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高二孝順議論文800字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26W

高二孝順議論文800字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那麼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高二孝順議論文800字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二孝順議論文800字1

是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繽紛多彩的世界;是父母,給了我們一展宏圖的機會;是父母,讓我們從牙牙學語的兒童成長為如今的翩翩少年;父母給了我們那麼多,卻不圖回報。

中國的傳統美德是孝,中國的孝道倡導的就是晚輩對長輩的孝順,正如“烏鴉反哺,羊羔跪恩“一樣。我們不是應該從小懂得如何報答父母,知恩報恩,學會感恩。林語堂曾説過:“一個自然人必定會愛自己的子女,但只有受文化薰陶的人,才會孝養父母。”我們都是祖國的花朵,祖國未來的棟樑,我們都正在受文化薰陶,所以,我們必然要孝敬父母。

那天,放學回來的比往常早,一進家門,就把書包扔在了凳子上,舒舒服服地坐在沙發上,“回來地那麼早啊?”在廚房忙碌的母親問,“嗯。”我隨便應付了一聲,便打開電視,看了起來,不經意間,看到了一位哲學家的演講節目,主題是――《孝》。好敏感的字眼。

“還記得黃香嗎?那個冬天以自己的身體為父母温暖枕蓆的孝子。還記得茅容嗎?總是將美味的食物留給母親獨自享用。還記得陳毅嗎?一位為母親親自洗尿褲和髒衣服的元帥。還記得謝延信嗎?那個細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依舊堅持的人。還記得田世國嗎?一個為患尿毒症晚期的母親捐腎救子的愛子。還記得孟佩傑嗎?一個精心照顧養母,用弱小的肩膀撐起幾經風雨的家的90後女孩。”哲學家反問着,“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孔子也提出了孝的主張??”我的心,怦然一震:他們無一不在詮釋着孝的內涵,演繹着人間的正道。他們都跟平凡,然而卻彰顯着平凡的偉大。正所謂“孝於親,所當執”。孝乃百善之首。我關掉了電視,走到了廚房,只擠出了生硬的幾個字:“媽,我幫你。”

作為學生,理解父母的辛苦,感謝父母的付出就是在恪守孝道。放學回家為累一天的'父母泡一杯茶,這就是一種孝;在父母疲憊時,為他們捶捶背、揉揉肩,這也是一種孝。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恪守孝道,或許不會像王祥一樣卧冰求鯉,或許不會像楊香一樣扼虎救父,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有一種愛,叫孝順,恪守孝道。讓這世界充滿愛。

高二孝順議論文800字2

“百善孝為先”,孝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毫不誇張地説,“孝”在我們的文化中可以排在第一位。儒家提孝,道家提孝,但孝卻不是儒家的或是道家的,他是屬於中華民族的。這源於最早的社會,最早的制度,氏族社會和宗法制使得中華民族最看重血緣,最看重家庭。而從血緣而來的,就是父母關係,就是孝了。與自己最親進的人便是父母,對父母的尊敬就變成了千百年來傳承在中華民族精神中的孝道文化了。

不論何時,從古至今,孝的地位從未被撼動過。只是在歷史的長河中,經過時間的洗滌,更加升華,完善。現代人的孝早已不同與古代人,二十四孝中的東西並不適合我們。我們的生活,理念與古人不同。

古人講孝,是要對父母絕對的尊敬,聽從,不可反對。但如今的孝是在一個平等的地位上建立的,我們尊敬父母,他們將我們撫養長大,我們孝敬父母是為了報答養育之恩。但像郭巨埋兒,老萊娛親的事情是絕對不能發生的,為了父母犧牲自己的孩子,是對人性的摧殘,對生命的不尊重。年近七十的老人,裝作嬰兒一樣啼哭,則更令人噁心。我們孝敬父母一定要在一個平等的地位上看待,不對父母絕對服從,不是父母説人麼就是什麼,更要在父母不對時積極反抗。

父母對現代人的感覺更像是老師,他們知道的比我們多,他們在這個世上活了三十年,許多東西是我們所不懂的,我們從懂事起就跟着他們學習,並且一直這樣,父母像個長輩一樣,將畢生所學的教給我們,又養育了我們,所以我們會對父母尊敬,報答。父母對我們有着巨大的影響,但我想我們也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想法。

