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美麗心靈》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9.02K

《美麗心靈》觀後感精品多篇

美麗心靈觀後感 篇一

在老師的推薦下看了這部1998年就上映的老片子,很喜歡它的另外一個名字——驕陽似我,我們每個人都是一輪驕陽,因為只要我們選擇突破自己心中的心理矛盾,陽光不僅能普照在我們身上,還會讓他人得到温暖。

片中的男主角威爾開始只是一個放蕩不羈卻絕頂聰明的數學天才,但他只是一個大學的清潔工,獲得過數學中的諾貝爾獎榮譽的蘭博教授發現了這個不尋常的孩子,從監獄裏把威爾保釋出來,開始為他尋找心理老師以便幫助他實現更多的價值。在其他心理諮詢師都威爾的態度給作弄的沒辦法的時候,他想起了自己大學同學西恩教授。雖然第一次威爾的態度對這位老師對他顯示出了很大的不敬,但是西恩老師並沒有放棄,而是在之後的七次心理諮詢中逐漸引導他走出迷潭。第二次西恩教授設身處地的站在這個孩子身上表示理解。第三次威爾顯然沒有被老師的誠意給打動,兩人選着了沉默不語到時間結束。第四次威爾開始和西恩教授開起了飛機上的玩笑,他的心靈防線正在逐步的打開。第五次他們開始討論威爾的愛情,教授以自己過去對妻子的經歷在訴説着他的愛情觀,也許哈佛女孩的出現對於從小就是孤兒的威爾來説讓他更想展現自己強大的一面,但他實際上沒有十二個兄弟,這點也成了他們吵架的原因之一。第六次他們已經建立起了良的基礎關係,但是威爾還是不能突破自己心中的那份埋藏的勇敢。第七次威爾在教授的幫助下開始突破了自我,經歷了和女朋友的分手後他似乎要説服自己的過錯,在門外聽到西恩教授和蘭博老師的爭論後,他開始更加感謝西恩教授的幫助,西恩教授是為了讓他找到自己的心靈伴侶,而蘭博教授則急於幫他選擇一條覺得美的數學道路,這實際上也折射除了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現實與理想的抉擇。他倆相擁而泣,這一刻的陽光照進來了,世界都會因你而美。第七次威爾戀戀不捨而且心存感激,但是教授卻認為威爾已經突破了自我,敢於勇敢的承認自己,説明他們的諮詢關係已經可以結束了。

除了西恩教授的幫助外,還有一部分我認為和他一起在工地上工作的三個兄弟也給了他莫大的鼓勵,有一個兄弟每次都想着卻叫他的時候他不會給自己開門,因為他不想看到威爾擁有的天賦被浪費,不想讓他有能力改變自己但是二十年後還是在工地上和他們混在一起,三人在最後給他合力打造了一輛“友誼之車” 。片尾一西恩教授過去的和現在的威爾的一句話——“對不起,我要去見一個女孩”作為結尾,告訴了我堅持夢想,釋放心靈的可貴,我們的人生路上也會有這麼幾個友,能替自己的快樂而快樂,因為有了分享,我們才會覺得快樂被放大了更多倍

美麗心靈作文 篇二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美麗善良的人,也有許許多多醜陋邪惡的人,但是,善良總能打敗邪惡,因為美麗善良的人有一顆美麗善良的心。

記得我上國小的時候,老師曾經問過我們一個問題:“毒蘑菇、蘋果和核桃,如果讓你們變成其中的一個,你們想變成哪一個呢?”“核桃!”年少的我們異口同聲地回答。“為什麼選核桃?誰來説一下?”“因為毒蘑菇外表雖美,但它有毒;蘋果好看又好吃;核桃雖然不好看,可它很有營養。”一個同學回答道。

老師説:“你們選核桃,説明了你們想當心靈美的孩子。但你們卻忘了外表,在外表美的同時,你們可不能像毒蘑菇一樣,心靈邪惡。你們應該像蘋果一樣,外表美,心靈也美。要時時刻刻幫助別人,如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在家裏幫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記住一定要以助人為樂為原則。”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善良的人。在中國的西部,有一對夫婦在那裏支教,他們只拿着很低的工資,卻養着沒人管的孤兒,給他們上課,跟他們做遊戲,與他們一起吃飯、睡覺。最後夫婦倆也把自己的女兒接了過去。有一個母親,看到一個孩子從樓上掉了下來,出於母愛的本能,馬上跑過去用手接孩子。還有一個人,他以賣羊肉串為生,把賣羊肉串的錢捐給貧困生……這些人雖然能力微薄,但卻有着美麗而善良的心靈。“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這首歌唱出了我們的心聲,只要每個人都有一顆美麗善良的心,那麼,我們的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讓我們向這些人學習吧!

