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世界航天日的演講稿(新版多篇)

欄目: 演講稿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88W

關於世界航天日的演講稿(新版多篇)

關於世界航天日的演講 篇一

一代代航天人在航天“試驗田”中勤懇耕耘,心有天地經緯、腳向浩瀚天宇,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艱苦奮鬥,在反覆試驗求索中砥礪前行,在精益求精攻關下追求卓越,敢闖難關、勇開新路。一個個航天員在嚴格系統全面的訓練中學經驗、強本領,飛天遨遊、出艙行走需要紮實的功底,需要他們具備過硬的心理素質和強健的體魄,寒來暑往的刻苦訓練讓他們擁有超強的意志力與自信心。為了偉大的航天事業,航天工作者與航天員,將艱辛與曲折作為事業發展的“階梯”,以志氣鍛造骨氣,以骨氣厚積底氣,在接續奮鬥中實現航天事業更高水平的創新與突破。

從“神一”的發射成功到“神五”“神六”“神七”的宇宙之行……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成果豐碩。在“追夢”的道路上,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征途,每一次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當然,前所未有的挑戰難度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魯迅先生曾説:“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由雙腳踏出來的,是一步一個腳印開拓出來的。從1956年中國航天事業發展至今,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是發展中一以貫之的堅持,是推動航天事業發展壯大的核心競爭力。走前人沒走過的路自然少不了彎路,闖前人沒闖過的關也必然少不了挫折,成為先驅,方能成為先鋒,唯有敢闖,才能闖出新天地,搶佔“新高地”。

偉大事業孕育着偉大精神。回望航天事業發展史,無論是“東方紅一號”的成功發射,還是神舟系列載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成就;無論是北斗衞星導航系統的全面建成,還是“嫦娥”奔月與“天問”探火,從大膽設想到成功實踐,無不彰顯着中國與時俱進的航天實力。中國的航天事業從艱難起步到艱辛跋涉再到取得輝煌業績,在浩瀚太空中留下的是中國身影、中國足跡,在航天事業的發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這種精神與力量必將引領着14億中華兒女萬眾一心齊奮鬥,激盪起磅礴偉力,奮進新徵程,逐夢新時代。

關於世界航天日的演講稿 篇二

年10月12日4點32分,神舟6號宇宙飛船準確、安全地降落在內蒙古主着陸場,兩位航天員 ——費浚龍、聶海勝健康出艙。

讓我們為神六的凱旋歸來,為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的又一次巨大成功表示熱烈的祝賀! 年10月 12日上午9時,隨着發令員一聲“點火”,矗立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的長征火箭呼嘯而起,直衝雲天,把兩位航天員費浚龍和聶海勝乘坐的神舟六號飛船送入了預定軌道。今天凌晨,神六飛船在繞地球飛行 77圈後,成功返回地面。

這標誌着:我國已成為除俄羅斯、美國外,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在瑞雪中成功啟航的神舟六號,體現了中國特色和技術進步。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從神五到神六,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太空飛行,短短2年間3位中國航天員相繼翱翔太空,中華民族已經奉獻給了世界一個自強不息的奇蹟。這是中國人的驕傲!這是中國人的自豪!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詩仙李白的豐富想像而今已變成現實。在這舉國歡慶的日子裏,作為未來的建設者與接班人,除了歡慶、除了敬佩、除了自豪,我們還應該思考些什麼?我想,楊利偉、費浚龍、聶海勝等航天員以及戰鬥在航天一線的科學工作者,他們所表現出的“航天精神”,正是我們每一個人所要學習的。

首先,我們要學習他們那頑強的意志。航天員在做超重耐力實驗時那浮腫變形的臉,呼吸困難時緊咬的牙關,噪音環境下強制入眠,那超常的心理素質,無一不讓人震撼!這是向人類極限能力發出的挑戰。他們應當是我們心中的英雄! 其次,我們要學習他們那廣博的知識。作為一名航天員必須經過近乎苛刻的選拔,算得上萬裏挑一。

