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電影《芳華》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4W

電影《芳華》觀後感多篇

芳華 篇一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

早晨,瀰漫起來的晨霧,被漸漸亮起來的燈光照射出一團一團黃暈來。推開房門,映入眼簾的便是母親忙碌的身影,“牛奶在桌上,記得喝啊。”我輕輕拿起桌上那杯牛奶,輕抿一小口,甜度剛剛好。忽然之間覺得世界是多麼美好,有自己愛的人在身邊,亦像晨起的一杯牛奶。

慵懶的午後,緩緩升起的雲煙將光陰染成柔和的一片,隨手拿起一本自己愛看的書,找一個無人的角落,思緒隨着時光情不自禁的迴旋,閉上眼時,柳絮在水湄徐徐翻卷,如畫的江南便如潑墨般映入我的眼簾。睜開眼時,身上已然多了一件衣服,母親坐在我身邊,手捧着一本已泛黃的不知名的書。忽而之間,覺得世界也是美好的,有自己愛看的書,在平淡的生活中,能有書籍和母親的陪伴,生活亦是很美好。

天光悠長,夜晚風涼。老舊的收音機重複着我愛聽的故事,昏黃的小夜燈嗞嗞輕響,它們都睡着了,我偷跑的牀邊,伸手就碰到了月亮。我喜歡到夜晚時的靜謐,那是大自然滿分作文網帶來的美好,其實世界還是很美好的,只要我們善於發現。

思緒又飄回到幾年前,在外婆家的那段時光。我們一起坐在院子裏,外婆不識字,喜歡聽我讀書,字正腔圓,而他就在一旁織着衣服,東風拂來,映襯着外婆發上的白霜,歲月毫不留情的在她的臉上刻下痕跡。外婆家的院子很大,一到晚上,我和我的小夥伴就在那個院子裏玩耍,嬉笑聲在空中擴散開來。那段時光是我最快樂的時光,也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事物。

其實世界還是很美好的,如浪子回鄉歸來時的火車,如燙金賀卡上的歡脱祝詞,如隔壁家孩子手裏的風車,星星沉入海底,融化地下冰川,我相信世上一定存在世外桃源那樣美好的地方,那有一片海,海鷗撲騰着翅膀,清風襲過浪花,日出的温暖剛剛好,你安靜的坐在那,給世界一記温柔。一切都還是很美好的。

最美好的事就是耳機音量剛好能蓋過外界噪音,鬧鐘響起時你剛好自然醒,下雨天你剛好帶了傘,你困了剛好身邊有張牀。願所有美好都不辜負你的期待,一如芳華。

電影《芳華》觀後感 篇二

最近圍繞電影《前任》的話題很多,這個自帶感情色彩的名字,自然可以吸引痴男怨女的圍觀。同事分享種子好幾天了,我卻不願點開,不想給自己傷口撒鹽。

吉哥哥看過《芳華》就忍不住分享了自己的感想給出了這樣的評價,讓我心有所向。他説“《芳華》的票房可能不及《戰狼》,但它的藝術價值在《戰狼》之上,我相信十年之後他仍是經典。

之前看過一個節目,宋丹丹老師説“不能引發人思考的作品就沒有藝術價值”,我不能再贊同。雖然我對藝術的欣賞尚停留在大眾水平,但是我可以通過思考和再創造使它價值提升。引發觀者的無限思考,就是藝術的真正價值所在。

坐在電影院的我旁觀着那段離我們很遙遠的年代,影片之初,對於他們的理解最多隻是鬥志昂揚,意氣風發,熱情高漲云云……隨着人物關係的闡明,矛盾的顯現,那個年代的特徵才開始鮮活。

1.幹部子弟的優越感強壓着身份不做好的普通民眾,讓一顆原本就怯懦的心連同對軍裝的嚮往被外人曲解為行為鬼祟。是那裏的現實殘酷還是人性的邪惡,我傾向於前者,所以對那些像惡霸一樣的軍人表示包容。

