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育好子女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5.74K

教育好子女心得體會多篇

教育好子女心得體會篇1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日本教育家宮澤賢治的這句話讓我們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光裏,感受到了前行的幸福和“在路上”的快樂。一起相處的時光,酸甜苦辣皆有,怎麼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深處,我的感覺是從和孩子做真摯的朋友開始。

其實十三、四歲的孩子,這個年齡的孩子剛剛步入青春期,正處於心裏鉅變期,自制力、判斷力和辨別力都相對較弱,感性和理性、個性和服從、叛逆和乖順等因素都在這一時期交匯碰撞。作為孩子的家長,更要關注他們的心裏特點和行為變化,更要學會和他們平等溝通,學會認可和讚美他們。對他們的一些嗜好,家長要因勢利導,不要強行阻止,否則孩子就會產生牴觸情緒,只會適得其反。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心裏特點,採取不同的措施。

沒有錯誤的孩子,只有錯誤的家長和老師,教育孩子要從“自我教育”做起。要學會和孩子平等交流、互相尊重,不要居高臨下和獨斷專行。

在我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感覺最重要的是要互相尊重,把孩子當成一個真正平等的朋友去對待,有些事情多和孩子商量,讓孩子出主義。在交談中,不要擺出家長的樣子,要知道孩子們的內心現在對家長這個概念其實有時候是“不屑一顧”的,在他們的內心沒有感動的時候,他們感覺你做的這一切都是應該的,甚至,他們認為家長是很不合格的。在你喋喋不休的嘮叨中,他也許在內心早就對你產生了厭煩。

尊重孩子,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慢慢地,他就會感覺到原來自己的一些行為會對這個家庭產生這麼大的影響,那麼在做事中也就學會了思考,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

在和孩子的交談中,學着和孩子做朋友的過程中,不要變成家長單方面的説教,而且不要老是和孩子談論學習,在學習成了説教的中心的情況下,孩子從內心來説是很反感的。

和一些家長交談,很多人都説,孩子大了,和孩子之間的越來越少,孩子越來越不願意和大人交流了,我就問他們都和孩子説些什麼,他們的回答都是就問學習方面的事情啊。由此可見,大部分人已經把學習變成了孩子學習的全部。可是,學習確實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孩子在學校已經學習了一天了,晚上回到家,依然是學習學習學習,孩子肯定產生了極大的厭煩,以前我也經常和孩子談論學習,她經常是默不作聲,後來,我找別的話題和她交談,她就“喋喋不休”的和我説個沒完沒了。

我們做家長的,要把孩子的生活變得多元化,比如新聞、體育、娛樂等等,要時常關注孩子們喜歡的東西。七年級的時候,女兒很喜歡聽唱英文歌曲,孩子害怕我反對,就悄悄的聽唱,有一天晚上我發現她在寫作業的時候哼唱,就説你唱的是什麼,讓媽媽也聽聽,她説我們小孩子喜歡的歌曲你又不喜歡,我説,那也不一定啊,你放出來讓我聽聽,她用手機放出來艾薇兒的英文歌曲,我聽了一遍就被優美的旋律吸引了。我告訴孩子,以後你喜歡的東西都讓媽媽參與一下,媽媽也很喜歡的,聽完我的話,孩子驚奇的看着我。

和孩子構建良好的溝通,當然要符合孩子的興趣和心理,談論他們喜歡談論的話題。良好的溝通構建好了以後,孩子也自然會感覺到家長對他們的理解、寬容和關愛,他們才會真正打開自己的心扉,和父母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

在這個世界中,在人的一生中,學習也只是一個方面,不是全部。如果經過一個家長和孩子的努力,這個孩子如果真的在學習方面沒有興趣,而對別的,例如街舞、籃球、手工等方面有興趣,就不要去逼迫孩子學習,而是讓孩子在快樂中尋求另一種生活和學習方式。

95%的家長都在抱怨孩子越來越不聽話,我們給他們説的話,他們從來都聽不進去,只能越來越走下坡路。其實,在我們抱怨孩子的時候,我們是否檢查過自己的言行,是否去探索過孩子那顆幼小的心靈在想什麼。

