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青春派觀後感心得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4W

青春派觀後感心得

從影片的整體效果來説,這部《青春派》在時代感並無多少脱節之處。重要的是,這部影片是真正從片中的那些學生的角度出發,真實地再現他們歷經大學聯考前後那段日子的生活。而對於很多觀眾來説,觀看影片的過程則更像是一次重温自己學生生涯的過程,大學聯考前後的經歷幾乎都會成為每個當事人心目中永遠難以磨滅的記憶。親愛的讀者,小編為您準備了一些青春派觀後感心得範文,請笑納!

青春派觀後感心得範文1

我們還沒有老去,這依舊是屬於我們的時代,但我們卻真的以不在年輕了,90後,如果你是90年,沒有讀研的話,或許已經工作了,如果你是91年,那麼你或許正奔波於自已找尋工作的路上,如果你是95年,那麼你的高中或許已經結束了,還有的90後們或許已經早早的工作了……你是否還記得那段人生中痛並快樂着充滿着恨與愛的高三歲月,是否還記得那個你喜歡的他或是她,是否還記得那個嚴酷冷漠現在回想卻又那麼可愛的班主任,那些逝去的恨與愛,《青春派》就是這樣一部電影。

其實若論起來,今年憶青春的電影是在是太多了,《致青春》《中國合夥人》《小時代》但這些電影其實並不屬於90後,《致青春》的時代過於遙遠並不屬於我們,《中國合夥人》是一部成功者的勵志青春回憶錄,《小時代》則根本就不是中國人的青春記憶,但《青春派》卻給了我太多的感觸,這是一部能引起我共鳴的電影,沒有經歷就沒有發言權,所以我的影評在《致青春》《中國合夥人》中從來都沒有評論這部電影中的一幕幕是否真實,符合邏輯,但經歷過那段大學聯考歲月的我卻總能找到那些已經漸行漸遠同學的影子,我不知道一個班上同時出現有高富帥,有屌絲,有勵志哥的概率是多大,但我的高中除了沒有電影中那個有些搞笑的娘娘腔外他們都真實的存在於我的高中生活之中,而如果要讓我在這部電影之中找到一個角色的話,那麼我覺得是平庸的配角同學甲或乙是自已的定位,我幾乎從來不是高中某件事的參與者,但我卻一直是一個旁觀者,

所以當我去看這樣一部電影的時候,電影中那些搞笑的橋段絲毫讓我感覺不到有做作之感,電影中五個不經相同命運的大學聯考少年在我眼中是那麼的真實,這是一部讓自已很難以一種客觀的角度去評述的電影,因為這部電影好像一個回放帶一般,演繹着我所親歷的一幕又一幕,如果説在我看過的數千部電影當中,我總是在看着別人的故事的話,那麼這部電影則是在看我自已所經歷的的故事,恨着那些曾有過摩擦的同學,恨着自已沒有勇氣向喜歡的她表白,恨着那給予自已痛苦和壓力讓自已做着無數試卷的學校和老師們,但卻又愛着那些與我一同成長一起留下美好記憶的同學們,愛着或許在我人生中以遠去的她,愛着那給予了自已傳道授業解惑,幫助着自已成長的學校和老師們,這就是這部電影中的內容,這也是我所經歷的青春歲月,誰的青春不曾瘋狂,那些逝去的恨與愛,是我作為一名90後無法忘卻的記憶。

一個時代總有着自已的故事,《青春派》就是90後時代的故事,生活總在繼續着,我們其實也會慢慢老去,這個屬於我們的時代也會老去,但這部電影卻給我們這個時代留下了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印記。

青春派觀後感心得範文2

青春無敵,在70後80後用愛情與事業祭奠完自己的滄桑之後,90後的青春終於踏入銀幕,這一季,19歲的董子健憑藉這部講述“初戀”的《青春派》獲封影帝,把90後青少年的生活變成一幕懵懂卻又清晰的荷爾蒙印記,那是大學生活之外的另一塊青春勝地,鬱鬱葱葱生長着關於學生時代關於愛情的話題。

