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9W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多篇

《離開雷鋒的日子》的觀後感 篇一

這一天,我們學校全體師生觀看了一部叫《雷鋒離開的日子》的電影,《雷鋒離開的日子》觀後感。我看完之後十分感動,因為學習雷鋒不光是幫助他人,自己也會感到快樂,何樂而不為呢!

這部影片描寫了雷鋒的一位戰友——喬安山。以喬安山回憶為貫穿線,引出下文:那她在開車因前面有一段比較狹窄的過道,雷鋒就在一旁指揮着,誰也不會想到車輪會突然滑進了道旁的一個小水溝裏;也不會想到與此同時,車身撞到了旁邊一根戰士們曬衣服的杆子;更不會想到那根曬衣服的杆子正好打在雷鋒的頭上。多麼偉大的一個英雄,竟在22歲那樣的青春年華中犧牲了。這代表着喬安山頭上亞着多重的包袱,肩上挑着多重擔子,他被人挖苦,被人另眼相看,甚至別人侮辱,觀後感《《雷鋒離開的日子》觀後感》。可他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用自己的行動去證明,雷鋒在身邊,用雷鋒行動去感化一個個挖苦他的人,最後得到眾人的肯定與讚揚。

影片講述了喬安山當活雷鋒的幾個片段。在喬安山開客車時,站長想關係,讓他親屬先上車嗎,當場喬安山就拒絕了。途中,有一位難產的婦女需要去醫院,喬安山立刻改變了方向去醫院。後來,婦女的親屬為感謝他,給他做了一面錦旗。

讓我記憶最深的是他救了一位被車撞了的老公公,還用自己的錢墊付了醫藥費。等老公公的家人來了時,因不想出醫藥費,便把帳都算在喬安山頭上,誣陷他是肇事者,扣了他的身份證,並要他支付4萬元的費用。他感到淒涼,大家都在往錢看,世上有良心學雷鋒的人越來越少。最讓他無法忍受的是老公公一家人為了獲得賠金,竟指責他是撞死雷鋒的兇手,着讓他留下了悲痛的眼淚。最後,電台的真情流露喚醒了目擊證人,終於挺身出來為喬安山做證,這使老公公受不了良心的譴責,説出了真相。

當今社會上,像雷鋒和喬安山這樣的人還有多少?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塊最柔軟的地方,還是願意幫助他人,弘揚雷鋒精神的!只不過,有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擾亂了我們的思緒。瞧呀!汶川地震,玉樹地震時,所有人都熱心,積極參加,踴躍的伸出援手!是的,雷鋒仍然在人們心中,促使我們幫助他人,同時自己也感到無比的快樂!

《離開雷鋒的日子》告訴人們要時刻擁有着幫助他人的一顆心。雷鋒雖然離開了,可他又一直活着,活在人們心中,也活在人們身邊,更可貴的是他一直在滋潤人們乾枯的心靈!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 篇二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説起雷鋒,大家應該都知道吧,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這個星期就看了《離開雷鋒的日子》這個影片這部影片講述一位雷鋒生前的戰友喬安山,在一次倒車時不小心車尾撞在了木柱子上,柱子倒了,正好砸在了雷鋒的頭部,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雷鋒的戰友喬安山,為雷鋒的離去而深深自責。影片主人公喬安山,他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決定把雷鋒精神傳下去,做了很多好事。

我最看不下去的地方:喬安山正在開大巴,大巴上來了一位老大娘,大巴管理員讓一個人讓位,而那個人一動不動地坐在那兒,不肯讓位,還説他給坐錢。大巴上有一個小偷,偷好了錢想趁機換個座位,就

假惺惺地説把那個座位讓給老大娘,年邁的大娘相信了。我最看不慣那個以為錢就能解決一切的人,很多東西是用錢買不到的。

我最喜歡看的一部分:喬安山和他兒子去送貨,不料車子的輪胎開進泥坑裏了,路過好幾個人都沒有幫他們。天亮了,一羣志願者熱情地幫他們推車和拉車,成功了。而這些志願者的老師正是雷鋒生前教過的其中一個學生。喬安山證明了世界也有不要錢就會幫助別人的好心人。

通過觀看《離開雷鋒的日子》這部電影,我更加深刻地瞭解了雷鋒精神,並覺得在新世紀我們更需要雷鋒精神。現在我們是學生,不但要把各科功課做好,更重要的是學好做人的道理。讓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吧,紀念雷鋒,守住“雷鋒精神”。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 篇三

