒體不能只滿足於作網民的“出氣筒”,而要緊緊圍繞網民普遍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針對人們的各種思想疑慮,做好解釋説服工作,把目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實事求是地告訴人民,把黨和政府為解決困難和問題所作的努力明明白白地公之於眾。在交流中求得理解,在溝通中取得共識,在討論

-

中凝聚人心,引導社會輿論沿着理智、建設性的軌道發展。

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中國互聯網還是一個十分年輕的網絡媒體,短短十幾年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在走向成熟和理智的道路上,時時處處都呈現出“雙刃劍”的兩面性。網上正面積極的輿論曾在振奮精神、激揚民氣、凝聚人心、增強合力方面發揮出巨大的作用;而錯誤消極的網上輿論也曾擾亂視聽,混淆是非,為社會上某些錯誤或偏激情緒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目前,網上主流話語權比較弱勢,網絡輿論過於分散和混亂,網絡監管存在不少漏洞與“空白”,中國網絡媒體在自我淨化和完善發展上還面臨着艱鉅的任務。

因此,研究和分析研究和分析湖州市居民對網絡媒體輿論的態度,對發展我國網絡媒體有着重要意義。

一、湖州市居民對網絡的使用行為和習慣、(1)總體上,居民獲取信息的渠道最常用的為網絡,手機網絡與電視、報紙、廣播、雜誌次之。以此看來網絡輿論對湖州地區居民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不同的人羣在使用網絡是關注網絡輿論熱點也不同(見圖一),我們發現居民對國內經濟問題關注的最多,並且隨着收入增加對國內政治問題關注也會隨之增加。

(2)網絡上有很多煽動性和爭議性話題,關於他們製造話題的目的湖州市居民中有很大一部分人認為他們是為了報復個人和社會,但隨着被調查者的學歷的升高這樣的看法逐漸減少。認為他們是為了宣泄不滿、抒發鬱悶的比例較少。其中認為他們是為了標榜自身個性也佔有很大比例。

(3)網絡上各種思維聚集,不同的人對事件的看法不同,有些意見與言論有些偏激,關於這一特點,我們也對湖州市居民進行了調查(見圖三),結果表明在面對偏激言論時,居民多選擇不予理睬,選擇向相關部門舉報的較少。在遇到認同的偏激理論時選擇狂頂並告訴其他人的比較多。

圖一

圖三 i

(4)針對羣眾在網絡方面對政府的信任這一點,我們調查了湖州市居民當自身利益受到非法侵害時首選的解決方法(見圖四),在各種解決辦法之中,居民更傾向與趙政府幫助解決,這説明政府在羣眾心中還是具有很強的權威性的。

二、湖州市居民對各種網絡所採取的態度、看法與行為

中國官方公佈了一個最新的中國網民數據,截至目前,中國網民已經達到3.16億,仍保持全球第一大網民數量國家。同時,伴隨自媒體、網絡社區的蓬勃發展,網民參與社會事件、政府政務的熱情與能力大的增強,在典型負面事件發生時,網民的熱情參與討論,對事件中疑點與處理結果提出質疑,形成了強大的網絡輿論,並藉助網絡傳播的快速性和廣泛性擴展公眾輿論,迫使政府重新審視事件,尊重網絡輿論的基礎上深入調查,最終得到事實真相。

關於政府在大多數網絡事件中輿論引導的表現如何,我們針對這點對湖州市民進行了調查瞭解(見圖五),大部分被調查者認為效果一般,其次是比較好,選擇效果很不好的人數最少。由此可見,政府部門在網絡輿論引導方面所做的工作還是很有效的,但是存在一定缺陷,需要不斷的改進。

Pies show counts

圖五 i

三、結語

網絡輿論是廣大網民向政府表達訴求、平等對話的重要工具,是廣大網民

抨擊時弊,反腐倡廉的重要工具,是廣大網民發揚民主,建言獻策的重要工具。網絡輿論有利於維護最廣大人民羣眾根本權利,有利於建設高速廉結政府,有利於促建和諧社會建設,有利於促進社會實現公平正義。針對不同網絡輿情熱點進行的輿論引導,可以綜合運用上述方式,同時也更需要網絡媒體的工作者們不斷提高自身職業素質,在網絡輿情熱點出現時隨機應變,及時分析應對。