談論青春的時候我們説些什麼?在《青春派》中,90後的青春始於那年夏天高中畢業禮上的表白,董子健走到同學的面前,面對掌心的小抄,第一次把家長和老師都視若猛獸避之唯恐不及的“我愛你”三個字大聲説了出來,青春時代進入誰都無法再去刻意躲避的——初戀時期,這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必然經歷。而影片值得探討之處,在於並不避嫌的讓家長和老師也參與進來,他們和觀眾一起分享自己對待青少年戀愛的態度,處理方式以及所得到結果。影片也是在這時開始把態度轉化為笑料,以一種調侃的方式,去共同面對整個社會的擔憂和尷尬。

當然,每個時代都有獨具時代特色的初戀,董子健於眾人面前和暗戀女生的牽手離場,無疑是90後的代表動作,此後或明或暗的情愫,或喜或悲的糾纏,對於事件的推演,導演並沒有施以太多技術上的渲染,不過分矯情儘量真實,迅速建立戀愛又迅速失戀故事靠感情線前行;人物的環境設置也沒有失去現實的根基,設定好的情境不會因為分離而改變,角色必須立身校園,感情走向則最終由時間來決定;此後的這一年,大學聯考復讀,成績升降,暗戀表白,師生較量……成為關於“初戀”的核心記錄,從那個夏天開始,在另一個夏天結束,這些剛剛舉行完成年禮的高中生身上,埋藏了所有或清新靈動或熱情朝氣或散漫疏離或憂鬱傷感的情緒表達。

而關於表演,第一次從影的董子健有着超乎想象的發揮,他在鏡頭前的表現,有一種彷彿經過淬鍊的沉穩,一種無視鏡頭存在的冷靜,可以秒殺無數科班出身的演員。對於一個沒有任何表演經歷卻極具天賦的演員,其實他所做的就是在所有的故事情境下,真實袒露自己的內心,這種態度源於他角色的由來——董子健本來是被安排出演一個富二代的角色,原因是他身上有那種從未經歷過困頓的從容和寧靜,但在看過劇本之後,他認為最適合自己的角色就是“居然”,他為此找到導演進行了一次真誠的交流,他説我雖然沒經歷過那些苦難,但我有過初戀,我知道那是什麼感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孩子就這樣創造了一個影帝的傳奇。

《青春派》最終以全部提名的高美譽度,獲得傳媒大獎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和《青春派》一同獲獎的還有郭敬明的《小時代》,兩部影片,兩種銀幕中的青春與愛情,一個講述90後想象中的青春生活,一個講述現實的青春時代故事,像是出現在兩個國度兩個世界;兩種故事,一個是物慾橫流的奢靡,一個是情竇初開的迤邐,相較而言,我更偏愛《青春派》的那種糾纏縈繞和固結不解,那是一個90後的成人節禮物。

青春派觀後感心得範文3

當年是因為對一個女孩的承諾而支撐着我熬過了暗無天日的高補生活,後來也是因為那個女孩我選擇了生活四年的那座城市和那所大學,儘管後來終究沒在一起,但是每想起高中生涯,那段故事總是會佔據很大的空間,所以,當看到《青春派》里居然在高補生活中被黃晶晶的一舉一動所左右,看到居然為了對方一條若有似無的短信而欣喜若狂,為對方一個小小的謊言而坐立不安時,我認定,這裏面講述的才是我的青春故事。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勇氣像居然那樣在拍畢業照的時候,站出來向心儀的女孩表白,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單純到只為少年懷春而放棄大學聯考,放棄那樣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居然展現的是一個肆無忌憚的青春。看着座位前後無數次的傳卷子的場景,彷彿把我帶回到那個只會低頭做題無暇抬頭望遠的年代。上大學遵循“及格萬歲,多一分浪費”的宗旨,而高三卻是永遠在為自己沒能多考一分而捶胸頓足。你身邊的死黨總有一個是老師常常拿來教育別人的反面教材“你想學__X麼?人家又不用大學聯考,人家老爸是誰誰誰,人家將來又不愁餓死……你行麼?你們行麼”在那個既樸實卻已經開始拼爹的年代,好像只有全身心備戰大學聯考才是唯一正經的事情。

