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紅色經典書籍閲讀感想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43K

紅色經典書籍閲讀感想精品多篇

紅色書籍讀後感 篇一

《紅巖》是一本非常經典的革命小説,它出版於1961年,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革命烈士為革命付出的巨大貢獻。

《紅巖》讓我想到這會不會是一塊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的石頭呢?我想,這應該就是這本書的意義所在吧!它讓我懂得中國革命事業的解放是多麼不容易,許多人付出了無限的汗水和鮮血。

《紅巖》這本書講的是在重慶和四川華鎣山兩地之間發生的革命故事,成崗、江姐、許雲峯等革命烈士在監獄裏慘遭毒刑,寧死不屈,使人深感敬佩。成崗在敵人面前,臨危不懼,還寫下了永不負黨的自白書;特務把竹籤穿進江姐的手指,江姐寧死不屈;許雲峯在敵人面前沉着冷靜,用自己的手指在監獄裏挖出了一條逃生通道,使許多人逃出監獄;華子良為了隱藏身份,在監獄裏裝瘋賣傻了十幾年,終於與黨取得了聯繫……這本書中還有一個人,令人唾棄不已,那就是——叛徒甫志高,他背叛了黨,出賣了自己的戰友,讓人振憤不已。

《紅巖》這本書中,有兩句話看出革命烈士的堅定毅志:1、如果需要為共產主義的理想而犧牲,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也可以做到臉不變色,心不跳。2、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籤子是竹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

從這本書中我真正體會到了革命烈士的意志和肉體都是用鋼鐵做的,革命烈士是真的為革命事業的解放獻出了自己最寶貴的生命,所以,我們要讓和平永駐中國。

紅色經典讀後感 篇二

當我看到《燈光》這個題目時,我十分地不理解,燈光,到處都有,很普通呀,圍繞燈光有什麼好寫的呢?我帶着滿腦子的問號往下讀。讀完後,我心潮澎湃。郝副營長為了戰鬥的勝利,為了後代能在燈光下學習,為了人民能過上幸福安康的日子,他犧牲了自己。但渴望用上電燈的他,卻連電燈都沒有來得及見上一眼。

文章以“我”在天安門廣場上散步,由身後的一人説了句:“多好啊!”,引起了“我”無限的回憶。“我”當時是一名戰地記者,郝副營長為了讓革命能夠勝利,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明亮的燈光下學習,為了能讓孩子們過上幸福生活,不惜犧牲了自己年輕而寶貴的生命的感人事蹟。

小説有兩處地方,使我又感動又深有體會。第一處:他説:“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明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啊!”他將頭靠在胸前,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對未來的憧憬裏。電燈,這個詞對於見過太多新奇玩意兒的二十一世紀的新新人類,是多麼平凡,甚至是多麼微不足道啊!但在當時那個戰亂紛飛的年代,能看上一眼電燈都成了郝副營長,喔!不,應該是千千萬萬的中國英雄兒女,平民百姓心中的願望,可見,當時的條件……然而,郝副營長為了能使後代千千萬萬的人使用上電燈,自己卻犧牲了。他是多麼渴望看電燈一眼啊!但為了革命的勝利,為了人民能過上好日子,他卻不顧自身安全,用生命照亮了革命前進的道路。我知道郝營長對勝利充滿了無限的信心,同時也期望自己用上電燈,孩子們也用上電燈,在明亮的燈下學習、讀書。我感到了郝營長他很關心下一代,為了讓孩子在燈下學習,他要在戰爭中取得勝利。郝副營長和我比,我則顯得很渺小,因為我不懂得關愛他人,自從“見了”郝副營長,我就要學習他關愛他人的品質。第二處:“這位年輕的戰士不惜自己的生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我讀到這裏很感動。郝營長犧牲了,可他的犧牲是為了孩子,為了讓他們用上電燈,在燈下學習,所以他的犧牲是光榮和偉大的。他在犧牲前想的還是孩子,關心的還是他人,這種高尚的精神深深的將我折服。同時我又覺得很慚愧,以至一時説不出話來。

