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幼兒園教育活動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78W

幼兒園教育活動心得體會多篇

幼兒園教育活動心得體會篇1

20__年x月x日下午,我園大班年級組按計劃舉行了別開生面的“水果拼盤”親子活動。家長們自帶水果和工具,愉快地進行着水果拼盤。家長和孩子將各種時令水果進行有機的組合,再配合精彩的刀工技術、設計造型,他們忙得不亦樂乎;而小朋友們時而品嚐,時而幫忙,時而和爸爸媽媽們説幾句悄悄話,時而又開懷大笑。在各自家長的指導下,他們用西瓜、香蕉、荔枝、蘋果、櫻桃、火龍果等原料,變幻出造型各異的水果拼盤。

本次活動從整體來説,達到了我們理想中的效果,並得到了廣大家長的支持。這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親子活動,其中藴含了豐富的教育價值,既能豐富孩子們的經驗,又能增進家人與孩子間的感情,同時也讓家長們體會到了創作與成功的樂趣。

?綱要》中所説:“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的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這個活動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水果是幼兒極其喜歡的食物,讓幼兒觀察它們的外形特徵,知道水果還有其他的吃法,通過製作水果拼盤一來引起幼兒的興趣,二來培養了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為他們創設一個寬鬆的環境,在有趣、生活化的情境中學到的知識和經驗,也增進了他們親子間的感情,所以孩子們比較喜歡,這樣的活動就具有生命力的,也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得到良好的發展。應該説這是一次十分愉快的活動,一切都是孩子感興趣的,融科學社會藝術為一體,沒有刻意雕刻的痕跡,孩子們在一個有趣的、生活化的情境中積極主動的動手動腦,發揮了極大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有的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超出了我的預測,幼兒的合作意識也增強了。但是在活動中,可能很多家長都覺得這個孩子不會做或者是為了怕孩子影響作品的美觀,所以很少提供給孩子動手的機會,也就讓很多孩子失去了一次最好的動手學習的機會。

而且在活動後期的成果展示環節,其實應該也是整個活動的亮點和主體部分,如果按照我的構想應該是作品陳列後,有組織的引導家長和孩子仔細的欣賞每一個大家用心做出來的作品,每一個作品都是一個藝術品,可以讓孩子欣賞色彩、造型,同時也可以讓小朋友説説這個作品使用哪些水果做出來的,如果是自己班級的還可以説説是誰的作品,這樣當孩子能夠把這個作品視作一件藝術品的時候來欣賞的時候,可能就不會急於把他消滅掉了,也會更加珍惜自己和家人的勞動成果,當時我們花了很多功夫做出來的水果拼盤卻沒有花很多的功夫去欣賞,也讓我們家長和孩子們失去了一次美的享受和充分體驗成功的機會,我們可以讓孩子去欣賞去選擇他們最喜歡的作品,這對孩子來説也是一次很好的藝術教育。

本次活動還有一些不足

1、由於受客觀條件的限制,在活動的開展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難題。例如:活動場地的限制,由於家長和幼兒人數太多,場地較擁擠,操作起來很不方便。在今後活動的開展中,我們會事先設想好所有的可以利用的空間,使活動的開展更為有效。

2、活動組織過程中,欠缺對一些環節中的細節的考慮。在製作水果拼盤這一環節只是結合圖片,從造型、顏色、水果拼盤按什麼樣的規律來對孩子進行簡單的滲透,沒有讓孩子真正理解怎樣通過色彩、造型的改變來拼盤。

3、在活動中忽略良好衞生習慣的培養,對於這一點我認為在教師指導的過程中要重視整合各方面有利的教育因素,積極探索教與學的最佳切入點。

幼兒園教育活動心得體會篇2

20__年8月8日—22日,我非常有幸地參加了《幼兒教育國家級培訓計劃(20xx)—寧夏回族自治區幼兒園骨幹教師短期培訓集中培訓項目》,這次國培收穫最大的是前輩們對我思想上的衝擊,聆聽每一位專家對現在教育的看法,對新教材的解讀,每天都有不同的收穫,聽完課有和其他的老師討論,討論自己是如何教的以及他們的教學經驗,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使自己在專業道路上不斷成長,要要在實踐中不斷的學習與創新。面對不斷更新的教育觀念,面對變化的孩子及高素質的家長,只有不斷研究教育教學的問題,才能提高工作效益,提升自身教育教學素養。

