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有關悲慘世界觀後感600字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08W

有關悲慘世界觀後感600字

我很佩服冉阿讓,他曾是一個具有冷酷的心的人,在卞福汝主教的感化下,戰勝自我,達到了那種捨己為人、自我犧牲的不平凡的精神境界。不是任何人都能達到這種崇高的境界的。他由“猛獸”上升為“天使”,心靈純潔了,他的死是光榮的,至少不會受到良心的譴責。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悲慘世界觀後感600字,請您閲讀。

悲慘世界觀後感600字1

今天我讀完了,文壇巨匠——雨果的著作——《悲慘世界》。

維克多·雨果是十九世紀法國重要的詩人、小説家、戲劇家和社會活動家。他與1802年2月26日出生於法國的貝尚鬆省,父親曾是拿破崙手下的將軍。下面我就來講一講《悲慘世界》吧

《悲慘世界》講的是:主人公冉阿讓是個因飢餓而偷一個麪包而坐牢的苦囚犯,因為四次逃獄都被發現而加刑。在監獄裏度過了十九年,他出獄後在一個小鎮收到主教的教化,決心從善,他歷盡千辛萬苦來到了一個小城,成為鉅富他廣施仁愛卻不能挽回自己因為飢餓而偷一個麪包的錯誤,這時他碰到了苦難的芳盯,芳盯因為太窮而被迫把女兒寄養給兩個暴發户,可她自己卻不知情,還蠻以為自己的小寶貝,吃得好穿的好,其實那兩個人把她的心肝當成女傭了,這時芳盯受到了冉阿讓的接濟,可是沒過幾天芳盯卻死了。冉阿讓也被抓了,冉阿讓故意掉海里去,死裏逃生了,他把珂賽特(芳盯的女兒)接回了自己家,並把她撫養大,最後成為了一個漂亮的姑娘,珂賽特嫁給了一個叫馬呂斯的人,但是冉阿讓也去世了。

我讀了這本書,深深的體會到了,那時的社會黑暗,政治昏庸無道,是窮苦人民遭到迫害,而富人家卻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在他的小説裏,可以看到那時的法律只顧富人的利益,不顧窮人的生死。雨果的這個小説是通過真實事件改編的,他通過大量的蒐集題材才寫出了這樣深刻的小説,他還被迫流亡過呢!如果當時多一些這樣開明的人,法國就會少一些像冉阿讓這樣悲慘的人,這該多麼美好啊!

悲慘世界觀後感600字2

《悲慘世界》是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的作品。書中講述的都是一個個極其悲慘的故事。平凡的詞句中,帶有着濃厚的憂傷味道,更有些諷刺的語氣,卻刻畫了一個滿懷仁愛之心的人——冉阿讓。

從前,冉阿讓因為偷了麪包店裏的一塊麪包而被判刑19年,出獄後,他處處都遭到人們的白眼與唾棄,於是,他發誓一定要像社會報仇,然而,他卻被卞福汝教主感化了,於是,他又決心行善積德,做一個好人。接下的時間裏,他一直幫助貧困的人,並且收養了孤女珂賽特。

自始至終,他都用自己的善良化作真誠的愛給予別人温暖,這一點令我着實佩服。冉阿讓是一個經歷了很多的人,有煉獄般的生活,有混混噩噩的流浪,有遭人唾棄的屈辱生活,有功成名就當市長的時期,有被追殺逃亡的時候,有隱居的時期……一路走來,這無疑是無比艱難困苦的。面對社會給他帶來的阻礙與衝擊,他樂觀勇敢,他從來沒有忘記過要樂於助人,冉阿讓所做出的貢獻,是無聲的大愛,他一直都為人們默默奉獻着。冉阿讓也很正直,在當時一個封建迂腐的社會中,接濟了被人拋棄的芳汀,他不顧自己的名譽,用善良仁慈的心,幫助了那些被人、社會拋棄的人們,他無怨無悔,用愛填滿了每一個人的心田。

想想生活中的我們,是否也像冉阿讓一樣,無私的幫助別人呢?學校裏,當同學嘔吐時,我們是否沒有躲到一邊而上前去幫忙打掃、去安慰呢?在社會上,我們是否沒有因為別人一時失敗,而在背後説閒話呢?在某些地區地震時,我們是否沒有畏懼餘震,而奔赴災區去安慰受害者呢?事實證明大多數人還沒有熱心行動起來。

有句話説得好“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付出一點愛,別人會感到很温暖,看到別人快樂,自己也會樂在其中。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需要幫助,也許是需要鼓勵,也許是需要資助,也許是需要愛……只有我們齊心協力去奉獻付出才能使世間有愛而更美好。有了一顆熱心腸,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你會發現你收穫一份特別的果實。奉獻一點,大愛一片,你我都有愛。只在行動與否。

不管怎樣都是愛,即使我們的處境和冉阿讓一樣,也不能失去本性,成了假惡醜。愛能融化心,漸漸地我們就不會為了一些瑣碎而煩惱,每一個人都會成為愛的天使。沒有邁不過去的坎,如果身處逆境,就用愛鋪開一條路,走向光明,春暖花開!

