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2寄語五四青年節心得【精彩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01W

2022寄語五四青年節心得【精彩多篇】

寄語五四青年節心得 篇一

又是一次山花爛漫的輪迴,又是一次潤物細無聲的開始,又是一次熱血沸騰的五四。我們在歷史的洪流之中,在時代的洗禮下不斷向前奔騰。但它從不曾磨滅歷史的稜角,也從不曾掩蓋英雄的光輝。既然節日賦予我們發聲的權利,那就在春日裏為英雄奏響讚歌。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愛國詩人陸游一生起起落落,就像一個孜孜不倦的鬥士一樣活躍於自己的那方舞台,生命不止,讓人深深感動和由衷欽佩,青年馳騁疆場,詩詞,散文和書法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給後世留存了近萬首詩詞。保家衞國,腹有詩書。從不曾因為碰壁而退縮,也不因被排斥而放棄抱負。”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就是這樣的陸游讓我們知道了”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時間不會辜負珍惜每分每秒的行進者。古有陸游奔前程,今有杜富國保家衞國。在實現自身意義,青春價值的旅行裏,我們從不曾缺乏這樣的啟明星。以青春之我,創青春之民族,之國家,之世界!

杜富國是一位南部戰區陸軍雲南掃雷大隊中士。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不明爆炸物進一步檢查時突遇爆炸,英勇負傷,失去雙手和雙眼。面對未知的危險,杜富國沒有怯退,為了戰友的安全,他堅毅的説:“放下,讓我來。”前面是未知的危險,後面是百姓和戰友的安全,作為一名排雷兵,他別無他選,在危險的面前赤手空拳,在爆炸的那一刻奪走了他看世界的權利,卻沒有奪走他眼裏的光彩,奪走了他的雙手,卻奪不走他的英姿颯爽。這種勇氣和擔當無不體現着青年一代的朝氣和活力,無不體現着當代五四精神。

我們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擁抱時代;我們是初升的太陽,用生命點燃未來。這激勵人心的五四精神在一代代的傳承下,更加深沉,更加雄渾。在剛剛緩解的疫情面前,在帶着“垮掉的一代”標籤的90後,00後,卻在無硝煙的戰場衝鋒向前,有的甚至將生命獻給了國家,獻給了人民,獻給了醫學。生命被定格,但精神永存。他們已經引領了一個時代,是下一代的榜樣。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少年中國,與國無疆!”現在少年初長成,相信我們會在上一代的基礎上繼往開來,接下上一代的接力棒!

寄語五四青年節心得 篇二

青春,這個甜美而又令人嚮往的字眼,總是帶給人們無盡的遐想和勇往直前、拼搏進取的動力。青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共青團__週年,顯得更加耀眼。青春,像春風,像火炬,像早上_點的太陽,彰顯着激情與活力。

打開青春的記憶匣子,總會發現有一張熟悉的面龐觸動我們心中小小的港灣。我記得_年我加入了共青團,成為了一名團員,當拿到那個印着團徽的證書時,我感覺我應該比別人做的好,我應該成為優秀者,因為我有的他們沒有,或許這就是我那時的想法吧。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對共青團的認識似乎更深刻了也似乎更加的不瞭解共青團的真正內涵。

當我們跨入大學的第一天起,就註定了我們的不平凡,註定了我們肩負的責任,祖國的未來,父母的期望,個人的前程,這或許就是青年團所包含的,也是我們所期望的。我的大學,帶給我的不僅有反思、沉着、興奮與渴望,更有年青活力與激情。讓我反思過去,沉着處世,興奮我所擁有的和渴望我即將所擁有的,這一切的一切總是讓我充滿激情和活力,帶給我無盡的了樂趣;今年的春天來的比較晚,看着樹梢那朦朦朧朧的綠、地上鑽出的嫩嫩的、飛鳥舞動的雙翼,天上悠悠的雲朵……內心總有那麼一種向外噴發的悸動,這就是青春的力量吧——見到與自我骨子裏相同的事或物總是能勾起心中壓抑的本能,喚醒我們沉睡的力量,那是大地深處藴藏的無盡芬芳。而我們偉大的共青團也同樣為春的到來慶賀,也可以説春天遲到的來臨是為了慶祝我們偉大的共青團的生日,為了慶祝,它憋足了勁準備着,向我們的共青團展示青春的活力,其實,我們和春天是一樣的激情飛揚,用靈魂詮釋生之靈動;青春,如此多姿多彩。

