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幼兒園健康教育心得新版1200字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75W

幼兒園健康教育心得新版1200字

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幼兒教師心理健康影響因素、幼兒教師心理健康自我維護這三個方面來説明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幼兒園健康教育心得,供大家參考。

幼兒園健康教育心得1

很榮幸有這次外出學習的機會,雖然只有短暫的一天時間,但也讓我受益良多,這次的培訓學習也對我今後的工作有許多的借鑑之處。

應該説這次的培訓給了我自己一個全身心放鬆的機會。60歲的林老師童心依舊,滿面天真爛漫的笑容讓你覺得他已經超越了年齡的界限。整天的培訓由他親自説、唱、跳,把體質能的幼兒體操部分演示給大家,而他簡單的一句:“要想玩別人,就先玩自己”。給了我們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啊,如果在組織孩子們活動的時候,自己都不會玩,怎麼去帶着孩子們玩呢?孩子們最需要開心的玩,能讓孩子們在玩中不知不覺的學習是我們追求的最高教育境界,會玩又談何容易呢?如果自己沒有一顆想玩的童心,我們永遠只是會説教的老師,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幼兒教師。

相對於我們女老師而言,男老師身上的陽剛和勇敢是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的,這次給我們培訓的是亞太體智能課程的創始人——來自台灣的林永哲老師。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位和善而又充滿活力的老師,身上的打扮很是搶眼,戴一頂蓓蕾帽,帽檐朝後,脖子間繫了一條綠黃相間的領巾,手腕上帶了兩個護腕,下身則是一條白色的褲子,腳着紅色的鞋子,着實比我們年輕人還要新潮。林老師非常的幽默風趣,言談間很有主持人的風格,他説的話雖然很簡單,卻能打動你的心,而且他能夠注意和我們的互動,調動現場的氣氛,他不做綜藝節目主持人實在有點可惜了。

林老師雖然年近60,但他坦言自己永遠6歲,就如他所説,自己不是6歲的心態,如何去教育6歲以下的孩子,“要玩別人,先玩自己”,每一天的太陽都一樣,只要你帶着享受的心態去工作,那麼職業瓶頸和倦怠也許會離你遠去。快樂很重要,只要你怎麼去看待,是的,覺得簡直好久都沒有這麼開心和快樂了,可能是忽略了生活中那些讓自己快樂的點滴,也可能是平淡的生活磨滅了自己對生活的激情,但是,在這裏,我找到了久違的開心。

下午,林老師又換了一套鮮豔的服裝,教我們跳帶動操。現場眾人起舞,合着好聽的音樂,很有健身房的感覺。跳了一下午,出了一身的汗,體力有點不支了,可是林老師依然勁頭十足,實在是佩服他的精力。

生命在於運動,真的不錯,雖然一天的培訓有點累,但是我的頭腦和我的身體都得到了一次活動和洗禮,感謝這次培訓的機會,如果你珍惜生活中每一次的饋贈,那麼,你會從饋贈中獲得很多!

幼兒園健康教育心得2

大A班的音樂活動開始了,老師正帶領小朋友一起學唱歌曲。這時,有兩位小朋友趁大家唱歌時,在人羣堆裏你推我打。待這個活動單元結束後,我對他們的行為進行教育。“剛才小朋友在唱歌時你們為何打鬧?”“我們沒有打鬧。”他倆竟然不承認。我問全班小朋友有沒有看到他倆打鬧,大家都説看到了,並大聲喊:“老師,罰他倆站到前面去!不給上音樂!不許吃飯!”等等。看他們的神情個個歡呼雀躍,異常興奮。我不禁陷入了思考……

