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19建國70週年心得體會向建國70週年獻禮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9.04K

2019建國70週年心得體會向建國70週年獻禮心得體會多篇由本站會員“不懂事了”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2019建國70週年心得體會向建國70週年獻禮心得體會多篇

心得體會就是一種讀書、實踐後的所思所感,其實它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總結經驗的方式,它有助於我們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學習與工作方式,從而讓自己的內在得以提升。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向建國70週年獻禮心得體會,歡迎借鑑參考。

建國70週年心得體會

今年國慶,萬象更新,非同尋常。回首正當全國國民意氣風發地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雄偉目標而鬥爭的時刻,我國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病災害。面對這場嚴峻考驗,全國國民團結一心,和衷共濟,共克時艱,大力弘揚偉大民族精神,保持一手抓防治非典這件大事不放鬆,一手抓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搖動,奪取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階段性重大勝利,堅持了經濟較快增長的良好勢頭。經歷風雨,又見彩虹。抗擊非典的奮鬥,極大提高了我國國民戰勝困難的勇氣和能力,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偉大祖國,經濟發展,穩定,社會進步,民族團結,展現新氣象,昭示好前景。本世紀頭20年,對我國來説,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會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是全國國民新世紀新階段的鬥爭目標。實現這個雄偉目標,符合全國各族國民的共同心願和基本利益。落後就要捱打,財大才能氣粗。集中力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使我國形成發達的生產力,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的物質基本,是我們在日益劇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的物質基本,也是國度繁華強盛、國民安居樂業和社會長治久安的物質基本。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都要集中精力,心無旁騖,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緊緊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搖動,不斷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奮力開創改造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重要思想是為了國民、代表國民、造福國民的理論。重要思想是新世紀新階段全黨全國國民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雄偉目標的基本指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學習貫徹重要思想的實踐,也是對學習貫徹重要思想成效的檢驗。重要思想的實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學習貫徹重要思想必須以最廣大國民的基本利益為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能不能落實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個實質,是權衡有沒有真正學懂、是不是真心實踐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標誌。我們決不能把重要思想庸俗化、隨意化、標籤化、招牌化,一定要始終牢牢把握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個實質,真正為民謀利,為民造福。

近一年來,黨中央,保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千方百計擴大再就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出台許多便民利民的措施,做了大量親民愛民的工作。國民為有這樣的黨風政風而歡欣,祖國為有這樣的黨風政風而自豪。新中國成立54年來特別是改造開放20多年來,我國生產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綜合國力明顯增強,國民生活不斷改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宏大成就。但是,越是在形勢好的情況下,我們越要清醒地看到,我國仍處在並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礎國情,國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牴觸仍然是社會的主要牴觸。我們一定要有緊迫感和使命感,大力轉變作風,狠抓求真務實。

建國70週年心得體會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__年不過是短暫一瞬,但對於中國、對於中國人民來説,新中國成立這一個甲子以來的不平凡歷程,充滿奇蹟,充滿輝煌。__年來,我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各個方面的事業,蓬勃發展,蒸蒸日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用短短__年時間,將一個積貧積弱、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的落後國家,建設成一個團結統一、繁榮富強、生機勃勃的新興大國,譜寫了中華民族發展史和人類發展的光輝篇章。

伴隨着整個國家前進的步伐,首都北京在這輝煌的__年裏,同樣書寫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華章。__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首都人民自強不息、鋭意進取,經受了一次又一次嚴峻考驗,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在首都現代化建設各項事業中不斷取得新進步、新成就。放眼今日京華,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各項建設事業步入快車道,人民安居樂業,社會欣欣向榮。這座有着30__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古老城市,正不斷煥發着時代發展的青春活力;一個經濟更加繁榮、城市更加文明、社會更加和諧、環境更加宜居的首善之區,正展現在世人面前。

