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農技推廣工作總結精品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K

農技推廣工作總結精品多篇

農業技術推廣方面的工作總結(精選15 篇一

20xx年,在縣農機局黨組正確領導下和上級業務部門指導下,我站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情繫農民、服務農業、造福農民"農機推廣理念,緊緊圍繞農機化新機具、新技術推廣這個主題,以提高農機裝備水平,發展農村先進生產力為着力點,明確目標任務,強化工作措施,推動我縣農機化工作再上新台階,各項工作實現了新的發展和突破。

一、精心組織,積極有效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

按照縣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3月24日我站召開幹部職工動員會,成立學習領導小組,制訂詳細的實施方案和具體實施計劃,認真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並結合工作實際,深入農村,深入羣眾,開展廣泛深入調研活動,撰寫專題調研報告和心得體會。5月22日,學習實踐活動轉入分析檢查階段,我站及時制訂了分析檢查階段工作行事曆,廣泛徵求羣眾意見和建議,初步找準影響和制約農機推廣工作發展的突出問題,6月23日,組織召開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專題民主生活會,形成了《農機推廣站領導班子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情況分析檢查報告》。7月27日,學習實踐活動進入整改落實階段,針對羣眾反映比較集中的意見和查找出的突出問題,在深入研究分析檢查報告的基礎上制定了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案。做到邊學邊改、邊查邊改、切實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通過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使廣大幹部職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觀念,找準了問題,看到了差距,明確了目標,激發了幹勁,提高了全體廣大黨員的幹勁,特別是領導幹部凝聚力和創新力,為推動我縣農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拓展服務範圍,積極配合縣局做好農機補貼和抗旱保苗工作。

近幾年,受政府補貼政策拉動,全國農機市場持續火爆農機具趨於飽和機具銷售工作阻力較大。我們採取各種措施應對各項不利因素,積極與我縣經銷商、政府補貼管理部門協調關係,創造條件堅強合作,全力以赴推動業務工作開展;同時積極開展技術服務,拓展推廣工作發展空間,今年共推廣大型拖拉機240台及其配套農具300多台,抗旱機械15000餘套,補貼資金1200萬元。為了保證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的強農惠農政策落到實處,使農民真正受益,8月20日我站抽調大部分人員分兩組配合縣局對於xx年的農機購置補貼工作進行全面核查。

入春後我省遭遇大旱,為了抗旱保苗,提高小麥產量,農機局啟動應急預案,我站積極配合,將人員分為三個部分,一部分深入到基層,吃住在村,幫助農民解決抗旱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和實際問題;一部分到農機窗口加班加點為農民辦理補貼手續;其餘人員則在農機局院內為農民發放抗旱農具,在這場抗旱保苗點中,我站順利的完成縣局交給的各項任務,為我縣糧食豐收提供了保障。

三、創新工作機制,認真組織實施農機化技術示範推廣項目

按照xx年制定的工作計劃,6月3日-11日,在農業科技示範場、麥豆原種場、樂土鎮的楊橋村和建明村、壇城鎮和漆園鎮項目核心區的部分田塊分別開展了大面積的小麥聯合收割,部分田塊同時加裝秸杆粉碎裝置進行粉碎還田,部分田塊採用拖拉機配套秸杆粉碎還田機進行秸杆粉碎還田,然後均採用秸杆覆蓋、帶狀旋耕施肥、板茬播種玉米的機械化技術路線進行玉米播種作業,同時在不同狀態下進行了油耗數據測量。

9月28日-10月13日,在科技示範場、麥豆原種場、樂土鎮建明村和楊橋村、壇城鎮、漆園鎮的項目核心區的部分田塊,分別開展了玉米的聯合收割(收籽粒),然後應用秸杆粉碎還田機進行秸杆的粉碎還田,然後再應用旋耕施肥播種機進行旋耕、施肥、播種與鎮壓,同時進行各環節的油耗測量。獲得第一手技術資料,取得良好示範作用,為我縣秸杆還田循環綜合利用和引導農藝種植制度改進,規範玉米種植行距起到推動作用。

四、開展新技術,新機具宣傳、培訓、推廣

在開展項目推廣示範實施的同時,我站參加縣政府6月5日在漆園辦事處前王村召開夏種及秸杆禁燒現場會,站長張明傑在會上介紹了滅茬直播玉米作業技術、秸杆粉碎還田技術的要領和好處,通過電視媒體向全縣人民宣傳。6月7日,亳州市玉米機械化播種現場會在我縣科技示範場召開,市局領導和各縣農機推廣站站長參加觀摩,會上張明傑站長就玉米滅茬機播技術向大家做了介紹,受到領導和羣眾一致好評,通過現場會的試驗示範極大提高農民羣眾自覺運用小麥秸稈粉碎還田,玉米直播新技術的積極性,為我縣玉米收穫機械化起到推動作用。

為了做好我縣玉米收穫機械示範推廣和機具選型,加快玉米收穫機械化發展,紮實推進省政府玉米振興計劃,9月24日我站全體職工參加省農委、省農機局聯合在我縣樂土鎮楊橋村千畝玉米高產創建示範田舉行的玉米機械化收穫現場會,為今後農機推廣確定當地主推機型以及正確引導農民購買先進性、適應性農機具打下良好的基礎。

夏收秋種時節,我站組織技術骨幹人員到樂土、漆園、壇城、馬集等鄉鎮,積極投身到生產第一線,幫助農民羣眾安裝、調試、保養、維修作業機械,開展技術培訓,指導農民科學播種,期間共培訓農民3000多人次,維修保養機械1200台套。

五、積極開展"三夏""三秋"農機化宣傳與服務工作

1、配合縣局做好跨區作業證的發放工作。

2、在城西成立跨區作業服務站,為外地機手提供服務。

3、成立技術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農户家中為機手開展面對面的技術服務,為了滿足機手對農業機械維修的需要,及時將零配件送到機手手中,解決機手的燃眉之急。

六、落實各項農機化工作目標

針對今年縣局佈置的工作目標任務,我站制訂xx年度目標任務細化分解責任書,把工作任務、序時進度、資料整理分解落實到人,確保任務順利完成。

七、單位內部存在問題

1、推廣經驗不足,農機化技術推廣的總體業務能力有待提高。

2、農機化信息工作欠缺,不能及時宣傳、報道新技術、新機具。

3、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解決職工積極性不高的問題。

八、明年工作計劃

1、加強職工隊伍建設,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政治業務素質。

2、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健全工作機制。

3、強化信息工作建設,做好農機推廣信息的編輯和發送工作,圍繞業務工作重點開展業務培訓,積極做好農機推廣網頁更新工作,加大信息量,積極探索新的宣傳渠道,為農機推廣服務。

