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圍城的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4.59K

圍城的心得體會多篇

圍城的心得體會篇1

?圍城》並不深奧,是的,它的情節並不複雜,人物也不多,篇幅在長篇小説中也不算太長。但是那數十個人物的性格卻在寸土寸金的字裏行間裏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例如寫小人,小人物的表現無不是無恥,奸詐,虛偽,氣量狹小。錢鍾書筆下的小人,各自有各自的小人法。李梅亭的小人,就跟高年鬆的小人不一樣。

初讀《圍城》的那一次最大的心裏感受也是這篇小説跟我以前讀過的小説相異。它並沒有去塑造一個正面的形象或者是去讚美它。裏面絕大大多數人物,尤其是首要人物錢老都不遺餘力的去譏諷,嘲諷,奚落。以至於有部分人看完《圍城》後會説寫方鴻漸那樣一個人有什麼好處。或者它的好處就在於那些奚落,嘲諷,它就像一把冰冷的手術刀剖析了那個時代所謂的知識分子階層。將他們的冷漠,自私,狹隘,封閉,軟弱等等劣根性瞭解透徹展現時讀者面前。《圍城》它或許沒有我們閲讀傳統小説是對書中偉大人物,崇高情感的崇拜和感動。但是我們對書中人物的性格,命運無相異情,歎息,鄙視,尤甚對當時國內那個時代的命運都佈滿了一種悲切和憂心,這裏的情感也是複雜和真摯的。《圍城》是一部批判的小説。錢老以他獨有的幽默和諷刺手法來寫《圍城》並沒有使批判失之厚重和嚴厲;反而能直指那個時代國內社會的病根,能夠想象《圍城》初版發行之時定讓讀者有心頭棒喝的心裏感受。

錢老學識淵博,筆力高深毋庸置疑。出色之處書中俯拾皆是。裏面引經據典之貼切,簡直妙到豪顛。古今中外之經典,全部信手拈來,卻又揮灑自如。非凡難能可貴的是錢老寫婆媳之中,妯娌之中的猜忌,彼此的鄙薄,貌合神離,搬弄是非等等這些女生作家所擅長的題材也描寫得無不入木三分那些嬉笑怒罵場合,那些拌嘴弄舌的眉眼,那些惺惺作態的情致簡直讓人心裏感受歷歷在目。這兩年有作家長篇大論的專門出書寫婆媳那些事,我草草看過甚覺的那些婆媳矛盾大有拼湊和製造之感,其寫作功力和創作境地與錢老那確實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可惜現時像那樣的好作家太少。現時是個文化快餐,情感速食的年代,書中情節大起大落,情感大悲大喜,經不起咀嚼。我希望我四周的朋友或者同齡人能夠看些書,能夠看些像《圍城》那樣有部分深度和好處的好書。當你鍾情於韓劇給你帶來的眼淚或者港台劇製造的那些爆笑,提示大家花些時間精力在某些關於嚴厲題材,站在理性角度寫出來的有深刻好處的書,那樣你的眼淚或者歡笑會顯得有價值得多。

圍城的心得體會篇2

第一次看《圍城》,是好多幾年前的事,聽説這書有名,於是弄來翻翻,除了覺得作者愛用幽默有趣的比喻,其他印象不深。近日再讀,越讀越覺有味道,猶喜歡“導讀”上一段文字,覺得説出了自已的感受,也是對《圍城》最好的概括和定位:“這是一本有趣的書。鄭重説點,是本睿智的書,因為它的有趣源自一位智者對人性的洞察與調侃。----在哈哈大笑或含笑,哂笑之時,你會歎為觀止,會驚異於作者何以竟能做到這一步。”

印象中,好象有人説“《圍城》什麼都有,就是沒有小説!”。對於什麼是小説,怎樣才稱得上是小説,我不敢至喙,但我記得古人曾説過“文無定法”,不知“文”是否包括小説在內?就算不包括,套在小説上,行是不行?被譽為現代文學奠基人的卡夫卡,在他的《變形記》開頭就是“一天早上,格里高從不安的夢中醒來,發現自已在牀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甲蟲。”你看,小説,原來還可以這樣寫!