更難的是,要掌握涉及30門學科的理論知識。沒有刻苦的學習是不可能成功的。正是七年磨一劍。他們應當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再次,我們還要學習航天員為科學事業獻身的。精神。楊利偉曾説: “在飛天的征程上,不僅充滿了艱辛,風險也時刻存在,許多勇士還為此付出了生命。

但是征服太空是航天員的神聖使命。”在耀眼的光環背後,更多的是奉獻和犧牲。所以,他們應當是我們人生的偶像。 所以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或在你暫時還落後於別人時,請你想想這種“航天精神”我相信,你一定會把困難踏在腳下,把勝利握在手中! 每當我們遙望夜空,總會引得我們無限神往,何時能到月球上嘗一嘗吳剛捧出的桂花酒?何時能親眼一睹寂寞嫦娥舒廣袖?

而今,希望將變為現實,年、年或許還要更早,或許那時,你們中的一位會坐在神舟N 號上,帶着全中國人的夢想飛向月球。努力吧,學子們,有了航天精神,你一定會一飛沖天!

優秀演講稿世界航天日 篇三

敬愛的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小時候,我愛看天上的星星,喜歡在夏天的夜空,找獵户座的“腰帶”和金牛座的“右眼”。

長大後,我知道了天上還有很多其他星球,我一直很好奇,九大行星究竟是怎樣運行的?我還想知道,木星真的是體積最大的嗎?金星真的是温度最高的嗎?

後來,我知道進入太空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夢。當我來到北京,走進中華航天博物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我瞭解了從火龍出水、渾儀,到萬户的火箭載人飛行實驗,從近地軌道的小型“長征一號”火箭到我國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火箭每一次成功升空都代表祖國航天事業的重大突破。

我驕傲,因為我們擁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我自豪,我的祖國創新實力雄厚,科技進步令世界矚目。我也深深被科學家們的辛勤付出所感動,黃大年爺爺放棄了英國優越的物質條件返回祖國,在手術前病牀上仍然堅持工作,與時間賽跑;“中國天眼”工程的發起者和奠基人南仁東爺爺,身患重疾仍親臨工程現場,邁過重重難關,終於實現了中國擁有世界一流射電望遠鏡的夢想。科技創新的背後離不開科學家們廢寢忘食、默默無聞的勤奮耕耘。

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好少年,一定要刻苦學習,勇於戰勝困難,努力實現更偉大的航天夢,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關於世界航天日的演講 篇四

日曆翻到了2030年。這時,全球人數已達到了30多億。温室效應急劇加快,海平面上升,大量土地被吞噬,綠色越來越少。地球上除了河流湖泊之外,大部分被公路、房子佔滿了。人們連呼吸都覺得有些吃力,吃飯更成了問題。地球已經無法滿足人類的生存,因此,中國嘗試到月球上探索居住的地方。

我很幸運被這次探索行動選中,因為此時我已經是一名卓越的航天科學家。我和其他幾位科學家懷着激動的心情坐上了“神州30號”。我們雖然都身穿厚厚的宇航服,但行動還是很靈敏,因為這航天服是特殊材料製成的,很輕便。“轟隆,轟隆”幾聲巨響,我們離開地面,升入空中,地球離我們越來越遠,飛船穿過雲層向月亮的方向前進。我透過窗户往外看到一片浩瀚的宇宙,我看見火球一般的太陽,它最大。接着看到地球。哦,那就是我們的地球,看上去是一片藍色的汪洋。鄰邊有金星、木星、水星等。

哦,到吃飯時間了。船長給我們每人發了一盒壓縮餅乾,這能吃飽嗎?我們幾個都疑惑地看着他,他點點頭。嚐了後,才發現原來這種餅乾不同於普通餅乾,是壓縮而成的,密度大,熱量高,營養豐富,是專門為我們製作的。船長讓我們做好降落的準備,因為馬上就要到達月球了。

月亮並不像晴朗的夜晚時,我們看到的那麼明亮,當飛船在月球落定時我們就好像達到了一個無聲的漆黑的世界,這裏到處坑坑窪窪,沒有土壤,沒有水,沒有植被。我們下了艙,小心翼翼地踩在月球上,開始了我們的勘探行動。我用手掰下一塊礦石,遞給其它幾位科學家。我們一起回到艙裏,進行了化驗。結果令大家欣喜若狂,這裏真的有可以孕育生命的物質存在。多好啊,我們真的可以搬到月球上去住了。我隨手把一面紅旗插到月球上。心裏想:哈哈,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又一次登月!

