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我住江之頭》觀後感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9W

《我住江之頭》觀後感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我住江之頭》觀後感心得體會1

在茫茫的宇宙中,有着一顆蔚藍色的星球,她!就是地球!千萬人共同依賴的母親,一顆藴育着光彩生命的偉大星球。她,不愧是宇宙中萬物生命的搖籃,清純晶瑩的水衣裳圍繞在她的身邊,映照出她的嫵媚動人。

可是,你發現了沒有,地球我的媽媽潔白的衣服在日漸消失,烏黑的臭水取代了原先的淨水,地球上的江河湖泊都被墨汁染過似的,成了地地道道的“黑龍江”。可恨的是工廠還在把工業廢水從它的“髒嘴”裏排出,污染着附近的小河,有些人為了圖方便,把生活廢水不加思索地推卸給小河,從不考慮排入那一步之遙的排水溝,我想,他的心離環保事業何止一步之遙,可以毫不誇張地説,簡直是相隔十萬八千里……路過小河邊,人們聞到的是一股令人噁心的臭味,尤其是夏天,蒼蠅亂飛,臭氣熏天,讓人煩躁又厭惡。聽小河憂憂地流淌,彷彿是在傷心地哭泣着,那潔淨的身姿,那音樂似的流水聲,如今都煙消雲散,蕩然無存,它想起以前那令人心醉的景象,而今卻落得如此千瘡百孔,支離破碎,不由地發出了沉重的歎息。

水被污染得面目全非,可水資源的犧牲並沒有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你們知道嗎,我們雖然生活在被水覆蓋的星球上,但這些水中,百分之九十七是海洋,我們知道,海水不能吃,剩餘的少量淡水又大都集中在終年積雪的高山和寒冷的南北兩極,這樣一來,可供人們利用的淡水實在是寥寥無幾。現在,有些人還是那麼不自覺,毫不節制地用水,如果我們再不節約用水,地球上最後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

一個人如果不進食,光靠水就還能維持五到十天,你説水難道不是生命的源泉嗎?更何況,我國是少數貧水國家之一。邊疆沙漠地區久旱不雨,面臨着嚴重的水荒,所以説,保護水資源是我們少先隊員義不容辭的責任,肩負這個重任,我們又是那樣責無旁貸。其實,節約水資源十分簡單,只要從日常生活做起,比如,淘米水可以澆花,洗澡水可以沖廁所等等,只要我們善於發現,勤於勞動,隨手關閉水龍頭,那麼水就不會白白地流掉。

同學們,每一滴水都是聖水,每一滴水就是宇宙的縮影,讓我們行動起來,珍惜每一滴水,保護每一條河!

《我住江之頭》觀後感心得體會2

地球只有一個,而資源也是有限的,並不是無限的,所以我們也應該好好的保護環境,愛護地球。不然以後是沒有能夠讓我們後悔的時候的。

這個暑假我參加了保護環境的公益活動,在這一次的活動當中,我是收到了許多的心得,除了在這一次活動當中也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一些節約資源的好點子,還明白了要好好的保護環境的一個重要性。試想其實我們大家都喜歡環境好的,可是要是不好好的愛護,那麼是沒有好的.環境可以去欣賞的。

我們的公益宣傳點設在__廣場上面,我們向分別向來往的人羣分發傳單,還給一些感興趣的人講解保護環境的一些重要性。那一天太陽是很毒的,但是我感覺心裏卻是舒服的,因為我覺得現在做的這一件事情是很有意義的。

不過事情的進展其實也並沒有那麼簡單,像保護環境好這一件事情就是這樣的,每個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很多人其實是不願意去做的,因為這樣做是會讓他們的生活變得不再像以前一樣隨意和方便的,而是多了一些東西。比如垃圾分類也屬於保護環境,垃圾都入桶,不要毀壞樹木和花花草草等等,這些事情真的是我們平常就能夠做好的,但是卻往往又是沒有人做好的。就比如我們今天宣傳的時候,有人拿了我們的宣傳單,轉頭就把單子丟掉了地上,看看這不就是嗎?

