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母親讀書心得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06W

母親讀書心得多篇

“世上有一本永遠寫不完書——就是母親。”這句話出自《母親》。這篇散文是肖復興寫的。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母親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參閲。

母親讀書心得1

《母親》是我極為欣賞和喜歡的一部作品。它描寫了前蘇聯時期工農人民為真理,為平等,為自由,為過上好的生活而不斷奮鬥的故事場面。巴威爾·符拉索夫是工人區中鉗工的兒子。他偷偷地學習——因為這是工人所不能擁有的權利。一些工人的子女和他一起讀書、討論問題、辦報、散發傳單,幹起革命事業。母親起先擔憂自己的兒子,慢慢的,她喜歡並欽佩這些年輕的革命者們,自己也受到了教育,參加了革命工作。隨着革命事業的不斷壯大,沙皇反動政府開始迫—害革命者。但以巴威爾為首的組織卻冒着生命危險宣傳革命思想。工農運動越來越浩大,羣眾的反響越來越強烈,母親的思想覺悟也越來越高,她將整個心靈獻給了屬於人民自己的革命事業。

《母親》是一部思想上的革命作品。它號召人民團結起來,為自身利益而奮鬥。小説中,巴威爾這一羣青年將自己的青春獻給了壯麗的革命事業。他們不顧個人安危,為無數平民的利益到處奔走,演説、散發傳單,用宣傳去喚醒人民,使人民從以沙皇反動政府為主的壓迫大眾的機構中解脱出來。他們追求真理、熱愛和平,所以他們要奮鬥,要用行動去打—倒一切不平等的現象,去捍衞羣眾的利益,去創造社會主義的社會,去實現無產階級的和平夢想。他們崇高的理想和真誠的呼籲使無知的工農階級覺醒,他們偉大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感染了身邊的人。

帕維爾的母親先是為兒子擔心,但在兒子的感召下,她開始幫助兒子,由對兒子的愛,開始轉變為對革命的愛,而在這個過程中,她也把自己造就成為一位革命的母親,從一個柔弱、温順、憂鬱的傳統工人區婦女變成了一個有着深刻見解、滿腔熱情、勇敢無畏的新時代革命工作者。她不辭辛勞地長途跋涉送報紙、傳單,不顧警—察的殘酷毒打向羣眾宣傳革命真理;她和青年們一起帶頭,高高舉起代表理性、真理、自由的旗幟,向世界宣告着革命者強有力的信仰;她忍受着兒子被捕、骨肉離別的痛苦,在一個個革命者接連入獄後仍堅持着實現自己的宿願……當法庭審理這些革命者時,年輕人振奮人心的微笑顯示着革命事業的光榮與革命工作者的頑強,他們慷慨激昂的演説宣示着堅定的信念:“……你們使人們無法生活,毀滅他們;社會主義卻要把遭到你們摧殘的世界連成一個不可分割的偉大整體,而且這一點——一定要實現!”他們的眼睛裏閃爍着正義的光輝。

這部小説使人熱血沸騰,令人強烈地感受到可敬的革命者們的勇敢不屈、正氣凜然,由衷地讚歎他們對理想的堅持,欽佩他們對偉大事業的獻身精神。特別是母親這個人物的思想轉變,由膽孝明哲保身的保守派到熱愛生活、傳播真理的革命先驅。這壯麗、激昂的革命故事震撼着我,我看到了生命的真諦。

母親讀書心得2

提到母親兩個字,想必很多人心中都會湧起一股暖流,會想到這樣的詞:安全,踏實,家。這就是母親帶給我們的,她始終是我們可以完全依賴與信任的人。我們毫無顧忌的向她索取,索取任何我們想要的,而她也總是毫無條件的付出,無怨無悔。

也正因為這樣,她成為了我們最容易忽略的那個人。她可能是善良無心機的,可她卻總是巧妙的躲開了一切可能為我們帶來麻煩的機會。所以世人總是用偉大無私這樣的詞壓在她們身上,讓這個最樸實的出於本能的愛套上了沉重的枷鎖。讓她們累,讓我們厭。我也擁有一個非常愛我的母親,同樣的我也很愛她,我們親密無間,相依為命。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思考,母愛,到底是怎樣的;回報,到底是怎樣的。母愛,我們應該如何去描繪,如何去誇讚。直到高爾基就用“母親”兩個字來告訴我們。