人生有涯,而學無涯,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也是人生崇高的精神享受。在培訓中,解決了一些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困惑與經驗,在聽完李教授的《幼兒園遊戲的開展與指導》的講座,知道了遊戲的含義,並且眾所周知“幼兒期是遊戲期”,學齡前的兒童對於模仿成人活動、反映他(她)熟悉的周圍生活有着相當濃厚的興趣,這就使得幼兒園遊戲的產生成為一種必然。而作為一個幼兒園老師在遊戲中抓住幼兒的年齡特點.並予以指導教育這便是最重要的任務。

下面我就談談幼兒園遊戲開展過程中的一些體會。我們都承認“孩子是遊戲中的主體”,那麼孩子在遊戲中的主體地位體現在什麼地方呢;我們縱觀幼兒遊戲的全過程不難發現老師在遊戲的指導過程中要確立幼兒的主體地位,就必須尊重幼兒的意願,真正實現五個自由,即:尊重幼兒選擇主題的自由、尊重幼兒選擇情節的自由、尊重幼兒選擇玩具的自由、尊重幼兒選擇角色的'自由、同時還要尊重幼兒自由地講評自己的遊戲、我認為只有做到了尊重幼兒這五個“自由”,遊戲才能變為孩子們自己的遊戲。我們都知道孩子們在角色遊戲中情緒是積極的、高漲的,他們對主題、情節、玩具、角色以及講評上都有他們發自內心的理解和主張。當你問起他們為什麼沒這樣而不是那樣時,他們常常會頭頭是道地向你訴説一大堆理由。然而在遊戲中孩子們也需要老師,他們需要老師成為他們共同遊戲的朋友。

總之,這十五天的國培學習,是我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通過這次的研修學習,為自己的專業發展汲取了更多的營養,為自己的生活納入了更多的知心朋友,為自己的人生增添更多豐富經歷。是我在今後更加重視這份工作,同時也感受到了壓力,我要將壓力變成動力,在今後工作中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理論水平、課堂教學能力等。及時反思工作中的不足,每天回到家以後都想一下今天的教學有效嗎,孩子的一日生活安排合理嗎,家長工作處理的得當嗎?不斷總結自己的工作得失,不斷修正自己的策略,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日常教學工作中,使自己在原有的水平上更上一層樓。通過這次的研修學習,為自己的專業發展汲取了更多的營養,為自己的生活納入了更多的知心朋友,為自己的人生增添更多豐富經歷。

幼兒園教育活動心得體會篇3

啟蒙教育好壞直接關係着幼兒的成長方向以及智力水平,以往在幼兒參與遊戲活動的過程中忽略了幼兒主動思考的能力,降低了遊戲開設的有效性,為此,幼兒教師就需要結合幼兒思考能力以及在遊戲活動中包含的內容,採取適合的方法,更好地引導幼兒進行主動思考。

為了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省教育廳《關於開展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建設的通知》有關文件精神,深化幼兒園課程改革,真正做到把自由自主的遊戲活動還給孩子,以提升保教質量。近日,我園教師參加了兩天半的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專題培訓活動。

教師如何在幼兒的遊戲化課程中進行合理指導,是教師需要思考的一個大問題,那就要求我們老師要進一步加強對《綱要》和《指南》的.認識,把裏面的觀念統一到、融入到當前的課程遊戲化實踐中來。教師要從三個層面去理解課程遊戲化:一是幼兒園課程應遊戲化,充滿遊戲精神。所謂遊戲精神應是自由的、自主的、創造的、愉悦的。不是個別環節要有遊戲,而是一日生活都要充滿這種遊戲精神,將這種遊戲精神融入到一日生活中去。二是自由遊戲時間要保證。孩子應有自由遊戲時間,這種遊戲時間不能被“教學”及其他教師直接指導的活動所替代。三是其他活動環節,尤其像集體教學活動環節儘可能採用遊戲方式。一節課某一環節就是遊戲,或整節課本身就設計成遊戲。

我們明白目前課程遊戲化建設有明確的目標,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會努力學習、共同研究、共同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的、前往目標的道路,真正做到“兒童在前,教師在後”,讓遊戲陪伴孩子快樂成長。

幼兒園教育活動心得體會篇4

人生沒有第二個童年。童年時期來得快,也去得快。成長中的孩子對於他目前的需要常是迫不及待的希望立刻得到,過些時候有些事就會顯得太晚了。若在童年時,未獲得充分的食物和良好的保育,他將無法面對未來我們所期望他接受的一切事物。若在他童年早期即缺乏正常發展個人的智力、生理以及與他人的人際關係的機會,往後將難以彌補這份遺憾。這段他印象最深刻、最渴望學習以及已經準備好學習的時刻將不復重視。