4、大力推廣秸杆還田機械化技術和玉米機械化收穫技術。

5、完成局下達各項目標任務和本站中心工作。

農業推廣工作總結 篇二

開展農業專業技術培訓重點培訓種田大户、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人員、基層農技推廣人員。上半年,全市15個鄉鎮18個培訓點開展為期2天的培訓,歷時28天,共培訓36場次,計劃培訓人數1900人。實際參加培訓人數超過計劃培訓人數。

召開科研分析研討會元月初,召集有關技術人員總結水稻機插秧的試驗示範科研數據,為水稻機插秧創高產做好技術儲備,對的20多項水稻試驗進行分析研究,討論的水稻試驗與高產創建技術方案。召開農技站長會議佈置安排工作元月18日,會議內容:

1、加強小麥高產創建示範片的管理;

2、進一步落實稻麥高產創建整建制推進工作;

3、積極做好農技推廣補貼項目工作,要加強基層農技人員包村聯户和科技示範户的服務工作:

4、安排的基層農技站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評比工作。

4、積極組織農技人員參加科技趕集活動今年上半年參加市裏組織的科技趕集活動2次,基層農技站自行組織科技趕集活動28場次。免費發放技術資料及明白紙2.9萬餘份。

舉辦農業科技春季培訓班培訓內容:

1、培訓小麥中後期的田管技術、培訓水稻高產栽培技術;

2、講解食品安全問題及政策法規;

3、演示農業技術詳細服務查詢平台的操作方法;

4、對的農技推廣先進單位和個人及包村聯户先進個人進行表彰;

5、佈置當前工作,進一步加強春季農業科技服務。

6、召開種田大户研討座談會3月20日,召開全市種田大户研討座談會,參加座談會的種田大户在100-700畝地的種植面積,代表全市不同類型,有崗區的、圩區的;有承包多年土地的、有去年才承包的;研討座談會的目的:

一是瞭解種田大户的經營成本投入和收益情況;

二是通過交流了解種田大户的現狀和風險、及對農技推广部門有什麼樣的需求。

研討座談會規模化經營的走向及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研討內容:

1、土地規模經營的成本及效益;

2、當前土地規模經營的主要風險;

3、在土地規模經營過程中有哪些問題(技術、管理);

4、土地規模經營應該如何發展(規模、技術、種植方式、品種等);

5、如何加強種植大户的交流與合作。

6、開展全國基層農技推廣星級服務創建試點工作市承擔全國農技推廣中心基層農技推廣機構星級服務試點縣(市)任務,根據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安徽省農技推廣總站的安排和要求,我市成立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編寫市農技站星級服務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市農技站星級服務評定辦法(試行),制定了評定標準和具體要求,以農委行文下發到基層農技站,從6月份開始試行。

7、繼續實施“十二五”國家糧食豐產科技項目午季小麥經省專家組測產,達到預期目標。水稻試驗、示範15項,核心區完成手插秧1000畝,機插秧1100畝;超高產攻關田手插秧120畝,機插秧380畝。圍繞“江淮雜交中秈稻機插農藝農機雙適應關鍵技術研究”、“稻麥生產全程機械化農機農藝雙適應技術集成與示範”、“稻麥生產全程機械化農機農藝雙適應技術集成與示範”三個課題開展多種試驗、示範,重點解決生產上的技術難題。

8、實施農業部稻麥萬畝高產創建示範片的建設項目實施的2個小麥萬畝高產創建示範片的建設,位於永豐萬畝片的總面積11275畝,涉及農户1137户;位於張鋪片的總面積10255畝,涉及農户962户。6月經省農委組織專家進行小麥午季測產,產量都已達到或超過預期目標。4個水稻萬畝高產創建示範片在永豐鎮、張鋪鎮、銅城鎮、鄭集鎮,面積4.15萬畝。分別建立了試驗示範基地,進行超高產栽培技術研究與示範。開展了專項專題試驗及優新品種展示。永豐水稻萬畝示範片安排試驗課題15個,高產栽培技術展示3個。

9、做好苗情監測工作全市建立了6個苗情監測點,對不同品種、不同播期的苗情進行監測,為指導全市生產提供科學依據。

10、實施全國基層農技推廣示範縣補助項目聘任技術指導員85名,組織農技人員開展進村入户工作。在全市15個鄉鎮遴選具有帶動力的農户作為科技示範户和輻射户850名,在不同季節關鍵農時,每年上門服務10次以上,今年上半年進村入户上門指導達到5500多人次,發放技術資料8000餘份。

11、加強基層農技站的建設積極組織採購辦公用品,目前第一批招標的電腦、投影儀、照相機等40多萬元儀器設備已由農委驗收,並分發各農技推广部門使用。農技站建站工作的方案已出台,籌備工作正在進行。

12、建設和培育農業專家大院及農業技術實訓基地在橋灣社區農業專家大院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糧豐工程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的建設。今年又在張鋪鎮萬畝高產創建示範片建立了一個農業專家大院,作為農技人員與農民技術交流的平台,在永豐鎮萬畝高產創建示範片農業科技推廣中心的試驗基地上建立了市農業現代示範區實訓基地,為的農民接受現代農業技術培訓有一個好的現場。

13、積極開展農技推廣工作的現場和報導今年上半年宣傳報導的文章和信息,省級以上網站刊登的有16篇,滁州市網站刊登的有23篇,市農業信息網刊登的有50篇,農技推廣簡報20期。基層農技站撰寫文章的積極性提高,及時的反映了基層農技推廣工作的實際情況和工作動態。

下半年的工作安排:

1、開展大規模的水稻高產栽培觀摩活動在水稻生長關鍵時期,組織科技示範户及農業專業技術培訓班的學員分期分批地到實訓基地進行現場觀摩和培訓。組織部分種田大户到實訓基地進行水稻高產栽培交流活動。

2、實施好現有項目,積極申報新項目、新成果繼續做好現有的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項目、農業部稻、麥萬畝高產創建、稻麥三情監測、全國基層農技推廣示範縣補助項目、農業專業技術培訓等項目,同時積極申報新項目、新成果,充分發揮項目的支撐作用和拉動作用。

3、繼續加大對農民的科技培訓和技術指導充分發揮、利用電腦、電話、手機信息等載體對農民進行農技信息服務,以不同形式開展培訓工作、利用集中培訓、上門指導、現場觀摩等對農民進行惠農政策的宣讀和農業科技的培訓與服務。指導農民把所學的農業科技知識運用到生產中。

4、進行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江淮地區機插雜交中秈稻高產栽培技術規程》作為省地方標準,繼續加快成果轉化工作,儘快普及到示範片上,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提高我市的稻麥總體技術水平。