在漆黑的地堡裏,望着黑黑的圍牆,戰士們的心也隨着黑暗了,突然,黑暗裏出現了一星火光,雖然火光很微弱,但對戰士們來説,這是生命之光,勝利之光,可誰又知道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是郝副營長用火柴點燃了手中的那本書為戰士們照明,才是戰士們殺出了一條血路。到火光暴露了他自己,被敵人的機槍射中犧牲了,讀着讀讀着,不知什麼時候眼淚或落到了嘴角。看啊!郝副營長是多麼的堅強、勇敢,為了能然這次戰鬥勝利,為了能讓孩子們在電燈地下學習,他還沒來得及看看他渴望了好久的電燈就結束了生命。多莫難忘的人,多莫難忘的事,多莫難忘的戰鬥,它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絃。郝副營長犧牲前還沒見過電燈,真實有點遺憾。我見過電燈,所以一點也不遺憾。但我也要珍惜美好的時光,不留一點傷感。

其實,不光郝副營長具有捨己為人的精神,狼牙山五壯士也是這樣。他們為了讓敵軍不發現革命軍隊,最後拉了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了。是啊,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它是由無數前輩用生命換來的,沒有他們的拋頭顱,灑熱血,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從何而來,五星紅旗是革命前輩用鮮血染紅的。

我讀着讀着,不由得對着桌上的那盞枱燈笑了笑,説:“多好啊!”“多好啊!”這個貫穿全文,連接全文紐帶的句子,一共在文中出現了三次,使我記憶猶新而且最讓我回味無窮的一句話話,讓我掩卷沉思,原來這幸福生活這麼來之不易呀!我們就更應該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將來長大後,做一名建設祖國的棟樑之材。我下意識地望了望窗外,燈火依然斑斕……

全文讀完了,我的收穫也不少,也使我知道了革命者的精神,如果沒有他們,中國也沒有今天,所以我要尊敬我們的革命先驅者。而郝副營長的崇高品格和他心中的電燈,一直刻在我腦海深處,永遠牢記,牢記在心。

紅色經典書籍閲讀感想 篇三

雖然本書不是紅色經典,但它有一種激勵人心的力量。三大本厚厚的小説,一羣人拼搏的人生,不也是我們黨“艱苦奮鬥”精神的體現?

王健説,孫少平的求學經歷讓他觸動,一個人的生活條件再惡劣也不應該放棄精神世界的追求。餐餐只吃得起黑饃饃(最差的伙食)的孫少平,卻能做到廣泛閲讀,他的精神世界是豐富的,尤其是在與貧乏的物質條件的強烈對比下,令人敬佩。

人格的高低是不因外物的好壞而定的,孫少平從班長顧養民身上學會了這點,而不是陷入對富有人家的嫉妒中不可自拔。

他不因讀書人的身份而怕苦怕累,搬磚下煤礦樣樣身體力行,後背傷痕累累卻仍堅持挑燈讀書;他的哥哥孫少安,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向我們展示了貧困百姓如何靠自己擺脱貧窮而又不忘回報家鄉;他的妹妹蘭香懂事用功,成為本村第一個考上重點大學的孩子;他的愛人田雲霞不因身份地位的高低而輕視孫少平,反而尊敬他喜愛他,最後這個善良正直的女孩為了救人而消失在洪水中……

太多太多的普通人,詮釋着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生,我們又怎能輕視我們自己的人生呢?平凡中本就孕育不平凡,以此共勉。