《離開雷鋒的日子》比較尖鋭地觸及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現代社會生活裏,對於人們的道德狀況的熱切關注。——這是時代的話題,歷史性的話題,能夠喚起人們共鳴的話題。在藝術欣賞中,美感是複合體,是道德感、理智感(求知慾得到滿足等引起的情感)和審美知覺的複合體。其中,道德感經常起主導作用。《離開雷鋒的日子》由喬安山折射出來的雷鋒精神,其巨大的道德力量,激起欣賞者強勁的道德感,使他們不知不覺地置身於影片的特定情境,移情銀幕,自我審視,在善與惡,無私與自私的較量中,內心世界波瀾起伏,欲罷不能。與劇中人共同體驗善最後戰勝惡的觀眾,靈魂得到了昇華,正面的道德感得到了滿足,從而肯定了這部影片的藝術價值。須知,在優秀的藝術作品中,正面的思想道德力量,或曰思想內涵,是作品藝術性和觀賞性的基矗缺乏思想道德力量的作品,或許能夠引起觀眾的興趣,但是絕對無法引起他們的興奮和共鳴。顯然,《離開雷鋒的日子》的創作者們自身早已被他們所描述的對象深深打動,才能以如此深厚的真誠和充沛的激情,揮毫潑墨。——藝術創作一旦喪失這種真誠和激情,精品便無從產生。

影片結尾,是喬安山與兒子的載貨大卡車在運輸途中陷入了泥濘,不能自拔。幾輛汽車相繼擦身而過,但無一伸出救援之手。兒子很得意,因為這似乎證實了他對現實社會的看法和利己主義的價值觀。泥濘之中的大卡車是一種藝術隱喻。天亮了,遠方傳來陣陣自行車清脆的鈴聲。一羣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員來到那裏,同心協力把卡車拖出泥濘。喬安山從年輕人手中接過一頂作為青年志願者標誌的小紅帽,臉上綻出會心的微笑:畢竟好人還是多數!無疑,這是一個光明的尾巴。但我以為,青年志願者所代表的,既是雷鋒精神的延續,又是雷鋒精神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發展。這天,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引下,無數像孔繁森、李國安這樣的一代新人正在茁壯成長。《離開雷鋒的日子》,講述的是喬安山的故事,也是每一個新時代開拓者的故事。我們欣賞《離開雷鋒的日子》,不僅僅在於它提醒人們不要忘記過去,更主要的在於,它充滿向上精神,鼓舞人們奮進。或許,能夠用一部老影片來概括我的觀後感,它的名字叫:期望在人間。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 篇四

2月14日那天,我們觀看了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後,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影片講述一位雷鋒生前的戰友喬安山,在一次倒車時不留意車尾撞在了木柱子上,柱子倒了,正好砸在了雷鋒的太陽穴上,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他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決定把雷鋒精神發揚下去。喬安山是雷鋒生前的親密戰友,他退伍後與妻子在一家公司當司機,一向受着雷鋒深遠的影響,做什麼事情都用雷鋒精神要求自己。有一次,一位老爺爺在過馬路的時候被一輛深藍色的桑塔那汽車撞倒,隨後,汽車轉身就跑。而後,又駛過來一輛與其同樣的汽車,為了不受誣陷,司機竟開車走了。喬安山在出車途中發現了這位滿臉是血的老爺爺。喬安山立刻把老爺爺送到醫院,並掏出自己錢為老爺爺治傷,又通知患者的家屬。但是,老人的兒女因為不願負擔醫藥費,竟誣陷喬安山是肇事者,還要他賠償4萬元。難道世界上沒有雷鋒精神了嗎?

正因此事,電視台還專門採訪了喬安山。又一次出車,喬安山的汽車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快要生孩子的孕婦,他毅然停下車來,送往這位孕婦去醫院。誰知,在途中,檢查處竟説領導要他停車處置,他不顧那麼多,與檢查員爭辯了起來,最後,一位老奶奶被他的所作所為而感動,下車打了自己的親生兒子,這才過去了。喬安山內心激動萬分。人們沒有忘記雷鋒!還有一次,喬安山與兒子一齊出車,他們的汽車陷進了泥潭,整整停留了一夜。飄過的一羣中學生幫他們把氣車從泥潭中推了出來。喬安山正要給大家報酬時,學生們説:“我們不要錢,我們是學雷鋒做好事的。”並且還向他介紹了他們的愛心帽子,中間是一個和平鴿,代表的是和平。在這個鴿子的外面,有一顆心圍繞,代表的是愛心。喬安山聽了後十分感動,他最後明白了,世界上還有像雷鋒這樣的人,雷鋒還活着!是的,雷鋒並沒有死,社會上還有千千萬萬的活雷鋒。人民需要像雷鋒這樣的人,社會也需要他。在我們的生活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雷鋒事件,有熱心幫忙他人的學生,有照顧孤寡老人的,還有許多不知姓名的雷鋒……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期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像雷鋒叔叔那樣為人民、為社會做貢獻。好人最終會有好報!

