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華美德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6.96K

中華美德讀後感【精品多篇】

中華美德讀後感 篇一

興趣的是《中華美德故事》書,這本書讓我漸漸的走向了光明美好的道德世界,也讓我從一個個有趣的故事中認識到了道德的所在和它的價值。本書有很多的神話故事、精彩的童話寓言,裏面富含豐富的內容,讓我充滿好奇。

中國的歷史很悠久,它的傳統美德是最寶貴的財富。《中華美德故事》最感人的就屬《孔融讓梨》了,小小年紀的孔融就能主動將大的梨讓給別人,自己吃最小的。現在的人很難做到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另一篇故事給我的映像也很深:宰相季文,身居高位,卻以儉為榮,他穿舊衣,吃普通菜,信簡陋房,不講排場。相比之下,我們不少同學比吃比穿是很不應該的。孔子曾説過“言必行,行必果。”一個人只有説到做到才會嬴得別人的信任,我決心改掉以前的壞毛病,做一個言而有信的我。從書中我還懂得了在生活中應該遵守諾言,敢於向別人承認錯誤,知道錯了要及時改正。這本書的故事很精彩,相信每一個讀了這本書的人都會從中學到很多的知識,懂得很多的道理。

同學們趕快來讀讀這本書吧!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後感 篇二

在星期三的故事誦讀課上,我津津有味地讀着一篇《羲之墨池》。我非常佩服書法家王羲之,他每天都很早起牀,漱洗完畢就開始練字,一練就是好久,他不知寫壞了多少筆,洗筆的水像墨一樣黑。

我看完這篇故事以後,深感慚愧,我做事情就經常半途而廢。記得又一次,我看到電視裏的小朋友們在漂亮的舞台下跳着優美的舞蹈,羨慕極了,也讓媽給我提了一個舞蹈班,結果只學了一個學期,之後就覺得擺一字開太累了,就不想學了。

從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不勤奮就不可能成功。每個人的面前都有一個水池,隔岸便是成功。

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都非常優越,過着衣食無憂的日子,但優越的物質條件卻並不完全是我們成長路上的“助推器”,有時候反而是走向成功的“絆腳石”。因為,安逸會使我們只求享樂而不思進取,不知不覺中原地踏步或落到後面。

中華美德讀後感 篇三

記得肖復興曾經説過:“讀書,可以尋找一塊潔淨的宿營地,能安置我們的靈魂,可以尋找一方明亮清澈的夜空,讓我們的夢能毫無顧忌的盡情的飛翔。”在這個週末,我和媽媽一起閲讀了一本名叫《中華美德故事》的一本書,這本書它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

這本書讓我逐漸地走向了光明美好的道德世界,也讓我從一個個有趣的故事中認識到了道德的所在和它的價值。本書通過了很多的神話故事以及詩篇,寓言,童話等引人入勝的豐富內容,讓我充滿好奇心,睜開了稚嫩的雙眼,展望人生中的道德觀以及價值觀。我們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它擁有着許多傳統的美德,而這些就是我們中華人民最寶貴的財富,是必不可少的,是必須的傳承下去的。看了《中華傳統美德·儉樸篇》裏有一個春秋時期魯國宰相季文子的故事。我覺得季文子雖身居高位,卻以儉為榮。他穿的是久洗的舊衣;吃的是簡單的飯菜;住的是簡陋的小屋;坐的是瘦馬破車。他還時常叮囑家人説:“不要講排場,搞浮華,有粗茶淡飯供吃喝,衣服不髒不破就好了。”在他三十多年的宰相生涯中,保持着一貫的節儉作風。要知道,節儉難,而三十年如一日的節儉更難,更何況是堂堂一國之宰相呢?

