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人為什麼活着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99W

人為什麼活着讀後感(精彩多篇)

人為什麼活着讀後感 篇一

在公司的組織下,拜讀了稻盛和夫先生的《人為什麼活着》,相比前面讀過的《活法》、《幹法》、《六項精進》,這本書更能系統的體現稻盛先生的思想精髓。人為什麼活着?也就是人生的目的是什麼,稻盛先生説,人生的目的在於“提升心、磨鍊靈魂”,使自己的心靈純潔,如何才能磨鍊靈魂?就稻盛和夫本人而言,他27歲創業,當時京瓷是一個新生的弱小的企業,又處於不景氣的經濟環境之中,而他自己是做技術出身不懂得經營,在這種逆境之讓京瓷公司生存下來乃至逐漸發展壯大,靠得是什麼?稻盛和夫用自己的經歷説明如何在逆境中求得生存,這是需要我們去不斷思考的一個重要話題,稻盛先生將逆境作為提升他心智的過程。因此我們應該學會在逆境中生存。

書中開篇講到稻盛與我國著名企業家王石的對話,王石問到稻盛先生的經營祕決是什麼,這個問題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想要問的問題,而稻盛先生從自己經營的經歷回答了這個問題:“不管環境怎樣變化,我都竭盡全力、拼命工作,也就是日日夜夜持續地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他這個所謂的祕決不能稱之為祕決,因為每個人都能做到,即使沒有經營才能,只要有熱情和拼搏精神,誰都可以做到。稻盛先生舉了明治維新時期傑出人物西鄉隆盛的例子,他對明治維新的成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西鄉出生於日本的一個下級武士家族,小時候被視為一個“中看不中用的孩子”,沉默寡言、不善言辭,不能溶入羣體,曾經在進退兩難之際為了義氣選擇投江自盡,之後幸運的被救,同時經歷過流放及牢獄之災,這些艱苦的環境,西鄉仍然一步一步堅持了下來。長大後成就了偉大的事業,稻盛認為其主要因素是因為小時候經歷了種種逆境。相對地我們從來不曾發現那種從小未曾受苦、不需要辛苦工作,長大以後卻能成就偉業的例子,因為這種人往往一遇到困難就被打倒了。稻盛先生還舉了著名的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的例子,他國小四年級時學道中落,被迫輟學去當學徒,但是這種逆境松下並沒有因此氣餒或自怨自艾,他儘可能努地工作,只希望得到發展。正因為年輕的

松下能夠不畏逆境,用樸實、開朗、健康的心態拼命努力工作,日後才創立了有名的松下集團。中國歷史上不乏這種例子:每個朝代更迭,開國帝王艱難的經歷,到最後在好逸惡勞中亡國正是説明了逆境的生存是人類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

公司在今年的海洋王報第11期以做勇敢的《“海燕”,不做膽小的“企鵝”》為題倡導我們學習在逆境中求生存、發展,面對目前國內國際各種經濟環境挑戰,我們要做勇敢的“海燕”,主動迎接挑戰,不能做膽小的“企鵝”,時刻都不能丟失目標。我們目前無論工作環境、資源比起稻盛、松下他們經營時面對的困難要好得多,我們沒有理由逃避困難。

今年供應鏈管理部開始實施自主經營,對產品的準時交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對各種經營產生的損失需要供應鏈自己承擔。作為工藝質量部,這好比雙刃劍,即要滿足快速交付,又保證產品質量的可靠性,在面對這種環境,我們沒有消極對待,通過不斷識別關鍵控制點,抓住產品質量控制要點,牢牢圍繞產品可靠性開展工作,在LED產品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我們對電子產品的檢測重新制定的管控要求,保證電子驅動類產品的可靠性,改變過去只注重現象管理的做法,在縮短交付週期的同時,保證產品的可靠性,這項工作也是我們今後長期堅持的工作方式。面對困難、逆境時我們都應該積極應對,這樣才能夠不斷的進步,我們員工也能得到成長。

人為什麼活着讀後感 篇二

我是活着的,能打字能思考,説明我確實是活着的,可是我為什麼活着,活着是為了什麼,這既是嚴肅的哲學問題,也是關乎我人生的基本問題,所以我要好好想清楚才行。我得老實承認我是個懶散的大學生,沒有學會學習學會品味,網上的快餐信息接受得多了,好書沒怎麼看過,以至於習慣了斷章取義。近期拜讀了稻盛和夫的人為什麼活着,一開始偶爾看到一兩句不順眼的就想反駁,但繼續看下去又覺得先生的話很有道理。他把道理一層層地剝開講給我們聽,用嚴謹的思維一步步地論證他的觀點,而他又能説得通俗易懂,再深刻的道理也不覺得晦澀。我,已深深為先生的價值觀、人生觀所折服。

先生告訴我們:人生就是一個修煉的道場,活着就是為了不斷提升自己的靈魂和心智,使其達到最高的境界,這樣,人的意識體(即靈魂)在ru tǐ死後就可以轉世託生到更好的地方,也就是説,人不僅僅要對此生的自己負責,還要對來生的自己負責,活着就是為下一個“我”尋找更好的寄託。芸芸眾生只是活着或想着要比別人活得更瀟灑,至於究竟為什麼活着,生活的意義何在?稻盛和夫在書中寫道:人生的目的在於“提升心性、磨練靈魂”,或者叫“淨化心靈”、“純化心靈”、“提高人性”、“提升人格”等等。人生目的在於“為世人、為社會做奉獻”,因為只有心靈純潔、人格高尚的人才能一輩子為別人、為社會做貢獻,而不計較自己個人的得失。

在我看來,能夠參透生死大徹大悟的人,活得達觀灑脱、自在超然,他們明白“榮枯盛衰乃世之常情”,少了“慼慼於功名”“汲汲於富貴”的辛苦,多了“寵榮不驚,得失淡然”的從容。這樣説來,有一種信仰是一件幸事!信仰不是迷信,信仰是一種強大的力量。信仰使你遠離孤獨和寂寞,信仰使你拋卻煩惱和憂愁,信仰使你的心靈不再飄忽和空洞,相反,信仰使你心存善念,信仰使你心靈充盈。信仰使你無堅不摧,無往不勝I不可以這樣認為:人是為了一種信仰而活着!我知道稻盛和夫是位成功的企業家,“以心為本”是其經營哲學中的核心概念,“敬天愛人”是他的公司的社訓。這些是做企業的道理,也是做人的道理,也正如他書中説的秉持利他之心而活。

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我們總是不斷解決問題然後又產生新的問題,有些問題總是會讓我們感到不知所措,成功的喜悦與幸福一樣,也需要和痛苦和艱難來對比。當我們遇到阻礙時,不會為此感到膽怯和失落。與其失落不如樂觀的去做某一件事情,不論結局如何,最起碼我們贏得了經驗和保持樂觀的心態,因而心懷感恩、欣然接受這個考驗並且樂觀地全力以赴、努力奮戰、不斷設法擺脱困境,心中始終相信對未來的期望。我們要如何做到不去煩惱了,稻盛和夫給出了一些易懂的方法:如果有時間去煩惱,就比別人更加努力地工作;保持謙虛絕不驕傲;每天自我反省,反省並不是意味着讓大家每天煩惱一下;以知足、感恩之心而活;秉持利他之心而活。這樣即使在遭逢苦難時不能以平和的心態接受這些命運,或者保持有個感恩的心,至少可以避免自己嫉妒和憤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