其實保護環境已經不單單只是保護環境了,更不只是保護我們居住的這個地球這麼簡單了,它裏面其實是還涵蓋了很多別的東西。其中就還有教養,你想要是一個人的家教是好的,那麼首先垃圾就是不會亂丟的,也不會隨便的破壞大自然形成的環境的。所以這樣看來,其實也還是説明了一個教養不夠的事情。所以我們更應該是要引起重視的,還有就是你想,古人留給我們的是青山綠水,而我們留給後人的呢?難道就只有高樓大廈和科技嗎?卻沒有讓他們看上一眼這大自然的美麗嗎?

不僅我們因為我們自身是要好好的去保護環境,其實還有的就是,我們人其實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不過是獨得了大自然的恩寵,才如此的胡作非為,任意的改變着一些東西,但是要是我們一直這樣,那麼大自然總是會不高興的,那麼她就會毀滅我們的,想想要是不好好的保護環境,天氣會變的越來越糟糕,難以解決的病也會越來越多,到最後我們是註定要被毀滅的。

但是這其實是可以避免的不是嗎?好好的愛護環境,好好的保護大自然,好好的保護地球,那麼我們生活的地方也會是鳥語花香的,這樣不好嗎?

《我住江之頭》觀後感心得體會3

人本能與自然和諧相處,可是……

在經濟建設突飛猛進的今天,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人們砍伐一片片的森林,生產出各種紙張。參天的大樹在高科技的電鋸中轟然倒下,綠色在眼前慢慢地消失。而最後,那些紙張卻被隨意丟棄,成為垃圾。它們在哭訴,哭訴自己的命運,也為人類感到悲哀。

工廠一座座地興建起來。它們把矛頭指向天空,把廢氣排向大氣;它們把矛頭指向大地,把廢水排進河流湖泊。天空不再蔚藍,流水不再清澈。“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美好景象已成為往事。抬頭,藍灰色的天空上飄着幾朵略帶灰色的雲,時而還彌散着一些塵土。再看看水呢?深綠色,甚至有些是褐色的。魚呢?它們在哪兒?答案是在飯店的餐桌上,或是永遠沉沒在了河底。

這樣的自然會成為我們的朋友嗎?

洪水氾濫了,淹沒了一塊塊土地,一個個村莊,奪走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人們不得不離開世代居住的故鄉。水土流失了,沙塵暴滾滾襲來。天空被披上了一層黃褐色的“沙衣”,揚塵使人們睜不開眼。人們被迫戴上眼鏡、口罩,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當大自然憤怒、咆哮時,人們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流下了悔恨的淚水。

人們開始植樹造林,一大批小樹苗肩負着防風固沙的使命走上了崗位,陽光照耀下,它們在微笑。人們整治河流,把它們渾濁的身體洗淨,又放養魚苗,讓河水煥發往日的生機,成為魚兒歡樂的家園。人們開發新能源,把對大氣的污染降到最低,使天空變得澄清了,時而鳥兒們俏麗的身影又會從頭頂上輕輕掠過。

人們生活在自然的懷抱中,只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生活才會美好,人們才會幸福。如果人們光想着自己,為了滿足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那麼生活就不會圓滿,當然,人們的幸福也就此告終。

我幸福地憧憬着:在藍天白雲下,鳥語花香,蜂蝶翩飛,魚遊潛水,人們在燦爛地微笑。

人總認為自己是大自然的主宰,本文卻告訴我們,人是“自然的懷抱”中的孩子,任性地毀壞母親的健康,到頭來害苦的是自己。唯有懂得愛護,才能幸福生活。對我們所關注的對象,跳出圈子來看,也是一種行文之道。

《我住江之頭》觀後感心得體會4

自然是永恆的奇葩。她捏造出梅花的秉性,“眾芳搖落獨萱妍,綻盡風情向小園”;她繪製出別緻風景,“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她雕刻出壯闊山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古往今來,文字記錄了自然的綺麗,它在紙面上自由揮灑,將大自然的變遷與奉獻永載史冊。我們後人手捧沉甸甸的書籍,恍若置身其間,不由得用心來體會自然的心跳。

自然賦予了人類生命,讓人類得以欣賞如此的壯美景緻。她為我們嵌上一對寶石,這是明亮的天窗,讓我們用眼睛看自然;她為我們調製出奇妙的香氣,茉莉的清香、玫瑰的芬芳,使我們心曠神怡;她教會鳥兒唱歌、教給溪流作曲,讓我們聆聽到動人的旋律,沉醉其中、流連忘返;她還親手將一顆殷紅的心放入我們的胸膛,使我們能夠感知自然的節奏、感受生命的跳動。

自然同時又慷慨給予了人類她一切的珍寶。她無數次湧出一股股靈動的生命之泉,她送給人類不計其數的礦產;她還叮囑大地:疼愛人類。於是,大地母親展現出最寬容的一面,以最寬闊的胸襟承載了萬物、接納了人類。一本本史冊描繪了人與自然的動人場面與唯美境界,那段時間裏,人類懂得回報,天地一片和諧,萬物都享受着天倫之樂。

然而,如今呢?自然為人類傾盡了心血,她把能做的都做了,她把能給的都給了。而我們呢?