再往深一層想,也許這句許真的説對了,説《圍城》是一本小説,倒不如説是一本充滿睿智的書更適合。小説,一般都是通過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達思想,但本不是所有的小説都能給人啟迪,能讓讀者省視自已的靈魂。《圍城》就具有這樣一種“功能”,它象一面鏡子,照鏡的不是人,是一個個的靈魂,映出了人性的種種美和醜!“什麼都有”,就算不能等同包羅萬有,但至小是能反映出人生百態。光停留在反映人生百態上面,也不失為一部很好的作品,但還不算是智慧的書。智慧的書,作者必須站在一定的高度上俯視人生,穿透種種表象,直達人性和靈魂的深處,並能一針見血,入木三分地作展示,給人啟迪。我真的很驚詫,驚詫於錢先生有這種洞若觀火的本事,對人性的理解,人情百態的觀察,細膩和深刻得讓人難以致信。

能看穿人性,洞察人情世態的,我想有二種人,一種是“市井之徒”,一生爭名奪利,結交三教九流,在俗世這個大染缸裏如魚得水,“流氓皇帝”劉邦,“乞丐皇帝”朱元章,就是代表,這類人世故,圓滑,狡猾。還有一種是有大智慧的人,他們看透了人性、人生,但不隨波流,冷眼旁觀,獨善其身。兩者的區別是前者“入而不出”,這是一種生存的本領!後者是“出淤泥而不染”,這是一種人生的智慧。顯然,錢鍾書就是後者。正經因為鍾先生“入而能出”,所以能站在一個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上,清醒而明晰的剖析人性的種種,解剖紛紜的世態,舉重若輕,包羅萬有,呈現一幅刻畫人性的“清明上河圖”。

你看《圍城》中,談話、吃飯、交友、戀愛、工作、家庭,全是生活中種種細節,極其普通的瑣事,然而正是在這些瑣事中,在這些微不足道的細節中,一個個活生生的生活場景,一個個活靈活現的人物,呈現在讀者眼前,是那樣生動,豔活和逼真。《紅樓夢》描寫的不也是一個鐘鳴食之家的日常生活?可是它達到的藝術高度,卻是曠古煉今。表現生活的真實,卻又超過一般意義上的真實,上升到人性和世態的層次和高度上,正是一種高超的藝術。

圍城的心得體會篇3

剛剛過去的三月份,唯一的收穫是克服焦慮的形態,抽出時間讀了幾本書。其中最想説説的是《圍城》,這本書很早就知道,也一直想去看看,但是都沒有去做這個事。這次是先讀了楊絳先生的《我們仨》,這是一個單純温馨的學者家庭,一家人都熱愛讀書學習寫作,並且相親相愛,讓我非常羨慕和感動,所以想了解一下錢鍾書先生,然後就去讀了他的名著《圍城》。

這本書先是讀得比較匆忙,前後只看了幾天,説實話讀到一半的時候都沒有弄明白到底寫的什麼,等全部看完也還只是一知半解,特意上百度百科查查這本書的宗旨寫的什麼。確實錢鍾書先生文筆灑脱幽默,特別喜歡書中的一句話“人應該得意,得意的人談話都有精彩”。在沒讀之前我所理解的“圍城”就是簡單的關於婚姻的一種説法,現在才知道所謂的“圍城”意義深遠。查過才知道“圍城”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説,被譽為“新儒林外史”集中對知識份子的諷刺,寫了一羣知識分子的快樂與哀愁。

我所理解的圍城大概是兩個意思,一個是關於婚姻,另外一個是關於人生的寫照。簡單意思上是推崇的婚姻概念,圍城裏的人想出去,圍城外的人想進來,就如同婚姻一般,結婚的人有時想着離婚,還沒有結婚的人盼望着能早日成家,方鴻漸是個超凡脱俗的人,他不適合結婚,婚姻束縛他,在圍城內苦不堪言,夫妻矛盾激化,婚姻成了愛情的墳墓,孫柔嘉以前是個文弱不爭的女生,結了婚後就變得矯情,錙銖必較的這麼個人。像他説的那樣,女人是天生的政治家,而男生在婚姻後懂得的政治。