網絡輿情心得體會 篇二

為期三天的培訓圓滿結束,收穫多多。此次培訓安排緊湊,內容詳實,形式豐富,理論與案例、實戰相結合,形象生動,可操作性強,讓我們帶着滿滿的知識離開美麗興國,帶着蘇區幹部好作風重返崗位,以飽滿的精神投入工作,把網信事業做得更加出彩。

藉助數據分析研判。在網絡輿情分析研判中,要藉助大數據平台,收集各類輿情信息,追蹤輿情走勢,分析網民情緒分佈,為輿論引導指明方向;要建立本地網絡輿情“小數據”,整理歸類,分析研判,掌握本地網絡輿情分佈情況及發展態勢,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

主動引導輿論。在網絡輿情處置工作中,要堅持“及時發聲、注重有效、解決問題、態度誠懇”4個原則,積極主動介入網絡輿情,第一時間發聲,靈活運用“搶先、屈尊、隱寓、平順、感化”5大策略,做到正面迴應“六説”,避免出現“六不問題”,確保輿論引導有實效。

通過實戰消化理論。今天上午,全體學員帶着兩個問題開展了實戰演練,在接受將軍縣的紅色文化洗禮中,將兩天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戰,通過演練進一步強化了理論知識的理解。在今後工作中,要進一步增強以實戰促學習,不斷提高網信隊伍處置網絡輿情的能力和水平。

7、網絡輿論 篇三

江蘇睢寧農村合作銀行信息

[2011]第7期

江蘇睢寧農村合作銀行辦公室籤批人:

睢寧農合行

多措並舉 構建網絡輿情監督體系

自2009年該行首次建立“網絡發言人”制度,向構建全面網絡輿情監督體系邁出第一步以後,截止當前該行已成功通過強化組織領導、規範監督制度、強化溝通協調等措施,有效建立網絡輿情監督體系,兩年裏有效回覆羣眾各類網絡問題個,網貼回覆數個,羣眾滿意率達%,網絡環境友好安定。

輿情監督強化領導,時時監控。為保證網絡輿情監督機制的有序運行,該行專門成立了“輿情監督領導小組”,明確由行長任組長,統籌把握網絡輿情監測工體工作,併兼任“網絡發言人”對外進行回覆。由合規部24小時對網絡版塊進行時時監控,一發現有涉及農合行的網貼,第一時間向領導彙報,確保不遺漏任何一條涉及合行的網貼,並負責做好網貼信息的記錄、整理、存儲工作。

網絡發言實名回帖,統一口徑。網絡發言實行歸口管理,統一口徑,調查材料經嚴格把關後,由該行行長以“睢寧農合行”唯一網絡發言人身份統一對外進行回覆,並明確規定,其他任何工作人員不得隨意以任何網名進行回覆,嚴防因措辭不當或不瞭解事情真相等原因而激發矛盾引發更激烈的跟帖情況,為切實做好網絡回覆、準確回覆網貼信息提供必要保障。

網絡回覆限時辦結,流程操作。所有的網貼一經發現,要第一時間向領導彙報,最多不得超過3個小時。網貼報告路徑清晰明確,合規監測——行長閲示——監察稽核調查——辦公室審稿——網絡發言人回覆,整個流程操作最遲在2個工作日內務必對發帖人進行回覆,切實履行好解釋、告知、維護等工作。

後期維護強化宣傳,溝通協調。定期對羣眾網絡反映事項進行歸類總結,對羣眾的建議、或反映員工工作不到位、工作開展存在的不足的及時進行整改,並積極協調電視台、報紙、今日睢寧網等宣傳機構,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提升服務能力和社會形象。

杜茹

二○一一年三月三十日

淺談網絡輿論的發展態勢及其社會影響論文 篇四

摘要:隨着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互聯網絡對相關事件進行評價,網絡輿論也隨之興起,對社會意識形態和社會大眾的思想導向產生重要的影響。高校學生作為網絡輿論的重要支撐者和對象,網絡輿論的興起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對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培養產生着相應的影響。本文從網絡輿論環境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負面影響入手,對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能夠提升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網絡輿論;高等教育;思想政治

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簡單的説就是根據國家意志和社會人才需求對高校受教育者實施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引導,進而促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提升道德水平,為未來發展奠定基礎。但是,在我國教育領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教學效果不穩定,其人才培養功用也無法得到順利的發揮。因此新時期,基於網絡輿論的社會環境,高校應該明確網絡輿論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負面影響,並針對這些影響採取一定的措施提升思政教育水平,為學生正確思想政治觀念的樹立提供相應的保障。

