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習簡史心得體會

欄目: 黨員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22W

學習《中共共產黨簡史》第九章、第十章

學習簡史心得體會

最近,我支部對中共共產黨簡史第九、十章內容進行了集中學習,主要學習了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階段的內容,這次學習使我對黨的這一理論加深了理解。

鄧小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了“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從此,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成為把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旗幟。大會在提出經濟建設目標的同時,又明確指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徵,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表現。建設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靠繼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來保證和支持。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的基本任務是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把增強企業活力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自覺運用價值規律,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建立合理的價格體系,充分重視經濟槓桿的作用;實行政企職責分開,正確發揮政府機構管理經濟的職能;建立多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認真貫徹按勞分配原則;積極發展多種經濟形式,進一步擴大對外和國內的經濟技術交流;起用一代新人,造就一支社會主義經濟管理幹部的宏大隊伍;加強黨的領導,保證改革的順利進行。改革的決定突破了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點,確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商品經濟;充分發展商品經濟,是社會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是實現我國現代化的必要條件。這是黨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發展,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提供了新的理論指導

面對改革開放和發展商品經濟的新形勢,鄧小平提醒全黨: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警惕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蝕,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在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必須同時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在抓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決不能忽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越是改革開放,越要注意防止消極腐敗現象的滋長,加強黨的自身建設。

在社會主義的發展階段問題上,作出了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論斷,強調這是一個至少上百年的很長的歷史階段,制定一切方針政策都必須以這個基本國情為依據,不能脱離實際,超越階段。在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問題上,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強調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必須把發展生產力擺在首要位置,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在社會主義的發展動力問題上,強調改革也是一場革命,也是解放生產力,是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滯是沒有出路的。在社會主義的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問題上,強調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必須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不斷改善和加強對各方面工作的領導,改善和加強自身建設。執政黨的黨風,黨同人民羣眾的聯繫,是關係黨生死存亡的問題。必須依靠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必須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團結,必須依靠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是社會主義祖國的保衞者和建設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在經過一次次的洗禮後,更加顯現出它的真理性、正確性、指導性,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我們的國家就會更加繁榮昌盛。

中國共產黨走過八十年的光輝歷程,中國社會也在黨領導人民的長期奮鬥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結束了幾千年剝削階級的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民主;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在總結歷史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成功地走出了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是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武裝起來的,富有革命創造精神的黨;是密切聯繫羣眾,為中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奮鬥並作出最大犧牲的黨;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經得起勝利和挫折、高潮和低潮、順境和逆境的考驗,任何敵人和困難都壓不倒、摧不垮的黨;是與時俱進,站在時代前列,代表先進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鬥的黨。歷經磨難,鬥志彌堅,千錘百煉,更加堅強。在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領導人民取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社會主義的勝利,才能開創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

二〇二一年四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