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習《共產黨宣言》心得體會分享演講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88W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6週年之際,能夠與同志們一起學習交流《共產黨宣言》感到很榮幸。我現在是懷着一顆忐忑之心坐在這裏。過去跟同志們講“王陽明心學”時有過這種感覺,但不是這樣的激烈。“陽明心學”三大核心:心即理(真理就在你心中,應該向內去求);知行合一(知行不能分開,只知道不行動,其實還是不知道);做到這兩點,就可以致良知了。習近平同志講,我們要知道從哪裏來?最終到哪裏去?不忘初心,追根溯源。我們尋找的共產黨人的根、共產主義思想的源,就是《共產黨宣言》。前段時間檢查各支部黨建工作時,我發現有的黨員同志將《中國共產黨黨章》抄在筆記本上。作為一名擁有3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我看了以後很有感慨,感到很大的欣慰。

學習《共產黨宣言》心得體會分享演講

今天講學習《共產黨宣言》的體會,我是戰戰兢兢、誠惶誠恐,不到之處請同志們給予批評幫助。

一、《共產黨宣言》是無產階級的“聖經”

160年前的1847年,《共產黨宣言》出版,最初只印了幾百冊,但它後來卻成了人們的思想武器。時至今日它影響了全人類,被翻譯成了200多種文字在全世界廣泛傳播。由於《共產黨宣言》的問世,世界各國產生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社會主義革命組織,形成了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陣營,從根本上改變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世界格局。由於它的問世及其他著作的發表,馬克思被評為世界公認的人類千年最偉大的思想家。

《共產黨宣言》不僅成為全世界共產黨人和一切進步人士必讀的著作,而且成為大學生的必讀書目。據美國一家調查機構的數據顯示,《共產黨宣言》現在是美國名校大學生十大課外必讀書目之一。一位法國作家在回顧十九世紀以來的歷史事件時説:“沒有工人運動,沒有社會主義者,沒有馬克思,當今世界5/6的人口將依然生活在半奴隸制的陰鬱狀態之中。”

據説,毛澤東主席把《共產黨宣言》讀了100多遍,而且每當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遇到困難的時候,他總會拿出這本經典的小冊子來讀一讀,從中尋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包括他所有文章的語言風格都如出一轍。 斯大林曾説,《共產黨宣言》就是無產階級的《聖經》和福音書,它的問世創造了一個新的時代。

這些評價並不誇張。當今世界,無論死去的社會主義,還是活着的社會主義,還是那些腐而不朽的社會主義,無一不是《共產黨宣言》理論精神的學生。如,階級鬥爭、資本、世界市場、全球化、剩餘價值、異化勞動、無產階級、生產力、生產關係、統一戰爭、革命……,這些今天能耳熟能詳的概念,全都是從《共產黨宣言》這個經典的小冊子中發展完善而來的。無產階級的我們正是依賴着它們,構建起對世界重新理解與發展的方式。資本主義,不誇張地説,也是依賴着《共產黨宣言》對它的批判、提出的改造措施,磕磕碰碰地走到了21世紀,甚至在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後,更表現出“迴歸共產主義”的馬克思情結。英國、法國、美國、德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的首相、總理、大臣們,甚至都會把《共產黨宣言》重新放在枕頭底下,以期找到救治危機的靈感。

可以説,資本主義是學習了共產主義方案,才推遲了它必然滅亡的時間,但其本身的危機絕不可能由自己來克服。因此,資本主義總是通過製造危機來解決危機。2014年,一位法國經濟學家寫的一本《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中説道,資本主義能有效地分配資源,但是,資本主義下的財富累積方式卻是違反道德的。他研究發現,伴隨着全球化的深入,近30年來工業國家的資本年報酬率遠遠高於經濟年增長率,這極大地傷害了民主政治所訴求的公平與正義,而且這種趨勢還會繼續下去。