悲慘世界觀後感600字3

《悲慘世界》是法國大作家維克多·雨果在1862年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説,是十九世紀最著名的小説之一。

這部著名的小説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冉阿讓家裏很窮,為了養活姐姐的孩子們,他在無奈下偷了一塊麪包,卻因此成為了苦役犯。出獄後他被大主教感化,從此開始新的生活。他收養了孤兒珂賽特,把她當做親生女兒看待。珂賽特長大後過上了快樂的生活,找到了自己的真愛馬裏尤斯,老人不久也去世了。冉阿讓的一生十分坎坷,但他擁有着一顆好的心,他頑強、熱心而善良,並且很愛珂賽特,她好像就是他生命的意義,如綠葉和鮮花的關係一樣,密不可分。

這本名著給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它的暗與明的對比:

作家所講述的這個故事讓人感動而又十分有真實感,冉阿讓的本意也並不壞,他為了家人的生存而無奈,卻只因偷了一塊麪包而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這是“暗”的一面,來自人們的鄙視,來自社會的惡意,使他似乎被深深地烙上了苦役犯的標籤,他無論做什麼,都不被人們接受,並且伴有無窮無盡的追捕,他的靈魂永不能解脱似的,這是反映當時的黑暗社會的最強有力的一筆!這能讓人感覺到作者深深的擔憂與歎息和對社會的批判。例如:“我又走到另外一家客店。他們對我説:‘滾!’這家不要我。那家也不要我。我又到了監獄,看門的人也不肯開門。我也到過狗窩。那狗咬了我,也把我攆了出來,好象它也是人似的,好象它也知道我是誰似的。”

作者刻畫的冉阿讓這個人物,是能讓讀者感到深深的同情與不平的,能夠引起人們內心的共鳴,但人們又怎能不被他的一生所震撼,怎能不被他的高尚精神而感動呢?這便是書中“明”的一面。作者在書中寫的一個個小故事都像是平常自然的,但小細節總能讓人感覺到其中的深意,每一件事情彷彿在冉阿讓的高貴心靈的映照下變得熠熠生輝,籠罩上了純潔的紗。作家描繪的細節讓人驚歎不已,無法不讓人產生聖潔的、純粹的尊敬。作者在述説這悲劇的同時又加入了美好而純潔的愛情,使這整部小説又透露出一絲生機和希望,也讓好心得到了安慰。例如:“馬呂斯和珂賽特都不曾想過這樣將把他們引向什麼地方,他們認為這便是他們最後歸宿了。想要愛情把人導向某處,那是人們的一種奇怪的奢望。”

《悲慘世界》讓我受益匪淺,推薦大家去讀。

悲慘世界觀後感600字4

出獄後的冉阿讓揹負着囚犯的身份,飽受着他人的歧視。社會的不公與排斥,一點點的磨滅了他重新做人的希望,改過向善的信心。是慈悲為懷的主教伸出慷慨的,無私的援助之手收容了走投無路的冉阿讓。他不僅不計較冉阿讓偷他的銀器具,反而將那一對銀製燭台送給了他並叮囑道:“答應我一定要把這些錢用到好的地方。把這些銀器賣掉,用這些錢讓自己過得好一些。”

我開始深深的感悟到,原來,在當時那個無情的資本主義社會竟然也有這樣的世外聖人存在,正是主教的寬大和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讓,是他重新燃起了冉阿讓心中那快熄滅的希望之火,使他徹底悔悟,開始新的生活。所以説,冉阿讓的命運並不是永遠都是那麼的悲慘,悲慘的是那時候的整個世界觀,就是因為有了主教這樣的人,整個世界才有了救世主,整個世界才有可能在水生火熱之中艱苦摸索前進。

在主教的感化下,冉阿讓開始變得樂於助人,見義勇為得到人民的愛戴,搖身一變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長。這一切得轉變使我既倍感欣慰。從囚犯到市長,簡直是天壤之別,這無疑是人性的巨大轉變。

面對着窮困潦倒,世態炎涼,將會產生兩種人:第一種是卑微低劣的人。他們醜陋、自私、貪婪的本性再也無法隱藏。就如書中的德納第,他為了錢財不惜一切,一會聲稱是演員,一會兒又變成了畫家,但他再高明也無論如何掩蓋不住他醜陋本性的事實。另一種是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寬容的擁有高尚情操的人。洗新革面後的冉阿讓變得寬大、善良。正是那個慈悲為懷的心感化了冷酷、固執,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長沙威。

其實,在當今社會也不乏有一些為了眼前利益而不擇手段的卑鄙小人。如一些憑藉職權貪污受賄者;在重大賽事中為得到好成績而服用興奮劑者;還有小到考試作弊的人……

作者想告訴我們的是:做一個真正的自己,任何刻意的偽裝都將被識破,虛偽在事實面前只有被革滅。我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所震撼。願我們身邊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願他們像純潔的天使般永遠守護着人們心中那份慈悲為懷的心,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隊伍中來。社會需要這樣的人,世界需要這樣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我們的生活,創造出一個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悲慘世界觀後感600字5