1網絡輿論環境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影響

1.1網絡是信息資源共享的平台:網絡是當前我國社會信息交流的主要平台,具有信息共享功能,對網絡的使用者產生着相應的影響。大學生作為網絡平台相關信息的發起和接收者,可以在這一平台上陳述對待某一問題的觀點,或者獲取相關信息,實現信息資源的完全共享[1]。可見,網絡的信息資源共享功能拓展了學生的知識獲取渠道,有利於學生深化對社會現象的認識,進而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正確定位自己,促使自身在未來社會獲得更好的發展。

1.2促進學生、教師、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教師和家長的教育引導對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產生着重要的影響,高校要想保證大學生在高等教育階段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就應該充分發揮教師和家長的教育功用,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在網絡輿論環境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不記名發言的形式在網絡上對相關問題進行討論,利用網絡的虛擬性和隱蔽性,維護學生隱私,使學生暢所欲言,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做出最真實的迴應。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能夠更為深入的瞭解學生的心理狀況,針對學生的回答做出正確的引導,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同時,家長也可以通過網絡與教師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進而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受教環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3能夠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質量:在網絡輿論環境下,網絡信息技術成為高校教師開陣思政工作的重要輔助性工具,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相關教育內容,並運用互聯網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此外,教師也可以根據實際狀況與學生在網絡上共同探討一些社會話題,並在討論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網絡輿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極影響

2.1網絡輿論導致高校學生是非觀念不清:由於網絡的虛擬性和開放性,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都能夠在網絡上發佈相關信息,缺乏一定的道德限制,網絡信息質量無法得到應有的保證[2]。再加上高校大學生的人格還沒有完全成熟,辨別是非的能力相對較弱,所以錯誤的網絡輿論極易對學生的是非觀念造成不良影響,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帶來一定的難度。

2.2網絡輿論使老師傳統的教學地位受到威脅:網絡輿論的興起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學生的信息獲取渠道,學生能夠通過網絡信息檢索獲得多方面的教育知識,對教師教學主導地位提出了一定的挑戰,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也逐漸喪失。同時,網絡上存在一部分看似合理但卻與教師教育理念相悖的信息,學生在網絡上接收這些信息,必然會對教師的教學產生一定的懷疑,造成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處於被動地位,不利於思想政治教學效果的順利發揮。

3網絡輿論環境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措施

3.1明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作用:在網絡輿論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面臨這巨大的壓力和挑戰,但是正因如此,學校更應該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發揮自身主導作用,為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相應的指導和保障。在具體操作方面,學校應該對思政教育的內容加以明確。在網絡輿論環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應該堅持與時俱進的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通過教學引導,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強化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基礎[3]。唯有如此,學生才能在學習和生活中有針對性的接收相關網絡信息,最大限度的規避負面信息的影響,獲得更好的發展。

3.2高校應該加強網絡建設:為順應網絡信息時代的教育需求,我國絕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獨立的網站,能夠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教育引導。但是當前我國高校校園網站的建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信息平台陳舊、信息更新週期長、信息趣味性和教育性都相對較差,無法吸引學生的瀏覽興趣,教育功效也無法得到有效的發揮[4]。因此,高校要想提升思政教育水平,就應該加強網站建設,對網絡平台進行改革和創新,並設置學生信息反饋專欄,汲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使網站的建設能夠滿足學生的信息獲取需求,發揮校園網站的教育引導功用,為思想教育的有效開展創作外部條件。

3.3加強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健康上網的教育:學校可以結合辦學進度,定期舉辦適當的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健康上網培訓,指導學生辨別網絡信息的利弊,並教育學生正確搜索和運用網絡信息,拓展自身知識面,發揮網絡信息優勢,對學生學習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還要注意培養學生養成健康的上網習慣,避免學生沉溺於網絡生活,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利用網絡,合理利用網絡輿論信息強化自身思想政治學習能力。

4結語

總而言之,網絡輿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想獲得長足的發展,就應該正確看待網絡輿論對思想政治工作的正負面影響,並採取一定的措施應對負面影響,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相應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徐椿樑,包迎華。網絡輿論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延伸[J]。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14,36(6):24-26.

