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生生物總結多篇

欄目: 學生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4.97K

學生生物總結多篇

【第1篇】中學生生物實驗課外活動總結

中學生生物實驗課外活動總結

生物實驗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在教學過程中和生活實踐中的問題為載體,利用課餘時間,創設科學研究的情景和途徑,引導學生通過實踐的感受和體驗,形成積極探索、主動獲取知識的學習態度,進而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自主的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一、活動課題確立的指導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提出新問題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看舊的問題,都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因此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進行自主的探究並獲得體驗的重要前提。生物實驗課外活動的課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確立。

1、從好奇心中發現。生物實驗課外活動是以學生的興趣和感知為基礎的,是由學生的動機激勵和指引着的過程,也就是在活動現象的後面體現着學生的動機,而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慾又是推動學生進行創造思維的內部動力,是創造能力培養的前提和關鍵。因此要善於“積累”學生的好奇,為活動的開展提供素材。例如:在開展與教材有關的魚類探究活動之後,引發了學生想更多瞭解的課題,有“魚有條件反射嗎”、“魚是怎樣冬眠”等課題。

2、從生活中提煉課題。要把課題的確立與學生實際生活密切聯繫,利用生物學知識探索生活實踐中遇到的生物問題、社會熱點等,這也是生物實驗課外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例如:當學生家中發現老鼠時,總是千方百計地消滅,可尋找取材方便、用時短的捕鼠方法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對付幼鼠。為了解決問題,一些學生形成了“探究捕捉鼠方法”的課題組,在老師的指導下,從老鼠的生活習性出發,他們很快就找到了用糖果“誘鼠入罐”的簡單無害的方法。

3、在比較中發現。將兩個或若干個研究對象放在一起,必要時放在基於條件相同或相近的環境條件下進行比較,從而尋找它們共同具有的本質屬性或探求發現它們之間所存在的差異,並進而發現造成或引發共性或差異的原因。在生物實驗課外活動中,比較發現法是常用的一種方法。例如:以“魚能在陸上呼吸嗎?”為題,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魚的鰓在水中和陸上的差異,進而在探究中形成鰓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4、教學疑難點中選擇。學生學習的過程是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科教學必須強調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個人體驗,注重學生的主動實踐,積極探究和合作交流。而開展探究性教學,往往在課時上受到限制。因此課外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應設法服務於課堂教學,可以將教材的重點難點轉換為問題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的課外學習,在探究中發現,在活動中提高。例如:植物莖對水分的輸導較容易在課內探究,而對有機物輸導探究需要較長的時間,所以組織“植物莖對有機養料的運輸探究”對課堂教學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

5、從知識拓展上選擇。要把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有機的結合起來,把課內課外都作為是培養學生能力的不可分割的整體,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在鞏固和發展學生課堂所獲得知識的同時,進一步拓展知識和進行探究,使教材成為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載體。例如:在學習“外界條件對植物呼吸的影響”後,組織“蔬果保鮮方法”課題探究。

6、換角度法。不同的學生由於對生活和知識的感受和體驗不同,往往有着不同的思維方式,對某一事物的認識具有不同的觀點,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進行多角度的探究活動,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的思維、能力不斷得到開發、訓練,讓學生養成科學的態度、發散性思維,形成良好的創造品格。例如“探究影響葉綠素形成的外界條件”等課題。

二、生物實驗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

組織開展生物實驗課外活動的形式是豐富多樣的,應根據學校所在地區環境條件和可能提供的條件,選擇開展適當形式的課外探究開展。

1、集體活動。一般在野外自然環境和社會熱點問題的探究時,以班級集體活動較為適宜,視情況還可以分成若干小組,尤其是條件充足或實施週期較短的探究活動。如氣候對校園植物的影響、家鄉生物資源的調查等,也可以結合學生的野外社會實踐活動進行。

2、小組活動。由於國中學生知識、能力、經驗等方面的侷限,完全自發地、獨立開展生物實驗課外活動有許多困難,因此應堅持積極引導與自願相結合。一般由學生自願報名參加,每週安排二課時的活動量,小組人數一般十人左右為宜,選出組長,在活動中由組長實施組織工作。這是開展生物實驗活動的主要形式。