我們經歷了太多的風雨,做過了錯事,走過彎路,留下了許多遺憾和希冀。不知不覺中,我們把自己無法實現或者感到無法挽回的的事情強加給孩子,希望孩子不要犯這樣那樣的錯誤,我們和孩子的對話經常使用了許多的“必須”、“不要”、“不準”等詞語命令孩子該做什麼,就孫瑞雪老師説的,我們在把自己的權威施加給孩子,在這樣的權威下,孩子有的只能是畏懼、恐慌和害怕。

因為我們經歷過,而他們沒有。什麼挫折都沒有經歷過的孩子,他們哪裏有吃一塹長一智的靈氣?什麼事情都沒有經歷過,他們去哪裏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和五彩繽紛?沒有任何教訓,如何去感受漫漫人生的矛盾和變數?我們能為孩子洗幾年衣服,做幾年飯,甚至挑幾年魚刺,但是,我們能為他們洗一輩子衣服嗎,挑一輩子魚刺嗎?因此,我們要給孩子各種鍛鍊的機會,滿足孩子的各種好奇心,讓他們嘗試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了以後,才能真切的體會到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該怎麼做,後果是什麼,該負怎麼樣的責任。

現在的中國的教育可以説是到了一種“窮途末路”的地步,孩子的壓力一天大似一天,説是要讓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是試問中國的那些教育官員們,給孩子提供全面發展的沃土和舞台了嗎,孩子在短缺的優質資源中“殘酷”的競爭着,每天的時間恨不得掰成八份,一個國中孩子的每天的有效睡眠時間只有6小時,在這樣的環境下,要求他們閲讀大量的文學作品,要求他們綜合素質、要求他們體育水平都要是好的……我們也許只能為我們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感覺悲哀,但是,我們平凡的普通老百姓是改變不了什麼的,我們能改變的也許只有我們自己的思想、看問題的角度和做事的方法,以此來適應這個社會。

家長有時候也很委屈,感覺自己為孩子做了那麼多,每天自己辛苦的在外邊打拼,為了這個家不辭辛苦的工作、應酬、做家務,照顧老人和孩子,孩子還那麼不爭氣、不聽話,給自己添亂。很多家長的這些想法我也曾經感同身受,但是,在和孩子對話的過程中,是否想過,我們給的是否是孩子想要的東西?我們畢竟是三、四十歲的成年人,經歷了人世間的風風雨雨,我們更應該成熟地去面對一切,處理好和孩子的關係,當我們和孩子成為朋友的時候,也就是我們享受孩子給予我們的愛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也會把他的愛、他的寬容和理解給予付出的父母……也許,我們在當今中國社會,能給孩子的,僅此而已。

在和孩子做朋友的過程中,每天留出一點時間傾聽孩子對今天發生的一件事情的和認知和想法,循序漸進的引導孩子怎麼和老師、同學、朋友相處,把一種健康、寬容、美好、善良、關愛的情懷傳達到孩子的思維裏,只有能較好的和人相處的孩子,才能在以後的獨立生活中收穫快樂。

要善於“抓大放小”,把握好孩子大的學習方向和人生目標,學會寬容和賞識他們“小”的失敗和不足,學會讚美孩子,不要盯住孩子的缺點,更不要把缺點放大。

讓孩子在寬鬆的環境裏健康的成長,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比學習更重要。

建議天下所有的家長,不要單純性的呵斥和打罵犯了錯誤的孩子,要學會賞識他們,並走進他們的心靈,和他們做知心朋友。與孩子交流是一門學問,深諳其中,日積月累,總會有很多收益的。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我們不得不告誡自己——要學會與孩子交流,請相信:隨着時光的流逝,當這一切順理成章、怡然自得的時刻,那也是幸福的真諦。

教育好子女心得體會篇2

家長如何教育和培養好自己的子女是當今社會的焦點問題。孩子們從幼兒園到國小,從國小到國中、高中,最後上大學,都是人們談論的中心話題。父母們、祖輩們往往圍繞着某一個孩子來安排全家人的生活,這已是不足為奇的事了。

