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文產辦個人思想工作總結

欄目: 個人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16W

文產辦個人思想工作總結

文產辦個人思想工作總結

2014年我和文產辦的同志一道,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宣傳部領導的帶領下,按照“文化與旅遊相結合,大項目促進大發展”的思路,以項目工作為重點,加強調查研究,加強協調、服務,推動全市文化產業工作取得長足進展。現將本人一年來思想、履職、廉潔自律等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認真學習了十八大、十八屆四中全會全會精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省委九屆四次全會,市委四屆五次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並認真參加省市組織的各類學習,特別是對文化產業知識的學習。通過學習,理想信念更加堅定,對文化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文化產業發展的規律、文化產業發展的工作措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為推進我市文化產業的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和良好的工作條件。       

在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堅持做到把自己擺進去,加強學習,廣泛聽取意見,認真查找問題,深入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紮實進行整改。活動期間,通過廣泛徵求部門、縣區、羣眾的意見,領導指出存在的問題,自己對照《黨章》、黨的政治紀律、中央八項規定、“三嚴三實”、廉潔從政的有關規定,聯繫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學習、生活實際,查找了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共查找出“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7條。找到了不足的突出表現,對存在問題的原因進行了深層次剖析,並進行認真整改,目前大部分已整改完畢。

二、認真履行職責,踏實工作,推動我市文化產業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抓文化創意、拓展產業空間

文化產業又稱文化創意產業 ,面對諸多的文化資源、文化要素要轉化為產業,核心是創意。

一是2014年6月24――30日,由玉溪市文產辦主導,玉溪市博物館、玉溪日報社主辦,玉溪佔點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了“創意生活 好在玉溪”為主題的 2014首屆玉溪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文博會”),成為全省首家舉辦市級文博會的地區。文博會展地面積達3000平方米左右,匯聚了90多家來自玉溪本土及省內外的參展商,展品涵蓋珠寶玉石、動漫、陶瓷、紅木、根雕、民間民俗工藝品等,分為動漫視界展區、民間民俗文化展區、陶瓷文化展區、旅遊休閒展區、創意生活展區和新媒體科技展區等。文博會參展人員近2.8萬人次,成交額達1000萬元。

二是助推省工藝美術協會舉辦雲南省金屬工藝發展論壇,並協調爭取以“傳承與創新”為主題的雲南首屆金屬工藝發展論壇在江川縣“古滇國城”舉行。14名來自國際、國內和省級的工藝大師齊聚江川,共商金屬工藝創新發展大計。提升了江川青銅器的名氣,提供了許多發展思路,尋找到了許多商機。江川青銅器廠的楊紹華廠長説,通過這次論壇後,我的訂單籤都籤不完。

三是2014年12月5日,在華寧舉辦“華寧陶.工美杯”拉坯邀請賽,邀請全國從事陶瓷藝術創作人員、陶瓷產品設計師、國內外高校設計專業教師、學生、設計機構人員共50餘名陶瓷工藝大師及陶瓷製作愛好者參賽。為國內的陶瓷藝術專家提供一個專業的陶瓷藝術交流展示平台,展現華寧陶藝術領域風采,推動陶藝術家的創業熱潮。實現了從“製陶”向“玩陶”的發展,開發了華寧陶的旅遊商品和發展陶業工業旅遊。                        

四是與玉溪師院美術學院、傳習館研究,在校地合作,文化產品開發都有了新突破,如青銅器造型、華寧陶文化含量,帽天山古生物與青銅器、陶瓷的結合,走出了一條學校智力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新途徑。在成功舉辦“創意花腰傣”大學生畢業作品設計展、“創意帽天山、認識寒武紀”創意活動的基礎上,策劃了“美麗玉溪、創意江川”創意活動。

五是策劃並協調工藝美術大師落户華寧,打造華寧陶大師陶藝村。利用閒置、半閒置場所,接納高端文化人才與藝術家,發揮大師效應,引進鄧紅錦、徐秋燕、劉也涵、劉三池等陶藝家,努力使之成為啟動文化產業的範例和創新案例,陶藝村內已經發展陶企業(作坊)9家。

(二)抓產業規劃 理清發展思路

一是玉溪文化資源豐富,核心文化產業發展緩慢,在調查分析玉溪文化產業發展基礎和條件的前提下,市文產辦與雲南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共同研究編撰了《玉溪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並於2014年10月24日,組織完成《規劃》結題評審。

二是組織開展《玉溪市發展陶瓷產業(2015--2017)三年行動計劃》和《玉溪市發展銅產業(2015--2017)三年行動計劃》課題研究,現已完成課題報告。

三是聯合省工藝美術協會在認真分析華寧陶、通海民族工藝刀具、通海銀飾品、江川銅工藝、通海石雕、新平傣繡,華寧通紅甸刺繡等的前提下,提出“2014年至2016年玉溪工藝美術行業發展實施草案”。