3、獨立探究。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法自由地、開放性地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有關的生物學知識的過程。獨立探究的目的,在於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在學生個體獨立探究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小組或班級集體範圍內,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方法及過程,相互討論分析,揭示知識規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這類課外活動主要適用於已有知識基礎上的拓展性探究。

三、幾種主要的探究方法

1、實驗探究法。實驗探究的目的是引發學生主動探究,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創造性,引導學生在情感、認知等方面積極投入到學習的全過程中,給學生思考的情緒,給學生質疑、想象的空間,給學生探索、發現的機會。實驗探究模式一般方法就是:情境創設→提出探究問題→自主探究→合作討論。這是進行生物探究性課外小組活動的主要方法。例如:在學習魚類時,以活體實物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和條件,激發學生的興趣、情感;在情境中設置“探究鰭在魚生活中的.作用”,啟發學生學會觀察;在實施自主探究中,給每一個學生獨立思維、探討問題的時間和空間,體現個體學習的多樣化,培養學生獨立探究的能力;在討論、交流中知道,通過無關變量控制的對照實驗是獲得結果的最科學方法。

2、網上查閲法。網絡的信息容量大、速度快、範圍廣,更不受時間、地域、探究材料的限制,在學習的方法和途徑上都具有開放性。要善於運用現代化的手段來開展課外活動,電腦網絡的普遍運用,為搞好生物探究性課外活動創造了有利條件,並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內在的需求。例如,各類生物資源的調查。這種方法既適用於集體性的探究活動,也適合學生的獨立探究活動。

3、參觀考察法。結合本地資源的實際和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將相關的探究課題預先佈置給學生,使學生在形成探究方案的基礎上進行實地的考察活動,既能密切知識與實際的聯繫,又能在運用中得到更多發現。

四、生物實驗課外活動舉例分析:“有機養料在莖內的運輸途徑的實驗探究”

1、前期準備。提前三週佈置學生本節內容,重點是閲讀“樹木的有機養料是通過樹皮中的某種結構來輸送的”,並佈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實驗探究方案,一週後交指導老師。

2、設計探究方案。尋找解決問題的實驗方案是活動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對於某一具體的探究活動來説,應根據探究活動的性質進行設計,將有關的活動按一定的階段進行恰當的排列,並討論設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準備好相應的材料。

【第2篇】高二學生生物考試總結

高二生物知識點: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名詞:

1、基因突變:是指基因結構的改變,包括dna鹼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改變。

2、基因重組:是指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

3、自然突變:有些突變是自然發生的,這叫~。

4、誘發突變(人工誘變):有些突變是在人為條件下產生的,這叫~。是指利用物理的、化學的因素來處理生物,使它發生基因突變。

5、不遺傳的變異:環境因素引起的變異,遺傳物質沒有改變,不能進一步遺傳給後代。

6、可遺傳的變異:遺傳物質所引起的變異。包括: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

語句:

1、基因突變

①類型:包括自然突變和誘發突變

②特點:普遍性;隨機性(基因突變可以發生在生物個體發育的任何時期和生物體的任何細胞。突變發生的時期越早,表現突變的部分越多,突變發生的時期越晚,表現突變的部分越少。);突變率低;多數有害;不定向性(一個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發生突變,產生一個以上的等位基因。)。

③意義:它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也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④原因:在一定的外界條件或者生物內部因素的作用下,使得dna複製過程出現小小的差錯,造成了基因中脱氧核苷酸排列順序的改變,最終導致原來的基因變為它的等位基因。這種基因中包含的特定遺傳信息的改變,就引起了生物性狀的改變。

⑤實例:a、人類鐮刀型貧血病的形成:控制血紅蛋白的dna上一個鹼基對改變,使得該基因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 ——發生了改變,也就是基因結構改變了,最終控制血紅蛋白的性狀也會發生改變,所以紅細胞就由圓餅狀變為鐮刀狀了。b、正常山羊有時生下短腿“安康羊”、白化病、太空椒(利用宇宙空間強烈輻射而發生基因突變培育的新品種。)。

⑥引起基因突變的因素:a、物理因素:主要是各種射線。b、化學因素:主要是各種能與dna發生化學反應的化學物質。c、生物因素:主要是某些寄生在細胞內的病毒。

⑦人工誘變在育種上的應用:a、誘變因素:物理因素---各種射線(輻射誘變),激光(激光誘變);化學因素—秋水仙素等b、優點:提高突變率,變異性狀穩定快,加速育種進程,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狀。c、缺點:誘發產生的突變,有利的個體往往不多,需處理大量的材料。d、如青黴素的生產。

