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美術課程培訓心得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83W

美術課程培訓心得多篇

美術課程培訓心得篇1

課程改革給美術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僅僅停留在過去的以老師教,學生學為主的教學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小組合作,讓學生自己在合作中學到新知識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美術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養、人文素養。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如何更好把小組合作的融入課堂中?在思考的同時,我重新學習課表,又把一次次的實踐進行總結。為此,通過平時教學工作以及課外的學習探索、實踐與反思,我認為想上好美術課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營造開放自由的課堂氛圍

美術教學是一個預設和開放並存的系統,很多時候我們的教學都屬於“封閉教學”,按部就班,缺少開拓精神,隨着新課標的落實,由“封閉教學”走向“開放教學”已是一種必然,在一個輕鬆、活潑的情境中,讓學生樂於嘗試,不知不覺中學習到了美術的知識和技能,並獲得了豐富多彩的體驗,品嚐到了美術活動的樂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釋放,同時,他們的個性化創意得到了體現和展示,儘管他們的作品還不夠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藴含着極其豐富的情感、理想和創造性。

二、“合作互動”的學習方式

課堂教學是重點,“合作互動”的學習,是一種同伴之間為達到一定的教育目標而展開的學習方式,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信息交流,培養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精神,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第一、根據課型“合作互動”,通過互助互動有利於解決問題。第二、根據重難點,“合作互動”,抓住課中的難點展開並提出問題: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應用集體的智慧,較輕鬆地解決了難點。第三、結合作業,“合作互動”,美術作業與其他作業不同,每個學生的想象力和表現能力不同,對同一題材的表現也不同,因此,作業的完成應從封閉走向開放,由個體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質量。

“合作互動”的評價,同伴之間進行借鑑學習,有利於培養他們寬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鋭的審美鑑賞力。

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達到認識、操作、情感、創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還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斷提高美術素質以外,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上好美術課。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和辨別、調色能力的同時,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美術課程培訓心得篇2

美術新課程標準體現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實踐性,注重生活與藝術聯繫。中國小美術新課程標準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的知識框架,從全新的角度,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造型、表現;設計、應用兩個學習領域的活動方式強調學生自由表現,大膽設計創造,而欣賞、評述則是傾向於文化品味和素質品質,綜合、探索則強調通過綜合性美術活動的體驗學習,引導學生主動探求、研究創造,運用綜合性知識技能去製作。從新課程標準劃分的四個學習領域中,我們可以看出,新課程標準賦予了新教材很多體驗性學習方式。

美術課中的技能教育比較好理解和把握,而如何參入人文意識,在教學中應注意哪些呢?其實,人文性質就是美術課程的基本性質!美術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之一,不能脱離文化情景,美術作為人文學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濃郁的人文精神,課程改革是讓我們從單純的技術傳授轉向關注人的理想、願望、情感、意志、價值、道德、尊嚴、個性、教養、生存狀態、智慧、美、愛、自由等等。通過美術教育,我們可以有效的促進形成和發展學生的人文意識。這首先我們就要努力通過各個方面的學習形成和發展自己的人文意識,豐富自己的人文素養,如果我們老師不具備人文意識和素養,就不可能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向學生進行人文素養教育,其實,不要將美術教育視為單純的技術訓練,不要將美術從豐富的人文背景中剝離出去,再次要高度重視美術作品的鑑賞,理解發掘人文內涵。這一活動一般在教學欣賞、導入上運用,在課堂中儘可能讓學生接觸感受最大限度的信息量,課堂中所學的任何東西,都應視為浩瀚的人文海洋中的幾個小島,通過這些小島,他們接觸的應該是人文精神的海洋。但在不同領域的學習過程中要注意時間的安排,在“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及“設計應用”領域中不能放棄對學習技能的探究性學習及技能訓練。

新課程的另一重大舉措就是該以往的授之於魚為授之於漁。轉換課堂角色,改變往昔以師為主生為輔的教學模式為以生為主,師為輔的過程,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自主,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增強學生主體人格。而美術學科本身的性質決定了本學科更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我們首先要尊重和愛護學生,要承認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差異無好壞之分,它代表的是人的多樣性,在課堂上,差異是一種資源,不同是一種財富,這在課堂交流討論中得到了充分的運用。當然,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並不是對學生的學習採取放任自由的態度,我們應該作為主導,起嚮導,顧問作用,指導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每次學習課標,每次都有新的感悟和體會,突然,有三個元素湧上心頭,在這一空間,我,學生我將如何來引領他們?如何讓他們喜歡上我的美術課,我並不希望他們各個都成為畫家,當然,這也是不可能的,我只希望是他們因為愛上我的美術課因為我的某一節美術課而讓他們愛上了歷史,愛上文字,愛上了科學,愛上了發明和創造!

