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一帶一路》觀後感心得體會和啟示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46K

《一帶一路》觀後感心得體會和啟示多篇

紀錄片《一帶一路》觀後感心得體會和啟示範文一

“一帶一路”對於青年團員來講,更總要的是教育意義。讓我們更加準確的認識祖國發展的發現,幫助我們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緊跟時代步伐,在自己的崗位創造更多的價值,也取得更豐厚的回報。

“一帶一路”是“古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地理上指,沿古指絲綢之路,將亞歐非大陸和海上許多國家點綴成線,構成的區域。“一帶一路”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時先後提出的一個倡議,受到了沿途各國的熱烈響應。

在建設一帶一路的過程中,到處藴含生機,也給我們剛畢業的大學生提供了許多發展的機遇。我國是一個人才薈萃的國家,同時也造就了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在競爭激烈的當前社會環境,如何抓住機會去應對挑戰,是當代青年所應該考慮的問題。機遇無處不在,機遇也往往垂青有所準備的人,要想很好把握機遇,發展自己,取得成功,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實力,認清當前形勢,勇於創新。我們要全面提高個人素質,青年人價值取向呈多元化,沒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趨向於實用主義,重功利講實惠,缺乏長遠打算、遠大理想、抱負和社會責任感,因而沒有強大的動力.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年代,要想取得跟好的發展,首要的就是搞自身的綜合實力。全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就要落實到政治思想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心理品格素質和身體素質四大方面。就業問題依然是當今青年不可避免的一個難題,“一帶一路”必然給中國帶來巨大的就業市場,那麼就需要我們不斷充實自己,發展自己,完善自己,來適應市場,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創新是發展方式轉變的中心環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特別是提高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是當代青年提高自身能力的關鍵,也是當代青年面對挑戰所因具備的能力。正可謂不進則退,進則居上,皆是在強調一個人主觀能動性的重要之理。停滯不前,不求改革創新,就如同一潭死水,毫無生機,也沒有機遇。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團員,我們更需要要勇於創新,開拓進取,為“一帶一路”的偉大構想提供智力支持。

總之,“一帶一路”得偉大構想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機遇,也有挑戰,我們要勇於創新,開拓進取,不斷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修養與思想道德修養,樹立崇高的理想,腳踏實地,不尚空談,抓住“一帶一路”給我們帶來的機遇,勇敢的迎接“一帶一路”給我們帶來的挑戰。

紀錄片《一帶一路》觀後感心得體會和啟示範文二

大型電視紀錄片《一帶一路》播出後,在處於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新疆引起強烈反響。各族幹部羣眾、專家學者在觀看紀錄片第一集後,感到非常振奮,表示黨中央作出的推進“一帶一路”戰略是造福沿線各國家和地區人民福祉的重大舉措,新疆要抓住機遇,抓緊落實好各項工作部署,加快推進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的步伐。

令人自豪深受鼓舞

從9月5日開始,新疆科學院退休幹部麥麥提·哈薩諾夫和家人每晚都守着電視機觀看大型紀錄片《一帶一路》。“當紀錄片中提到‘一帶一路’是促進全球合作共贏的‘中國方案’時,我心中充滿豪情。”麥麥提·哈薩諾夫語氣激動地告訴記者,“我們國家的經濟實力越來越強大,在國際上越來越具有話語權,也越發具有影響力,作為中國人我們腰桿子更硬了。”

“視野寬廣、視角多維度,真是一部令人震撼的好片子!”新疆畜牧科學院副院長鄭文新深有感觸地説,紀錄片用事實和事例印證“‘一帶一路’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真實而動人。

“中歐班列用16天的疾馳,飛奔出溝通境內外、連接東中西的財富通途;時速450公里的高速鐵路,正以令人瞠目的建設速度在中亞腹地鋪就……”烏魯木齊鐵路局庫爾勒車輛段安全科專職科員孫冬生説,紀錄片用影像講述了發生在新絲綢之路上的故事,充分展現出“一帶一路”宏偉戰略的巨大魅力,作為一名鐵路基層工作者,他強烈感受到“一帶一路”為中亞國家乃至世界各國所帶來的巨大福祉,更為中國鐵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輝煌業績而倍感自豪。

依拉木·阿布都蘇甫爾常年在喀什經商,從紀錄片《一帶一路》中看到了家鄉的發展、變化,他很開心。他説:“該紀錄片真實地反映了‘一帶一路’戰略給沿線國家和地區帶來的巨大變化。自從‘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以來,來喀什做生意的外國人明顯增多了,有些外國商人還在這裏安了家。我們本地很多年輕人也在努力學習周邊國家的語言,有的準備發展特色旅遊項目,有的準備到國外考察,尋求更多的發展機會,大家都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兵團日報記者趙珺充滿激情地説:“紀錄片《一帶一路》氣勢磅礴地勾畫出這條世界上最長的經濟大走廊!當下這讓人熱血沸騰的大事業中,兵團人也正努力着,共築精彩新絲路。兵團“十三五”期間將壯大綜合實力,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重要支點。這一切讓人無比激動,作為兵團人的一分子,我也將為之奉獻!”

