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我與文明校園演講稿多篇

欄目: 演講稿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49W

我與文明校園演講稿多篇

我與文明校園演講稿1

初來時,校園並非現在這般面容,那時的校園雜亂而無章:道路旁的灌木叢內可能隱藏着一個個食品包裝袋;校園裏的小賣部中總是擁擠到讓人無處落腳;鈴響後的樓道里總是馬上奏起各種各樣的交響樂……但現在,校園似乎煥然一新,連枝頭的樹梢都似乎換上了新葉!

我是多久才意識到這個巨大變化呢?或許是在乾乾淨淨的道路上時;或者是看見路邊的盆栽中花開正旺時;又可能是發現操場逐漸有秩序時。這種變化,這種脱胎換骨的變化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而是在暗處,偷偷地,一點點一點點地進行着。

又是放學時刻,播放了一遍又一遍的鈴聲再次響徹整個校園,頓時,地面似乎震了三陣,樓上樓下紛紛響起了一陣陣馬蹄踏地般富有節奏感的聲音,到處都沸騰地喧鬧着。我只身一人閉眼擠入人潮中,想象着之前擠人堆時的那種孤舟在大浪中推擠的感覺,可等了許久卻不見來,睜眼一看,發現大家都一個接一個地有秩序地下樓梯,絲毫不顯擁擠。

我隨着人潮捲到樓房前的停車場。我遇見了一個老師,他夾着幾本書,表情嚴肅地走來。我心裏頓時打起了鼓,一下一下,又重又沉。可沒等我的大腦作出分析反應,嘴中早已蹦出“老師好”這幾個字,老師衝我揚了揚嘴角,點了點頭,從我身邊走過,不遠處又傳來幾聲不約而同的“老師好”三個字。不知什麼時候向老師問好似乎已經紮根在了我們的心裏。

停車場上,原來東倒西歪橫七豎八的自行車現在卻停放得整整齊齊,像一隊整裝待發的哨兵,在陽光下閃着光。推車從坡上走下去。雖然沒有了以前騎車的那種威風凜凜,但微風從耳邊刮過,沒有騎車人“快閃開!”的呼喊聲,似乎也悠閒適意了不少。

我正拿着手中的廢紙團,瞄準正前方不到一米遠的垃圾桶。一陣風吹過,我使勁一擲,紙團扔在垃圾桶上,卻又彈落下,落在草叢中。我望着濕淋淋的草地和在雜亂而長的草叢中的紙團,遲疑了一會兒,正糾結着要不要去撿,朋友卻已經跑進草叢,將紙團拾起,丟進垃圾桶,拍了拍手上碰到的塵土,笑着説道“誒,這可不義氣哦,下次該你拾了。”我撓着頭,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看着草地,草叢中整潔如初,再想起我剛才的行為,一時羞愧難當,枝頭鳴叫的小鳥也似乎在批評我,我的臉一下燒得通紅,都可以與道路兩邊紅豔豔的鮮花相比了。

走出校園,望着整潔的道路、花壇、過道,看着盆栽中一朵朵可愛的小花,憶起校園內剛發生的種.種,情不自禁地在心底讚歎我們廣昌二中的形象了。

高高的旗杆上,垂下頭的紅旗悠悠地飄揚起來……

我與文明校園演講稿2

在我幼小的心田中有一座美麗的文明校園。學校的教學樓在大門的南邊,兩邊有美麗無比的大花壇,中間是一塊塑膠操場,旁邊是讓我們運動的足球場。鮮豔的五星紅旗在操場上冉冉升起,同學們在操場上盡情玩耍,讓歡快的笑聲盪漾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我心中的文明校園是十分安全的。學校的大門是自動身份掃描驗證的,不會有陌生人隨隨便便進入校園,讓我們生活在快樂安全的校園環境裏。同學們每天上下學都能有次序的排好隊,不擁擠、不打鬧。讓校園裏處處充滿歡聲笑語,同學們都能團結互助,互相禮讓。

