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培根隨筆讀書筆記的(精品多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W

培根隨筆讀書筆記的(精品多篇)

培根隨筆讀書筆記的 篇一

《培根筆記》讀後感培根説道:“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可見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相當重要的。

培根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學家。他不但在文學、哲學上多有建樹,在自然科學領域裏,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是一位經歷了諸多磨難的貴族子弟,複雜多變的生活經歷豐富了他的閲歷,隨之而來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論深邃,富含哲理。

這本書就是他的言論集。“求知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幹。”“狡詐者輕鄙學問,愚魯者羨慕學問,唯聰明者善於運用學問。”在《論友誼》中,培根説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説明了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其中,最讓我感慨的還是“論死亡”這篇隨筆。因為,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人如果沒了生命,那還談何友誼,談什麼幸運、財富呢?因此,只有活着,才能實現你的願望。然而,人活着並不是虛度年華,而應該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一分、一秒都不可以錯過。

人在世就得使你的生命有意義,要為自己的目標、追求不懈努力,你要相信:勝利的曙光時刻在等待着你的凱旋。而我們呢?真正明白了嗎?雖然很多人都很畏懼死,雖然這個字眼會讓我們的恐懼油然而生,可是如果你的人生已經很充實、很美好了,“死”又算得上什麼呢?你已經不枉此生了,你會覺得人生好幸福。

聾啞盲人海倫·凱勒,這是一個眾所皆知的大人物了,對待她,你抱什麼樣的態度,心裏應該很敬佩吧,我想只要有一點點憐憫之心的人都會感動,甚至為她而哭泣。這樣一個殘疾人和我們這些正常人相比,我們當然佔了上風了。那又畏懼什麼呢?我們為什麼就不如她呢?照理説,我們有能力學得比更好。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命運會因你而改變,人生會因你而絢麗多彩。所以,挑戰是必不可免的。生命本是一泓清泉,只有挑戰自我的人才能體味出它的浩蕩;生命就像一首優美的歌曲,只有挑戰自我的人才能譜出優美的旋律。把握你的生命,努力奮鬥,撒下汗水,不斷耕耘,為你的人生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弗朗西斯·培根曾説:“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一個好學深思的讀書人,往往是一個才情並茂,文采飛揚的人。而培根正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的隨筆展現了他的文采,展現了他的人格,也展現了他的論點。

《培根隨筆》讀書筆記 篇二

翻開《培根隨筆》,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短小精悍,作者以最短的篇幅擺明事實,講清道理。《培根隨筆》分為《論求知》、《論友誼》、《論真理》等多篇隨筆。

在《論友誼》中,培根説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説明了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十篇隨筆中,給我印象深刻的是《論美》篇。這是一篇關於“美”之作,語言簡潔,充滿哲理性。“美”本身是個很廣泛的問題,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內在的美才是永恆的美。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形體之美要勝於顏色之美,優雅行為之美又勝於形體之美。”形體是一個人的整體形象,體形。顏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臉部,是局部的。而行為之美,指舉手投足的動作神態,是後天的,是內在美的折射表現,在三者中最高。

因此,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吧。只有這樣,美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

《培根隨筆》讀書筆記 篇三

如果讓我用一句話評價它,那就是:他把深奧玄妙的道理變得簡單而明晰,以使我們更好的完善自我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在培根的《論友誼》中,我提練了許多精湛的道理。“人生離不開朋友”,如果一個人沒有益友,他將在孤獨中死去。他説“友誼的作用很奇妙,如果你將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你將憂愁向一個朋友傾訴,你將被分擔一半憂愁。”這更加説明了你不可缺少知心朋友,他們在你的生活是重要的“調節師”,在你的生活大舞台上承擔着中重要的角色。“雖照了鏡子,卻還是看不清自己的嘴臉。”這句話在這裏的意思是説,把非益友比喻成鏡子,他們的告誡並非出於真心實意,所以就無法通過朋友長時間相處的得來對自己的建議從而完善自己,發展自己。因此,最好的忠告往往來自於誠實而更正的友人,最可靠的忠告也來自於最瞭解你事業情況的友人。【像孔茁與我的“雙贏”】

在《論嫉妒》中,説“嫉妒心甚強的人假如看到別人的某種情況下強與自己,因而產生嫉妒。”包法利夫人就是,儘管她沒有看到她想象中的愛情。其實,我也常常嫉妒於孔茁超過我的某些方面,我是不對的,因為孔茁這個人很踏實很踏實,即使有了一些成就也不會去炫耀,更何況她是一步一步紮紮實實的邁向向成功的。所以,我根本沒有理由嫉妒她。當然收穫不僅僅只有這些。