2、基因突變是染色體的某一個位點上基因的改變,基因突變使一個基因變成它的等位基因,並且通常會引起一定的表現型變化。

3、基因重組:

①類型:基因自由組合(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基因交換(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

②意義:非常豐富(父本和母本遺傳物質基礎不同,自身雜合性越高,二者遺傳物質基礎相差越大,基因重組產生的差異可能性也就越大。);基因重組的變異必須通過有性生殖過程(減數分裂)實現。豐富多彩的變異形成了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4、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不同點:基因突變不同於基因重組,基因重組是基因的重新組合,產生了新的'基因型,基因突變是基因結構的改變,產生了新的基因,產生出新的遺傳物質。因此,基因突變是生物產生變異的根本原因,為進化提供了原始材料,又是生物進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基因重組是生物變異的主要來源.

高二生物知識點:染色體變異

名詞:

1、染色體變異:光學顯微鏡下可見染色體結構的變異或者染色體數目變異。

2、染色體結構的變異:指細胞內一個或幾個染色體發生片段的缺失(染色體的某一片段消失)、增添(染色體增加了某一片段)、顛倒(染色體的某一片段顛倒了180o)或易位(染色體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條非同源染色體上)等改變。

3、染色體數目的變異:指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增添或缺失的改變。

4、染色體組:一般的,生殖細胞中形態、大小不相同的一組染色體,就叫做一個染色體組。細胞內形態相同的染色體有幾條就説明有幾個染色體組。

5、二倍體:凡是體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個體,就叫~。如.人果,蠅,玉米.絕大部分的動物和高等植物都是二倍體.

6、多倍體:凡是體細胞中含有三個以上染色體組的個體,就叫~。如:馬鈴薯含四個染色體組叫四倍體,普通小麥含六個染色體組叫六倍體(普通小麥體細胞6n,42條染色體,一個染色體組3n,21條染色體。),

7、一倍體:凡是體細胞中含有一個染色體組的個體,就叫~。

8、單倍體:是指體細胞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目的個體。

9、花葯離體培養法:具有不同優點的品種雜交,取f1的花葯用組織培養的方法進行離體培養,形成單倍體植株,用秋水仙素使單倍體染色體加倍,選取符合要求的個體作種。

語句:

1、染色體變異包括染色體結構的變異(染色體上的基因的數目和排列順序發生改變),染色體數目變異。

2、多倍體育種:a、成因: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在染色體已經複製後,由於外界條件的劇變,使細胞分裂停止,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成倍增加。 (當細胞有絲分裂進行到後期時破壞紡錘體,細胞就可以不經過末期而返回間期,從而使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加倍。)b、特點:營養物質的含量高;但發育延遲,結實率低。c、人工誘導多倍體在育種上的應用:常用方法---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秋水仙素的作用---秋水仙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實例:三倍體無籽西瓜(用秋水仙素處理二倍體西瓜幼苗得到四倍體西瓜;用二倍體西瓜與四倍體西瓜雜交,得到三倍體的西瓜種子。三倍體西瓜聯會紊亂,不能產生正常的配子。)、八倍體小黑麥。

3、單倍體育種:形成原因:由生殖細胞不經過受精作用直接發育而成。例如,蜜蜂中的雄蜂是單倍體動物;玉米的花粉粒直接發育的植株是單倍體植物。特點:生長髮育弱,高度不孕。單倍體在育種工作上的應用常用方法:花葯離體培養法。意義:大大縮短育種年齡。單倍體的優點是:大大縮短育種年限,速度快,單倍體植株染色體人工加倍後,即為純合二倍體,後代不再分離,很快成為穩定的新品種,所培育的種子為絕對純種。

4、一般有幾個染色體組就叫幾倍體。如果某個體由本物種的配子不經受精直接發育而成,則不管它有多少染色體組都叫“單倍體”。

5、生物育種的方法總結如下:

①誘變育種:用物理或化學的因素處理生物,誘導基因突變,提高突變頻率,從中選擇培育出優良品種。實例---青黴素高產菌株的培育。

②雜交育種:利用生物雜交產生的基因重組,使兩個親本的優良性狀結合在一起,培育出所需要的優良品種。實例---用高杆抗鏽病的小麥和矮杆不抗鏽病的小麥雜交,培育出矮杆抗鏽病的新類型。