[2]朱鵬。網絡輿論環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J]。才智,2015(21):218-218.

淺談網絡輿論的發展態勢及其社會影響論文 篇五

【摘要】隨着以網絡為代表的新興媒體的蓬勃發展,傳統媒體的優勢同網絡媒體的強勢相對接,同時發揮傳統輿論和網絡輿論的各自所長。本文旨在從兩者的概念、差異性比較及其互動互融等入手探索其相互融合、互動的新的傳播模式,以更好地實現其輿論引導和輿論監督作用。

【關鍵詞】傳統輿論 網絡輿論 輿論引導 互動互融

大眾傳媒承擔着一定的社會責任和功能,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輿論引導和輿論監督。大眾傳媒通過將偏離社會規範和公共道德的某種行為公諸於世,喚起普遍的社會譴責,從而將違反者置於強大的社會壓力之下,起到強制遵守社會規範的作用。輿論正是這樣一種經由大眾傳媒引導而產生的一種規範和標準。在當下的一種全新的輿論環境中,面對多元化的傳播渠道和傳播載體,尤其是以網絡為代表的新興媒體的蓬勃發展,如何更好地實現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的對接和整合,對於我們實現好輿論引導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一、傳統輿論同網絡輿論的差異

本文所指的傳統輿論主要是以報紙、廣播、電視為代表的傳統媒體上的輿論為主,網絡輿論也主要是以網絡上的各種意見的表達和輿論的匯成為主。筆者認為傳統輿論具有以下特點:

(一)權威性。傳統輿論根植於傳統媒體,由於傳統媒體大多是把關作用較為凸顯,所以相對來説審核嚴格,而且相應的責任追究制度完善,所以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權威性。

(二)滯後性。由於大眾媒體在新聞的製作和獲取上同網絡媒體相比會有一些天然的不足或是短板。新聞資源的獲取存在渠道單一、受眾相對較少等缺陷,在新聞的製作和播出上,由於製作相對複雜和審核嚴格,因此時效性上相對會有一定的滯後性。

相對應的網絡輿論的特點也可歸納為如下三個方面:

(一)自發性。網絡媒體由於信息發佈的門檻較低,信息發佈的隨意性也就決定輿論的形成上具有一定的自發性的特點,但是其把關作用較弱,在權威性上必有所欠缺。

(二)羣眾性。網絡的生存一方面需要依靠廣告商的贊助,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點擊量的獲取來實現自負盈虧。而且相對於傳統媒體來説其把關原則有所弱化,所以其具有更加廣泛的羣眾性。

(三)時效性。由於網民的數量眾多,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新聞線索的來源,而且可以及時、直接地發佈。審核的便利性和發佈的低門檻等都決定了網絡輿論的形成具有傳統輿論所無法比擬的時效性。

二、傳統輿論與網絡輿論的互動互融

在當前的一種全新輿論環境中,由於受眾迫於自己的視野和精力有限,所以他們需要在網絡所提供的海量信息中去找尋自己感興趣或者與自己相關的新聞,但是由於網絡所存在的一些固有的缺陷和弱點,比如説便捷、快速的信息發佈平台決定了其把關人作用的減弱,因此難免會出現一些虛假或者不實的新聞報道,這時候就需要相對權威的傳統媒體來進行佐證或者反駁,以此來形成一種互動。應如何整合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的力量,如何面對多元化傳播渠道積極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呢?

最為關鍵的是,兩者需形成合力,而在形成合力的同時又要注重吸收各自所長,以此實現取長補短。對於網絡媒體來説,它是各類新聞信息廣泛快速傳播的有效載體,是各類新聞信息的整合器和放大器,而傳統媒體更是要堅定不移地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承擔起更大的社會責任。具體做法是,政府部門加強對於重點新聞網站和知名論壇社區的扶持和指導協調力度,支持重點新聞網站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建成權威的互聯網上宣傳渠道,同時,加大資金和技術投入,使新聞網站更有吸引力和影響力。同時也可以在關鍵時候引導網絡輿論,發出權威的聲音。此外,還必須加強對主流媒體的建設和新興媒體的建設,從社會輿論結構出發,把握媒體分眾化、對象化趨勢,努力構建定位明確、特色鮮明、功能互補、覆蓋廣泛的輿論引導新格局,增強重點新聞網站論壇正面聲音的説話力度、速度和可信度,提高其輿論引導能力和水平。

