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600字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01W

關於《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600字

《我和我的家鄉》定檔2020年10月1日上映,延續《我和我的祖國》集體創作的方式,對此你會有怎樣的感想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關於《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600字範文,但願對你有借鑑作用!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一

有人説,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簡直就是一出中國喜劇電影聯歡會,我看過之後想起了自己的家鄉,內心莫名有一種傷感,同時還有一份自豪。

我的家鄉,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我的家鄉,是一個心曠神怡;我的家鄉,是一個令人陶醉的地方。家鄉的美景也賽過美麗的桃花源,勝過雄壯的瀑布,也比過其它美景。

“吹面不寒楊柳風”。春天飽含着春的氣息,捎來了春的柔情。家鄉的草坪上,小草悄悄地鑽出地面,東瞧瞧,西看看。鵝黃的柳樹舒展開柔軟的枝條,跳起了瘋狂的“霹靂”。小燕子唱着春天的歌,從樹梢掠過。成羣的小鴨子跟着鴨媽媽在小溪裏戲水、玩耍。啊!好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啊!

夏天到了,就像是爐子上的一鍋冷水在逐漸泛泡,冒氣而逐漸沸騰一樣。天空上晴空萬里,太陽把地面考得滾燙滾燙的。一陣南風颳來,從地上捲起一滾熱浪,火燒火燎地使人感到窒息。雜草抵擋不住太陽的曝曬,葉子都捲成個細條了,頭也垂下了。可荷花卻依然挺立着:只見荷花盛開着,朵朵荷花婀娜多姿,真像亭亭玉立的仙女。她們千姿百態,純潔無暇:有的躲在荷花背後,不肯露頭,好像一個羞怯的小姑娘;有的從荷葉中探出頭來,含笑怒放,散發出陣陣芳香:有的還是花蕾,看起來飽脹地馬上就要破裂似的。一片片荷葉就像一個個翠綠雕刻大圓盤,有的高於水面,有的貼在水面,有的低於水面。

秋天到了,果實累累,既是一個豐收的季節,又是一個美麗的季節。一羣羣的蝴蝶又開始活躍起來了,被秋風吹落的葉子,離開了樹媽媽的懷抱,落到了地面,瞧!他們在空中盡情翻飛,五顏六色的:紅的,黃的,綠的.......

冬天是一個寒冷的季節,醖釀着一個銀色的夢。呼呼——寒風凜冽,大雪紛飛,樹上,地上,屋頂上.......到處都是雪。許多花都凋謝了可那不畏嚴寒傲霜鬥雪的梅花卻還在盛開着,在這冰天雪地裏,梅花開放,給銀色的夢增添色彩。孩子們一窩蜂的跑了出來,玩起了打雪仗,堆雪人.....農民們也眉開眼笑:“明年又是一個大豐收!“這一派景象不由得想起了宋代詩人的讚美名句:”得水能仙與天奇,寒香寂寞動冰肌,先風道骨今誰有?淡掃峨眉參一枝”。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二

我的家鄉——應城市天鵝鎮位於素有“千湖之省”的湖北,是有名的“魚米之鄉”。

一説到天鵝,人們馬上就會想到這裏會不會有過一種非常美麗的鳥兒,我想,應該有吧,要不然這裏為什麼取名叫天鵝呢?

聽爺爺奶奶説,解放前這裏曾是一片沼澤地,到處都是野草,沒有多少地可以種莊稼。每年春夏之際,常常會發大水,把田裏的莊稼給淹死,讓農民一年的勞作顆粒無收。因此這裏方圓幾裏很少有人住。天鵝不光年年發大水,而且水裏有血吸蟲,許多人感染了血吸蟲病,因為無錢醫治而早早離開人世。住在這裏的人,但凡有謀生的地方,都搬走了。

解放以後,黨和國家領導人民羣眾在天鵝興建了夾河溝泵站,重新挖掘了老縣河,興修了漢北河大堤,才又有人慢慢往這裏遷移。後來,黨和政府又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天鵝一帶進行殺滅釘螺,免費醫治血吸蟲病人。因為得到了及時的治療,許多人很快又恢復了健康。現在天鵝的血吸蟲基本絕跡,再也沒有人因為感染血吸蟲病而早早離開人世。