四是採取多次實地調研,發放調查表、調查題要等方式,全面瞭解華寧、易門、玉溪、新平、元江陶瓷產業,撰寫“玉溪陶(瓷)產業調研報告”,上報省文產辦和市委政府相關部門,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撰寫《關於加快陶瓷產業發展指導意見》,並經市委常委會研究決定實施。

五是完成“雲南省特色文化資源普查”玉溪市普查工作,撰寫上報《玉溪市特色文化資源普查報告》及各縣區《特色文化資源普查報告》,完成相關圖片資料收集製作工作。共普查統計特色人文歷史文化資源12大項,民族文化資源3大項,山水文化資源4大項,節慶文化資源10大項,民族民間工藝5大項。

六是開展民族文化傳承示範村建設經驗調研工作,撰寫調研報告“守着民族文化有飯吃---新平縣平花腰傣花腰傣刺繡工藝品傳承發展調查”,被《雲南工藝美術》作為經驗刊登於2014.1期;撰寫“玉溪市‘布’產業發展情況報告”,“ 玉溪市‘布’產業發展調查表”,上報省文產辦。

(三)抓文化會展  張顯產業活力

一是探索文化產業“走出去”工作。組織華寧陶、易門陶、新平刺繡、峨山刺繡、玉溪窯等28家文化企業,參加“創意雲南2014文化產業博覽會”,佈置46個展位。在文博會工藝美術大師評選中,峨山的肖會玉、李蓮英、李紹萍被評為刺繡工藝大師,江川的付雲龍被評為石雕工藝大師。在“工美杯”工藝美術精品評選中,我市大師展區獲1銀、1銅,普通展區獲4金、10銀、9銅、12優秀的好成績。峨山彝繡、元江縣僕拉土陶製品等多件作品被雲南省民族博物館收藏;在“針尖上的雲南刺繡大賽”評選活動中,新平縣戛灑平寨村獲得“雲南十大刺繡名村鎮(鄉)”榮譽稱號,市文產辦獲得“優秀組織獎”。據不完全統計,展會期間實現銷售額110多萬元,訂單130多萬元。

二是組織華寧‘沁心陶藝工坊”、江川“精湛銅藝參加新加坡一年一度的“春到河畔”第28屆春節系列文化活動,將玉溪工藝美術品推出國門。展會上,華寧傳統綠白釉陶等 700多件展品,僅兩天就被搶購一空。江川參展的280多件展品,大部分已售出。新加坡國家電視台對玉溪工藝品展出情況進行了報道。新加坡總理、衞生部部長、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政務次長等領導和中國駐新加坡大使均參觀了華寧陶、江川銅展位。

三是組織華寧縣寧州舒氏陶藝有限責任公司、江川銅器工藝製品廠參加第七屆中國西部文化產業博覽會。

四是邀請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領導赴玉溪調研考察玉溪文化產業。推薦5家文化企業參加2014年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授權交易會,經組委會篩選,玉溪師範學院湄公河次區域民族民間文化傳習館、雲南通海民族銀飾製品有限公司、雲南江川銅器工藝製品廠、雲南玉溪滇鑑陶民族工藝有限責任公司被選中參會。

五是搭建文化平台,豐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我們與紅塔區一道在2013中秋國慶舉辦大型燈會文化活動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模式,策劃“龍馬騰宵﹒花燈流彩”2014年春節大型燈會文化活動,尤其在宣傳和推介燈會中,創新文化產品宣傳推介方式,除在雲南電視台、雲南公共頻道、雲南都市頻道、雲視機場頻道、市區電視台及百色、攀枝花、安順、FM91.8交通台媒體播放燈會宣傳廣告及進展情況,藉助文博會、南博會等重大活動,發送燈會宣傳材料;在昆玉、崑曲、昆楚、昆石、長水機場等主要交通節點懸掛燈會宣傳標語、播放燈會宣傳片外,協調並全程參與2014新春昆明、楚雄、曲靖燈會推介。宣傳推介活動發揮了較大的輻射帶動效應,僅2014年1月28日至2月10日共接待遊客13萬人次,旅遊經濟收入9148.75萬元。

為把“玉溪燈會”打造成為知名旅遊文化品牌,我們還完成“玉溪中秋國慶大型燈會品牌打造策劃方案”、“2015年玉溪中秋國慶大型燈會策劃簡案”,擬寫成立2015年玉溪中秋國慶大型燈會組委會文件及向市委彙報的材料。

(四)抓培育龍頭企業,壯大市場主體

一是推動陶瓷市場主體發展。截至2014年11月,全市各類陶瓷企業90户(紅塔區1户,華寧縣45户,易門縣44户),帶動解決城鄉勞動就業人口6269人(紅塔區198人,華寧縣1608人,易門縣4463人),累計完成產值15.5623億元(紅塔區1271萬元,華寧縣1.9352億元,易門縣13.5億元),實現利税5324萬元(紅塔區141萬元,華寧縣222萬元,易門縣5401萬元)。按照年初簽訂的目標任務書,各縣區目標任務完成進度為紅塔區63.55%,華寧縣96.76%,易門縣90%。