我心中的文明校園是積極向上的。每天早晨進入校園就能聽到同學們朗朗的讀書聲,上課時同學們能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一個個都能刻苦學習、天天向上。下課時,同學們在操場上活動,有的踢毽子、有的打籃球、有的丟沙包……每一位同學都在這樣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我心中的文明校園是誠信友善的。同學們認真學習,刻苦努力,不抄襲同學作業,考試時不東張西望,不經他人同意不隨便亂拿別人東西。同學之間互助友愛,不以大欺小、以多欺少;當同學有困難時,積極伸出援助之手;師生之間要互相尊敬,見到老師要問好。讓文明之花在我們每一位同學心中綻放。

同學們,這就是我心中的文明校園。讓我們攜起手來,從身邊的點滴做起,讓我們的校園更加美麗!

我與文明校園演講稿3

一縷清風,一片亮麗,一面微笑,一校文明,一片和諧。

高大的榕樹為你撐開清涼的大傘,嫩綠的小草向你吐出清清的芬芳;潔淨的小道讓悠閒你我心情舒暢,明亮的教室向你我傳遞朗朗的書聲;微笑的語言讓大家享受温馨,平安的環境傾注着黃如論中學的和諧吉祥。

這不是夢境,這不是幻想,這是你我的希冀,是創建文明縣城所要達到的目標,也是我們文明學校的理想環境。做文明人,行文明事,讓我們的縣城早日成為一個文明潔淨的城市,讓黃如論中學成為每個學生嚮往的理想校園。

行動起來吧,趕快行動起來吧,從我做起,從你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倡導文明,養成良好的習慣。習慣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我們的綜合素質,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才能得到社會的肯定。整潔你的衣衫,微笑你的面容,文明你的舉止,嚴於律己,做個“德才兼備”的人。

關注你的班級,那是你我的家,不要讓門窗蒙上灰塵,不要讓天花板掛上蜘蛛網,不要讓掃帚成為金箍棒,不要讓手中的紙團成為籃球。

在短短的五年裏,荒地變成了美麗的校園。它傾注了無數師生的心血,你忍心丟下手中的廢紙,去玷污它的一塵不染嗎?你忍心大聲喧譁,去打破它的寧靜和諧嗎?你忍心亂踩花草,去破壞它的青綠嗎?你忍心做出一些不文明的行為,去破壞它的和諧嗎?我們需要一個清幽寧靜,井然有序的校園環境。我們是學校的主人,為建設美好校園而應做出我們自己的一份貢獻。

1、講文明禮貌,不口出髒言,不説嗆人話;

2、講文明衞生,不亂丟垃圾,不隨地吐痰;

3、講文明行車,不超搶強會,不亂停亂放;

4、講社會公德,不損壞公物,不踐踏草木……

我們是家之學子,國之棟樑。我們要爭做文明學生,從自身做起,帶動全體同學,讓文明充滿校園的每個角落。

我與文明校園演講稿4

校園是我們學習文化的地方,也是我們學習文明言行的地方。文明之花在校園處處可見,文明的故事層出不窮。不信,請你隨我到校園裏去看一看,聽一聽。

早上,同學們揹着書包高高興興地來到學校。走進校門,只聽見同學們紛紛在跟門口的值班老師在打招呼。“老師好!”“老師早!”那話語是多麼清脆。校園裏,值日的同學正在清掃道路。看他們掃得多認真呀,他們把校園當成了自己的家。咦,花壇旁和垃圾筒旁分別站着兩位少先隊員。他們在幹什麼呀?走近一瞧,原來他們是在教低年級的小朋友不踐踏花花草草,不亂扔紙屑。

來到教室,同學們坐在位置上專心地看着書,有的預習、有的複習。我看見陳靜怡去交英語作業時,不小心把鍾偉嘉的書撞到了地上。陳靜怡馬上彎下腰,撿起書,説:“對不起。”“沒關係。”鍾偉嘉笑着説。

