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追尋先烈足跡觀後感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4W

追尋先烈足跡觀後感心得體會多篇

追尋先烈足跡觀後感心得體會1

此次延安培訓,在區財政局黨支部領導下,至樑家河、楊家嶺、棗園等紅色革命聖地,學習延安精神、樑家河精神。

能到實地學習樑家河精神,是每一位忠誠於黨,熱愛於黨的人的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一次自述中説過:“七年上山下鄉的艱苦生活對我的鍛鍊很大,也有兩點很大的收穫。一是讓我懂得了什麼叫實事求是,什麼叫羣眾這是讓我獲益終身的東西。二是培養了我的自信心。”之後樑家河,這個習近平總書記度過了七年知青歲月的小山村,走進了全世界人的視野。在上週六,我懷着崇敬的心情在高新區財政局黨支部領導下赴樑家河村參觀學習。樑家河位於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東南方向5公里處。村中流淌着一條小河,沿河道兩岸的黃土崖邊狹長零星住着村民,在着黃土高原上顯得別有一番風味。在當地專家的授課下,我瞭解到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樑家河辦的幾件大事。一是帶頭建了四個淤地壩,挖了水井。二是修了沼氣池。三是為村裏建起了磨坊、裁縫鋪、鐵業社、代小店。在1975年10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作為最後一個離開樑家河的北京知青,全村人不論男女老幼都來送行,很多村民都哭了。可見,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樑家河切實踐行着延安精神,心繫百姓、艱苦奮鬥、敢為人先的行動也深深的感動了樑家河的村民。這對我感觸很大,如今我們有着更加優越的生活條件,更應該勇於開拓,不斷進取。

在週日,我們赴楊家嶺,棗園等革命舊址,感悟歷史,學習延安精神。從這兩處地方,我突然能理解為何延安被稱為是中國的革命聖地。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當年就是在這裏領導和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楊家嶺,棗園裏的窯洞、油燈、桌案、書札、牀鋪等一一猶在。這一件件物品,把大家的思緒又拉回到了那革命戰爭年代,大家再次感受了延安時期那驚心動魄、艱苦卓絕的革命歷程。也正是在這裏,在這個物質生活條件及其匱乏的地區,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這些老革命家帶領這人民的軍隊同廣大人民羣眾堅守在中國革命的最前沿,與內外的敵人和_展開一次次殊死搏鬥,更是在這裏取得革命的最終勝利。通過參觀楊家嶺、在棗園誦讀紅色家書,使我深深感受到老一輩革命家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怕流血犧牲的戰鬥精神,同時也體會到延安精神在新時期的偉大意義。

塵封往事隨風而散,仁人志士已成千古,城市容貌隨歲月而變。此次延安培訓活動,我接受了進步思想的洗禮,在聆聽革命的歷史中成長。同時也讓我感到身上依舊有沉重的擔子。生活在和平年代,建設祖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樣任重而道遠。身為90後的年輕人,更應學習發揚樑家河精神,延安精神,以傳承紅色基因,凝心聚力邁向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