這種觀點,不過再次驗證了馬克思、恩格斯160年前的預測:資本主義,本質上並不是一種公正的社會,它註定要被新的社會所取代。

在今天,一切共產主義的追逐者和信仰者們,會繼續堅信馬克思主義的判斷:“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運動。”因為,共產黨人沒有自己的權利,共產黨人只有一個永恆的目標:實現每個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共產黨宣言》中的“每個人的自由發展絕不是一個偶然的提法,而是馬克思、恩格斯所確立的一個根本價值取向,這個價值取向的主要內容包括:消滅私有制,消滅剝削,消除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實現共同富裕,追求民主、自由、公正。

二、《共產黨宣言》是人類歷史進步的一盞明燈

《共產黨宣言》就是一顆燃燒的火石,一旦被它點燃,世界就會為之瘋狂。記得去年看過一部電影《地火》,就是反映《共產黨宣言》傳播到中國後,魯西北農村羣眾鬥爭的故事。

所以説,《共產黨宣言》最為引發爭議之處,就在於馬克思對無產階級“通過暴力革命奪取政權”這一行動的支持和呼喚。

《共產黨宣言》既解放了無產階級,也解放了“人”,它使人從抽象的理性人,走向感性活動着的人,從孤立的“個人”走向“在肉體和精神上互相創造着”的人;使關於人的知識,從神學及形而上學,走向了現代社會科學。

十九世紀的歐洲是病態的,急需一種健康的精神,急需一種健康的哲學。歷史上第一篇全面揭露歐洲精神病態的文獻,無疑就是《共產黨宣言》。《共產黨宣言》不僅是無產階級的解放宣言,也是人類的解放宣言。《共產黨宣言》影響的不僅僅是共產黨人,鼓舞的也不僅僅是無產階級,而是無數的思想家。有人説,從《共產黨宣言》發表之日起,歐洲的精神,不,人類的精神就煥然一新了。

馬克思的力量,是思想的力量,是改造世界的力量。馬克思理論,馬克思主義,絕不僅僅是知識,它更是一種信仰、一種信念。馬克思、恩格斯對社會發展規律和人類歷史規律的認識,實際上是對真理的一種把握。追求真理,獻身真理,就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如果信念、信仰不是一種力量,就無法解釋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取得轟轟烈烈、偉大輝煌的勝利。

三、共產主義是我們的最高信仰

人類有三種關係:人與物的關係,產生了自然科學;人與人的關係,產生了社會科學;人與自己的關係,產生了宗教與信仰。

人為什麼要有信仰?從生理學上分析,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有信仰,或大或小,或多或少,但其中只有一個是至上的。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禪師指着一塊長滿雜草的土地,問他的弟子:“用什麼方法才能把雜草除掉?”一個説:“用鏟子剷掉。”一個説:“可以一把火將草燒掉!”一個説:“把石灰撒在草上就除掉雜草了。”禪師淡然笑之:“你們明年來看看。”到了第二年,弟子們看到的是一片金燦燦的莊稼。他們頓悟:要想除掉曠野裏的雜草,只有一種辦法,那就是種上莊稼!那思想上的雜草如何剷除掉呢?這就需要樹立一種最高信仰。

我們也熟悉這樣一個故事,鄧小平和女兒毛毛的一段對話:毛毛問鄧小平:“長征的時候你做什麼?”鄧小平回答:“跟着走!”毛毛接着問:“跟誰走?”鄧小平又答:“跟共產主義信仰走。”這一回一答對那一輩人來説幾乎是一個無意識的反應,卻又是一個深入骨髓和靈魂的命題。而當下卻成了我們相當一部分共產黨員困惑不解的思想疑雲。什麼是“共產主義”?第一個誤解就是在很多人眼裏,共產主義就是“大公無私”、就是“禁慾主義”。很多人連共產主義的“產”是“財產”還是“生產資料”都弄不清楚,就先入為主地對共產主義存有偏見。實質上,共產主義的“產”字指的是生產資料而非財產。還有很多人將共產主義社會誤解為人世間的桃花源。有人問:“共產主義社會還有社會矛盾什麼?”其實,矛盾是無處不存、無事不在的,共產主義也是有社會矛盾的,共產主義只是消滅了剝削和私有制,但不可能消滅矛盾,矛盾無時無事不在。

