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老師聽報告的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07W

老師聽報告的心得體會多篇

老師聽報告的心得體會篇1

時間稍縱即逝,轉眼已是四月,我們護理實習快接近尾聲了。回顧這一路走來,心裏滿滿地裝着豐收的喜悦,每天都在進步中,日子過得忙碌,倒也安靜踏實。想起剛進臨牀時候的自己,帶着對實習生活美好憧憬和期待來到_醫院,心中懷揣着滿滿的激情;不覺當中九個月的學習時光悄然過去了,收穫頗豐。

第一,醫療工作方面。在這短暫而又漫長的九個月中,我按照學校教學辦公室所規定的要求,總共輪轉了13個醫院科室,其中包括內科、外科、兒科、婦科。這近一年的實習是一個醫學生走向醫務工作最重要的過渡。實習生的工作無非就是和正式工作一樣的參與,治療班給病人作治療,配藥打針及各項專科護理操作,主班就幫病人拿藥,送病歷,請會診,副主班就是坐在電腦面前為病人記賬,打印輸液卡,貼瓶籤,護記班就寫護理查房,補護理記錄等等,內容看似簡單枯燥,但是過程卻煩瑣宂長,等忙完了這一切,這一天的光景就結束了。

時間寸土寸金,只有晚上的時間才是自己的。面對一天的工作,總結是很重要的,頭腦中必須_自己回憶一天發生的事情:某某牀病人今天添加了什麼藥,又撤除了什麼藥,增加了什麼藥的劑量,又減少了什麼藥的劑量,可為什麼教授要更改這些藥品的使用呢?該藥品的使用指證又是什麼呢?有時候,教授會故意不告訴我,鍛鍊一下我的思考能力,我就從它的臨牀症狀和體徵入手,一個個的對着來,可是往往出差錯,第二天跑去告訴教授,常常受打擊,但也就是這樣的打擊,我才把這一個個的知識點牢固地刻在了心裏,即使在以後找工作的三個月中,我也沒忘記,回到臨牀上來,跟三個月前的一樣。

在既往的實習歲月中,我不斷的感受到內科與外科的強烈不同,其中一個重要的不同點就是:內科強調診斷的思維,而外科強調手術治療的過程。針對病人身上的某個症狀或體徵,內科往往考慮多種疾病。拿急性腹痛做一個例子,內科醫生往往考慮的不僅是簡單而常見的胃腸潰瘍穿孔,還有急性胰腺炎、急性闌尾炎、急性心肌梗死、膽道疾病、腸梗阻、宮外孕等等,這些疾病的確診需要我們醫生做詳細的病史採集和體格檢查,除此之外,還必須輔以實驗室和影像學方面的檢查,逐步排除相應的疾病,最後得出明確的診斷。

我的臨牀教授曾這樣對我説過,內科醫生有時就像是一名偵探,想盡一切辦法和手段去尋找病人身上的蛛絲馬跡,最後抓出作案真兇。這無疑揭露了一位內科醫生的工作實質。所以説,內科不光是要學會處理多少個疾病,更重要的是對一種疾病的一個嚴謹的診斷思維,不斷的總結,每天都在進步,就像蟬蛹一樣,一層一層地蜕變,最後一定會變成一隻美麗的蝴蝶。醫學路漫漫,吾將上下而求索,而待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方可香自苦寒來。

第二,思想品德及醫德醫風方面。在這近一年的臨牀實習中,我深刻地感受到:護理,不僅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學科,而且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學科,作為一名護士,除了專業知識和技能過硬之外,個人的品德和作風都要體現着大家風範。古時的文人都以“懸壺濟世”、“妙手仁心”等成語來形容醫生,近代也以“白衣天使”來形容護士,可見護士和醫生同等的重要。在心血管內科實習中,我親眼看到黎教授不顧辛勞,為一個個診斷不明的病人跑上跑下地請會診;考慮到病人的經濟情況,他在不影響治療效果的條件下往往選用的降壓藥或降血脂藥。

