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世説新語的讀後感高中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78W

世説新語的讀後感高中

《世説新語》讓我懂得了一個人必須有獨立的思想,以前的我害怕,害怕思想的分歧讓我與朋友最終絕裂,但是現在我開始明白我需要嘗試讓別人接受我的思想,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獨立的人。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世説新語的讀後感高中,請您閲讀。

世説新語的讀後感高中1

人生的價值究竟是什麼?

這個問題太過深奧,答案也太多。也許很多人終其一生,等到進入墳墓的那一天,也沒明白。數十年如一日,一生也就這樣過去了。那麼,來此世上走一遭,究竟為了什麼?怎樣才能算是絢爛一生?

在讀《世説新語》的時候,我看到這樣一則。兩位主人公是三國時期赫赫有名的人物——鳳雛龐統和水鏡先生司馬德操。兩位主人公是莫逆之交,德才也不分上下。龐統先生後來追隨劉備征戰四方,最終在入川時在落鳳坡被亂箭射死,。而司馬徽先生一生隱逸山林。二者均算死得其所。在這則文中記錄了二人的一次見面:

南郡龐士元聞司馬德操在穎川,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採桑,士元從車中謂曰:“吾聞丈夫處世,當帶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執絲婦之事②!”德操曰:“子且下車。子適知邪徑之速,不慮失道之迷。昔伯成耦耕,不慕諸侯之榮;原憲桑樞,不易有官之宅。何有坐則華屋,行則肥馬,侍女數十,然後為奇!此乃許、父所以慷慨,夷、齊所以長歎。雖有竊秦之爵,千駟之富,不足貴也⑦。”士元曰:“僕生出邊垂,寡見大義。若不一叩洪鐘、伐雷鼓,則不識其音響也。”

在這則文章裏,呈現了司馬德操的人生追求:不慕名利,不羨財富。這對龐統也影響頗大。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的人的追求是財富、地位等等。有人也在堅持着自己想做的事情。有人覺得坐擁億萬,富可敵國便是人生意義所在;讀後感有人覺得過好自己的生活便是意義。在這裏我不想評價某種認識或者價值觀念,每個人有自己的追求,每個人因自己的受教育程度,見識和眼界所限,有自己的價值觀。無法強求,也沒必要強求。

我想,真正能讓人尊重,真正能過好的人生,便是實現自己的期待,實現自己想做的事。不論這些事是像財富、地位這些物質的東西,還是自我實現之類精神上的東西。對於現在的我來説,人生的意義便是完成自己想完成的事,不被外界和世俗所打擾,不被別人的價值觀綁架。無論財富多少,地位幾何,真正將自己想做的事做完,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便不枉此生了。

寫着篇文章並不是為了説在讀書時感受了什麼,只是想將讀書時的思考和想法記錄下來,談不上感悟,只能算是一點想法罷。

世説新語的讀後感高中2

《世説新語》是南朝劉義慶主編的志人小説,分為36門,如《德行》、《言語》、《政事》等。其中,我覺得最富有哲理性的是記錄晉人談話的《言語》。那一句句發言遣詞,無不畢肖聲口,寥寥數語,卻能述説出一個個發人深思的道理。

書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口吃的鄧艾,自稱時便經常重複説“艾,艾……”這樣難免被人拿來取笑。有一次晉文帝也和他開玩笑説:“你總是説……艾,……艾,究竟是幾個艾啊?”鄧艾沒生氣,也沒尷尬,回答説:“鳳兮鳳兮,本來只是一隻鳳。”他用楚國陸通比喻孔子的名言,來説明自己雖然常常連連説“艾,艾”,但和孔子那樣只有一個“艾”罷了。

還有一個小故事講述的是顧悦和簡文帝。顧悦和簡文帝同歲,但顧悦頭髮早已白了,簡文帝問他:“為什麼你的頭髮比我先白了呢?”顧悦回答説:“蒲柳的資質,臨近秋天就凋零了,松柏的資質經過秋霜反而更加茂盛。”用了一個形象生動的比喻,説明了人的資質是有差異的,由此也導致了人生的許多不同。

另外一個故事講述的是身在廬山的遠公,雖然年老,但仍然不停地給弟子們講論佛經,他時常告誡弟子,説:“我如黃昏時的落日餘輝,自然不會照得久遠了,只願你們像早晨的陽光,越來越明亮!”用自己熱切的言辭和神態,將“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道理和“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印刻在弟子們的心中。……

鄧艾雖口吃,但卻不妨礙他富有智慧和哲理的表達:每個人都只有一個,應該好好的發揮屬於自己的那一份才能,做一隻鳳,做一條龍。晉文帝的一個玩笑,一個調侃,卻引出了顧悦如此富有哲理的回答:資質稟賦的不同應活出不一樣的精彩人生。遠公用桑榆之光來比喻自己,用朝陽之輝來比喻年輕的弟子,告誡我們學習是一刻也不該放鬆的……