抓住機遇謀劃新篇

絲綢之路精神薪火相傳,在“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們迎來了新的機遇。

新疆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蘇寧説,觀看紀錄片,最深的體會是認識到“一帶一路”的宗旨是要打造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責任共同體。中國從各國共同發展進步的這個視角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一帶一路”一頭連着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一頭連着充滿活力的經濟體中國,中間是廣大的發展中國家羣體,根本宗旨更是為了惠及人類,惠及各個國家。“周邊國家的支持,令我對‘一帶一路’的建設更加充滿信心,並且更加憧憬新疆新的歷史機遇,隨着‘一帶一路’的推進,五大中心的建設,可以吸引更多的國內外人士來疆投資建設,帶動新疆的發展。”

“近兩年經濟持續下滑,新型建材推廣和裝配式住宅產業化受到很大沖擊。”兵團建工集團副總經理、北新建材工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剛坦率地説,建築產業現代化要全面推廣開,需要良好的經濟形勢,要在“一帶一路”建設機遇中尋求巨大的合作共贏商機。“要立足新疆,輻射中亞,拓展國內外市場。”他説,當前,綠色裝配式新型建材工業企業,在抓住各項政策、機遇的條件下,必將會開闢出新的經濟發展新局面。

新疆中國國際旅行社出境公司總經理海宗雲説,旅遊是最容易促進交流、溝通人心的方式。“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後,我們更強烈地感受到,不管政府層面還是百姓之間對於相互瞭解的強烈願望。這是前所未有的機遇,給我們在未來旅遊線路產品的開發和優化上指明瞭方向。

看完紀錄片後,昌吉回族自治州黨委書記趙青説:“中央作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決策,這是着眼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國家戰略,也是新疆面臨的重大歷史機遇。”他進一步闡述: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是我國向西開放與中亞西亞南亞及歐洲聯通的核心地帶。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將為新疆提供重要的增長動力。站在“十三五”新起點上,我們將緊緊圍繞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三通道”“三基地”“五大中心”“十大進出口產業聚集區”建設,以“花兒昌吉”建設為統領,從歷史和現實的結合、點線面結合、近期中期遠期結合,來進一步謀劃昌吉州的發展定位和主要任務。

乘勢而上擔當作為

新疆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劉薇認為,紀錄片通過對“一帶一路”沿線的合作項目、重點工程、歷史遺蹟進行全方位、立體化拍攝,真實記錄了沿線國家攜手打造“綠色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智力絲綢之路”“和平絲綢之路”的努力與實踐。反映了中國與沿線國家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強經貿金融產業合作、增進人文交流生態合作等方面的重要進展。而她更想説的是,歷史記錄了中國的擔當和作為,而今天,我們每一個人更應該有擔當和作為。

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幼兒教師迪麗努爾·阿不來提對此也有相同感受:“通過這部紀錄片,我瞭解到‘一帶一路’戰略為沿線國家和全球中小企業帶來的機會,看到了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對時代和世界的責任與擔當。新疆受益於‘一帶一路’,同時也要服務於‘一帶一路’,作為年輕人,我們要響應時代的呼喚,努力工作,為家鄉的發展獻一份力。”

中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洪欣説,“一帶一路”融通古今、連接中外,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承載着沿線各國發展繁榮的夢想,賦予古老絲綢之路以嶄新的時代內涵,為沿線國家優勢互補、開放發展給予了新的機遇,是促進國際合作的嶄新平台。8月31日中泰(丹加拉)新絲路紡織一期6萬錠項目正式投產,這正是中國企業沿着“一帶一路”走出去的鮮活例證。

王洪欣介紹,當前,隨着企業加快發展,中泰集團已經融入了世界經濟發展的浪潮之中,中泰集團將力爭把中泰塔吉克斯坦農業產業園打造成為中塔兩國的農業示範園、紡織示範園。中泰集團也將藉着“一帶一路”這一“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橋樑紐帶,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讓中國的文化通過塔吉克斯坦農業產業園項目在塔吉克斯坦落地開花,讓國家和自治區的戰略通過企業落地生根。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邱樹華表示,看了紀錄片《一帶一路》,增強了博州全面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信心。她説,博州位於新疆西北部,與哈薩克斯坦接壤,有全國最大的集公路、鐵路、管道運輸為一體的陸路口岸城市——阿拉山口市,是我國向西開放合作的重要前沿。博州要緊緊圍繞自身功能定位,找準着力點和切入點,積極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鞏固提升博州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地位,更好地發揮進口能源資源陸路安全大通道作用,為經濟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紀錄片《一帶一路》觀後感心得體會和啟示範文三

