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精品的變形記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02W

精品的變形記讀後感

《變形計》是湖南衞視一檔生活類角色互換節目,城市少年和農村少年兩個羣體在角色互換的過程之中產生了一系列跨文化傳播問題。下面是向各位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變形記讀後感800字,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變形記讀後感800字1

今日騰訊新聞有一篇文章讓我很是痛心,90後演員徐婷患癌症去世,留下的微博寫到:”在我得知得了癌症後居然有一絲的輕鬆,我感覺我要解脱了……”這就是變了形的花季少女的心聲啊!徐婷覺得自己20_年來好像都沒有為自己活過,自己掙錢讀大學,掙錢供弟妹讀書,給父母還債買房,卻從來不為自己而花,直到最後癌症離世。

更讓我唏噓的是,這不正是卡夫卡的《變形記》裏面的格里高爾的人生嗎?變形記中,格里高爾負擔着整個家庭的債務和美好生活,每天疲於奔命,卻有一天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甲蟲,他的家人一開始是驚恐,到淡漠,最後是遺棄,大甲蟲格里高爾最終死去。卡夫卡的敍述冷靜得讓人毛骨悚然。除去兩個故事中家人的部分,我想這兩個主人公的生活相似度可達95%。

這是多麼可怕的事!一百年前大文學家的故事竟然赤裸裸地發生了,而大部分人,根本就沒留意到。我不知道現實世界中還有多少人是過着這樣沒有自我,逐漸變形的生活,但我想,在中國,這個過於讚揚奉獻精神的過度,數量是肯定不少的吧。

格里高爾是怎麼讓自己愛到變形的呢?讓我們回到小説中看看。

變形的起因是格里高爾的父母欠了老闆一大筆債,格里高爾為了替父母還債,忍聲吞氣在老闆公司做旅遊推銷員,即使早就想要辭職了,但一想到還得五六年才能還完父母欠的債,他就忍了。別的推銷員生活得像貴婦人一樣,唯有他,把家庭的所有的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壓得氣喘吁吁。然而從後面的文章我們都能知道,他的父母和妹妹都是有勞動能力,就算沒有他也可以自力更生,然而正是因為他的心甘情願地付出,他們便是理所當然的接受,不再付出勞動。很明顯,這樣理所當然的責任轉讓,是格里高爾變形的最大推力。

格里高爾的父親自從破產後就一直待在家裏,不再出門勞動,把所欠下的債都推給兒子來還,而且在兒子變成甲蟲後沒有半點憐憫,只是嫌棄,由此可見,這是個極其自私之人。

在格里高爾變成甲蟲後,他的家人不曾想過叫一個醫生,或者尋找什麼解決的方法,又或者尋找這是什麼原因。可見,這一家人已經是格里高爾寵壞的一家人,在坐享其成中已經喪失了反省能力、解決問題和感恩的能力。抱怨,自憐,是他們唯一的應對。

從性格上看,格里高爾是個過度的奉獻着,他享受於對家人過度的奉獻中,並以此為自豪。縱使要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他所操心的還是他的家人,“他消滅自己的決心比妹妹還強烈呢,只要這件事情真的能辦得到。”他最終還是奉獻了自己的生命,為家人換取了他們想要的平靜。在家人陷入破產困境時,他付出了自己的所有,為家人換來安逸的生活,即使自己內心其實想離開。在自己變形失去經濟能力沒法帶給家人安逸生活的時候,他依然站在家人的角度消滅自己這個麻煩。這是多麼感人的犧牲啊!這樣的故事放在以孝為先,以奉獻為自豪的中國,定能好好被歌頌一番。

格里高爾愛着所有的家人,卻沒有愛過自己。

他也不敢愛自己。他從畫報裏把畫着“一位帶皮帽子,帶皮圍巾的貴婦人”的話剪下來,裝在金色鏡框裏。他羨慕着別的推銷員如貴婦人般的生活,在還清債務之前都不敢為自己去爭取。他以為等還債這件事完成了之後,他便自然就可以擁有了。然而他不知道,這貴婦人的生活也是需要他為自己爭取的。