今天,當我們一起重温__年來全市各族人民同甘共苦、破浪前行的奮鬥歷程,一起梳理首都各條戰線櫛風沐雨、攻堅克難的發展成果,一起感受首都人民同心協力、與時俱進的精神面貌,就會更加深刻地理解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的必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會發自心底地讚歎: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

銘記這輝煌的__年,是為尊重我們城市、我們國家可歌可泣的奮鬥史、發展史,是為珍惜一代又一代人以辛勞、奉獻和犧牲換來的幸福生活和寶貴精神財富,是為激勵我們再接再厲,去共同鑄就新的發展里程碑。成功舉辦奧運會之後,北京又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階段、新形勢、新任務和人民羣眾的新期待,市委、市政府認真總結和轉化奧運三大理念,提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的戰略任務。當前,全市上下正以更加昂揚向上的精神和更加求真務實的工作,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努力保持首都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以優異的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__週年的喜慶節日。

回首往昔,豪情萬丈;矚望未來,信心滿懷。讓我們永遠銘記既往的奮鬥歷程,緊緊抓住眼前的歷史機遇,萬眾一心,不懈求索,奮發有為,不斷開創首都科學發展新局面,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征程上闊步前進!

建國70週年心得體會

又是個金秋的十月,又是個裝滿收穫的季節。在經歷走過來的數次磨礪後,祖國以其堅強不屈的脊樑高高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我們自豪,我們驕傲,我們為有一個堅強的祖國而歌唱。

走過__的風風雨雨,經過__年的勵精圖治,我們的祖國巍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中國人民正享受着從未有過的太平盛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航船正劈波斬浪,昂首前行!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飽經戰爭滄桑與落後苦難的中國人民終於重新站起來了!中國像一隻巨龍一樣,以一個大國的身份重新屹立於世界東方!

那時的中國,民生凋敝,經濟嚴重落後,國家事業百廢待興,政府和人民面對一個滿目瘡痍的中國面孔,並沒有畏縮,勇往直前,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就恢復了國民經濟,湧現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蹟。

現在的中國,科技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可謂“處處開花,萬鳥齊鳴。”化學方面:化學家侯得榜發明了侯氏制鹼法。把我國的制鹼業抬上了一個新的台階。科技航天方面:航天業在__年代初建,到了90年代就有了自己的航天系列,農業方面:水稻專家袁隆平發現了用雜交的方法提高水稻的產量,使我國的農業產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還有許多,許多……

當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上冉冉升起的時候,我們肩並着肩,用我們的雙手彈奏為我們偉大祖國譜寫的新樂章,

向建國70週年獻禮心得體會

我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於1949年10月1日,這一天天安門廣場上彩旗飄揚、人山人海,毛澤東主席在開國大典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這一刻,全國人民都沸騰了;這一刻,中華民族從此站起來了。

今年是祖國成立70週年,在祖國生日即將來臨之際,我採訪了我的爺爺和爸爸。我從他們少時生活和受教育的講述中,瞭解到了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的爺爺是與祖國同齡的人,他説起他們小時候的生活,我的心不禁一陣痠痛。他説,當時他們吃的是玉米糊和窩窩頭,偶而吃上點蕃薯絲飯就算不錯的享受了。他們夏天穿肚兜、冬天穿單薄的粗布衣,小小年紀便要上山放牛和砍柴、下地耕田種糧、一到放學還得割草餵豬。爺爺是在八歲時上的村校,那時所謂的學校,其實是一間破舊的祠堂,在破敗的教室裏安排了四個年級,總共有70多個人,而老師只有一個。一個老師要教四個年級?我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但爺爺只是無奈地點了點頭,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他神色凝重:“四個年級的學生擠在一間教室裏,老師先教一年級,其它年級的學生先自己看書(只有兩本書,一本語文,一本算術)。教完一年級,佈置作業後,再教二年級。就這樣循環往復,這樣的教學效率不高,而學生們學的東西也不多,教學質量的好壞也就可以想見了。”“那你們就沒有五、六年級了嗎?”“有的,在東渡鄉里的高級國小,在高小裏頭,五、六年級就分開上了,老師也多了,上課的內容也多了起來,增加了政治、地理、自然和歷史。”