圍城另外一個意思,寫的病態的社會中病態的人們,像魯迅説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本書的第一男主角方鴻漸,留洋歸來的知識分子,有些玩世不恭,有點良心,談吐風雅有趣,能博得女生的喜愛,也算是風流倜儻,有時説話也有些道理,像個哲學家一樣,卻又沒有真才實學和真本事,他是現實社會中為數不多的理想主義者,本事不夠,不懂政治,不太世故,在三閭大學裏,和校長同事們處的都不夠好,所以不得不被迫離開,最終落個流落街頭的悲慘命運,這樣的性格就成了他人生的圍城,也是人們不願意直視的真實的社會環境。”

小説在一陣老式自鳴鐘的“當,當……”聲中結束,像好多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品一樣,它沒有提供什麼關於社會和人生出路的明確結論,但是它描寫的是生活本身。曾經愛過唐曉芙,甩過蘇文紈,受過鮑小姐引誘的方鴻漸徹底死去,如今一個沒有夢沒有願望的人,他只想吃碗熱面有個地方能夠睡覺。經過反覆的研究,發現自己特別喜愛《圍城》,其實是看到了一個影子,與自己十分相似的影子,原來自己是那個可憐的小人物,重新審視自己的所作所為,給自己一個總結,讓自己的日子過得現實而有趣。《圍城》表現的是一種追求,諸如婚姻事業等人生願望,或大或小,可是達到後又能怎樣,城外的人想進來,城裏的人出去,這就是人生。

圍城的心得體會篇4

婚姻這座圍城,外面的人想衝進去,裏面的人想逃出來。這便是《圍城》給人們的最深感覺。一般地,人們只把眼光侷限在主人公的愛情中,卻忽視了作者對現實的看法。也許是作者那幽默的筆法淡化了那辛辣的諷刺,那動人的故事性減輕了那不可磨免的**印記。

初讀《圍城》,便被作者的幽默所折服。如他描述鮑小姐時,借他人之“真理”,“局部的真理”,便給人以風流,時尚過頭之感。原因何在,只因為真理是赤裸裸的。但鮑小姐至少也穿一兩件,因而改為局部的真理。比如他描寫那古稀高壽的汽車:“機器是沒有脾性的,而這輛車倚老賣老,修煉成桀驁不馴、怪癖難測的性格,有時標勁像大官僚,優勢彆扭想小女郎,汽車司機那些粗人休想駕馭瞭解。它開動之際,前頭咳嗽,後頭泄氣。”“這車覺悟今天不是逍遙散步,可以隨意流連。”如此者,不勝枚舉。怪不得高中老師説:看《圍城》,你要做好噴飯的準備。據傳,她看的時候,吃一口吐一口,直接把她男朋友噴到了大洋彼岸另一個女人的懷裏,到現在還沒回來。這是錢鍾書先生的罪過啊。

中國人好面子,一個外國大學文憑,有夏娃那一片樹葉的功能,遮住了人類全部的羞澀,是人類向文明又邁進了一步。至於那片樹葉的面積如何,沒多少人在意它。方鴻漸的留洋文憑正如夏娃那早已枯黃的樹葉,來得蹊蹺,用的偉大。畢竟為他挽回了那“猶抱琵琶半遮面”似的面子。從此當他遊蕩世界的時候,那文憑就猶如古時皇帝出巡時的金鑼,使人產生一種望而生畏的感覺。但這皇帝生逢亂世,皇權衰敗,吃一口飯還得看人家高不高興。畢竟這夏娃的樹葉也有隨風吹散的時候,到那時只有求助於人了。方鴻漸正如那無權的皇帝、無樹葉護身的夏娃,只能處處求人。到銀行去,讓八竿子打不着的岳母驅逐了;到學校去,讓那聖潔的猶如教堂的領導班子擠兑跑了,還説‘光榮辭職’,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跑的時候牽了一從一生下來就泡在醋缸裏的媳婦;南下,北上,又回到了故地。正如夏娃找了塊樹皮遮羞一樣,方鴻漸找到了報社。美中不足的是樹皮太硬,方鴻漸的收入跟他那砸醋缸的老婆差了三十三重天。真可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鴻漸淚水流。”也不知這可憐的方鴻漸能否活到七老八十?哎,有時真想把錢鍾書先生挖出來問一下,就是不知道負不負法律責任。