有人讀過小説以後問道:高爾基為什麼不把小説的題目定位“符拉索夫·尼洛夫娜”或者“女革命者”?有人回答因為母親兩個字擁有太多的含義。小説不是直白的講述革命的故事,而是為我們描述千千萬萬普通的革命者他們的愛恨情仇,他們的努力反抗,他們的平凡生活。

是啊,高爾基筆下的這位女主人公,她首先是一名母親,平凡質樸,善良勤勞,母親是她最重要的定位,她深深的愛着自己的孩子,勝過一切。

她是不幸的,生長在那腐朽的,沒有人權,沒有真理,沒有正義的時代。人們是麻木的,無產階級是沒有權利,只有受壓榨,受壓迫,受威脅的羣體。沒有一點尊嚴可言。她更是者羣體中脆弱的弱勢羣體。連嫁人都是被脅迫的。她的丈夫,那個讓人望而生畏,脾氣粗暴的男人,讓她過着清貧,卑微,毫無幸福可言的生活。她忍受着繁重的勞作和丈夫的毆打,成為了逆來順受,膽小怕事的人。在那個黑色時代,她是萬千生活在最底層婦女的縮影。

而她的兒子,巴維爾,書中另一個主人公成為了改變尼洛夫娜命運的重要人物。他一出場便使人莫名的歡喜。雖然在高爾基筆下的工廠的年輕人着實讓人覺得灰心喪氣,沒有任何希望,看上去叫人討厭。若是年輕人都是這副摸樣,黑暗何時才能散盡,光明也無法來臨。

書中的描寫很是巧妙,首先從巴維爾的着裝上的變化將他與其他年輕人區別開。他穿得整齊,乾淨。而其他孩子則是不重儀表的。然後便是娛樂活動的改變,其他年輕人工作之餘是酗酒,打架。而我們的巴維爾卻在晚上獨自一個人在那裏安靜的讀書。對於巴維爾的這些改變都是在他的父親去世以後開始的,彷彿這個粗暴男人的離開成為了黑暗即將過去,黎明就在前方的預兆。

女人是敏感的,何況兒子的變化如此明顯。母親是欣慰的,兒子不像自己的丈夫。但慢慢的她有了擔心,恐懼。因為兒子的與眾不同早已引起了周圍那些愚昧麻木人們的議論。而這些細節描寫,使我們看到了一個母親對兒子的深深地愛。

當她真正瞭解兒子從事的事業時,恐懼佔滿了那破舊的小屋,那是因為愛,複雜矛盾的猶豫也是因為愛。而後被真理所打動,她選擇不顧危險支持兒子的工作也是因為愛。委屈的活了大半輩子,對於生活最恐懼的不是壓迫,不是一塵不變,而是改變,怕改變得來的是更加屈辱的生活。但是真理告訴她,有種改變是真正要將他們從水深火熱的日子拉出來,是給明天帶來希望的改變。所以,她明白,兒子所做的是一件有重大意義的事情,對所有工友都有益的事。母親的覺醒與開始那些生活乏味無望的年輕人的父母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而對於兒子的小夥伴們,她也付出了無私的愛。他們開會學習時她為他們燒火煮茶取暖。她關心他們的生活,工作,安全。尤其是對於孤兒霍霍爾,她像親生母親一樣給他温暖給他愛,毫不顧忌的'讓他住在自己家裏,在那樣黑暗無力的時代,散發出了別樣的人性光輝。當他看見這些孩子們之間有愛情燃起的時候,想起了自己悲慘的經歷,心中為着孩子祝福。愛就在那間簡陋的小屋中蔓延。

隨着革命小組工作日益有序,她也更加堅定了支持兒子將革命繼續下去。直到兒子因遊行被捕入獄後,她竟不顧年邁和自身安危,接替兒子繼續工作。可以與兒子的思想保持一致,境界不斷提高,努力學習,這一切的改變其實都是母愛在推動。而母愛的提升使我們更加崇拜高爾基對於人物描寫的細緻和自然。

因為愛,母親變得無所畏懼,她要打破悲屈的生活,努力和孩子們一同為着美好的未來去奮鬥。當高爾基描寫她在工廠發傳單獲得成功時,她像一個得到成長的孩子一樣,不禁讓我想起書的開始她也有過這樣可愛面容——孩子們開會她第一次插上了話。

她終歸是一位母親,當她在發傳單時被憲兵抓走,她卻沒有像兒子被抓走時那樣害怕了,她開闊着母親的胸襟,大喊:“復活的靈魂是殺不死的!真理,是血的海洋也撲不滅的!”