時代變了,生活環境優越了,加上計劃生育,一家只有一個孩子,誰不呵護,誰不疼愛呢?這也無形地讓孩子們產生了自我優越感,哪怕有些家長並不嬌慣孩子,但社會這種現象也會影響到他們,孩子們也非常清楚自己在家中的“地位”。根據這些現象分析,當今孩子們普遍存在的問題如下:娛樂的項目多了,對學習不敢興趣;生活的條件好了,不願多吃苦;疼愛的人多了,聽不進相反意見等等。因此,教育與培養子女是一件相當頭疼的事。在此,我簡單的談談我在這方面的成功與失敗所帶來的經驗與教訓,也給其它家長們一個參考資料。

我並沒有刻意把孩子培養得如何如何,但必要的關愛和教育並沒有省略。首先是學會相互溝通,學會如何培養父女之間的感情,學會如何跟她談心。不一定要談大道理,在這點上有的家長誤認為把大道理講給孩子聽就會有好的收效,其實未見得!孩子生下來天真無邪,高興的事就愛聽,不高興的事就會引起反感,甚至對你產生隔閡,以致無法溝通。這一點非常重要。我認為我的孩子如果喜歡我、貼近我甚至崇拜我了,這就獲得了成功的第一步。接下來偶爾講點道理她聽不是不可以的,當然也不要得寸進尺,否則會全功盡棄。道理要講得通俗易懂,只要她懂了就立即停止,若不然再重要的理也要捨棄。另外,孩子和父母融洽後,自然要提出許多問題讓家長解答。凡是能解答的,家長一定要認真解答,如果讓孩子失望了,她將越來越少提問,這時,隔閡開始產生,危機也就開始潛伏了。

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成功的父母親都是不斷自我學習提高的結果。我接觸過這麼多傑出的父母,沒有一個是輕易就取得教子成功的。一位優秀的父親甚至説:很多人都認為我很輕鬆,説你的孩子那麼優秀,根本就不要你管,殊不知,我連晚上睡覺其實都有一個眼睛是睜着的!好父親防患於未然,而不合格的父親是,孩子的問題已經很嚴重了,甚至老師都已經找孩子談話了,他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存在。

很多父母將孩子的不好習慣怪罪到學校身上,怪罪到老師身上,怪罪到孩子身上,唯獨沒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實孩子身上的多數習慣――無論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都是我們做父母的有意無意培養出來的。就像上海人説上海話吃上海菜,四川人説四川話吃四川菜一樣,彷彿生來就會不需培養,而事實並非如此!父母每時每刻都在教,以至於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在教,這就是“潛教育”,比“顯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更本質的教育。

優秀孩子多是優質教育的結果,問題孩子多是問題家庭的產物。孩子的問題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問題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問題的最大製造者,同時也是孩子改正錯誤與缺點的最大障礙者。當務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沒有父母的改變就沒有孩子的改變。沒有不想學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學好的孩子;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天下無不是的孩子,只有不是的父母。因此在罵孩子之前罵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徹底地改變自己。好成績都是幫出來的。

關於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全社會都要有正確認識。應試教育是學校和家長都回避不了的問題,需要學校和家長們共同適應。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並不矛盾,沒有應試能力的素質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據統計,我國有近1000萬“閒散”的未成年人。所謂閒散的未成年人,就是指理應在學校讀書而不願讀書選擇輟學的孩子,這其中94%是學業失敗的結果,學業落後、厭學、逃學、離家出走成為當今未成年人犯罪的四步曲。

因此,幫助孩子適應應試教育也就成了我們父母的一份應盡的義務,而幫助孩子減負的最好辦法是我們父母增負,就是我們父母能夠成為孩子學習上的導師。

好成績當然是學校老師帶出來的,但在應試教育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這些好成績正越來越多地浸透着父母們的汗水。

教育和培養子女的問題不是很快就能説明白的,它需要一個相當艱難、複雜、漫長的階段,然後通過這個階段不斷地總結出經驗教訓,採取措施等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但只要你一直不斷努力、不斷的付出心血與代價,正確地對待每一件事情,它就會有好的結果產生。

教育好子女心得體會篇3

對於怎麼教育好子女,一直以來都是家長們共同探討的話題。其實,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對於孩子的家庭教育,我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希望能與老師和其它家長們相互學習和交流。