今天,心靈最美麗!

美麗心靈觀後感2500字範文 篇三

<美麗心靈>是約翰-納什教授生平的傳記,或者説,一個真正的天才的故事。是的,約翰-納什正是一個100%的天才,27歲獲得博士學位,30歲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教授,他的博士論文中提出的平衡論(包括非合作博弈論)廣泛應用於經濟領域,開創了全球貿易的理論基礎,博弈論的基本原理還被應用於化學和生物學領域。

不幸的是伴隨着他的成功,一種精神分裂症已經與它如影相隨。他是一個事業的強者,卻是現實生活中的弱者,不善交際,談女朋友時往往出言不遜遭人侮辱與溪落。更嚴重的是思維和感覺出現障礙,身體有被植入異物感,在他的生活中出現了幻覺、幻聽與幻想。

當最初看到這些劇情簡介時我沒有信心看下去了。這樣一個劇情固然感人或者煽情,但實話説有點點平淡無奇,類似的電影一抓一大把,比如<汪洋裏的一條船>、<典子>,基本上看到開頭就能猜到結尾,除了感動之外沒什麼感覺。我所猜到的情節是這樣的:由於解密碼工作過於複雜,納什得了精神分裂症,而妻子和朋友們對他不離不棄,幫助他與疾病鬥爭,最終病情好轉,在學校任教還獲了諾獎,大團圓結局。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

納什或許是不幸的但是同時他也是幸運的!盡職盡責的醫生們沒有放棄他,摯愛的妻子沒有放棄他,大學裏的教授和學生沒有放棄他,整個社會沒有放棄他!

愛情上他是幸運的!在他已經患上精神病但不很嚴重時,美麗姑娘艾麗西婭出於美女愛英雄的情愫,接納並愛上了納什。在納什發病並威脅到她的生命安全時,她把孩子送回孃家,自己不棄不離,她理解丈夫不願意去精神病醫院治療的擔心,把丈夫留在身邊,在住家休養中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料,並頂住巨大的精神壓力支撐着一個家庭走過憂患。這又是一曲愛情挽救生命與拯救健康的頌歌,這是美麗心靈最生動的詮釋。為此,飾演妻子的女演員在該片獲得四項奧斯卡大獎中佔有其一: 最佳女配角獎。

當納什患病經常被幻覺引導,不自學地到自己所在學校普林斯頓大學講學時,大學同事們給予了一個精神病人相當的包容與理解,配合納什重新找回自我。影片後部,他的同行們在一個茶館紛紛把自己的派克鋼筆擺放在納什的桌前,這是對一個科學科學家最尊貴的敬意,是對一個精神病人最温馨的撫慰,這也應該是美麗心靈的羣芳譜吧。納什生活在一個充滿關愛與理解的家庭與大學校園裏,這是精神病患者運用自己良好心理品質戰勝疾病的客觀條件。

納什患病後,除了產生幻覺讓他分不清生活中的真實與虛假外,慶幸他有一定自知力。在親人的關懷與醫院進行藥物治療、胰島素注射和電休克療法下,他自己始終有一個信念,要以自己的意志戰勝心理或精神疾病。他沒有破罐破摔、自暴自棄,始終配合治療。直到老年,雖然這種分裂症沒有得到根治,但他仍然堅強地治療與生活,直到1994年獲得經濟學諾貝爾獎。應該説,納什不管是事業上的成功,還是與病魔抗爭,最終主要靠他自己。來自心靈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也許是編劇與導演給我們的深層啟示。

影片取名為<美麗心靈>真是恰到好處。納什有着一顆美麗的心靈,他為了承擔家庭的重擔,為了照顧兒子,為了滿足妻子的需要,而停止了吃藥。並在別人的嘲笑與醫生的不贊同下,堅強地活着與心理疾病做鬥爭。他的心是潔淨的,他的堅強意志使他的心靈得到美化。艾麗西婭是個美麗的天使,擁有着美麗的心靈,守護着她的愛人。面對得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丈夫,面臨受傷的威脅,抱着剛出生的兒子,她絲毫沒有退縮,堅強地承擔起了這個在風雨中搖曳的家。納什的朋友阿芬問她:“你還撐得住嗎?”她説:“有的時候我恨納什,恨上帝。但每當看者納什並告訴自己他是我的白馬王子時,我便成了一個愛他的人,雖然這樣的時候不多,但卻足夠了。”多麼偉大的女人,至少也該是個了不起的女人。她是美麗的,她神聖的愛使她擁有一顆美麗的心靈。