我們似乎是受寵若驚,我們似乎在她的溺愛中失去了理智,我們在她的庇護下竟開始胡作非為,將利爪伸向了自然。我們不但毫無節制地向她索取礦產、石油和水源,甚至還肆無忌憚地將有毒氣體排到空中、將渾濁的污水注入江河。

自然開始覺得無奈、感到無助。她十分難過:為何她傾心養育的人類會這樣對她!她的美麗將要毀在人類手裏。她辛苦捏造的鮮花啊,她精心繪製的風光啊,她瀝盡心血雕刻成的山河啊!鮮花就要枯萎、風光就要殘缺、山河就要垮塌!這一切的壯美絕倫眼看就要毀滅在人類手裏!

終於,寬容的大地母親開始為自然的遭遇抱不平,她不間斷地用各種方式給人類以警告。

我們的心還在跳動嗎?如果在,就讓我們恢復良知。我們總説“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然而自然對我們的恩情已遠遠甚於滴水!我們還能不報嗎?如果我們不能立即還天空以蔚藍,我們難道不能節制一下污染的排放嗎?如果我們不能立刻還大地以綠色,我們難道不能少製造一些垃圾嗎?如果我們不能現在就讓自然回到鳥語花香,我們難道不能先停止對她的傷害嗎?

無數的書籍告訴我們:人與自然本是一家,兩者理應和諧共存、互惠互利。如果我們人類能覺悟、能悔改、能儘自己的舉手之勞,那麼自然就能回到最初、恢復她從前的花容月貌。讓我們在品味書香的同時,感悟自然的滄桑,引領更多人理解:人與自然的和睦,人類定會受益,自然也必將成為永恆的奇葩!

《我住江之頭》觀後感心得體會5

清澈,明亮的小溪緩緩地流向山的深處,婉轉、歡快的叫聲直衝那雲霄深處,活潑、熱烈的瀑布歡快地躍入潭水深處……這一幅幅的美景無一不是大自然的傑作.大自然就如一位畫家,他自如地揮灑手中的筆墨,描繪出一幅幅人間奇景;大自然又如一位鋼琴家,他盡情地敲擊手中的琴鍵,彈奏出一支支美妙的旋律;大自然又如一位魔法師,他盡情地發揮無限的想像力,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大自然是什麼顏色?綠色?紅色?黃色?紫色?……不,大自然是五顏六色的.

然而大自然這位畫家總是偏愛於綠色,綠色代表着永恆,象徵着和平與永恆.大自然自從誕生的那一刻起,身上就攜帶有綠色的基因,然而正是這些基因造就瞭如今生機勃勃的大千世界,同時已孕育着人類這一偉大的智慧生命.大自然這位畫家自如地調弄手中其它顏色的油墨來點綴美化這大千世界,紅色、黃色等顏色代表繁榮與昌盛,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顏色基因,大自然才呈現出如今的五彩繽紛與色彩斑斕.

大自然是五顏六色的,那麼什麼是它生命的真諦呢?

"魚翔淺底,鷹擊長空,駝走大漠"這一派和諧的景象不正透露出大自然生命的真諦嗎?

當你從地上拾起一片火紅的楓葉時,你能感受到它的熱烈與悲壯嗎?那火紅的楓葉恰似向你傾吐大自然特有的語言,它教給你"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道理,透過那一片火紅的楓葉,你能否感受到大自然的熱烈與無畏呢?

你聆聽過大自然的聲音嗎?那淙淙的流水淌過那蜿蜒綿亙的小溪的聲音;那雲雀直衝雲霄的鳴叫聲;那雄鷹振翅搏擊長空的聲音,聆聽大自然的聲音,你將更深一層地理解大自然地深邃與神祕.