三、以“杭州五七飆車”案為例的分析

2009年5月7日晚8時許,浙大學生譚卓在浙江省杭州市文二西路被胡斌所駕駛的改裝三菱跑車撞飛,後經急救,不治身亡。有目擊者聲稱,譚卓被撞出大約5米高後再重重摔在20米以外的地方,可能為當場死亡。同日,肇事者胡斌被刑事拘留,但有網友發現肇事者QQ還在進行更新,因此質疑肇事者是否被及時拘捕。5月8日,杭州交警召開新聞發佈會,提及“當時車速在70碼”。

由於肇事雙方身份的特殊性(肇事者的“富二代”背景身份以及受害者作為名牌大學畢業生),警方言論一出立即引起了廣大羣眾和網民的極大不滿,並由此在網絡上產生了廣泛的激烈的討論,引起了軒然大波。隨後在天涯社區、貓撲網站等形成了一系列針對此言論的討論和認證貼,討論的人數眾多,跟帖達到了上百頁,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與此同時,傳統媒體如報紙、廣播、電視等也開始大量報道和評述此次事件。在網絡輿論的強烈壓力下,同日,杭州警方承諾將秉公辦理此案。5月11日,杭州警方承認肇事者存在違法超速行為。5月14日,杭州飆車案事故鑑定完成,專家稱“車速肯定不是70碼”。杭州市公安局當日向媒體發佈交通肇事案鑑定報告,認定事故車在事發路段的行車時速在84.1公里到101.2公里之間。5月15日,杭州警方以交通肇事罪向檢察院提請批捕,並認定本次事故由胡斌承擔全部責任。同時受害者譚卓家屬與肇事方已經達成協議獲賠113萬元。隨後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對“57”交通肇事案進行了一審公開宣判,以交通肇事罪判處被告人胡斌有期徒刑三年。

近年來諸如此類的事件還有“南京天價煙房產局長事件”、“官太太團出國事件”、“貧困縣縣委書記戴52萬元名錶”、“躲貓貓事件”、“史上最牛的中部地區處級官員別墅羣”、“史上最牛的官員語錄”、“史上最牛公章”等幾乎都是依靠網絡輿論的關注,並配合傳統媒體的輿論形成互動,形成了強大的影響力或者説是社會壓力,從而使問題得到了最終的解決和處理。

結語

對於輿論的作用,我們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輿論處於意識形態領域的前沿,對社會精神生活具有重大影響。隨着當前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的出現,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必然會有一段共存期。所以我們必須學會從傳統輿論與網絡輿論的差異性比較中找出一條適中而且合理的輿論引導方法,使得各類媒體能夠宣傳黨的主張、弘揚社會正氣、通達社情民意、引導社會熱點、疏導公眾情緒、搞好輿論監督,從而有效肩負起其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

參考文獻

①郭慶光:《傳播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115

②陳力丹:《輿論學――輿論導向研究》,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10

網絡輿情心得體會 篇六

通過聽陳玉教授的“輿情管理與風險應對”,對輿情管理和風險應對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當前,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互聯網已經成為社會輿論的“傳播器”和“放大器”,網絡逐漸成為各種社會思潮、各種利益訴求的集散地和傳遞社情民意的重要通道。網絡輿情是勢不可擋的時代潮流,我們必須重視它,管理它,掌控它,否則就會失去主動權。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對做好輿情信息工作的看法。

一、增強工作主動性,適應輿情信息的新特性。

當前,社會輿論呈現出多元化特點,只有提高創新意識,才能適應形勢的新變化,準確把握輿論導向,從而掌握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的主動權,為地税各項工作的推進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努力做到宣傳工作着力點與新聞媒體聚焦點相統一,宣傳政策主張與通達社情民意相一致,弘揚社會正氣與加強輿論監督相結合。圍繞納税服務、税款徵收、税收優惠政策的落實等方面涉及廣大納税人切身利益的問題,主動做好宣傳解釋工作,贏得輿論支持。

二、準確把握重點,提高輿情信息的針對性。

圍繞地税中心工作,跟蹤熱點,找準難點,準確把握每個時期的工作重點,通過輿情信息,展示工作成果。全面掌握廣大納税人對地税部門提出工作建議和意見,有針對性地把廣大納税人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同時着力挖掘有深度、有分析、有研判的信息,為工作的加強與改進、創新與發展提供服務。