“一帶一路”並非只是一把鑰匙,而是“‘一串’共同發展的鑰匙”,完全可以與不同國家、不同國情對接,提供不同的雙贏、多贏、共贏的合作方案

見證中埃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崛起的埃及女工,從留學到就業都“與中國有着極深緣分”的哈薩克斯坦姑娘,與中國同事一起開發風電能源的斯里蘭卡工程師……這幾天,一部歷時一年、跨越四大洲、累計行程20萬公里拍攝完成的大型紀錄片——《一帶一路》在央視綜合頻道熱播。真實而富有歷史厚重感的光影畫面,平凡卻不失生動的普通人生活,為觀眾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斕的絲路畫卷,更激發起樸素的情感共鳴。

有學者曾指出,“什麼樣的人最適合講‘一帶一路’故事?他們應該是那些天天在路上,總是倒時差,老是換水土,不停找思路,時時被刺痛,但經常被感動的人”。的確,不管是走出國門、用腳步丈量大地的企業員工,還是深諳掌故、已融入當地社會的華人華僑,很多人身上都有着動人心扉的故事,講述他們有血有肉的經歷,確實能撥動起人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那根琴絃。然而,有故事的,並不只是“走出去”的中國人,當地羣眾對家鄉的變化有着更切身而深沉的感觸。將鏡頭拉近,以沿線普通人的視角,觀察“一帶一路”給生活帶來的那些真實變化,鮮活而立體,同樣比任何説教都更有説服力。這也是為何紀錄片一播出,即贏得如此多高分貝掌聲的一個重要原因。

紀錄片是濃縮的時空。一個個鏡頭,一段段影像,既多角度記錄下了令人感動的瞬間,更集中展示着沿線國家44億人民的光榮和夢想。正如片中的一句解説詞所言:“歷史悠久的絲綢之路印滿的,不僅是對昔日東西方經濟、文化和文明交流的記憶,還將印滿現實發展的印轍。”三年來,“一帶一路”正為沿線國家的發展帶來“如太陽般的光澤”。紀錄片第三集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巴基斯坦北部山區有一個小女孩,因為當地的電力不足,晚上常常停電,而上學的地方又離家很遠,每次放學後她都跑步回家,為的只是在天黑之前把作業寫完。而如今,距離她家鄉不遠,一座由中國企業和當地政府合作建設的巨型水電站即將建成,沉沉的黑夜不久就會被光明照亮。“‘一帶一路’建設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着的實際舉措,將給地區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一個個正在“一帶一路”沿線上演的故事,生動地詮釋着這一論斷。

人們常説,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事實上,正如紀錄片所展示的,“一帶一路”並非只是一把鑰匙,而是“‘一串’共同發展的鑰匙”,完全可以與不同國家、不同國情對接,提供不同的雙贏、多贏、共贏的合作方案。從滿載貨物由重慶隆隆奔向亞歐大陸腹地和波羅的海沿岸的“中歐班列”,到使塔吉克斯坦實現“南北的真正統一”的沙赫里斯坦隧道;從讓“印度洋上的明珠”重現歷史光彩的科倫坡南港碼頭,到孕育巨大商機和潛力的明斯克中白工業園,都在書寫着這樣一個不爭的事實:“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齊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獨秀的小利。這也是為何有人會感慨,“偉大的國家應當參與偉大的事業,而‘一帶一路’是真正偉大而具有歷史意義的事業。”

故事的背後,其實是思想的引領。拿破崙有句名言,“世上有兩種力量:利劍和思想;從長而論,利劍總是敗在思想手下。”摒棄零和遊戲、你輸我贏的舊思維,追求更為均衡、普惠的共同發展,“一帶一路”倡議所展現的新理念——構建命運共同體,正是可以戰勝利劍的思想。而當“一帶一路”由潑墨寫意進入工筆細描,當沿線國家強調在未來航程上不願錯失“中國機遇”,就連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都由衷讚歎:全球化的中國治理者“試圖指引方向,在國際社會建立起一個嶄新、強大、和平的力量”。

“這個世界會好嗎?”當古老的絲路如挺立荒漠千年不朽的胡楊、行走在戈壁大漠上的駝隊、高張於茫茫碧海上的雲帆一樣,迸發出頑強的生命力,湧動起強勁的脈搏,相信,我們能夠從這一個個絲路故事中,找到問題的答案。