現在全社會都在追求公平正義。公平正義離不開精神高地,離不開思想信仰。1949年6月,被迫下野的蔣介石,在他的家中檢討在大陸的失敗,把共產黨的優點概括為七條:①組織嚴密,②紀律嚴厲,③精神緊張,④手段徹底,⑤軍政分開,⑥辦事調查,⑦主義第一。這裏,一方面説明蔣介石作為一個政治家,經歷了軍事上的全盤失敗,也算成熟了;另一方面更進一步説明,由共產黨的對手總結出來的力量,是真正的力量,最大的力量。

《白鹿原》的作者陳忠實説過這麼一段話:“我們今天缺乏的不是思想,而是思想的力度。”現在我們的思想已經太多了,東方的、西方的、古典的、現代的,什麼都有,但沒有力度。

什麼叫“思想的力度”?毛澤東説:“馬克思的思想勢如破竹,魯迅的思想勢如破竹。”勢如破竹就是力度。馬克思主義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批判,真理就是在批判和鬥爭中實現的。所以説,共產黨人不管職務高低,首先要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所以,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不禁要問:現在還有沒有正義感?有沒有原則?能不能堅持這一原則?我們還能感覺到自己從事的事業是正義的嗎?

四、共產主義正在變為現實

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是一種社會形態,二者是同一個詞。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第一階級,是共產主義的第一個階段,是按勞分配的。而共產主義是第二個階段,也是高級階段,以按需分配為主要特徵。因此説,社會主義的建立就是共產主義開始變為現實的重要標點。有專家這樣解讀,我們現在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分上半場、下半場。上半場是從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末,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小康,人均1000美元,這個已經實現。下半場分兩個階段:①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②到2050年,中國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共同富裕社會,全面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特別是綠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

那麼,什麼是真正的共產主義?什麼是真正的共產主義社會呢?共產主義是我們的遠大理想,是我們的最高綱領。共產主義社會則是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社會。

習總書記強調,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共產主義是我們黨的遠大理想。沒有馬克思主義信仰,沒有共產主義思想,就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主持起草十八大報告時,他專門要求寫上這樣一段話: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

習總書記要求,我們幹事業不能忘本忘祖、忘記初心。我們共產黨人的本,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的忠誠。我們要固的本,就是堅定這份信仰、堅定這份信念、堅定這份忠誠。共產黨人如果沒有信仰、沒有理想,或信仰、理想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就必然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

“聖經”、明燈、信仰都是人們賦予《共產黨宣言》的桂冠。那它是在什麼背景下寫的?寫了些什麼內容呢?為什麼全世界無產者那麼崇拜?

1847年1月的一天,一個名為“正義者同盟”的神祕組織,從倫敦來到布魯塞爾(比利時首都)。該組織最初具有濃郁的幫會色彩,成員主要由流亡在外的德國裁縫、木匠、鐘錶匠、排字工人等手工業者組成,宗旨是以少數人的密謀活動建立財產公有的新社會。他們思想上一度受到各種空想社會主義的影響,因此,提請馬克思、恩格斯幫助改組同盟。1847年6月,“正義者同盟”舉行第一屆代表大會。改名為“共產主義者同盟”。同年11月29日,第二次代表大會舉行,受大會委託,馬克思和恩格斯負責起草一份公開的宣言,作為同盟的政治綱領。1848年2月,在布魯塞爾一個名叫“白天鵝咖啡館”裏,創作出了改變歷史格局的《共產黨宣言》。這一年,馬克思不滿30歲,恩格斯才27歲。這一年,距離1516年托馬斯寫作《烏托邦》已經332年,人們在歷史的迷途中跋涉了332年之後,終於尋找到一條通往理想社會的科學道路。由此,這個白天鵝咖啡館也成了共產黨人心目中的聖地。

由四部分組成的《共產黨宣言》,充其量有2萬多字,但真要讀懂,真正明白其義,不下點功夫,是不可能達到的。為什麼毛澤東主席説,他讀過不下100遍呢?最好還是讀原著,這裏只能擇其要者,歸納4點。