我非常重視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求我的孩子要做一個誠實守信、有責任心、有愛心的人。從孩子懂事起,讓她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學會尊老愛幼和樂於助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一直認為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終身受益,要培養孩子愛學習,就要給她創作一個好的學習氛圍,給她買喜歡看的課外讀物,增加她閲讀的興趣。每天做完作業後,讓她養成自己複檢和預習的習慣,爭取在我檢查前能及時糾正錯誤。平時我還鼓勵她上課要多舉手發言,不懂的大膽請教老師。每次測試後,考的好及時對她進行表揚,考差了不要一味的責備,跟孩子一起分析錯誤的原因和避免類似錯誤的解決方法,才能防止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

注重和孩子的溝通,做孩子的好朋友。我經常問她:“今天在學校有什麼有趣的事發生嗎?”引導她把學校班級裏發生的事告訴我,不管是高興的還是煩惱的事,説出來我們一起分享,還可以解決她學習和生活中的一些困惑。

孩子的學習剛起步,作為家長在這裏淺談了一些自己的育子心得,希望能與老師和其他家長共同探討,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德智體各方面綜合發展的人。

教育好子女心得體會篇4

古人云:“家有黃金用斗量,不如孩子本領強”。孩子是父母的寶貝,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所作為。

可現在的孩子大多為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好了,卻不願吃苦,一些家長對自己的孩子也過分的遷就,逐漸使孩子養成了一種依賴性,另外由於從電視、廣播及其它媒體接觸的新鮮事物很多,往往容易有自己的所謂的“個性”,聽不進相反的意見。因此,教育與培養子女是一件相當頭疼的事。教育和培養子女的問題是一個相當艱難、複雜、漫長的階段,然後通過這個階段不斷地總結出經驗教訓,採取措施等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但只要我們家長一直不斷努力、不斷的付出心血與代價,正確地對待每一件事情,它就會有好的結果產生。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教育子女的心得與體會:

一、多與孩子溝通。

我並沒有刻意要把孩子培養得如何,但必要的關愛和教育並沒有省略。首先是學會相互溝通,學會如何培養母子之間的感情,學會如何跟他像朋友一樣的談心。不一定要談大道理。孩子正處於成長階段,高興的事就愛聽,不高興的事就會引起反感,甚至對你產生隔閡,以致無法溝通。這一點非常重要。我認為我的孩子如果喜歡我、貼近我甚至崇拜我了,這就獲得了成功的第一步。接下來偶爾講點道理給他聽聽不是不可以的,但道理要講得通俗易懂。另外,孩子和父母融洽後,自然要提出許多問題讓家長解答。凡是能解答的,家長一定要認真解答,不能隨隨便便應付言過去,如果讓孩子失望了,他將越來越少提問,對你失去信任就不利於交流了。

二、家長的職責是發現。

教育與培養是彼此不能分割的兩個部分。因此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要注重發現培養孩子的特長和興趣。不要把我們父母的興趣愛好強加在子女身上,這樣會恰得其反,要順其自然,也不要隨大流,人家孩子學什麼我家的孩子也要去學什麼,我認為每個孩子的天賦、愛好都不一樣,讓孩子自己去選擇他的嗜好,家長可以適當引導。“引導”應該是主要手段,一旦他對某個事物產生了興趣就馬上抓住不放,對他進行鼓勵與讚揚。所以當我孩子對打乒乓球產生興趣的時候,我很支持他,我並不要求他達到好高的水平,只希望在今後的生活中多一份樂趣,多一份經歷,對孩子們來説也不是一件壞事。當然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掌握一門特長,很希望孩子將來能夠出人頭地、與眾不同,這就需要我們家長去用心發現和引導孩子的特長,有目標的進行重點培養,使他成為有用之材。

除了發現孩子的長處外,還要善於發現孩子的不足。我的孩子有很多不足之處,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性格內向,不懂的問題從不主動提問,不懂裝懂,這是一個很致命的缺點。學問學問就是學學問問,人的一生中主要是與人與事打交道,不然你就會孤立,引起性格反常。再説一個人再有本領,如果不能很好地與人接觸就施展不了你的本領。因此我都盡最大的努力跟他做工作,讓他知道提問的好處與理解後的樂趣。

