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最美孝心少年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26W

最美孝心少年讀後感(精品多篇)

最美孝心少年讀後感 篇一

今天夜裏,電視裏播放了《最美孝心少年》,講述了十幾個孩子在逆境中的堅強和真誠的孝心。

其中有一個小女孩住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她媽媽忍受不了家庭的貧寒離家出走,她的爸爸下身癱瘓,弟弟雙耳失聰,是個啞巴。全家只能靠她一個人操勞,她小小年紀擔起了照顧全家人的重擔。她每天洗衣、做飯、收拾屋子,還要教弟弟學習啞語,做好飯時,她總是先喂爸爸,爸爸吃飯時,總是邊吃邊吐,一直到爸爸吃飽時,她才能去吃已經涼了的飯菜。

還有一個小女孩,她的媽媽得了瘋病,時不時就會發作,當媽媽不開心時,她就拿出小提琴,給媽媽演奏音樂,來安撫媽媽的情緒,她還經常給媽媽製作賀卡,可當媽媽的病發作時,就會把她精心製作的賀卡一起扔下樓,小女孩卻説不怪媽媽,是媽媽不小心手抖了才會讓賀卡掉下去的。

看了這些孩子的故事,我深深地被感動了,這些孩子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小小的年紀就自己獨立並照顧家人,他們比大人還要辛苦,還要勞累。他們在如此困境中卻始終保持着一顆天使般的心。祖國有這樣的花朵,我們祖國這個大花園就會更加亮麗,芬芳。他們的精神是真、是善、是美、是麗!他們就是最美的孝心少年,他們是祖國這個大花園裏最燦爛的花朵!

最美孝心少年讀後感 篇二

清明節的下午,我在家裏看了《最美孝心少年》。從開始到結束,我的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珍珠不停地落下。一顆顆感恩之心,一腔腔感激之情,打開了我的心靈之窗,讓我來到了另一個世界。

故事裏的一個個孩子,年齡還那麼小,肩膀還那麼瘦弱,就得承擔起家庭的重擔。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對姐弟。清晨,僅有十幾歲的姐姐帶着年幼的弟弟,上山去採茶。

他們連口水也顧不上喝,就得在烈日連續採摘好幾個小時。當他們大汗淋漓地採完茶葉再捎上拾來的垃圾和玉米棒艱難地來到城市把東西賣出去後,換來的錢卻不能為了自己買一點好吃的,因為病重的奶奶還等着這些救命錢去買藥呢!但是,他們在逆境中也能崛起,也能笑着面對生活,這一切都深深地震撼了我!

一直以來,我都覺着自己不夠幸福,因為我沒有穿著名牌服裝,家裏也沒有住在豪華別墅。現在,我才知道我錯了。我追求的只是讓自己過上奢侈生活,從來沒有顧及到那些疼我愛我養我時時刻刻守護在我身邊的人。而最美孝心少年們追求的卻是家人平平安安,把他們的全部心血都凝結在一個孝字上。孝字是個常見字,它的漢字結構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寓意就是子要敬老。這些最美孝心少年的故事,就是對孝字最好的詮諭。

《弟子規》中説,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在我們的生活中,一聲問候,一個微笑,力所能及地做家務,與家長分享快樂,這都是孝的方式。就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讓孝心在生活中幸福得開花綻放。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篇三

星期六晚上八點,我觀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節目,對我印象最深的是西藏小姑娘次旦拉姆。他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分開了,他和腿腳有毛病的母親生活在一起。

政府提供給她們房子、錢,她們在家附近開了一個食雜店維持生活。每當星期天,次旦拉姆就扶着媽媽去買些東西,在回來的路上,年幼的次旦拉姆就懂事地搬着幾大箱的東西回家。

看着她的生活,我的生活要比她幸福的多。我要珍惜自己擁有的,以後要孝敬爸爸媽媽,報道父母對我的養育之恩。

最美孝心少年讀後感 篇四

老話常説:“百善孝為先。”孝親敬老,是我們新時代的接班人必須傳承的優秀美德。“孝”也是一個奇特的漢字——上半部分為“老人”的“老”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為“子女”的“子”。上為老、下為子,是上一代與下一代,融為一體,稱之為孝。孝親敬老,你做到了嗎?