爺爺打開了話匣子,就濤濤不絕地説開了:“到了上國中的年紀,許多和我一起讀書的同學都回家務農了,我算是比較幸運的,能上國中。可是當時的國中是半農半讀,有時候讀書,有時候要幹活。我因為讀書好、思想進步,當上了紅衞兵,還代表學校去了趟北京,參加“紅衞兵革命小將見偉大毛主席”的活動,坐火車、住宿都是政府付錢。”“那你怎麼沒上高中呢?”我問。加上家裏原本窮,所以我就不能再讀高中了。”説起這時,爺爺的眼裏噙着淚花,我知道爺爺感到了多麼的遺憾。

到了我爸爸這一代,生活和學習條件都有了明顯的改善。爸爸小時候依然比較艱苦,但起碼做到了衣食無大憂。平時雖然吃的大多是蕃薯絲飯,穿的是較為整潔的衣服,但上山下地幹活明顯少了。每逢農村的節日,比如説清明、端午、中秋等,還可以吃上白米飯加大魚或大肉。過年還可以穿上的確涼襯衫和卡其料中山裝。爸爸七歲就上國小了,這時的村校已有五個年級,有五個單獨教室,老師也增加到了五個了。他們在條石砌成的新學堂教室裏,坐在大隊自己做的桌凳上。終於可以象模象樣地專心聽老師講課。爸爸順利地讀了鄉國中、又以全鄉的成績考取了縉雲中學。但説起當時的學習條件,爸爸也是一個勁地搖頭。在鄉國中,沒有自來水、沒有寢室、沒有像樣的操場。讀高中時,還在舊的縉雲中學就讀,這裏條件依然艱苦,因為當時的生活確實還不怎麼樣好,吃的都是自己放米放水的“蒸飯”,菜大多是家裏帶的莓乾菜或豆腐渣之類的土菜,食堂裏也有青菜、豬肉之類的供應,但去買的總畢竟是少數人。由於當時大學聯考錄取的人數很有限,爸爸僅以半分之差而名落孫山。到後來只能是函授三年才得到了大專文憑。瞭解爸爸生活和求學情況,我感受到了新中國經濟(包括教育)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但還沒有真正地擺脱貧困。

我出生在1995年,也是改革開放後發展最快的時期。我4歲就得以上幼兒園,幼兒園在我爺爺、爸爸那幾代都是聞所未聞的。為了整合農村國小教育,我們的村校也進行了撤擴並工作,各村的國小都併到了大一點學校。比如東溪國小就撤併到了長坑國小。我七歲就到長坑國小上學,那時的長坑國小還是老校舍,一共有六個年級,每個年級兩個班,全校大約有600來個學生,50來個老師。我們吃的每餐都是白花花的大米飯,有新鮮菜供應,早上有豆漿和饅頭,還增加了信息技術課。四年級時我轉學來到了縣實驗國小,這是全縣的國小,生活設施和學習設備都是全縣一流的。現在就讀的實驗中學,更是一所花園式的現代化學校,每個教室都有電腦和投影儀,學校擁有能容納幾千人的體育館和300米標準塑膠跑道,嶄新的校園、悠久的歷史、馳名市內外的教學質量,受到了社會的一致好評。

從我家三代人的學習和生活條件來看,真是一代勝過一代,這正也是我國飛速發展的一個縮影,教育的進步、生活的改善、這正是國家逐步富強的體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從貧窮落後到繁榮富強,從遭人欺凌到受人尊重,從弱勢國家到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大國,完成了從醜小鴨到白天鵝的蜕變!我真誠地希望,祖國的明天更美好!