三、在培養孩子的學習熱情方面,以鼓勵為主。

孩子必經是孩子,有不會的地方,不要輕易去打擊他,克服家長的急躁情緒,循循善誘,孩子實在學不會的,家長應該考慮自己的表達是否準確,方法是否得當,常言道:身教勝於言教。

四、培養孩子有效的學習方法。

孩子正處於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有些父母認為應該從小起就要嚴管,抓緊時間學習,不準孩子外出活動,不準看電視、玩遊戲等等。有些父母認為自由放縱,他愛怎樣做就怎樣做。而我則認為,太嚴格了不行,放縱了也不行,應該相結合,該嚴格就嚴,該放的時候就要放。如果孩子整天泡在書堆裏,對他的身體,心理健康都不利。家長要幫孩子合理安排好作息時間,每天孩子回家,要先讓孩子儘可能回憶當天學過的知識,能回憶起來的,一般來説忘不了。做完、檢查完作業之後,要提醒他做好明天學習內容的預習,最好能讓孩子帶着問題去聽課,家長與孩子一起預習,也有利於第二天放學,讓孩子回憶上課內容時,家長進行有效的監督和提示,形成良性循環。

五、在禮貌、生活方面。

在禮貌方面:“作為學生,在學校一定要聽老師的話,見到老師時要向老師問好,同學間要互相禮貌,不能鬧矛盾。我覺得這方面也是很重要的,關係到他日後出來社會工作時的交往,所以我從小對他進行素質教育,講話要禮貌,行為要文明等。

在生活方面:現在許多學生都在比物質生活上的東西。如:穿什麼名牌鞋子、衣服等,我覺得這樣的思想不可取。因此,我教育他不能跟別人比物質,不要看別人穿戴什麼,零花錢的多少等等,只比學習情況,掌握的知識,才是有作為的學生,慢慢的,就發現我的孩子有很大的變化,不用你怎樣的為他操心了,也不主動要我買這買那了,所以,我的孩子現在學習上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都比較好一些。我知道作為父母的期盼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地成長,成為社會上聰明能幹的人才,那麼這就需要我們更加有耐心的教導他們。

當然,培養孩子的方式多種多樣,主要還是根據他的自身條件、個性、愛好,正確地作出各種不同的教育方式。

教育好子女心得體會篇5

説起孩子,大概每個父母都有説不完的話題,孩子的成長傾注了我們太多的心血與愛,當然孩子也帶給了我們數不清的歡樂。孩子們一天天在成長,從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到如今的小小兒童,他們的變化帶給我們一個個的驚喜。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我們為人父母的成長過程,我們在父母這個學堂裏也在不停地學習和進步,真不知道是我們教會了孩子還是孩子教會了我們?

孩子一出生就意味着教育的開始,教育可分為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家長不能僅僅關心孩子的智力開發,學習成績的好壞。我認為,家長應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社會道德;意志品質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即家庭教育。知識教學、智力開發這些一定要由學校教育來完成。即便家長懂得這些知識,可能不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甚至和專業老師的方法相矛盾,所以作為家長只要做好家庭教育就是對老師工作的支持。下面,我就對孩子的教育談談我的一些心得。

我的兒子今年8歲,就讀於二實小三年級,他有值得我驕傲的地方:孩子發展比較全面,學習上進步非常明顯,有一定的獨立自主的能力,能主動學習;有一定的責任心和愛心,能體諒、尊重父母,與小朋友和睦相處,知道勞動的艱辛,有較強的交際能力。但也存在不少的問題:如粗心、愛玩電腦遊戲、做事情慢等。

要説起教育孩子,我覺得談不上有什麼成功之處。但是,孩子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成長為一個了略懂人事的孩子,這過程也的確是凝聚着我們做父母的一番心血。這其中也有不少困惑。下面我來談談我們家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心得。