三、創新分析研判,掌握輿情信息的的主導性。

做到“圍繞大局、把握大勢、關注大事”,為科學決策和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係提供依據。圍繞納税服務、税款徵收、税收優惠政策的落實等方面涉及廣大納税人切身利益的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輿情分析研判。同時,創新輿情分析方法。運用辯證、邏輯、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從羣體性、階段性、思想性的角度,深入分析其特點和規律,增強“轉方式”輿論引導的前瞻性和針對性。另外,還要健全輿情收集和分析網絡。建立健全互聯網重要輿情信息預警聯動機制和重點輿情地區、重點部門的網絡輿情直報機制,協調應對、妥善處置網上和社會熱點問題。

網絡輿論安全 篇七

陽城國中維護關鍵時期輿論網絡安全穩定工作

實施方案

為配合上級機關督查實施維護關鍵時期網絡安全穩定工作的要求,加強網絡輿論引導的積極性、主動性,有效防範網絡輿情事件發生及蔓延,支持積極向上的主流輿論佔領各種網絡信息傳播載體,推動我校的網絡輿情的預警防範和監測引導機制形成,為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訂本“陽城國中關鍵時期網絡輿論安全穩定工作實施方案”,主要做好下面三項工作:

1、制定學校教職工輿論引導措施

2、建立學校網絡事件和負面輿論監控和應對措施

3、每日在政教處填寫日排查表和日整改表 具體方案如下:

一、學校領導小組 組長: 杜長建 副組長:劉博 劉文舉

輿論網絡安全具體負責人:賈遠征

二、做好監測引導

網絡輿論引導要快速反應、組織有力、機動靈活、覆蓋全面、適應網絡信息傳播的特點。我們要在設施配置、制度建設、隊伍培養方面下功夫,鎖定重點監測對象,把握好重點監測內容,注意輿論引導的方式方法,保證將監測引導工作落到實處。

(一)加強網絡瀏覽監測

我校要每天瀏覽監測學校輿情有關的信息,經常關注市內外主要門户網站、政府網站、新聞網站和網絡論壇等。論壇、博客主要關注天涯社區、貓撲大雜燴網站、搜狐社區(青海蒼穹)、新浪論壇等網站;新聞網站重點關注人民網、新華網等;微博類主要關注新浪、網易、騰訊QQ羣、微信圈等。

在網頁監測瀏覽中,要注意和我市縣有關的敏感的話題。尤其要重點關注和教育、教學、安全、亂收費、體罰學生、惡劣、野蠻、罵人、打人、師德、補課費等關鍵字相關的問題、訴求建議和信息報道。

(二)做好輿論引導工作

我們除要重視做好日常監測外,還要會用、善用網絡傳播媒體表達自己的聲音。要主動介入,建立好網絡表達的實體,通過論壇、QQ、博客、微博、微信參與交流,發佈信息。我校網絡輿情引導監測信息員要隨時掌握網絡輿情的內容、走向,收集、分析、跟蹤輿情動態。要對網民提出的問題,以及正在形成、有可能產生大範圍影響的網絡輿情信息進行甄別、篩選。針對網民關注的熱點重點話題,要主動開展正面宣傳,積極發帖、回帖、跟帖,宣傳市委、政府、教育局關注教育、改善教育的重大工作部署和有關政策,及時做好解疑釋惑、化解矛盾、理順情緒的工作,把公眾情緒引導到健康、理性的軌道上來,以強化網上主流輿論。

三、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我校高度重視網絡輿情工作,把網絡輿情監測作為我們的一項日常工作。明確網絡輿情監測信息員的職責,建立網絡輿情值班監測制度,確定輿情監測人員的責任職責。學校網絡輿情監測引導聯絡辦公室負責對我校的輿情監測引導工作進行指導和督導考核工作,及時通報我校輿情監測引導工作落實情況。

(二)認真抓好落實。我校加強輿情信息防控工作的溝通、彙報,每天至少1次對相關指定網站、論壇和貼吧進行瀏覽和搜索,並做好監測記錄。如果在本地已經有敏感事件發生時,對輿情產生的相關網站、論壇進行高頻度的瀏覽和搜索,及時應對網絡輿情,形成網絡輿情大監測引導格局。我們在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進行信息收集時,要善於選擇關鍵詞,鎖定掌握敏感信息發佈的源頭,整理相關信息資料,分析相關信息的傳播走向和輿論的走勢演化,積極做好引導工作。我們在網絡輿情事件的應對、處置中,加強與相關部門的聯繫協調,不斷提升輿情監測引導工作水平。