讀完《圍城》,又經過一好友透露,終的他們老師所總結的三條至聖真理,以此來結束‘我’的心得:第一,《圍城》在抗戰環境下,以一部分中國知識分子的彷徨、無助和頹廢表現了亂世中的世態炎涼。第二,在作品中,無一英雄,當然也全非狗熊(我加的),所有人都是盲目的尋夢者,被命運捉弄的失敗者。“圍城”的象徵意義:人類普遍存在的生存困境與精神的孤獨感。因此,在當時的環境下,圍城是走不出的“圍城”。第三,作者對人物的批判,對人情世故的細緻入微觀察和表現都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從他的諷刺、幽默、詼諧,從中可感受到錢鍾書先生的極高人生智慧。

圍城,圍住的是那個時代的殘酷,圍住的是知識分子的悲哀,圍住的是人類那永恆的盲目。也許今天的我們還是被困在裏面,只是我們不知道罷了?

圍城的心得體會篇5

?圍城》講述的是20世紀30年代一羣知識分子的故事。小説以從歐洲留學回國的青年方鴻漸為中心,以調侃、幽默和極富諷刺意味的筆觸,描繪了一羣留學生與大學教授在生活、工作和婚姻戀愛等方面遭遇到的重重矛盾和糾葛,揭示了受西方文化影響的知識分子的猥瑣靈魂和灰色人生,表現了作者對舊中國西式知識分子的無情嘲弄,以及對中國化了的西方文明的精心審視。

小説中方鴻漸這一西式知識分子的形象十分突出。他出身於封建世家,其父親是前清舉人,他靠着其死去的未婚妻(包辦婚姻)的父親(點金銀行的周經理)的資助赴歐洲留學,由於他“興趣頗廣、心得全無、生活懶散”,四年中換了幾所大學,但卻一無所獲,沒有學到任何專長,眼看着回國在即,最後他不得不從一愛爾蘭人手中花40美元騙得一張“克萊登大學”(子虛烏有的大學)的博士文憑。還有,由於他受西方生活的影響,生活放蕩,在回國的船上,他擋不住誘惑,與輕佻的鮑小姐偷情,幹那苟且之事。雖然方鴻漸的性格中有不求上進、遊戲人生的一面,但他的性格中也有正值和熱情的一面。在應邀的一次演講中,他鄙薄西洋文明給中國帶來的只不過是“鴉片和梅毒”;他拒絕大官僚的千金蘇文紈的自作多情的許愛,多次揭穿對方的庸俗、勢利和虛偽;在三閭大學任教期間,看不慣那裏的黑暗的人事制度和同事之間的勾心鬥角;還有,當他從職的華美新聞社被敵偽收買後,他沒有顧及自己的生存問題和親友的反對,毅然離開了報館。可以説,他是一個具有一定民主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但是他在現實生活中卻處處碰壁,處處受到冷遇。方鴻漸的悲劇,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那些比較正值的知識分子在黑暗社會這一“圍城”中的悲劇命運。

小説除了着力塑造方鴻漸這一主要人物形象外,還成功地塑造了其他一些知識分子的形象。如滿口仁義道德,但卻滿腹男盜女娼的封建半舊遺老李梅亭;虛偽庸俗的,以在情場上施展手段而得意的大家閨秀蘇文紈;俗不可耐的小胖子“大詩人”曹元朗;外形木訥,內心齷齪卑瑣的假洋博士韓學愈;道貌岸然卻老奸巨滑的三閭大學校長高鬆年;溜鬚拍馬、淺薄猥瑣的勢利小人顧爾謙等。這些活躍在新“新儒林”裏的各色人物,真實地再現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知識分子靈魂的空虛和精神上的病態。

這本書寫得很有文學色彩。作者幽默的筆墨使一個性格鮮明的小人物躍然紙上。有人説,方漸鴻是作者本人的影子,無論是真是假,方漸鴻這個人物作者描寫得非常到位。作者的筆墨幽默,在幾處人物的外貌描寫中也得以體現。但更令我佩服的是作者以幽默的語言諷刺嘲弄一些社會現象,文字順暢,使人讀起來易懂。在寫作方面這本書也有很多我值得學習的地方。

其實,有時我們也會身陷“圍城”,但更多都是我們自己為自己創造的。我曾經也有很多煩惱和困擾,現在看來,也不足為奇了。成功要靠自己努力爭取,“如果你失敗了,就説明你還不夠強大,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吧!”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想要成功,只能改變自己。只是我去適應環境,環境並不會來適應我。想要打破自己身邊的“圍城”很簡單,凡事應更多地站在客觀的角度去考慮,多找找自身的原因。