一、“嚴”字當頭,抓住國小關鍵期

大學者胡適曾經這樣説:“一個人小的時候,最是要緊,將來成就大聖大賢大英豪大豪傑,或者是成就一個大奸大盜小竊偷兒,都在這家庭教育四個字上分別出來”。現今社會獨生子女多了,家庭條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請他人管教孩子的現象也多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多家長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嚴格教育,對孩子“錯愛”、“寵愛”、把孩子慣得不像樣,如對人沒禮貌,本該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而由父母、爺爺奶奶代辦,一邊做作業一邊講話,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業,做事磨磨蹭蹭等。例如,在我所認識的大學生、高中生中均出現過要父母給盛飯事件。我們絕對不要認為那是小事,我之所以稱之為“事件”,是認為這種孩子“嬌生慣養”、“自私”、“以我為中心”。沒有同情心,沒有自理能力,沒有克服困難的意志。樹大並沒自然直,反倒長成歪脖樹。

我家教育孩子的宗旨:要求孩子知道理,明德行,成為一個正心、誠意的人。一切時,一切事正確引導,養成孩子明理重德的習慣,培養孩子要多為公着想,儘量斷除自私自利的念頭。要求孩子要有愛心,要愛國家,愛父母,愛社會,必須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努力學習,不可懈怠。爭取成為德智體皆優的學生。

我家培養孩子的習慣採取“小時嚴、大時寬”。幼兒園、國小時期,孩子還比較聽話,好管教,容易養成好習慣,這時我對兒子以嚴為主。孩子只要小時侯養成好習慣,大了寬鬆一點兒也出不了格。這也就是關鍵期,任何教育都有關鍵期,在這個年齡段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最為有效,如果過了這個年齡段,再進行這種教育,效果可能就差多了。國小階段,它是建立常規、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最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培養各種良好習慣最易見效,抓住這個環節就等於抓住了孩子的以後。

二、培養獨立意識,使孩子不產生依賴思想

孩子一天天長大,但無論怎樣長他們在父母眼中永遠都是孩子。我們總覺得他們這也不會那也不行,處處都需要我們的幫助。其實孩子的能力經常是出乎我們想象的,關鍵是我們會不會放手讓他們去做。大概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好像一夜之間孩子就會做些我們從沒特意叫過他的事情,我們會驚訝:他怎麼學會的?這就是孩子,只要我們肯放手讓他邁出第一步,他們會給我們一個大大的驚喜!可能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讓他們做還不如自己做來得輕鬆,但孩子一次做不好會有兩次、三次,總有一天會做好!如果不讓他去做,恐怕將永遠做不好。我們在家儘量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給大人盛飯、倒茶水、掃地等,現代社會交際能力也很重要,也要重視培養。我們一是鼓勵孩子多和他人交往,二是交給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

三、關注孩子的成長,多與孩子溝通,當好慈祥父母親,及時解疑答難,正確引導孩子

我們家庭和睦、幸福,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環境。家庭不和睦,對孩子的傷害往往大於大人,會使孩子失去安全感,容易形成不良性格和心理,缺少責任感和愛心,良好的家庭環境才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肥沃土壤。同時,我家非常重視德育,會做人才會做事。德育我們主要從要求兒子不説謊、不要別人的東西、不亂丟垃圾這樣的小事做起,德育內容也是隨孩子的成長而變化。當然,家長要求孩子做到的,我們首先做到。身教重於言教,正如孔子所説:“其身正,不令而行”。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還有,對孩子進行德育教育,家長不能居高臨下,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進行;另外孩子教育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一般每天都抽出一點兒時間,關注孩子的成長:作業完成得如何,學習順利嗎?有什麼新鮮事,心裏有沒有不愉快呢?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錯誤時,及時與孩子溝通,予以正確引導,調整好孩子的心態。同時,日常生活中從身邊的人和事説起,潛移默化地對孩子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使孩子從小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從而激起心靈深處無窮的動力。同時,愛玩是小孩的天性,我們從不用過多的課外培訓剝奪孩子玩耍的權利。

四、經常與老師聯繫,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態和表現

家庭和學校之間要經常保持聯繫,保持一致,家長應當主動到學校去拜訪老師,向老師反映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和思想態度,詢問孩子在校的學習態度,聽課是否認真、發言是否積極等情況,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後就能夠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這方面我們一直做得不太好,有些事情幸虧老師及時與我們聯繫,才避免了在教育孩子方面走彎路及孩子一些不好習慣的養成。