5、明確農技推廣重點重點將農技推廣服務繼續向中低產田地區傾斜,向種田大户傾斜,向農業社會化合作服務組織傾斜,加快我市農業基地建設,促進全市農業的均衡發展,提高我市農業的整體水平;努力實施超級稻推廣計劃,加快推廣超級稻優新品種,提高水稻高產攻關能力;擴大輕簡栽培技術應用範圍;重點推廣機插秧高產栽培技術,穩步擴大機插秧面積,以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6、抓好全國基層農技推廣星級服務創建試點工作通過開展基層農技推廣機構星級服務創建活動,進一步深化農技站的建設,全面提升農技推廣服務質量,努力使農技站的各項指標早日達到五星級的標準。

農業科研人員簡潔的工作總結 篇三

按照市、區政府有關農業科技工作的部署,我鎮堅持以人為本,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科技興鎮”戰略。一年來,在鎮委、鎮政府的領導下,在市、區科技局和其他有關部門的具體指導和幫助下,我鎮以建設新農村、培養新農民、發展新農業為工作目標,培育電子農民,大力推行應用實用技術,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進一步增強科技服務能力,提高科技水平,增強了人民科技的意識,科技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在推進科技服務工作過程中,我們主要做好如下三項工作:

一、加強農業科技工作的組織領導

另一方面牢固樹立以客户為中心的服務思想,讓優質服務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銀行業本就是服務行業,優質服務使我們的競爭優勢,也只有很好的服務客户才能很好的做出業績。

另外,由於正式進入部門的時間不長,所以自己對公司的一些規章制度和流程方面還沒有機會完全瞭解,偶爾犯下一些低級失誤。雖然在主管和同事的幫助下已經改善了許多,但肯定還有很多地方不夠清楚,這方面也急待在來年的工作生活中得到改進,一方面自己會多學多問,另一方面也希望領導的鞭策,同事的提點。

xx鎮委、鎮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工作,及時成立了“農業科技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鎮長擔任,副組長由分管領導擔任,組員從農業辦、黨政辦、農業服務中心等部門抽調組成,同時建立健全了xx鎮農技“110”服務站,全鎮13個行政村也相應成立了“科技工作小組”,形成了兩級科技網絡。鎮委、鎮政府把這項工作真正列入了工作日程,制定了“工作計劃”。20xx年,召開全鎮科技工作專題會議4次,及時彙報、小結和佈置科技工作,解決了科技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使科技服務工作順利開展。

二、加大科技宣傳力度 抓好科普培訓工作

為了實施“科技興鎮”戰略,我鎮建立健全了鎮、村農業科技服務110服務點和電子農務服務站,並有專人管事。成立了瓜菜等協會,組成人員有80多人。我們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和部署推行農業實用技術工作。為了科技服務工作抓落實,結合本鎮實際情況,我們認真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在各村建立科技工作宣傳欄,定期出版宣傳科技內容。利用各村廣播站有線電視等大力開展科普宣傳。二是安裝“農信通”,收集、發佈科技和市場信息,推進“三農”信息化。三是建立農民技術培訓學校,對農民進行知識、法律、科技等教育。四是分專題、分階段進行科技培訓,如蔬菜種植、家禽飼養等技術。我們還聘請專家和農藝師為農民授課,進行農業實用技術指導,如防蟲害、科學施肥、土壤改良、家禽優良品種引進推廣等進行專門的現場講解指導,讓各農户在各階段都能聽到和看到適合自己的可操作實用技術。一年來,我們開展專門種植技術培訓班5期(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土壤改良技術、病蟲害防治等培訓班),參加的農民達525人,另是,以會代培訓7次,共培訓2080多人次,並印發農業技術資料3500份。五是在全鎮成立了七個農技協會,培養科技致富能人多人,帶動了廣大農民羣眾運用科學技術發財致富。六是送書下村,為農民提供文化、法律知識、農業科技知識等精神食糧。七是發揮“農信通”和廣播作用,及時收播有關三農政策信息,宣傳鎮裏的好人好事和運用科技發展經濟的典型事例。八是為了保證科技信息的暢通,我鎮充分發揮農村技術員的積極性,組成科技服務聯繫人13名,深入到村、組為農民服務,使我鎮科學技術應用推廣工作得到順利開展。九是制定一套科技培訓和科技普及工作制度,並鼓勵農户遵守制度,使全鎮農民學科技、用科技蔚然成風。

學校的投入除房產校舍外,較大的一塊就是電教這一塊了。這一方面反映了學校的興旺、掌門人的決策眼光,另一方面這麼大的一塊資產交給我們,我們深感責任重大。為此,我們制訂了16字方針:領借分明,加強培訓,遵循章程,責任到人。各種電教設備均設立借用登記帳本,帳目分明。由於管理較嚴密,所以本學期人為損壞、遺失、遭竊均未發生過。

三、結合本鎮實際全面推進農業科技服務工作

此報價表上的數據是企業發展策略的一部分。因為它決定了公司業務開拓的切入口。價格的定位也就將客户進行了定位。不同的價格就會培養不同素質的客户羣,也就決定了公司的發展方向,產品/服務策略,發展速度和未來。所以小小的一份報價表,看似簡單,實則要經過仔細和認真的推敲。

為了紮實創建科技進步先進鎮,積極開展農業科技服務工作。我鎮不斷建立健全農業科技“110”服務體系,利用電子農務和“農信通”平台,為農村、農業、農民、提供農業科學技術應用和市場信息服務,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科技進步。20xx年我鎮重點開展農技服務工作,深入田頭開展種植業生產科技服務。為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引進推廣應用科學種植技術,不斷引進新優品種,使我鎮無公害蔬菜品牌,逐漸形成。由於20xx年科學技術種植得到不斷推廣,科技服務不斷完善。通過推廣農業科技應用和農業科技服務,解決了農業生產遇到的問題,農民得到了實惠,極大地提高了農民學習應用農業新科技的熱情。農村經濟得到又好又快發展。

隨着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擺在銷售人員面前的是平穩與磨礪並存,希望與機遇並存,成功與失敗並存的局面,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

20xx年,我鎮科技服務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與上級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在今後工作中,我們還要繼續堅持以人為本,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推廣先進實用技術,加強技術創新。實施科技興鎮戰略,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農技站工作總結 篇四

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在縣委縣政的領導下,在農業局的安排部署下,農技站緊緊圍繞全縣農業中心工作,全面貫徹中央惠農政策,紮實抓好農業實用技術的示範推廣工作,取得一定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深入貫徹,確保中央惠農政策落到實處認真學習、深入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全面落實“特色農業立縣”戰略,積極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切實抓好糧油生產,確保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會同財政局、審計局對全縣實施良種補貼以來的“一卡通”到賬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督促,解決了個別鄉鎮部分款項未能及時到賬的遺留問題,充分調動了農户種糧積極性。