圍城的心得體會篇6

每到週五,我們從早上起牀開始,就會興奮異常。

你整理牀上的東西,我拿起穿髒了的衣服一股腦兒塞進行李箱。如果誰的飯卡里還有很多錢沒有用完,大家就想着讓她請客。我們知道,過不了幾個小時,我們就可以走出校園,走出我們看作是牢籠一樣的學校。

然而,我們誰也無法逃脱,時間滴滴答答的流逝。誰也不能如科幻片裏一樣,瞬間穿越時空來到二十歲,來到三十歲,那時候,我們就可以離開這倒黴的作業,離開這每天坐在課桌前乖乖聽課的日子。因為,兩天的休息後,我們又揹着行囊回到了這個熟悉的地方,回到了這個有些枯燥的日子裏,忙着操練那一道道習題。

這種輪迴,讓我想起了曾經讀到的一本書——《圍城》。

錢鍾書的《圍城》裏,有句話,我特別記住了,那就是“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小説的主幹是圍繞着主人公的婚姻與職業而展開的,各個人物大都加入了那場令人尷尬的“圍城”遊戲:進去的想出來,出來的想進去,實際上卻是出不來又進不去。作者藉此揭示人類根本的劣根性:人性的盲目。在這樣一種進進出出而又無可奈何的生存狀態中,人失去了目的性,就像無頭蒼蠅,最終在忙忙叨叨、糊里糊塗中結束生命。

我覺得裏面的人物都帶給了我很深刻的印象,不管是主人公方鴻漸,還是其他一些出場不多的人,因為他們都是很有特色的,都或多或少的反映着某種人的性格。其實雖然方鴻漸是一個很普通的人物,但是卻代表了中國很大一部分人的性格,死要面子,有時候會有點自以為是,甚至骨子裏透着某種懦弱,但是給我的感覺卻是那麼的真實。裏面有蘇文紈,對愛情過於羞澀,不敢主動去爭取,有時候又帶着點賭氣的性質,在方鴻漸丟下她以後,他就那麼迫不及待的嫁給了一個自己根本不愛的人,中國有很多女性都是這樣。還有唐曉芙,方鴻漸唯一愛的一位女人,最終也還是沒能逃脱一樣的結局。然後方鴻漸就在趙梓楣以及其他人的流言蜚語下莫名其妙的和孫嘉柔走到了一塊。

這座感情圍城,曾經令方鴻漸嚮往,之後又無奈於城中的無聊。而在三閭大學着實是一座事業的圍城,這裏面充斥着爾虞我詐,時刻讓人感到壓抑,令本性善良卻怯懦的方鴻漸不堪忍受,但當他離開那裏,面對的卻是一個集父母的封建思想,家庭的責任,事業的衰敗,多層混雜的社會大圍城之中,讓他更加覺得無所適從。

我是一個學生,我覺得我也正處在一所圍城中,圍城裏有什麼?是學校吧,學習和作業使我想逃出去,然後充滿期盼的進入下一個圍城——工作。而城外的人呢?應該是那些還未上學的小孩子吧,他們滿懷期望的想進入這座圍牆,正如十幾年前的我們。被困城中十幾年,接着就是重複我們所經歷的,又進入另一所圍城。

而那些已經步入新的輪迴的成人們,父母老是在我們面前叨叨,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到那童真的美好,你們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老師們總是話話兒裏帶着遺憾,要是能回到你們的“圍城”裏,我定不想留下太多的無奈。

我們茫然了,還是清晰了?