一年以後,同樣的畢業典禮,同樣的居然喊停了正要準備拍照的全體師生,同樣的泰戈爾,卻講出了不同的話。居然對撒老師説,我們不會忘記你,因為我們是真的恨你,我們不會忘記你,因為我們是真的愛你。相較一年前,居然和他的小夥伴們長大了,成熟了,如果説一年前的表白,是為自己無處安放的青春畫了一個激動的感歎號,那麼一年後的告白,則是為自己的高中生涯畫上了一個平靜的句號。句號沒有感歎號那麼感情強烈,可是那句歌詞怎麼唱來着:平平淡淡才是真。而且,一年後的泰戈爾名言,居然沒有抄到手上,也在説明,或許,第二次的告白才是刻骨銘心的記憶。

劉傑導演很好的把握住了影片的節奏,既沒有讓高潮來得太早而讓影片慢慢歸於平庸,也沒有刻意的設置煽情的台詞和橋段賺取觀眾的眼淚。一切就那樣自然而然的發生了,居然是每一個有過高中或者高四生活的男孩子的縮影,有那麼一個暗戀着的清純女孩,有幾個總能一拍即合的狐朋狗友,有那麼一個讓人恨之入骨的班主任老師,有一間恨過也想念過的教室……然後很多年之後,當你懷念這段生活的時候,也許不會記得那個清純女孩的樣子,卻能清晰的憶起當時心跳加速的感覺,狐朋狗友們不再常常聯繫,可是想起來卻還是暖暖的感覺,也許忘記了班主任老師姓什麼,可他(她)當時站在講台上怒不可遏的情形卻恍如昨日,那間讓人恨之入骨的教室,卻好像再回去看看,看看曾經坐過的位置如今是坐着學弟還是學妹?

這樣的青春故事不靠意淫,而是切切實實,但卻並不讓人覺得滿眼盡是苦楚。《青春派》讓人感慨,感慨完之後還會潛藏在內心裏久久不能釋懷,因為這裏講述的正是這一代人的青春故事,試問,誰能輕易釋懷自己切實經歷過的青春?

青春派觀後感心得範文4

看完《青春派》,如同彌補上了一個遺憾,當時沒能去影院看這部零差評的電影,一直記掛着,終於給補上了。都不能僅僅用神清氣爽來形容。

這部片子是普通的,首先在於除開秦海璐基本上沒有你能叫得出名字的大演員,當然如果你認得臉已經無限接近於正圓的蔣小涵的話就另當別論。即使有一大票的明星為它撐腰,為它搖旗吶喊,也是在片尾默默的出現,承擔着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的任務。但是平心而論,《青春派》是電影市場上為數不多的真正懂得高中生青春的電影。

在《那些年》的空前成功之後,就掀起了一股青春題材的高潮,現在的電影題材彷彿只要沾了青春兩個字的電影就如同吃了春藥一般可以激情勃發,屹立不倒。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先説由芭樂出品,管曉傑導演的毀青春系列作品——《青春期》,全片宗旨就兩個字——賣胸。你感覺到這些所謂的高中生簡直跟我們不是生活在同一個次元裏,他們平時不温習功課,沒有做不完的作業,校服可以允許明晃晃的露半個胸脯出來,體育課上還竟然男女搭檔做練習……如果在導演眼中,這些菜算作是青春的話,那在我們的生活裏出現這樣的青春期,就註定如同希望身邊的女同學有着趙奕歡那樣的罩杯一樣,終究只能是個幻想。

