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千頃澄碧的時代》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73W

《千頃澄碧的時代》觀後感

《千頃澄碧的時代》觀後感

2021年4月27日下午,我和學校黨員同事在三門峽市黃河影院觀看了電影《千頃澄碧的時代》。因為信息化的發展,各種平台為我們提供了觀看各種影片的機會,説實話,很久沒有進影院看電影了。兩個多小時,電影院先進的放映技術加上影片中感人的情節,讓我一次次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影片《千頃澄碧的時代》講述了蘭考縣證監會年輕幹部蘆靖生主動請纓到蘭考縣最貧困的鄉村—四方鄉壩莊村做駐村第一書記助力扶貧攻堅帶領村裏貧困户致富奔小康的故事:這位本來要去美國學習的熱血青年,在蘭考脱貧攻堅的關鍵時刻身先士卒,主動請纓前往蘭考縣最貧困的四方鄉壩莊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沒想到村裏的現實讓他四處碰壁,老百姓對他的到來並不歡迎,甚至處處刁難作對。已經貧窮了幾十年,扶貧幹部也換了幾茬,每換一個幹部就換一種想法,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老百姓已經對脱貧致富失去了信心。面對羣眾的質疑和冷嘲熱諷,蘆靖生也經歷了短暫的迷茫,但很快他就從最初的迷茫變得堅定。積極投身到為貧困户謀取致富門路中:他首先爭取資金先把村裏泥濘的道路修好;他又爭取小額貸款甚至自己墊資為貧困户找門路;再就是利用普惠金融紮根蘭考的契機,申請大額貸款用金融扶貧。帶領村支書和貧困户去外地學習香菇種植技術,從細小處做起,不斷實驗香菇種植技術,從嘗試中找經驗、從失敗中找原因,一步一步把香菇種植業做強做大,到最後成立香菇種植合作社,老百姓從質疑到信任,再到擁護,最後擰成一股繩,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揮灑汗水和淚水,最終合力取得了脱貧攻堅的勝利。

影片中除了盧靜生代表了新一代黨的領導幹部紮根基層,務實苦幹,迎難而上,不畏困難,一心為老百姓謀幸福,還有很多老一輩的幹部也用自己的言行為我們樹立了黨員幹部的豐碑:範中州,蘭考縣黨委副書記,他是老一代扶貧幹部的典型代表。最初的工作也是帶領壩莊村村民致富,但由於缺乏資金和經驗,沒能成功,無論工作或家庭都出現了一些問題。但他終沒有放棄希望,鼎力支持蘆靖生,並最終用自己的行動實現了他的初心。四方鄉黨委書記韓素雲。她心繫百姓,下基層親力親為助力脱貧攻堅,在父親病危時還在壩莊村貧困户家裏做思想工作,最終喚起貧困户思想上的覺醒,把扶貧先扶志用到了極致。即使自己胃穿孔也強忍疼痛奔赴在扶貧第一線,用綠我涓滴,匯他千頃澄碧,舍小我顧大家的家國情懷詮釋了中國千千萬萬個基層鄉鎮黨委書記助力扶貧攻堅的感人故事…這一個個角色也是千千萬萬箇中國扶貧幹部的縮影……

影片內容中多少次讓我熱淚盈眶已經記不清了,我的心靈一次次被觸動,一次次被震撼。靜觀自己的行為,不僅沒有扶貧幹部那樣的精神追求,沒有那樣捨己為人的行為,反而一次次在困難面前因為自己的無力而沮喪,比起那些前輩,比起新時代的年輕幹部,我差的的確太多太多。我也深刻地知道,如果祖國要繁榮、強大,每個人都應該在自己應有的位置上發光發熱,每個人都應該在屬於自己的位置上奮鬥一生,或許我們做不到像他們那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我們能夠奉獻出自己的一點點力量。提升自己,如果説,真的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一員,踏着前輩的腳印,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付出自己的力量。

電影《千頃澄碧的時代》除了精神上給我們啟迪之外,也告訴我們,要想真正讓一個地區從源頭擺脱貧困處境,除了扶貧經費支持外,更多的還要從思想上和意識上讓貧困人民富起來,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道理顯而易見,應用在扶貧工作中也很適用,不僅要讓貧困地區人民的錢包鼓起來,更要讓他們的精神富足起來,要讓他們掌握知識和創造價值的方法。扶貧先扶志、扶貧先扶智。扶貧工作如此,其他工作亦有異曲同工之處,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身負教書育人的大任,更需要銘記“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富則中國富,少年強則中國強”的真理,全心全意,想盡辦法完成好教書育人的大任。

千頃澄碧啊,是的,我們現在是真的迎來了千頃澄碧的時代。為了讓千頃澄碧更加永久、更加強大,作為中華兒女,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像那些扶貧幹部腳踏實地,心懷理想,為了整個國家的建設,而放棄了自己小家的經營,放棄了自己本來應該去享受去追尋的一些東西。

很喜歡習總書記在1990年寫給焦裕祿的詞,便以此作為結尾:魂飛萬里,盼歸來,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膽長如洗。路漫漫其修遠矣,兩袖清風來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

我將承襲焦書記精神,俯身杏壇甘為牛,努力做好教育事業,服務好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