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童年往事觀後感心得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7.25K

童年往事觀後感心得

《童年往事》是由侯孝賢執導,遊安順、田豐、梅芳、唐如韞、辛樹芬等主演的劇情片,於1986年2月1日在中國台灣上映。親愛的讀者,小編為您準備了一些童年往事觀後感心得,請笑納!

童年往事觀後感心得1

小兒,今天我送你去上學。

“直到現在,我還常常會想起姥姥送我上學的那條小路,也許只有我陪祖母走過那條路。還有那天下午,我倆買了很多爆米花回來。”

一直説要帶阿孝回大陸的祖母劇終死在了塌塌米上,半身已潰爛。

她弓着身子,輕蹙着眉,邊走邊叫喚着:阿孝,阿孝咕……

不知道是不是粧容的緣故,她的樣子讓我想起外婆。姥姥大抵也就是這模樣,瘦,臉上的肉鬆弛下來,皺紋堆成了表情。

阿孝考上省立鳳中後,阿婆帶着他走回大陸。

“沿着大路走,沒過多久,過了河灞,就到了梅江橋,再走幾步路,就到了灣下……”

應是夏日的午後,晴朗的天,有火車經過,阿婆和阿孝在路邊休憩,問路:梅江橋在哪裏?

沒人能聽懂。

然後音樂響起,阿婆和阿孝一步步走近。摘芭樂,老態盡現的阿婆居然用芭樂玩起拋球,她憨憨地笑,她的皺紋。

後來,阿婆經常一個人走失再被人力車送回。

某次,她隨身帶着的包裹鬆掉,便滾了一地的芭樂。

阿孝的父親死後許多年,母親得了喉癌去世。

姐姐找到父親的自傳,寫着他原本只想在台灣呆個四五年就回去,所以添置的傢俱都是竹製品……

也許會有人説這是很悶的影片。

也許。

如飲一杯清茶,沁人清香慢慢彌散;如慢火燉湯,不知何時它已入味。

靜默的,那些悲傷。

再悲傷的過往,再驚心動魄的經歷,再跌宕起伏的人生,流過歲月,流過記憶,便已成塵埃,便如同淌過的細水,長流。

“將一個少年成長的故事原本的寫了下來。雖然是一個幾十年前台灣小孩的故事,但你慢慢看着,就會想起自己曾經的歲月。”

童年往事。

阿孝已長成少年,故事仍然在繼續。直到阿婆死去。

恍惚之間。

許多細節已不必再提。我們通過他們的眼看他們的世界,來回憶自己。

日子淡淡的,但也酸甜苦辣

童年往事觀後感心得2

每個人的童年是純真、難忘的歲月。身處童年,我們每天都在編織着美麗的故事。一隻昆蟲,一個玩具,一次發現,一場爭執,一次遊戲……看起來微不足道,卻飽含着我們的快樂,夢想和追求。而我的童年最忘不了的還是屬於美麗的童年。

一個炎熱的夏天,由於剛好下完了一場大雨,地面上濕漉漉的,我覺得很好玩。我就躡手躡腳找小夥伴去玩水,因為媽媽不給我玩水,所以……“哇,好像溜冰啊,真好!”夥伴們的叫聲使我有一點點成就感,這是我提議出來的哦。“我怕摔了,媽媽罵我。”突然小佳的一句話讓我有點不高興,“哎喲,不怕啦,怕的話我保護你,有什麼好怕的!”這時小佳才放心大膽的玩了。

忽然,我出現了一個好玩的主意,大家來“接火車”,不過要手拿着一壺水,到達了終點,看誰漏的水最多,就要他幫忙寫作業,懲罰由獲勝者定。大家一致説好,開始嘍!大家排好了隊,蹲了下來,你碰我的我碰你的,全身都濕了。“唉,別急啊,我的水都沒了……”“我的也是呀,別弄我的,我的比你們慘那。”……結束後,大家急忙看着自己的水,你一言我一語跑開了。“媽媽叫我回去了,88我先走了。”“我也是”“我也是”只剩我一個人了。“哎,你們怎麼都走了?”“不想寫作業,分不出勝負。兩個理由夠了,下次我再來收拾爛攤子吧。”啊……

