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2民族團結主題演講稿多篇

欄目: 演講稿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21W

2022民族團結主題演講稿多篇

2022民族團結主題演講稿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一個團結和睦的民族家庭》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一曲優美動聽的“愛我中華”唱出了十三億人的心聲,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祖國大地,安定祥和,到處奏響民族團結的凱歌。

我們的國家大多數是漢族,在內蒙古有着眾多的蒙古族,而庫倫就是蒙漢雜居的地方。那麼這裏的民族團結又將是怎樣呢?那就先從我的家説起。

我是個漢族女孩兒,奶奶在九年前去世了,在七年前爺爺又給我找了個蒙古族後奶奶。據説他們是在“福緣寺”一見鍾情的呢。

婚後,雖然倆人感情很好,可是各自只會自己的民族語言,後來爺爺教奶奶學漢語,奶奶教爺爺説蒙語。功夫不負有心人,時間不長,爺爺奶奶居然蒙漢兼通了!就連姑姑們回來也學起了蒙語,偶爾一句話一半用蒙語一半用漢語,有時引起人們鬨堂大笑,真是其樂融融。

每逢春節,爺爺的拿手好菜滿桌擺上,奶奶的蒙古族餡餅黃圓透亮;那大盤的手抓羊肉升騰祝願;那大碗的奶茶飄着濃香;那大塊的奶酪裝滿幸福;那大口的奶酒盛着豪情 。

爺爺的一句漢語祝福真摯到永遠,奶奶的一支蒙古族歌曲婉轉悠揚。我愛我家,我愛爺爺,我更愛奶奶,因為奶奶不僅讓爺爺的晚年更加幸福,讓全家快樂,而且因為奶奶的一份愛的牽引,給了我們更多的民族之愛,澆開了民族團結的盛開之花。

我愛漢族的節日風情,我更愛蒙古族的傳統風俗。這就是我的蒙漢之家,這就是我充滿祥和、充滿民族氣息的幸福之家,這就是我們民族團結的真實故事。

俗話説:一滴水能映出太陽的光輝。在我們庫倫地區,這樣的家庭何止我家!蒙漢兩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共同建設我們的家園,使經濟增長速度持續上升,諦造了安代之鄉、蕎麥之鄉的美稱……的確,正因為我們全國五十六個民族同胞們和睦相處,友好互助,才促使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我愛我家,我更愛多彩的中華之家。你看:那蒙古族的安代舞,那傣族的潑水節,那雲南的歌會,那維吾爾族的新疆舞……現在我們各民族人民,誰也離不開誰,正攜手共進,共同建設着美好的家園,共同營造着和諧的社會!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我愛我家,我更愛一個團結和睦的民族之家。

謝謝大家!

2022民族團結主題演講稿篇2

各位老師,全體同學,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民族團結一家親。

民族團結一家親,是我們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事實也是如此,因為我們的國家本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56個民族,56種習俗,56種語言,56種文化,把祖國的大地裝扮的五彩斑斕,把祖國的天空描畫的壯麗燦爛。誰能説流行樂壇上沒有維吾爾族音樂歡快的旋律?誰能説時尚元素中沒有各個民族特有的色彩?而我們生活在新疆的各族羣眾,更能深深體會到各民族一家人的親情。就拿我們學校來説吧,我們身邊有很多少數民族同學和老師,大家和睦相處,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共同學習。

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是在鄉村,還是在縣城,和少數民族作鄰居的家庭比比皆是。如果讓我們的同學講講鄰里關係,熱情好客,彼此尊重一定是大家共有的話題。民族團結的故事平常而又温馨,多的講也講不完。

我們多麼幸運,因為出生在這樣一個繁榮富足和平美好的時代;我們多麼幸運,因為和許許多多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一起,感受着不同的文化,創造着共同的未來!

民族團結,是維繫中華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民族團結,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民族團結,是推動中華民族共同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最 偉大的不朽的靈魂!民族團結一家親,讓我們共同建設美好的家園!

謝謝大家!

2022民族團結主題演講稿篇3

每年的今天走進金成校園,一定會被滿校的歡歌笑語所感染。因為,今天是金成外國語國小舉行民族傳統文化節的日子。

每當這個時候,我的心都激動的不能再激動,當老師説起牀了,我們飛快地穿上少數民族的服裝。走向班級的道路上,被眼前的裝飾吸引了,令我身臨其境,彷彿走到了由56個民族所築成的大家庭,許許多多的小夥、少女走向各自的民族教室裏。

今年的主題是“民族大合唱”,由六年級所有班級組合在一起,彝族的傳統節日是火把節,理所當然少不了火把的道具,大家拿着火把站在舞台的兩邊,繞着一圈跑起來,將整個舞台展現的淋漓盡致,台上的“彝族”姑娘將優美的舞姿展現給大家,我們的表演結束的時候,台下的觀眾們都報以熱烈的掌聲。