在呼吸內科的實習中,我曾親眼看到丁續紅教授把兩百塊錢塞進一位丟了治療費的窮苦支氣管擴張的病人手裏。這一幕幕的場景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裏,讓我相信,一位醫生絕不是隻看病人的錢救命的黑心人,而是有血有肉、無私奉獻的白衣天使。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熱情、看到了責任心、看到了真誠的一羣在生命線上努力挽救生命的兢兢業業的老實人,人類的偉大莫過於此。

第三,臨牀教學方面。在這一年的實習過程中,我和小組的其他實習成員總共經歷了三次教學查房,雖然花了我們許多精力和時間來準備,但是我們卻收穫了許多課本上看不到的臨牀知識,加深了我們對疾病的理解和認識,打開了我們診斷疾病的思路,現在想來,真是很感謝那段忙碌的時間,給了我們許多學習的機會。另外,在心內科專業科室輪轉的半年裏,我還有幸為幾位外國留學生擔當臨時教師。剛開始的時候,確實有點擔心,因為自己從沒跟外國人交談超過十五分鐘,而這次卻要給他們講課,真是難啊!可這時,黎教授在旁鼓勵我,説不怕,你一定行。

我當時將信將疑地,也就壯着膽子去了。剛開始介紹病人病情的時候,還真是有點難的,雖然每個疾病的專業表達方法我都知道,但是如果連成一句話,又要符合美語的習慣,還真是要斟酌斟酌,我就這麼慢慢地,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往外蹦。看着那羣外國留學生的眉頭一直在緊鎖,我真是捏了一把汗,下決心對自己説,要快點把單詞連成句子,絕對不能給老師丟臉!就這樣,慢慢地我的語速就加快了,最後我發現,那羣留學生的眉頭舒展了,眼睛發亮了,我知道他們弄懂了我説的意思。在臨走的時候,他們個個豎起大拇指,稱讚我説,你的英語真好。我笑了笑説了聲,謝謝!

實習即將結束,除了總結自己的收穫外,也對自己的不足做個總結。在與人相處上不夠大方,發言較少,在學習時遇到的問題不夠主動詢問,有時在處理事情上不夠細緻等,這些都是自己需要注意的,因此在今後的工作學習中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定好目標,踏實前進。

老師聽報告的心得體會篇2

11月11日下午,我有幸聽了於漪老師的報告,81歲的高齡,確是絲毫不含糊的語言。作為剛剛畢業的年輕教師,聽着於老師的報告,真的是深受啟發。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是我讀書時候的校訓,我想這句話用在於老師身上絲毫不為過。

學高為師,在於老師的侃侃而談中,我們很清楚有一條主線,那就是學習。於老師説教師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的時代也已經過去,教師要通過自己的不斷學習,使“一桶水”不斷的淨化,變成源頭活水,使學生喝的都是甘露。一位名師,高齡81,但依然把學習當成是生命中的主旋律。依然要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讓我感到慚愧。作為一個青年教師,我才要不斷學習,在教學中不斷積累教學過程中的經驗,同時要不斷的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

身正為範,如果説不斷學習是主線,那麼“你選擇了教師,就選擇的高尚。”這句話就是另一條主線。作為一名教師既要有腳踏實地、樂於奉獻的工作態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為人梯的精神境界,要發揚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時刻意識到自己是人民教師,始終牢記教師的神聖職責。於漪老師的報告帶給我們的是深深的震撼。

我願意以於漪老師為榜樣,跟於漪老師學做教師。讓於漪老師偉大的人格魅力時時激勵着我,鞭策着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斷努力,不斷反省,不斷前行。上好每一節課,把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把愛心奉獻給學生。

老師聽報告的心得體會篇3

在當今經濟高速發展,社會轉型時期,社會種種現象五光十色,亂人耳目,對教育是極大的挑戰,對教師是極大的誘惑。提出希望之一是“淡泊名利,志存高遠”,提出高尚的師德,是對學生最生動、最具體、最深遠的教育。的論述不僅有廣泛的現實意義,而且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學習於老師的教學觀,如沐春風,沁人心脾。她淵博的知識,深邃的思想,精湛的藝術無不使我為之折服。原來還可以這樣做教師、教師還能達到這樣的高度和境界、普通教師通過努力照樣可以成為教育家……。“我做了一輩子教師,但一輩子還在學做教師!”於漪老師用這句話鞭策自己。她説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是選擇了高尚。