節儉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古往今來,無數歷史名人以他們光輝的榜樣賦予“節儉”更豐富、深刻的意義。可在如今,又有多少人會懂得要節儉呢?現在的生活,人們都有了錢,可以到處去消費。消費是可以,但請別浪費。餐桌上,人們在肆無忌憚地將剩飯剩菜倒去;平日裏,有一點污跡的衣服就扔掉;一個扭不緊的水龍頭可憐得沒人理睬……人們常説:“我們要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我們一定要給下一代樹立一個好榜樣!”紙上談兵,可實際生活中又有誰還能做到呢?因此,我希望我們的中國人民能夠以勤儉樸素作為自己的道德準則,並且身體力行。

勤儉節約,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它作為文化的基因,在每個中國人的血液裏流淌,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每個中國人和自己的後代。所以,我們必須得把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讓我們的博大精深民族文化永遠地弘揚下去。

中華美德讀後感 篇四

人,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美麗。

國家,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和諧。

世界,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繽紛多彩。

中華美德,人人皆知,而中華美德也是我們共同的驕傲,共同的財富,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跡”,做為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將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優良品德發揚光大,使中華民族的文明的曙光弦揚中外。

中華美德是自身的修養,它就像一顆顆樹,只要你注重它,從點點滴滴表現它,她就會在你心裏紮根,雖微不足道,但也是必不可少。

其實中華美德體現在每個小事上,主動撿起地上的果皮,見到老師主動問好,進辦公室主動敲門,在公交車上主動讓座……

中華民族歷來是文明禮儀之邦,從古至今,孔融讓梨等典故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至高無上的美德,更説明了中華民族是一個文化之都,但是中華美德在今天,彷彿早已被人們忘卻,人們對它不管不問,就像最近在網絡上特別火的一個事例,一個樂樂的小女孩,在馬路上被車撞到了,但是卻沒有人去救她,有十一個路人眼睜睜地從小女孩的身邊走過,本來還有救的小女孩,因為路人的不盡情意又被車撞了一下,最後是撿垃圾的老奶奶把她送進了醫院,但是由於送去的太晚了,這個年齡僅幾歲的小女孩走了,這件事深深地撞擊着人們的心靈。

從小到大,一直以來父母、老師、長輩總是教育我們要繼承“中華傳統美德”,那麼真正的傳統美德是生命呢?我認為傳統美德就是愛!以愛去面對世界,尊老愛幼、樂於助人、勇敢正直——關愛社會。

我們從小接受着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人都可以滔滔不絕地談文明禮儀,可是,看着到處亂扔垃圾,看着某些人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讓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嗎?我們接受文明的教育,卻沒有履行,這跟沒有教育又有什麼區別呢,讓我們做行動上的巨人,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有一次我上學的時候坐公共汽車,有兩位老人也上了車,售票員叫到:“請車上哪位好心的同志給讓個座” ,但是這句話似乎沒有起什麼作用,沒有一個人站起來讓座,但是幼小的孩子站起來的時候,我在他們的臉上明顯的看到了窘迫和不安,隨後,也有幾個人站了起來,不僅老爺爺和老奶奶有個座位,我也有了一個座位,這件事情讓我知道了:只需一個人充滿愛心,就會有更多的人被感染的。

美德離我們並不遠,讓我們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讓我們攜手並進,一起讓中華美德永駐。

三年級學生《奮發向上 崇德向上》讀後感 篇五

同學們,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世世代代生活在中國的土地上。

我們都知道,我們現在的生活比幾千年的老祖宗過得好,是誰讓我們生活的如此自由自在?這不都是靠中華民族的祖先世世代代共同努力奮鬥的結果嗎?剩下的時間,讓我們走進《奮發向上崇德向善》這本書中看一看他們是怎樣為國家效力的吧!

1988年,政府向全世界宣佈:中國進行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成功!中國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打擊力量的國家。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背後是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我一定要向他學習,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讀完這本書後,我深刻地認識到;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有了價值觀就有了判斷的標準,讓我們沿着目標前進。為祖國做一些有益的事情,長久做下去,越做越成功,越做越開心。

讀完這本書,我還想到自己。與書中的人物相比,我的學習條件優越的多,我一定要認真對待學習中的困難與失敗,打起精神,不斷努力,堅持到達成功的彼岸。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後感 篇六

《中華傳統美德格言》一書,告訴了我許多人生道路上的道理,教會了我怎樣做人。特別是《增廣賢文》中的一句話:“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讓我深有感觸。

面對時間的奔流不息,古往今來,珍惜並善於利用時間的人是大有人在。古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把“五更雞鳴”之時,當作“男兒讀書之時”;魯迅先生則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學習上”。他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有個重要的祕決,就是珍惜時間。魯迅少時家道中落,父親重病卧牀,他不僅經常上當鋪跑藥店,還得幫助母親做家務,為避免影響學業,他幾乎每天都在擠時間,後來回憶此事,他説:“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他一生多病,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都不好,所以在他的眼中,時間就如同生命。