雷鋒走了,帶給善良的人們無限的悲痛,留給善良的人們一筆豐厚的財富,默默離去,喬安山——雷鋒生前戰友,雷鋒犧牲的直接“肇事者”來了,帶着終生揮之不去的遺憾和一個沉重的包袱,默默走來。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講述的正是有關喬安山的一段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平凡經歷。幾十年前,時代推出了雷鋒——一個平凡而偉大的普通軍人,他以自己年輕的生命為社會樹起了一座時代精神的豐碑。然而,他卻走得如此匆促,在人們還痴痴地目睹他俊美的身影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的時候,那一串深重而閃亮的足跡忽然間嗄然而止,躲開了人們心底的思念和企盼,靜靜地踏向了人生之旅的終點。社會在發展,時代在變遷。改革邁着矯健的步伐在華廈廣袤的大地上畫出了濃重的一筆,應對着日新月異的這個世界,有人迷惑了,有人混沌了,長久以來藴含在他們腦海深處的某種精神支柱在對物質的無限追求中悄悄地支離破碎,飄散不見殆盡。

喬安山是平凡的',他身上揹負着一個沉沉的期望,在崎嶇變幻的歷史路途上踽踽獨行而毫無怨言,他默默地關注着變化萬千的世紀,默守着一個堅定的信念,靜靜地袒露着一種生命的俊美。他或許只是一片迎風而動的綠葉,或許只是一粒亮麗而純清的海水,但他卻昭示着一種生命的倔強,折射着一種生命的輝煌。喬安山卻是偉大的,他將雷鋒那一串深重而閃亮的足跡延續了下去,他將一個悠遠的時代與現實連成纜索,讓人們從心靈深處由衷地去崇敬、膜拜,讓更多的人脱離種種齷齪腌臢,緊緊地凝聚在一面輝煌的旗幟下面,展示出浩浩淼淼的無私與崇高。我甚至於為他的默默無聞而潸然淚下,他只是沿着雷鋒的足跡去完成雷鋒未竟的事業,他沒有叱吒風雲的感召力,沒有氣吞山河的雄才大略,他所具有的只是一顆金子般的心和一種嚮往光明追求真理的執着。然而,正是這平凡的一舉一動將各種摻雜着自私與物慾的思想都款款地搖碎,又溶為一體,凝合成一座精神的豐碑,凜然屹立在新時代的開端。我不由得有一種激動和亢奮。當一大羣稚氣未脱的青年志願者譁然而現的時候,我似乎看到了期望,看到了那一串深重而閃亮的足跡還向着未來延伸而去,那麼地貼切而自然。

或許正是一代一代凡夫俗子執着的赤誠,正是無數堅實的腳步,才能將新時代的這座豐碑鞏築得如此沉穩,踩踏得那樣殷實、富麗,才能讓更遼闊的華夏大地上長存禮貌的火種,生生不息,延綿不絕。雷鋒精神是一座豐碑,是萬千民眾的一個精神的皈依點。而瞻仰這座豐碑,你就會多一個沸沸揚揚的生命熱源,你的人生也會增添一股燙人的力量,開始浩大而勃發。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 篇五

星期三上午,語文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名叫《離開雷鋒的日子》。

電影的一開始告訴了我們一向為人民服務的好人雷鋒是如何離開我們的:雷鋒的戰友喬安山在倒車時不留意撞到了身旁的柱子,將正在指揮倒車的雷鋒擊倒在地。雷鋒被人們送進了醫院,經過幾個小時的搶救,最後在人們沉重的情緒和通紅的淚眼中,雷鋒叔叔離開了我們。

雷鋒離開人間後,他的戰友喬安山的心靈遭受到了巨大的譴責,覺得自己很對不起雷鋒,所以他決定要將雷鋒做好事的精神發揚下去,於是立志做一個和雷鋒一樣的人。他幾十年如一日的做好事:幫忙難產的婦女順利前往醫院,將被車撞的老大爺送去醫院救治等等。於是喬安山又成了一個新雷鋒。

到此刻,雷鋒助人為樂的精神已經有六十年了,我們始終記着雷鋒,無論老人還是孩子,只要提到雷鋒,他們就會想起雷鋒當年以前做過的好事,做好事不留名已經成為了我們社會許多年的良好風氣。

雖然我是一名國小生,但我也會像雷鋒叔叔和喬安山叔叔一樣去幫忙別人。雷鋒叔叔説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幫忙別人,快樂自己!