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昔日的沼澤地被改造成了良田,天鵝人民靠着一雙雙勤勞的手,開始種田、養魚、喂毛蟹等,不僅讓全家人過上了不愁吃穿的好日子,而且荷包裏還裝滿了鈔票。人們手裏有了錢,把舊瓦房改造成了漂亮的樓房,家裏擺滿了電視、電腦等高檔家用電器:人們手裏有了錢,把孩子送進了學校的大門,還有許多孩子走進了各類高等學府:人們手裏有了錢,穿上了各色鮮豔的衣服,燙染了時髦的髮型……

這些年,天鵝人民靠着黨的富民政策和自強不息的精神,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是地地道道的天鵝人,我愛我的家鄉,我愛天鵝。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後,用自己的知識和本領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讓美麗的白天鵝飛到我的家鄉來。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三

“世間有佛宗斯佛,天下無橋長此橋。”在我的家鄉有一座歷史悠久的橋——安平橋。它既有“卧龍”的雄姿,又有“長虹”的氣勢,令人心馳神往。

兒時的我曾隨家人多次去過安平橋,然而這座名橋給我留下的印象並不美好——抬眼望去,都是烏黑渾濁的水,水面見不到藍天,見不到白雲,我看到的就只是一些翻着肚皮的魚兒……微風輕拂,苦澀腐臭的味道撲鼻而來。那時的我總是納悶:這難道就是馳名海內外的安平橋嗎?

時隔四年,當我回到安海老家,爺爺約我去安平橋散步,想起記憶中的安平橋,我連連拒絕。爺爺笑着説:“安平橋已經有了巨大的變化,現在成了一個風景迷人的公園了,不信一起去走一趟。”於是我便半信半疑地跟着爺爺出門了。

來到公園,只見那幾彎小石徑,曲折蜿蜒向前,兩旁鮮豔的花朵密密麻麻,順着枝條開得嫵媚,開得熱烈。走上石橋,極目遠眺,只見悠悠安平水,清清淺淺的水輕漾着,倒映着藍天白雲。湖深處水色碧綠,幾隻水鴨和不知名的鳥兒,悠然自得地遊弋在水面嬉戲、覓食,與這古老的安平橋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宛如一幅動態的水墨畫。橋畔蘆葦隨風晃盪,鳥鳴聲不絕於耳,熙熙攘攘的遊人,漫步在古老的石板橋上,品茗着千年古韻……

夕陽西下,華燈初上,我和爺爺依依不捨地離開公園。路上,爺爺告訴我,我們祖國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道上闊步前進,不僅在經濟上成績驕人,環境保護上也不甘落後,全國各地青山綠水工程都在實施,聚焦生態水域治理。而我們晉江市也積極開展環保“霹靂一號”行動,推行“河長制”,打造天藍、地綠、水清、岸美的美麗家園……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一個甜甜的夢:我夢見自己化成一隻美麗的白鷺,守護着祖國的綠水青山。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四

在浙江的西南地區,有一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那裏空氣清新,景色迷人,是旅遊休閒的好去處,那就是我的家鄉——麗水。

我們的麗水四面環山,樹木鬱鬱葱葱,一條清澈的河流橫穿麗水城,那是我們的母親河——甌江。甌江兩岸有許多美麗的地方,古堰畫鄉就是其中的一個。

聽到古堰畫鄉,你一定會想到那是一個古老的地方。古老的街,古老的亭,大大小小的古民房和古樟樹,形成了一幅自然古樸的江南古鎮的美麗景色。

到了古堰畫鄉,首先看到的是一條古香古色的街道,一座座古老的民房整齊地排列在街道兩旁。沿着古街慢慢往前走,你彷彿覺得自己回到了那古老的時代。繼續向前走,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樟樹出現在你的視線中,那是一棵已有1200多年曆史的古樟樹。那茂密的枝條,粗壯的樹幹,翠綠的葉子,處處在向遊人展示他的古老和頑強的生命力。