二、傾力打造,黃鹿現代糧食生產基地初具雛形

黃鹿水庫投入運行後,黃鹿-永太-傑興沿線生產保障能力得到顯著增強,已經具備打造現代糧食生產走廊基本條件。根據縣委縣政的規劃部署,2月18日開始,以利興村為核心的現代糧食生產基地建設全面展開。利興農業科技專家大院、糧食生產等協會成立並投入運行,為我縣北片區糧食生產提供了技術支撐。為加強因工程造成的空閒地利用,安排專人牽頭負責,及時栽播春洋芋37畝,大春1000畝水稻核心區目前已經完成栽插,進入田間管理階段,縣鄉兩級的專家輪流對示範區進行面對面保姆式技術指導,受到農户熱忱歡迎和省市縣各級領導讚譽。

三、漸入佳境,糧油高產創建工作成常態化

為確保小春糧油高產創建工作穩步推進,帶動全縣均衡增產,縣上成立領導小組,由分管縣長陳衞民任組長,農工委主任丁勇、農業局局長江濤任副組長,成員有興隆鎮鎮長王曉明、倉山鎮鎮長黃興、通濟鎮副鎮長謝長波、農業局副局長張大學、財政局副局長吳俊、縣農技站站長莫太相。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農業局副局長張大學兼任,明確領導機構為常設性機構,人員根據工作及時增減調整,以確保高產創建工作順利推進。根據分析,XX年小麥高產創建在通濟、倉山等7個鄉鎮29個村開展,涉及農户16873户,小麥面積26160畝。示範區域採取統一品種、實行機械條播、規範化旱地改制、統一病蟲防控、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措施,經過估算小麥防治病害成本每畝減少16.3元,減少投入42.6萬元;今年全縣小麥平均產量379.9公斤/畝(淨作),而高產創建活動區的小麥平均產量達438.1公斤/畝(摺合成淨作),增產58.2公斤/畝,按市場價每公斤2.0元計算,農民增加收入304.5萬元。

四、抓好田管,小春糧油作物總產再創新高

XX年全縣小春糧食播種面積73.29萬畝,較上年增加0.07萬畝,增0.1%,其中小麥60.81萬畝,較上年增加0.09萬畝,增0.15%;油菜播種面積28.56萬畝,較上年增加0.05萬畝,增0.18%。

在小春播栽期間,全縣採取及早理溝排濕、強化各項技術措施和工作措施落實,克服了前期田間濕度大,播後乾旱的不利影響,小春播栽進度快,質量好於去年。今年1月1日~4月10日,全縣降雨65.6毫米,較去年同期多21.3毫米,增48.08%,雨量充沛,作物分櫱充足、長勢旺盛,加之近年來配方肥大面積的推廣運用,作物營養均衡,植株健壯。根據測產,預計全縣糧食產量26.92萬噸,較去年增加0.325萬噸,增1.22%,其中小麥總產23.1萬噸,較去年增加0.31萬噸,增1.37%;油菜總產5.25萬噸,較去年增加0.056萬噸,增1.08%。

五、全力以赴,抓好大春備耕確保目標實現

今年小春生產期間,氣温偏低,作物生長期延長,小麥玉米共生期達到20多天,導致套作早玉米苗稼瘦弱;降雨較為充沛,對大春栽插有利。農技站根據今年異常氣候現象,制定出及時搶收護小春豐收、搶晴抓播栽促大春進度、強化後期田間管理的策略,全縣雙搶工作進展順利,截止到6月10日,全縣水稻已栽38.98萬畝,佔計劃面積100.05%;紅苕已栽23.67萬畝,佔計劃面積99.16%;玉米、大豆、經濟作物、蔬菜已於6月7日結束。整個播栽進度較常年提早7~15天,為大春豐收打下堅實基礎。同時發出通知要求各鄉鎮嚴格落實好大春田管措施,千方百計實現壯苗,提早謀劃晚秋生產,確保全年糧食總產再上新台階。

六、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加強大春糧油作物的田間管理。針對今年前期温度偏低、雨日偏多、大春作物長勢偏弱,在管理上加強肥水管理,做到高質量曬田、平衡施肥、及時覆水,大力搞好監測,適時用藥控制,減輕病蟲危害。

(二)大力發展晚秋生產。做好晚秋作物佈局,建設好晚秋生產縣級示範片,帶動全縣晚秋作物面積達到30萬畝,做到人平1分糧、1分菜。

(三)認真搞好XX年小春作物發展規劃。搞好XX年小春作物佈局,制訂小春糧油生產方案,籌備小春生產技術培訓,大力推進小麥高產創建示範片建設。

(四)加強農情信息工作。指導鄉鎮搞好數據適時直報,做好農業信息的收集分析工作,為縣委縣政決策當好參謀。

(五)認真實施好糧油作物良種補貼項目。加大良種補貼、種糧大户補貼的監督力度,對補貼公示、宣傳等工作進行抽查,督導中央惠農政策的落實。

(六)協助搞好農業科技入户工作。結合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適時入户展開培訓,確保農業實用技術落實到田間地頭。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總結 篇五

近十年來,隨着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科學技術月新日異的發展以及知識經濟的興起,使農業科技工作處於一個需要創新才有可能持續發展的時代。面對嚴峻的形勢,州市級農業科技推广部門究竟依靠什麼來實現科技推廣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這是一個必須深入探索和實踐的問題。為了實現彝州農業科技推廣事業的持續發展,我中心結合自身的實際,深化內部改革,創新推廣思路,探索走出了一條依靠體制創新,強化科研基礎,重視成果保護,加大開發力度,增強自身實力的發展模式。回顧幾年來的探索和實踐,我們取得了如下六點經驗和體會。

一、提高認識是前提

我中心的農業科研工作始於1962年,42年來,一批批農業科技工作者前赴後繼,緊緊圍繞全州農業經濟建設的總體部署,針對農業發展對農業科技的需求實際,有的放矢地開展農業科研、推廣工作,成功選育推廣了經省州審定合格的48個糧作新品種及其配套高產栽培技術,為全州農業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到目前為止,科研工作先後獲得了166項農業科技成果獎(其中國家級獎2項;省部級獎48項,地廳級獎116項)。

儘管優良農作物新品種的選育和科技推廣工作不斷取得了新的進展,但是,由於農業科技工作本身的艱鉅性和環境的複雜性,"九五"以前,我州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沒有成立州級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縣鄉農業科技推廣結構鬆散,缺乏必要的集中協調和業務指導。其次,農業科技推廣能力較弱,農業科研和推廣割裂現象明顯,農業技術創新流程不能相互銜接,利益關係不明,農業科技的體制和機制都不能很好適應農業創新的需要,造成了我州取得的科研成果"州內研究、州外推廣"、"牆內開花、牆外飄香"的情況,構建適宜於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科研推廣體制勢在必行。