家庭教育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我家對孩子的教育還做得很不夠,而且一些方法還在不斷地摸索,我們將不斷地努力,汲取別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經驗,與老師、家長們共同探討,使孩子們能夠全面發展,成為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將來能為祖國效力,為人民大眾服務,做一個有智慧、有德行、有覺悟的人,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為人父母者,欲子孫賢者,不染惡習。要教育孩子做到勤奮刻苦努力的學習,將來能成為我們國家的棟樑之材。為民造福;首先要做到對孩子進行道德的教育,知道理,明德行,教育孩子能成為一個正心、誠意的人。

貪婪痴慢,人心墮落要因。一切時,一切事要正確引導,養成孩子明理重德的習慣,培養孩子要一切為公着想,要使其作到斷除一切自私自利的念頭。要求孩子要有愛心,要愛國家,愛父母,愛社會,要做到愛一切的人事物,更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努力學習,不可懈怠。爭取成為德智體皆優的學生。將來踏進社會,不為自己,為民造福。

教育孩子要立大志。人無志向就不能成大器。志向是一個人的奮鬥目標。所以我們家庭是經常督促孩子要明確自己的奮鬥目標。要求孩子要立大志。明確方向,努力學習。精進不退,在家中,要求孩子作到“父母呼,應句瑗;父母命,行勿懶。”在學校要求孩子做到“尊敬老師,聽從老師的教誨。”上課時要做到認真聽課,要按時完成老師所佈置的一切作業,團結同學,要做到取長補短;在學校要爭取多做對大眾有益的事情。嚴格遵守校規,教育孩子力爭做到成為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將來能為祖國效力,為人民大眾服務,做一個有智慧、有德行、有覺悟的人,這就是我們家庭對孩子的期望和教育的綱領。

教育好子女心得體會篇6

一、對孩子要理性定位

作為家長,特別是媽媽們,在朋友相聚、親人團聚的時候,談得最多的話題恐怕就是孩子,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可是人與人之間的攀比之心、虛榮之心往往把自己弄得很煩惱,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國中生家長教育心得體會其實我認為,首先對孩子一定要客觀定位,不要把孩子當作天才,覺得自己的孩子就該考第一,試問咱們夫妻兩都不是天才,孩子哪來的天才的基因,對吧?何況天才還是三份天性七分後天的努力才能成就的吶。

其次不要總是拿別人的長處來與自己孩子的短處相比,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和優秀的一面,李家的孩子體能特棒,是個運動健兒,張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異,是三好學生,王家的孩子懂事早,會替父母分擔家務,可咱家的孩子也不差啊,懂感恩,識大體善良仁愛對吧,那麼我們做父母的就要多發現並讚揚孩子的閃光點。只有對孩子充分的肯定,才能讓孩子更加的自信。孩子只要有了自信,才能不斷努力、不斷進取,變的更棒。那麼如何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呢?這就是我要與大家説的第二個方面,與孩子之間的溝通。

二、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

想要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就要常常與孩子聊天、説話。想要了解孩子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心裏是怎麼想的,更要及時與孩子進行溝通。有家長或許會問:我孩子很內向,不愛説話,更不喜歡與我們交流,我們該怎樣與孩子進行溝通呢?其實,想要與孩子溝通並不難,只需做到兩點,放低姿態,降低音量。家長們想想看,誰願意與一個高高在上、一開口就是不容商量的命令式的口氣的人對話啊,除非那人是你的上司,是吧?只要你放下父母的架子,以孩子朋友的口吻與孩子對話,對孩子的觀點與思想聆聽多於責罵,贊同多於反駁,建議多於意見,那麼還有什麼話不能與孩子溝通的呢?