春天的激情預示着一年的美好,而我們共青團的美好將預示着祖國的未來。建團以來共青團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和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是非典時期的志願者温暖的問候,是汶川大地震中的80後,是新時期兢兢業業、不怕苦不怕累的青年工作者……有這樣的青年,我們偉大祖國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因為她有充足而良好的後備軍——共青團。我對共青團理解,同時存在着迷惑。我迷惑於共青團的偉大,我迷惑於我們的現狀和未來。然而,細想起來這一切的答案早已給出。共青團領導我們、鼓勵我們、支持我們,使我們意識到她之所以偉大,源自於內在的一種責任和為了這種責任而孜孜不倦、辛勤的努力和奮鬥,這是多麼的神聖;是不是也給我麼做了榜樣?這個當然。年少、輕狂,這些詞或許我們已經陌生,並不是不認識,而是擁有了內心的強大所淡然處之的態度,它是一種成熟、一種對未來、對自己充滿信心的真實反映。很多人説現在的90後是垮掉的一代,我不這麼認為,其實每一代有每一代的特徵,這也顯示了我們祖國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如果拘泥於一代人得特點,那或許才是真正的悲哀。

韶華易逝,青春難再;日子像花瓣,輕輕飄落。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珍惜這美好的年華。很多人問什麼人最美?我的答案是年青最美!青春的驛站聚集着整裝待發的我們,英姿勃發,步履整齊,大聲唱頌青春的進行曲;夢想從這裏開始,從這裏揚帆,共青團我們的出發地,將帶領我們走向新起點,走向新時代。

《敬告青年》讀後感 篇三

摘要:《敬告青年》在開篇就熱情謳歌“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於硎,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並且以進化論來闡述我們的社會要遵循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才能繼續生存於世界,“社會遵新陳代謝之道則隆盛”。之後陳獨秀又提出了六項基本原則:自主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隱退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象的。以此來激勵青年們“以科學説明真理,事事求諸證實”,成為國家之棟樑之才。

關鍵詞:青年、新陳代謝、自主、進取、科學

《敬告青年》是陳獨秀在《新青年》發表的第一篇文章,相當於是《新青年》(當時叫《青年雜誌》)的發刊詞,主要是在東西方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的對比中表達批判封建禮教,崇尚西方的思想,追求民主與科學的強烈願望。陳獨秀在文章中表示,這一切的改變都矚望於“新鮮活潑”之青年,但我們又必須改造“年少老成”之青年。陳獨秀毫不吝嗇地大肆讚揚“青年之於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人身。新陳代謝,陳腐朽敗者無時不在天然淘汰之途,與新鮮活潑者以空間之位置及時間之生命”,但是同時他也認識到,其始也未嘗不新鮮活潑,寢假而為陳腐朽敗分子所同化者,有之;寢假而畏陳腐朽敗分子勢力之龐大,瞻顧依回,不敢明目張膽作頑狠之抗鬥者,有之。所以他寫下這篇蕩氣迴腸的文章來警示當代青年,要反對封建的舊思想、舊文化、舊禮教,如他所願,它的確如當頭一棒,深深影響了整整一個時代的青年。即使在現在,也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

那麼,想要了解1915年前後的青年,我們不得不先去看看當時的社會背景。《新青年》的創刊,最大動因是辛亥革命後,以袁世凱為首的舊勢力倒行逆施,導致政局混亂、民怨沸騰,讓人們普遍感到失望。先進知識分子於混亂與苦悶中力圖為國家、民族尋找到一個新的出路。

那為什麼陳獨秀想敬告“青年”呢?當時頭腦比較清醒的人都認為,中國社會積腐太深,中年以上的人大抵都為舊污所染、舊習所困,唯有青年是國家和民族一線生機所繫。李大釗説:“國中分子,昏夢罔覺者去其泰半,其餘喪心潰氣者又泰半。”希望只能寄託於青年。當時梁啟超也斷定:“吾國處飄搖欲倒之境,所恃者厥為青年。”可見,在當時的社會中,進步者革命者愛國者很多都青年,都是先進的知識分子。

但是,我們不可否認的是,這當中也摻雜着許許多多的腐敗青年,這些人或許是中了封建的毒太深,或許是沒有勇氣反抗封建勢力和帝國主義勢力,或許是對中國的未來不抱有希望,或許是自甘墮落,種種原因,導致中國部分青年不思進取、愚昧無知。本該是“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於硎”的年齡,卻“青年其年齡,而老年其身體者十之五焉;青年其年齡或身體,而老年其腦神經者十之九焉”。在國家危難之際,民族危難之間,這種國民狀況叫人何不擔憂啊!“予所欲涕泣陳詞者,惟屬望於新鮮活潑之青年,有以自覺而奮鬥耳!”,只是希望當代之青年能夠擔負起拯救國家、拯救民族的重擔!