我認為,盡孝是必須的,愚孝是不能的。

盡一份孝心,也許是在父母生病時端上的一杯熱水,也許是用小手輕捶那日漸蒼老的脊背,也許是作業本上的優加紅星,也許是父母生日時的一句祝福。或許這些小小的孝心之舉,就可以讓父母感到一絲慰籍。我們能不能認真做好每件事,紮紮實實走好每一步,讓父母少一些牽掛、少一些操勞,這都是表達孝心最好的方法,也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聲。孝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用自己的方法一起把它傳承。

高二孝順議論文800字3

提到“孝”這個字,許多人都會想到中國的一句話:“百善孝為先。”我相信每個人都知道這句話,而且有部分人還把這句話時時掛在嘴邊,但是,真真正正的做到百善孝為先的人又有多少,有多少人能夠孝順自己的父母。

在我小的時候,我的媽媽給我講過一個故事,故事內容如下:

在中國的古代,有這樣一個人,他住在一個小村子裏,家裏特別貧窮。他七歲時,他的父親上山砍柴不慎從山上跌落下來,就這樣永永遠遠的離開他,自那以後,他和他母親相依為命,他的母親每天一大早就起牀去餵雞,然後織布一直織到大半夜,他還不知道母親的辛苦,問母親要這要那,他的母親在提到他時,總是唉聲歎氣。

在他十歲的那年,一天晚上,他坐在院子裏玩,看到院子裏的樹上結果子,他就爬到樹上去摘果子,把吃剩下的果皮隨手丟在地上。第二天早上,他的母親起牀去餵雞,不料踩到他前一天晚上扔在地上的果皮。種種摔倒在地。他起牀後看到母親坐在地上,就跑過去拉母親起來,但是怎麼拉母親就是站不起來,他就跑去醫生,醫生來看之後,説他的母親再也站不起來,他的母親癱瘓。他得知這個消息後,猶如晴天霹靂,家裏唯一的親人也倒下。他看着牀上的母親,“撲通”一聲就跪下來,哭着説道:“娘啊,孩兒不孝,接下來的日子就讓孩兒來照顧您!”在那以後,他發生巨大的變化。

他母親癱瘓後的十年裏,他到處求醫,希望能讓他的母親站起來,但是以當時的醫學水平,是治不好癱瘓的。他的母親由於癱瘓又得其他病,逐漸消瘦下來,越來越滄桑,看着病牀上越來越老的母親。他發誓,就算不能讓母親再次站起來,也要治好母親身上的其他病,照顧好母親。

他四處尋求名醫,找到一位醫術精湛的醫生到他家裏為他的母親治病。那位醫生用很多方法都不知道他母親得什麼病,對他説只剩下一個辦法,那就是嘗他母親的`排泄物是什麼味道的。根據味道能得出他母親哪裏生病。他聽完之後,毫不猶豫的就去嘗,説句:“甜的。”

這才是真真正正的孝順,我希望世人不要僅僅把百善孝為先這句話掛在嘴邊,還要付出實際行動。

高二孝順議論文800字4

小弟是一個十分有孝心的人,尤其是對待老一輩。我們的爺爺外公去世很早,在我們出生很久以前。所以,在對待去世的奶奶以及現在已經94歲的老年痴呆的外婆身上,我都看到了小弟讓我覺得我做不到的孝順。

奶奶中風的時候,我們都還在讀着國小,我記得我是五年級,而弟弟是三年級。奶奶中風的第一個晚上從醫院回來,我記得那個晚上我在她隔壁抄着剛借來的學生版的《四庫全書》,那個時候我與家長的關係就已經開始不好。我依稀記得那晚,我在奶奶旁邊守候到夜深人靜,我不需要別人知道,我不喜歡他們那些大人——他們所有的大人,在我眼中他們除了自以為是和自私外就是要四處宣揚自己所謂“奉獻”,而這些更是我反感的。