每個人都不會對自己的支持者與擁護者反感,孩子也一樣。我經常就是這樣開始我與孩子的對話的:兒子,來來來,老媽又一個星期沒有聽到你的聲音,看到你的笑容了,快跟我説説你身邊的有趣的事,讓老媽也開心一下。然後兒子就愉快的跟我講起了他聽到看到和想到的一切事情。在這裏我要着重説一點,與孩子溝通時,一定要注意順序,先聊開心的,愉快的,對孩子一點點的進步與成績都要誇張的進行表揚與鼓勵,哪怕孩子學會一首新歌、這次考試成績比上次多考了幾分、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善舉等等,都要對他進行讚揚,優秀的孩子是三分本性與七分讚揚培育出來的。

國中生家長教育心得體會引導孩子説出他心裏的困惑與疑難,比如我們可以這樣問:最近學習上有遇到困難嗎?同學之間有關係不融洽嗎?學校生活有不適應嗎?等等,讓孩子自己把心裏的不痛快與不開心説出來,讓孩子把自己學習上的困惑與鬱悶説出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對症下藥,幫助孩子來也才能事半功倍。同時,與孩子有效的溝通還能讓我們及時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這就是我要説的第三各方面,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教育好子女心得體會篇7

教育孩子,是整個家庭的重任,教育孩子真的需要父母從“修身”走向“齊家”,才可能向着教育的目標邁進。我今年為此專門購置了mp3和一套音響功放,把網上的經典講解和誦讀下載到mp3中,然後通過功放播放,讓家中每一個人都接觸到這些信息,同步學習。同時對家庭成員的生活行為進行一定的約束和規範,孩子教育需要家庭每一位成員的成長。同時,藉助mp3隨身聽的功能,也會加速我對古文的學習進程。我發現網絡上有很多傳統文化的優秀資源,時間一長,我和孩子的文學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學習過程中也曾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有時候苦口婆心卻適得其反的現象並不少見,也曾為此苦惱過,過後細細思索:做父母的不應該只怪孩子,也應該反思反思,看看問題出在哪裏,能不能換種方式使孩子能夠更容易接受一些。其實,只要有心、有創意,家庭教育同樣也可以富有情趣。

孩子有了一些閲讀能力之後,我便開始嘗試着給孩子寫一些不同內容的小紙條,哪怕只是三言兩語。我把這些小紙條有時放在孩子的鉛筆盒裏,有時又悄悄放在孩子的玩具箱裏,甚至冰箱門上、鏡子上、枕頭上,只要是孩子能看到、能找到的地方都曾經是他的目標。當孩子意外地發現這些小紙條的時候帶給他的是一份驚喜,同時也讓他能夠真實地觸摸到父母對他的關注和愛心。

文字和語言有着不同的特點,語言稍縱即逝,有時候説好幾遍也不一定留下多少印象,容易這個耳朵進,那個耳朵出。而文字則克服了這個弱點,只要不把它毀掉,那麼無論什麼時候都可以拿出來看看,而且每看一次,感覺都在重温一遍,印象自然比較深刻。這與暴風驟雨式的訓罵與呵斥相比,不僅考慮到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它不僅可以讓孩子對父母有更多的瞭解與尊重,堅持下去説不定可以逼着你同孩子一起進步。因為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紙條的內容將不再是單一的表揚啊、批評之類,逐漸會擴展到推薦一本書啊,介紹一篇好文章啊,留下一個需要動動腦筋才能回答的小問題啊,甚至包括對某個觀點的探討等等,內容開始五花八門,這對於他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訓練也是一種幫助。如此來來往往,家庭教育同樣可以增添不少樂趣。

在孩子的教育中怎麼做才是對的,怎麼做才是最好的,我也説不好,但對孩子的教育有的方面是共性的,有的東西又要應孩子的個性、特點而不同,在教育中既要順其自然,又要循循善誘,在管與不管中尋找平衡點。

“加油”!“別灰心,再試一次”“你做的這件事真棒!我為你感到高興!”……我們經常會給孩子這樣的鼓勵,孩子將會在我們的鼓勵聲中快步前進。孩子需要鼓勵,我們經常鼓勵孩子參加學校集體活動,回來後聽他講一講參加活動時發生的事情,還進一步問他一些問題:今天搞的什麼活動?跟誰在一起?有沒有興趣繼續參加這樣的活動?參加這項活動有什麼收穫和體會?為什麼?以引起孩子的興趣,發現問題並及時排除解決。所以説我們的每一次鼓勵都是他進步的催化劑。在學習和生活的很多方面,我們都給了孩子很多的鼓勵和讚賞,所以,孩子是自信的,讓他有這樣的積極的思想我認為是很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