古樟樹的邊上就是甌江,水清澈見底,江面寬闊而平靜,猶如一塊透明的大玻璃。江邊是用大大小小石頭砌成的大碼頭,碼頭上停靠着幾艘古色古香的遊船。遠處的江面上漂着幾艘捕魚的帆船,它們時而飛速前進,時而減速慢行,有時停在江面上一動不動。它們的影子倒影在江面上,這就是甌江帆影,也是古堰畫鄉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古堰畫鄉的岸邊是成片的樟樹林,那兒是白鷺喜愛的棲息地。每到春天,成羣結隊的白鷺飛來這裏安家。早晨,白鷺從樹葉從中飛出,有的停在樹梢上,有的在空中歡快地飛來飛去,還有的緊貼着水面疾飛,濺起一道道波紋。這些白鷺是古堰畫鄉春天特有的美麗景色。

古堰畫鄉又是一個的攝影基地,每年都吸引成千上萬的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前來採風攝影。這裏還有的“麗水巴比鬆”畫派和專業美術寫生創作基地“在水一方寫生創作中心”。在古堰畫鄉還有不少畫室,一路上你會看到一些寫生創作的畫家,他們都是被這兒美麗景色吸引來的。

我的家鄉還有許多和古堰畫鄉一樣美麗的地方,我熱愛我的家鄉。我相信,如果你來麗水旅遊過,你一定會和我一樣喜愛她的。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五

家鄉的那個的味道在舌尖上游蕩,每個人的心裏都懷念着家鄉,都思念着獎項那些難忘的味道,那個只屬於家鄉的味道。我出生在甌江北岸的一個小村莊,小河安靜地從石橋底下緩緩流過。今天,依然保留在我身體某個角落的是某種熟悉的味道,那是一種如蒸餃般大小叫作番薯黃夾的東西。

關於這種小吃,我曾一直以為它就跟米飯麪條一樣,普通得全國人民都知曉。可是直到它被我帶到教室,好友們用驚異的眼光打量它且叫不出名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這個名為番薯黃夾的東西,只流行於我所生活的那一帶農村裏。我們村,隔壁村,隔壁隔壁村,總之,不超出一個小縣城。

五月五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餅。很多年前,我問母親幾月幾吃番薯黃夾,她笑着摸摸我的頭説,想吃就做,哪來日期限制。

農村婦女都有一雙巧手,母親也不例外。我親眼看過母親是如何製作番薯黃夾的。過程看似挺簡單。首先將番薯去皮煮熟,濾掉湯水,再摻入番薯粉攪勻至無顆粒狀,然後用手撮取少許擀成皮備用。至於餡,通常是由豬肉、豆乾、香菇、葱或韭菜等拌勻合成,當然也可依個人喜好放少許蝦皮、蘿蔔絲等,最後包成餃子樣放入蒸鍋蒸熟即可。母親並非此道高手,每次她做的番薯黃夾個頭都特大,皮又厚,做了很多遍之後還是沒有“瘦下身來”。我記得請同學來家吃的時候,她指着這黃溜溜的番薯黃夾驚訝地叫道:“哇噻,這是的餃子嗎?”

作為一道歷時百年之久的小吃,通常認為番薯黃夾起源於樂清翁垟。翁垟是離我家不遠的一個鎮。時至今日,那兒的番薯黃夾口感依然最純正,賣相也。

印象中,我第一次吃這種地道的番薯黃夾,它姜_的皮,油亮油亮。隔着層塑料袋,似乎也能聞到番薯的清香味。稍稍吹涼後一口咬下去,餡汁流出來,沾得滿嘴是油,略帶彈性的皮跟油多卻不膩的餡兒在嘴裏一起咀嚼,那叫一個美味呀!還來不及下嚥,緊接着再咬第二口,把整個嘴巴塞得鼓鼓的。

車主用方言喊着“番薯黃夾呀,賣番薯黃夾”,一遍一遍,迴盪在來來往往的人們的耳邊。舌尖上的家鄉,我最愛的番薯黃夾的味道!

Tags:觀後感 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