這彷彿無休止的進,出, 我們永遠無法逃離。

也許,我們只能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我們不必逃離,要去面對,去正視,去挑戰。

圍城的心得體會篇7

很早就聽過《圍城》,一直都沒有看過,現在看完了,感觸頗深。翻完合上書時覺得結局像是還沒完全揭露出來似的,意猶未盡。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句一直是視為經典的語句“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書中方鴻漸與蘇文紈、唐曉芙、孫柔嘉的感情糾葛,每每因自己的怯懦,不敢多言,言亦不由衷,甚至一步步陷入工於心計的孫柔嘉的婚姻陷井之中,最後自食婚姻苦果。這座感情圍城,曾經令方鴻漸嚮往,之後又無奈於城中的無聊。而在三閭大學着實是一座事業的圍城,這裏面充斥着爾虞我詐、明爭暗鬥,時刻讓人感到壓抑,令本性善良卻怯懦的方鴻漸不堪忍受,但當他離開那裏,面對的卻是一個集父母的封建思想,家庭的責任,事業的衰敗,多層混雜的社會大圍城之中,讓他更加覺得無所適從,似乎所有的一切都被一隻無情的大手掌控着。本就無材的方鴻漸也只會牢牢地屈服於這隻手,逆來順受的承受朋友的施捨,義無反顧得踏入愛情陷阱,事業低谷。整本書中,除了他對唐小姐的追求尚顯出些他試圖征服命運的思想外,其餘的,指示方鴻漸徒勞的思想鬥爭和軟弱的行為罷了。所以也就有了如此悲涼的結局。

裏面對人物的刻畫細緻生動,出現的每個主要角色都有明顯的人性弱點。例如:看似頗有學識但品行放蕩為人自私小氣的李梅亭;學歷頗高修養似乎不錯的大家閨秀蘇文紈,最後也沒擺脱婚後顯露出的庸俗;外形木訥老實但內心陰險、唯利是圖的假洋博士韓學愈;道貌岸然老奸巨滑的三閭大學校長高鬆年。就是最大的主角方鴻漸也難逃被貶低的“噩運”,他就像趙辛楣所説的,他並不讓人討厭,只是全無用處。他抱有着那個時代所謂的知識青年所具有的正義感,儘管這正直常在諸多生活瑣事所迫下屈服。也正因為這説多不多説少不少的正直,他在現實生活中處處碰壁,處處受到冷遇,無論是三閭大學,還是報館,他混得甚至還沒有他的夫人好。而且作者把人性的虛榮諷刺得淋漓盡致。對於大學教授,他們藉着兵災來吹噓:汪處厚得意地宣揚他南京的房子;陸子瀟流露出戰前有兩三個女人搶着嫁他;李梅亭在上海補築洋房;方鴻漸也把故鄉老宅放大了好幾倍……“日本人燒了許多空中樓閣的房子,佔領了許多烏托邦的產業,破壞了許多單相思的姻緣”。對於方鴻漸的兩個弟媳,則是開了自己嫁裝的虛賬,調查孫柔嘉的陪嫁。人物形象是那麼鮮明。

?圍城》從“圍城”這個比喻開始,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人類的“圍城”困境:不斷的追求和對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隨之而來的不滿足和厭煩,兩者之間的矛盾和轉換,其間交織着的希望與失望,歡樂與痛苦,執著與動搖——這一切構成的人生萬事。“圍城”困境告訴我們人生追求的結果很可能是虛妄的,這看起來好像很有點悲觀,但骨子裏卻是個嚴肅的追求,熱忱深埋在冷靜之下,一如錢鍾書本人的一生。他揭穿了追求終極理想、終極目的的虛妄,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過程不再僅僅成為一種手段,而使它本身的重要意義得以被認識和承認,使我們明白追求與希望的無止境而義無反顧,不再墮入虛無。

當我讀完全文後,感到意猶未盡,故事戛然而止了。是啊,一切就這樣都“結束”了嗎?對於主人公的故事,對於整個《圍城》,讓人去細細地思索、靜靜地品味、慢慢地鑑賞。全文最後一句話:“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包涵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這種時間上的巧合不正是反映了世事的蒼涼與變遷嗎?

依然是那句充滿哲理的話“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被圍困的城堡有很多種解釋,或許是封建禮教,或許是愛情,那些城裏城外的人便是一些熱血沸騰,想改變命運,依然尋找成功途徑的人。願我們能好好的把握好、珍惜好今天的生活,這樣我們的生活會更快樂更美好的。

圍城的心得體會篇8

錢鍾書先生首先是一位卓越的學者,其次才是一位優秀的作家。學者的著作通常是晦澀拗口的,但《圍城》是鮮活自然的。但學者風骨與文人情調之間存在着內在的聯繫,這具體表現在文風與主旨上。