"九五"以來,針對以上問題,為了進一步發揮農業科研和推廣優勢,促進彝州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楚雄州農科所積極向州委、州人民政府爭取,於1998年4月經州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楚雄州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州農科所內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開展農業科研和農技推廣工作,初步搭建了科研、推廣、開發一體化發展的雛形,為目前形成的強化科研基礎,重視成果保護,加大開發力度,增強自身實力的發展局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強化科研是基礎

近幾年來,圍繞科研、推廣、開發一體化發展的思路,我們在科研方面強化了以下工作。一是結合市場需求,搞好選題立項,有的放矢地開展選題立項和研究,提高科研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近幾年來,我中心所有的農業科研項目必須圍繞農業經濟的發展形勢和市場需求狀況來選題立項。具體情況為:以優質種源為基礎,面向市場和農業經濟建設的需要,重點研究優質"楚粳"水稻新品種和糯性好、食味佳的"楚單"系列雜交玉米品種,着力推進長莢大粒蠶豆新品種的選育,並根據市場需要,加強高蛋白、高濕麪筋小麥新品種的選育和推廣,使新品種的選育上檔次、創優質,推動全州糧食生產向優質化方向轉變。開展適用綜合栽培技術及特種蔬菜、果樹苗的引種與繁育研究,開發新肥種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增強科研推廣後勁。二是在上級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下,先後五次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1994年,由國家農業部立項投資,在我所青龍橋基地建成了省內第一個水稻原原種擴繁基地。1998年,省計委和省農業廳立項投資,在我所基地內建設高原粳稻原種擴繁基地。1999年,農業部將我所列為全國重點扶持的十五所科研院所之一,給予立項投資,對我所高原粳稻新品種選育試驗示範儀器設備進行更新。20__年,省政府投資建設組培中心。20__年,國家計委、農業部投資建設高原粳稻良種繁育基地。以上項目的投資建設,使我所的農業科學研究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為穩定提高科研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是培養科技人才,提高隊伍素質。作為科學技術的載體和科技成果的創造者,科技人才是新生產力的開拓者,是科研工作成敗的關鍵。為此,我們深入調查了現有學術帶頭人中年齡結構存在的問題,分析中青年科技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根據需要加強對中青年人才的培養,改善中青年人才脱穎而出的客觀環境,同時在繼續發揮老年專家作用的同時,委年輕人以重任,努力提供參與國內外科學研究與學術交流的機會,從而建設一支思想穩定、結構合理、素質較好的科技隊伍,為提高科研水平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近幾年來,以優質為前提的科研工作己初見成效。如"楚粳香1號"、"楚粳22號"、"楚粳23號"、"楚粳24號"、"楚粳25號"、"楚粳26號"、"楚粳27號"、"楚恢7號"、"楚恢12號"、"楚恢13號"、"楚粳優1號"、"楚粳優2號"、"楚紫優1號"以及引進的"雲恢290"、"紅優1號"等優質稻品種。"楚粳香1號"經農業部優質農產品監督中心分析測定,各項理化指標均達到了優質米標準;"楚粳24號"在雲南省農業廳、雲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雲南省糧食局聯合組織的第三屆優質稻品種評審會上,被評為優質稻品種;優質小麥新品種"繁19"、"96鑑-4"的育成推廣,填補了長期缺乏優質小麥新品種的空白;玉米"大白單1號"、"楚白單4號"等新品種的育成推廣,解決了鮮食玉米的需求,提高了全州的玉米生產水平;土肥等其它科技措施的研究推廣,有力推動了全州農業經濟的持續發展。

三、抓好推廣是關鍵

近幾年來,我們立足於科研工作的優勢,在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中着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爭取政府重視,加強體系建設。針對科技成果轉化推廣中體制不順、渠道不暢的"瓶勁"問題,理順了州、縣、鄉、村四級農技推廣體系,從體制上保障了科技成果的及時轉化。二是與企業聯合,開發科技成果。在每年的小春生產中,與州麪粉廠合作,在我州小麥生產重點鄉鎮推廣種植"96鑑-4"等優質小麥新品種,由州麪粉廠按既定訂單收購,使糧食加工企業在獲得優質原料的同時促進了農民增收。在大春生產中,結合優質米基地建設的實際,與優質米加工企業合作,大力推廣"楚粳香1號"、"雲恢290"等優質稻品種。其中"楚粳香1號"優質米每千克比普通米市場價高0.50元,"雲恢290"優質米每千克比普通米市場價高1.80元,農民種植優質稻增收的效果十分明顯。三是加強科技培訓,提高農民素質。彝州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在廣大農村中,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較低,科技興農意識不強,科技應用水平較差。貧窮落後的縣鄉與經濟相對發達的縣市在自然條件、科技基礎和經濟發展水平上的差異,使科技推廣普及層次較多且量大而面廣,增大了科技推廣的難度。針對這一客觀實際,我們加強了農村科技培訓,指導和支持各級農業科研推广部門舉辦各類農業科技培訓班,召開科研成果示範推廣現場會,建立農業科技諮詢服務熱線,在鄉鎮集日宣傳科技成果,讓廣大農民對先進科技成果有較全面的認識和了解,提高農民的科技意識,使廣大農民能自覺地接受和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和農業經濟的發展。四是認真抓好全州常規農業技術的推廣。通過州縣鄉科技人員的共同努力,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逐年得到了加強。全州每年平均完成水稻旱育秧12806畝,其中塑盤簡化育秧3307畝,共移栽大田38.418萬畝;推廣壯秧劑27噸,秧田應用1120畝,移栽大田16800畝;推廣水稻拋秧31101畝;推廣擺秧23282畝;完成水稻雙龍出海條栽88.036萬畝;推廣優質稻62.01萬畝,其中特優稻21.95萬畝;推廣玉米育苗移栽15.355萬畝;推廣旱作立體間套種16.807萬畝;實施地膜玉米13.013萬畝;推廣"沃土工程"示範樣板103490畝,輻射帶動837470畝;推廣平衡施肥技術1594808畝,推廣作物專用肥618553畝,推廣中微肥805898畝,推廣種植綠肥218199畝,秸稈還田519458畝。

四、成果開發是重點

儘管優良農作物新品種的選育和科技推廣工作不斷取得了新的進展,但是,由於傳統科技成果轉化體制的延續和涉農部門利益機制的約束,科技成果轉化體制不順,渠道不暢,科研推广部門難以將新品種和新技術等科技成果及時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難以在種子開發等科技成果的轉化中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綜合實力提高緩慢。針對上述問題,為了增強科研成果開發的自主性,使科研成果的開發為農業科技事業的持續發展帶來新的活力,我所在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依據《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種子法》、《專利法》的有關規定,於199年申請,200年農業部授權保護了5個農作物新品種,擁有獨立的新品種權。其中,水稻新品種為楚粳23號、楚粳香1號、楚粳24號,玉米新品種為楚白單4號和楚單7號,20__年前獲新品種權保護的數量佔全省總數的50,居全省農業科研院所之首。20__年已申報四個品種(其中水稻3個,玉米1個,水稻品種為楚粳26號、27號、楚恢7號,玉米品種為楚單8號)。20__年,擬訂申請保護2個水稻新品種(楚恢12號和13號)。