紀錄片《一帶一路》觀後感心得體會和啟示範文四

紀錄片是濃縮的時空。一個個鏡頭,一段段影像,既多角度記錄下了令人感動的瞬間,更集中展示着沿線國家44億人民的光榮和夢想。正如片中的一句解説詞所言:“歷史悠久的絲綢之路印滿的,不僅是對昔日東西方經濟、文化和文明交流的記憶,還將印滿現實發展的印轍。”三年來,“一帶一路”正為沿線國家的發展帶來“如太陽般的光澤”。紀錄片第三集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巴基斯坦北部山區有一個小女孩,因為當地的電力不足,晚上常常停電,而上學的地方又離家很遠,每次放學後她都跑步回家,為的只是在天黑之前把作業寫完。而如今,距離她家鄉不遠,一座由中國企業和當地政府合作建設的巨型水電站即將建成,沉沉的黑夜不久就會被光明照亮。“‘一帶一路’建設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着的實際舉措,將給地區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一個個正在“一帶一路”沿線上演的故事,生動地詮釋着這一論斷。

人們常説,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事實上,正如紀錄片所展示的,“一帶一路”並非只是一把鑰匙,而是“‘一串’共同發展的鑰匙”,完全可以與不同國家、不同國情對接,提供不同的雙贏、多贏、共贏的合作方案。從滿載貨物由重慶隆隆奔向亞歐大陸腹地和波羅的海沿岸的“中歐班列”,到使塔吉克斯坦實現“南北的真正統一”的沙赫里斯坦隧道;從讓“印度洋上的明珠”重現歷史光彩的科倫坡南港碼頭,到孕育巨大商機和潛力的明斯克中白工業園,都在書寫着這樣一個不爭的事實:“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齊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獨秀的小利。這也是為何有人會感慨,“偉大的國家應當參與偉大的事業,而‘一帶一路’是真正偉大而具有歷史意義的事業。”

紀錄片《一帶一路》觀後感心得體會和啟示範文五

大型紀錄片《一帶一路》,涉及沿線30多個國家及20多個國內省市自治區,沿着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軌跡,呈現出中國與沿線國家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經貿金融產業合作、人文交流、生態合作等方面的重要進展。

第一集:《共同命運》

曾經跋涉大漠的陸上絲綢之路和橫渡重洋的海上絲綢之路,締造了東西方合作交流的輝煌歷史。但隨着世界版圖發生鉅變,絲綢之路漸漸沉寂下去。

數百年後,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隨着這一倡議的實施,沿線各國正在為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而共同努力。

第二集:《互通之路》

為實現“一帶一路”倡議所提出的互聯互通的願景,中國與沿線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展開互利合作。

依託自身在基礎設施領域強大的建造實力,中國通過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互利合作,相繼參與鐵路、公路、港口、油氣管道、電力線路的建設,促進了“一帶一路”倡議與沿線國家發展戰略的相互銜接。

伴隨着道路聯通、管道聯通、電網聯通、電纜聯通,人們正在以各種現實的成果,建造起互聯互通的前景。

第三集:《光明紐帶》

加強國際產能合作,促進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是“一帶一路”倡議所要達成的願景和使命之一。

中國與沿線國家在這一領域共同努力,中國在沿線國家相繼合作建造了一批有代表性的電站,通過電力開發,推動發展中國家實現工業化。

白俄羅斯中白工業園、中埃蘇伊士 自 由貿易區等標誌性項目的建立,彰顯着中國與沿線國家通過開放合作,在推進產業集羣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第四集:《財富通途》

投資貿易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內容。在意大利著名畫家喬凡尼·貝利尼的傑作《諸神的盛宴》中,用的都是中國的青花瓷器。那時候中國明朝的青花瓷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被不斷運往世界各地。

如今,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海關通關更加便捷,貿易也隨之更加通暢。伴隨着喀什、霍爾果斯這兩大新疆經濟開發區建設,以及福建、廣東等地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中國正在構建“陸上開放”與“海上開放”並重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第五集:《金融互通》

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金融領域展開合作。

人民幣的跨境使用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正在推動一個多元化貨幣時代的到來,推動着全球貿易與投資的資金融通。與此同時,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中國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展開廣泛的金融服務。

亞投行的設立,將促進亞洲區域的互聯互通建設和經濟一體化進程,從而與“一帶一路”倡議相互配合,相互借力……

第六集:《築夢絲路》

歷史上,絲綢之路不僅是商品交匯之路,更是互尊互信之路、合作共贏之路、文明互鑑之路。

從雲南瑞麗的邊防國小、來華留學生的故事到援助抗擊埃博拉疫情的行動、阿斯塔納的生態工程,中國以各種現實的努力和成果打造着“智力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綠色絲綢之路”與“和平絲綢之路”。

今天,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互學互鑑的基礎上推進人文交流,通過共商、共建、共享,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人類正在築就和平發展的共同夢想。

紀錄片《一帶一路》觀後感心得體會和啟示範文六

中國再次敞開古老而厚重大門以最新姿態迎接世界的到來,一帶一路是中國崛起之路,是雄獅睡醒之時,曾經的絲綢之路揭示歐亞大陸過往的輝煌,馬可波羅的造訪讓歐洲商界達到共識“想要得到更多的財富就要去東方,去中國”。從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的絲綢之路,距今2200年左右,中國將再次開啟這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無論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還是應對危機、加快調整,許多沿線國家同我國有着共同利益。歷史上,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就是我國同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歐洲經貿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帶一路”是對古絲綢之路的傳承和提升,獲得了廣泛認同。