?圍城》文風輕快而機敏,用揶揄和戲謔刻畫普通的人物、推動情節的發展、揭示深刻的哲理。主人公方鴻漸、女二號蘇文紈,在我看來,是形象最豐滿的兩個人物。方鴻漸出身之地以“打鐵、磨豆腐、抬轎”而聞名,這三個詞已經把中原小鎮的生活背景勾勒了出來。“鐵的硬、豆腐的淡而無味、轎子的容量狹小,還加上泥土氣,這算他們的民風”這一長句,完全奠定了方鴻漸的身世背景:來自一個小康的中國小鎮,士紳之氣免不了長久伴隨着他;更重要的,是這一看似對民俗的敍寫,其實成為了方家的各色人物的形象暗示。這種高效、簡潔的文風,正與學者的邏輯嚴密、論述深入的作風聯繫緊密。方鴻漸剛到大學任教的時候,他與校長高鬆年之年的接觸也值得玩味:首先,他並不清楚對方的打算,因而在接受副教授之職時,還覺得幸運。他的偷安、懦弱那麼徹底,使得他完全犧牲最基本的利益。在整個衝突的過程中,表面上風平浪靜,其實針鋒相對;表面上有攻有守,其實方鴻漸一路敗北。他就是這麼一個隨和、糊塗、胸無大志之人。這與他鄉紳的家庭環境有關,這也由他雲遊歐洲卻一無建樹的經歷決定,這更與他的天性密不可分。故説他不是“野獸”,“頂多是一隻家畜。”刻畫入骨如此,也只有魯迅可以媲美。

而魯迅之激烈強硬雖勝錢鍾書一籌,卻也有不如錢之處。其一,便是諷刺太甚以致人物類型化。在錢老作品中,蘇文紈算是偏反面的角色了,才學出眾卻古板而勢利,但並沒有被刻畫成一個呆板的木雕。從頭至尾,處處有對蘇文紈言行的戲謔,甚至諸如因吃醋而破壞唐方之戀的敍寫,但也有單純、善良的情節——如蘇小姐攻擊趙辛楣以保護嘴笨膽小的方鴻漸。這類手法沒有把任何一個人物寫死,而是留出了足夠的空間讓讀者做出判斷、醖釀情感——所謂藝術的再創造大抵如此吧,讀者的體驗和思想本身成為了作品的價值。

從主旨上講,錢老的《圍城》沒有涉及太宏大的主題——與雨果寫命運、托爾斯泰寫戰爭、魯迅寫國民性相比,錢老只是寫了20世紀30年代青年知識分子的情感生活與職業生涯。但因為焦點小,表現得自然細膩周全了。

書中涉及的有專業精深、事業成功的蘇文紈、趙辛楣;有食古不化的幾位古體詩人;有工於心計的韓學愈、高鬆年;有不學無術的曹元朗與方鴻漸……擴展到老一輩文人官商,還有順應時代的方父等等。唯有全面,才能深刻。

在那個年代,知識分子是幸運的——人民需要啟蒙、科學文化落後、大學生尤其是洋博士的頭銜是金字招牌;但知識分子又是痛苦的——戀愛自由是泡沫、學術創新是口號、政治清明是幻想——當然,這是與發達的西歐、北美等相比而言的。

知識階層的不幸,在中國是長期的,而非短暫的。

老一輩的方老爺子是前清讀書人,學而優則仕未成;中間的三閭大學各位教授,佯攻學問而實攻心計;蘇文紈、孫柔嘉竭力衝破女子的不平等,其實是在爭取施展女性權謀的高層平台。知識分子很難真正憑知識立錐於世。學問從一開始就得染上銅臭,“教授”、“博士”、“主編”這些頭銜幾乎是對“局長”、“大人”的模仿。進一步講,時至今日,無論歐美或是東亞,一半以上的高等教育還是為了追求利益服務——財經、政法、企管、商貿等等。知識分子永遠依附於他們蔑視的事物。

在更深層次上,現代知識經濟下的競爭增加了知識分子的磨難,才華與毅力缺一不可,家世與計謀也力量巨大。教育體系存在的階層壟斷型、自然淘汰法,在一切國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參與者多了,而花環只有一個,失敗率必然增長。方鴻漸只是失業、失戀、失敗大軍中的一員。

?圍城》是一部生動的鬧劇,在並不沉鬱的情節中藴含了太多細微的深刻的思想。如今的社會,上到大學教授,下到普通的幼兒園老師,有多少知識分子在複製方鴻漸的人生?理性真正走到文明的峯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