2.我覺得丁丁是影片中最能體現時代特徵的。人物。她骨子裏有追求和嘗試新事物的膽魄,四個人躲在屋子裏接受新音樂的洗禮,甚至為了追求極致體驗特意營造氛圍,以及後來遠嫁海外都能證明。影片之初,劉峯接小萍到文工團時,丁丁爭相與劉峯握手,那時的她感覺榮幸至極,還當眾戲稱一個月不洗手。結果在劉峯鼓起勇氣跟她表白時,卻轉變成為舊時代女性的思維方式,覺得受到了極大的侮辱。也許是對先進個體的神化,讓她認為,優良的作風是一種天性,他一生的職責便是英雄的使命,他應該是無私,不食人間煙火的。一旦像常人一樣有情感訴求,英雄形象便崩塌了,無法説服自己接受這扭曲的精神脊樑。我其實能理解,她並不是惺惺作態,也不是小題大做。她的分裂像極了我的糾結,不同的是她是受時代的侷限,而我是受自我的禁錮。

3.小萍精神恍惚地觀看着文工團解散前的最後一次演出,忽然之間有了意識,獨自一人在草地上翩翩起舞那段最讓我動容。面對現實的殘酷,人很容易迷失,陷入一無所有的挫敗感。她厭惡刻板的組織紀律,逃避讓她受盡委屈的家和組織,都不過是想遠離是非,簡簡單單,誠誠懇懇地生活,卻不小心把自己封閉。誰也料想不到,喚醒她的是曾熟悉的舞蹈。或許正是因為舞蹈單純,不曾傷害過她,所以她隔絕了所有不如意的事,物,唯獨她的熱愛。直到影片結尾,她將埋藏在心底十幾年的感情向劉峯表露,最終如願靠在他的懷裏,讓人欣慰和敬佩。

《芳華》對於我的啟發是人的思想和信念是可以貫穿整條時間長河的,縱年華易逝,然初心不改。

電影《芳華》觀後感 篇三

《芳華》演繹了中越自衞反擊戰,在中國近期電影中,很少,戰爭場面很血腥,很震撼,描繪了一個殘酷的戰場和激烈的戰鬥畫面。面對這祖國的將士的奮勇殺敵與重大的犧牲,我的`眼角依舊濕潤,我依舊是那個小“憤青”。

從小受的教育要麼是老媽讓看的書,所謂的愛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要麼是學校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總而言之就是:為人要正義,為了祖國要勇於奮鬥與犧牲。想起小時候某些“小官僚”耍威風,也是當面斥責。家鄉人喜歡説你算老幾啊你管我,國小時候我就能説出每一個公民都有權利説出你們的錯誤。當時也是真楞!

正是由於這初心,才對新聞中的種種不平表示憤怒,對犧牲的將士得不到應有的的對待感到痛心;才對衞青霍去病的消失感到不安與憤慨,才對部分民族的肆意妄為感到內心壓抑的悸動。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片刻都在耳邊。

不知道你們信不信。我小時想的都是做一番大事,從來沒考慮過金錢。即使長大了知道了金錢的奧妙,也是想有錢做一些想做的事,卻從未包括吃喝玩樂。

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我輩如是。

電影《芳華》觀後感 篇四

也許是才氣過人、富有傳奇色彩的嚴歌苓吸引了我,也許是大名鼎鼎的馮導吸引了我,讓我在一個冬日的下午,如此安靜地坐在影院裏,感受青春,感受芳華,感受揮之不去的憂傷。

寬大的銀幕,不斷切換的場景,一個女性的旁白娓娓道來……手持一瓶温涼的礦泉水,温度在掌心裏一點點升高,上一世紀80年代的唯美浪漫青春時光在手中被綿密地抻開,不可言説的美妙由內而生。我找到了存在感,並帶着一份情懷去追憶那段美好時光。

《芳華》塑造了一組文藝兵羣像。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文工團,一羣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着成長中的愛情萌芽。質樸善良的“好人”劉峯、因不良習氣被集體歧視的何小萍以及林丁丁、郝淑文、蕭穗子等情感的纏繞、交集,大相徑庭又出人意料的人生歸宿。電影用四十餘年的跨度,展開他們命運的流轉變遷,有着對一段歷史、一羣人以及潮流更替、境遇變遷的複雜感懷。