“叮咚,叮咚”可惡的鬧鈴吵醒了我,我揉揉眼睛,哦,原來不過是美夢一場。不過我覺得夢想,一定會實現的!

關於世界航天日的演講稿 篇五

二零二零年七月二十三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發射成功。“天問一號”內的火星車祝融於二零二一年五月十五日成功登錄火星烏托邦平原。截至目前,祝融號火星車已行駛超過一千米,共獲取約10GB原始數據。

從屈原的《天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中華民族就對宇宙有着無限的嚮往。如今我們正在用實際行動來回答古人對太空的疑問。火星車祝融在火星的成功着陸,填補了中國沒有火星探測車的空白,這對於中國航天事業來説意義非常重大。

祝融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被尊為最早的火神。以祝融命名,也有“祝願美好未來,融匯古今中外”之意。中國第一次向火星發射探測車,僅一次便直接成功,中國航天人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火星車與環繞器分離再進入大氣,配平翼展開,開傘着陸器展開,緩速下降成功着陸。這一系列流暢的過程都是中國航天人團結協作,共同努力奮鬥最生動的註腳。從中國的第一顆衞星“東方紅一號”到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再到如今我國的天宮空間站和火星車祝融,這都是中國航天人為國爭光,報效祖國精神的續賡綿延。

即使有了現在的輝煌,也不要忘記我們曾經的落後。1958年便説:“我們也要造人造衞星!”並於1965年正式開始研製,經過五年的不懈努力,在1970年4月24號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衞星。在這之前,美國蘇聯都不看好中國,不願給我國提供任何幫助。這其中的任何零件都是我國航天人自主研發和製造的,當時的艱苦難以想象,所以現在我們的科學技術更不能落後!

祖國之美,祖國之好,不僅因山河壯麗而美,也不僅因人之友善而好,還有中國人的精神。中國人自強不息,定有美好未來,定能融匯古今中外,令世界刮目相看!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肩上的責任更加重大,我們一定要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去開創更加光明的未來。

關於世界航天日的演講稿 篇六

“鬥志昂揚”,這是我看見中國航天人在任務面前的精神,這是他們對中國航天事業的無限熱愛與不懈追求。在困難重重的研究道路上,他們不畏困難,連續作戰,在無數設計方案中尋找那個最好的最成功的設計方案,努力尋找合適的製作材料和發動燃料,他們正在用最辛勤的'汗水讓中國的火箭發的更高,走的更遠。看見他們的拼搏與努力,我不由得為之動容,相信你也會被他們的精神所打動吧!

“百折不撓”,這是中國航天人在遇到挫折時不放棄,不氣餒的精神。“人無完人”,事情也不能一次做到最好,中國的航天人正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創新,試驗。他們憑藉着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精神向着成功邁進步伐。雖然這次我國的長征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失利,但一次不代表永遠,正是因為這次的失敗才能為下次的成功做好基礎,查缺補漏,這樣中國的航天事業才能穩步發展。我相信在不久,他們一定會成功的。

談了這麼久的航天精神,我想作為中學生的我們不正應該去學這些精神嗎?在學習的道路上,不乏艱難險阻。一個睏倦的早晨,一個疲憊的夜晚,一道頭疼的數學題,一張位居後位的成績單。這些都是我們會遇到的,或許,我們會彷徨,我們會無措,我們會想過放棄,但我們仍在堅持,苦苦的拼搏。你能課下之餘整理課上積累的知識,並敢於向科研人員寄出,我認為你很優秀,善於思考,見解獨特。但我希望你能在成績面前不自滿,永不懈怠,從不告敗,因為這才是航天精神的生動詮釋。

人生很短,學習很長,那我們共同努力,帶着偉大的航天精神一起踏上征程吧!