可是,天空不作美,原本的陽光明媚,轉眼間變成了傾盆大雨,猶如六月天,孩子的臉説變就變,我們只好轉移地方,這時,最令我感動的畫面映入我的眼前,幾十位家長撐着傘搭成了“千人傘路”,為了讓同學們避免淋到雨。我們與家長們的心是在一起的。

到了室內的場地,活動照常進行,節目還是一樣的精彩,還是一樣的熱烈。終於到了壓軸的,最激動人心的環節,全校同學合唱《愛我中華》,唱的多麼宏亮,飽滿,跳的是多麼氣勢,優美,此時此刻,我們全體金成師生的心是連在一起,我們全體民族的心也是連在一起的!

享受完美味的午餐後,我們開始到各個班級遊園參觀,彝族的火堆火炬,苗族的歌舞音樂,傣族的潑水熱情,數不勝數,讓我記憶最深的就是蒙古族,一進門,一個巨大的羊頭在我眼前,下面放着許多美食美酒,據説,這是一個祭祀儀式,裏面還有奶酒和奶幹,最重要的,還有羊肉串,吃着美食,瞭解各民族的地域知識,讓我受益匪淺!

活動結束了,快樂的瞬間,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祝願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明天更加燦爛輝煌!

2022民族團結主題演講稿篇4

清晨,我走在路上,看看一幅幅民族團結宣傳畫,心理不禁流過一陣暖流。

我想到了我在公交車上看到的一幕。周目我去補習班上了公交車。一個維吾爾族大爺和漢族爺也一起上了車,車裏很擠,一個空位都沒有。

他們顫顫抖抖地走在了兩個少年的面前。很巧,這兩個少年也一個是漢族,一個是維吾爾族。

我心裏想着:“他們會不會讓位給老爺爺們呢?”出乎意料的一幕發生了,兩位少年不約而同地站起來了,眉目清秀的漢族少年把位置讓給了維吾爾族大爺,而濃眉大眼的維吾爾族少年把位置讓給了漢族大爺,兩個人並排站到了一起,看了一眼對方會心地笑了。我看着他們倆人的笑容,我的內心似乎刻上了重重的四個字,民族團結。

是的,民族團結正式現在社會最強調的,更是最需要的,路上隨處可見關於民族團結的標語,提示語。可是有幾個人放在心上呢?

很少很少,很多人都認為,民族團結也就説説而已,不需要自己來維護。是的,公交車上的事很少,小到幾乎沒有人去發現,沒人觀察。

可是,現在社會需要的就是這種小事,雖然看似很小,卻能夠使我們的社會更加穩定,使民族團結的風氣在烏魯木齊,在新疆,甚至是在中國都發揚光大。説到這裏,我想到了我的姐姐。

我姐姐在天津師範大學讀大學,她是一個爽朗,熱情的維吾爾族姑娘。雖然在我姐姐的學校裏維吾爾族同學不多,但是因為她很熱情,性格也很好,自然身邊有了很多的朋友,可是她最好的朋友是張暢姐姐。是的,她是個漢族姑娘,可是她們倆卻像親姐妹一樣親密無間。

他們的學校有漢餐和清真食堂,我姐姐自然要去清真食堂吃飯,而張暢姐幾乎每天都陪我姐去清真食堂吃飯,雖然清真食堂裏的飯菜種類很少,但張暢姐一次也沒説煩,更不會抱怨,至今為止,張暢姐很少去漢餐吃飯。因為我姐一個人在異鄉,而她的舍友們家都在天津本地,每次到節假日,我姐總是一個人在寢室,很孤獨。為了改善這一情況,張暢姐把我姐帶到她們家去住。

我們總説,張暢姐和我姐在求學的道路上在天津相遇是命運般的相遇,值得珍惜。張暢姐也為了瞭解對新疆朋友的成長環境,加深和朋友家人之間的感情,今年暑假正準備來新疆,來我家。當然我們家人也歡迎她到新疆,到我家來做客。

我看着他們倆人,總會想,她們倆真的是兩個不同民族的人嗎?平時他們就像一家人一樣互相關心,互相關愛,彼此促進,一起進步。可能他們經常在一起學習,一起生活,長相方面也開始像彼此了。或許這就是真正的民族團結的典範。就算不是同一個民族,也把不同民族的朋友當做自己的家人,互相學習民族文化、風俗,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我認為,民族差別並不是一個隔膜,不會阻擋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發展,社會的進步,而是一個捷徑,是文化交融,使我們各民族之間縮短距離。把不同民族的朋友,當做自己的家人,更是我們應該做的。