馬丁-漢森等給予納什幫助和鼓勵及關懷的人都擁有一顆美麗心靈,他們用自己寬廣並温暖的胸懷接納了一個有着心理疾病的人。納什、艾麗西婭、漢森等人都在用自己的愛架起了一座通往美麗心靈的橋樑。

其次從電影本身欣賞價值來看,<美麗心靈>無論是情節設計和拍攝手法都不落俗套,出乎觀影人的預想。

而羅素的精湛演技也將納什的內心世界演繹的極度逼真,不論從哪個角度看,本片都可以作為電影藝術的。教學片。演繹精神病患者和酒鬼是有很大難度的,也是演技派演員的試金石。原因在於,精神病患者和酒鬼不是希特勒那樣的人人公認的混球加壞蛋,他們首先是或者説本質上是無法控制自己的病人,所以,極端地表現他們令人厭惡的表象是無法令人信服的;另一方面,他們的所作所為的確給人們,特別是親人和朋友帶來直接的傷害,所以,過多地以同情的心態表現他們也是不準確的。

在這樣一個兩難困境中,<美麗心靈>採用了首先以主觀視角(即納什的幻想、幻聽等)進行描述,使觀眾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納什幻想的世界,同時造成觀眾的錯覺,以為那就是真實的情景。然後又重回客觀視角(即納什所處的真實環境),使觀眾恍然大悟,而又深深地同情納什的遭遇。在這一過程中,羅素的領袖氣質和憂鬱神情有力地推動了情節發展和人物塑造。

影片另一獨到之處在於,沒有采用慣常的大量渲染親人和朋友支持的表現手法,將重心放在羅素身上,藉助羅素的個人魅力突出納什面對困境的超凡勇氣、超強意志力和超人智力。換句話説,本片完全可以更名為<堅強心靈>或<超人之精神病患者版>,這時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導演為啥選擇羅素這樣一個硬漢來演繹經濟學家納什。當然這也導致影片的致命硬傷:完美的電影,虛幻的真實,也就是説,影片本身非常成功,但是與真實的納什相距甚遠,準確地説,影片所展現出來的納什是被人為拔高和神話了。

有位名人説,世界上最難戰勝的人是自己。我在無數次的親身體驗之後,不得不佩服這位哲人的先見之明是多麼精準。人可以超越一切,卻無法超越自己。但在看了<美麗心靈>之後,在體驗了約翰?納什博士痛苦而偉大的人生境遇之後,我不得不承認,人的精神和毅力是萬能的!“精誠所致,金石為開”,這位唯一獲得諾貝爾獎的精神分裂症科學家便戰勝了自己,贏得了世上的最高勝利!他無比堅韌而美麗的心靈,為我們樹立了一座永不動搖的豐碑!

美麗心靈作文 篇四

——讀《灰姑娘》有感

童話,是人們不可拒絕的,童話,也是人們所盼望的。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生活的世界像童話般的不可思議,像童話般的美好與幸福。

《格林童話》裏面,大家最熟悉的要數《灰姑娘》了,我從小就是聽着《格林童話》長大的,每當媽媽不厭其煩地給我講故事的時候,我就是童話世界裏的主人公。那些故事不是什麼論語之類的大道理,就是用我們可以明白的語言,在我幼小的心裏播種下了一顆希望的種子。

格林的童話《灰姑娘》,被改編成電影,被改編成戲劇,以多種藝術形式繼續感動着人們,而且被感動的對象已經不僅僅是孩子們。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女孩》與之相比,就單薄了,不光是情節單薄,就其給予人們內涵的感受也是單薄的。灰姑娘的故事,更與潛藏在每一個人內心深處的美好願望共鳴。因而更具魅力。

今天,再次捧起這個奇蹟,再次閲讀那個故事,發現感受更深了。

它講的是一個從小就沒有媽媽的一位姑娘。爸爸又給她找了一位兇巴巴的後媽,可是後媽卻帶了兩個女兒,這兩個女孩非常的毒辣、兇狠。可憐的小女孩天天背後媽辱罵,被兩個可惡的姐姐欺負,還要每天干又髒又累的活,穿的破破爛爛,弄得一身灰。他也有華麗的衣服,但都被兩個姐姐搶走了,她也有舒服的牀,但也被姐姐們搶走了,所以只好睡到灰堆上,一家人都稱她為灰姑娘。