③單倍體育種:利用花葯離體培養獲得單倍體,再經人工誘導使染色體數目加倍,迅速獲得純合體。單倍體育種可大大縮短育種年限。

④多倍體育種:用人工方法獲得多倍體植物,再利用其變異來選育新品種的方法。(通常使用秋水仙素來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從而獲得多倍體植物。)實例---三倍體無籽西瓜和八倍體小黑麥的培育 (6n普通小麥與2n黑麥雜交得4n後代,再經秋水仙素使染色體數目加倍至8n,這就是8倍體小黑麥)。

高二生物知識點:人類遺傳病與優生

名詞:

1、遺傳病是指因遺傳物質不正常引起的先天性疾病,通常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三類。

2、單基因遺傳病: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屬於單基因遺傳病。

3、多基因遺傳病:由多對等位基因控制。常表現出家族性聚集現象,且比較容易受環境影響。

4、染色體異常遺傳病:例如遺傳病是由染色體異常引起的。

5、優生學:運用遺傳學原理改善人類的遺傳素質。讓每個家庭生育出健康的孩子。

6、直系血親”指由父母子女關係形成的親屬。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孫子女等。

7、“旁系血親”指由兄弟姐妹關係形成的親屬。

8、“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包括有共同父母的親兄弟姐妹、有共同祖父母的堂兄弟姐妹、有共同外祖父母的表兄弟姐妹。

語句:

1、單基因遺傳病:a、常染色體隱性:白化病、苯丙酮尿症。b、伴x隱性遺傳:紅綠色盲、血友病、果蠅白眼、進行性肌營養不良。c、常染色體顯性:多指、並指、短指、多指、軟骨發育不全、d、伴x顯性遺傳:抗vd性佝僂病、

2、多基因遺傳病:青少年型糖尿病、原發性高血壓、脣裂、無腦兒。

3、染色體異常遺傳病;a、常染色體病:21三體綜合徵(發病的根本原因是患者體細胞內多了一條21號染色體。)、b、性染色體遺傳病。

4、優生及優生措施:a、禁止近親結婚:我國婚姻法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b、遺傳諮詢:遺傳諮詢是預防遺傳病發生最簡便有效的方法。c、提倡“適齡生育”:女子生育的最適年齡為24到29歲。d、產前診斷。

5、禁止近親結婚的理論依據是:使隱性致病基因純合的機率增大。

6、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遺傳病 (先天性心臟病),遺傳病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

【第3篇】大學生生物科學的實習總結

大學生生物科學的實習總結範文

壯觀神工飛水龍潭、黃金地帶寶鼎園、結緣天堂慶雲寺,美妙的人景觀,我陶醉其中,流連忘返;蕨類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木本、藤本、草本,結識新朋,再會老友;水之間,呼吸充沛的負氧離子,林蔭之下,邂逅遠離華市的寧靜,寢窩之中,學習、就餐、休憩、出發,享受集體生活的愉悦。肇慶xx莊植物學實習,是一段開心的歷程。

師生情緣

三天的實習,跟着周雲龍老師,我們隊的同學要比其他同學要輕鬆得多,老頑童般的和善親切、幽默開朗,我們隊伍時刻充滿歡聲笑語。

8點前到xx莊門口有序排隊,明確分工(剪枝、收枝、標號、記錄),點好人頭,指導老師帶領各自隊伍,向高綠林前進。長長的水泥路並不陡峭,翠屏列兩旁,老師一邊為我們尋找觀察的對象,一邊做講解。與在校園認種不同,拿起一種植物,周老師直接跳過一般形態描述,直接切入正題,區分單葉、奇偶複葉,就只記最別於其他物種的特徵,比如豬肚木就記它堅硬的小黑刺;銀柴九記它嫩葉的托葉;潺槁樹是揉之有油膩感;假蘋婆是葉柄兩端膨大……關注局部,忽略整體,固然我們記憶起輕鬆得多,而且印象深刻,然而很多時候一棵植物咋一看,愣沒看出是何方神聖,得扒拉出它的特別之處,而且其他植物無論近緣還是遠戚,難免會有共享之形,所以認起也有難處。自然,老師稍加點撥,還需靠自己琢磨。細觀察,詳記錄、常對比。辯證看待每一種學習方法,取長補短,但都離不開一個勤字。

