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上學路上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7W

上學路上觀後感多篇

《上學路上》觀後感 篇一

故事發生在西部農村,它講述的是13歲的小主人公王燕,利用暑假時間為自己掙學雜費的故事。

電影中的王燕為了上五年級,交24.8元錢而去打工。

於是王燕就開始了艱難的掙錢路程。偷自己家的雞蛋去賣,誰知那些雞蛋被別人踩爛了,後來那個人賠她了2.5元錢。她買了一枝筆,賣給王老師掙了5元錢。王燕買了一隻羊打算養大後再去賣,誰知大瓜、二瓜做了手腳,所以不能掙夠去水固的路費。王燕經歷千辛萬苦終於掙夠了去水固的錢。開學那天,王燕掙夠了學費。又高高興興的到學校去上學了。

在我們眼裏微不足道的24.8元錢,王燕卻掙得很辛苦。開學那天,她氣喘吁吁地跑到學校,把幾張汗水打濕的錢交給→←了老師,説:“我掙夠了。”

我們應該好好學習,還要自己能所幫助那些貧困山區的兒童,讓他(她)們也能讀書學習,快樂地成長。但願他(她)們能憑着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飛過大海,過上美好的生活!

我們要向王燕學習。體會失敗和成功,感受童年的陽光的希望,抓緊每分每秒,珍惜眼前的大好時光,珍惜我們良好的條件,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媽媽説:“時間一去不回!”敢於面對困難和失敗,努力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上學路上》觀後感 篇二

《上學路上》的故事發生在全國聞名的貧困縣寧夏西海固,影片講述了一個12歲的孩子王燕為了掙學費而做小買賣的簡單故事:為了24.8元的學雜費,窮孩子王燕憑着自己的聰明和想象力開始了掙錢的艱難旅程,她要和小夥伴到幾百裏遠的地方去幫人摘枸杞掙錢,摘一斤枸杞可以有兩毛錢的報酬。可是到摘枸杞的地方需要的幾元錢路費家裏也沒有,為了這筆路費,王燕從家裏拿出10個雞蛋,開始了一系列交易,最後王燕終於實現了自己夢想,在開學那天爭夠了學雜費,重返校園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看完這部影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我們看來很平常的甚至讓我們厭惡的上學對王燕這些孩子確實最珍貴的。此外,24.8元的學雜費在我們看來只是少吃一兩頓飯的事情,甚至能一件衣服都不夠買,但對西北的孩子來説卻是極其難得,看着王燕用一個暑假的時間費勁千辛萬苦把10個雞蛋最終變為24.8元的學雜費不得不讓人感慨萬千。

然而,這些都不是我在這篇文章中想表達的東西。由於這部電影我們是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課上看的,而陶行知先生平生最關注的就是鄉村教育,這部電影所描寫的就是西部鄉村中的孩子上學的問題。因此,我在本篇文章想討論的是影片中反應出來的中國鄉村教育的問題。

一、農村教育資金缺乏、辦學條件差的問題。

因為缺錢,所以王燕必須自己賺取24.8元的學雜費才能上學;因為缺錢,所以學校教舍是破破爛爛的;因為缺錢,老師一支筆用完了卻沒錢再買一隻;因為缺錢,當上面有補助名額下來時,很多家長爭着幫老師做事就為了讓自己小孩得到這一名額;整部影片中我們都可以看到農村教育資金的缺乏,不僅僅是在影片中的小山村,我相信中國眾多的農村教育都面臨着這樣一個問題。

教育的發展離不開一定的財政支持。農業經濟發展緩慢,農村財政緊張,各種經費特別是義務教育經費嚴重不足,導致農村學校的持續發展難以實現。中國是個農業大國,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在校生佔全國在校生的絕大多數。目前,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合計約1.93億人,按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70%算,農村在校生約1.3億人,而對這麼多的農村學生國家的資金投入卻是少之又少的。

由於經費不足,農村中國小的教學設施十分落後,一些中國小的基本辦學條件得不到保障。2004年,我國農村地區危房比例仍然較高,全國國小和國中共有4542.3萬平方米的D級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約1750萬平方米,因自然災害受損的校舍約200萬平方米,國小和國中校舍危房率分別為5.6%和3.7%。雖然2006年,國家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新的保障機制,許多學校新修了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宿舍,但在教學儀器、實驗設備、圖書資料、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等方面,農村中國小與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術水平更低,從而最終導致農村學生流失。