漢代韓嬰在《韓詩外傳》中説:什麼人才能夠做人師呢?做人的老師,他必須具備這樣的條件,就是“智如泉湧,行可以為表儀者”。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德才兼備,這句話説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艱難。於老師認為做人師不是做教書匠,對孩子不僅是言教,重要的是身教!身教重於言傳。因為我們的教育力量,只能從教師活的人格當中來,這是一種特殊的教育力量!聽了於老師的報告,心中感受頗多,腦海中一直在問自己要做一個什麼樣的教師?應先從哪些地方做起?下面就談談自己的一點想法。

1.要能夠清醒的自我認識,首先要虛懷若谷。一個人只有虛心才能容納百川,人一輩子要不斷認識自己。做人也好,做老師也好,我們的手中要有兩把尺子,一把尺子來量別人的長處,另一把尺子來量自己的短處。説到底,我們可以向書本學習,可以向同行學習,可以向專家學習,還可以向學生學習。理論上模糊,事業上一定馬虎,工作中就會事倍功半。所以要廣泛的閲讀教育理論專著、學習名家的教育理論等來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用它們來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有了豐富的理論作為基礎,那我們在工作中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向同行學習,同一篇課文不同的人對文章的把握不同,其教法與側重點也不同,他們在教學中的理念與做法也許正在自己在教學中所忽略的,或者是所沒有想到的。正向於老師説的那樣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大家的智慧才是無窮的,我們要善於“博採從家之長”。

2.在實踐中不斷總結自己的經驗,在實踐中反思自己的不足。“追求人格的完美,於漪的心中有‘兩把尺子’:一把尺子是量別人的長處,一把尺子是量自己的不足。”用另一把尺子不斷地來量自己的不足。像於漪老師在每次課前都認真備課,鑽研教學,研究學生,把上課的每句話背出來,然後再口語化。即使這樣,在每次上完課後,她總是覺得這裏不行、那裏不行、充滿了不足和缺陷,於是於老師寫教後記,記下學生學習的閃光點和自己教的不足。於老師認為作為教師就要嚴謹治學,這也成為她不斷前進的內驅動力。她説“我教了一輩子,一輩子在反思”。

現在和於老師相比,自己真是慚愧。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待備課也很認真,確從沒像於老師那樣想那麼深,那麼細,從沒想過自己的學生怎樣學才能快樂。而於老師確對教材在深度上進行發掘,在廣度上進行開拓。自己的教學真是不及於老師做的那樣精細、那樣嚴謹。每次上完課也進行教後反思,但反思的內容只僅僅侷限在課堂的成功之處上,總是用尺子來量自己在這節課中所取得的成功之處,把這些記錄下,而很少對課堂中出現過的,模糊的知識點在課後向於老師那樣再去研究,去發掘。今後應該像於老師一樣,用尺子不斷地量別人的長處,讓自己在學中思,鍥而不捨。

從於老師身上,我認識到一位真正優秀的老師是要與時俱進,內外兼修的。我想,於老師正是把愛全部貫注於學生,才可以一輩子無悔於對教育事業的選擇。作為年輕教師,於老師這生動的一課讓我深深明白:全心的付出才無愧於教師這一稱號。尤其是於老師的一句:“你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高尚。”令人印象深刻。

“甘為紅燭燃自身,甘為泥土育春花。”特級教師於漪老師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這句話。詮釋了一代人民教育工作者的精神內涵。她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意願,信任他們並對他們充滿期望。她把自己無私的愛奉獻給了每一位孩子,貼近孩子美好的心靈,與他們建立了理想的師生關係。師生關係是教育過程中人與人關係最基本、最重要的關係,是對教育效果具有重要影響的特殊的社會關係。它貫穿於教育的全過程,體現在師生生活的各個方面。於老師説:"我一輩子都是在錘鍊自己的感情!"在教育過程中,從開始的循循善誘到逐步引導,於老師的確是這樣做的。她雖然身體很不好,但是她克服重重困難,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對待每一位孩子,甚至超過了對自己的孩子的關心和愛護,感人之深,令人佩服。她瞭解學生,信任學生,尊重學生,懂得和學生交流。在她執教的過程中,每每遇到差生,她總是以耐心地教育為主,把學生引上正路。在她的教育下,很多學生得到了轉化。