向建國70週年獻禮心得體會

2019年10月1日是我們偉大的祖國母親70歲的生日。在這喜慶的日子裏,天安門廣場人山人海,盛況空前,整個廣場成了花的海洋,歡樂的海洋。黨和國家領導人與三軍戰士及幾十萬羣眾參加了這次慶典,我和數億中國人一樣也在電視機前觀看了這次慶典。

10點整,慶典正式開始。五十六門大炮齊鳴六十響,嘹亮的《義勇軍進行曲》響徹整個天安門廣場,鮮豔的五星紅旗像一束火焰在天幕上燃燒。

主席登上敞篷車,檢閲並問候肅立在長安街兩旁的海陸空三軍。“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主席的問候如和煦春風,温暖軍心。“首長好!為人民服務!”官兵們的回答似驚雷迴盪,山呼海應。

接下來是分列式閲兵,國家領導人佇立在天安門城樓上檢閲海陸空三軍。8000多名解放軍組成不同方陣,雄赳赳氣昂昂地依次走過天安門,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閲。你聽,他們的口號聲如雷貫耳,有如開閘流出的急水,有如滾滾而來的大潮。你看,他們的軍姿是多麼標準,步伐剛勁有力,每一個動作都協調一致。行進的時候,這千萬個人的行動如同一個人,橫直有行,行行筆直,就像刀切一樣,個個面目莊嚴、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向黨和國家致敬,向人民致敬。

當受閲的三軍勇士邁着矯健的步伐通過天安門時,國防武器已接踵而來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新型主戰坦克、自行式火炮、核武器以及各種戰略導彈。強大的軍隊和先進的戰鬥武器,為祖國提供了安全保障。面對着這威嚴的陣容,雄壯的節奏,先進的國產武器,還有青春般的口號,我感到無比的激動和震撼。

然後是羣眾方陣遊行。農業、工業、體育等各行各業以及各省級行政單位組成不同的方陣也依次走過天安門。他們載歌載舞,展示取得的偉大成就,歌頌偉大的祖國。

最後,幾萬名國小生手持花環湧上金水橋,在開安門前歡呼雀躍,上萬的彩色汽球帶着眾人的喜悦和美好願望飛上天空。天安門廣場沸騰了!

通過觀看國慶慶典,我們看到了祖國的強大,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和驕傲。我真想大聲喊:中國人,了不起!我愛你,中國!

向建國70週年獻禮心得體會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飽經戰爭滄桑與落後苦難的中國人民終於重新站起來了!中國像一隻巨龍一樣,以一個大國的身份重新屹立於世界東方!

那時的中國,民生凋敝,經濟嚴重落後,國家事業百廢待興,政府和人民面對一個滿目瘡痍的中國面孔,並沒有畏縮,勇往直前,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就恢復了國民經濟,湧現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蹟。

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業生產已經超過歷史水平,但是我國那時還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許多工業產品的人均擁有量遠遠低於發達國家。

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我國政府開始編制發展國民經濟的五年計劃。第一個五年計劃從1953年開始執行,它成為我國工業化的起點。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時,我國的工業化水平是極低的。出行用的自行車,人們叫它“洋馬”,點火用的火柴,人們叫它“洋火”,釘東西用的釘子,人們叫它“洋釘”。因為那時的中國人沒有見過這些新奇的東西,也不會造,都是從西洋傳過來的。那個艱苦的年代,我沒有經歷過,但從我看過的資料片中完全能夠體會,當時的中國人民依舊生活在極端貧窮之中。

光陰如水,歲月如梭。時光來到了2019年,我正在電視機前,收看着中國第三個南極科考站落成的新聞。又是一個重大成就,我開始浮想聯翩,我想起了祖國成功舉辦了第二十九屆夏季奧運會,想起鳥巢,想起了奧運健兒們的英姿,我想起了祖國接連成功發射了神州五號、六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想起太空,想起了中國已經成為世界航天領域舉足輕重的一員,我想起了改革開放整整40年裏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保持年均10%的增幅,想起中國國力,想起中國已經成為這個世界綜合國力第六的國家,想起新中國成立的這一甲子中國的國際地位迅速的、不斷地提升,想起新中國歷史,想起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光輝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