今天下午第三節課對我來説是莊重的,也是特別的。

這節課上,我們觀看了“武陟縣孝親敬老模範教師與十佳小孝星”的視頻資料。雖然只是一段視頻,但是這段視頻中融入着愛,洋溢着孝親敬老的優良傳統,漂浮着我們又一批孝親敬老榜樣的影子。

二十位十佳小孝星候選人,都是與我同齡的孩子,他們或為家庭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或勇敢地挑起家裏頂樑柱的重擔,或體貼父母、關心父母,或熱愛家庭,尊聽長輩教導……這些少年是我們的榜樣,時時刻刻激勵着我們。在我們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之中,也流傳着許多關於孝親敬老的佳話。“香九齡,能温席;融四歲,能讓梨。”相信這兩個小故事大家一定耳熟能詳,也相信大家對這兩位年紀小小的孩子充滿敬佩之情。

那麼大家也想這兩個孩子那樣,孝親敬老了嗎?

三年級的時候,有一篇課文《可貴的沉默》,到現在故事情節還令我記憶猶新,我不得不圍這一羣可愛的孩子們感到欣慰,也不得不説,哪怕從現在開始,開始孝敬你的長輩,也為遲不晚,重要的,是那顆心,那顆用金錢買不到的火熱的孝心。

《孟子》中記載了這樣一句老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為:在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係的老人。在撫養教育自己的小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是啊,孝親敬老,並不能僅僅侷限於和我們擁有血緣關係的老人與孩子中,更應該是這社會上每一位值得我們尊敬、愛護的孩子。

“孝親敬老,我該怎麼做呢?”許多同學曾這樣迷惑。

答案很簡單,哪怕是父母回家後送上的一雙拖鞋、一杯咖啡;哪怕是為爺爺奶奶輕輕捶背、按摩;哪怕是一次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哪怕是為路邊過馬路的婆婆伸出的雙手,哪怕是……點點滴滴反映出我們那可貴的孝心,要記住,我們孝敬老人並不是為了出名,而是出自我們的孝心!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捫心自問:你,做到了嗎?

自古以來,“孝”就是一個不敗的話題,從古代的《二十四孝》到現在網絡上長篇大論地談論明星的孝事,我們不難看出,“孝”這個字從古至今都是用來評價一個人最基本的標準。從楊乞的“綵衣養母”到緹縈的“上書救父”再到最後李應麟的“孝感繼母”?從報紙上大大宣傳“母親節”的文章,再到網絡上鋪天蓋地的有關“父親節”的跟帖,最後到教育局舉行“孝心大考場”的比賽?我們更是可以看出現代社會對“孝”這個字的重視。

天底下,“孝”無處不在,就拿前幾天在《讀者》上看到的一個名叫黃鳳的女孩來説吧,自從我看完那篇關於她的文章後,我被她的那份孝心着實地感動了,那一刻,我哭得“稀里嘩啦”。

在黃鳳六歲時,她爸爸在打工時意外摔成高位截癱。幾個月後,媽媽離婚改嫁他人,從那以後沒再支援家裏一分一毫。奶奶眼患疾病視力模糊,黃鳳不得不獨自擔起照顧爸爸和奶奶的重擔。踩着小板凳在灶台炒菜、煮飯、下面條,摸索着給爸爸餵飯、擦拭、換洗、按摩、翻身,跟奶奶和鄰居學着打理菜園、種菜、醃菜?

在黃鳳11歲時,她更是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那是20xx年的3月9日,黃鳳在鄰居的幫助下搭上了去上海的順風車,隨行的還有躺在鐵板車上不能動彈的爸爸和時年已七十二歲並患有眼疾的奶奶。祖孫三代準備開始過邊乞討邊求醫的生活!我被這個和我一樣大的女孩深深的打動了。身為同齡人,我現在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就只是因為自己一個人能去趟在岱山衢山的外婆家而沾沾自喜,卻不知道,在華夏版圖的另一個角落,有一個農村女孩比我早8年會了這些我到現在還不會的家務。

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感動的我淚流滿面,但是最令我感動的還是那個八歲少年付志行,那是本該在爸爸媽媽懷裏撒嬌的年齡,卻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

付志行的爸爸是三級智障,媽媽是四級智障,家裏只有爺爺勉強可以幹活,因為要維持家裏的生計,爺爺照顧不了小志行的爸爸媽媽,所以每天小志行一回家,就要為一家人做飯,還要喂媽媽吃飯。

他並不嫌棄他的爸爸媽媽,一直照顧着患有智障的爸爸媽媽,每天任勞任怨,不怕苦不怕累,幫助爺爺幹活,看到累了一天的爺爺回家了,忙給爺爺捶背洗腳。

他那種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指引着他不斷向前行,也深深地感動了我,感動了我們每個人。我要向八歲的小志行學習,學習他那任勞任怨,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相比小志行的條件,我們幸福多了,小志行能做的我們為什麼不能做呢?我一定好好學習,在學習之餘幫媽媽掃掃地,洗洗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當爸爸每天下班回家了,給爸爸端一盆洗臉水,每天晚上給奶奶洗洗腳、捶捶背,有好吃的讓奶奶、爸爸媽媽先吃。