紅色經典讀後感 篇四

但是,這一切都是短 暫的。在突破障礙、戰勝困難後,回顧走過的道路,我們就會領悟到,那是磨鍊 人生的火焰。多少英雄、偉人,都是在熊熊燃燒的火焰中鍛煉出來的,正如人們 常説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和保爾相比,我們在學習和生活 中遇到的困難實在是微不足道的,我們有什麼理由唉聲歎氣、停滯不前呢? 一個人只有樹立崇高的理想,造就優良的素質,並有執着的追求,在正確的生活 目標,他才不會被生活所拖累,不會被不幸所壓倒,他才會在苦難的熊熊烈焰中 堅強起來,成熟起來,去熱愛生活,去充實自己,迎接美好的明天。 我們沐浴在這明媚的春光裏,尋找往日的英雄情結,重塑“保爾精神” ,意 義非同小可。 為了我們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 讓我們以保爾為榜樣, 去煉就人生, 樂觀地擁抱未來吧! 紅色經典書籍《紅巖》 紅色經典書籍《紅巖》讀後感 我懷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動的心情讀完了《紅巖》這本書。〈紅巖〉是一部中 國軍事文學名著。它描寫了眾多革命英雄:成崗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許雲峯英 勇鬥敵,捨己為人;江姐受盡酷刑,堅貞不屈;劉思揚出身豪門卻投身革命;渣 滓洞難友團結奮鬥,敵人喪膽;白公館志士奮勇突圍,迎來黎明……所有這一切 展現在我眼前,那是多麼讓恩激動、崇敬、悲憤、感歎的畫面。 最令我難忘的是許雲峯將要被特務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寫: “死亡,對於一個 革命者,是多麼無用的威脅。他神色自若地蹣跚地移動腳步,拖着鏽蝕的鐵鐐, 不再回顧鵠立兩旁的特務,徑自跨向石階,向敞開的地窖鐵門走去。

他站在高高 的石階上,忽然回過頭來,面對跟隨在後的特務匪徒,朗聲命令道:“走!前面 帶路。”面對着步步逼近的鬼門關,許雲峯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 念更加堅定,即使海枯石爛、天崩地裂,也不會動搖。江姐被粗長的竹籤釘入指 甲縫間的刺骨鑽心的逼供, 特務們為的是想從這位重要的共產黨員口中套出有關 地下黨的重要機密,可是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了。試想一下,在那潮濕腐臭的 渣滓洞、★★白公館,近乎窒息的地牢, 在嚴重缺水的情況下嚥着發餿味的殘羹冷炙, 拖拽着遍體鱗傷, 強忍着舊膿新創襲來的陣陣裂痛……然而他們以常人無法想象 的毅力頑強地與反動派抗戰到底! 對這些可敬可佩的戰士,國民黨反動派只能給他們肉體上的折磨,卻動搖不 了他們精神上的絲毫,反而更使他們的鬥爭精神豐富起來!讀到他們的事蹟,我 無法自已,在他們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寫英語作文,花了不 少時間卻只得低分,便泄氣了;工作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或小挫折,便想到放棄。 沒有對學習、工作完全充滿熱情的我易被摧垮,總找藉口説自己是個女孩。可如 今,在紅巖英雄的光輝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鋪滿荊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 們去開拓;越是困難的時候,就越需要堅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晨星閃閃,迎接黎明。 林間,羣鳥爭鳴,天將破曉。 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 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碧綠的嘉陵江,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絢麗的朝霞,放 射出萬道光芒。”這是解放戰爭勝利後的第一個黎明的描寫。這一片生機勃勃的 景象是無數位戰士用鮮血換來的,血染紅巖,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 容易使人忘記了什麼叫英勇、堅貞。

紅色經典書籍閲讀感想 篇五

這天,我讀了一本名叫《小兵張嘎》的紅色經典讀物。這本書主要講的是,抗戰時期在冀中平原的白洋澱邊,有個村莊叫“鬼不靈”。村莊西北角上住着一位張姓的老奶奶,她有個外孫叫張嘎。老奶奶熱心腸,住的地方僻靜,常有八路軍幹部和傷員來這兒隱蔽,她就和八路軍成了親人,張嘎他很喜歡搶,很想當八路軍。