通過申請新品種權的保護,為獨立自主和高效地開發科研成果,增強自身實力打開了新的局面,品種權對育種的反哺作用已初現端倪。第一,擁有獨立的品種權後,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開發經營獲得品種權的新品種,充分保護了我所經過多年的艱苦探索而取得的科技成果。第二,有效改變了部份推广部門長期以來忽視知識產權,無償開發經營的狀況,規範了擁有品種權新品種的開發。第三,在開發經營中,我所把開發擁有品種權的新品種作為帶動科研成果轉化,加大科技開發力度的突破口,依法委託縣鄉農技推广部門及州內外個體户經營"雄豐"牌種子,走出了一條育繁推結合的科研成果轉化模式,即保護新品種權,發揮自身優勢,加快成果轉化,開展經營服務,提高整體實力的發展之路。與此同時,以明確"責、權、利"的方式,與州內外開發商廣泛合作,加大開發力度,極大地提高了新品種的開發效益。20__年以來,己有3家州外的種子部門、6家州內的種子部門簽定了開發協議,帶動我所科技成果的轉化年平均利潤突破了100萬元。已授權品種在州內外的推廣面積逐年上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日趨顯現。

雖然我所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已初見成效,但省內外"中海拔"稻區在楚粳系列水稻優良品種的推廣中,授權品種被侵權的現象廣泛存在。為此,我們在維權工作中重點強化了以下方面。一是對授權品種被侵權的情況作了深入調查,並向省農業廳和州農業局作了彙報,得到了上級農業主管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二是針對州內市場存在的侵權行為,邀請有關方面的領導和專家,就"植物新品種保護和開發利用"進行座談,並就進一步強化授權品種的開發和利用,形成了共識。經協商決定,在20__年以後授權品種的開發利用中,開發單位必須向提供品種的單位支付一定的使用費,開發每千克種子支付0.07元,並逐步統一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三是針對州外市場存在的侵權行為,在省農業廳科教處的指導下開展了維權工作,目前已初見成效。部份種子企業及科技推广部門已前來協商合作開發授權品種有關事宜。四是每年的4月26日,在世界知識產權日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廣大羣眾對新品種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五是在維護授權品種權益的同時,主動與省內外科研院所加強合作,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依法積極生產經營推廣應用授權的品種,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五、科學管理是保障

為使科學研究、成果轉化、技術推廣及其它各項工作有序、規範、高效地進行,我所在市場經濟發展激烈的競爭環境中,針對全所各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在職工中廣泛開展"管理出科研成果,管理出經濟效益"方面的教育,使全體科技管理者和科技人員充分認識到加強科學管理的重要性,樹立全面、系統、綜合的農業科技管理新觀念。與此同時,在涉及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人才培養、經濟核算、財務管理、物資管理、考勤管理、履職考核、利益分配等各項工作中,結合事業單位的改革,制定了切合實際的管理辦法,充分利用管理的槓桿作用調動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了向管理要科研成果,要經濟效益的規範化管理新局面。通過推行科學管理,推動了我中心科研工作持續發展,技術推廣穩步推進,成果轉化明顯加強,經濟效益逐年提高,各項工作井然有序,為加快科技創新,推進科技興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六、全面發展是目的

隨着科研推廣及科技成果轉化成效的逐步顯現,科研成果轉化效益的穩步提高,為進一步加強科研和技術推廣工作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與此同時,科研推廣基礎設施逐年完善,逐步改善了科技人員的生活和工作條件,調動了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初步形成了科學研究、科技推廣、成果保護和開發轉化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良好發展局面。

儘管科研推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要適應市場經濟體制下激烈的競爭形勢,進一步加快發展步伐,仍有較大的差距,在今後的科研、推廣、開發一體化進程中必須着力加強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力爭申請保護的科研成果具有較強的先進性和較大的開發潛力。二是進一步加強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確保先進的農業科技及時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三是以誠實守信、友好合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原則,積極與省內外、地州市科研院所和農技推广部門之間進行多渠道、深層次、全方位的交流與合作,與廣大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關係,促進各項授權科研成果的及時轉化,開創農業科技創新工作的新局面。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總結精選 篇六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總結。作為一名農村基層的工作者,我的成長離不開領導的培養幫助和同志們的關心支持。現將這一年來的工作情況向組織和領導彙報一下。在工作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

一、在市、區農業、科技部門和大坡鎮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本人絕對聽從上級領導指揮,堅持黨的先進性、不斷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結合本人實際,紮紮實實完成各項工作,使市、區科工信局引起重視,給大坡服務站配備了LED電子顯示屏,投影機,顯微鏡,電腦,摩托車,蔬菜農藥殘毒檢測儀等一批新設備,又刷新了房屋,還配備貨架,支持站裏進行農資經營,在市科工信局與區科工信局的幫助與扶持下,已經把大坡110服務站建成省級標準服務站。

二、求助市農技中心,幫助農民防治橡膠玻

1、從去年夏開始,很多農户都反映自家的橡膠黃葉嚴重,膠水產量嚴重降低,經我站反映給上級農技服務中心確診為橡膠黃葉玻為此,大坡服務站與市農技中心植保站聯繫,於7月16日借到煙霧機5部免費借給農民使用,並與農藥公司掛鈎配送農藥,本人多次深入田頭地角做技術指導或是親身上陣防治,經過二個多月的艱苦奮戰,使18個村莊的1235畝橡膠病害得到了防治。

2、去年晚造本鎮多個村莊的水稻“稻飛蝨”為害嚴重,本人多次下到本鎮各田洋檢查觀察,在發生蟲害村莊指導農民用“煤油+敵敵畏+葉蟬散”混幹沙子進行深水撒施新方法,消滅水稻飛蝨628畝,深受農民朋友歡迎。

3、指導大坡村“公司+農户”合作的300畝辣椒基地管理工作,長期與駐村外地技術員一齊走到田頭地角為辣椒種植户做種植管理技術指導,確保豐收。

4、農藥殘留檢測工作。為從源頭上保證農產品質量,我鎮加強了農藥經營管理,並指派本人為蔬菜質量(農藥殘留)檢測員。每天深入田間、收購點與農貿市場採樣進行抽檢工作。在進行檢測工作的同時,繼續加強安全使用農藥宣傳和指導,分門別類地告知種植户蔬菜種植禁用和限用農藥品種,同時張貼公告與掛橫幅,並加強相關檢查,確保本地蔬菜生產的質量安全。