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手提植物,圍在老師身邊,邊聽邊記,而是在飛水潭戲水、在寶鼎園大合照、在慶雲寺小匯演。老師可真好玩,每次拍照前,“我們喊一二三,然後做一個誇張地動作”。瞧瞧老師的動作有多誇張“一二三,茄子,eah!”可忙壞的研一的`朱師兄,他開玩笑説:“我這都不像實習的,相機裏師妹的照片比植物還多。”周老師即將退休,手拿剪子取枝條時,手腳都在顫抖,年紀雖大,卻又一顆永葆青春的心。老師説:“每年教不一樣的學生,每年都是新的人,感覺自己一直很年輕。”上看老師,下鄉看學生,對教師這一行業,漸漸有了情感。

別有洞天

xx國家自然保護區植被類型主要為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是北迴歸線上的一顆綠寶石。老師説我們不僅要學習,也要懂得欣賞周圍的美景,除了大飽眼福,還吸了一肚子的負氧離子,滿載而歸。我去過珠海的紅樹林,濕地沼澤,一片綠海,亦使人心曠神怡,但對比xx,少了自然的風韻,處處盡顯人工痕跡。雖有旅遊景區,更多是作為科研場所,綠色植被保護較好,品種繁多,長勢旺盛。我們在校園認識的百十中,到此一對比,簡直是九牛一毛。可惜,實習期只有短短的三天,我們本身也不夠勤奮,對xx的認識,也不過是管中窺豹,可見一斑也。

回到酒店,又是別有洞天。最開心的場景是一羣人,這兒一團那兒一簇,將白天採摘回的發蔫的一袋植物平鋪在走廊上,人頭攢動,翻着筆記,細細認種。有時為確定一個種爭得面紅耳赤,傳物求問。自己組這堆一個個認完,又跑到別組那裏蹭去。最熱鬧的當數考試前夕咯!久坐在那裏,口乾舌燥,比上還累。於是三五成羣,到酒店外逛逛,吃上一杯冰凍的燒香草,倍感輕鬆。

朋友説,你們不是去實習,倒像去旅遊。哈,其實沒什麼區別。那就當作是有老師的領導集體的出遊吧!這是生物專業的專利!

【第4篇】高二學生生物個人總結

高二學生生物個人總結

對於高二學生而言,生物科教學從某種意義上説仍屬於“啟蒙教育”,因為本屆高二學生在國中時學習的生物雖屬於會考學科,但也都是臨考前劃出一定的範圍或指定幾套練習讓學生死記硬背。所以在學習高中生物時,要求學生首先要轉變觀念,要認識到高中生物無論從知識的深度還是廣度上來説,都與國中生物有很大的不同,不能到靠前再來突擊背誦。

想要學好高中生物,我認為就應該抓好預習、聽課、複習、作業四個環節。

動筆畫出不理解的地方

高二生物第一章《生命的物質基礎》涉及較多的有機化學知識,而此時學生尚未學過有機化學。因此對這部分教學內容做好預習工作尤為重要,以免從一開始就落於人後。預習時要動筆畫出不理解的地方,提醒自己明天上課要特別注意內容,使聽課更有目的性。

三種方法結合進行

不斷回顧,温故知新。生物教材中有些知識會在前後不同的章節中出現,如關於dna的知識,我們會分別在緒論、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遺傳和變異等部分學習到;各種細胞器的功能又多在新陳代謝部分有具體的描述。這些內容在學習後面的知識時應注意不斷回顧,將前後知識聯繫起來進行理解,形成知識網絡,做到温故而知新。

利用圖表,善於歸納。教材中有大量的圖表,這些圖表在課後複習時應很好地利用。如學完《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一章後,可利用“動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對細胞各部分的結構和功能進行復習。另外許多知識點我們在複習時也可以自己通過列表進行比較,如線粒體與葉綠體的比較、動植物細胞結構的`比較、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的比較等。

聯繫實際,學以致用。生物學是一門與生產和生活聯繫非常緊密的科學。近年來大學聯考理科綜合生物部分聯繫實際的題目所佔的比重也逐年增大。我們在複習生物學知識時,應該注意理解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相互關係,理解所學知識的社會價值,並且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去解釋一些現象、解決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