有一天,皇宮裏的王子要邀請全國少女跳舞,為王子選妻子,可是灰姑娘不能去,因為她連一件能穿出去的衣服都沒有,可是有棵榛子樹可以實現她的願望,把灰姑娘變成世界上最美麗的姑娘。一進皇宮,王子不願和其它人共舞,一連三天,只和灰姑娘跳舞,但可惜的是,每晚十二點整必須回去,不然就會變回原樣。可是王子很聰明,他在路上撒上瀝青,把灰姑娘的一隻水晶鞋粘到了樓梯上。

第四天,王子要求全國少女都來試穿這隻鞋,只要能穿上就可以嫁給他,這鞋子有魔法,只有灰姑娘能穿,灰姑娘嫁給了王子,從此他們就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繼母不懂得珍惜她,因為她還有自己的兩個親生的女兒需要珍惜。她是母親,她有母愛,但是她的母愛過於自私了,全部的愛都在了親生的女兒身上。

整個故事讓我最感動的地方就是灰姑娘的堅強,因為她知道只要善良、誠實,就能永遠快樂。她的後媽這樣罵她,她的姐姐這樣欺負她,可灰姑娘一點也不恨她們,因為她的心是純潔的。

做人要誠實、善良,只有這樣,才能每天快樂,開心,像灰姑娘學習,心胸寬廣,不要她的後媽和姐姐一樣毒辣、兇狠,欺負別人,只有像灰姑娘一樣才能永遠幸福!

惡有惡報,善有善報。做人但求問心無愧,就算將來別人來誣陷你,傷害你,你也不會把這當一回事的,因為“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美麗心靈作文 篇五

牀邊響起了雨的聲音。

清晨來了,悄無聲]息的,周圍的一切都因雨的淋洗變得寧靜起來。在這秋去冬來的季節裏,雨掠過的不過是寒冷。雨在人的眼中原本也如此的可悲。

傷感接踵而來,天空奏起了悲天憫人的旋律,太陽此時消失在大地上,天空的豔麗也被雨水抹掉了色彩。大街上,依然那般寧靜,每每這下雨天,事物總是沉默。無言沉浸在人們的周圍,街上的人,卻看不見這雨的隔膜。雨仍然下着……

清晨的路上,多是上學的學生,我忘卻了從何時起,這路上,我的周圍也只有這一個人。忽然,我看見了,路邊也有避雨的人,他臉上的焦急,告訴了我他已經等了許久了,然而我並不認識他。我走開了,也沒再回頭看他。只知雨越下越大了……

就在學校大門的前面,我又看見了他了。真是幸運啊,是遇上了朋友了,我漸漸發覺,路上的人是愈多了,可雨傘也並沒有那麼多,同一雨傘下,有兩人勾肩搭背的,也有三四人擠着的。路變得熱鬧起來了。雨小了,漸漸地,漸漸地……

竟然,雨把人都隔開了,又把人擠在了一起,世界似乎不再因雨而孤獨。造物的自然,果然,他把雨這樣的甘露帶到世界,原非是悲人心脾的,我們可以看見它的美,因為雨本來就那般的輕快,它的旋律並不沉重。

細雨綿綿,大雨滂沱,這是人的心,純潔的心靈可以看見那透明的雨中映出的世界,是那樣的美好,雨絲則是你我之間那條無形的線。

回憶起雨曾給我温馨,孩提時的雨天,我倚在母親懷裏的温暖;冒雨路上,我伏在父親背上的關懷。雨記載着我的回憶。

忽然我感覺到了臉上有兩三點的涼意,原來並無想象中的冷,我知道這是雨給我的回報,大概是我看見了它,它的美……

美麗心靈作文 篇六

美麗,這個詞語,在不同的人心中有不同的解釋,有的人認為,美麗就像林黛玉的《五美吟》中的綠珠、紅拂、虞姬、昭君、文成五人一樣,擁有傾國傾城的姿容,滿腹經綸的才華,勝過男兒的膽量;有的人認為,美麗就像2009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的何旭、方招等人,具有見義勇為的高尚情操;有的人認為,美麗就像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寫到的《夏日絕句》中的項羽“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不似劉邦般狡猾奸詐。 但是在我看來,美麗就像那潔白無瑕的心靈,像一朵空谷幽蘭,默默地綻放。