5、做好國家水稻糧食直補工作,國家的涉農補貼也是農民朋友比較關心的熱點,今年國家提前下拔的涉農專項資金,六月底就打到農户的“一折通”上。這項工作要求高,時間緊,來不得半點馬虎。因為關係到羣眾的切身利益,關係到國家的涉農專項資金的安全下拔。我嚴格要求自己,認真核實每一户的田畝耕種情況,及時做好變更工作,幫助羣眾辦理相關手續,確保農户種田都能領到補貼。

6、在退耕還林工作中,與鎮林改辦的同志一起走村入户做動員工作,講解黨與政府的政策法規。協助組織村民帶領林權確權人員上山丈量林地, 始終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充分尊重民-意,妥善處理林改中排查出的林權矛盾和糾紛。在工作中堅持以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保護髮展森林資源和增加農民收入為出發點,切實推進我鎮農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為我鎮的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再立新功。

三、積極利用信息化手段為三農服務。當今的科學發展,農民致富都離不開信息化,利用辦培訓班的形式、培育電子農民,利用電子網絡,應用電子農務,指導引領農民致富。根據本鎮的農業特點制定了“實際、實用、實效、便民”的培訓計劃,開展了有針對性的實用農業技術培訓。20年至20年上半年協助大坡服務站組織培訓了52期農業技術班,參加人數達5981人次。在培訓中,以實施新型農民培訓為鍥機,加大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力度,全面提高農業勞動者素質。根據農時季節和項目實施的需要,紮實開展小而實的現場會,面對面傳授農業實用技術,把農業技術送到了農民手中,有效地指導了農業生產。近一年來,本人在電子農務網上發表了近四百篇的信息報道。因工作積極優秀,2010年底不但在信息員評比獲得瓊山區最佳信息員稱號、海口市電子農務優秀信息員獎,在10年9月26日在海口電視台舉辦的”義利達杯”電子農務大比拼電視現場直播的比賽中榮獲二等獎,還被區科信局評選為“最佳信息員”,最近還在海口市20年度電子農務信息員評比中榮獲得綜合第三名,為瓊山區局爭了光,也為大坡站添了彩,多次受到上級領導的表彰。自20年3月份成為新華社與中國移動聯合舉辦為三農服務的“農信通”業務信息員以來,堅持每週發送10篇以上的信息,得到新華社及中國移動“農信通”業務負責人的多次表揚。

四、抓緊糧食不放鬆,滅鼠保糧也重要,今年已經協助大坡服務站銷售了博Ⅱ優128、博Ⅱ優816等雜交水稻種子11500多斤,敵鼠鈉鹽滅鼠谷也在2000斤以上,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做出了貢獻。

五、堅持下鄉為農民朋友服務,只要接到農民來人來電告知,一定在最短的時間裏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民分憂解愁,努力為農民朋友的作物保駕護航,讓農民朋友早日走上致富的道路。

六、創辦基地示範,帶動農民奔小康。協助創辦基地2個:一個是大坡鎮“牧榕”文昌雞養殖基地,年存種雞10000多隻,年出小雞140000只,育肥雞100000只,今年還獲市科協的獎勵。另一個是2010年大坡8個村民小組300畝冬季辣椒種植基地。以公司+農户模式動作,以每斤最低0.5元保護價來保護農民利益。長期與合作公司從山西請來土專家一起上山下村,指導農民生產,辣椒終獲豐收,並在幾個月已經收穫完結。以示範帶動農民致富,帶出了貴官村民小組的馮思凱養雞大户,沙村張運忠的養豬大户等,更讓種椒的農民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早日奔小康。

七、繼續加強本人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業務知識學習,進一步提高自身素質,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本人於2010年加入先進的中國共產黨,注意提高自身業務素質,不斷參加各類的政治修養、業務培訓、科學技術等培訓班,並在20年起至今就讀海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現代種植新技術專業班。

八、目前農技推廣工作還存在的下列問題:

1、由於大坡鎮地處海口市遠郊,交通不便,信息不靈。農民羣眾科技文化素質整體偏低,思想比較保守陳舊,對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認識不足,接受能力低,新項目推廣應用阻力大。

2、由於部分羣眾科技意識低,小農經濟意識強,等、靠、要思想比較嚴重,對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範推廣認識不夠,投入不足,科技示範户投入不力,規模小,檔次低,典型引路抓得不夠。 3、項目推廣經費缺乏,難以正常開展推廣工作,但是我們還 是在有限的經費中擠出一部分,印發各種技術資料2700多份。 設立諮詢服務點一個,接待羣眾諮詢來訪700多人次。長期利 用户外LED屏幕進行發佈市場需求、當前農情、生產管理等信息、張掛宣傳條幅十五幅、出牆報3期、張貼宣傳標語120多條。4、農技推廣工作量大、涉及面廣,涉及到千家萬户,且季節性強。因大坡服務站技術人員少,業務工作上有所力不從心,造成整體工作處於被動局面。但通過這一年深入開展創建活動,我的學習意識得到了進一步加強,服務宗旨意識進一步增強,工作的自覺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縱觀一年的創建活動,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存在着許多不足,同上級的要求還有差距,我們將以科普示範活動為契機,緊緊圍繞全鎮農業發展的大局,認真做好服務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為羣眾提供優質、高效、及時的服務,為全鎮的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新的貢獻。

九、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是繼續加大農技推廣工作力度,繼續抓好20年下半年的冬季農業生產,集中技術力量努力抓好冬季瓜菜示範的實施,盡一切力量,努力完成上級下達任務;二是因地制宜,積極組織調供種子、儲備農資儘量滿足廣大農民羣眾的需求,為明年的農業生產打下良好的基矗

農技推廣工作總結 篇七

我們以學習實踐xx為動力,緊緊圍繞抓特色、興產業、創品牌、強規模農業工作目標,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增收為目標,着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努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經過全縣幹部羣眾的辛勤勞動和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xx農業工作任務,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根據縣紀委要求,現就一年來的工作情況以及下年度工作思路簡要彙報如下:

一、勤政為民,落實惠農政策強化結構調整

我們以省、市、縣有關文件精神為指導,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三農工作方針,在農村沼氣建設、農機補貼購置、示範良種補助、農民培訓轉移和信息入村工程建設等方面,充分用好用活各項支農惠農政策,保證涉農民生工程全面落實和每筆惠農資金合理使用;我們將產業結構調整作為提升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按照東棗、西草、中桑、北糧、南菜農業佈局分工,以發展一村為抓手,以打造中塬板塊為示範,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資源,大力開發蠶桑、紅棗、羊草、薯品、蔬菜、核桃、小雜果、小雜糧八大特色產業,積極探索公司+基地+農户的產業化生產模式,努力創造特色,不斷打造農業品牌;在土地承包工作方面,一要抓學習,練內功,力爭吃透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二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權能,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着力解決一些承包糾紛問題,確保土地合理流轉和高效利用。