世界是安靜的,整個觀影過程是安靜的,即便是那個血雨腥風的戰爭畫面襲來的那一刻,我覺得我不是觀眾,更不是旁觀者,我身臨其境,就活在那個場景裏。

電影《芳華》的拍攝手法有別於馮導的其他影片,温情貫穿影片始終,我認為電影的主題更符合當代人的審美取向和情感安放。電影前半部分的俊男靚女,悠揚的音樂,清澈的和鳴,木紋質地的暖色地板,柔軟曼妙的肢體,女性身體散發的清香以及暗生情愫的湧動……畫面中的一切都是那麼純真、美好和乾淨,讓人有種不被時間蠶食的温暖。電影的後半部,涉及到了那段不輕易碰觸的戰爭,儘管槍林彈雨,血肉模糊,這些芳華的年輕人經歷戰爭的殘酷洗禮,甚至付出生命卻沒有退縮。最慘烈的是,前期曼妙舞姿的輕柔肢體與後期殘肢斷臂的強烈對比,畫面的矛盾和衝擊直抵心靈,那些光鮮年輕的臉龐,那些平時被人忽略的細微章節,終歸還是讓觀眾獲得了某種罕見的崇敬和震撼。

青春是整個片子的主線,但一切都是在大時代的背景下展開的,電影的故事情節喚起了一代人的集體回憶。有人説,這是一部以情懷取勝的電影。是的,無論是影片裏呈現的集體主義與個性的壓抑,還是禁慾主義與青春荷爾蒙的矛盾,還是時代更迭與個體命運的蒼白和茫然,都不足以讓人輕易釋懷。唯一可以釋懷的是電影帶給我們的純真,純真是主體,純真不僅僅屬於過去,也屬於未來——那種做人的底線、對別人的友善、對真愛的追求、對友誼的珍視以及對偉大祖國的捍衞,都需要純真。

自由、真誠、衝動,懵懂,叛逆,不置可否,暗生情愫,祕密對抗……對青春的詮釋隱祕而幽暗。沒有人會討厭自己的青春,尤其到了中年或者暮年,那段刻骨銘心的時光,一定會在內心世界裏翻湧。

我們一直在與時間和記憶較真,但在歷史大潮的洶湧下,在歷史的變遷中,那些人性的醜陋和黑暗,那些扼腕歎息的感慨和憤懣都顯得如此渺小和微不足道,我們一直活不明白自己需要什麼,此刻,我們只需要在寬大的熒幕前回望青春芳華,找到活着的證據,存在的痛點。

特別打動我的是文工團那段內斂的抒情,我們憑藉所謂的“現代視角”返回那個特殊年代,本身就帶着情感,小心卑微地察看內心世界裏的光與影,洋溢的青春碎片在父輩們身上即可看到。

父親年輕的時候在劇團工作,那熟悉的場景和氣息一直在夢裏纏繞。那時候,劇團裏的演員們平時在大舞台上排練,留給幼小的我對舞台藝術這種表演形式的無限嚮往。我們一羣孩童,照着大人的`樣子劈叉、下腰、拿大頂、踢腿、練功,所有讓身體變得柔軟的方式方法都一一嘗試,樂此不疲……

那個時代,劇團還是很光鮮的。父親是樂隊的演奏員,他和年輕的演員們走在希望的原野上,揹着琴絃,意氣風發,生活充滿了濃濃的詩意。有時候沒有出去演出任務,劇團裏的演員們就神聖地走在遊行隊伍裏,肩上扛着巨幅領袖像,遊行的木製大車上坐着四處觀望的我,街兩旁圍觀的人羣瞬間讓我覺得劇團的遊行隊伍其實就是一個大舞台,那些光鮮靚麗的演員走在人羣中很是耀眼。

記憶較深的是兩個連接東西兩個方向的大院裏,大家一起生活,一起唱,一起跳,那些女演員在餐廳吃飯,翹着蘭花指拼命地挑揀肥肉,男演員們將碗伸過去,眼睛閃耀着光芒……

最崇高的事,最容易破碎。後來劇團處於邊緣化,大家還是走散了。

還有八十年代的那場戰爭,我們剛上國中,被戰鬥英雄的事蹟感動的直掉眼淚,每次英模報告會都會哭得一塌糊塗,如若那天有沉悶的類似雷聲的響動,校園裏會有人驚奇而神祕地説,這是老山前線的炮聲呢。學校的黑板報上每次都有文學愛好者的文章,我就是在一個落霞的傍晚,清晰地記住了抄寫板報的丁俊玲,她將自己的一篇《母親》規範規整地抄在黑板上,我看到了一位母親盼望前線兒子早日凱旋的複雜心情……對於老山戰爭的所有記憶,都在校園裏,都在青春裏。