鬥志昂揚,堅韌不拔,永不懈怠。 這些都是我眼中的航天精神,讓我們一起祝願祖國的航天事業越來越好!

關於世界航天日的演講 篇七

回想年9月29日9時,我坐在電視機前,親眼目睹了“天宮一號”的發射。那振奮人心的一刻,是中華民族意義非凡的一刻,我不禁感慨。

“天宮一號”的發射成功,意味着中國首個自主研製載人空間試驗平台的啟動。回望整個中國航天史,自1956年二月錢學森首次提出,“東方紅一號”、“神舟五號”等一系列衞星飛船相繼出現,一幅關於中國航天的宏偉藍圖展現在世界舞台,這是民族偉大復興的體現,引億萬深愛祖國的同胞自豪!

航天夢自然是中國夢,如果説宇宙飛船是一艘渡輪,那麼航天員則是掌舵人。由此可見,培養優秀的宇航員是多麼重要。

劉旺是“天宮一號”的其中一位對接人員。關於他,似乎有講不完的故事。他出生在一户普通農家,儘管生活水平不高,但成績仍然優異。在他讀高一那年,收看了老山英雄先進事蹟報告團的報告,從中讓他深刻地感悟到祖國的神聖與更加堅定愛國的信仰。

此因,他的內心漸漸積澱下自己的嚮往——做一名優秀的航天人,可是這並非易事。在此後多年,從飛行員一步步靠近這個夢想。終於在一次失重測試中勝出,取得了稀少的名額,並在以後的訓練中,連續通過嚴格考核。從此,劉旺的航天夢正式開啟了。經過多少次失敗和磨礪,不屑一顧地捍衞心中的信仰。在自己的航天領域獲得多項榮譽,不虧於“時代楷模”這個稱號。他能夠得到成功的根本原因不就是對祖國熱忱與愛嗎?無數航天人的愛國信仰成就了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航天夢,中國夢。中國夢的促動力是強大的,它會讓人的意志變得堅不可摧。

這樣的愛國信仰會讓中國在未來的時間裏,建造宇宙國際空間站。甚至可以在任何一顆星球中行走,如履平地。期待這一天的來臨。

在這個時代,每個中國同胞都擁有一份自己的愛國情懷。我們都應該像航天員[]一樣,挑起時代重任,揹負理想,砥礪前行,爭當未來的主人,為中國夢增光添彩。

優秀演講稿世界航天日 篇八

敬愛的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從小到大,我看過楊利偉叔叔等優秀的宇航員登上太空。因此,我有了一個航天夢,夢想着能乘坐天宮二十四號在浩瀚的宇宙自由自在的遨遊。不僅可以以解開我心中的疑惑:外星人真的存在嗎?流星雨是怎麼在宇宙中形成的?金星是什麼樣子的……還可以體驗在飛船上生活的樂趣:睡覺要睡在睡袋裏,吃東西好像擠牙膏……想着想着,我不知不覺地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夢中,我坐的飛船正要起飛,“三,二,一,發射!”地面上的人越來越小,漸漸地消失了,我穿過大氣層,夾到了外層空間。這時的地球煥然一新,湛藍的一片一定是大海,綠色的是大草原,黃色的是……

很快,我在月球下了站。月球一片灰濛濛的景色,且有大大小小的洞;犬牙形的環形山就好像沙漠一般。我在月球塵土裏種了一些種子,看看它們會有什麼變化。種下的玉米比地球上的高几十倍,簡直快趕上一棵大樹了!西紅柿有的大過足球,有的比乒乓球還小呢!