讀罷法國文豪雨果的長篇小説《悲慘世界》,心中千思萬緒……

文中的主人公——出獄後的冉阿讓,揹負着囚犯的身份,飽受着他人的歧視。社會的不公與排斥,一點點地磨滅了他重新做人的希望,改過向善的信心。最終,有一位慈悲為懷的主教向冉阿讓伸出了慷慨的,無私的援助之手,收容了走投無路的冉阿讓,用自己的善心,用自己內心的温暖,引導着冉阿讓走出泥沼,一點一點的感化了那顆冰冷自私的心。

原來,在當時那個無情的資本主義社會竟然也有這樣的世外聖人存在,正是主教的寬大和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讓,是他重新燃起了冉阿讓心中那快熄滅的希望之火,使他徹底悔悟,開始新的生活。所以説,冉阿讓的命運並不是永遠都是那麼的悲慘,悲慘的是那時候的整個世界觀,但就是因為有了主教這樣的人,整個世界才有了救世主,整個世界才有可能在水生火熱之中艱苦摸索前進。

主教用生命換來的感化下,冉阿讓開始變得樂於助人,見義勇為,善良可親,漸漸得到人民的愛戴,搖身一變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長。從囚犯到市長,簡直是天壤之別,這無疑是人性的巨大轉變。

面對着窮困潦倒,世態炎涼,將會產生兩種人:一種是卑微低劣的人,他們醜陋、自私、貪婪。就如文中的德納第,為了錢財不惜一切的奸詐商人,一會兒聲稱是演員,一會兒又變成了畫家,但他再高明也無法掩蓋住他醜陋本性的事實。

又如文中的那個可憐的女人芳汀,為了自己的女兒而變成了一根蠟燭,慢慢耗盡生命與青春,直至生命的最後一息仍為女兒想繼續燃點的母親,純樸得相信了太多那些當時世界上的黑暗陰暗的人,直至死前都沒有見到自己日夜思念的至愛女兒的神聖靈魂。

在當今社會也不乏有一些為了眼前利益而不擇手段的卑鄙小人。如一些憑藉職權貪污受賄者;在重大賽事中為得到好成績而服用興奮劑者;還有小到考試作弊者……

其實作者雨果想告訴我們的是:要做一個真正的自己,因為任何刻意的偽裝最終都會被識破,虛偽在事實面前只有被革滅。做一個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寬容的擁有高尚情操的人。洗新革面後的冉阿讓變得寬大、善良。正是那個慈悲為懷的心感化了冷酷、固執,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長沙威。

寫到這裏,我不禁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所震撼。願我們身邊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願他們像純潔的天使般永遠守護着人們心中那份慈悲為懷的心,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光明隊伍中來。社會需要這樣的人,世界需要這樣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我們的生活,創造出一個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不再是一個沒有人情温暖,醜惡,黑暗的“悲慘世界”!

悲慘世界觀後感600字6

元旦裏,我讀完了著名的大文豪“維克多·雨果”的代表作《悲慘世界》,書中描繪了一個個飽受着他人的歧視和冷傲,漸漸失去了自身的信心與活下去的希望。小説中,最令我記憶深刻的冉阿讓這個人物,小説講述了他悲慘的一生,其中,我仍然記憶猶新的是:善良的主教收留了冉阿讓,並一再教導他做人的道理,幫助他重新撿回希望。

“您來得正好!我真高興再看見您。您為什麼沒有把我送給您的那對燭台和餐具一起帶走呢?冉阿讓睜圓了眼睛,瞧着那位年高可敬的主教。冉阿讓的表情絕非任何語言可以形容。”

這一段,我看到了一位善良的主教,他懂得冉阿讓的心情,同時,我也看出了貧窮可憐的冉阿讓是多麼的悲慘,反映了當時冉阿讓的灰色的心理。而後來,冉阿讓在主教的薰陶下,變得越來越有自信,越來越善良,越來越誠實,越來越和藹可親······從此,他的身影在法國革命戰場上、教堂裏······處處可見,他用他弱小的肩膀、粗糙的雙手,撫摸街邊受傷的小馬、解救嗷嗷待哺的孩子珂賽特,他漸漸懂得了許多美好的品質。

我沉默了,我很氣憤、也很傷心,氣憤當時的人們,當時的環境那麼的不公平,人們那麼的勢利,傷心那麼多可憐的人們是多麼悲慘,他們絲毫不懂得愛心、善良的意思,命運的不一樣使他們活得下賤,氣憤當時世界的不公。比如:芳汀、冉阿讓、珂賽特······同時我也體會了人心毒惡,比如:德納第夫婦等,在他們的外表下,藏着毒惡的心,傷心當時的世界沒有一個良好的環境,使得貧窮的人一直活在世界的最底層。我也更加深深體會了什麼是“悲慘的世界”。

如果我們人人都懷有一顆善良、充滿愛的心,去關心身邊的每個人,不管是誰,他們都是人,沒有貴賤之分,我們不應該歧視他們,只是物質上的不同使他們在人們眼裏有了不一樣的地方,但我們始終要明白,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比有錢、有權利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