當你將腳丫伸入清澈的溪流中,當你在森林中盡情沐浴着清新的陽光,此時此刻的你已經與大自然進行了零距離的接觸,你能不有所感悟嗎?

聆聽自然,感悟自然。

《我住江之頭》觀後感心得體會6

人是自然界食物鏈頂端的物種,也是大自然的得意傑作之一,但是人類自以為是地球的主人,空氣、水、動植物、石油、礦藏這些自然饋贈的資源,人類認為是理所應當,如紅螞蟻,在接受饋贈之後,以怨報德,忘恩負義,肆意破壞自然,殊不知,生態平衡也有忍受的限度。

生物書上説“在那麼多生物中,只有人類能在生物圈各個圈層內活動,並能改造生物圈”。力量在人的手中,但是由於濫用力量,一次又一次的激怒自然,慈愛的自然母親雖然可以輕易的毀滅人類,但她下不去手,去懲治胡作非為的兒女。要知道雖然人類的歷史有幾萬年之久,但在46億年的地球眼中,不過是一羣蹣跚學步的娃娃而已。

“人之初,性本善”,從古到今,有數不清的人説出了人性的黑暗面,有人説烏鴉羊羔也知報恩,可人不知如果自然崩潰了,人類也要滅亡。各個物種之間,互相影響,不能讓生態平衡傾斜。美國曾有一個叫西雅圖的印第安酋長,發表過《只有一個地球》的演講,向人們深刻闡述了地球對人類的重要性。人性是極其頑固而現實的,面對惡化的環境,已經有人思考,如果有一天地球被破壞的千瘡百孔,不再適合居住,人類可以乘着飛船逃離太陽系,轉移到其他宜居星球,但是茫茫星海再找一個地球談何容易,不知收斂,即便找到了也不過又一個星球被破壞,所以我倡議以下幾點:

一是做到低碳出行,有助於保護臭氧層,防止陽光直射南極冰山,冰山融化會使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城市;二是控制人口,過多的人口會加重地球的負擔,人人都要吃飯,人多需求的糧食就多,土地會不堪重負,所以與其低質量繁衍,不如高質量生活;第三不要濫伐林木、獵殺動物,動植物和人類相輔相成,如果動物滅絕,人類的生活會受很大影響,加拿大曾因獵殺狼,破壞了平衡,兔子繁殖過多,草原被破壞,最後不得不花大價錢進口狼去抓兔子。

人與自然,如寄生蟲和宿主,宿主死了,寄生蟲必死無疑,現在地球的自然災害越來越多,這是自然對人類無知、貪婪的反擊,人不能鼠目寸光,要早日醒悟,愛護這的家,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我住江之頭》觀後感心得體會7

生態文明是一種千古傳承的優秀文化。它體現了人們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形態。建設生態經濟區就是以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生態安全為基本理念,以循環經濟、綠色發展為核心價值,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為載體,就是要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

目前我國面臨的日益嚴峻的生態狀況告訴我們:必須擺正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自然萬物是脣齒相依,息息相關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統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員。為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我們必須走出天人對立的誤區,迴歸和諧。

我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不僅不能違背經濟規律,同樣也不能違背自然規律、生態規律。規律都是客觀的,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不管你對它承認與否、認識與否,違背了規律都必然要受到規律的懲罰。因此,在建設中,我們必須正確處理以下幾層關係:

一、正確處理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是互為依存、互為促進的。社會的發展必須依賴於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同時要注意保護好環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但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只講發展而忽視合理的開發和充分利用資源,不重視對環境的保護,不重視生態建設的問題還比較突出,這樣的發展必將導致嚴重的後果。要做到既在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中求發展,又在發展中保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實現人與自然的共榮共存。

二、正確處理生態文明建設與發展現代農業的關係。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發展農業的前提和基礎,而發展農業必須符合生態文明的基本要求,使農業在良好的生態中發展,生態環境在發展農業中得到保護和優化。我們要結合新農村建設,以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特色農業、現代農業為主攻方向,從人、自然、經濟的高層循環出發,突出產業化經營,大力發展生態綠色循環農業,使全縣農業發展逐步走上生態化、有機化、規模化的良性軌道。

三、正確處理生態文明建設與發展工業的關係。

生態文明建設與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內在統一的關係。發展循環經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具體體現。因此,在發展工業經濟上,必須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必須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使之科學發展、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