它讓我進一步明白了人生的許多真諦。

培根隨筆的讀書筆記 篇四

這個暑假我讀了《培根隨筆》這本書,我喜歡他的一句名言:“知識就是力量”。

這位被馬克思稱之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的英國思想家出生於1561年,是莎士比亞的同時代人。他生於豪門,聰穎早慧,從劍橋大學畢業時僅15歲。三年後父親病故,由於他是繼室所生的小兒子,沒有分到什麼遺產,只得獨立謀生,一時債務壓身,飽嘗時態炎冷。後來他通過自修獲得律師資格並步入政界,幾經浮沉後成為國家重臣,最後因一樁至今仍眾説紛紜的受賄案被國會彈劾去職。

培根最重要的成就是他在思想和哲學領域內的建樹。他倡導通過實驗揭示自然的奧妙並身體力行從事科學實驗,他的散文隨筆一共有58,內容涉及哲學、倫理、處世之道等。英國文學專家王佐良先生説培根“對每個題目都有獨到之見,誅心之論,而文筆緊湊,老練,鋭利,説理透徹,警句跌出”,這是中肯的評論。

我認為這本書很不錯,現在把它介紹給你了,你喜歡嗎?

《培根隨筆》讀書筆記 篇五

“名著”之所以能稱其為“名著”,是因為它具有不朽的品質。而《培根隨筆》這本書就真正詮釋了名著的含義。

《培根隨筆》就像是一座綿延不斷而又輪廓清晰的精神山巒,而它是由一部部文化經典構築而成的。其中,令我感觸最深的便是《論真理》這篇文章。

“真理是什麼?”猶太總督彼拉多曾向耶穌嘲諷地提出,這想必許多人是無法回答這個看似簡單而又複雜的問題的,我也為此困惑了很久。終於,我從這篇文章中找到了答案——“真理赤裸如日光”!是啊!曾和許多人一樣,認為真理十分深奧,只有偉大的人才能領悟。

但讀過此篇,我知道了,只要努力地去實踐、體驗,而就算再平凡的人也能體會到真理的真諦。富蘭克林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大膽的推測曾被一度認為是無稽之談,但是他絲毫沒有放棄,勇敢地進行了著名的“風箏試驗”,用行動否決了人們的冷嘲熱諷,創造了又一項偉大發明。

但現實生活往往是殘酷的。更為可怕的是,人們常常將謬論誤認為是真理。在我看來,追求真理的道路很艱難,而真理本身又修正了人們的妄想,但是謬誤恰恰迎合了某些人的惡劣天性,從而備受青睞。

我相信,無論人類社會多麼無知,多麼腐敗,真理的力量必定取得最終的勝利。追求真理的美好,理解真理的本質,將是體現人之本性的最高境界!

《培根隨筆》讀書筆記 篇六

培根隨筆,老師佈置這個作業的時候我聽這個名就覺得不是很好看的吧。

但,當我看完之後,我才發現,這是一本講出好多道理的書。

在《論求知》中,培根説道:“人的天性如同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比如修剪移栽。”可見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相當重要的。

在《論友誼》中,培根説道:“假如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假如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説明了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凡是把幸運之事歸功於自己的聰明和智謀的人,結局大都是不幸的。”當一些人取得成績時,也許會説這和幸運無關,完全是靠自己的真本事的,卻沒想到,今後的路卻是異常坎坷,無一順利。這就説明,幸運固然是存在的,但關鍵還是靠自己。一個人要想成功,不可能光靠運氣,不能做守株待兔裏的那個人,竟然是靠運氣來吃。

合上這本並不算厚的書,我得到的,確實無法計量的知識與道理,它教會我如何做人,如何處事,每當和這位老者交談的時候,我總會得到一些啟示,它永遠鞭策着我前進。

培根隨筆讀書筆記 篇七

幸運並非沒有諸多恐懼的災殃,厄運也不是沒有安慰和希望。——《談厄運》

開頭的這句話是我的座右銘,它選自《培根隨筆》,這本書是一部很好的名著,雖不是小説,但內涵比小説反映得更加直接,更加突出,毫不含蓄,而且,每篇的篇幅都較短,為什麼?

培根曾在《談快捷》文中説:“宂長而玄妙的講話不利與快捷,就像長袍拖裙不利於賽跑一樣。”所以培根力求以最短的篇幅擺明事實,講清道理,擯棄那種空洞、膚淺、繁聒的毛病,注重文字的深刻老練、沉穩有力,幾乎篇篇都是警句格言層見疊出。

我最喜愛的,就是此文開頭的——《談厄運》。在這篇文章中,培根將幸運與厄運放在一起,進行對比。

“如果奇蹟就是統攝自然,那麼它們大多在厄運中出現。”“美德如同名貴的香料,焚燒碾碎時最顯芬芳:因為幸運最能揭露惡行,而厄運則能發現美德。”這,便是培根的思想,也是這篇文章的中心。

如培根所言,如果一個人,他的人生如通向天堂的大道,由金子鋪路,周圍都是沒有刺的、開得姿態盎然的鮮花,溢滿馨香,可這些,卻都是由“幸運”所造就的,那他的人生,將了無意義。

同樣,他的人生,也是由金子鋪路,鮮花縈繞,但是,在此之前,他已翻越了刀山,橫跨了火海,雖傷痕累累,幾乎體無完膚,但他所擁有的金子,更閃耀,他所擁有的鮮花,更誘人!那是因為,上帝在給予他厄運的同時,還贈送了一份禮物——堅忍,可前一個人,卻只有幸運,沒有贈品,偶爾的禮物,就是節制,全然不敵堅忍,更加有英雄的氣概!