親子教育是在一種真實情境下的示範式的參與指導,是實現活動與指導的融合。教師、家長和孩子共同相處,遇到具體問題,教師及時給予幫助。親子活動中家長既是活動的承載者又是活動的傳遞者,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使他們獲得正確的育兒觀念和育兒方法,並將觀念和方法融入到與孩子相處每一刻最終實現孩子健康和諧發展。這種發展是全面的,立體的,豐富的,實現這種發展是我們開展親子活動的根本目的。

策略一:做好親子教育的宣傳工作。

1、召開親子家長會,向家長介紹親子活動的目的、意義、在活動中家長應承擔的角色以及需要家長配合和注意的事項等內容。另外,我們還將我園開展親子教育所走過的歷程和辦學特色向家長做了説明,懇求得到家長們的配合。

2、有針對性發放宣傳資料和開展免費諮詢活動,使更多的人瞭解親子教育的重要性。

親子教育對社會來説是一件新名詞,開展、普及親子教育對於我們和家長來説是涉及的一個新的領域。於是,我們在眾多教育信息中,篩選適合這個年齡段幼兒發展的信息,利用製作園報的形式發放給家長,使家長有針對性的瞭解目前教育孩子所要了解的一些問題。另外,開展免費諮詢活動,可以是更多的家長了解親子教育是什麼,自己在親子教育中要承擔的責任等。

策略二:利用訪談形式瞭解家長教育觀念,並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我們利用訪談的形式儘可能多的瞭解看護者在親子教育中的種.種信息,通過對35名幼兒看護者的瞭解,我們看到了他們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的困惑,並有針對性的制定指導策略,從而幫助家長儘快提高教養水平,為孩子終生教育的基礎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如:在談到自己與孩子意見不一致時如何處理時,我們的談話是這樣的:玉兒的媽媽説:“我先不理她,等她冷靜下來再給她講道理”。“她只有2歲,你跟她講道理,她能聽懂嗎”?“她能聽懂,能接受,我覺得比直接説她有效。你要當時訓她,她肯定特別寧,而且不接受,會哭鬧,非這樣不行。然後,我就先不理她或等過了這件事以後,我再給她慢慢講道理。”我説:“您這樣做特別好,對於孩子有一個等待,孩子有一個發泄,等孩子情緒平靜下來,再講道理”。以上談話內容,幫助家長知道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哪些是成功的經驗,哪些是需要改進的地方,從而增強家長科學育兒的信心。

策略三:開發家長教育資源,實現教育資源整合。

1、利用身邊的資源,用家長教育家長,用家長啟發家長。

如:一次,壯壯和媽媽玩串珠子的遊戲,媽媽在引導寶寶的過程中,利用遊戲的方法將這種玩具的玩法進行了變化,如:認識顏色、數量、數數、比較多少,使寶寶的興趣持續很長時間。這種一物多玩的引導方法體現了家長的先進教育理念。於是,在遊戲結束後,教師請這個家庭給全體家庭做了一次示範,使其他家長從中受到了啟發。

另外,發現問題,我們請家長參與討論,集思廣益。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孩子在交往中被打這個問題。有的家長認為,孩子之間打鬧是正常現象,孩子哪有不捱打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捱打時家長應該及時制止,或幫助解決;還有的家長認為,要給孩子講道理等等。家長對於這種現象紛紛發表了看法,但並沒有看到孩子間打鬧原因何在。於是,老師幫助家長分析孩子間打鬧原因可能是:孩子語言發展晚於動作發展,孩子只能用爭搶或打鬧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或是孩子經常感受到成人在不滿意時用打鬧來宣泄情感等。教師與家長對於同一個問題説出了多種看法,幫助家長從生理、心理和環境、教育等方面進行了分析,使家長能從多種角度去看待發生在孩子身邊的事。

2、手遞手主題經驗分享交流會

手遞手經驗分享交流活動的開展源於我在進行訪談時發現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許多優於我們的經驗,他們的經驗是通過自己的嘗試得到的並且是有效的,因此,我們想這種寶貴的經驗應介紹給更多的家長,這樣既可以調動家長參與教育的積極性,有可以彌補我們在教育中的不足。於是,我們將家長在教育孩子中的一些有效事例記錄下來,如:有家長尊重孩子,與孩子能平等相處的,有如何培養孩子意志力方面的等,請他們分別介紹給所有親子園的家長,使他們在今後教育孩子方面能有所啟發和借鑑。另外,老師和家長們還針對一些共性的問題進行討論,如:當孩子任性怎麼辦?當孩子在外人面前不聽話是給孩子面子,還是給孩子面子等。家長們各抒己見,老師還針對如何培養情感智力,關注孩子情緒、情感的重要性做了闡述。活動結束後,家長們表示願意與教師共同探討教育中的一些問題,也願意共同分享科學育兒的經驗。