那是我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次下了大雨,同學們都被家長接光了,只有我一個人還留在走廊裏,爸爸出差了,媽媽則是去值班了。我一個人在走廊上走來走去,原本想等雨小一些再回家,沒想到雨越下越大。看着外面的傾盆大雨,我心想:總不能一直這麼等下去,豁出去了,大不了就是發一次高燒。想到這裏,我把書包往懷中縮了縮,就衝了出去,透心涼的雨水害得我從心底往外冒寒氣,這時我的頭頂卻出現了一把小花傘,一看,原來小花傘的主人是一位大姐姐,她温柔地説:“小妹妹,雨下這麼大,你怎麼也不打個雨傘呀?沒有人來接你嗎?”“我爸爸媽媽都有事……”“那你就打我的傘回去吧。”“那姐姐你該怎麼辦呢?”“沒關係的,我家就在這附近。”“可是……”“我比你大,本來就應該幫助你嘛。”“那謝謝姐姐了,對了,姐姐在哪一班呀?”大姐姐就已經走了,只留下了充滿感激的我和一顆金子般的心靈。“菩薩怎麼做,我就怎麼做。彼發菩提心,我發菩提心……”是呀,菩薩怎麼做,我就怎麼做,這世界上最美麗的不是絕色姿容,不是鮮花寶石,而是那普普通的心靈。

關於電影美麗心靈的觀後感 篇七

天才與精神疾病只一步之遙,有出色優勢時要防止負面問題的出現,不能戴有色眼睛看待生活中患有各類疾病特別是精神疾病的人們,要學會理解包容別人,要培養陽光思維。特別是從事心理諮詢的職業人員,要有崇高的使命感與責任心,進則兼濟天下,退則獨善藏身。

這是我觀看完《美麗心靈》這部影片後首先想到的。

是的,約翰-納什正是一個100%的天才,27歲獲得博士學位,30歲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教授,他的博士論文中提出的平衡論(包括非合作博弈論)廣泛應用於經濟領域,開創了全球貿易的理論基礎,博弈論的基本原理還被應用於化學和生物學領域。不幸的是伴隨着他的成功,一種精神分裂症已經與它如影相隨,。他是一個事業的強者,卻是現實生活中的弱者,不善交際,談女朋友時往往出言不遜遭人侮辱與溪落。更嚴重的是思維和感覺出現障礙,身體有被植入異物感,在他的生活中出現了幻覺、幻聽與幻想。當最初看到這些劇情簡介時我沒有信心看下去了。這樣一個劇情固然感人或者煽情,但實話説有點點平淡無奇,類似的電影一抓一大把,比如《汪洋裏的一條船》、《典子》,基本上看到開頭就能猜到結尾,除了感動之外沒什麼感覺。我所猜到的情節是這樣的:由於解密碼工作過於複雜,納什得了精神分裂症,而妻子和朋友們對他不離不棄,幫助他與疾病鬥爭,最終病情好轉,在學校任教還獲了諾獎,大團圓結局。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

納什或許是不幸的但是同時他也是幸運的!盡職盡責的醫生們沒有放棄他,摯愛的妻子沒有放棄他,大學裏的教授和學生沒有放棄他,整個社會沒有放棄他!

愛情上他是幸運的!在他已經患上精神病但不很嚴重時,美麗姑娘艾麗西婭出於美女愛英雄的情愫,接納並愛上了納什。在納什發病並威脅到她的生命安全時,她把孩子送回孃家,自己不棄不離,她理解丈夫不願意去精神病醫院治療的擔心,把丈夫留在身邊,在住家休養中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料,並頂住巨大的精神壓力支撐着一個家庭走過憂患。這又是一曲愛情挽救生命與拯救健康的`頌歌,這是美麗心靈最生動的詮釋。為此,飾演妻子的女演員在該片獲得四項奧斯卡大獎中佔有其一:最佳女配角獎。

當納什患病經常被幻覺引導,不自學地到自己所在學校普林斯頓大學講學時,大學同事們給予了一個精神病人相當的包容與理解,配合納什重新找回自我。影片後部,他的同行們在一個茶館紛紛把自己的派克鋼筆擺放在納什的桌前,這是對一個科學科學家最尊貴的敬意,是對一個精神病人最温馨的撫慰,這也應該是美麗心靈的羣芳譜吧。納什生活在一個充滿關愛與理解的家庭與大學校園裏,這是精神病患者運用自己良好心理品質戰勝疾病的客觀條件。