我的同學在學習中,利用課餘時間通讀了四大名著。問他有何經驗,他説:“我是把玩耍、上廁所的時間都擠出來看書的。”

時間老人無時無刻不悄悄從人們身邊溜過,誰也沒有力量阻止他悄然逝去的步伐。就像一首詩所寫的“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但是,事實告訴我們,只要我們願意,時間是可以支配的。就像魯迅先生説的一樣:“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相反,那些終日無所事事、隨隨便便浪費時間的人,時間老人留給他的只能是“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時間是最公正的,時間就是生命,我們一定要愛惜時間。

中華美德讀後感 篇七

暑假裏,我讀了一本好書,書名是《中華美德故事》。這本書講了許多中國古代傑出人物的美德故事。如陸績懷橘、温席侍母、曹操自勉、苗嶺女傑等,每一個故事都能讓人深受啟迪。

這本書裏的每一個人物都都有自己的美德:在閔騫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父親為了照顧小閔騫,就又娶了一個妻子,誰知後母很壞,冬天不讓他穿暖,還經常打罵他。這事被他父親知道了,他父親要把後母趕走,閔騫還為她求情;王祥的後母對他很不好,但他卻不記恨後母,還非常孝敬她。有一次,後母生病了,想吃鮮魚,但那時候是冬天,已經沒有鮮魚賣了,於是,王祥就到了河邊,脱掉衣服,用自己的體温使冰融化,終於捉到了兩條鯉魚。後母終於被王祥的孝心感動了。

讀了這一個個故事,我被深深地感動了。

想想自己平時在學校裏,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跟同學斤斤計較,過意不去,甚至鬧彆扭、吵嘴;在家裏,我和弟弟一起玩耍,又會因為一些小事而發生不愉快。和書裏的閔騫、王祥比起來,我想,我的心胸真是太狹窄了!

有一句俗語説得好: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那時候我知道退讓一下,我和同學、好朋友之間就不會發生那些不愉快了。的確,待人要寬容,同學能在一個班級裏學習是一種緣分,人與人能成為好朋友,更是一種緣分。

和善待人、寬容待人,是我們從小就要學會的。這是做人的根本。

三年級學生《奮發向上 崇德向上》讀後感 篇八

《奮發向上 崇德向善》真是一本好書,書本中拿出自己所有積蓄來建設落後的山村的段愛平,為了病人把一生獻給醫學的胡佩蘭。.。.。.一個個好人,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我感到自己一定要學習他們向善的一舉一動!

很小的時候,我常常回農村老房子玩,老家大廳中最顯眼的是“仁義道德”和一副 “處世傳家須道德,為人做事要公平”的對聯。從我記事起,那副對聯就一直沒有換過內容,只是每年除夕,太爺都會用新的紅紙認真地謄寫一次,再莊重地貼上去。當我們全家吃團圓飯前,都會大聲地誦讀這幅對聯。這樣的家訓,在我家隨處可見,木沙發靠背上、茶几上、衣櫃上。.。.。.都有太爺親自題寫的一句句名言警句,如“善事可作,惡事莫為”。“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小時候大人教我這些,我總覺得不耐煩,但經過長年的念讀,家訓的內容已讓我牢記在心。內容雖然記得了,但我從未去想他們的意義,讀了《奮發向上 崇德向善》這本書後,我終於明白了太爺的良苦用心,他是要我們牢記做人的道理。我突然想起來,我每年獲得“文明好少年”也有太爺的一份功勞,是他從小在我的心靈裏播下了崇德向善的種子。這粒種子已經在我的身上生根,發芽。

講文明,做一個正直禮讓的人;講誠信,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講善良,做一名副其實的人。古有程門立雪的尊師,孔融讓梨的尊長,三顧茅廬的恭敬,負荊請罪的謙讓。其實做到崇德向善並不難,關鍵是我們要從小事做起,要從身邊的一點一點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崇德向善像一滴水,只要我們一滴滴極少成多,只要我們人人都把這一滴滴的水匯聚起來那就成為大德大善,我們的社會就會成為文明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