“一帶一路”是習近平主席訪問中亞和印尼的時候提出來的。“一帶”指的是陸上“絲綢之路”,從中國到中亞、中東再到歐洲這樣一條帶狀之路。“一路”是指海上“絲綢之路”。其實中國對東南亞國家的海外貿易早就有了,宋朝時非常發達,明朝有鄭和下西洋。今天這個概念是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提出來的。

一座座港口、驛站,不絕於途的貨物、原料,以及不斷傳播的思想、文化、宗教和遷徒的民族,構築起一張東西方複合網絡,從陸地和海洋延伸出來無數貿易路線,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地緣空間裏將歐亞大陸緊緊聯繫起來,使“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薪火相傳,絲綢成了連接世界的紐帶,並出現了一條條無窮無盡的商路,可以毫不誇張的説這條路承載着往昔的歷史,映照着未來的輝煌。

習近平主席説一帶一路是中國為地區和全球發展提供的“一個包容性巨大的發展平台”藉助這個平台,中國將致力於推動完善國際治理體系,積極推動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為國際社會貢獻中國智慧,提供公共產品。

“一路一帶”是中國將要帶領全世界的經濟體走向一個新的發展時代。一路一帶是關係世界經濟問題、全人類經濟問題。中國將帶領着發展中國家,乃至全世界開闢經濟新紀元。

國家級頂層戰略,看似頂層戰略其實也是和百姓息息相關,國家,有國才有家,國之興亡匹夫有責,一帶一路倡議能夠把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同沿線國家的利益結合起來。

中國與世界步入絲路新時代,而在這個時代裏,中國與世界商榷未來,共建夢想,共享繁榮。

紀錄片《一帶一路》觀後感心得體會和啟示範文七

2000多年前,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用智慧、勇氣和汗水開拓了連接亞歐非大陸各文明的人文、貿易交流通路,與沿線各國人民共同鑄就了輝煌的古絲綢之路。千百年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已深深融入到中華民族的靈魂與血液中,成為了中國參與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等交流活動的重要依託。

新的歷史時期,習近平主席準確把握國際秩序深刻調整、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入的大趨勢,高屋建瓴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有關國家積極響應。建設“一帶一路”,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將讓中國與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推動更多國家和地區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克時艱、共創輝煌。這充分展示了中國主動參與國際事務的積極姿態和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表明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承擔起應負的責任與義務,為世界和平、繁榮與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一帶一路”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中國將秉承絲路精神,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政策溝通為重要保障。我們將本着求同存異理念,積極推動沿線各國構建多層面的政策交流機制和聯動機制,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協商研究確定有利於深化區域合作的制度安排,探索建立“一帶一路”雙多邊合作機制,推動共同編制合作規劃或簽署合作備忘錄,促進政治互信,深化利益融合,努力形成合作“最大公約數”.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設施聯通為優先領域。我們將在尊重國家主權和安全關切的基礎上,推動沿線各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技術標準體系對接,共同推進交通、能源、信息等國際骨幹通道建設,突出抓好區域間互聯互通,打通缺失路段,暢通瓶頸路段,提升通達水平,努力為沿線各國合作交往提供多元優質、便捷暢通、安全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貿易暢通為重點內容。我們將與各國一道研究解決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努力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構建區域內和各國良好的營商環境,積極推動共同商建自由貿易區,促進各經濟體間發展自由貿易關係,形成覆蓋“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激發釋放合作潛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資金融通為重要支撐。我們將與沿線各國深化金融合作,加強亞洲貨幣穩定體系、投融資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共同發揮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支撐作用,積極穩妥推動建立上海合作組織融資機構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加快組建併發揮絲路基金的作用,推動沿線國家加強金融監管合作,逐步在區域內建立高效監管協調機制,構建區域性金融風險預警系統。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民心相通為社會根基。我們將傳承和弘揚絲路精神,推動沿線各國間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互動、旅遊合作等多種形式的人文合作,支持各方互派留學生、訪問學者,共辦文化年、藝術節等活動,聯合打造具有絲路特色的世界精品旅遊線路和旅遊產品,加強民間組織交流合作,使“一帶一路”成為連接不同文明的紐帶,培育情感共同體。

“一帶一路”將以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為第一要義,賦予古絲綢之路新的時代內涵,不限國別範疇,不搞封閉機制,所有有意願的國家和經濟體都可以參與進來,成為“一帶一路”的支持者、建設者和受益者。