話説回來,幸運並非都是美妙,有時候,我們都是在經歷了一些困苦才獲得它,就像刺繡,正面是令人賞心悦目的圖畫,而反面,卻是五彩線條無規律交錯成圖,並未贏得人們的歡心。

而厄運也並非都是可怕,前文已述,上帝還贈送了堅忍,同時還有安慰、希望,所以,不要害怕厄運,也許,它能帶給你,更多的美麗。

猶記得小升中之際,我天天都優哉遊哉,因為是高校子弟,根本不愁上不了好學校,所以,天天看着同學們拼了命地學,心裏一點也不着急,就這樣,我順利上了一所每個學生都眼紅的好學校,這也算是“幸運”吧!這件事甚至成了我炫耀的資源!

而現在,我面臨會考,面臨考高中的壓力,試卷、分數、作業……很多很多的東西,壓在我的肩膀上,砸在我的胸口上,蓋在我的鼻子上,使我呼吸困難,有時,連呼吸一口新鮮空氣都成了奢望。可同學們卻不這麼累,那是因為,他們早已經歷過這種痛苦,對他們而言,這只不過又是一次畢業,可對我卻不一樣,少時少了這份必要的磨難,使我現在,要比人家加倍地辛苦,加倍地累!這,又怎能不算是對我的“厄運”呢?

“厄運”之後,也許,我就會更加理解“厄運造就的美德是堅忍”這句話了。

《培根隨筆》,是一部經典中的經典。

培根的觀點,在當時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真正明瞭。這説明,培根的思想,是非常進步的,有些思想,現在想來,都依舊覺得那麼現實,那麼與這個現代社會相貼切,所以,《培根隨筆》是一部永不會老去的名著中的典範!

有關培根隨筆讀書筆記 篇八

在那迷信和缺少對人生正確理解的時代,弗蘭西斯?培根用一本普通的筆記本記錄下了自己對人生道路上的各種理解,希望藉此來指導後人,讓人們得以使用正確的方法走上正確的道路。

迷信,迷信可以在困境中給予他人希望,將一個人引向一個光明的未來,一個人的信仰,像太陽散發着熾熱的光,能照亮所有內心灰暗的地方。只是有光明的地方便會擁有黑暗,倘若真的有神,他寧願沒有人認識到他,也定然不希望自己的名聲被用於欺騙人民,前者只是不信神,而後者卻是利用神,利用神的威望和名譽。當在人民和迷信本身醜惡之間的華麗幕布被掀開時,神的名譽便是迷信的第一層護盾。

財富,培根覺得這是富人們所承受的一個巨大的負擔,他認為財富就像是軍隊中的輜重,古人云“兵貴神速”,但輜重卻會拖慢軍隊的行軍速度,然而軍隊不得不依賴於輜重,富人的財富,對於一些人就像是一座會走路的金山。巨大的財富並沒有讓他們們安全,反而因鉅額的財富而慘遭不幸的人就從來沒有減少過,當財富越加巨大的時候,其的價值和意義將會越來越小,帶來的風險越加巨大最終達到不能承受的地步,假使這樣,他們也不願放棄手中的財富,富人之所以被稱為富人就是因為他們手上的財富,使他們放棄擁有的一切又談何容易。

死亡,這個名詞自生命誕生之際便迴繞在其左右,人們的迷信,人們的財富,都是為了遠離此事。黑暗是可怕的,但是自黑暗過後便是光明,任何小孩經過歲月的沉澱都能將對黑暗的恐懼無限的削弱,但死亡的恐懼卻沒有人能夠抵擋,伴隨死亡而來的比死亡本事更可怕,從懂事的小孩到年過花甲的老人,他們都會怕死,他們都怕失去對自身無比重要的回憶和珍視的感情。但這不一定是生命的懦弱,對死亡的恐懼,因為他們的內心充滿了對明天陽光的渴望,渴望去享受生活中的美好,難道他們都不夠堅強嗎?不,為了心目中的美好他們都可慷慨赴死,不是為了金錢,不是為了那了不起的名聲,也不是為了呼風喚雨的權勢,只為了捍衞自己心目中那塊最質樸最美的淨土。

一篇篇樸實無華的短文,一個個淺顯易懂的道理,培根用他的筆,寫下了多少人都未曾明白的道理。雖然那個時代早已過去,當初呼風喚雨的人們卻早已長眠於地下,唯有《培根隨筆》還流傳至今,向我們敍説着培根不朽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