突然一個全身綠色,長着觸角的外星人,走過來,對我説:“袁霖,該吃飯了!我揉了揉眼睛,再一看,原來是媽媽。這只是個夢啊,多麼希望這個夢是真的,但我這個航天夢還沒有圓,我長大一定要成為偉大的宇航員。

關於世界航天日的演講 篇九

回溯歷史,漫天星斗寄寓着中國人幾千年不絕的嚮往追求;時至今日,早已一路繁花似錦,鬱鬱葱葱……

君不見,“兩彈一星”,載人航天,“天和駐空”“祝融探火”?君不見,追天攬月,千年夢想,泱泱華夏,今朝夢圓?君不見,“北京明白”,高健躥紅,航天精神,激勵向前。一項項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輝映中華民族砥礪風雨的奮鬥,鑑照英雄兒女擁有攬月摘星的夢想。中國青年,朝氣蓬勃,當續前人九天之魂夢,繪吾輩奮進之青春。

胸懷祖國,勇於攀登,航天精神託舉中國人民邁向浩瀚寰宇。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舉目回望,郭永懷投身彈道導彈研製,在飛機失事時他用身軀保全了國家重要科研資料;放眼當下,高健自少受航天精神的影響,作為總調度,為“神舟十二號”指路引航……“神五”飛天,“神六”出艙,“嫦娥”取土,一代代航天人在航天精神的引領下,矢志報國,迎難而上,跨過急流險灘,穿過驚濤駭浪,讓深邃星空一次次留下中國人的印記。

精益求精,一絲不苟,中國青年將航天精神傳承發揚。

飛天夢想照進現實,只因中國人的航天奮鬥從未停歇,只因中國人的航天追夢永不止步。中國空間站核心團隊,平均年齡38歲;北斗系統攻堅團隊,平均年齡35歲;“長征五號”研製團隊,平均年齡不足30歲……一代代青年堅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厚植“樹高千尺有根,江河萬里有源”的家國情懷,一絲不苟地傳承航天精神,並在航天精神的激勵下不斷續寫中國航天新的篇章。

積極修為,艱苦歷練,吾輩青年將接續航天精神,奮鬥展風采。

“在不懈奮鬥中再創佳績,在競相奮鬥中革故鼎新,在團結奮鬥中集智聚力。”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值此之際,我輩青年當弘揚航天精神,從航天精神中汲取精魂堅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衝勁,篤定“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持定“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幹勁,從嚴律己,潛心鑽研,甘作拓荒牛、老黃牛、孺子牛,用奮鬥繪就美好青春。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言:“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闊,非一流之歸也!”願吾輩青年,鮮衣怒馬,後浪滾滾,攜星光盪開宇宙,讓廣袤的銀河中長久閃耀着那束航天精神之光!以長江為憑,讓黃河作證:中國人民正在航天事業長足進步中書寫璀璨華章,中國青年也必將續九天魂夢,繪奮進青春。

優秀演講稿世界航天日 篇十

敬愛的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我有一個夢想,它像一顆種子,播撒在我幼小的心田裏,他已經生根,發芽……那就是我的航天夢,長大了想遨遊太空。

前不久,“神舟八號”載着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三位叔叔繞地球四十六圈後,於九月二十八日安全返回,實現了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後,世界第三個獨立以本國研製的太空飛行器,把本國宇航員成功送入太空的國家,我看那激動人心的出艙鏡頭,心裏是多麼自豪。我多想成為一名宇航員,坐着自制的飛船去探索宇宙的奧祕。想着想着,我迷迷糊糊地入睡了,在夢裏我看見,我乘着“勇敢飛天號”在星際間穿梭,我看見美麗的地球表面上那藍色的海洋,綠色的大地,也看到了寸不生的沙漠。

我又來到了一個星球上,只見那兒有許許多多黃黃的東西,原來我在宇宙裏,我,遊呀遊,來到了土星上,更有趣的,我看見了外星人,一個又高又大的人,我想那應該是外星人的領頭,他説:“我們用優質的純氧、石油……來交換你們地球的舞蹈、音樂怎麼樣,我説好的。

我沉浸在無比幸福和自豪中。突然媽媽把我叫醒了,“起牀了”。上學要遲到了,原來真是一場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