他奉獻了自己所有的愛去愛家人,卻把家人養成了一羣自私鬼,回到還債這件事上,除了格里高爾一個人在努力,其他人也根本沒有想過要為他減輕負擔,比如:父親尚有勞動能力,卻每天讀書看報,不曾想自己再付出點努力去承擔自己欠下的債務;比如,家裏明明可以先不用女僕,一起多節省些開支;比如家裏的客房早就可以租一兩間出去,貼補家用;又比如,妹妹已經到達可以自力更生的能力,完全可以做些工作而不只是在家依靠哥哥打扮自己。愛,如果沒有了共同承擔,那就沒有了愛。

從心理學上講,“本我”代表完全潛意識,表達慾望;“自我”代表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代表部分有意識,是良知和內在道德的判斷。

格里高爾變成甲蟲後,常常回憶過去臨窗眺望的那種自由,我想這是他唯一關注本我的時候。

格里高爾變形也許就是他的超我和本我無法統一而造成的。他的本我想要他多關注一點自己,“自私一點”,不要一味只有貢獻,但他的超我打敗了本我,認為本我是不負責任的。他的自我處於兩者之間,卻處理不好這二者的關係。於是,長期的內心不統一,讓他最後變了形,也正是因為如此,他發現自己變成甲蟲之後,一點都不驚訝,仍然想的是如何起牀上班。

格里高爾無疑是可悲的,傾盡所有力氣去愛去付出,貢獻了自己所有的生活甚至生命,換回來的不過是家人的遺棄,為他的死去而鬆一口氣。

我想,愛是要有付出和共同承擔的,愛是互惠的,愛是既學會愛他人,也要學會愛自己,方是對愛的負責。

如果格里高爾在筋疲力盡的工作之餘,多關注下自己,讓自己也偶爾過過“貴婦人”的生活;如果他在傾盡全力為家人還債的時候,也能意識到去要求家人一同付出努力;也許他在變成甲蟲了之後多去反省一下到底為什麼,有什麼補救方法……那麼,也許他能拯救自己,也能拯救這個家。

變形記讀後感800字2

最近幾天看了變形記,並不是電視上熱播的,而是卡夫卡的著作,主要就是講一個叫格里高爾·薩姆莎的小職員,一個清早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甲殼蟲的故事。

剛看到開頭,我以為格里高爾會非常驚恐,看着自己的手腳不知所措,可是讓我沒有想到的是,他第一個擔心的竟然是不能準時上班老闆會怎樣説自己,因為自己出生在一個不富裕家庭,就把這個家庭給自己的負擔捆綁在自己身上,在心裏已經形成了那種理所當然的思想

至於格里高爾的家人,他的爸爸,從這個事件開始到結束似乎從來沒有關心過他兒子的生死,一次因為他從自己的房間出來了就想把他打死,想象着那個深深地被父親砸在地陷在身體裏的蘋果,我想説是有多麼深的仇恨。。他的媽媽也是抱着既擔心又害怕的心理,默默的關注兒子,但是隨着時間的流逝,格里高爾沒有一絲變回來的跡象,家庭經濟的危機,大家都不約而同的達成了共識‘他現在只是一個會拖累我們的令人噁心醜陋的蟲子。‘

哦,對了,還有她的妹妹,這個對格里高爾來説以天使形象出現的女孩兒,以文中描述,好像也就他和哥哥最親近,他的哥哥也很疼愛她,我也始終相信結局會是由他妹妹做的一些努力而使格里高兒恢復了人形,只是確實沒想到提出要趕出這個’大甲蟲‘的會是她。

該怎麼説呢,也許只能説是人們對於生活對於人性逐漸麻木,就像她的妹妹,失去了本來的善良和天真,變成只為自己利益考慮的人,其實他們一家人最後變成這樣,也有那幾個租客的’幫助‘,,他們一家恭恭敬敬的待他們,最後他們找格里高爾的藉口,一分不拿錢也沒有給他們,這畢竟對於他們一家人來説是一筆很重要的收入,這也讓這一家人對格爾高裏更加厭惡,最後心力交瘁的一家人終於下了那個醖釀很久只是礙於情面都沒説出來的決定。