風起揚帆正當時,四海同心逐新夢。“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宏偉藍圖已經繪就,中國願意與沿線國家一道,和衷共濟、相向而行,再現古絲綢之路曾經的榮耀與輝煌,共同鑄就團結、發展、繁榮、文明的希望之夢。

紀錄片《一帶一路》觀後感心得體會和啟示範文八

《一帶一路》是首部以全面解讀“一帶一路”重大構想為主題,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主線,以反映“一帶一路”建設給中國及沿線國家地區帶來巨大變化、造福沿線各國人民為主要內容的大型紀錄片。

全片共分六集,分別是《共同命運》《互通之路》《光明紐帶》《財富通途》《金融互聯》和《築夢絲路》。攝製組歷時一年,累計行程20萬公里,跨越亞洲、非洲、歐洲、美洲,運用多種創新手段,對“一帶一路”沿線的合作項目、重點工程、歷史遺蹟進行全方位、立體化拍攝,真實記錄了沿線國家攜手打造“綠色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智力絲綢之路”“和平絲綢之路”的努力與實踐。

拍攝期間,攝製組不僅先後前往“一帶一路”沿線30多個國家,對巴基斯坦卡西姆電站、斯里蘭卡科倫坡南崗等幾十項重點合作項目及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古城、埃及亞歷山大港等地的人文內容進行拍攝,還深入福建泉州等20多個省區市,記錄了國內外60多個普通人物與“一帶一路”的故事。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泉州成為該紀錄片在福建省的主要拍攝地。攝製組先後到開元寺、六勝塔等泉州“海絲”遺蹟取景,並從德化陶瓷、安溪鐵觀音等入手,講述了發生在泉州的古今海上絲綢之路的故事。

紀錄片《一帶一路》觀後感心得體會和啟示範文九

自古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經濟全球化時代,人類社會相互依存空前加深,歷史性機遇與全球性挑戰複雜交織,能否實現共同發展夢想牽動着各國人民的心。中國以首善其身、兼濟天下的大國胸懷,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倡議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共圓發展夢想之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是中國為促進人類共同發展所倡導的高屋建瓴的中國方案。

回顧習近平總書記的外交思想,必然憶及他就任國家主席後主持的首次主場外交,也就是2013年4月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在這個立足亞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國際平台上,習近平主席發表了題為《共同創造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提出應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勇於變革創新,同心維護和平,着力推進合作,堅持開放包容。這為中國同各國一道以創新共謀發展、以合作共謀繁榮指明瞭方向。同年9月和10月,習近平主席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社會予以高度關注和積極響應。2014年,習近平主席在亞信峯會、APEC會議、G20峯會等重要國際場合,進一步闡釋了命運共同體、亞洲安全觀、“一帶一路”、亞太自由貿易區路線圖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觀點,體現了“親、誠、惠、容”的外交理念,使中國倡議、中國方案更加深入人心。在2015年3月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習近平主席再次發表題為《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新未來》的主旨演講,強調“世界好,亞洲才能好;亞洲好,世界才能好”,要共同營造對亞洲、對世界都更為有利的地區秩序,通過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歡迎沿線國家和亞洲國家積極參與“一帶一路”,也張開臂膀歡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舉。與會各國代表紛紛表示願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分享中國和亞洲發展紅利,實現共同繁榮。“一帶一路”穩健推進,精彩可期。

習近平總書記的外交思想脈絡清晰、自成體系、富有創見,體現了對人類命運的深刻思考,是從國際大局出發推動各國攜手共建命運共同體的宏偉韜略,反映出獨特的東方智慧。“一帶一路”正是其中的重要內容,是共圓亞洲夢、世界夢的當下之路和現實載體。縱觀世界各國發展的歷史進程,可以深刻地體會到“一帶一路”植根於中國厚重的文化積澱,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現實意義。“一帶一路”傳承中國歷史文化精髓,秉持講信修睦、弘義融利、協和萬邦的理念,致力於再築東西方利益交融、文明輝映的盛世。“一帶一路”倡議旨在推動沿線國家實現發展戰略對接、優勢互補,推動更多國家和地區共同應對全球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推動相關各方在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開展廣泛、深入、持久的交流與合作,建設利益共享的全球價值鏈,構建更強勁、更有效、更具親和力的區域一體化合作大格局,實現人類和平發展與共同繁榮。“一帶一路”強調包容發展、開放合作、互聯互通、文明互鑑、和平友誼,將助力人類社會在新時代實現共同發展的美好夢想。