於漪老師的“三次備課”是很出名的,她上一堂課要經過三次備課過程,第一次備課不看任何參考書、教案、資料,全憑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寫出一份教案。第二次備課,則蒐集各種參考資料,看名家課堂教學設計,名家教學的教材分析,同時思考三個問題:哪些問題參考書上想到了,我也想到了;哪些問題參考書上想到了,我沒有想到;哪些問題參考書上沒想到,我想到了。第三次備課是在上同一個平行班之後,總結經驗,反思失敗,在備一次課。從她的“三次備課”中,我們不僅感受到了她一貫的勤奮和認真,更感受到了她堅持自我反思的良好習慣和超凡毅力。

於漪老師絕對是心懷天下的。她多次強調我們的教育就是培養人,培養有中國心的現代人。要讓我們的學生有中國心、民族魂。我們花那麼多心血就是為了我們國家有好的後代,出棟樑之材。可以看到,於漪老師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始終將自己的工作與國家民族的發展緊緊聯繫在一起,身在講台,心繫祖國。她説:“一個人,當他是“我”的時候,是最渺小的;衝破了“我”,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心中有祖國的時候,人才如登上了泰山之頂。”我們應該銘記她對我們的殷切希望:不僅要做一個稱職的合格的教師,還要有遠大的志向,做我們中國的教育家。於漪老師博大的胸懷和愛國熱誠,真是值得我們一輩子敬佩和學習。

老師聽報告的心得體會篇4

“師者,人之模範也”,老師就是榜樣,就是模範。老師是非常特殊的職業,做老師,你的智慧就要像泉水一樣噴湧而出。聽了於漪老師走進福山的講座,使我們再次受到了心靈的洗滌。

於漪做了一輩子的教師,她自1951年從復旦大學畢業後,一直工作在基礎教育領域,她是個對教育事業無比熱愛,且有強烈責任感的教師。做教師,身教遠遠重於言教,做教師要時刻注重自己的言行,清醒地認識自己,發現真正的自己。須知,學歷水平並不等於崗位水平,學歷水平只能説明職前的接受教育程度,崗位上要有的是綜合素質,綜合的能力。所以教師活到老,也要學到老。

於漪認為教育要有自己的個性,要不斷地創新。首先,要形成正確的教育教學理念,尊重學生,教學相長,對學生啟發和幫助,但又不完全包辦,要適時放手,讓他們學會自己學習。其次,教學個性的形成更有賴於對教學教材的深入理解。這點我也深有體會,正是要狠下決心,深花功夫,加上持之以恆的耐心,才能對教育教學有幫助有提高。僅僅停留在表面作文章,心浮氣躁是上不出好課的,因此苦練基本功,深入分析和研究教材,才能有的放矢地把握教學的主旨,精心準備上好課。

選擇了教師,成為了教師,就是選擇了奉獻,用厚實的文化武裝自己,心中裝着學生,將愛心與關懷時時地帶給學生,聆聽他們的心聲,不斷努力。“做一輩子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是於漪老師説過的,也正是我努力要做好的。

老師聽報告的心得體會篇5

當八十多歲的於漪老師,來到福山多功能廳時,會場上的所有目光聚焦到了她的身上。在大家熱烈的掌聲中,於漪老師從容地走上了台前,開始了今天的報告。仔細聆聽着於老師熱情洋溢、飽含深情、滿載智慧與經驗的報告,無限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於老師從教59年,她一直紮根在基礎教育第一線,以高尚的師德修養、精湛的育人藝術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塑造了一位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的光輝的人民教師形象。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實踐、教學改革探索在全國產生了重大影響,為推動全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的稱號於老師當之無愧。