而這時候老媽子帶來的的格里高爾已經死了她已經把他清理出去了的消息,着實讓他們高興了一番,本來還在為誰出面為難,這下他們心裏都輕鬆了

畢竟格里高爾為這個家盡心盡力過。只是自己也沒想到會落得這麼個下場吧。命運弄人,只怪他太倒黴,卻也看清了身邊的人,付出的代價挺大的。。不知道應該説人性的醜陋還是命運的強大。可憐的人只能卑微的活着吧。

最後的結局是由於沒有了高爾格里這個負擔,也許是沒了心裏的負擔。。他們一家人生活條件好了起來,快樂幸福的生活着

這個結局真是我沒想到的。畢竟不是童話,結局不一定美好,但卻更令人深思。

變形記讀後感800字3

我讀過不少名著,其中最喜歡的是一篇看似荒唐的故事——卡夫卡的《變形記》。這篇小説我前前後後看過好幾遍,對它的人士也在不斷地改變中——

起初,我認為這是個荒唐的故事。故事中,小小的推銷員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個大甲蟲……那時年幼的我信以為真,也因此不敢入睡,也怕自己變成一隻大甲蟲。

慢慢地,它變成了一個沉重的故事。可憐的格里高爾,由於生活和職業的重壓,變成了一隻大甲蟲,終日生活在暗無天日的小房間內,父母和妹妹先後對他失去耐心,他痛苦、無助、迷茫、孤獨……他被世界拋棄了。於是,他也拋棄了世界,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當一絲陽光透過他的房間,找在他乾瘦的外殼上時,他死了……

這樣沉重的故事下面,藏着多少現代人因為生活的巨大壓力發出的痛苦呼喊啊!每次看完,我呆望着窗外的陽光,看灰塵飛舞,感歎這是多麼沉重的故事呀!是的,如今生活的壓力已成為所有人的負擔,而這,就是一個關於沉重的沉重的故事。

不過後來,我發現,我又錯了,這是一個關於善良,關於同情的故事。在喧囂的21世紀中,善良似乎成了一顆無人理睬的小草,什麼黑心棉,蘇丹紅鴨蛋,注水肉……比比皆是。而在卡夫卡,這位因為曾經父親的一句責罵就去自殺的心靈脆弱的奧地利作家筆下,我又看見了善良——着一種昔日的情懷。在格里高爾最痛苦時,他得到了妹妹同情和幫助;但後來又在失去這種善良死去。但如果人們給與他善良的同情,如果他一直得到人們的善良的同情,他或許又會變回人……我不否認,雖然在這個關於善良的故事裏,我們無法找到更多的善良的人和事,但是,透過字裏行間,是對善良的呼喚,是對善良的贊成,是對善良价值的認可!

落幕了。格里高爾在那燦爛的清晨死去,或許他已經死了很久,只是沒人發現。總之他死了,他的家人“得救”了,他們的生活終於因為那陽光燦爛的早晨而燦爛——但大甲蟲早死了。

記下吧,幾下這看似荒唐而又沉重的關於善良的故事吧,朋友,當你在這喧囂騷動的世界中忙碌時,想想那隻死去的甲蟲,去培養一棵善良的小草吧 !

變形記讀後感800字4

湖南衞視播出了一檔名為《變形記》的節目。這檔節目主要是讓山村三好學生與城市不良少年互換,體驗生活。變缺點為優點,讓山村孩子走出大山,開拓眼界,以確立自己的奮鬥目標,向理想努力,進發。

《變形記》播出了很長時間,其中的主人公數不勝數,但令我印象最深,感觸最大的算是易虎臣與吳宗宏了吧。

每個孩子都是追夢的少年。易虎臣是“家喻户曉”的“公子哥”