美術課程培訓心得篇3

國小美術新課標帶來很多新的理念,它改變了傳統美術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創造性、主動性,注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合作精神和學習興趣。在此,説説我對美術新課標的一些體會:

一、教師是指導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

傳統的教學,課堂是教師預設好的課堂,教師在課堂上的地位是非常有權威的。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學生根據教師的思路一步一步來掌握知識,教學過程忽略了學生的存在。而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一堂課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管怎麼教都必須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教學的成功,關鍵在於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在教學中注意安排一些選擇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製作方法。例如,在“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教學中,我在介紹完幾種表現方法之後,並不限定學生用哪一種方法,而是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自主地選擇方法,大膽、自由地表現自己的感受。在整個練習中學生還可以和小夥伴合作共同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練習,通過練習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愉悦感和滿足感。

三、讓學生“玩”得痛快,在玩中增長知識。

兒童最“喜”的莫過於玩了,要抓住他們的這一特性,讓他們玩自己親手製作的東西,在玩中增長知識。這樣,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善於發現問題,並能究其根源,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寬了知識面。

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這才是課改的最終目標。

美術課程培訓心得篇4

“美術新課程標準”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的知識框架,從全新的角度,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欣賞評述,造型表現,設計應用,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造型表現、設計應用兩個學習領域的活動方式強調學生自由表現,大膽設計創造,外化自己的認識和情感;欣賞評述則傾向於內化為文化品位和素質品質:綜合探索則強調通過綜合性美術活動的體驗學習,引導學生主動探求,研究創造,運用綜合性知識技能去製作,表現和展示,喚起學生對未知領域的探求慾望,體驗愉悦和成就感。從新課標劃分的四個學習領域中,我們可以看出,不論是外化能力、內化品質,還是探索未知,體驗成功與情感,新課標賦予了新教材很多體驗性學習的方式。新課程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從學生的經驗出發,教學要向少年兒童的生活世界迴歸。教學方式由被動的接受式轉向探究性學習、自主合作學習。

?美術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美術教材“應具有基礎性、趣味性和開放性鼓勵教材編寫的多樣化,以適應各地的美術教學實際。美術教材質量的優劣,對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審美趣味、創新能力和個性品質有着直接的影響教材結構強調探索性,採用全新的設計思路。教材內容和活動方式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在這種形式下,我們必須認識到傳統美術教材在教育觀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方面的侷限性。傳統的美術教育注重寫實性的繪畫造型能力的培養,學生不僅要掌握比例、透視、體積、明暗、構圖、質感、色彩等造型藝術的基本知識,還要做到能準確真實地描繪觀察對象。這種教學方法用在兒童美術教育上,則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其中造型技能技巧的.難度,是理解力還不強的兒童,特別是低齡兒童難以達到的。它容易把兒童已有的藝術直覺,潛意識的藝術創作活動壓制下去,使兒童的藝術思維侷限在某一特定的模式中。

美術課新標提倡發揮兒童的藝術直覺,在寫生作業中要求學生不僅僅要觀察事物的外在形象而且能聯想到與觀察對象相關的其它事物及自己與觀察對象之間的某種聯繫並把它表現在畫面上。它鼓勵學生在觀察與表現中不拘泥於客觀事物本身,學生可不受客觀限制將觀察視點擴展,進行超現實的表現,學生在創作式的寫生作業中學習基本的造型技能。這種教學方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發了學生的藝術衝動,培養的是學生的審美素質、創造性思維能力和最基本的造型能力。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確立新的教學觀,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慣性,使教學方式顯現多樣化的格局。在很多教師的概念中,教學就是講課,就是把書本知識傳遞給學生,把學生作為知識的“容器”進行灌輸,“填鴨式”教學是某些教師慣用的教學方法。在新的課程與教學改革中,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於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而不是知識的化身,以權威自居。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是起輔導、幫助、引導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學生的控制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教學的目的是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要通過討論、實驗、探究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應創設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

美術教育,應該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引導學生髮現美、觀察美、體驗美、並且創造出美。

美術課程培訓心得篇5

?國小美術新課程標準》擺脱了單純傳授技能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的知識框架,強調寫實性教學,體現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注重生活與藝術聯繫,鼓勵學生自由表現,大膽創作,讓學生充分參與到美術活動中來。然而在目前美術教學中,卻普遍存在着以下幾個問題:

(1)學生的觀察力不強,想象力被傳統教學的條條框框束縛,缺乏創作素材。

(2)學生缺乏大膽創新的意識,畫的東西“千人一面”,沒有個性。

(3)師生缺少交流,老師難以理解學生的創作意圖,從而也影響對作品的評價,甚至有些老師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威,對沒按要求畫畫的學生大加斥責,長此以往,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創作積極性。

(4)教師在課堂上採用單一的教學形式,(如繪畫課、欣賞課、手工製作課單獨上,而且是教師指定),學生感覺自主選擇的空間小,是一種被動的知識接受,從而產生枯燥感,也會影響他們的學習熱情。

要在課堂教學上解決上述問題,我認為教師本身除了不斷提高美術素質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改進教學方法,通過引導觀察、鼓勵創造、傾聽交流、自主學習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使他們在積極愉快的美術課堂上去欣賞、體驗、創造美,感受繪畫創作的成功和快樂,從而提高他們的藝術能力和美術素質。