1、“兩個必然”:社會主義一定會贏。有人會問,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鬥了這麼多年,到底誰會贏呢?我們堅信社會主義一定會贏!哪來的信心和底氣?《共產黨宣言》中關於“兩個必然”的論述,就是我們信心的來源。什麼是“兩個必然”呢?《宣言》第一部分的最後一句就是:“資本主義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這就是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看來,人類的歷史和自然界的歷史是一樣一樣的,它由一個客觀規律支配着。這決定了資本主義沒有辦法克服它內在的基本矛盾,所以週期性的經濟危機沒法避免,所以必然走向滅亡。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歷史較量主要體現在,資本主義由於生產資料私有制,導致財富分配不均,日子會越來越差,而社會主義除了堅持生產資料公有制,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日子越過越好。

有專家分析,一個國家的生命發展週期會經歷四個階段:準備成長期、迅速成長期、強盛期、衰弱期。西方國家一般是先崛起後衰弱。而我們中國呈現出一個U字型,先衰弱後崛起。1820年的中國,佔世界經濟總量的1/3,到了1950年降至不到1/20,只有4.5%。而到了1978年中國現代經濟完成了準備成長期,有這樣幾個標誌:①建立了比較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②建立了比較獨立完整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現代科學體系。③建立了一個以中國共產黨為領導的現代國家制度體系。1978年之後,我國進入迅速成長期,或者説經濟起飛階段,它將改變世界經濟格局、政治格局,甚至正在改變世界的科技格局。到2020年之後,中國將進入強盛期,這個時期起碼將持續50年。這一系列發展階段的核心是國家競爭,國家競爭的本質是創新的競爭。

另外,社會主義中國還得益於具有三大獨特優勢:

一是特殊的政治體制優勢。有人認為,從1949-1978年的30年是我國發展的恢復停滯期,然而恰恰是這個時期,中國以高昂的社會代價建設了動員能力特別強的現代國家,完成了相當徹底的社會主義革命,將土地和工業資產全部公有化,建成了非常強的社會意識,這成為中國近30年迅速發展的思想和行動基礎。20世紀50年代,中國與印度水平相當,但到了2014年,印度人的識字率還未趕上中國1990年的水平,而健康、衞生、平均壽命等都落後中國20年。

二是“規模大”的優勢。在現代經濟中,許多核心產業若沒有規模是無法發展的。如韓國很難建立一個完整的航空工業體系,台灣也很難建立獨立的高鐵工業體系,因為他們都沒有巨大的市場和規模。現在全球完整的航空工業體系只有兩個:一是美國,其代表是波音公司;二是歐洲,其代表是空中客車公司。第三個,最有可能的是中國航天航空業。規模優勢帶來的“磁吸效應”也十分驚人。現在全球500強都制定了中國市場戰略。如韓國現代汽車7個年產 30萬輛車的生產線,有5個設在中國。2014年在中國銷售近100萬輛,相當於韓國國內市場的3倍,高出美國市場的70%。

三是“後發優勢”。後發有時候是可以先至的,例如可學習過去的經驗,避免錯誤,少走彎路。特別是若有能力去模仿、複製,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改良,就可以進步神速。中國的“蛙跳式”技術更新就是這樣。當我們連普通電話還沒有普及的時候,卻同時進入了無線與數字通信階段。中國的傳統金融業尚未充分市場化,但“互聯網金融”卻衝到世界最前沿。

2013年美國加州州長布朗訪華,主要是引進中國的高鐵系統。他深有感觸:150年前中國曾幫助加州修鐵路,但輸出的只是苦力,現在中國有能力提供所有設備、技術、工程師和貸款。150年的變化可謂滄海桑田、主客易位。20世紀90年代,西方媒體圍繞着“中國崩潰論”打轉,但等來的是中國安全度過亞洲金融危機。 21世紀頭10年,他們又聚焦“中國威脅論”,現在的焦點則是中國崛起與國際秩序的關係,中國更加融入世界,成為世界的中國。