納什患病後,除了產生幻覺讓他分不清生活中的真實與虛假外,慶幸他有一定自知力。在親人的關懷與醫院進行藥物治療、胰島素注射和電休克療法下,他自己始終有一個信念,要以自己的意志戰勝心理或精神疾病。他沒有破罐破摔、自暴自棄,始終配合治療。直到老年,雖然這種分裂症沒有得到根治,但他仍然堅強地治療與生活,直到1994年獲得經濟學諾貝爾獎。應該説,納什不管是事業上的成功,還是與病魔抗爭,最終主要靠他自己。來自心靈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也許是編劇與導演給我們的深層啟示。

影片取名為《美麗心靈》真是恰到好處。納什有着一顆美麗的心靈,他為了承擔家庭的重擔,為了照顧兒子,為了滿足妻子的需要,而停止了吃藥。並在別人的嘲笑與醫生的不贊同下,堅強地活着與心理疾病做鬥爭。他的心是潔淨的,他的堅強意志使他的心靈得到美化。艾麗西婭是個美麗的天使,擁有着美麗的心靈,守護着她的愛人。面對得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丈夫,面臨受傷的威脅,抱着剛出生的兒子,她絲毫沒有退縮,堅強地承擔起了這個在風雨中搖曳的家。納什的朋友阿芬問她:“你還撐得住嗎?”她説:“有的時候我恨納什,恨上帝。但每當看者納什並告訴自己他是我的白馬王子時,我便成了一個愛他的人,雖然這樣的時候不多,但卻足夠了。”多麼偉大的女人,至少也該是個了不起的女人。她是美麗的,她神聖的愛使她擁有一顆美麗的心靈。馬丁-漢森等給予納什幫助和鼓勵及關懷的人都擁有一顆美麗心靈,他們用自己寬廣並温暖的胸懷接納了一個有着心理疾病的人。納什、艾麗西婭、漢森等人都在用自己的愛架起了一座通往美麗心靈的橋樑。

其次從電影本身欣賞價值來看,《美麗心靈》無論是情節設計和拍攝手法都不落俗套,出乎觀影人的預想。

而羅素的精湛演技也將納什的內心世界演繹的極度逼真,不論從哪個角度看,本片都可以作為電影藝術的教學片。演繹精神病患者和酒鬼是有很大難度的,也是演技派演員的試金石。原因在於,精神病患者和酒鬼不是希特勒那樣的人人公認的混球加壞蛋,他們首先是或者説本質上是無法控制自己的病人,所以,極端地表現他們令人厭惡的表象是無法令人信服的;另一方面,他們的所作所為的確給人們,特別是親人和朋友帶來直接的傷害,所以,過多地以同情的心態表現他們也是不準確的。在這樣一個兩難困境中,《美麗心靈》採用了首先以主觀視角(即納什的幻想、幻聽等)進行描述,使觀眾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納什幻想的世界,同時造成觀眾的錯覺,以為那就是真實的情景。然後又重回客觀視角(即納什所處的真實環境),使觀眾恍然大悟,而又深深地同情納什的遭遇。在這一過程中,羅素的領袖氣質和憂鬱神情有力地推動了情節發展和人物塑造。

影片另一獨到之處在於,沒有采用慣常的大量渲染親人和朋友支持的表現手法,將重心放在羅素身上,藉助羅素的個人魅力突出納什面對困境的超凡勇氣、超強意志力和超人智力。換句話説,本片完全可以更名為《堅強心靈》或《超人之精神病患者版》,這時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導演為啥選擇羅素這樣一個硬漢來演繹經濟學家納什。當然這也導致影片的致命硬傷:完美的電影,虛幻的真實,也就是説,影片本身非常成功,但是與真實的納什相距甚遠,準確地説,影片所展現出來的納什是被人為拔高和神話了。

有位名人説,世界上最難戰勝的人是自己。我在無數次的親身體驗之後,不得不佩服這位哲人的先見之明是多麼精準。人可以超越一切,卻無法超越自己。但在看了《美麗心靈》之後,在體驗了約翰納什博士痛苦而偉大的人生境遇之後,我不得不承認,人的精神和毅力是萬能的!“精誠所致,金石為開”,這位唯一獲得諾貝爾獎的精神分裂症科學家便戰勝了自己,贏得了世上的最高勝利!他無比堅韌而美麗的心靈,為我們樹立了一座永不動搖的豐碑!