我父輩們的青春,我們的青春甚至下一代的青春,都因這場電影而芬芳。電影《芳華》從某種意義上説,讓我們找到了青春年華的影子,也找到了彼此,以及面對現實時的回望和感慨——逝去的芳華永遠回不來。

我只想説,現實中我們更期待芬芳年華里的純真和温情。

電影《芳華》觀後感 篇五

我已經很久不去電影院,但是《芳華》預告出來後,我一直很期待。雖然馮導上部《我不是潘金蓮》讓人略感失望,但他仍是我最喜愛的導演之一。

因為沒有合適的同伴,我是一個人去看的。看的時候幾次要落淚。

我不喜歡寫影評。在我內心裏無論怎麼歡欣愉悦憤慨惱怒,寫評論時總會習慣性剋制的波瀾不驚,可能感情在觀看時已經宣泄完,任我手寫我心,卻再也寫不出當時的心情。

導演為了有矛盾衝突,設計出大家排擠小萍的原因,因為她土,沒背景。這種孤立在生活中有很多,但電影中最殘酷的就在於她被下放了,下放到了特殊時期的戰爭中。當其他人都享受着青春,放聲歌唱的時候,她和劉峯面對的是血肉橫飛的戰場。他們到底做錯了什麼?沒有。為什麼要比別人過的更辛苦?因為善良?是的,命運從不會因為你善良而眷顧。

看影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讀。你帶着什麼心,就會看到什麼。有人在電影裏看到了階層,有人看到了青春,我看到了人性。我爸是那個年代的炮兵連長,差一點就上了戰場。他看這個電影,感觸更多的是戰爭的殘酷和對犧牲戰友的懷念。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關於這場戰爭這麼具體的描繪,炮火連天,屍橫遍野,殘肢斷臂。隔着屏幕,似乎都聞到了濃濃的血腥味。

是的,我喜歡小萍,同情劉峯,因為他們是這場青春的犧牲者。當芳華已逝,留給他們的只有殘缺的身體和破碎的心。他們懷着一顆善良單純的心,卻始終不被善待。所以,我同情所有努力生活卻遭遇不公的人,被周圍人排擠欺負卻不會辯解的人。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年少時的自己。

上五年級時,我從鄉下轉到了城裏獨自求學。到了陌生的環境,我一邊努力學習,一邊努力融入班級,給同學講題,幫同學買東西。可是不管我怎麼向她們示好,討好她們,還是被她們取笑,每天被同桌擠得只能趴課桌邊寫字。女生都孤立我,沒人和我玩。只有偶爾她們需要幫忙時才叫我:一一,過來。

這些情況老師都看到了,可是他們都像影片中的團長,選擇性忽視。直到有一天我忍無可忍,和一個女生打架。她比我高半頭,那天又無緣無故把我的書包和文具扔在了地上,然後挑釁地看着我,沒有人幫我。我忽然怒了,抓起一盒粉筆朝她砸去。最後我倆扭成一團,滾在地上,被老師叫到了辦公室。老師雖然批評了我倆,但是明顯是衝着我,讓我先道歉。那時年幼的我,沉默倔強,頭髮被扯,一身的抓痕,任老師怎麼斥責,強忍着淚水,始終不發一言。

但是從那時起,班裏人再沒人欺負我,從那時起,我就知道,你可以善良,但不要軟弱,要學會自己保護自己。

所以,林丁丁為了保護自己,誣陷了劉峯;蕭穗子為了保護自己,雖然同情小萍,但在所有人誣陷小萍時,並沒有挺身而出,她始終選擇和郝淑雯們站在一起。看到一篇文章中寫到:“霸凌者永遠意識不到自己的惡意。”意識不到嗎?在影片中推動他們命運的政委和團長沒有意識到嗎?不,團長看到了視而不見,政委更是利用完小萍演出後,以冠冕堂皇的理由一手把她送到了前線。無論劉峯和小萍怎麼努力,他們最終還是被這個集體無情的拋棄。

最後直到在戰場上,劉峯與小萍才得到了信任與尊重。

我不想責怪她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境,每個人都有權利做自己的選擇。我只想説:你可以不善良,但不要欺負善良。