本方案自2015年12月1日起執行,我們會在輿情監測引導工作上積極努力,嚴格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認真落實本項工作。

陽城國中 2015年12月1日

網絡輿情心得體會 篇八

近日,學習了《關於近期洛陽幾起突發事件的思考》一文,我覺得,文中的觀點,非常貼近實際。對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如何面對媒體、正確引導輿論,有着深刻的指導意義。

文中,堅持實事求是,不迴避現實問題,不講空泛的官話、套説,不進行空洞的説教,本着科學精神和認真的態度,從現實中客觀存在的社會問題入手,通過對典型、真實案例進行辨析,探索成功的經驗、總結失誤的教訓。這一點,正好彈在了現實社會繃得最緊的那根弦上,因此就比較好地引起了社會的共鳴。

在新形勢下,如果不能夠善待、善用、善管媒體,很可能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這方面的教訓很多,前蘇共的垮台,也與新聞輿論直接相關。一些突發事件發生後,由於處置不當,直接引發了新聞輿論事件,造成了一些潛在的、非常嚴重的問題。有時,我們勞神費力幾十年,千辛萬苦樹立的新風尚,可能會因為一起新聞輿論事件,而受到嚴重的損害。再比如,個別地方把上訪羣眾作為敵對勢力處理。所以,領導幹部如何面對媒體,不單單是一個專業性問題和技術問題,而是一個事關重大、影響全局的問題,是一個帶有根本性的問題。也不單單是執政黨和各級領導幹部的面臨問題,也是社會各界和廣大民眾共同面臨的普遍性問題。我認為要處理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問題,才能提高廣大幹部的輿情應對能力。

(一)建立良好的媒體公共關係

建立良好的媒體公共關係就是要與媒體保持良好的溝通、交往與聯繫。在經濟全球化與市場化的背景下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與公眾關係日益緊密。公眾也希望得到最直接、最快捷的信息,這就需要政治、經濟、社會等行為主體加強與媒體的配合,直接面對媒體,通過媒體架起與公眾交流與溝通的橋樑。因此,處理媒體關係,應該成為領導幹部在處理各種複雜關係中的一個重要方面。

(二)建立高效的新聞發佈機制

在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以往的宣傳模式和宣傳策略,顯然已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政府需要一個更為有效的應對手段和系統。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新聞發言人機制是避免媒體炒作、消除謠言、引導輿論、樹立政府形象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新聞發佈機制是由政府主體、公眾客體和傳播中介三者構成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政府是新聞發佈機制的主導性操作機構,公眾是新聞發佈機制的對象,傳播機構是連接政府與公眾的橋樑。

(三)提高危機事件中面對媒體的能力

危機事件的爆發最能刺激人們的好奇心,常常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媒體捕捉的最佳新聞素材和報道線索。在危機事件中,領導幹部要通過正確、有效的新聞發佈與信息傳播,扭轉危機,擺脱被動。而在危機處理中表現不當,則會使突發性事件進一步惡化,造成新一輪的危機。因此,領導幹部在危機事件當中平息事端、釋疑解惑、疏導情緒、化解矛盾確實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能力,它需要一定的應對媒體的經驗、方法和技巧。

(四)提高面對記者的能力

西方人稱記者為“無冕之王”。記者具有兩重屬性:最基本的、共性的職業道德是向公眾提供事實真相,這是記者的自然屬性;而核心的、特殊的職業規範是維護階級與國家的利益,這是記者的社會屬性。通過記者來傳遞信息,這是與媒體接觸的主要目的。所以領導幹部一定要克服輕視記者、迴避採訪、盲目應對、蔑視媒體的心理狀態,要坦誠、自然、客觀地面對記者。具體而言:一要尊重每一位記者。要善待記者,不要給記者講課,因為他們不是你的學生;不要給記者做報告,因為他們不是你的部下;不要敵視記者,因為他們不是你的敵人;要以平等的態度面對記者,因為他們是你的合作者。二要及時迴應記者的來電來訪。三要提供記者所需要的背景資料。四要利用事實來抓住記者的注意力。五要以事實為基礎答覆記者。六要儘量不使用“無可奉告”之類的語言。七是不當眾拒絕某位記者的提問,不公開表達自己的偏見。八不要企圖控制記者,而是要控制自己的言行。領導幹部如果能夠把握新聞報道的特點與規律,將有助於減少與記者的矛盾與衝突,並會吸引記者的關注力,激發記者報道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從而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五)提高面對採訪的能力