古人善用比喻,能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把一個個深奧的道理説到透徹,又恰到好處;能把人們熟知的平凡事説得不平凡,説得有趣。這種語言技巧很值得我們去學習借鑑。

明代的學者胡應麟評介《世説新語》:“讀其語言,晉人面目氣韻,恍惚生動,而簡約玄淡,真致不窮,古今之絕唱也。”既是絕唱,定有屬於他絕唱的魅力,反覆認真誦讀這36門學説,定能讓我們受益匪淺。

世説新語的讀後感高中3

《世説新語》是漢末人物品評發展到必須程度的反映,它的不少故事是取材於魏晉時期作品《語林》、《郭子》、《名士傳》等書的。看了《世説新語》就能瞭解魏晉南北朝時期逸事筆記的資料和形式了。也能夠説它是一部魏晉風流故事集,從而起到了名士“教科書”的作用。按馮友蘭的一句説法,風流是一種人格美。當然這種人格美是以當時士族的標準來衡量的。

《世説新語》是研究魏晉風流的極好的史料。其中關於魏晉名士的種種活動如清談,品題,種種性格特徵如任誕,簡傲,種種人格追求,以及種種嗜好,都有生動的描述。綜觀全書,能夠得到魏晉時期幾代士人的羣像,透過這些人物形象,能夠進而瞭解那個時代上層社會的風尚。如《德行》中: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透過與華歆的比較,讚揚管寧淡泊名利。所以由此可看出一個人是否有高超的德行,並不是一天兩天所造成,德行是日積月累所培養出來的。有德行的故事還有許多,如情緒這方面,德行較不好的人常會以它個人的情緒為中心,情緒好時大家沒事,情緒不好時大家得遭殃,古時就有一位不管快樂或失意,都不會表現於自我的情緒上,那個人就是稽康,王戎説我和稽康在一齊相處二十年,從來沒有見過他高興或者生氣的表情。人通常得到一個不好的東西,或遇到對自我有害的東西都會閃而避之,但是有的人得到這一個東西,或者遇到這個東西也不是閃而避之。而倒黴反而還一點不會被那樣東西所波及到。瘐亮的坐騎中,有一匹叫的盧的兇馬,有人勸告他派人牽去賣掉,瘐亮回答説:“賣它必須

會有人買它,但這樣又會害了別人;哪裏可把對自我有害的東西轉移到別人身上呢?從前孫叔敖殺了兩頭蛇,就是因為不讓後人看見,從此他就成為古人樂於傳頌的佳話,我效法他不也是合理的嗎?”

《世説新語》在藝術上有較高的藝術成就,魯迅先生曾把它的藝術特色概括為“記言則玄遠冷雋,記行則高簡瑰奇”。《世説新語》涉及人物有一千五百多個,魏晉兩朝的主要人物,都包括在內。它對人物的描述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學,透過獨特的言談舉止寫出了獨特的人物性格,使之氣韻生動,活靈活現,躍然紙上。如“王戎有好李,賣恐人得其種,恆鑽其核”。僅用了16個字,就寫出了王戎貪婪吝嗇的本性。

從另一方面談,《世説新語》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由於魏晉之際品評人物重視儀容辭采的風氣較漢末更甚,所以位高名重的官僚,也往往憑隻言片語和某個細節來論定一個人的優劣,或據此而援引這個人入官,如“雅量”記載王王旬做桓温的主簿,桓温想提拔他。有一次故意突然騎馬衝之,“左右皆宕僕,而王不動,名價於是大重,鹹雲是公輔器也”。這種測驗人的方法上是奇特的,從此得出是“公輔器”的結論,尤其荒唐。又“文學”篇王衍問阮修:“老莊與聖教同異?”阮回答説:“將無同。”王衍很賞識這“將無同”三個字,即請阮修為椽。這就是著名的“三語椽”的故事。這兩個例子足證明當時重容止,言談的風氣之盛。

在虛無、厭世的思想基礎上,魏晉士大夫都消極、頹廢,或乖僻、放蕩,時時流露出生死無常,歎老嗟傷的感慨,飲酒澆愁和養生服藥,也成為一種風尚。《世説新語》從很多方面寫下了這些資料。“任誕”篇説張翰:“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及時一杯酒”;“言語”篇記桓温因見舊時種的柳樹長大,哀歎“木猶如此,人何以堪”而流淚,即足以反映當時士大夫的沒落、灰色的人生觀。此外,《世説新語》還記敍了一些人的優良品質,如荀巨伯的重義輕生救護朋友,周處為民除害、勇於悔過等。全是有好處的小故事。對魏晉統治階級的兇殘、醜惡、奢侈等也做了具體的描述。這些資料能夠為研究歷史做參考。