“一帶一路”是包容發展之路

當今的世界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不同國家有着不同的歷史傳統、文化基因和宗教信仰,選擇了不同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國家無論大小,選擇何種道路,經濟發達與否,都是平等的國際社會主體,只有彼此尊重、相互包容、休慼與共,才能走向共同發展與繁榮的美好明天。但令人遺憾的是,冷戰結束20多年來,冷戰思維依然存在,一些國家推行價值觀外交,製造不和諧聲音。與此同時,人類通向共同繁榮的道路上仍存在重重障礙:發展不平衡,南北差距仍在不斷拉大;貧困問題突出,全世界仍有約12億絕對貧困人口;資源環境瓶頸制約增強,氣候變化、疾病傳播、恐怖主義等成為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等等。應當説,今天的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也更有條件朝共同繁榮的目標邁進,而“一帶一路”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現實途徑。“一帶一路”倡導包容發展的理念,強調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協作的原則,在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基礎上,求同存異、聚同化異,構建多領域合作體系,打造多層次合作格局,發展多渠道合作框架,開闢一條不同發展水平、不同文化傳統、不同資源稟賦、不同社會制度國家間開展平等合作、共享發展成果的有效途徑,為最終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創造條件。在全球經濟整體低迷的背景下,建設“一帶一路”將為世界提供一種全新的發展構架和合作模式,它不僅是一條貿易通道,更將成為一條為全球繁榮創造新機遇、激發新活力的增長通道。

“一帶一路”是開放合作之路

當今世界,區域經濟一體化蓬勃發展,各種形式和範圍的多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數不勝數,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TTI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等區域性制度性安排正在談判,特別是涵蓋東亞和南亞16個國家(10+6)的RCEP有望於今年底初步達成。這些投資貿易安排有利於促進區域內相關國家的經濟融合,但對於區域外經濟體則相對封閉,彼此之間又缺乏協調,難以相互兼容,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全球經濟碎片化的趨勢,不利於經濟全球化發展。“一帶一路”始終堅持開放合作的態度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該框架下的合作基於但不限於古代絲綢之路的範圍,完全向區內外所有國家開放,不搞封閉機制,不預設合作條件和門檻,不排斥和針對任何第三方,歡迎任何國家和國際、地區組織廣泛參與,成為“一帶一路”的支持者、建設者和受益者。中國不謀求主導,更不是為一己私利。“一帶一路”開放合作取得成功的基礎是堅持互利共贏,強調兼顧各方利益和關切,尋求利益契合點和合作最大公約數,體現各方智慧和創意,各施所長,各盡所能,把各方優勢和潛力充分發揮出來。世界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發展,應摒棄零和遊戲、你輸我贏的舊思維,樹立雙贏、共贏的新理念,在發展自身利益時兼顧他方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促進共同發展。

“一帶一路”是互聯互通之路

當前,全球基礎設施仍顯薄弱,不連不通、連而不通、通而不暢現象普遍,貿易投資安排趨於分散,國際資金融通依舊困難,互聯互通建設滯後成為制約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障礙。人類需要做好互聯互通這篇大文章,拉近各國在地理空間、物理空間和制度空間上的距離,保障全球生產要素自由流通,深化和擴大各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全球發展打通經絡、舒筋活血。“一帶一路”致力於加快沿線地區的互聯互通建設,推動“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領域齊頭並進,實現全方位、立體化、網絡化的大聯通。政策溝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保障,相關各國應就發展戰略和對策進行充分交流對接,共同為務實合作及大型項目實施提供政策支持。設施聯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通過共同打造若干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和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能夠形成連接沿線國家之間的基礎設施網絡。貿易暢通是互聯互通的重點內容,應着力解決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共同商建更為寬泛、兼容的貿易合作體系。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通過推進亞洲貨幣穩定體系、投融資體系和信用評價體系建設,能夠打通融資貴、融資難的瓶頸。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通過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往來、人才合作等活動,能夠奠定雙多邊合作的民意基礎。

“一帶一路”是文明互鑑之路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推動文明互鑑是解決全球發展面臨的共同難題,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各國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沒有優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別。“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不同文明需要在平等對話中增進理解,在競相展現中取長補短,在交流互鑑中共同發展。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一帶一路”傳承和弘揚了古絲綢之路“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精神,倡導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以文明互鑑取代文明對抗、文明衝突,把世界的多樣性和各國的差異性轉化為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的活力和動力,使文明之花成為增進人民友誼的橋樑、推動人類進步的紐帶、維護世界和平的潤滑劑。“一帶一路”將推動沿線國家開展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文化交流合作,推動各種文明交流交融、互學互鑑。

“一帶一路”是和平友誼之路

當今世界,地緣政治因素更加突出,局部動盪此起彼伏,恐怖主義、糧食安全、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和全球性挑戰不斷增多,特別是一些國家和地區民生困苦,求和平、求穩定的心情迫切。加強全球安全合作,實現世界和平,是各國的現實需要和人類的共同願望。“一帶一路”倡導經濟發展與和平安全並重,兩者相輔相成,通過經濟發展為解決安全問題、鞏固安全成果提供堅實基礎。隨着沿線各國經濟的共同發展,本地區的人民生活將得到明顯改善,這有利於增進各國的社會穩定,為地區和平創造條件。經濟交往與合作所營造的互助氛圍和命運共同體精神,將為解決政治安全領域的複雜矛盾奠定更好的互信基礎,確立可持續的互利共贏模式,不斷增進有關國家之間的友誼,促進政治合作意願,共創有利於地區和平的環境。