孩子為什麼會有這種幸災樂禍的心理?我想這和教師的教育觀、兒童觀發生了偏差有關。由於教師平時在教育活動中有意或無意地有過這種批評幼兒的行為,如孩子打鬧得出格時,教師有時會沉不住氣,表現出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這就給孩子留下了印象。孩子有好模仿和喜歡順應老師的心理,於是在發生同類現象時,孩子為了討好老師就會説出這樣的話。被指責的孩子在班裏會覺得自卑,得不到尊重而心理壓抑,從而不喜歡上幼兒園乃至影響孩子的個性健康發展。而指責別人的孩子,剛開始,並不懂得幸災樂禍,但長期這樣,也會發展成為一種習慣心理,成為一個自私、狹隘的人。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平時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既尊重孩子,又瞭解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其次當孩子犯錯時,要有正確的態度和藝術的方式,耐心引導,悉心教育,如提醒孩子換位思考,和孩子共同分析犯錯原因,從而提高孩子的評價能力。問題看似出在孩子身上,其實還是要追溯到教師的教育,“從孩子的行為看教師的觀念”這話很有道理。

幼兒園健康教育心得3

這陣子抽空看了《指南》,看完後我想來説説自己的一點感想,其實《綱要》和《指南》是有區別的,《指南》是對《綱要》的一個細化,也是針對父母與家長的。《指南》是以幼兒後進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為目標,以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各方面協調發展為核心,旨在引導幼兒園教師和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瞭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如在《指南》中的健康方面提出了很多教育建議,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方面。在身體健康中,建議教師鼓勵幼兒進行跑跳、鑽爬、攀登、投擲、拍球、跳繩等活動以及跳竹竿、滾鐵環等傳統體育遊戲,發展幼兒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可在平時的健康活動中,我們只玩一些跑跳、拍球、跳繩,對攀、滾、爬等一些活動日常不太開展。學習《指南》後,我們教師在健康活動中應多提供一些活動材料,在安全的情況下,讓幼兒在各方面得以健康發展。《指南》中幼兒教育要強調:在玩中學在做中學。因為我們都知道孩子在遊戲中,是非常興奮的、專注的、非常注意力集中的。這個時候他們是沉浸於當下的是感受到快樂的。我們教師要善於把幼兒教育的內容和形式用遊戲來表達,用遊戲來實現。那麼就可以讓幼兒一方面沉浸在當下活動,另一方面從中吸收到有益的營養。

總之,幼兒教育裏最重要的技巧——教育形式,就是遊戲。就是那些吸引幼兒興趣的、豐富的實踐活動,在這些玩的過程當中,在這些親身體驗去做的過程中,孩子們就會無意的從中吸收到很多的營養成分。在《指南》中講到要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我也學到了不少:我們教師的角色不應該是知識的傳遞者,也不應該是一個技能的訓練者,更不應該是一個競賽和考試的組織者。相反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主學習環境的創設者,是讓幼兒學習動機的激發者,使幼兒自主學習過程的觀察者、支持者、幫助者。想要實現這樣的角色,我們的教師在平常的工作中應要善於創設幼兒感興趣的環境,善於設計幼兒喜歡參與的活動,這樣才能成為一個自主學習的環境者;

在以後的教學教育工作中,我還要認真學習並貫徹《指南》精神,把學到的傳遞於每個幼兒,讓幼兒在幼兒園裏健康的成長,快樂的學習!

幼兒園健康教育心得4

聽了陳麗君教授講的幼兒教師心理健康及維護專題講座使我受益匪淺,陳教授從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幼兒教師心理健康影響因素、幼兒教師心理健康自我維護這三個方面來説明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陳教授用很多生活中的例子來説明幼兒教師不經意間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幼兒及其她教師的心理與行為,對於教師個人工作的成敗也有極其重大的作用。通過這次培訓幼兒教師心理健康及維護,知道了一些我們教師自身存在很多不知道的、不足,也存在着一些不利於幼兒不利於教學的心理健康問題。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幼兒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幼兒問題,提高幼兒學習質量,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幼兒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幼兒,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一名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