而你們,欠他們一個“芳華”。

電影《芳華》觀後感 篇六

今天看了馮小剛的《芳華》。剛看完時,覺得這部電影實在不怎麼樣,就像一鍋大鍋菜,白菜豬肉粉絲勢均力敵,不知道重點在哪裏。我本來是想吐槽這部電影的,我原來定的題目也是《芳華是個大鍋菜》,可是寫着寫着,我越來越覺得這部電影有點意思,越寫越跑偏,好好的吐槽就這麼爛尾了,於是乾脆換一個調調,主要寫寫電影裏面的劉峯和何小萍。

劉峯是一個老好人,活雷鋒,什麼髒活累活都找他,他總是樂呵呵答應,從不拒絕;別人遇到點小麻煩,他也都及時出現,伸出援手。他就這樣讓自己成為了活雷鋒的標籤,付出多,不計較,樂觀派,脾氣好——我覺得這樣的生活很沒意思,別人眼中他是雷鋒的化身,專做好人好事,可是他自己真正在意什麼,我感覺不到。他就像是一股空氣,隨時圍繞在大家周圍,導致大家對他的幫助和付出都習慣了,認為劉峯這樣做好事是理所當然,可是這股空氣自己的落腳點在哪裏呢?這樣的人物,最初確實沒法讓我感同身受。

劉峯他自己感到開心嗎?他好像隨時都很陽光,很隨和,但是未見得真正快樂。有一個片段很有意思,當劉峯被處分要離開文工團,何小萍去送他。劉峯讓何小萍把這些年他學雷鋒做好事得來的獎狀和揹包等小獎品扔掉,何小萍説,扔掉幹什麼,都是新的,都能用呢;劉峯説,都印上字了,怎麼用呢。揹包上是一行“活雷鋒獎勵”之類的小字。看來在劉峯的心裏,他也並不是很認同自己活雷鋒的形象,那麼這些年他的奉獻與付出,有多少是真心,多少是行為上的慣性呢?

劉峯挺悲哀的,他雖然善良,可是一味地扮演善良的角色,反而讓大家都對他的善良習以為常,感覺不到他的善良了,他成了集體中帶有光環的空氣。所以,當有一天,這股空氣也開始表露自己的心意,着實會把人嚇一大跳。劉峯的暗戀對象,林丁丁,就被嚇到了。林丁丁不是不諳世事的幼稚少女,她很早就偷偷跟部隊的小幹事談戀愛, 男女之情於她絕非禁忌領域。可是面對劉峯突如起來的表白,她還是本能地感到不適甚至噁心。她習慣劉峯存在在她的生活中,她也習慣劉峯存在在每個人的生活中,她甚至都能接受劉峯這樣的人,存在在英雄故事和傳奇裏,可是,她不能習慣劉峯對她有俗世的愛情。劉峯抱了她之後,她控訴劉峯耍流氓。她自己都哭着説,誰追求她都可以,偏偏不能是劉峯!

只有一個人能感覺地到劉峯的善良,那就是女主何小萍。何小萍的父親被四人迫害,母親改嫁,她在母親的新家庭中不受重視,經常受欺負。好不容易參軍,加入文工團,又在文工團中繼續承擔着被欺負的角色。在大部分的時候,她都是被嘲笑和歧視,感受到的都是周圍人的不懷好意,因此對劉峯給予她的善良,她格外的'珍惜和看重。別人都嫌棄她身上味道重,只有劉峯不嫌棄,還自願陪她練舞,所以當劉峯被處罰,要調離出隊,她在文工團最大的精神依賴就被抽走了。她是唯一一個去送劉峯的人。她覺得整個文工團都辜負了劉峯,她也不再信任文工團。要知道,她剛到文工團時,可是摔在地上都能爬起來要給老師露一手的上進青年,劉峯走後,卻寧願放棄期待已久的上場機會,甚至不惜使用小伎倆。她的小伎倆被發現,斷送了她在文工團的前途,她被髮配去了野戰醫院。這樣也好,她和劉峯,都離開了這個曾經充滿幻想和期待,最後卻都讓他們受傷的地方。很久之後,在野戰醫院歷經槍林彈雨和生死關口的何小萍,在見到蕭穗子後,仍然不忘記讓蕭穗子帶話給林丁丁,她不會原諒林丁丁,因為她傷害了劉峯。

