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風雨哈佛路》——利茲 默裏自傳推薦稿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81W

《風雨哈佛路》——利茲▪默裏自傳推薦稿

《風雨哈佛路》——利茲 默裏自傳推薦稿

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要給大家推薦的傳記為美國著名的演説家利茲▪默裏的自傳《風雨哈佛路》,書中主人公利茲▪默裏的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故事給了我很大的觸動,現我將自己的閲讀感受分享給大家。

《風雨哈佛路》講的是,女主人公利茲出身貧寒,生活在美國最骯髒最差最混亂的貧民窟布魯克林,父母都是癮君子,母親還患有精神分裂,不僅不能照顧女兒,反而要女兒照顧她,後來母親被帶去強制戒毒,父親被送往收容所,利茲失去了家庭,她和姐姐在地鐵過夜,在街邊乞討,偷盜東西,最困難的時候甚至在垃圾桶撿別人丟棄的東西吃。她衣着破破爛爛,頭上長滿蝨子,被同學欺負嘲笑,她過得生活痛苦不堪。直到有一天,她突然醒悟自己處在最底層,沒有什麼能幫助自己走出骯髒混亂的環境,沒有人能幫她改變命運,唯有靠她自己,唯有讀書才是自己擺脱貧困的方式,書中説“就在那一刻,我明白了,我得作出選擇。我可以為自己尋找各種藉口對生活低頭,也可以迫使自己更好地生活。”

於是,她向公立學校申請學位,並承諾以兩年的時間學完四年的課程,她刻苦努力,最後每一門功課都得到了A以上,並以年級第一的成績得到了和同學們一起參觀哈佛大學的機會。在哈佛大學,她看到學長學姐們自由地讀書討論戀愛,她感動不已,這就是自己嚮往的生活啊。於是,她蒐集所有能資助貧困學子上學的信息,她發現《紐約時報》的獎學金非常高,她就將自己的童年經歷和成績都寄給他們,獲得了一等獎學金,在面試的時候,她連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還是向姐姐借來的。

利茲憑藉着自己的勇氣和坦蕩贏得了獎學金,她終於可以上大學了,在大學發表演講時,記者問她,如果你可以改變,你想要什麼,利茲出人意料地回答:“如果可以,我願意換回一切,如果能讓我的家庭回來。”儘管她的家庭落魄不堪,父母也無法給他應有的父愛母愛,可是,她還是愛着自己的家庭。

書中主人公身處翻身無望的貧民階層,卻依然心懷愛與感恩,然而現在,很多人將自己的平庸歸因於原生家庭的不足,兩相比較,生活中的這些人是多麼得愚蠢與無能。《風雨哈佛路》告訴我們:要心懷善念,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卻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擺脱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

進入大學學習的利茲,過起了她想要的生活。利茲的原型——利茲▪默裏在畢業後成為國際演説家,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影響了一批又一批貧困的學子,她告訴他們,心中有夢想就要努力去實現,窮人翻身想改變命運,沒有比讀書更快捷的方式了。很多人不相信這一點,他們覺得讀書太苦,前途渺茫,看不見收穫,恨不得來一筆意外之財可以一夜暴富,從此可以改變命運,然而這樣不切實際的幻想,不僅沒有任何實際作用,甚至會讓我們自己越來越焦慮越來越浮躁。曾國藩曾經説過:“世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也,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這段話的意思是,有志向的人則不願甘為下流(之人),有見識的就知道學無止境,有恆心的人,就能堅持不 懈,為了達到目標,再多的苦也不怕,能做到這三個標準的人想不成功也難。

所以,為什麼讀書,讀書是為了明事理,為了讓我們明白,人生來是平等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沒有人願意一輩子都處在社會的最底層,過着心不甘情不願的生活。正如龍應台教導孩子説的那樣:“孩子,我教導你讀書用功,不是為了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能夠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的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會給你快樂,人只有擁有成就感和尊嚴才會快樂。”

然而成就感和尊嚴又如何獲得,那就是通過讀書進入到一定的階層,形成圈子享受那裏的資源,真正地做到讀書改變命運,要相信命運始終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備受尊崇的張桂梅校長曾在一段視頻中説道:“讀書對一些人重不重要,可能也不一定,但是對於我們這羣孩子是百分百重要的,她們只有讀書才能走得出去,女孩子受教育她可以改變三代人”。

《風雨哈佛路》在2003年的時候曾以電影的形式,被搬上熒屏,成為轟動一時的勵志電影。2011年,利茲▪默裏將自己的故事編輯成書,也就是這本自傳,利茲▪默裏身上充滿了傳奇色彩,她聰慧堅毅,身處惡劣環境卻能夠保持內心的美好,她憑藉着積極的人生態度,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闖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願我們在迷茫困頓的時候,能夠翻一翻這本書,讓主人公的執著與堅強引領我們走出人生的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