策略四:豐富活動內容,拓展教育環境。

1、感受身邊處處是教育——遠足。

陳鶴琴老先生指出:“大自然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大自然充滿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們的教科書……”於是,我們將環境創設的空間擴展到大自然中。我們定期帶幼兒去公園或社區去參觀,利用孩子天生的好奇心,鼓勵他們去摸、去看、去聞、去聽,用他們親身的體驗感受這豐富多彩、變化無窮的世界。在組織親子班的活動中,我們主動將早期親子教育送到社區,帶領幼兒和家長到龍山的龍恩木屋遊玩。遊玩之前,我們認真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制定了詳細的應急預案,聯繫旅遊公司的汽車,發告家長書,簽訂安全責任狀等等,讓孩子和家長在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盡情遊玩,盡情感受自然環境中的教育。同時,教師還有意識地幫助家長捕捉身邊的教育契機。如:在去公園的路上,教師發現樹根處長出一些小蘑菇,於是請孩子們觀察,並讓孩子們觀察蘑菇的形狀、請他們摸一摸有什麼感覺,這時家長還説:你看小蘑菇長得多向小傘呀?另外,到了公園後,一個叫多多的小朋友很想去看小鴨子,媽媽為我們小朋友帶了一些食物,來到湖邊和孩子們一起餵鴨子,臧老師邊餵鴨子請孩子學鴨子的叫聲,觀察鴨子的外形。來到岸上,老師請孩子一起學習小鴨子走路。(在石子的坡路上)等等。以上這兩個小案例是我們在計劃中沒有想到的,但在自然的環境中自然發生了,教師便及時的捕捉教育契機,使家長和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教育。我想教育活動的空間不僅要在固定地幼兒園內,要充分的挖掘環境的教育資源,讓孩子在真實、自然的環境中接受適合他的教育,同時也讓家長親身感受到身邊處處是教育。

2、感受身邊處處是教育——將日常生活中的養成教育融入其中。

在親子活動中,有這樣一種現象:在活動中,我們看到的多是家長的手,即使能夠看到孩子的手,也是在家長的手牽引下。這種現象令我們擔憂:孩子的手哪去了?孩子天生好動的手腳被家長畸形的教育理念捆住了。家長怕孩子失敗、怕孩子受委屈、怕孩子不行……諸多的擔憂使孩子健全的手萎縮了,以至於出現了孩子任性、膽小和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針對上述情況,我們調整了親子活動的內容和指導策略,將日常生活中的養成教育融入到我們的親子活動中,並指導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賞識自己的孩子,如何給孩子提供獲得成功和自信的機會。

在親子活動中,我發現蕭蕭媽媽的手始終拉着蕭蕭或抱着蕭蕭,我問媽媽:“您為什麼不讓蕭蕭自己動手做?”“我怕他做不好。再説,孩子那麼小,他也做不了呀?”聽了蕭蕭媽媽的話,我開始反思我們親子活動內容是否合理與全面,孩子自我認知、自理能力的培養同樣是我們親子活動不可忽視的內容。所以我們調整了週末親子班的活動時間,由原來1小時延長到2小時;活動內容增加了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的培養。如:搬小椅子,收放玩具,洗手、加餐等。我們通過這些活動指導家長解放孩子的小手,並通過這些活動讓家長髮現自己孩子的能力,相信孩子,賞識孩子。引導家長儘可能的多給孩子鍛鍊的機會,並能夠逐步認識到身邊處處是教育。