西方世界的焦慮是可以理解的。因為100多年來,他們已經習慣以自己為中心的世界觀,早已習慣了改變他人而非被他人改變。現在,美國的所作所為,就是要在思想、經濟、軍事等方面統治全世界。但是,我們也要堅信,不同文明之間相互激盪、交流與影響,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原動力。14-17世紀,伊斯蘭世界曾對歐洲文藝復興與現代化轉型產生巨大影響,但與之相伴的卻是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激烈衝突。今天,中國和西方的關係也走到這樣的路口,中西關係將進入一個充滿摩擦、矛盾甚至衝突的過渡期,但這也意味着國際社會正在迎來一個新的國際秩序。社會主義中國已經和正在崛起。

2.“兩個決不會”:資本主義正處於不僵不死階段。説了“兩個必然”,有人不服,還會問,你説社會主義必然勝利,資本主義必然滅亡,但是資本主義現在活得好好的,也沒有完蛋啊,怎麼解釋呢?

俗話説:百足之蟲,雖死不僵。盛極一時的資本主義的消亡過程也不是一瞬間就可以完成的。“兩個必然”揭示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必然趨勢,但資本主義也不會甘拜下風、自動讓位的,還需要一個長期的、艱鉅的歷史過程。所以説,《共產黨宣言》又提出“兩個決不會”:“無論哪一種社會形態,在其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是決不會出現的。”“兩個決不會”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曲折性,承認社會主義的勝利和資本主義的滅亡並非一蹴而就,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存在着長期共存的可能性。

歷史的進程為什麼沒有終結資本主義,而與社會主義長期共存呢?

①《共產黨宣言》這樣説:資產階級在不到100年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馬克思對資產階級在社會歷史進程中的貢獻,給予這樣高度評價,體現了唯物史觀的求實性。

②在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運動的刺激下,資本主義在不損壞其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對其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進行了調整和改良。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各種危機,適應了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從而延緩了滅亡的命運。

③資本主義儘管表面上與社會主義勢如水火,私下裏卻偷偷拜社會主義為師,這也是資本主義延緩滅亡的重要方式之一。資本主義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後一種剝削階級佔統治地位的社會形態,具有比以往任何一種剝削階級社會更為完備和巧妙的統治方式,更加靈活和高效的應變能力。如西方一些左翼學者認為,在馬克思去世後的100多年裏,工業化國家推行了一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革,實行勞動法,最低工資法、福利經濟、公共衞生、遺產税等等,《共產黨宣言》裏所規定的無產階級取得政權以後要採取的十項措施中,已有一半左右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實現了,要是沒有這些政策,很難想象資本主義還會繼續存在下去。如目前我國正在向美國學習借鑑的一些東西,如社會保障、軍隊改革等等。

④新科技革命的興起提高了西方國家的勞動生產率,改變了西方國家的產業結構、就業結構,促進了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提高,推動壟斷資本主義發生了深刻變革,在客觀上,推動了當代資本主義和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延長了資本主義的壽命。

⑤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長期共存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社會主義在資本主義的外圍首先發展起來。這和馬克思主義關於未來社會主義革命的設想是不一致的。客觀歷史表明,社會主義雖然能夠在資本主義最弱的鏈條上首先發生,但對其核心地位產生不了根本的動搖。這還表明,社會主義不可能通過一系列不間斷的暴力革命來推翻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必須要長期與資本主義共存,並積累力量超過資本主義,這必將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

建設一個現代的國家,我們經歷了一個艱苦的過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現在有些人卻在否定、擾亂我們國家觀念,妄圖肢解、顛覆我們的國家。有個教授説:“鴉片戰爭是林則徐違反了自由貿易準則,咎由自取。”有的教授説:“《辛丑條約》是西方對華的合理條約。”還有的教授説:“汪精衞儘管是漢奸,但並不是為了自己升官發財,而是為了減輕人民的痛苦。” 這就是我們的教授,這樣的觀點在大學裏堂而皇之地教我們的學生。多麼的可怕啊!他們拿着國家的俸祿,在污衊我們的歷史,污衊我們的國家,污衊我們的英雄。