二、師資力量缺乏,教師素質不行的問題。

整整一個多小時的影片中我們只能看到唯一的一位老師,可見學校的教師是多麼的缺乏。別的農村學校雖然不會這麼誇張,只有一個學校,但教師資源應該都是缺乏的。由於農村地區教師待遇普遍低,有的地區甚至連教師的工資也不能保障,加上他們缺乏進修和專業發展的機會,農村教師也加入了人才流動的大潮。這使本來就虛弱不堪的農村教育雪上加霜。其次,農村中國小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低。由於農村教育工作環境差,教師待遇低,業務培訓少,許多中青年骨幹教師流向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再次,農村中國小教師老齡化嚴重。由於歷史的原因和當前的實際,農村教師特別是中國小教師大都是過去的老教師,他們由於年齡偏大、學歷偏低、身體偏差、真正有益的業務培訓少,這樣的教師隊伍構成嚴重製約農村教育的發展。

三、農村人民思想觀念落後的問題。

影片中主人公王燕沒錢上學除了家庭貧困是一部分原因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母親重男輕女的思想。王燕有兩個弟弟,但是她媽媽可以給弟弟買新書包,卻沒錢給王燕交學雜費,而且還説女孩讀書是給人家讀的。除了王燕,影片中的另一個人物三花的遭遇也是相同的。在影片中我們看到三花是真的很想上學,然而因為她是女的,她讀書是沒用的,於是只能早早的嫁出去。從這我們可以看出如今農村的兩點落後觀念:

第一就是重男輕女的觀念。這一觀念是自古就有的,雖然如今社會發展、思想進步了,但這一觀念在中國人特別是農村人的思想裏卻早已經根深蒂固的。男孩子要有出息,所以男孩子必須得上學,就算砸鍋賣鐵也要上。但女孩子就不一樣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孩子就算上學也是為別人上,還不如早早輟學為家裏賺錢。正是因為農村很多人抱着這樣的思想才會出現很多女孩想上學而不能上的悲劇。

第二是家庭貧困,出現了新的“讀書無用論”。在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由於教育投資少,本應由財政支付的教育經費負擔轉移到農民家庭,義務教育已無義務之實,老百姓需要自己負擔學費。農民一年的收入本來就很少,大部分用來支出子女的學費,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現了教育致貧現象。農民不堪教育費用的重負,導致其子女失學、輟學。另外,近年就業形勢不太樂觀,職業教育極不發達,導致學生在大學學的知識在農村派不上用場,使得農村出現了新的“讀書無用論”。一些家長認為,與其讓孩子讀書,還不如讓孩子早點出去打工掙錢以貼補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較困難而成績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財力的制約,對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連國小都沒有畢業。貧困人口失去學習機會,也就限制了他們獲得個人發展的機會。

以上只是我從這部電影裏面看到的我國農村教育的一些問題,其他的問題應該還是有的。希望國家能針對這些問題對症下藥,加大教育的投資,優化教師隊伍,加強宣傳,轉變農村觀念等。我真心希望能看到這樣的一天:所有的農村孩子揹着嶄新的書包,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擁有着和城裏孩子一樣的教育資源,能偶爾為了每天都要上課而煩惱。

《上學路上》觀後感 篇三

走在歡樂的上學路上,你是否想過有多少孩子因為沒錢交不起學費而輟學在家?坐在寬敞的教室裏,聽着教師淳淳的教誨,你是否想過有多少孩子為了為數不多的學費努力掙錢?看完電影后,回想起為了24.8元的學費而忙碌奔波的王燕,回想起王燕那雙求知若渴的眼睛,回想起“我要上學”這句樸實的話語,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盛夏正午的太陽,毫無遮擋地照在西北高原的黃土坡上。雖然已是快放暑假的時候,但孩子們還穿着長袖的衣服。上完最終堂課,校長説出了要收的學雜費。按照學雜費每人二十四塊八,王燕算了算賬。加上兩個弟弟,三個人加起來共是七十四塊四毛。這可是筆不小的開支。對於祖祖輩輩生活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的農民來説,任何個父母也拿不出來,王燕家也不例外。但為了不像三花姐姐那樣過早地輟學、嫁人,王燕從放暑假那天開始,為下學期自己二十四塊八的學費忙碌起來。王燕決定去百公里以外的枸杞園幫人採枸杞掙錢。可是到摘枸杞的地方需要的幾元錢路費家裏也沒有,為了這筆路費,王燕從家裏拿出10個雞蛋,開始了系列交易。最終王燕最終到了枸杞園,在漫山遍野的紅色海洋中採摘自己的期望……