《最美孝心少年》讀後感 篇五

星期五我們回到家,一年一度的“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正要開始,二十二點整,準時調到少兒頻道,坐在客廳的沙發上認認真真的看起來。

獲獎者有兩個是我們貴州的,一個叫田應志,十七歲,另一個叫餘雖,十三歲,他兩一出場,我不由得低下了頭。

田應志,有一個哥哥,一個妹妹,為了生計,父母外出打工去了,哥哥從小患有小兒麻痺症,成績很差,他就每天堅持給哥哥補課,他的哥哥就怕耽誤他的學習,就瞞着他想學校申請退學,可是被他知道了,他就不同意,必須讓哥哥繼續讀書,他還要喂牛餵豬,每天割草給豬和牛吃,到了晚上才開始點燈做功課,他對妹妹也很好,在哥哥和妹妹的眼裏,他就像父母一樣照顧他們,而且還考上了重點高中。

餘雖,她的媽媽走了,爸爸身體又不好,他每天揹着妹妹到學校上課,擔心干擾其他同學學習,就讓老師把她調到最後一排,早出晚歸,從不間斷,期間好要照顧生病的爸爸,開藥、餵飯、洗腳……真是忙壞了她。

看,但説這兩個最美孝心少年吧,我就想起以前的我,和爸媽頂嘴,同弟妹打架……我真不該啊一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篇六

今天我們都最美孝心少年,我十分人感動,但我最喜歡的還是一位9歲小朋友楊沛錦,他的爸爸因為得病進了醫院,小小的他就來照顧爸爸,他學了按摩後還在爸爸不舒服的時候給他按摩一下,我們就得向他學習,要孝順父母,要愛自己的爸爸媽媽。

最美孝心少年讀後感 篇七

今天下午學校要求用隊會的時間讓學生觀看2022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我陪着孩子們用了兩個小時一起看完這個頒獎典禮,十位獲獎少年的故事太感人了。感觸頗深,也來説上兩句吧。

孝是德之本,當同齡人依偎在父母的懷中撒嬌、享受着父母的寵愛時,有一羣孩子早早的擔起了家庭的重任,他們面對苦難時不是埋怨,而是樂觀堅強的面對一切。不管是“奔跑女孩”路玉婷,還是“陽光少年”邵帥,又或者是姐弟情深的林章羽和何秀巡,還有趙文龍、吳林香、龍花、高雨欣等少年,他們在家庭遭遇不幸時都能以實際行動承擔起了照顧家庭的責任,以點點滴滴的行動來表達孝心和愛心,這些故事看似平凡卻很美麗。就象少年徐燁説的“最大的幸福就是媽媽還在我的身邊!”為了有一個美滿完整的家,他們用實際行動孝敬長輩、孝敬父母,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他們的孝心雖然不是驚天動地,但濃濃的親情卻感動神州,他們都是好樣的!孝行必有善報,他們為父母付出了那麼多,現在也得到了人間的親情和社會的關愛!

現在的家庭獨生子女多,從小在愛的薰陶下成長,經不起挫折,在家在校動不動就發脾氣。如何培養他們的孝心和愛心是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希望我們已為人父母的大人從我做起,對長輩多盡孝心,多孝敬自己的父母,也希望我們的少年能把這燦爛的中華美德傳承下去,發揚光大,讓神州大地漫山遍野地開滿忠孝之花、文明之花!我們要用真誠的心和深沉的愛去愛護家人,孝敬長輩、孝敬父母。希望在愛的指引、孝的承諾下去温暖彼此的心!“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希望你別愛的太遲,常回家看看吧!

最美孝心少年讀後感 篇八

俗話説得好:百善孝當先。一個人要成就非凡的大業,就要先學會關心別人。但是你連自己的家長都不孝順,還怎能去關心社會上的陌生人呢?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孝順,才會有出息。

在中央一台有一個節目,名叫《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其中有一個故事是講三個孩子如何照顧重病在牀的媽媽。在醫院的病牀上,躺着瘦骨如柴的媽媽,她長着大腫瘤的肚子不停地膨脹。就連上廁所也成為了她登天般的難事,所以她的三個不到9歲孩子成為了她的“鐵三角”。有的為媽媽洗沾滿糞便的褲子,包括換上乾淨的褲子。有的給家裏打掃衞生洗碗筷。還有的給媽媽捶腿。他們各自分擔着自己的任務,這麼小的孩子分擔着如此重大的責任,真是感動全中國呀!不愧為最美孝心少年!