這是一名革命者的母親的吶喊!

看完這本小説,我相信對於母愛,對於母親我不再有疑問。母愛就是那樣,不用費心勞神去思考,它就存在於孩子長大的過程中,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甚至是一個新時代的進程中。

母親讀書心得3

昨天我和幾個朋友一起讀了高爾基的《母親》,讀完母親,確實在一些方面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反思

母親——作為生活在當時_暗社會最底層的工人代表,從一個沒有靈魂的麻木的人,一躍而為一個具有先進思想,為_皇統治而站在第一線的人。

母親身上,所發生得重大變化,讓我們震撼,尤其是母親不識字,卻比那些識字的理解真理,理解_未來。這些與她的兒子帕沙卡對他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分不開的,她的兒子是工人的代表,是工人運動的,不斷對他的母親灌輸革命的真理,將母親的思想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當然這與母親本身也是分不開的,如果沒有她對兒子的理解,對兒子所從事事業的信任,沒有對兒子的自豪,對兒子深深的愛,也不會使她在兒子被捕後,下定決心走兒子的路,從而真正成為一個革命者,一個大造新時代的人。

這裏我們談到了理解,這不僅讓我想到一句話:理解萬歲。確實,人與人之間的理解是無價的,理解可以創造奇蹟,就像理解可以將帕沙卡和她的母親,兩個思想完全不同的人,之間搭起一座溝通的橋樑,一座信任的橋樑。在現代社會,很多問題有待於理解來解決,代溝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代表。試想,如果父母與子女之間加強交流,增進理解,又什麼問題解決不了呢?有時候我感覺父母不理解我,當然,為題是出在雙方。父母當總是讓我一個勁的學習,殊不知,為了責任而學習是很累人的。

母親讀書心得4

在假期裏,媽媽送給了我一件新年禮物——一本《母親》。

這本書是世界經典文學名著,是俄國文壇上一位的浪漫主義作家,原名列克謝。 馬克西姆維奇。 彼什剋夫(高爾基)創作的,是是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的代表。

故事從一個早晨開始。鉗工哈伊爾。 沸拉索夫對他的妻子尼洛夫娜經常拳打腳踢,連自己的14歲的兒子巴維爾 。沸拉索也不聞不問。過了2年,老沸拉索夫死去後,在兒子的影響和感召下,母親尼洛夫娜由一個逆來順受、膽小怕事的下層勞動婦女逐步成長為了一名信念堅定、機智勇敢的革命戰士。母親的成長經歷了一個有不自覺到自覺、由被動到主動的複雜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尼洛夫娜還克服了自身膽怯、懦弱以及宗教偏見等弱點,在不斷深入的鬥爭中昇華提高。

就此之外,這本書還着力刻畫了以巴維爾、霍霍爾為代表的革命工人形象,以雷賓為代表的農民形象,以葉戈爾、尼古拉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形象。這部作品真實地反映了十九世紀末俄國社會的生活場景,是一部社會主義現代主義奠基之作。列寧稱讚它是“一部非常及時的書”

看完這本書後,我深有感觸,因為有一個情節非常令我感動:母親尼洛夫娜為了解救兒子巴維爾,參與了革命工作,從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她拾起了兒子舉過的旗幟,在車站向人們發傳單,徹底與舊世界決裂,公開地與之爭。而且,在1905年俄國爆發第一次革命,高爾基也參與其中。在鬥爭中,高爾基進一步地瞭解到了工人革命鬥爭的艱苦性和殘酷性,創作願望跟加強烈。《母親》是一部社會主義的作品。閲讀這部作品,在領略革命戰士風采的同時,還能瞭解到20世紀初俄羅斯廣闊農村的社會風貌。所以我很喜歡這部作品。