但導演似乎在有關乎青春的身體上看到了盈利的法寶,竟然莫名奇妙的開始了系列片的製作,女主角莫名其妙的畢了業,莫名其妙的離開有出現在男豬腳麪前,莫名其妙的進了部隊還莫名其妙的破了大案子。故事發展到這一步已經完全跑偏了,導演無非是想多植入幾個網遊廣告賺一筆廣告費,以至於到最後連對白都省了,讓男主角在強烈的心理衝擊下給觀眾獻上了一段超現實主義的默劇表演。並且這個系列還莫名其妙的開始了付費收看,以至於很多想一睹女主芳容和身材的人都放棄該片該去搜寫真集了。

然而芭樂卻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進一步弄出了什麼《青春如期》《我們都是壞孩子》一類的以高中生作為題材的電影作品,隨着女主角檔次的下降格調也進一步降低,由賣肉轉為了賣淫。如果這就是您所謂的高中生的青春記憶的話,麻煩你還是放青春一條生路吧。

看過了這些完全沒有誠意可言的影視強盜,也必須要承認還是有相當多的作品是正視和珍視我們共同的青春的,但是把生活搬到銀幕上,往往就需要進行藝術的加工,而這樣的加工在沒有控制好方寸的情況下就容易產生變形,從而讓觀眾感覺到不適的脱節感。説到這裏其實很想吐槽一下《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但鑑於影片一開頭玉面小飛龍就已經進入大學了,所以沒啥可比性。

來説《全城大學聯考》,同樣是在黃岡中學取景,但是效果卻有天壤之別。觀眾可以接受考生遭遇家庭的變故,環境的壓力,但是當所有的學習外因素集中在一個半小時裏集中呈現的時候,給人的感覺就是這些孩子並不是在接受大學聯考的洗禮,而是在接受生活的磨練,畢竟,導演灌注於學習方面的鏡頭實在是太少了一點。而為了表現高中生在這個磨難中所謂的成長和救贖,就需要有一個人幫他們圓場解決問題,這就形成了那個裝的了燈泡,種的了樹,打得了流氓,調節的了家庭矛盾的全能教師……他的存在,成為了一切不適感的根源。

這樣的對比之下就可以發現《那些年》與《青春派》的閃光點。他們是質樸的,質樸的接近於每一個人。正如九把刀所説的,有些事情只有你自己親身經歷過才能將它有感染力的反應在膠片上,坐在座位後面用筆尖戳他的小曖昧,拿着掃把的大腦,黑夜中默默的想着那個可能跟自己不會有什麼交集的女子,一次次的按亮再暗滅手機。這些細節不是找幾個演員在中學操場上那本書,翻個牆就能表現出來的。

青春往往是浮躁的,但是有關乎青春的電影最怕的就是浮躁。怕急於將故事擴大,急於將節奏推進,急着讓劇中的每一個孩子成長,急着亮出導演最後的情懷……因為那些每個人所珍藏的記憶,都被縫在最細小的針腳裏,乍一看似乎感受不到他的存在,可是隻要你找準了那個線頭,情感的波瀾就會引發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找到那個線頭,並不需要面容姣好的學生,並不需要言語犀利的教師,甚至並不一定要向《青春派》中有着偽娘、富二代、鳳凰男等臉譜化的角色,(從某種意義上來説這樣的角色是危險的,好在居然和女主很好的中和了幾個過於鮮明的角色,並將它們融成了一個和諧的整體)但一定需要角色是温暖的,甚至是矯情的。每一個人的青春中都有矯情的駐足,或許是為了一個神一般的姑娘,或許是為了頭可斷血可流的兄弟,那份情感是邁出校園走向社會的人所不可言説的,也是我們回不去的時光。如同《此間的少年》,雖然只是學生作品,雖然演員的選擇與書中描述差距過大,但是憑藉着一個好本子,還是能讓這股温暖的情懷緩緩流淌出來。

我一直記得《此間》的結尾,令狐沖靠在一棵樹上,“這個故事既然沒有一個開始,也就不需要一個結束。”這或許就是青春題材的導演要做的,構築一個代表性的形象,認識到他既不是沒有少年情懷的書呆子,也不是不憚與大學聯考壓力的情聖,用自己的經歷去衡量這兩個標準,然後讓這份年少的經歷發酵舒展開來。不需要開始,也不需要一個結束,因為在這期間隨手截取的一段,已足夠成為最美的詩篇,這是我們對於青春題材電影的態度,也是我們對於青春的態度。