弟弟不像他們,在奶奶第二次中風後我已經讀了國中,很少回來,但回來看到兩兄弟抬着奶奶到洗澡房讓她自己用一隻能動的手自己沖洗一下身子。這裏需要提一下的是,我有肉體潔癖,不喜歡跟別人接近,更別説幫老人洗澡,所以我一次都沒有幫奶奶與外婆洗過澡,我無法接受這個,而我弟弟似乎也感覺得到。不過,我還是會幫忙做着許多事情,推着奶奶的輪椅讓她出來曬曬太陽,在她從敬老院回來過個新年後離開那天早早起牀煮東西給她吃然後目送她離開。但我所做的都非常簡單,沒有弟弟們所接受的那麼難以接受。

我要説的是,上次一起端飯給外婆吃,表哥把外婆從牀上抱下椅子坐好,我拿起外婆的棉鞋子準備給她穿上,而捧着碗的小弟説他來,隨即把碗給我,他拿起鞋子,用手輕輕拍了一下外婆已經粘了沙土的雙腳再把鞋子給她套上。在我喂着外婆吃了兩口飯之後,小弟洗手回來説讓他喂。在這個過程我注意到外婆的指甲又黑又長,就去舅舅那裏找來指甲鉗。待胃口好的外婆吃完一盤飯和湯菜,我拿着指甲鉗動作笨拙地無處下手,洗好碗的小弟過來拿起指甲鉗依然是那句讓他來,一變剪着一邊説不知外婆有多久沒有剪過指甲了。

我想説,小弟雖然口頭上不會表達什麼,但是在外婆與奶奶身上,我看到了深深的感情。我做不到的、大弟弟做不到的,甚至連奶奶的那幾個兒子都做不到的,小弟都可以做到,這是讓我震撼的,但這些又明明是我和其他人理所當然也應該做的。但有些事情,有些大男子主義的男人就是做不到,不是大男子沒有男子主義的我也是做不到,而小弟可以。

高二孝順議論文800字5

個人從出生到記事到明理,都有父母的操勞。即使成家立業,父母也依舊認為你只是個孩子,即使風霜奪去他們的容顏,依舊無怨無悔。

“孝為百行首,詩書不勝錄。富貴與貧賤,俱可追芳躅。若不盡孝道,何以分人畜?”人是一種動物,但又區別於動物,因為人的感情,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東西,父母為了孩子幾乎付出了一切,毅然斬斷自己的`翅膀,關心的一切事情幾乎都是圍繞着孩子。那麼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孝順父母呢?連父母都不去愛的人是可怕的,因為他連至親之人都不愛了,那他會愛誰呢?

從古至今有無數的人曾存在過,但成為偉人並被歷史留下來的人,無不以“孝”為美德。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孝,也才會最終被銘記,被敬仰,被稱之為聖賢。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漢文帝劉恆就是以仁孝治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事事親力親為,母親卧病三年,所服湯藥皆由自己親自嘗過之後再餵給母親,母親去世之後,將自己對母親的愛全部給了百姓,其在位期間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與漢景帝統治時期被共稱為“文景之治”。

北宋著名詩人,江西詩派祖師黃庭堅,其性情至孝,母親病了一年,他日夜查看,衣不解帶,雖身居高位,依舊每日親自為母親清理便桶,蘇東坡曾評價他“瑰偉之文妙訣當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

孔子的弟子之一仲由,十分孝順,早年家境貧寒,自己常常採摘野菜食用,卻從百里之外背米回家侍奉雙親,在雙親離世之後,他做了大官,隨從車馬有百剩之眾,所積糧食有萬種之多,每當吃着豐盛的宴席,他就常常懷念雙親,説:“即使現在我想吃野菜,為父母去負米,哪裏還能夠呢?”孔子贊曰:“生時盡力,死後思念”。

知恩知孝,孟郊寫出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千古絕句;知恩知孝,曾參留下了“齧齒痛心”的千古美談;知恩知孝,一代始祖舜才能“孝感動天”。高爾基曾説過:“時間可以讓人丟失一切,可是親情是割捨不去的,即使有一天,親人離去,但他們的愛卻永遠留在子女靈魂的最深處。”人的一生短短數十載,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就一番驚天偉業,但至少我們可以孝順父母,切莫要子欲養而親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