何小萍是愛劉峯的啊。縱然劉峯是個悲劇,他尚有勇氣向林丁丁表白,尚可以明白清楚地説出“我喜歡你”四個字,何小萍在自己心愛的人面前,卻是難以言説的自卑。她覺得她配不上他,自始至終,她都沒有向劉峯表明心意。多年以後,他們再次相見,劉峯早已不是當年文工團自帶偶像光環的劉峯了,他少了一條胳膊,被妻子出軌,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他似乎跟不上時代節奏,渾身帶着一種中年沒落的潦倒,可是,在何小萍心中,她對劉峯的心意沒有變,他仍然是她喜歡的劉峯。他倆並排坐在長椅上,何小萍説,有一句話,她一直沒有開口,一直想跟他説。劉峯彷彿知道這句話是什麼。觀眾也彷彿都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我們以為的這句話,是“我喜歡你”,何小萍緩緩説出口的,卻是“可以抱抱我嗎”.

好在歲月流轉中,除了凌厲,還有温柔。彼時劉峯伸出手,攬住了何小萍的肩膀。何小萍往劉峯懷裏靠了靠,露出了滿足的笑意。

結尾只有蕭穗子口述,沒有呈現出來的畫面,其實是整部影片最温暖的部分。他們自蒙自的長椅上分別,又是十年未見。幾年前,劉峯大病,是何小萍把他接到身邊,悉心照料,才算撿回了一條命。他們始終沒有結婚,卻已把彼此視為唯一的親人。蕭穗子在小輩的婚禮上看到兩位,他們相互依靠,生活平靜,眼中只剩温柔。

社會早已鉅變,人也是。蕭穗子成了一個需要接受採訪的作家;林丁丁離開文工團後,火速嫁給華僑,從此僑居澳洲,變洋氣的同時也在變胖;同為官二代的郝淑文嫁給了陳燦,陳燦在經商,應酬拿地片刻不得閒暇,郝淑文也變成了一個時髦的富太太。若説在這塵世間,還有誰不為浮名累,保持着當年的質樸和純真,當屬劉峯和何小萍了。兩位似乎脱離了滾滾向前的時代巨潮,而是按照他們自己的節奏走,相互依靠,這種沒有婚姻卻勝似親人的感情,當真是讓人動容。

這麼想想,《芳華》其實也還蠻好看的。若是睡足了一個午覺,閒來無事,不妨也去看看。

電影《芳華》觀後感 篇七

看過電影《芳華》後,便找來原著讀了起來,讀後發現,還是更喜歡電影的表達。電影裏稍顯圓滿,是我願意接受的表述方式。而原著則一針見血地剖析了人性的弱點,結局也令人惋歎。

《芳華》講述了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文工團裏的少男少女們有關青春的故事,以及各奔東西后為了生活過出的世間百態。他們的生活有幼稚也有成熟,有歡樂更有淚水。

故事的主角劉峯,又名雷又鋒,樂於助人,無私奉獻。團裏不管誰有了困難,他都會及時伸出援助之手,也因此獲得了各種各樣的榮譽,是出了名的“活雷鋒”。他愛上了團裏的上海女孩林丁丁,如果丁丁也愛他該多好啊,那麼他的命運也許就不會那樣曲折。可一個“如果”包含了多少的無奈與辛酸,丁丁不愛他,所以在劉峯與她發生肢體接觸時她下意識的喊了聲“救命”,這一聲“救命”讓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把劉峯推進了深淵,讓這個給過大家無數幫助的`楷模走入了黑暗。如作者在書中所寫,他們那個時候其實對劉峯是有妒忌心的,總盼着身邊這個“聖人”可以出點亂子,自己不想着進步,似乎別人退步了,自己和模範的距離就近了。這一天終於被他們等來了,他們抓着了劉峯的“把柄”,劉峯便有了各種各樣的罪名,被下放到伐木林、參加越戰失去一隻胳膊、轉業、再也沒有愛上任何人、患上癌症離開世界。