中午,悦耳的鈴聲響了,放學了。回家吃飯的同學排好隊在路隊旗手的帶領下有秩序地向校門口走去。在學校吃飯的同學,在生活委員的帶領下,排着隊伍,走到食堂用餐。各班同學來到餐桌前,輕輕地翻凳,輕輕地坐下,等着分飯的老師給大家分飯。吃完飯,同學們刮乾淨餐盆,到水籠旁沖刷。同學們深知節約用水、愛惜糧食的道理,因此,大家儘量不浪費水、不浪費糧食。

吃完後,我們進了教室,有的看書,有的寫作業。上課鈴響了,我們就安安靜靜地等老師進教室。放學後,乘校車的排着隊一個個地上車,不爭搶座位,同學之間互相照顧着。不乘校車的,則排着隊,跟老師説着再見,走出了校門。

多麼文明的校園,多麼和諧的校園。讓我們人人來爭當文明少年,人人爭做文明事,讓文明之花在全社會開放。

我與文明校園演講稿5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積澱,遺留下來的不僅僅是泛着墨香的四書五經和歷史氣息濃厚的文化古蹟,更有淵遠流長的文明禮儀。似一陣清風拂面,清爽馨香,我們自幼在這個文化內涵豐富的禮儀之邦受到薰陶,熟讀唐詩宋詞的我們體味起承轉折的韻律的同時也要深掘文明禮儀的內涵。培根曾言:“把美的形象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吧,只有這樣,美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擁有德行合一的文化氣質,方能顯現出萬眾矚目的耀目光芒。

日常生活中文明似乎只是人們口中熱議的話題,但卻無絲毫髮展。從幾年前的醉駕,到如今的擾民廣場舞,乃至“地鐵鳳爪女”,文明從來都是眾人關注的焦點,自詡為文明古國的中國從來都不缺乏關於文明的議題。然而,文明真的僅僅是通過對不文明現象的指斥與苛責顯現出來的嗎?更多的人僅僅是對此稍加品評,待三分鐘熱血的激情褪去後便又繼續走進自己的生活當中去,那麼新聞曝光的意義何在?不文明的行為舉止可能會危及自身生命安全,如“中國式過馬路”,但更多的是造成社會的潛在危機。試想,一個被喧攘的廣場舞音樂所充斥的城市會是個宜居城市嗎?一條被酒駕司機所霸佔的街道會讓行人放心通行嗎?一列充斥着食物混雜氣息的列車會是人們出行的理想選擇嗎?文明的發展需要的不是旁觀。

文明的社會構建更需要公共服務系統的日趨完善。近日網絡上曝出的地鐵母乳餵養遭訓斥的新聞引發熱議,被指出“在公共場所暴露性器官”的母親與孩子是無辜的,那麼應該受到批判的是什麼呢?應該是尚未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要知道在歐洲的發達國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都設有母嬰室之類的服務項目,既有效地解決了人們的生活需求,又避免了尷尬發生。台灣的公汽改革也驗證了類似的道理,幾個大學生覺得上公交時的擁擠有損國民形象,於是以身作則遵守秩序,卻發現收效甚微,甚至適得其反。在政府下令增加幾條公交線路後,情況才稍有改善。因此,與其苛責人們,倒不如反思自身建設的漏洞與缺陷。

文明禮儀的意識要自幼培養,同時良好的政策也行之有效。“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抱着這種思想為孩子前途奔忙的家長有多少意識到了禮儀對於孩子成長的意義?棟樑之才固然可貴,但倘若滿腹雄才偉略的哲人無法掌握基本的禮儀,豈不是貽笑大方?對於生活方式已成固定格局的成年人而言,還當的鼓勵政策也不失為靈丹妙藥。海南的一個小村莊裏,昔日骯髒混亂的景象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垃圾分類、秩序井然的和諧景象,這便是獎勵政策結出的甜果。我們不加讚賞的同時也要以之為榜樣,廣泛推廣,只有這樣,美好家園的建設才不僅僅只是個夢想。

六十五年前一位年輕人用自己的短暫一生闡釋了文明禮貌與奉獻精神的意義,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也應傳襲其文明的特質,做雷鋒精神的繼承人,讓三月的春風永遠在人們的心田上吹拂,讓温暖的春光融化心靈的堅冰,讓和諧社會的光芒照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