3、感受身邊處處是教育——立足本園實際,開展大帶小的主題活動。

在一次户外活動的分散活動過程中,發生了這樣一個場面:呂瑩琨、蘇少鵬等幾個小朋友圍着親子班的一個文弱的小男孩兒説着什麼,我走過去一看,原來,呂瑩琨小朋友拿了一塊糖給了這個小男孩,然後,又要帶着他去玩滑梯。這時,小男孩的媽媽説:“俊俊,媽媽跟你一起玩兒吧。”只見俊俊抬頭看着媽媽,好象要説什麼。“您的孩子平時和誰在一起呀?”我問媽媽。“平時一般我帶他,很少和其他人在一起玩兒。我帶他來親子班就是想讓他開朗起來,他現在見生人就怕。”聽完俊俊媽媽的話,我連忙對她説:“俊俊看上去好象比較內向、膽小,您應該多讓他接觸更多的小夥伴,多與他人交往,現在不是很好的機會嗎?”“你們幾個帶着小弟弟玩滑梯去吧,注意別碰着他。”這時,我們班的幾個小朋友帶着俊俊跑向了滑梯。在我的看護下,他們玩了兩次滑梯。看到了俊俊的表現,俊俊的媽媽也笑了。這件事引發了我們對家長參加親子班的目的進行訪談、篩選。在與家長的訪談中,76%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與夥伴交往。我園中一班的孩子們每天都會成為親子班孩子追寵的“夥伴”。這一現象,啟發了我們在親子活動中進行“大帶小”活動方式的嘗試。一方面,可以讓家長在自然狀態下,更多的觀察、瞭解自己的孩子與他人交往的情況;另一方面,也可以是家長認識到,孩子的交往夥伴是多元的,“同齡”夥伴是必要的,“大齡”夥伴也是必不可少的。

策略五:親子活動中的示範、指導更多的是指向家長。

親子活動中,加強了對家長和幼兒的隨機指導,及時將幼兒園和家庭中的教育內容、教育形式做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遷移。使家長感受到親子教育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它是隨時可見的,不需要家長多麼高深的理論知識,只需要一顆設身處地為幼兒着想的心。如在教育技能方面:教師在組織用小沙錘給音樂配節奏的活動時,教師在對家長的指導時很自然地告訴家長,回家後,可用小瓶子裝上豆子或米,然後在將瓶子封好就可以進行這個遊戲了。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縮短了教師與家長的距離,使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學會舉一反三,靈活地處理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在培養孩子情感方面,教師會情緒飽滿的面對家長和孩子,當孩子取得點滴進步時會用語言、表情、擁抱等方式告訴孩子我們為他們的進步而高興,同時對孩子確立自信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另外,當孩子出現某些行為問題時,教師會主動幫助家長分析孩子可能存在的情緒問題或技能問題等。如:孩子在玩搭積木時,孩子可能會反覆搭高、推倒,搭高、推倒,面對這種現象,家長會認為孩子在搞破壞,其實,孩子是對推這個動作感興趣,在反覆搭高、推倒這個動作中發現、感受一些變化等。

總之,在親子教育的探索過程中,我們通過不同形式為家長和寶寶活動提供了豐富的教育環境和和諧的心理環境以及家長經驗交流的機會。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使我們越來越感受到轉變家長教育觀念對開展親子教育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它對於培養“根”的事業不但起着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而且也為提高民族素質奠定了堅實基礎。

幼兒園教育活動心得體會篇5

反思此次幼兒園春節主題活動,並對活動過程進行了總結和提升,認為本次活動能夠順利開展,主要得益於以下有效措施:

一、做幼兒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在創設情景中生成主題(認識新年)

我通過傾聽、觀察、談話,及時捕捉幼兒的愛好。新年給予了孩子們太多美好回憶,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探索興趣。我尊重幼兒的自發生成活動,並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各種方式引導幼兒生成活動,而且給予極大鼓勵,併為此創造了一種自由、輕鬆的氛圍,讓孩子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我表現、充分交流,分享活動帶來的快樂,使活動成為幼兒生活的舞台,成為幼兒自我發展、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幼兒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得以發揮。

如果説引導幼兒暢談過年體驗,喚起幼兒美好回憶,為活動的順利進行創造了良好的氛圍;那麼,接下來的分組收集活動,則為幼兒提供了交流、討論的空間,開闊了視野,同時又提高了幼兒發現問題的能力。我們採取親子合作、家長協助幼兒、自由組合的形式,依據家長喜好、特長、有利因素,分為以下組:

1、以賀__媽媽為首的蘋果組到圖書館查閲有關過年的風俗習慣;