有一天,村裏來了一名名叫老鐘的八路軍,他給嘎子做了一把木頭槍,張嘎可高興了!就在這時,村裏傳來了槍聲——張奶奶被一個笆斗腦袋,蛤蟆眼,一小撮黑鬍子的日本指揮官——肥田殺害了,他懷着仇恨的心,透過種種考驗,加入了八路軍,並透過“挑簾戰”繳了一隻偽軍槍。在“鬼不靈”大戰中用計謀擾亂了敵人,用二十分鐘打敗了敵人,取得勝利!

透過這篇故事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我就應學會勇敢和堅強,此刻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今年是我們偉大祖國九十華誕,我真心祝願祖**親永遠幸福、平安!相信無數個“小嘎子”們在天堂看到這一幕,都會露出燦爛的笑容!

紅色經典書籍閲讀感想 篇六

這個暑假,我讀了鐵道游擊隊這本書,讓我深深的被那些隊員的勇敢智慧的精神而感動。這本書講了一九四零年抗日戰爭時期,我八路軍魯南軍區委派劉洪為大隊長,李正為政委,將山東臨城棗莊一帶的自發起來與日寇進行鬥爭的鐵路工人,組織成立了一支鐵道游擊隊,與日本鬼子進行英勇抗爭的故事。游擊隊專門在交通線上打擊敵人,鉗制敵人的兵力,老百姓稱他們是“飛虎隊”。“飛虎隊”的英雄們英勇全殲了日本岡村的特務隊,接着迎來了勝利。

讀完全篇文章,我記憶深刻的有日本對中國人的一些惡劣行徑,儘管是文藝作品,可能會帶有藝術加工,但是這的的確確震撼了我的心靈,讓我感受到了日本鬼子的殘忍。書中寫道鬼子整天出來,在街上抓人。夜裏冷不防檢查户口。大隊的鬼子,三天兩頭出發,到山裏掃蕩,一回來就綁着一串一串的老百姓。起初送到憲兵隊審問,一進去很少能活着出來的。以後捉的人乾脆送到南馬道大兵營了,光見用汽車往裏邊拉,就沒見出來的,槍斃了,也得有個響聲呀!住在附近的老百姓,在夜裏經常聽到悽慘的叫聲。這樣的一段話怎麼不讓人痛心,甚至還有把中國人當試驗品的片段,這簡直是國家的悲哀,讓自己國家的人民受到如此大的傷害。看到文中的中國人個個都是惶惶不可終日,害怕總有一天會死在敵人的刺刀之下。不過現在好了,改革開放30週年,我們國家越來越富有,越來越強大,這都是從前的人們給我們帶來的這一切,所以我們必須為祖國而努力奮鬥,讓我們的後代能夠過上好日子,不能再讓他們受到這樣的屈辱和痛苦的生活。

當然,文章主要還是講的是飛虎隊隊員他們的勇敢和智慧,如其中有一段他們隊在一次戰鬥中失利了以後哪,實力不佳。為了掩藏自己是鐵道游擊隊的隊員,他們放棄了自己的一些尊嚴,冒着周圍中國人鄙視的目光,向日本鬼子趨炎附勢,把大丈夫的形象完全的顛覆了。不過俗話説的好,大丈夫能屈能伸,就是受到胯下之辱也要自立自強,到最後能夠一槍殺了鬼子軍官時,也讓人大感痛快,報了一箭之仇。讓我們不禁為他們的大局觀和集體感而感動。

最後還有一個人也讓我十分尊敬,文章中一名50多的老人也能夠參加飛虎隊,儘管到最後背機槍因為體力不支還是倒在了鬼子的槍下,十分的悲慘,但是他的精神令我們感動,如此大的年紀也給游擊隊做出了不少的貢獻,讓我們也為他的死感到了些許傷感。