、“富二代”。他的父親白手起家,打拼了大半輩子才在深圳闖出了一片天地。為了不讓自己的兒子重蹈覆轍,讓兒子有一個金色而快樂的童年,他疏忽於教育,只是一味的對兒子言聽計從,他認為,只要滿足兒子的物質需求兒子就會快樂,但是,易虎臣卻成為了一個厭學,把老師當做空氣,性格煩躁不安的少年。他被室友標榜為“最不受歡迎的人”。而在思茅—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裏,求學少年吳宗宏每個星期都要背糧食到學校,從一年級開始,懂事的孩子們就自己做飯,他們吃的最多的—洋瓜,因此孩子們都是瘦骨嶙峋。他們除星期天回家以外,其餘的時間都在學校裏。學校的宿舍簡陋的讓人出乎意料,幾塊磚頭,爛牀板,破舊的被褥變成了這些山村孩子們口中的宿舍。牀上老鼠氾濫成災,肆意妄為……

白駒過隙,很快一個星期的交換生活過去了…易虎臣和吳宗宏都依依不捨的告別了自己相處了一個星期的“父母”和“家”。易虎臣回家後,一反公子哥常態,而是為父母妹妹做了一頓他們期望已久的飯菜。

假如我到了那貧困潦倒的山區別説那般勤奮的求學,就是在那兒呆上一兩天估計都會吃不消吧。我也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但是我們的條件同思茅相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當編導問起吳宗宏時。吳宗宏卻一臉風輕雲淡的説:“只有上學才會走出大山,讀書是我們唯一的機會。”

對,他説的沒錯,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將來才會成為祖國的棟樑,民族的希望,為祖國走向繁榮富強做貢獻。

變形記讀後感800字5

“一天早晨,格里高爾從不安的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躺在牀上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甲蟲。”若是在上高中之前,看到這樣的開篇,我定會覺得作者開門見山的手法的確留下了不少懸念。但是作為大學生的我總認為它有些突兀和荒誕了。

就是從這天馬行空的文字中,我讀出了人性的懦弱、變質的親情和慘淡現實的社會。當變成甲蟲後,格里高爾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樣子是否能被他人接受,不是自己的生活會不會發生變化,而是該怎樣起牀去上班、該怎樣向上級解釋遲到的原因、會不會因為下崗而影響到父親的債務。

失業在家,格里高爾過着甲蟲生活。但是,他為家庭經濟狀況焦慮,還想着給妹妹實現“美夢”。他想着,父親老了,母親生病,妹妹還只有17歲。他一聽到家人出去做工掙錢,就“羞赧和傷心得渾身燥熱”。他“受到了自責和憂愁的壓抑”,“最後在絕望中,他覺得整個房間已經開始繞着他旋轉起來,便掉下來摔在那張大桌子的中央”。

他的善良讓人感動的同時,也令人同情。要受過怎樣壓迫的人,骨子裏才會有如此懦弱的性子?

一隻蘋果砸在背上,身受重傷,格里高爾終於被妹妹厭棄。妹妹一再説“我們必須設法擺脱它”。格里高爾“懷着深情和愛意回憶他的一家人。他認為自己必須離開這裏,他的這個意見也許比他妹妹的意見還堅決呢”。格里高爾異常冷靜,他在絕望而又平和的心境中死去。面對變形,面對親人厭棄,面對死亡,格里高爾驚慌、痛苦、絕望,最終平靜地死去。從這一點看,他還是一個清醒、堅強的人。

終日生活在暗無天日的小房間內,父母和妹妹先後對他失去耐心,他痛苦、無助、迷茫、孤獨,他被世界拋棄了。於是,他也拋棄了世界。

格里高爾的死無疑是一種解脱。他的家人“得救”了,他們再也不會看到這隻可怕的甲蟲。而他自己也不用再為妹妹的夢想、父親的債務和一家人的生活內疚。這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家人們為了慶祝他的死而出門旅遊。在資本主義社會,在機器生產和生存競爭的高壓下,人被異化為非人,人的本性失落,甚至走向反面,人接受不了現實世界,現實世界容納不了人。格里高爾變成甲蟲,這也是一種象徵,象徵人的異化,人性異化,人際關係異化。在金錢和私利面前,小説表現了兩種異化:格里高爾的異化,人變成甲蟲,本性也變了,從掙錢還清父債、爭取獨立自由變為安於甲蟲生活的自輕自賤;以妹妹為代表的親人異化,親情變成仇情,善良變成冷酷。小説正是通過表現人的異化來反映資本主義制度摧殘人性的社會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