“一帶一路”順應時代潮流,符合發展規律,契合全球共同需要,彰顯人類共同夢想,為亞洲命運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了有效途徑。一年多來,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得到了60多個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中國作為倡議者,正以實際行動推動相關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等國家領導人先後出訪20多個國家,深入闡釋“一帶一路”的深刻內涵和積極意義。中國政府與部分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與一些毗鄰國家簽署了地區合作和邊境合作的備忘錄以及經貿合作中長期發展規劃;積極推進RCEP談判、東亞經濟共同體和亞太自貿區進程;倡導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發起設立絲路基金。在有關各方共同努力下,《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於2015年3月28日正式公佈,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籌建工作邁出實質性步伐,絲路基金順利啟動,一批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項目穩步推進。這些早期收穫標誌着“一帶一路”已經從概念發展成看得見、摸得着的實際舉措,向我們展現了“一帶一路”的廣闊前景。我們相信,只要相關各國和衷共濟、相向而行,就一定能實現和平發展、共同繁榮的美好願景,讓各國人民共享合作成果,攜手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

紀錄片《一帶一路》觀後感心得體會和啟示範文十

一個時代文化與科技的進步,離不開開放與包容。融匯着歷史啟示與歷史智慧的“一帶一路”倡議,不僅銘刻着歷史的記憶,更迴應着時代的呼喚。

由中央電視台攝製的六集大型紀錄片《一帶一路》,在海內外觀眾中引起強烈反響,正掀起一輪收視熱潮。這部以全面解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為宗旨的紀錄片,視野開闊,氣勢恢宏,既具有史詩般的氣象和風範,又具有敍事詩的細膩與凝練,突出了“一帶一路”建設“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的主題,實現了政論性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

作為促進全球合作共贏的“中國方案”,“一帶一路”是一種跨越時空的東方智慧,它從歷史深處走來,帶着歷史深刻的啟示。如何回顧和審視古老的絲綢之路,在歷史的縱深處開掘出新意和新的認知境界,是紀錄片《一帶一路》首先面臨的考驗。

藉助15世紀初期繪製的《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紀錄片《一帶一路》細膩地反映了海上絲綢之路帶給人的認知變化。這幅古老的地圖,清晰地標註着歐亞大陸的海岸線和非洲大陸的大致位置,展現出五六百年前東方人對於整個世界的概念。在現存文獻中,這是非洲第一次被標註在地圖上。切入歷史細密的肌理,紀錄片《一帶一路》由此開掘出歷史一個縱深的切面,展示出歷史的某種面相。

在漫長而廣闊的時空中,絲綢之路構築起東西方之間政治、經濟與文明交往最具象徵性的知識圖景和歷史記憶,代表着中國與亞洲文明曾經的輝煌與興盛,反映着人類創造歷史的基本規律。活躍在古絲綢之路上的技術發明的傳播,文化藝術的相互借鑑和融合,用一個個事例證明:一個時代文化與科技的進步,離不開開放與包容,唯有順應歷史潮流,才能推動人類社會的躍進,人類文明的昇華。這既是創造歷史的規律,也是歷史興衰的法則,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一個國家強盛才能充滿信心開放,而開放促進一個國家強盛。紀錄片《一帶一路》把對絲路歷史的回顧提升至對於歷史規律的認知層面,從理論思辨的高度展現出絲綢之路的歷史啟示。

融匯着歷史啟示與歷史智慧的“一帶一路”倡議,不僅銘刻着歷史的記憶,更迴應着時代的呼喚。為解讀“一帶一路”倡議的現實意義,紀錄片《一帶一路》以凝重凝練之筆,透過對歷史縱深的審視,凸顯對現實的關切與觀照。

不均衡,是當今歐亞大陸區域經濟格局最顯著的特徵。作為探索國際合作與全球治理的新路徑,“一帶一路”倡議致力於解決發展中國家在實現工業化和地區互聯互通曆程中所面臨的諸多瓶頸,致力於使人類社會的發展更為均衡、更為普惠、更為智慧。這正是“一帶一路”倡議強烈的時代使命感和對於現實深切的關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順應了時代要求和各國加快發展的願望,提供了一個包容性巨大的發展平台。藉助這個平台,中國將致力於推動完善國際治理體系,積極推動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為國際社會貢獻中國智慧、提供公共產品。

從歷史的縱深出發,紀錄片《一帶一路》以嚴密的邏輯、具體的例證,較為完整、詳盡地闡述了“一帶一路”倡議的現實意義,凸顯出這一重大戰略性構想的現實關切,詮釋了沿線國家打造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的歷史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