民族團結離我們並不遠,只要我們用心去維護,我相信,我們的新疆人,我們的中華兒女在祖國的懷抱裏更像一家人一樣安全地、快樂地生活。讓我們一起去努力吧!願民族團結之花處處盛開。

2022民族團結主題演講稿篇5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的祖國在漫長的歲月裏,孕育了長青的山川,長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萬萬的中國人。 作為一箇中國人,可堪自豪的事實在是太多了。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所以我今天演講的題目就是《承繼傳統美德 弘揚民族精神》。

一. 愛國、氣節

列寧説:“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愛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説是集中地體現了中華民族氣節。古往今來 ,多少仁人志士為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在愛國和氣節方面為後人作出了榜樣。 諸如卓有見識的林則徐,血染吳淞口的陳化成,維新被殺的譚嗣同,推翻帝制的孫中山,橫眉冷對的魯迅,抗日獻身的張自忠,以及無數為國捐軀的共產黨人都體現了這一民族愛國精神,他們是中華民族之魂。

浩然正氣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歷久不衰執着追求的完美精神氣質。南宋文天祥的述志詩《正氣歌》以其浩然正氣與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邪氣”鬥,與元統治者的威脅利誘“邪氣”鬥,留取丹心照汗青。共產主義者李大釗“要為人間留 正氣”,大義凜然犧牲在張作霖的屠刀下。著名詩人朱自清臨終前雖貧病交加,也以其浩然正氣餓死不領美國糧……

“祖國再窮,我也要為她奮鬥,為她服務。”這是一切愛國科學家的心聲。 國外科學家紛紛迴歸祖國,要為新中國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錢學森面對美國方面的關押、軟禁、監視,毫不動搖;華羅庚放棄在美國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謝絕英國老師讓他攻下博士學位再回國的勸告……

以上種種愛國、氣節的實例,滲透着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她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華歷史上面對物質世界的誘惑及權勢的威迫,小則賣友求榮,大則賣國求貴也大有人在。這就要求我們時時刻刻都要以祖國和民族利益為重。

二. 奮發、立志

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要有奮發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決定了一個人,一個 民族,一個國家在前進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斫梓染絲,功在初化”説明一個人的成長與其少年時代有密切聯繫,歷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偉人在前去廣州革命根據地,途經長沙寫下的《沁園春.長沙》 ,其中“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表現出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併為之奮鬥終身。十九歲的周恩來所作“大江歌罷掉頭東”也體現了他改造舊中國的遠大志向。可謂少年壯志凌雲。

當個人、民族、國家處於逆境時更應奮發立志。司馬遷曾 總結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 《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違遷蜀,世傳 《呂覽》;韓非囚秦,《説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這些是發憤立志的最好例 子。“卧薪嚐膽”的 故事 更顯現了從逆境中走出來的可貴精神。迭經優患的中華民族始終堅強地屹立於世界之 林,“卧薪嚐膽”的志向,多難興邦的信念,堅韌不拔的精神起了多大的激勵作用啊!

有志者事竟成。但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國家民族為出發點、為歸屬,才符合傳統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奮發立志既要從大處着眼,更要從小處着手,從自我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在人生途中不斷地砥礪操行,完成大志。這就要求我們胸懷鴻鵠之志,奮發圖強。

三. 改革、創新

中華民族雖遭受過外族的入侵和列強的蹂躪,但她卻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於不敗之地的偉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與中華民族跟隨時代潮流、勇於改革創新的傳統美德是分不開的。

被譽為“中國十一世紀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對北宋中期以來積貧積弱的現狀,大膽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與中國封建社會儒家正統思想是何等的針鋒相對。王安石這種反對守舊,勇於進取的思想及大膽變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領先於時代,為後人推崇和尊敬。

中華民族同時又是一個善於不斷吸取其他民族、國家先進文化,勇於創新的一個民族。近代的林則徐從中國反侵略戰爭和國際交往的需要出發,組織翻譯整理成《四洲志》,成為我國近代第一部比較系統的世界地理書籍。策劃海防時也先着手調查西方情況,這對打破長期以來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封閉愚昧狀態,為中國人認識世界和學習西方長技,邁出了堅實一步。直至陳獨秀開創的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民主”和“科學”;李大釗宣傳介紹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把馬列主義原理同中國革命 實踐 相結合,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之路,都體現了中華民族改革、創新的優良傳統。

歷史告訴我們,要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既離不開生養、哺育我們的這塊黃土地,也離不開及時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進文化。這就要求我們鋭意進取,敢於和善於改革創新。

四. 勤學、好問

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極為豐富,這與古人的勤學是分不開的。錐刺股是先秦縱橫家蘇秦好學的故事。蘇秦為吸取廣博知識,夜以繼日發憤苦讀,當睏乏時,以錐子刺腿,用來振奮精神,堅持學習。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蘇軾的“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都説明勤學的道理。