2、以__媽媽為首的香蕉組去採訪調查爺爺奶奶的過年體驗

3、以__媽媽為首的草莓組去上網查有關過新年的歷史

4、以__媽媽為首的橘子組去調查有關警察叔叔和軍人過年的情景

活動結束,各小隊的彙報豐富多彩:有的查找了有關各國和各民族過年的資料和文化:“年的傳説”、“福”字為何倒貼、春節的傳説;有的講了臘八粥故事、唱了過年的童謠;有的彙報了過年的習俗……讓大家體會到爺爺奶奶以前那個時代過年的不同,各行各業的人們過年的不同體驗,以及軍人叔叔有時無法回家過年時,在部隊是如何過年的情景。激發了幼兒探究生活的興趣,讓幼兒感受新年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不同的地方的人們是用什麼特別的方式來慶祝的,並從中感受過年的意義和喜氣洋洋的場面,並體會到了資源可共享。

我們還請家長提供了幼兒小時候的照片,讓幼兒瞭解新年到,自己又長了一歲。引導幼兒懂得在家、在幼兒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做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促進活動的順利開展(迎新年)

待幼兒對新年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後,“迎新年”的活動開始了,我並沒有着急於幼兒的創作、佈置活動教室,而是,首先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讓幼兒注意到過年時用的裝飾品,然後是蒐集,並請幼兒展示蒐集物品,介紹物品的名稱、來歷、用途或物品相關的過年的情景。如窗花,對聯,年畫,賀年片,中國結,過年的圖片,燈籠等等。孩子們十分喜愛這些工藝品,是摸了又摸,百看不厭。於是,我提議孩子們親自動動手,動動腦,一起來設計和製作別出心裁的裝飾品來佈置我們這個家,快快樂樂地過一個新年。於是,製作、展示活動開始了,孩子們自主選材,自主創造。用各種材料製作新年用品。美工區的小朋友在製作賀卡,向家人、朋友表達自己的新年祝福。生活區的小朋友在串門簾(各色珠子、塑料繩),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了根據珠子的顏色、形狀有規律的排列。泥工區的小朋友在做糖葫蘆、包糖果。在這個過程中,我引導全體幼兒通過欣賞,幫助幼兒將已有的表象進行再造,使幼兒的動手操作活動、交往能力得到提高。運用展覽的形式讓幼兒的作品展現在眾人面前,引導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並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充分體驗了自主學習的樂趣。最後才是佈置活動。孩子們十分興奮,一起策劃着,一起合作佈置起教室,是那麼的開心,看着他們的成果是那麼的自豪。

三、做幼兒學習活動的合作者,讓幼兒在活動中成長(慶祝新年)

此次新年慶祝活動,除了彙報活動,幫助家長更清楚地瞭解幼兒在園的情況:幼兒雖在園只有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已經基本適應幼兒園生活,不管是生活方面還是學習方面,比以前都有較大的進步外,主要以遊戲活動為切入點,展開活動。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加入遊戲活動,使整個慶祝活動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特別是親子游戲,不僅使家長觀看自己的孩子表演節目,還能親自參與,增強了孩子與家長間的互動。

在元旦新年的主題中,孩子們的參與是積極的,情緒是熱烈的。首先是教室環境,不少孩子都帶來了有關新年的物品來佈置教室,孩子們今天帶一幅對聯,明天帶一個燈籠,後天又帶一箇中國節等,可見家長的配合是非常到位的。當然除了讓孩子們從家裏帶,主要的還是我們自己動手做,我們作為教師提供給孩子豐富的材料,彩色的紙,彩色的珠子,還有一個個的創意,做新年賀卡、燈籠、鞭炮、門簾等,孩子們有了多種選擇的餘地,而且不同層次的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材料、內容,如能力強的做燈籠,能力差的做鞭炮,而且,活動的材料都是取用廢舊物品:鞋盒、蛋糕盒、木塊、舊布料、廢報紙等等,孩子們做得開開心心、歡歡喜喜,嚐到了遊戲活動的樂趣,從中獲得了成功的喜悦。真正實現了做中玩、玩中樂、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體驗、在活動中發展的目標。

其次“歡歡喜喜迎新年”活動抓住了孩子們天天盼望新年的到來,迫切想了解人們怎樣歡慶新年的心理,充分挖掘了新年歡慶活動的多樣化,讓孩子們體驗了新年的快樂,進入新年歡慶的氣氛,擴展了他們的知識範疇。

初次的分組嘗試活動,家長的成功介入,使得幼兒經驗準備得相當充分。使幼兒自己主動了解了歡慶新年的活動是豐富多彩的,如:舞龍燈、舞獅、賽龍舟、踩高蹺……孩子們感性經驗得到了豐富,並且積累了許多活動經驗,為本次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總之,在新年慶祝活動中,我們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積極參與,並獲得成功的體驗,同時也感受到了新年的喜慶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