而同樣情況在美國呢?大學教授只要與美國主流意識不相符,就不能任教。美國的主流意識根深蒂固,美國國歌一旦響起,所有的汽車和行人必須停止,朝國旗方向敬禮,國歌停止後,車再走,人再行。這就是美國公民的國家意識。

所以説,我們現在不搞階級鬥爭,但決不能忘記執政黨的階級基礎;我們堅持改革開放,決不能忽視意識形態領域的階級鬥爭。西方敵對勢力、國際反華勢力對我西化、分化圖謀不會改變,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仍然十分複雜,我們既不能簡單地用階級鬥爭的思維和方式對待,也不能無視他的存在而高枕無憂。

3.“兩個決裂”:社會主義只有真正強大才能説明一切。上世紀50年代初,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毛澤東為什麼要頑強地力排眾議,堅決抗美援朝,並親送兒子毛岸英奔赴沙場?

這要回顧抗日戰爭勝利的1945年,這一年的6月,美、蘇、英三國將聯合簽訂的《雅爾塔協定》正式通知中國。其中與中國有關的條文有:①外蒙獨立。②大連港國際化。③蘇聯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④中東、南滿鐵路由蘇中合營。

為什麼會這樣?我們不是二戰的戰勝國嗎?其實,對於中國是二戰戰勝國這件事,美國人沒有理會,英國人沒有理會,蘇聯人也沒有理會,就連戰敗國日本同樣沒有理會。一次世界大戰,我們是戰勝國,得到的是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讓給日本。二次世界大戰,我們是戰勝國,得到的是將日本在東北的權益轉讓給蘇聯,外加承認外蒙獨立。

什麼叫戰勝國?1941年6月,法國進攻蘇聯,1945年5月,蘇聯炸平了柏林,這叫做戰勝國。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這叫戰勝國。

所以説,一個大國沒有經過戰爭血與火的洗禮不可能真正成立,抗美援朝戰爭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國之戰。也就是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蘇聯將中長路和旅順口交還給了中國,同時在美國和蘇聯的沉默和默許中,我們才徹底收復了西藏和新疆,奠定了中國現在的版圖。

前面講了“兩個必然”、“兩個決不會”,有人可能會問:照這麼説,社會主義一時贏不了,資本主義一時也死不了,那社會主義應該怎麼做,才能讓資本主義死得快一點?

針對這個問題,《共產黨宣言》提出了“兩個決裂”的思想,即共產主義革命。一方面要和生產資料私有制決裂,另一方面要和私有觀念決裂。這就為共產主義革命指明瞭方向,越朝着這個方向努力,資本主義死得就越快。

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看來,過去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的基礎之上的,都是一部分人剝削另一部分人的歷史。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資料的私有制是無產階級受剝削的根源所在,只有無產階級首先奪取國家政權,用生產資料公有制取代私有制,這樣才能解放自己。宣言中講的很明確,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成一句話——消滅私有制。私有制一天不被消滅,共產黨的歷史任務就一天沒有完成。説到這裏,使我又想起了為什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毛澤東會與劉少奇產生那麼大的矛盾?為什麼毛主席的革命意志那麼頑強。這些是與讀了100多遍《共產黨宣言》是有關係的。

第二個決裂是要跟傳統的私有觀念進行決裂。因為私有觀念是一種社會意識,只要是社會意識,它的變動就會有某種滯後性。因此,雖然私有制被消滅了,但私有觀念還會在一定歷史範圍內存在。更何況,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在某種程度上還得利用私有制,這就更需要我們對私有觀念、剝削有理的觀念等保持清醒的認識,做好意識形態方面的引導工作。

4.“兩個組成”:無產階級和政黨。“消滅私有制”,這是無產階級的一個大目標,但是怎麼實現這一目標呢?《共產黨宣言》裏面有“兩個組成”的論斷:無產者先是組織成為一個階級,然後再由階級組織成為政黨,由共產黨領導無產者進行社會主義革命。