接受採訪是與媒體面對面就某些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溝通、交流的大眾傳播方式。接受採訪也是領導幹部向公眾傳遞信息,溝通情況,展示觀點,樹立形象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在生活節奏日益加速的今天,公眾通過記者的採訪可以直接瞭解政府的工作、理念以及價值取向。所以,作為領導幹部要作好及時接受採訪的思想準備,主動與社會進行溝通,就一些羣眾關心的重大的熱點、難點、疑點表明態度作出應答。要做好政府的重大決策的前期宣傳、中期釋疑解惑、後期總結推廣。

(六)提高應對負面報道的能力

正面報道與負面報道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在輿論宣傳過程中,需要保持合理適度與相對平衡,充分發揮正反兩方面報道的功效,為我所用。保持適量、適度的負面報道,對於改進

工作、遏制不正之風、加強對權力規範運作等,會起到很好的作用,這也是新聞媒體功能的體現。所以,對一些符合事實真相,出於改進工作為目的的監督報道,要虛心接受。如果出現了明顯歪曲事實、擴大事態、造成惡劣影響的報道,就應當採取一些措施,消除其負面影響。通過與媒體人員的交流,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有説服力的新聞稿,做到真正讓事實講話,受眾也可以接受。一些批評報道播發後,多多少少會對負責具體工作的領導幹部造成一定的影響。此時,一味指責媒體,敵視記者,很可能會對自身形象造成更大的損害。最好的辦法是,靜下心來查找問題,努力改進工作,與媒體合作;必要時,可與媒體協調,通過媒體,挽回形象。

(七)提高塑造媒體形象的能力

領導幹部的媒體形象,是領導幹部公眾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一個人的理念、思想、道德、品質、行為等等。媒體形象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層面是視覺形象,這是公眾對客體的表象認識,包括媒體人物的相貌、服裝、衣飾、動作、習慣以及體態語言等。第二層面是行為形象,這是公眾對媒體人物平時的行為以及對公眾生活、工作產生的影響的認識。第三層面是理念形象,這是公眾對媒體人物的精神世界的認識,是對其文化道德涵養、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等深層次的認識。因此,領導幹部要樹立良好的媒體形象,首先要在平時加強自身修養。

網絡輿情心得體會 篇九

4月中旬,蓮都區教育系統幹部“輿情應對”培訓的春風把我送進了寧波這個美麗的濱海城市。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聽着這一位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們的講座,令人身心愉悦,整個人都清爽了起來。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以其匿名性與快速傳播性極易成為謠言的“助推器”和“放大器”。暢通的言論通道與開放型輿論環境給人們交流思想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同時,一些蔓延於網絡的“情緒型輿論”,有時產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從而加劇了羣眾的盲從與衝動,也使網絡衝突與網絡暴力現象日益突出。但是當我聽完朱鳴鴻老師的講座之後,我覺得我們應該用平常心去對待新聞媒體和輿論的負面報道,要與媒體上層和記者直接溝通,不要公開對抗,不要使記者難堪氣氛,適可而止的淡化社會影響。對待那些不友好的記者應耐心對待,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衝突。

通過聽朱老師的講座我還了解了如何應對輿論的技巧和方法。我們應當注重互動,開闢多種渠道並和網民進行溝通。有時候通過溝通能夠解決很多問題。同時要樹立大局意識,多部門聯動,做功與唱功要同時進行。如果真的有突發事件發生,要沉着、冷靜的去處理,對事件保持沉默,封堵,刪除都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要敢於坦誠的面對事件。

通過這一個星期的學習提高了我的“新媒介”素養和技能,適應了新的媒介環境和社會關係變化應該掌握的新的能力。在今後的工作中

我還要學習溝通技巧,學會和公眾、媒體打交道,在信息公開、突發事件應對、與媒體溝通等方面,善於利用新媒體“發聲”,樹立教師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