讀書光好學還不夠,還需善疑好問。孔子從小入太廟“每事問”。他主張“疑思問”,“不恥下問”。荀子把“不知則問”和“不能則學”相提並論。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學不行,不問不知”。他們都把學和問聯在一起。不學不問怎能成為學問家,學貴在問,這樣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由此看來,勤學好問對我們中學生來説是尤為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中多思考,大膽質疑,逐步形成勤學好問的良好品德。

五. 勤儉、廉正

勤儉、廉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漢唐時期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的勤政、勤儉帶來了國力的強盛、經濟的繁榮,與前朝秦隋的窮奢極欲導致覆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古人云:“節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表明中華民族對勤儉與奢侈鮮明的善惡態度。()

不為金錢或物質所惑,不為權勢所動,終身保持廉潔、清正的節操,這就是廉正。明北京保衞戰中的于謙,“要留清白在人間”。他為人間留下了兩種清白,其一是為民族為國家不計個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時嚴於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風。由於北京保衞戰有功,他受到賞賜還加官進爵,但都被他堅決推辭,後遭讒陷抄家時卻是家徒四壁。于謙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不僅贏得世人崇敬,於今天也深有啟迪。從他身上可以看到中華民族傳統的勤儉、廉正美德得到昇華。

作為優良的道德傳統,勤儉和廉正在今天更要發揚光大。這就要求我們從一點一滴中學會勤儉,培養廉正的美德。

六. 敬長、知禮

敬長即尊敬長輩。敬長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李大釗曾説過:“……我不主張兒子對自己行孝 ,可是我疼愛自己的老人,因為他撫養了我,教育了我,為我付出過很大的心血,疼愛自己的老人這是人之常情 ”。而今天敬長傳統美德更應提倡和發揚,這是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風 範。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又是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我國人民從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席以待”“ 倒履相迫”“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深刻反映了這一點。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常關係的準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能真誠待人也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衝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説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衰退 ,與一個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民族相容嗎?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 是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關鍵所在。

2022民族團結主題演講稿篇6

每年5月春暖花開時,新疆各地的民族團結教育蔚然成風。説到民族團結,我的眼前忽然閃現《冰山上來客》那熟悉的電影畫面,那悠揚的旋律“花兒為什麼這樣會紅?”在腦海裏一遍遍回放。因為在我們身邊也住着一羣,同樣信仰伊斯蘭教的教民。他們的孩子和我同上一所國小,一個班級。同在藍天下,我們牽手同行。有一天,我曾高興的對爸爸説:“我們班新轉來兩位哈薩克族姐妹。”也許語言不通,剛開始她們對同學們的關心顯得很冷漠。獨坐靜想,她們需要的僅僅綠色圃中國小是尊重。不勝其煩的打擾讓誰也會不高興的。我試着用一顆理解的心去對待她們,真的獲得意外驚喜:原來她們是那樣的熱情善良。不會的問題我們共同探討,燦爛的笑容花兒般綻放。有一次,姐姐指着牆上的畫問我:“張虎是誰?”我説就是我呀!她用本民族的文字把我的名字寫在紙上。我珍藏着,雖然現在還無法讀懂,但是相信有一天我能。同學們,打消你的疑慮吧,現在就行動起來。走進這些少數民族同學的心中!將心比心,你會覺得天更藍,地更寬。我們的未來更令人憧憬。在這片和平的土地上,讓民族之花盛開,讓花兒更紅。至情無言,大愛無聲。我們是祖國的未來,讓社會變得更加和諧安定,請付諸行動吧。維護民族團結,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

2022民族團結主題演講稿篇7

尊敬的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如果你問我:“你最愛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我最愛我們的祖國”。歷史的長河記載了中華民族的曲曲折折。回首新中國五十五年的艱難歷程,中國人民是在困境中追尋着黎明的曙光。面對這麼多年的風雨滄桑,作為華夏子孫,我們驕傲,我們自豪!我們可以挺直腰桿,拍着胸脯,字正腔圓地向全世界莊嚴宣告:“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堅強不屈的民族,一個偉大的民族,一個大有發展前途的民族!”

一位偉人説過:“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讓我們沿着時間隧道逆向而行,重新感受一下這段不平凡的歷史吧。

新中國成立初期,進業凋敝,百孔千瘡,工農業生產及國防科技等方面極為落後,國民經濟蕭條至極。對此,中國人民沒有退卻屈服,而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信心百倍地投身於建設祖國的洪流之中。為了支援國家建設,遠居海外的華僑積極捐款捐物,許多科學家放棄國外的優越條件毅然回國,為祖國科技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北京申奧成功,令世人矚目;神舟的昇天,使中國的國際地位日趨提高;雜交水稻新品種的實驗成功,填補了世界農業科技研究領域的空白,為世界農業的長足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