青春派觀後感心得範文5

青春是人生的春天,但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今年關於青春題材的電影不少,人生最絢麗的季節充滿各種誘惑,但也是酸澀和甜蜜相伴。從《致青春》、《中國合夥人》、《小時代》再到《青春派》,青春各異,但卻充滿各種迷茫和堅守。而《青春派》的出現,雖然有些類似《那些年,我們追的女孩》的青春愛戀謎題,但主題卻更具有大陸特色和豐富的內涵。

今年的青春題材影片成就了國產票房高漲的主力,《致青春》的七億多,《中國合夥人》的五億多,《小時代》接近五億,《青春派》目前票房還未知。但《青春派》是唯一具有寫實主義風格的影片,而且最關鍵的是擊中了全民大學聯考的激烈競爭的現實,它不象其他青春題材的影片,只反映了大學生活片段,而《青春派》讓我們看到那些掙扎在題海又被情感糾結的莘莘學子們,所以説相對於起跑線的不一,《青春派》註定要一枝獨秀。

影片《青春派》沒有拋錨現實的殘酷,也不是糾結於愛情和事業二難選擇的《致青春》,當然更不是埋頭苦苦創業艱辛不已的《中國合夥人》,也不是泡於名牌時裝華麗夢境的《小時代》,《青春派》講述的就是一個叫居然的男孩,在畢業之際勇於發表愛的宣言,但這勇氣之後卻是一連串的失態,落榜和失戀,最終明白自己的真愛和志向在何方。影片毫無疑問還是主打勵志青春風,主角沒有被學業打倒,也沒有被愛情拋棄,最終他和互相愛慕的曉帆一起考入中國人民大學。

影片聚焦全民大學聯考這一現實非常的靠譜,跨入大學之前,這樣的千辛萬苦任何人都無法淡忘,影片有段班主任撒老師調教模擬考試不理想的齊明智,撒老師認為三無(無錢、無權、無勢)的學生不應該自暴自棄,應該為自己拼搏,“累死你一個,幸福你一家!”,話醜理正,這可是戳中全民大學聯考的要害。這是父母的期待,這是自我的追求,因為上了好的大學,人生的理想起跑線才算是及格的。雖然上大學不是唯一出路,儘管現在的大學生氾濫成災,二三本成堆,就業不理想,但重點大學的畢業生至少競爭力還是不錯。

影片《青春派》風格樸實無華,沒有蓄意的得瑟和張揚青春的風采,當然董子健的表演是電影的一大亮點,他真實的表現了主人公的挫折和痛苦掙扎,影片通過很多特寫鏡頭,董子健幾乎非常自然流暢的交足功課,他讓很多學子明白一個道理,愛情只是維特的煩惱,現實就是要活出自己的風采,尊重自己,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才能收穫真正屬於自己的幸福和愛情。影片正能量勵志青春特色,由於董子健的精彩表演,他獲得了2013年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之第10屆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佳男主角獎。當然影片中其他角色的表現也非常搶眼,比如詠梅演繹的母親,還有秦海璐演繹的麻辣班主任。

青春題材影片成為國產影片的主力軍,關鍵點還是影片大部分都充滿正能量的勵志特色,象《致青春》雖然耿耿於懷被拋棄的愛情,但各自都反悔和頓悟,尋找屬於自己的真幸福。《中國合夥人》就更是名副其實的勵志傳奇故事,而《青春派》同樣是抒寫掙扎在大學聯考洪流中的奮鬥和拼搏,痛苦和希望,所以説觀眾的眼睛還是雪亮的,希望更多充滿勵志特色而故事又不失精彩的青春電影湧現,正青春的人生觀,揚理想的風帆。

Tags:觀後感 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