讓雷鋒叔叔的精神永存我們的心中!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 篇六

這天我觀看了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故事情節很感人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影片講述1962年8月15日,雷鋒的生命在那一天定格,他的戰友喬安山在一次倒車時不留意車尾撞在了木柱子上,柱子倒了,正好砸在了雷鋒的太陽穴上,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影片真實而客觀地再現了喬安山在幾十年的內心煎熬中頑強生存的艱難歷程。,他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決定把雷鋒精神發揚下去。

喬安山在隨後的時間裏做了許多的好人好事,幫忙了許多需要幫忙的人。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有許許多多的雷鋒事件,有熱心幫忙他人的學生,有照顧孤寡老人的,還有許多不知姓名的雷鋒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社會上還有千千萬萬的活雷鋒,人民需要雷鋒精神,社會也需要雷鋒精神。

在今後的生活中我將以雷鋒為榜樣,多做好人好事,日行一善,幫忙一切需要幫忙的人,真正地把雷鋒精神發揚光大。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 篇七

上週晚自習,在學校的組織下,我們觀看了《離開雷鋒的日子》這筆電影,電影講述了雷鋒的戰友喬安山的助人為樂,發揚雷鋒精神的故事。

喬安山是雷鋒的戰友,在一次意外事件中無意造成雷鋒的死亡,而這件事影響了他的一生,開始學習雷鋒助人為樂。喬安山在退役後,當了大巴車的司機,他拒絕任何靠關係不付車費上車的乘客,且在行程中救了一位難產的婦女。之後他又當了貨車司機,他在工作中救了一位被車撞後倒在雪地上的老人。有一次,喬安山與兒子一起拉貨,他們的汽車陷進了泥潭裏,路過的一羣學生幫助了他們。

其中,讓我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救老人的那段場景。一日,他在運貨的時候,發現了一位倒在雪地中的老人,他好心將老人送往醫院,並聯繫了家屬,且預付了藥費,但是老人的家屬卻不想承擔昂貴的醫藥費,就將全部的的責任推向了喬安山。雖然喬安山同志被冤枉了,但他還是發揚了雷鋒助人為樂的精神,即使自己吃虧也要做好事,當好人。當然最後他被證明是無辜的,但是卻深深地傷了他的心。而老人的家屬不管傷了喬安山的心,連句對不起的話都不講就想離開。

從中我體會到了許多,首先我知道了一好人不管在什麼年代什麼時間都是有的,當然他的反派角色壞人也是一直有的。還有就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是不從每一個公民的個人素養個人素質抓起的話,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將會越來越衰弱。

先從好人和壞人開始講的話,好人就是喬安山,而壞人就是肇事逃跑的人和老人的家屬。這件的事就如同現在的扶老人的事情一樣,好心人就像喬安山一樣講摔倒的老人扶了起來,而最後老人的家屬卻把撞到老人的罪名毫無證據的加壓給扶起老人的好心人,而這些家屬就是所謂的壞人,也許他們為的是自己父母親着想,但我覺得他們更多的是不敢面對現實,不敢承擔現實,本應屬於自己的責任殘忍的推給好心人。

好心人卻只能默默的承擔這一切,於是這一系列的事情導致了,這個時代,這個國家,即使有好心人,也沒有好心事,因為這一系列的事情推出的答案就只有一個,誰心軟誰吃虧。而這些家屬的行為就是個人素養個人素質的問題。如果他們懂得感恩,願意承擔責任的話,就不會有心軟誰吃虧的這種念頭了。所以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是頗為重要的,文化課必然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做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

而當每一個學生能做到做好一個好人的話,那這個民族才能真的強大起來。但是其中會有些因社會環境,家庭環境,無法接受教育的事情,而這體現的是,政府的問題,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會提倡人人平等,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平等,但是真正能達到所謂平等的民族或國家卻極少。表面上在資助貧困地區,表面上在開發荒山野嶺,但更多地是發展前線城市,搞好外交關係,於是這便導致了富者更富,貧者更貧。