以上是我對新課標的一些認識和理解,我將在教學工作中依據新課程標準努力工作,爭取把美術教學搞得更好。

美術課程培訓心得篇6

在此次專家教授中每一節課都很精彩,在專業教師的專業水平同時,我更關注其授課方法。對我這名美術教師來説,專業講座課中值得我學習的東西很多很多,總結起來有以下四點:

一、不斷的學習

在專業教師的課堂中,我領悟到:不斷的進步是以不斷的學習為前提的。我個人很喜歡美術教學,當教學遇到困難的時候,需要有較高專業水平的教師給我指導,助我突破瓶頸。專業教師的示範課滿足了我的需求。兩天的聽課研討培訓結束了,但我的學習並未結束,相反,以此為契機,它才剛剛開始。

二、轉變思想觀念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意識也逐步提高,過去把音體美科目當成副科觀念已經過時,學生及家長已逐漸意識到了音體美教育的重要性,為孩子選擇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已經成為了絕大多數家長的共識。教師的我們必須要轉變思想觀念,轉變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方式,跟上時代的發展,做一個能適應社會並受到學生喜歡的合格教師。

三、加強學習

過去不代表未來,要轉變觀念靠的是學習,不斷地學習,以學習來改變自己,以學習來充實自己。本次校本培訓,我更強地意識到了自己知識的淺薄。在這些音體美專業教師面前我多像一隻井底之蛙,每個教學環節我都覺得很新鮮,走進他們的課堂給我美的享受,藝術的薰陶,跟我無所事事,對學生缺乏指導的課堂相比,我有了一種很強的危機感,所以學習迫在眉睫!只有這樣才能使危機有轉機,所謂“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相信自己能堅持。

四、學會反思

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只有善於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師,才能成為得力的有經驗的教師。”波斯納也説過:“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成為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他的教學水平的發展將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在以前的工作中,我雖然有過反思,但從來沒有很認真地正規地把它當成一項工作去執行,只是在頭腦裏想想就過了。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一定而且必須要學會總結反思,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總之,通過培訓的學習收穫很大,希望今後能有更多這樣的機會,使我們的教師能夠儘快提高自身美術專業能力,投入到教育教學當中,在教育這個崗位上有更高的突破。我也會努力總結自己的教學,上好自己的每一堂美術課,努力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美術課程培訓心得篇7

8月28日-29日我參加了教育局和學校組織的新課程改革培訓,通過緊張的學習、交流、研討、評論等對這次的課程培訓有了全新的認識。兩天的培訓時間很短,但很充實。講師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的分析和介紹,並提供優秀教學視頻讓我們觀看。讓原本茫然的課改理清了些思路。

1、把握鑑賞課的性質,更新教師觀念。

將人文性確定為美術課程的基本性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情感是一種智力,是現代教育觀念。很長時間,舊的傳統教育只重視理性智力,忽視情感智力。如今,學校美術教育是培養情感智力的有效途徑。學生通過美術鑑賞課來參與文化傳承和交流,提高自己的審美文化素質又利於情感智力的培養。課程改革要求的是我們教師觀念的提升,教師作為課改的執行者,決定着這場教育變革的成敗。因此學校組織我們廣大教師參與各級培訓,優化校本教研,自覺發展專業素養和教學藝術,力求以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規範優化教學行為。

2、多學科相結合,讓學生主動參與,實現師生互動。

美術新課程標準,強調美術課程性質的人文性、愉悦性和創造性,強調藝術教育的個性化,強調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強調美術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等等。這就要求美術教師構建超越學科的生態型知識結構,學習與美術相關的其它新技術、新知識,學習促進學生思維和人格發展的教育方法。所以學科間的整合或統整,是現代教育理念,亦是現代美術教學趨勢之一。我們教師除了應具備基本的美術知識,同時還需要了解相關的“姐妹藝術”。例如:文學、音樂、電影、舞蹈等等,從學生熟悉的或已經掌握的知識切入,讓學生隨老師設計的思維潛移默化地進入美術欣賞的學科知識,順理成章逐漸深入。

新課程要求教師確立新的教學觀,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慣性,使教學方式顯現多樣化的格局。在很多教師的概念中,教學就是講課,就是把書本知識傳遞給學生,把學生作為知識的“容器”進行灌輸,“填鴨式”教學是某些教師慣用的教學方法。在新的課程與教學改革中,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於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而不是知識的化身,以權威自居。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是起輔導、幫助、引導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學生的控制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教學的目的是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要通過討論、實驗、探究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應創設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

國小美術教育,應該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的各個方面,通過繪畫這一活動形式來發掘孩子們自身的潛能,培養孩子們敢於追求美、勇於創造美的精神。

轟轟烈烈的新課程改革為老師創造了一個新的機遇,“一切為了學生”,這將是老師心中為之奮鬥的目標;賦予學生自由,也將是老師教學中的規範。愉快教學,將令老師與學生在教學共同成長,並使學生在學習中既獲得知識又得到個性的培養與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