對於社會主義革命的歷史進程,列寧曾經做過這樣的概括:羣眾是劃分為階級的,階級通常由政黨來領導,而政黨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響、最有經驗的領導集團來主持。共產黨的歷史使命就在於,帶領無產階級消滅私有制,而要消滅私有制,就必須通過無產階級專政。

大家不要一聽“專政”就想到文化大革命,就有牴觸情緒。實際上,國家本質上就是階級壓迫的工具,資本主義國家就是資產階級壓迫無產階級的工具,反之亦然。而為了解放無產階級,就必須由共產黨帶領無產階級奪取政權,進行無產階級專政。無產階級專政是一種新型的國家形式,同時具有公共服務和政治統治兩種職能。但是,無產階級專政和其他階級專政的不同之處在於,無產階級專政的公共服務職能會逐步擴大,而政治統治職能,其範圍和作用會逐漸縮小和減少。馬克思把這個過程叫做公共權力的歷史性迴歸,從高居於社會之上,重新回到社會之中。當公共權力徹底回到社會之後,國家就消亡了,那個時候,人類才真正站在了共產主義的門口。這是一個相當漫長的歷史過程。在這個過程裏面,必須要有共產黨的領導,必須要有千千萬萬的共產黨員前仆後繼。

説到這裏,我記起了中國朦朧特派代表人物顧城的一首小詩,《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馬克思的一生對人類、人類社會有兩個最偉大的發現:一是唯物史觀,一是剩餘價值。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種歷史觀能夠超越馬克思的歷史觀,科學揭示人類社會及其歷史規律;

沒有任何一種主義能夠超越科學社會主義,對建立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新的社會形態提供全部的理論根據;沒有任何一種政治經濟學能夠超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被稱讚為射向資產者最厲害的“炮彈”,獻給無產階級的“聖經”,馬克思主義的“百科全書”。

當然,我們今天學習《共產黨宣言》也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因為《共產黨宣言》畢竟發表在160年以前的歐洲,要完整地去理解,切不可斷章取義。如“要和傳統的所有制徹底決裂,和傳統的思想徹底決裂。”怎麼能徹底決裂呢?不能徹底決裂,應該像毛主席説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你要徹底決裂就等於把人類原來的東西全部都拋掉了,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總之,我們要用時代的眼界學習《共產黨宣言》,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信念,團結一致向前看,創新工作促發展。這就需要同志們跟上時代、適應時代。如果説《共產黨宣言》打碎了一箇舊世界,建立了一個新世界,那麼,同在的我們正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一切都在洗牌,一切都在覺醒。從第一台計算機誕生到互聯網發明,不過44年;從門户網站到電子商務的崛起,不過5年;從智能手機普及到微商遍地,不過1年。現在,沒有一種商業模式是長存的,沒有一種競爭是永恆的,沒有一種資產是穩固的。柯達、諾基亞一夜之間沒有了,索尼、松下瞬間在市場上消失了,家樂福、沃爾瑪説走就走了……,這是從未有過的革命浪潮。我們正身處新舊世界交替的夾縫裏,每一個人都在夾縫中求生存。

我們不安,我們彷徨,我們期待。

中國正在淘汰那些依靠特權、資源、一時機遇且思想僵化的人。未來世界將是一個“三無”世界:①無生意可做,過去信息不對稱,導致社會“供給”和“需求”始終錯位,需要“生意人”去對接,並從中謀利,而在新世界,互聯網將“供給”與“需求”精準對接,“中間環節”、“賺差價”不存在了。②無工可打。今後個體崛起,公司開始平台化,你必須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併發揮特長為社會創造價值,否則你就沒有存在的價值。③無縫可鑽。各種各樣的潛規則不存在了,法律法規越來越健全、完善,每個人都在公開、透明的情況下工作、生活。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難上。

這就是新舊世界的鬥爭,這就是新興階層與守舊者的鬥爭。

五千年來,中國人的夢想無非就是大同世界,按需所取,嚮往的民主、自由、平等。如今,互聯網正在一個個落實這些目標。這不正在一步一步邁向共產主義社會嗎?!這不也正是《共產黨宣言》所期盼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