這個真實的故事主要感人的是這些小孩兒,年紀輕輕不能受到媽媽的寵愛。他們承擔照顧母親的任務。雖然我和他們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我在平時也會孝順我的媽媽,在媽媽回家會很晚的時候我會幫媽媽買菜;我在刷牙時也會給媽媽牙刷上擠牙膏;我在喝水的時候會給媽媽端上一杯;我在衝蜂蜜水的時候也會給媽媽衝------

其實,孝心不是指一件很具體的事兒,它在生活中細節裏。最近熱播的節目:《爸爸去哪兒》裏面,也會有一些孝順的孩子,比如:王詩齡小朋友在找食物的時候會給爸爸摘辣椒,因為她知道她爸爸喜歡吃辣椒。還有天天小朋友在選房子的時候,選了五號房,他説因為他覺得他爸爸喜歡。還有森碟,她在一天晚上睡覺前都沒有忘記跟爸爸説“生日快樂!”她爸爸自己都不記得生日,女兒卻記得。這些事情都體現出了孝順。

《最美孝心少年》是一羣羣可愛的小孩,是一羣懂愛的小孩,是一羣用孝順都無法形容的小孩,是一羣百善孝當先的小孩 。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篇九

“他(她)們孝敬父母、長輩,擔當家庭責任,學會自強和堅持。”近日,由中央電視台主辦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動頒獎典禮在京舉行。10人獲選20xx年度“最美孝心少年”,20人被評為“特別關注孝心少年”。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是央視“尋找最美系列活動”的一部分,活動面向全國18歲以下的少年兒童,尋找、發掘、宣傳新時期“孝心少年”的典型代表。

今天在家看新聞聯播才知道中央一套會播出“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我守在電視機前觀看,舞台光彩豔麗,開場的童聲合唱絢爛多姿,唯美動聽。我突然覺得,那些在台上表演的孩子們,或許才是真正的最美少年。

我們習慣了這個世界創造的歌舞昇平,苦痛只是普通人眼中的悲慘和不幸

當最美孝心少年們的事蹟被一個個展播的時候,觀眾席上,鏡頭閃過的,都是一張張難過至流淚的面孔20xx年中國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讀後感。

觀眾哭了,節目的效果就達到了。

視頻中每一個孩子的悲慘經歷與觀眾席上的每一位都不太可能有交集。觀眾哭了,因為他們覺得孩子們的經歷太悲慘了。央視找到了這些孩子,對他們施以援手,讓觀眾感受到了這個社會的温情,對這個社會又重新充滿了希望。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篇十

11月8日晚20:00,央視一套播出了“眾裏尋你——2013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最美孝心少年用稚嫩的雙手支撐着一個個艱難的家庭,生活讓他們學會了堅強和勇敢,人生的遭遇讓他們學會了坦然面對。

來自安徽“板車女孩”黃鳳,從六歲起照顧癱瘓的爸爸和雙目失明的奶奶,曾經推着班車行走500多公里為爸爸治病;內蒙“小蒙古漢子”趙文龍從八歲起照顧身患尿毒症的媽媽;重慶女孩吳林香照顧患肺癌的媽媽和多病的外婆;浙江“十字繡女孩”徐沁燁照顧患白血病的媽媽,把她和媽媽的心血(和媽媽一起繡的十字繡“旭日東昇”)賣了,給媽媽治病;湖北茶園姐弟林章羽、何秀巡,母親去世後爸爸外出打工,姐弟倆放暑假後就下地幹活,掰玉米、摘茶葉……照顧體弱多病的奶奶;黑龍江“燒烤女孩”高雨欣利用假期幫媽媽賣烤腸,而自己從來捨不得吃一根;四川“奔跑女孩”路玉婷一邊上學,一邊送票賺錢為媽媽治病,就在節目播出前幾天,媽媽還是走了;湖南苗族姑娘龍花照顧弟妹和奶奶,;江蘇的邵帥十二歲時就捐髓救母;福建的王芹秀照顧身患甲狀腺的養父,還有奶奶。

我是哭着看完兩個小時的節目的,這些孩子因家庭遭受不幸,失去了本該快樂的少年甚至童年,承受着不該承受之重。在不可想像的困難面前,無一不選擇了堅強,用孝心撐起了一片藍天,為不幸的家庭帶來了歡樂。一個個孝敬長輩、自強不息、陽光向上、自立自強的感人事蹟,詮釋了中華傳統文化裏一個重要的字——孝。再想想我們身邊的孩子們,成天只知道玩,向家長要錢,家長給慢了還要使臉色,稍大一點的孩子問家長要名牌衣服,鞋子……這一系列的行為怎能和這些孝心少年比呀。所以,我覺得現在教育孩子不只是看他們的考試成績,更多地還是要關注孩子的行為,讓我們一起努力,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孝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