母親讀書心得5

讀完高爾基的《母親》,按理説寫出的讀後感應該是關於讚美母親的,可我卻不想寫那些,當然,母愛是值得永久歌頌的,知識在沒有領會其真諦,沒有觸機靈魂的情況下寫出的文章,只能是膚淺的,和那些無病呻吟的文章一樣令人提不起興趣。

讀完母親。確實在一些方面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反思,主要有以下幾點。

母親——作為生活在當時俄國黑暗社會最底層的工人代表,從一個沒有靈魂的麻木的人,一躍而為一個具有先進思想,為推翻沙皇統治而站在第一線的人。母親身上,所發生得重大變化,讓我們震撼,尤其是母親不識字,卻比那些識字的理解,真理,理解俄國的未來。這些與她的兒子帕沙卡對他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分不開的,她的兒子是工人的代表,是工人運動的領導者,不斷對他的母親灌輸革命的真理,將母親的思想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當然這與母親本身也是分不開的,如果沒有她對兒子的理解,對兒子所從事事業的信任,沒有對兒子的自豪,對兒子深深的愛,也不會使她在兒子被捕後,下定決心走兒子的路,從而真正成為一個革命者,一個大造新時代的人。這裏我們談到了理解,這不僅讓我想到一句話:理解萬歲。確實,人與人之間的理解是無價的,理解可以創造奇蹟,就像理解可以將帕沙卡和她的母親,兩個思想完全不同的人,之間搭起一座溝通的橋樑,一座信任的橋樑。在現代社會,很多問題有待於理解來解決,代溝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代表。試想,如果父母與子女之間加強交流,增進理解,又什麼問題解決不了呢?有時候我感覺父母不理解我,當然,為題是出在雙方。父母當總是讓我一個勁的學習,殊不知,為了責任而學習是很累人的。

書中的革命者為了信仰,為了人類美好的未來而奮不顧身。其突出代表就是母親的兒子帕沙卡和他的同志安德烈,雷兵等革命者。他們有着智者的信念,不知疲倦的像工人,農民宣傳革命知識,剖析他們受苦受累而沒有得到回報的原因,他們不懼資產階級及其他們的走狗們,把坐牢當作工作之餘的休息,出獄後依舊投身革命事業。這是多麼讓人敬重!這不僅讓我想到了我國所經歷的艱苦歲月,同樣的故事也在我們這片熱土上發生過,那些革命的烈士,將長眠在共和國的懷抱之中。這裏提到了信仰,在革命時期,信仰高於一切,有着執著信仰的人會為它而拋棄生命。那些捨生取義的事蹟一直被人們坐傳倡,慢慢的好像已經成為了傳説,我曾經懷疑,所謂亂世出英雄,不知道在現代社會,還會不會又為了信仰而獻身的人,還有沒有那份勇氣,坦然地面對死亡,正氣浩然。

在那時,信仰是人們前進的動力,這不僅讓我思索,偉人為了信仰而不斷奮鬥終究成為了偉人,而在當代,如何確立自己的信仰呢?我小時候想當五星上將,現在想來卻也可笑,一沒有軍事才能,二沒有軍事膽識,三沒有軍事機遇,談何成為將軍?小時候想當將軍想必那是戰爭片子看多了,盲目崇拜上面的將軍罷了。説實話,從那時起就有點迷茫,在各方面的呼籲下努力學習,卻終究沒有確定一個明確的理想,總是過一天算一天,完成當前的任務就算了事。我也常想,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所以總是安慰自己,總之以後能報效祖國,名垂青史就是了,這就算我籠統的人生理想吧!在前面我提到,由於害怕寫得太庸俗,所以不打算寫母愛的內容,可是當我寫到這兒才發現,這本書中未提一個“愛”字,卻無處不洋溢着母親對帕沙卡的愛。從母親對帕沙卡反常舉動的擔心,到得知他從事失業後的提心吊膽;對兒子的支持,到以兒子為自豪,直至投身革命事業,一個母親年邁而執著的愛心,又對兒子的愛上升到了對全世界為真理而奮鬥的無產革命者的愛,這是歷史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