所以我覺得提倡雷鋒精神雖然重要,但是如果不從根基開始做,不從根基開始改,那這一切只能是光説不做,而這一切又有什麼意義呢,且現在這個年代的人,更多地關心自己的前途與發展,極少的關注別人,對雷鋒精神毫不感興趣,而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提倡雷鋒精神相當於在做無用功。如果能讓人們學會在自身發展的同時關注別人的發展,並互相幫助共同發展的話,這時雷鋒精神就能體現出來了。

而雷鋒精神就是幫助別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自己的手,助人為樂,就像幫助喬安山的那些學生們一樣,雖然只是一點人,但是這一點一點的人加起來,就會有許許多多的人,做好人做好事。人們常説怎樣的環境造就怎樣的人,而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們又怎麼會長壞?但是還有一句話,因為大部分都是環境造就人,所以幾乎沒有回想到,但是我們都知道環境是由人造就的,所以怎樣的人造就怎樣的環境,也許現在能做到向雷鋒那樣的人不多,但是這些人在怎樣惡劣的環境下都能做到自己靈魂的純淨的話,我相信,總有一天,他們能改造他們身邊的環境。

雷鋒雖然離開我們許久了,但是他的精神卻永遠的留在了我們之中,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欣賞,他雖然沒有改造他身邊的環境,但他做到了,在惡劣的環境下,保持自身靈魂的純淨,他用他的生命的每一秒幫助別人,並以此為樂。他曾經説過:“把有限的生命投入要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這是多麼高尚的精神。最後我也想説句,雖然環境能造就人,但是人是可以改變環境的。所以,只要我們一點一滴,從身邊的小事開始做,我相信,總有一天,這個民族這個社會會更加強大,更加高尚,令人尊敬的。

《離開雷鋒的日子》的觀後感 篇八

作為一個士兵,還有什麼比自己駕車撞自己的班長更讓人痛心疾首,又更讓人懊悔終身呢?何況撞的這個班長,是日後震撼中國的雷鋒。

對喬安山這個名字,如今許多人已不再陌生,但對喬安山在不慎撞雷鋒後的35年中,怎樣揹負着沉重的十字架,默默地善待生活,默默地做個像雷鋒那樣的好人,卻知之甚少。這部電影,首先為我們真實而客觀地再現了喬安山在幾十年的內心煎熬中頑強生存的艱難歷程:他先是回到“雷鋒班”接過班長的方向盤,繼續當一名普通戰士,然後又隨團隊轉到地方,做了一名普通工人,娶了一個農村姑娘做妻子,過着平平淡淡的日子。在漫長的生命旅途中,無論走得多遠,也無論生活在怎樣的環境裏,他都沒有忘記應該像班長那樣做人,也沒有忘記定期來到雷鋒墓前,向班長彙報和傾訴。

有一次,一個老爺爺被一輛黑色的轎車撞傷了,可那輛轎車卻趁機逃跑了。喬安山伯伯開車去送貨,遇到了這位老爺爺,所以馬上把老爺爺送到了醫院。喬安山伯伯付了暫時的醫藥費,還找來了老爺爺的家屬。可讓人氣憤的是,老爺爺的家屬不但沒有感謝喬安山伯伯,而且還不把喬安山伯伯幫他們付的醫藥費還給喬安山伯伯,老爺爺的家屬還説,喬安山伯伯是賊喊捉賊,故意把老爺爺撞上了,還假慈悲,把老爺爺送到醫院。老爺爺的家屬為了一點點的醫藥費,誣賴好心的喬安山伯伯。喬安山伯伯再三地解釋説明,可老爺爺的家屬根本聽不進去,硬説是喬安山伯伯撞了老爺爺,叫喬安山伯伯賠他們所有的醫藥費,營養費以及精神損失費。讓人最可氣的是,那位老爺爺的家屬還説喬安山伯伯連自己的班長都會撞,撞傷一個老爺爺又算什麼呢?在最後通過電視台的採訪,終於找到了肇事者。可是那位老爺爺的家屬一點也不慚愧,連聲對不起也不和喬安山伯伯説,就匆匆地走了。這種行為真是太可怕,太可怕了!

這部電影通過深入喬安山的內心世界,把他一生的哀傷、苦惱和欣慰,呈現在我們面前,催人淚下,撼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