在當時,對青年的思想起重大解放作用的有《新青年》和新文化運動,而陳獨秀是《新青年》的主編,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主要領導人,可見,陳獨秀在中國重大轉型期是一個思想啟蒙者,革命領導者!《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誌,它極力宣傳民主與科學,在五四時期代表了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在中國現代社會轉型中起着重要的精神橋樑作用。由陳獨秀、李大釗等人掀起的新文化運動的主要思想是德先生、賽先生、莫拉爾小姐、還有文學革命,他們提出“破除迷信”口號,號召人們“沖決過去歷史之網羅,破壞陳腐學説之囹圄”,以“求得思想之解放”。的確,《新青年》的創辦和新文化運動的普及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不論是青年們還是部分年長者的思想都受到極大的衝擊,他們開始或者是更加深入地放眼觀看世界,審視中國傳統文化,探索救國之路。

我們知道,《敬告青年》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上光芒四射的一頁,對此後中國革命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它整整影響和改變了一代人啊!今天的我們再回過頭來探討它在現代社會的意義,是不是還有那麼必要呢?

有必要!我可以堅決地回答這個問題,現在我們依然要學習《敬告青年》的積極進取之精神。

我們不妨看看現在社會的青年們。我們可以非常自豪地説,我們新一代的青年是有理想、有抱負、熱愛祖國的好青年。在各個重災區,那些不遠千里勢必助人的志願者們,在北京奧運會、廣州殘奧會、上海世博會等等各種舉世矚目的盛會上,那些勤勞奔波的志願者和工作人員們,那些為國家榮譽而全力以赴的運動員們,還有無數無數的。愛國之士,有誰能説這當中沒有青年的身影?

梁啟超説:吾國處飄搖欲倒之境,所恃者厥為青年。雖然現在吾國不是處飄搖欲倒之境,但是所恃者厥為青年。都説祖國是未來的花朵,是國家的棟樑,對於青年的培養,首先體現在教育上,但是我們現在的教育普遍出現一種不自由不自然的狀態,近百年前,偉大的革命領導者李大釗就發現並指出了這個問題,他在《應考的遺傳性》中説道:中國人有一種遺傳性,就是應考的遺傳性。什麼運動,什麼文學,什麼制度,什麼事業,都帶着應考的性質,就是迎合當時主考的意旨,説些不是發自本心的話。甚至把時代思潮、文化運動、社會心理,都看作主考一樣。所説的話、作的文,都是揣摩主考的一種墨卷,與他的實生活都不生關係。是甚麼殘酷的制度,把我的民族弄成這樣的不自然!放眼看看,自國小、國中、高中,甚至是大學,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學生,一個個都在揣摩考官的思維以迎合主考的意旨。就連我們讀的書都是跟考試相連接,考試考什麼,我們就學什麼,只會死記硬背,如此“對症下藥”地讀書學習,已經成為教育上的常態。看來,這種根深蒂固的教育制度早就形成,已成為我們的遺傳了。在這樣一種不自由的束縛思想禁錮思維的環境下學習,我們的青年如何能夠能夠高舉自由、民主、科學的旗幟,充分發揮科學鑽研精神,成“新鮮活潑者”?

如此看來,陳獨秀《敬告青年》在今天還是很有價值的,因為我們的青年還沒有完全實現思想上的解放,還沒有完全達到陳獨秀期望中的“彼陳腐朽敗之分子,一聽其天然之淘汰,雅不願以如流之歲月,與之説短道長,希冀其脱胎換骨也。予所欲涕泣陳詞者,惟屬望於新鮮活潑之青年,有以自覺而奮鬥耳!”我們在行走的路上,還應該經常重温那六個基本原則:自主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隱退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象的。

還有一個不好的現象,就是很多腐敗思想流入、侵蝕國人的身心,諸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諸如近幾年炒得火熱的眾多的“門”事件,諸如哈韓哈日哈美哈歐如數家珍卻對中國傳統文化時政實事一問三不知等等,以上種種只是冰上一角,還有更多的價值觀問題,道德問題漸漸浮上水面,我們不得不去面對它。是我們青年的價值觀扭曲,是我們過於忽視傳統,導致沒有了根,是我們受西方腐朽思想毒害太深。全盤否定傳統文化,全盤西化或許在當時的那個特定的背景下能夠激勵青年們解放思想,從封建的牢籠中看到一絲希望。但是在現在的中國已經不適用了,我們既需要傳統文化的精華的薰陶,又需要國外先進文化的陶冶,這樣我們才能成新鮮活潑者,才能成為社會之新鮮活潑細胞。

由此可見,《敬告青年》不論在什麼時候都起着重大的思想啟蒙作用,永遠不過時,都能時時刻刻激勵青年!我們不能辜負老一輩革命家對我們的殷切期望,應該做到《敬告青年》中陳獨秀希望中的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