這次報告中,於老師向我們講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界楷模的先進事蹟,傳達着她對奮戰在教育第一線的老師們的敬意。她很謙虛。她淡泊名利。所以在機會和榮譽面前,她總是那麼淡定。對於中國的教育事業確是如此上心。她關注着與會的來自各個地區的先進教師的代表,用心思考着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前景。對於我們來説,她就是那個創造奇蹟的人——81歲高齡的她如今還能心懷教育事業,還在不斷學習,不斷地將教育真諦通過她的報告傳達給廣大教育戰線上的老師們——“講師德,塑師魂”,不斷推動教育改革的發展。這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於老師説:“教師的學歷水平不等於崗位水平,學歷只説明你的受教育程度,在崗位上是要有綜合素質、綜合能力的。”這句話時刻警醒着我們,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只有廣泛閲讀,潛心鑽研,才能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不斷厚重自己的文化底藴,才能教出好的學生。讀書可以讓人不斷汲取營養,讓人得到更多的精神境界的昇華。作為教師,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藴,才能站在高起點上去認識事物,引導教育學生。時代在變化,觀念在更新。把握時代的節奏,站在新的起點上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因勢利導,如何合理的正確引導,快速有效地解決學生所存在的問題?不是簡單的一加一就能解決的問題。所以我們只有不斷的讀書學習與時俱進,才能與新時期的學生在思維和觀念上接軌。現在教師的工作不能只考慮教學成績,以學生為本的素質教育更需要注重教師的個人教育素養的全面發展。

於老師説:“一輩子學做教師。”這句話飽含着智慧與哲理。教師這個崗位,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靈動的孩子。“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話此刻又縈繞耳畔,要做好這件事,難於上青天。即使如於老師這般的教育泰斗,也在不忘堅持學習。對於我們年輕一代而言,更應該沿着前人留下的腳印,用實際的行動,不斷學習做個好老師。

老師聽報告的心得體會篇6

整整十年,她從光明走向黑暗。

都説後天失明的人最痛苦,可她不僅沒有被黑暗吞沒,反而用一顆熱誠的心照亮了身邊無數人。

在她平凡的人生中,為什麼有那麼多不平凡的故事?

她叫劉芳,貴州農村中學一名女教師,被稱為中國大山裏的海倫·凱勒。

a.在黑暗中抓住光明

2007年,一紙命運判決從天而降,醫生説劉芳的眼病叫視網膜色素變性,發病率只有百萬分之一。那年她26歲,在貴陽市白雲區第三中學剛工作四年,跟相愛的人結了婚,8個月大的兒子在襁褓中咿呀學語……

劉芳的視野一天比一天變窄,視力一年比一年模糊。

2001年,她讀了最後一本紙質書,是《笑傲江湖》。

2006年,她看到的最後兩個字,是課本封面上的語文。

2007年,她完全被黑暗包圍。

但是,初見劉芳的人,很多都不相信這是個盲人。

在家,她掃地、洗衣服、倒開水、衝咖啡、炒菜、在跑步機上鍛鍊,動作熟練得幾乎與常人無異。藉助盲人軟件,她發短信比很多明眼人還快。在學校,她可以獨自走近百米,下兩層樓,轉5個彎,輕鬆找到公廁。

很少有人瞭解,這些年她是怎樣挺過來的。

2008年初冰雪災害時,小區停水停電,她拎着大桶,摸索着下6樓去提水。巨大的冰坨子在頭頂搖搖欲墜,天寒地凍,一步一滑,最後她累得暈倒在地……

不知多少次絆倒、磕傷、撞牆、燙出水泡、碰碎杯子,現在她小腿上還滿是青一塊紫一塊的傷痕。絕望、沮喪、灰心,她想過放棄。但轉念一想,又釋然了:哭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生活不能改變的話,就改變生活的態度。

有人建議她病退或休息,她婉拒了:那樣我的生命就真的終止了。

老師聽報告的心得體會篇7

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愛”這個字,因為它藴含了人間最美的語言。天空會因愛而變得蔚藍,大地會因愛而變得殷實,人生也會因愛而變得更加燦爛。學習了衢州市三位老師和一位打工妹救下一氧化碳中毒的母子三人的感人故事。讓我對“愛”字有了更深的體會和理解。