世説新語的讀後感高中4

從我讀書時代起,我就很喜歡看書,特別是關於散文類的書,這方面的作家很多,譬如劉墉就是比較出彩的一位散文作家。如今,我已經邁入工作的第N個年頭,劉墉一直陪伴着我的成長,從他的書中我學習到了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並融入工作、生活、學習中,讓我受益非淺。

最近,我閲讀了劉墉的新作—《世説新語》①處世祕笈,這本書的內容簡單易讀易懂,實用性很強,很貼近我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之所以劉墉這麼受歡迎,可能就是因為他寫的書通俗易懂吧!這次我想我的介紹準沒錯的,想必大家看完這本書後一定會拍手稱讚的!在我的大力推薦下,我們部門參加這次學習的員工個個都説這本書好,具體它的好在哪裏呢?請聽我一一説來,總結兩點如下:一是學習怎麼説;二是學習怎麼做。這聽起來沒什麼,但是説話藝術的學問很大,為什麼這麼説呢?就如劉墉在書中所列舉的例子吧,比如你是職員,老闆問你今天客户一共叫了幾箱貨。平常一天有一百多箱,那天特別少,只叫了十箱,你是不是很可能答:“報告老闆,今天只叫了十箱耶!”劉墉告誡説,如果你只是個小職員、小主管,你這麼説就錯了!除非你是合夥人、大主管或老闆娘,你最好不要説“今天只叫了十箱”而應該只講“叫了十箱”。為什麼呢,因為你不是老闆,你應該先客觀地把實際數字告訴老闆,下面他要跳起來或大吼:“什麼?才叫十箱?怎麼搞的?”都是他的事,你沒有資格用你的主觀去影響他。從這裏可以看出,對一個有紀律的公司,對一個領導者,或對一個需要作出正確判斷的領導階層,做下屬的都應該先提供客觀的事實。

從一個人的説話可以看出其的素質和水平,從一個人所做的事可以看出其在工作是否稱職,就如劉墉所説的有關於職業道德方面的內容,劉墉舉了幾個很簡單的例子,他説每一行都有它的職業道德,如今天你在旅館、餐館工作,不能隨便透露顧客的行蹤,這是你的職業道德,就算有人打聽,某某人是不是常來啊?你也不應該説;如今天你在銀行工作,為顧客的財務保密,是你當然的職責,雖然在電腦上,你可以看到顧客的每一筆交易資料,但是絕不能到外面去説半個字。從這裏可以看出每一個工作者都有義務替顧客做好,因為這是你的職業道德。

通過對劉墉《世説新語》這本書的學習,結合我們自身工作的實際,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不斷提高工作的服務質量和水平,使整個大家庭更加和諧美滿!

世説新語的讀後感高中5

今天在翻閲《世説新語》時,偶然翻閲到了言語第二的第27篇,感受十分深刻。

簡文帝這種適應環境,創造壞境,滿足的心態可以令我們學習。文中簡文帝説:“會心處不必在遠。”這句話的意思是:“讓人賞心悦目的地方不一定在遠處。”簡文帝的這句話讓我想起了一句很流行的現代語,那就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這一句話。有的時候,人們總是把事情或目標看得很難,或定得很遠,其實身邊就有美,我們為什麼不貼近生活,切合實際,真實地去看看這個世界呢?有的時候,有些東西,有些事情,我們有可能很努力也得不到它,因為現實擺在那裏,但在這個過程中你有可能會失去一些最基礎的東西,失去一些你曾擁有過的美好,我深刻的覺得要珍惜當下所擁有的,其實幸福很簡單。

在學習中,我們也要學習簡文帝這種創造環境的能力,賞心悦目的地方不一定在遠處。我們經常會帶的作業去旅行,在旅行時的一些時候,爸爸媽媽便會督促我們寫作業,我們有沒有説過:“這麼好玩,喧鬧的一個環境,你覺得我能寫成作業嗎?”為什麼這時我們不能像簡文帝一樣,沒有環境,那就去創造環境。這讓我想起了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案例。我有一個考上大學的姐姐,學習成績十分優異。在聖誕節那天,學校放假了,學校裏所有的情侶都出去happy了,但唯獨她拒絕了男友的邀請,獨自一人留在了宿舍。她遠離了世間的嘈雜與喧鬧,儘管窗外的嘈雜聲不斷傳來,但她靜下了心,使她擁有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事後,她説:“當窗外嘈雜喧鬧,我能避開人間的男歡女愛,靜下心來,寫一篇文章時,那是一種新的領悟和新的境界。”我深深的折服於她,折服於她這種創造壞境,淡泊的人生精神。

我想説的是:“有的時候,人人都説好的,對於你來説,不一定是真的好,只有是你內心深處想要的,對於你來説,才是好的。珍惜當下,其實眼前的也很好,如果沒有環境,我們何嘗不能創造環境呢?我們要相信,“會心處不必在遠。”其實幸福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