關於電影美麗心靈的觀後感 篇八

很少主動看電視的我,昨晚竟無意中觀看了一部美國電影《美麗心靈》。它講述的是天才約翰—納什教授的傳奇故事,生性怪癖的納什拒絕與同學、周邊的人交往,而把所有精力都投注在數學研究上,儘管同學們的嘲笑和欺凌以及導師的失望使他無比痛苦和自卑,但他並未放棄心中的理想,孜孜不倦地研究數學。

他經常説:“一定要做出點成績來!”,但由於對研究過於深入,而情感世界又過於貧乏,種種原因導致最後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面對這個曾經擊毀了許多人的挑戰,納什在深愛着妻子艾麗西亞的相助下,頑強抗爭,經過努力他終於戰勝了這個不幸,並與199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影片中情節發展與所有人的人生一樣,不管是身在其中的角色還是旁觀的我們,如果不一路尾隨到最後,都不知道究竟什麼是真什麼是假,一切都那麼順理成章地發展,絲毫沒有欺騙觀眾,直到真相大白那一刻,我們才恍然大悟。兩個小時的電影,我簡直就是跟着主人公納什一起患上精神病,覺得一切都那麼正常和理所當然,以致於在過程中都沒有發現問題的存在。

當納伯教授在一次演講中,突然出現精神病醫生羅森以及助手,納伯放棄演講拼命逃竄,接着羅森醫生告訴納什他得了妄想症並強壓他上車時,我十分不相信這事情,我也認為羅森醫生是蘇聯人,納什被他抓走,可能要受到酷刑,而精神病院實際是蘇聯在美國的一個軍事基地掩護。因為我認為納什被認為是精神病是因為他做地下工作,他沉迷於破解密碼是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安全,而且那個室友——查爾斯確實就是出賣他的人。直到他的妻子找到納什投放在廢樓裏郵箱裏的所有未開封的所謂加密郵件,還有納什挖着手臂試圖尋找植入其中的鉛管而未得後,我才相信他確實有病。

可是為什麼納什的想象會這麼真實?為什麼我們的思想也會不由自主的受他牽引,也許因為,納什是一個天才,他有着十分縝密的思維,有着能獲諾貝爾獎的頭腦,所以就算是幻覺,通過天才的腦瓜子想象出來那也是非常真實的。

但他是孤獨寂寞的,害怕失敗並渴望得到認可、支持和鼓勵他的人,於是他幻想出室友查爾斯,這是納什不善交際,有渴望與人分享內心想法的需要。美蘇冷戰時期,納什成功破解了敵方的密碼,為國防做出了貢獻,此後,他渴望成功,希望報效祖國,於是他有幻想出國防官員——威廉·切爾,為了完成威廉交給他的任務,他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破解密碼。

“我讓你感受什麼是真實,這是真實……也許問題不是在這裏(腦袋),也許問題可以在這裏(心裏)解決”

艾麗西亞親眼目睹着納什的病情,從在精神病院裏看到納什挖着手臂試圖尋找植入其中的芯片而未得後的惶恐,到已經懷孕的她奔走於納什的辦公室、尋找納什投放在廢樓裏的郵箱裏的所有未開封的所謂加密郵件,作為妻子的她終於相信納什患上妄想症,但她做的是不離不棄的相守。

直至納什和妻子有了自己的孩子。在一個大雨交加的夜晚,艾麗西亞要出門,納什主動要求去幫孩子洗澡,艾麗西亞很高興。可當她走出去卻發現了納什的祕密小屋,她知道納什又發病了,趕緊跑回來,發現孩子自己躺在浴缸裏面,水馬上就要漫過來了……當羅森醫生再次要求帶走納什時,艾麗西亞再次做出了決定。

“讓你感受什麼是真實,這是真實……也許問題不是在這裏(腦袋),也許問題可以在這裏(心裏)解決”。這是艾麗西亞-拉迪在納什病情反反覆覆,連他自己都絕望和愧疚時,温情拉着納什的手,低頭輕輕説的幾句話。沒有海誓山盟,沒有不離不棄,沒有瓊瑤式的苦情,沒有大陸劇的獨白,簡單的幾句話確實感動了我! 我想如果沒有艾麗西亞對愛的堅守,也就沒有後來的納什。

愛的回饋——“最後我做出的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發現,卻是隻有在愛的等式中才能夠發現任何邏輯的原因。今晚我能夠站在這裏,全都是因為你,你是我存在的原因。你是我的全部。”

在正常與幻覺之間,納什在懷疑,納什在堅持!30年的時光爬上了納什的額頭,真真假假,是是非非,儼然已經不重要!就像納什所説“我依然會產生幻覺,他們一直都沒有消失,只是我選擇不去關注。”