二是推動銅製品市場主體的發展。銅製品形成以雲南江川銅器工藝製品、李家山青銅器工藝製品等為代表的一批成長性好的企業。江川有一定規模的銅鑄造加工企業10家,小作坊37家,比上年增加6家,純手工加工户由原來較為集中的新河咀村向周邊村莊,特別是澄川路沿線的漁村、三皇寺等自然村發展。據測算產值已接近2億元,與2013年預計增加4000多萬元。

三是推動銀製品市場主體的發展。銀製品形成以通海孔雀銀樓為龍頭的一批制銀企業。銀製工藝品企業從2013年的30多家發展到2014年的40多家,從業人員從原來的100多人發展為200多人,年產值有望突破2.5億元。

四是培育刺繡產業市場主體。刺繡產業形成有刺繡骨幹300多人,積極參與者3000多人的傳習隊伍。其中,峨山2600多人,骨幹200餘人,省級刺繡工藝大師3名,1名省級民族民間美術藝人、5名市級民族民間工藝師和10名縣級民族民間工藝師,2014年實現收入85萬元。新平成立了大師工作室、產品展銷室,形成了統一管理、統一標準、統一質量、統一包裝、統一商標、統一銷售的“五統一”經營管理模式,產品類型從原來的自穿自用花腰傣服裝服飾發展到各式手提包、電腦包、女性時尚飾品、掛件、家居飾品共6大類上百種產品。通紅甸民族刺繡16件繡品參加雲南省第八屆“工美杯”工藝美術精品評選,7件繡品榮獲優秀獎。

(五)、抓重點項目建設,凸顯產業特點

一是推進(園區)項目建設。易門陶瓷特色工業園區、通海縣銀飾創意產業園、華寧縣陶文化創意產業園、江川金屬文化創意產業園、新平“彝族文化產業園”和戛灑“花腰傣文化產業園”等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文化產業園區在規劃和建設上拉開序幕。新平縣“彝族文化園區”、“花腰傣文化園區”穩步推進,累計完成投資4.9億元。澂江縣“櫻花谷國際老年康體養生度假中心”完成投資3.5億元;華寧縣“撫仙湖水質保護治理研發中心及撫仙湖水資源保護博物館”完成室內裝修設計、展館室外綠化、展廳布展等工作。華寧陶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已投資4100萬元。華寧陶文化產業園已投資1760萬元,完成土地收儲工作,正與省文投集團洽談合作事宜。復觀瓷文化創意產業園完成近3000多萬的投資,項目進展順利。

二是申報重點項目(園區)。經認真篩選,向省文產辦申報我市2014年文化產業招商引資項目17個。按照《雲南省文化產業園區認定辦法》相關要求,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文化產業園區相關情況摸底、資料收集工作,向省文產辦申報花腰傣文化產業園、易門陶瓷特色工業園區、華寧陶文化創意產業園三個省級文化產業園區。做好全省文化產業園區、重點項目、專項資金督查調研材料準備、實地檢查等相關工作。9月、10月,分別推薦上報17項、14項重點文化產業項目。

三是認真開展專項資金申報、管理。結合玉溪文化產業發展實際狀況,聯合市財政局向財政部申報中央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3個,向省文產辦、省財政廳申報兩批 14個項目,申請資金2540萬元。獲得省級專項資金支持580萬元。

(六)圍繞中心工作 參與其他事務

一是圓滿完成“第三屆雲台文創產業合作對接會”市委、政府主要領導的講話稿、宴會致辭,組織文化企業參展和文化產業推介等工作。

二是實現招商引資1.02億元,完成工作目標1億元的102%;實現向上爭取資金600萬元,完成工作目標445萬元的135 %。

三、嚴以律己、構築防線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物必自腐,而後蟲生”。因此在工作中我認真學習中央頒佈的《廉政準則》,深刻理解準則的意義,切實把握準則的精髓,深入掌握準則的內容,強化準則意識、自律意識,構築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在工作中我經常對照《廉政準則》,嚴格規範從政行為、切實加強自我約束,帶頭廉潔自律,接受考驗。自覺做到條件變了艱苦奮鬥的作風不丟,環境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不減。牢記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的警言,剔除不良慾望,從小事做起,從細微處注意,管好自己,管好身邊人。在工作中注重團結同志一道工作,單位是一個整體,是一個系統工程。要使系統的作用發揮好,就要發揮好每一個同志的作用。我經常和同志們一起,研究政策,商量工作,使大家能夠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圓滿完成我市文化產業發展的各項任務。

四、存在的問題及努力方向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自己立足崗位職責,力所能及的做了一些事情,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市委的要求、與科學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幹部羣眾的期望還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如學用結合不緊密、對基層的典型經驗挖掘不夠、與羣眾聯繫不夠等問題。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以推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為工作的出發點和着力點,緊緊圍繞市委中心工作,鋭意進取,超前謀劃,為我市文化產業的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Tags:文產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