最美老師,美在難能可貴的細心。假如兩位班主任對學生缺席不當回事;假如兩位班主任只是給家長髮個短信,告知學生缺席;假如兩位班主任因為上午有課,放棄追尋;假如到了學生家閉門而最終放棄……但是她們沒有放棄。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我們要向她們學習把工作做細、做實。

最美老師,美在大愛。“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師應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温暖每一位學生。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去精心地培養學生,只有愛得深,才能更認真、更耐心、更細心地對學生進行教育。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不厭其煩的耐心指導,當學生做錯了事的時候,指導分析讓學生知道做錯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語言教育學生,用媽媽般的愛感化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猶如父母,甚至勝於父母。感受到能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最美老師,美在強烈的責任心。比爾·蓋茨曾經説過:“人可以不偉大,但不可以沒有責任心。” 責任心是認真對待工作的前提,沒有良好的崗位責任心,就不會有對事業的責任心,就不可能對工作兢兢業業。作為教師要對自己的職業有個清楚的認識,要有良好的平和的心態,只有視教書育人為自己的神聖職責,視學生為自己的子女,才能有端正的工作態度,飽滿的工作熱情,吃苦耐勞的工作精神去做好自己的工作。當你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時就意味着要甘守清貧,因為教師的付出和報酬是永遠都不可能畫上等號的。教師除了完成八小時工作之外,課外還會付出了許多無形的勞動,這些都是不可能用金錢衡量的,也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與其老抱怨這些,還不如換種心態來看待這個問題,跳出世俗,守住心靈的那份淨土吧。

我們是平凡的,我們所從事的工作也是平凡的,它是由點點滴滴平凡而又不能再平凡的小事瑣事組成。如果缺少了責任心我們的工作將無法想象;如果缺少了愛,我們的學生將無法想象;如果缺少了誠心我們的世界將無法想象。是責任心,促使我們完成每一天、每一件極其平凡的工作。是愛,讓我們體會到教師的快樂,是我們不斷前行的動力。讓我們一起記住衢江四小的辦學理念:“我們沒有大樓,我們也沒有大師,但是我們不可以沒有大愛。”

老師聽報告的心得體會篇8

白雲三中語文教師劉芳,1993年參加工作,1997年被醫生確診為視網膜色素變性患者,突如其來的打擊並沒有讓劉芳倒下,她選擇了和命運做一次英勇的搏擊,她要好好活着。在視力逐漸下降期間,她用殘存的視力閲讀了大量的書籍,這讓她在精神世界裏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氣,也讓她在今後的教學中有了更大的知識儲備。她有兩個人生感悟,一是她從事的是自己熱愛的職業,她要選擇堅持;二是周圍許多人的扶持給了她很大的安慰和鼓勵,她選擇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所以劉芳至今仍在三尺講台上耕耘着,殘缺和健全對她來説沒有太大的區別,她以健康的心態、愛崗敬業的精神和美麗的微笑感染着身邊的每一個人,成為白雲區師德師風建設中的一個典型,這就是她,用20年殘損的視力譜寫的優美的人生樂章。

與劉芳老師相比,深感差距很大。學習劉芳老師先進事蹟使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踏踏實實地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責。教師既要教書又要育人,兩者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教書是育人的載體,育人是教書的目的。劉芳老師把追求與奉獻當成一種責任,甚至當成一種享受。因此,不論在什麼情況下,不論需要付出多大代價,她都能毫不動搖地常年堅持。教師崗位——真摯的情感與愛教師工作是通過教師的言傳和身教兩種途徑進行的。身教就是教師默默地通過自身的行為來演示做人的道理,使自己成為青年學生思想上的嚮導、理論學習上的良師、心靈情感上的益友。

劉芳老師的事蹟,感染人,鞭策人,激勵人。他的事蹟使我更感覺到,教師崗位是一種辛勞、一種付出,也是一種收穫、一種享受。既然我選擇了教師這一行,我就要用我的激情,用我的愛心把這份光和熱永遠延續下去。我一定努力,持之以恆,把僅有的光和熱傾注到教書育人的事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