最後,小夥伴來幫我把東西收回去,為什麼?因為我收拾了,他們不安心。哈哈。童年的記憶猶如剛剛發生,抹不掉。

童年往事觀後感心得3

初夏又到了吃櫻桃的季節,看到街上那一筐筐櫻桃,總讓人懷念起小時候在老家摘吃櫻桃的往事。

那是我七歲的時候,那天我和爸爸媽媽回老家,也正是吃櫻桃的季節。剛一回家門口,我就讓哥哥和我到後山摘櫻桃,哥哥手上挎了一個籃子,我緊跟其後,到了後山,只見滿山的櫻桃樹,樹上紅黃相間的櫻桃一串串,十分誘人。我和哥哥找了一棵小點的樹,只見哥哥三兩下就把樹彎了下來,我倆便興奮的摘了一會兒,我真想爬上樹去,可哥哥怕我摔着,就不準。於是,我就想了個招,我對哥哥説“我去上個廁所”。哥哥就答應了。我心中暗喜,急忙到離哥哥較遠的一棵櫻桃樹下,抬頭望去,樹上的櫻桃又紅又大,我悄悄地急忙爬了上去,躲在密葉間,隨手摘起一串串櫻桃吃了起來,櫻桃酸酸甜甜的,不到十分鐘,樹上大半櫻桃都被我吃完了。心中還帶着一份竊喜,好不歡喜呀!我想,櫻桃這麼好吃,我如果一直能在老家就好了,不用再到街上買櫻桃了,再説,山上的水果這麼多,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吃,平日裏,還可以把牛拉出去放一放,真是太好玩了。我一邊吃着櫻桃,一邊美滋滋地想着。

不知不覺,哥哥摘完了櫻桃,就來找我了。忽然,他看見地上到處都是櫻桃籽兒,便往樹上一看,只見從樹葉叢中還不停往下落櫻桃籽兒哩!他一猜就想到了我一定在樹上,自然他便把我從樹上叫了下來。

回到家中,哥哥把這件事給爸爸媽媽説了,媽媽問我為什麼要上樹,我説:“樹上吃櫻桃只用摘,不用跑,省時。”

剛説完,爸爸媽媽都笑了,爺爺奶奶也笑了。

童年往事觀後感心得4

《童年往事》——候孝賢的童年持續了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吸引着我從頭看到尾,因為是看過朱天文老師文集的緣故,我對裏面的情節瞭解的比較清楚,更加關注的是候孝賢導演怎樣表現這些故事上面了,所以我在這裏並不打算象頭兩篇文章那樣將文學與電影進行比較。

其實,想來這部電影幾乎和文學一樣,沒有比較的價值。在朱天文老師的《最好的時光——候孝賢電影記錄》中,對電影《童年往事》的拍攝還特意進行了介紹。我會在單獨的地方將這篇電影製作感受抄錄給大家,以便大家更好的理解候孝賢導演的這部帶有濃厚自傳式風格的電影。就電影本身來説,與候孝賢的前兩部電影相比,候導的長鏡頭敍事風格在這部電影中表現的更加強烈。在阿哈的童年和少年,大部分是長鏡頭的敍述,也反映出候導電影中對於長鏡頭這種逐步的增強,在逐漸的強調自己的風格。

固定鏡頭較多,並沒有看到在其他影視劇當中,經常使用的那種高空俯拍、大全景搖攝,很少。統一固定鏡頭,然後靠人物在畫面中的運動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促使畫面生動。達到及至時,畫面竟然全是空鏡,完全依靠聲音“充實”畫面,交代故事情節。比如説,故事在母親為姐姐講述,自己和父親過去的故事時,就是雙人中景鏡頭,一直是,沒有任何對人物中景的交代,也沒有人物的特寫,畫面裏都是母親和姐姐談話的聲音,貫穿這一段,持續到母親把這段説完。

由於,整部影片長鏡頭始終貫穿,所以你很難對這組鏡頭有所反感。在這裏也反映了候導對於畫面和聲音的控制能力,他在着力強調這種舒緩的感覺。還有一點,這部影片的非常規畫面構圖,沒有按照常規的取景方式,有點符合意大利繪畫風格中非平衡理論。畫面主體並不在畫面的中央,也不完全按照黃金分割的法則進行,可往往這樣會更加吸引觀眾的眼球,不錯,很有創意。音樂。

與候導的前兩部作品相比,影片中使用音樂的地方越來越多,全篇共有7處,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第一處,影片開頭部分。剛開始,並沒有出現影片的名字,開始介紹自己的家庭和生活,這是電影敍事中的一種手法——自述。音樂是舒緩中略帶快節奏,介紹着家庭中的一些成員和自己童年時代的生活。第二處,受罰。由於把家裏的五元錢拿出去賭博,導致母親責罰,不給他吃飯,還讓他洗碗,祖母過來説,“阿哈,不要緊,長大了就有辦法了。”音樂聲起,反映了阿哈此時的心情比較複雜,有一種淡淡的哀傷和叛逆。第三處,講到孩子們的上學問題。哥哥阿忠迫於家庭經濟的壓力,只有去讀師範,這樣既能花很少的錢,畢業了還能有工作。