--既要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也要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同時,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明白我們工作時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對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質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們應該調整自己的情緒和壓力,即使遇到各種壓力和挫折,都能很快化解和調整;一個熱愛幼兒教育工作的教師,工作中遇到再多的困難、挫折和壓力,都仍然會心存感恩,充滿希望;一個熱愛生活和熱愛工作的教師,才能熱愛孩子,以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做一個樂觀、獨立、寬容、心態平和的幼兒老師,讓自己都儘可能地以最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反思:使我反思自己的心裏活動,正確對待自己的認識水平,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瞭解自己所處的環境,也能夠認識自己學習和活動中的主動性,分析自己的個性特徵,從而為正確地看待自己,較好適應環境提供幫助,培養孩子的堅強意志,這樣才能為孩子今後成長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幼兒園健康教育心得5

《指南》是深入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國務院關於當前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的精神,是對《綱要》的細化,為我們更清楚地瞭解對各年齡段幼兒大致的發展水平提供了參考。它從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方面,分別闡述幼兒的學習與發展特徵。其中,健康領域中: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誌,也是其他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

《指南》明確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誌、也是其他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由此提出教學建議的第一條就是成人要為幼兒提供營養豐富、健康的飲食。這一觀點是《指南》的一個新觀念。我覺得很有必要性。現代流行病學的研究表明,生活方式是影響人們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利於身心的健康。幼兒正處於逐步形成生活方式的階段,幫助幼兒逐漸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有規律的生活習慣、良好的衞生習慣、良好的飲食習慣、運動的習慣等等),有利於幼兒的生長髮育與健康並會對其今後的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幼兒的早期教育很重要,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點,更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鼓勵幼兒自理、自立。我們老師和家長應為幼兒提供合理均衡的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適宜的鍛鍊,滿足幼兒生長髮育的需要;創設温馨的人際環境,讓幼兒充分感受到親情和關愛,形成積極穩定的情緒情感;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衞生習慣,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形成使其終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在細讀“健康”領域環節,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成人不宜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以免剝奪幼兒自主學習的機會。所以,又那麼一句話:能學會“偷懶”的老師才是一位稱職的老師。有時候,我們老師就像媽媽一樣,愛孩子總想幫她做好任何事。午睡起牀,老師會“三頭六臂”幫助每個孩子穿衣穿鞋;小朋友入廁洗手拿杯子,老師都會一把手抓,細緻到位每個孩子拴好衣服;小朋友畫畫做作業玩區域,老師幫忙拿蠟筆發作業本收玩具……看似老師非常稱職,做好每一項工作,把孩子照顧的無微不至。其實,在不知不覺中,剝奪了孩子自主學習的機會,阻攔了孩子自理能力的發展。做老師,可以適當的學會“偷懶”,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去體驗。與其幫助他做好每件事,不如教給他做的方法。或許,一開始孩子總是做不好,但老師一定要堅信孩子的能力,相信他們能行。

除了孩子身體方面的成長,健康中還包括孩子的心理。幼兒的心理髮育尚未成熟,而幼兒期也是孩子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教師關注孩子的心理髮育變得尤為重要。開朗、外向的孩子或許較容易受教師的關注,老師也能在第一時間注意他的情緒變化,幫助疏導、開通。但作為一名老師,更應該關注那些內向、憂鬱的孩子。用自己温暖的語言、親切的態度幫助他建立良好的心態,形成安全感和信賴感。只有心理得到釋放了,才能有健康的身體投入到班集體中。我們老師平時就要做到耳觀六路、眼聽八方,隨時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想盡辦法、使盡其招幫助孩子調控情緒,鼓勵孩子積極向上。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重要的,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責任就是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變得更好,都能達到能夠達到的水平,發揮他們應有的才能。要真正做到這一點,需要教師樹立“每一個孩子都重要”的教育觀、兒童觀。如何詮釋、踐行這一理念,我們需要走的路還很長。以上是我學習《指南》健康領域的一點體會,《指南》的確對我們的工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教會我從細節觀察幼兒的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不斷的學習、學習、再學習;實踐、實踐、再實踐;只有具備了這樣的精神和素質,才能真正將《指南》精神落到實處,才能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幼教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