終於有一天,納什來到他僅到過一次的教授餐廳,上一次是他剛到麻省理工學院,他在餐廳裏看到一位老教授坐下以後,周圍的人們都走過來紛紛把自己的鋼筆放在他的餐桌上面,教授告訴他那是對老教授成就的肯定,是這裏的一種無上的熱榮譽。這次當他有些彷徨地坐下,第一個學者在他面前恭敬地獻上那代表對諾貝爾獎獲得者敬意的鋼筆並祝賀他,緊接着第二個、第三個……納什沒有流下激動的淚水,但屏幕前的我眼睛卻濕潤了。

1994年,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納什深情地望着自己的妻子,已經兩鬢斑白的艾麗西亞説:“我一直相信那些數字,方程和公式,但是在我追求了一生之後,我問自己,什麼才是真正的邏輯?誰來決定邏輯的原因?我的追求帶着我穿越了物理、哲學還有幻覺,到最後我做出的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發現,卻是隻有在愛的等式中才能夠發現任何邏輯的原因。今晚我能夠站在這裏,全都是因為你,你是我存在的原因。你是我的全部。謝謝大家!”

望着屏幕上兩人相互依偎離去的背影,我久久不能平靜,原來僅僅思想的美麗,並非真正人性的美麗,唯有美好的情感才能使思想融入心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美麗。正所謂“大愛無疆”,人生旅途因愛的陪伴才會圓滿。

美麗心靈作文 篇九

我們很難想象沒有玫瑰綻放的夏日,將失去怎樣的芬芳;沒有夢想展翅的藍天,將如何單調乏味;沒有藝術滋養的心靈又怎能與平庸的世俗抗衡?

楊瀾的“陽光下成長”項目的設置,使得我們城市中最缺少陽光普照的農民工子女感受到了藝術的陽光,有的孩子能學有所成,甚至從此改變了人生。我認為這是為人母的楊瀾對“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愛的所作出的最好詮釋。我無法認同“農民工子女就只應該掌握實用技能”的論調,正如我也不認為藍翔職業技術學校就未必走不出詩人和藝術家。

藝術有門檻麼?追求美,欣賞美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遠古時代當人類還在與野獸爭奪生存空間時,便學會了用詩歌、音樂、舞蹈來表達內心的感受。“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小區的院子裏有一棵桂花樹,每到秋天,恬淡的香味縈繞不去。年幼的女兒説:“桂花 的香味讓我想起了去年這時候的情景;就算過很久,等我長大後,我每次聞到桂花香,我也會想到今天,想到媽媽的樣子。”童年敏感細膩的詩心或許終有一天會在鋼筋水泥的現實中逐漸磨礪得堅硬粗糙,而對藝術和美的追求會幫助我們對抗令人無奈的現實,讓我們的心靈保留一份柔軟和美好。而只會用所謂的“實用技能”去“討生活”的人生簡直就不值一過。推己及人,我何嘗不願意讓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擁有藝術帶來的美好人生?感謝楊瀾做到了這些!

生活境遇是我們遠離藝術的理由麼?恰好相反,物質富足時,藝術或許只是生活的調劑品,而當我們遭遇不幸時,藝術卻是我們靈魂賴以保全港灣。仍然記得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的影片《鋼琴家》帶來的心靈震撼。這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講述了二戰期間猶太鋼琴家瓦拉迪斯勞經歷親人離世,目睹納粹摧毀無數家園,如何死裏逃生的故事。電影中瘦削的鋼琴家在戰爭的硝煙和廢墟中彷徨的身影連同始終迴響着鋼琴大提琴的演奏深深的打動着我。是的,音樂給了主人公活下去的力量,為他保留了生命的最後尊嚴。同理,和平年代,倘若我們有能力讓條件不太好的孩子多一點學習藝術的機會,又怎能拒絕這份善意?

人的一生可能會面對許多無法預料也無力改變的事,但經由藝術構建起來的富足心靈和健全人格將是我們在逆境中抵抗不幸,在順境不至沉淪的一道屏障。

當然,不能否認生活的壓力有時候會大於生命的尊嚴,當我們吃不飽穿不暖時遑論藝術?“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但即使面對的是一地雞毛,我仍然願意我的孩子保留一些詩心,一份詩意。

生活不會永遠苟且,當我們給這些充滿着渴望的眼睛打開一扇面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窗户,我相信他們的成長會更加從容而充滿陽光。

楊瀾正是因為懂得,因為擁有一顆被藝術滋養過的美麗心靈,才會回饋社會,又用藝術來引導這些孩子;而我相信,她將收穫的遠不只孩子們的成就,更會收穫到許許多多跟她一樣美麗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