而姐姐卻是很悲慘的。姐姐的學習成績一向很好的,當年考上了台北女子一中,家裏沒有錢,沒辦法沒有讀成,在後來阿哈考上鳳山一中的情節中也有講述。第四處,國小畢業。完成了國小的成績,阿哈的書桌上畫上了大大的一個勾,證明着他已經考上了中學。可這裏並不是童年生活的結束,一直到父親的離世,才表明着阿哈童年生活的結束。第五處,與奶奶一起回“大陸”。這裏並不是真正意義的回大陸,只不過是奶奶的一種意想,他們並沒有真的回大陸。但在鄉間的寬闊道路上的那一段的音樂並不是舒緩的,是全篇當中唯一一處快節奏的音樂,表現出阿哈和奶奶在一起的那種快樂的心情。

音樂襯托心情,值得大家學習。第六處,母親得了喉癌,從台北姐姐那裏回來,音樂中帶有一種哀愁和無奈,後來母親病發嚴重,在雨天中再次離家,也表現了阿哈自己命運的多變。本來雨天就很能表現哀傷的情感,加上音樂,使當時的氣氛更加一層深度。第七處,最後一部分,貫穿到電影的結束。從阿哈對吳素梅(阿哈初戀、暗戀的女孩)表達真情,吳素梅説,“等你考上大學再説”,一直到最後祖母去世,全部由自述的方式進行,與開篇時自述的方式和音樂的運用一樣,可能是故意強調首尾呼應吧,不過感覺不錯,有頭有尾,傳統劇本格式

在這部影片中,三個人的去世同時也代表着阿哈三個不同時期的結束,父親的死——童年結束,母親的死——少年結束,走向成熟,祖母的死開始要結束高中生涯,走向社會。不過,我還要説的一點是,朱天文老師在文學稿件中,並沒有太多的抽離,也許是因為候孝賢導演自己的童年吧,她手下留情了。

童年往事觀後感心得5

布包裏的芭樂,通向梅縣的橋,家門前一輛又一輛的黃包車。回不去的大陸,過不去的心牆。小人物的聲音被淹沒於歷史的巨輪之下——這不僅是阿婆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

早了六年,《童年往事》比《牯嶺街》拍得更利落。

印象最深刻的細節,是影片中的三段死亡。面對親人的死亡,侯孝賢把握住了不同年齡層的微妙差異,四個兒女的情緒表現既有橫向對比,比如父親的守靈夜裏,大女兒的失控與小兒子的酣睡,也有縱向對比,母親的葬禮上,大女兒的剋制與阿孝的痛哭流涕,最後,再到阿婆收屍時,四個孩子相比多年前父親死時,淡然了許多。

成長讓四個孩子向不同的方向生長,分開生活、各自心懷鬼胎,又在某些時刻被親情再次連接,彼此安慰,無聲。

影片中人物關係的表現很多都在沉默中表達,包括父親與母親、阿孝與阿婆、阿孝與父母、姐弟,小小几個細節,就把幾個人物之間深沉而不可動搖的血親之愛表現得淋漓盡致。母親對阿孝的幾次教誨,短短几句話,盡是嚴厲的提醒,阿孝對母親的關心,在母親重病之後把母親抱上黃包車之後揪心的表情,微小而讓人動容。

影片中,父親與阿孝的對手戲只有兩處,但只這兩處,就把父親的慈愛、對兒子的期望,以及父子之間或多或少的疏離感表現得十分透徹。第一處是郵差來信,阿孝在書桌旁等待父親拆信,父親看了一眼兒子,小心翼翼地把郵票剪下,遞到阿孝的手裏,阿孝拿到郵票開心地跑開了。另一處是阿孝考上學校之後跑去告訴父親,嚴肅沉默的父親聽到後掩飾不住笑意,連連説要好好讀書。

台灣街頭年輕人的拉幫結派,打架鬥毆,在當地人看來似乎已習以為常,這種現象已經在《牯嶺街》中被描繪到極致。

影片充斥着個人化的經驗,從偷錢買玻璃彈珠,到夢遺破處,再到跟蹤女孩子回家,這些經驗鬆散,但好在充滿韻味,觀影者或多或少能從其中找到某一處戳中心中柔軟的地方。比如我,就感歎為什麼不再把辛樹芬的戲份增多一點。

個人認為這部片子其實算不上大師水平,個人化經驗太多、散亂而缺乏力度,大概只比《八月》強在一抹永遠揮不去的鄉愁氣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