“我想上學”,看完這部電影,王燕哪稚嫩的嗓音説出的話仍迴盪在我的耳邊。24.8元,這對我們來説可能只是筆小數目,吃次零食可能都比這多,可這對個窮孩子來説,可不是筆小數目,在王燕的眼中,這不只是24.8元,而是她的期望,有了這些錢,她就能夠上學,有了這些錢,她就不用像三花姐樣早早的嫁人了。為了魂牽夢縈的“上學夢”,她開始了自己的“賺錢路”。可是,賺錢是十分辛苦的,雞蛋被踩碎,圓珠筆丟了,小羊不值錢……可為了自己的夢想,她並沒有退縮,而是堅強的應對,努力的拼搏,不懈的努力,執着的追求着。當她將皺巴巴,還留有自己的汗水和體温的24.8元交給教師時,我為她而高興,為她能繼續走在上學路上而高興。

“我要上學”這句話中,包含着王燕的執着與不懈,包含着她堅定的信念,這句樸實的話語,打動了無數觀眾的心,自己更是被王燕着堅定的信念,渴望上學的心境所震撼。

再看看自己,到飯店吃次飯就要200多元,而山區的孩子為了20多塊錢就會忙碌個夏天。既然擁有着幸福的生活環境,就應當努力學習,不讓教師和家長失望。

坐在舒適温暖的家中,柔和的燈光輕輕照在我的身上,我想,王燕是幸福的,正是因為她有夢想,為了夢想而努力的奮鬥;正是因為有夢想、有堅持,才會有個幸福、美滿而充實的人生!

上學路上觀後感 篇四

今天下午帶女兒看了電影《上學路上》。故事的主人公王燕生活在大西北的一個貧困家庭。學校放暑假那天,王老師告訴大家,開學的時候,每人要交二十四塊八毛錢的學雜費上來。十二歲的王燕三姐弟上學,七十多塊錢對於這個貧困的家庭不是一個小數字。媽媽告訴她,為了保證兩個弟弟上學,下個學期她不要再去上學了。生活在一片漫漫黃土地上的王燕,只有通過自己的聰明和努力,在暑假裏把自己下個學期的學雜費掙出來才不會失學。

王燕從十個雞蛋開始了她艱難而富有想象力的積累"財富”的過程。她把這十個雞蛋拿到集上換回了三塊錢。當媽媽*她前去相親的時候,她從前來相親的男孩那兒用這筆錢買到了一支漂亮的筆。在老師那兒,這支筆賣到了五塊錢,她又拿這五塊錢到集上賒了一隻小羊,把養大的小羊賣掉以後,她掙到了去枸杞園的路費。

新學期開始的時候,王燕攥着自己掙來的學費和其他孩子一起邁進了學校的大門。與此同時,隨着國家開發西部步伐的加快,當地孩子上學也得到更多外部的資助。也是這一天,而同樣還沒讀完國小的女孩三花卻屈從了命運的安排,輟學回家並聽話地出嫁。王燕送給她一隻筆,也給她留下了對知識的渴望。影片在歌頌綠色的小詩中結束,象徵着黃土地綠色的希望。

追求夢想的路是曲折的。影片向大家展示了一種精神。在貧困地區,資助只能讓很少的人受益,對大多數孩子來説,得靠自己努力,靠知識改變命運。但這種努力只是孩子的智慧和想象力,而不是大人的沉重和老練。

《上學路上》觀後感 篇五

《上學路上》是一部好看的電影,它教導了我們要珍惜此刻的學習。電影的主角是一個叫王燕的小女孩,她家境貧窮。學雜費需要二十四塊八角,小王燕不夠錢。為了上學,她只好在暑期賺錢。二十四塊八角,在我們的眼裏,也許只是一個小數目,可對於小王燕來説,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她在暑期賣雞蛋、買圓珠筆、賣小羊,歷盡艱難,最終賺到了二十四塊八角。

《上學路上》這部電影挺讓人感動的,它讓我們看出了西部孩子們熱愛學習。王燕不怕困難,十分勤勞,這一點我需要向她學習。家境雖然貧窮,但王燕仍然不放棄學習,她活得很歡樂。此刻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啊!有着足夠的條件學習,家裏的傢俱應有盡有。學校更是美麗,綠樹成蔭。教室裏有乾淨的課桌,整齊的凳子,潔白的牆壁。有着十分良好的學習環境。王燕呢?她什麼都沒有,甚至還上不起學。我們要珍惜此刻的學習生活。時間不能夠被浪費,我們能夠用這些時間去學習,珍惜此刻的良好環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辜負教師、父母的期望。

上學路上,王燕是辛苦的,我們是幸福的,讓我們珍惜此刻的大好時光,長大了報效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