劉峯因為林丁丁而誤了終身,而書中的另一個女主人公何小曼也因為劉峯誤了終身。

小曼的童年十分不幸,父親因忍受不了“迫害”而自殺,母親帶着她改嫁後,她的生活裏便充滿了陰霾,本以為進了文工團就可以開始新生活,可大家不喜歡她,男文藝兵都不想與她搭檔跳舞,劉峯自告奮勇地跟何小曼合作。從那時起,小曼就愛上了劉峯。可劉峯不愛小曼,他只是想給小曼最單純的幫助,僅此而已。可劉峯就像是一束光,照進了小曼的世界。

劉峯患病最後的時光,何小曼陪在劉峯身邊,他們沒有結婚,也不是戀人關係,劉峯堅守愛情,小曼用愛陪伴。

讀完故事,心裏隱隱作痛,為劉峯,為小曼,為那個被作者撕裂的大結局,為這個不美好的故事。然而這就是人生,這就是人性,每個人都不完美,內心深處總會有一些不想為他人所知的地帶,也難免因自私給他人帶來無意的傷害。努力的生活,但難免會事與願違。面對命運,生命如此渺小,我們無法為所欲為,更無法左右他人的感情。幸運的是我們都擁有一段無畏無懼的青春,可以盡情哭、盡情笑、大膽的去追逐。生命終將逝去,但奪不去的是那段永恆的記憶,認真生活的歲月永遠都是芳華。

電影《芳華》觀後感 篇八

不知道是歲月給青春留下了烙印還是青春給歲月留下了温馨!——自語

這是一個國小生的《芳華》觀後感: 電影演到快結束的時候,小萍姐姐真的好起來了。可是,小萍姐姐好像生活得並不好,可是她那些曾經欺負過她的其他姐姐們好像過得都很開心。我就看不懂了,為什麼小萍姐姐做了那麼多的好事,卻沒有一個好的結果,而那些“壞人”們卻能過上好的生活。

“好人”多磨難!似乎印證了什麼!

我一直還在糾結着,國小生眼中是好人壞人的標準,好人不得好報,這是國小生的疑惑,但我作為一個成人看到的是人性的撕裂,不是用好人壞人能解釋的問題。

小時候看電影,也只有兩個標準:好人,壞人。而且那個時代的電影都是好人贏了,壞人輸了。那時候父親也是這樣想的,所以他從不看電影,就是在家門口演電影他也不看。但唯一的一次,在我們軟磨硬泡下,在我們反覆説明不是那些好人壞人的片子的情況下,父親和我們一起在生產隊的場畔裏看了一場電影,那部電影是《賣花姑娘》。在那個“英雄”的時代,人們習慣了好人壞人的時代,《賣花姑娘》的放映,感動了多少人!底下哭聲一片,我們哭了,一直剛強的父親也哭了。那個情形累似今天《芳華》的情形。

我一直糾結着,思考着。

何小萍是好人嗎?夜讀朱光潛——你要做的只不過是發現生活之美,又聯想到《芳華》何小萍,她的。意志被現實征服,當兵是逃脱家庭,劇團不待見就消極對抗,高原慰問以高燒逃避,固然有弱者的一面,但不敢面對現實才是致命的缺陷。人性的懦弱暴露無遺。怪社會,怪自己,都不是理由。骨子裏有好強爭勝的性格,責怪林丁丁也是無理由的,你得不到的東西人家又不惜憾,怪誰!她以弱者的形象博得觀眾的同情,仔細想想,她倒底做了哪些好事?好事的標準是什麼?

其實,生活是很無奈的,你改變不了世界,你就改變自己。何小萍改變了什麼?她的懦弱、脆弱是導致經受不了刺激神經失常的根源。影片的高明之處就在前面大量的鋪排已經給結果埋下了伏筆。她的叛逆,她的逃避,她的要強,她的消極,怪那個時代嗎?我想不管放到什麼時代,這樣的人都會是這樣的結果。只是馮導或者説是作者嚴歌苓把她放到了那個時代背景下似乎更趨合理。其實,這樣的社會一直在演義着,沒有因了時代的變換而改變。

我説過,時代的是非功過自有時間的評判,人性的醜陋美豔也不是一個林丁丁的錯,社會的複雜,人性的多元,自有存在的理由,我們不去評判,做好自己是我的信條!

電影最後一個鏡頭很震撼人心,何小萍從劇場出來孤獨的一個人情不自禁地跳起了舞蹈。是不是有世上污穢我獨清的感覺!

做一個孤獨的舞者!似乎我看到了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