作為一名團員,我們要牢記這些歷史,現在中國與日本已經建立了外交關係,有了許多人到日本去留學,兩個國家也漸漸結下了一些友誼,但是這歷史我們決不能忘記。我們不從別的人身上找理由,只是因為自己不夠強的,而讓那野心狼有了可趁之機,所以不論我們是什麼年紀,我們都需要為我們的國家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讓他們變得強大,成為世界的一個強大的國家。

紅色經典讀後感 篇七

這是一部用血與淚書寫成的悲壯篇章。解放戰爭時期,在山城重慶,我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特務機關的殘酷鎮壓和迫害,但是他們不畏強敵在監獄中與之進行不泄的鬥爭。1949年11月27日,重慶解放前夕,這裏卻奏響“國際悲歌歌一曲”,200多名戴着腳鐐手銬的共產黨員、革命志士、青年學生、軍人、甚至小孩(包括只有10歲的“小蘿蔔頭”宋振中),遭到了國民黨軍統特務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鮮血染紅了歌樂山下的步雲橋、渣滓洞、白公館、松林坡、梅園。雖然他們大部分的人都犧牲了,但他們的精神激勵了剩下的革命同志堅持到了革命勝利……

《紅巖》為我們塑造了一組革命英雄的羣體形象。這些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經歷、不同性格的共產黨員和革命者,經過作者的精心刻畫,都活靈活現地以各自的形貌出現在我們面前。江姐是作者着力刻畫的一個主要人物,她對黨忠貞,對敵鬥爭頑強不屈,在危急關頭從容鎮定,對革命同志血肉情深。在赴華鎣山途中,她看到城牆上懸掛着丈夫的頭顱,雖然悲痛欲絕,但為了不暴露身份,仍舊鎮定自若地去與雙槍老太婆會面。在就義前,她平靜地與戰友們一一告別,親吻“監獄之花”,梳理好頭髮,換上整潔的藍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皺痕,而後從容走向刑場。所有這一切,讓人多麼激動、崇敬、悲憤、感歎!

《紅巖》裏面都是一些真實的人和事情,而這些人和事情同一個年代、一個時代緊緊地結合在一起。“為免除下一代的苦難,我們願把牢底坐穿”,“失敗膏肓土,成功祭蒼生”,“毒刑拷打算得了什麼?死亡也無法叫我開口”,而在這些思想當中,所實踐的都是具體的人,而這些人都不是當時一些家庭條件困難,吃不飽飯,穿不暖衣的,都是一些青年知識分子,從小都有富裕的家庭生活和優越的生活條件。但是在自己的人生實踐選擇道路當中,他們投身於社會革命,為整個國家民族和大多數的利益進行實踐,這崇高的選擇促使我們去思考,人應該怎麼去活着?人應該怎麼去奮鬥?人應該怎麼去確定自己的價值取向?以及個人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應該所盡的責任和承擔的義務?

《紅巖》裏的人物原型--歌樂山的烈士們是一個奇特的英雄羣體和文化羣體,他們幾乎人人會寫詩。在那毛骨悚然的人間地獄裏,他們拿起筆做刀槍,刺向黑暗的社會和兇殘的敵人。“失敗膏黃土,成功濟蒼生”,“從來壯烈不貪生,許黨為民萬事輕”,“願以我血獻后土,換得神州永太平”,那一首首鐵窗下的心歌無不表現了烈士們視死如歸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我們的國旗,那我們該怎樣讓我們的國旗更加鮮豔?在我們享用現代文明的時候,能夠忘記和平的生活源於血染的歷史嗎?能夠忘記曾經發生過的戰爭嗎?能夠忘記曾為此付出了生命和鮮血的先烈們嗎?能夠忘記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莊嚴意義嗎?不,不能,我們也沒有資格忘記。先輩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現在他們都已沒入歷史的長河中,那剩下的,就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要將先輩們的精神一直一直延續下去,讓我們的國旗在我們的國土上更加驕傲地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