二、加強學習,築牢廉潔從政思想道德長堤

一年來,本人努力加強政治x和業務知識學習,注重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改造和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積極投身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和宣講,進一步加強現代經濟x知識、行政管理知識、法律知識以及業務知識的學習,堅持學用結合,x聯繫實際,既能積極參加集體學習,又能認真搞好自學,既能積極參加集體討論,又能做到記筆記、寫心得、談體會、搞調研,並組織全系統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認真備好講好廉政教育課,深入實踐開展涉農問題廉政建設課題調研。通過學習,強化了理想信念和勤政為民的思想意識,堅定了更新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決心和信心,做到了學習工作兩手抓、兩不誤、兩提高、兩促進。

三、努力工作,為縣域經濟發展做出新貢獻

我們在搞好調研、整章建制、確定思路、加大力度等方面下功夫,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堅持重大問題集體決策、日常工作分工負責的原則,使班子形成了凝聚力、向心力,增強了團隊意識、政治意識、宗旨意識、大局意識和憂患意識,緊扣年初確定的5555工作思路開展工作。通過一年的努力,我們已全面完成了縣政府下達的主要目標任務。

(一)縣政府任務指標完成情況:

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12.9萬畝,完成計劃任務230%;落實小雜糧4.2萬畝,完成計劃任務x5%;經濟作物1.6萬畝,完成計劃任務1x%,瓜類0.5萬畝;預計糧食產量超過1.6萬噸。養蠶1386張,產繭62.99噸,其中秋季養蠶652張,產繭29.99噸。落實農機具購置補貼1783台,完成投資259.18萬元,分別完成計劃任務297%和259%,其中省補資金98.8萬元,市補資金36萬元,農民自籌124萬元;發展農機示範户280户,完成計劃任務140%。另爭取紅棗烘乾市級補助資金90萬,新建鄉級農技服務站1個(x萬)。

(二)主要工作落實情況

1、農村沼氣建設

全縣克服資金不足、勞力短缺、原料較少等具體困難,新建一池三改農村户用沼氣940口,總投資400萬元,其中中省補貼158萬元,市補30萬元,農民自籌212萬元,完成年計劃94%,按擴大內需新增項目,目前已建成x處養殖小區,14處聯户,23個服務網點。

2、農民增收工程

一是糧食單產提高工程:推廣壟溝種植,保護地栽培,配方施肥等旱作農業技術7.3萬畝;引進脱毒紫花白一級優良種薯45萬公斤,引進登海9號、沈單一號玉米良種4000公斤;創建小雜糧規範化生產示範基地1.7萬畝,試驗密度、施肥等技術指標為今後高產栽培提供了依據,建立百畝小雜糧科技示範園一個,經測產,比大田增產28%。

二是果業提質增效工程:通過修剪,配方施肥等措施進行低產果園改造;通過交接換頭、嫁接進行品種改良,提高水果品質;引進優良種苗,進行加密補缺,建立果業科技示範園;

三是百萬畝設施蔬菜工程:擬在楊家店等地投資112.4萬元,新建標準化日光温室x畝,塑料大棚53畝,目前已經開始實施。

四是區域性特色產業發展工程:東桑西移項目先後在全縣5個鄉鎮53個行政村完成桑園建設13583畝,佔任務135.8%,栽植桑苗660萬株,建設500畝以上中心示範園5處;完成小蠶共育室建設39處2574平方米,推廣方格簇40萬片,建設大蠶室85處2550平方米,並配齊了所需設備,5月初已全面通過省級驗收。

3、一村工程建設

按照村級發展規劃,有序進行項目實施。車家塬村春秋兩季養蠶x0多張,新建桑園x0畝

;下山畔村配合林業局建成千畝紅棗生產示範園,擬實施滴水灌溉300畝,低產棗園改造240畝;深砭焉村新建標準化羊舍500平方米;下侯家焉村進行棗樹品種嫁接改良50畝,改造棗園180畝;冉溝村進行掛麪加工技術培訓50人次。

4、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旱作農業技術推廣7.3萬畝,完成計劃任務146%,其中壟溝馬鈴薯2.2萬畝,平均畝產1x0公斤,較大田增產15%;水平溝谷子1.6萬畝,平均畝產170公斤,較大田增產13%;壟溝玉米1萬畝,平均畝產396公斤,較大田增產28%;地膜玉米0.5萬畝,平均畝產442公斤,較大田增產36%。對重點病蟲害進行了定點定期調查,印發病蟲信息、病蟲發生送閲件x期,指導大田病蟲害防治14萬畝次,挽回經濟損失40萬餘元。同時,根據我縣主導產業和一村工程建設,進行了農民技術培訓,共培訓0.78萬人次,完成計劃任務156%。

5、小雜糧創高產

小雜糧創高產:完成優質小雜糧高產示範樣板田x80畝,其中谷子520畝、黑豆330畝、綠豆230畝,在辛家溝鎮賈家山村建立小雜糧百畝科技示範園1個;完成優質小雜糧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1.9萬畝,其中谷子1.1萬畝,黑豆0.5萬畝,縻子0.3萬畝。

6、農資打假專項治理

結合農資打假,對農資生產經營單位進行了專項調查,摸清了農資經營情況的底子,健全了圖片檔案,取締了無證經營户(2户),規範了農資市場。

7、農業產業化和農村信息服務站建設

建立了蠶桑、紅棗、養羊、養蜂等個專業合作社和紅棗、蠶桑個專業協會,做到組織、制度、章程、規劃四落實。已經上報批准光大棗業等四家企業為市級重點龍頭企業(現在正在落實扶持資金),出台了《縣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貫徹意見》,按照五個一(一個場地、一套設備、一條寬帶、一套制度、一個信息員)的標準新建農村信息服務站80個,完成計劃任務200%。

8、落實三問制度

組建了農業系統三問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了總體目標,落實了職責分工,提出了工作要求;建立了三問相關工作制度,明確了三問工作內容,基本工作程序,問題處理方式和結果運用等監督操控條款;召開了三問專題動員部署會和專題學習討論會,而且有會議記錄,並印製了三問工作登記冊;創辦了三問專欄和宣傳陣地,印發張貼了相關標語傳單。

9、其它工作完成情況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總結 篇八

為確定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範縣項目的工作成效,按照項目要求和省農業廳科教處的部署,落實《農技推廣示範縣玉米測產方案》,10月12日--20日師宗縣農業局技術人員對竹基、丹鳳鎮、彩雲鎮等幾個鄉鎮的示範户的玉米進行了測產,按標準規程對所抽田塊進行測產。

於10月19日,在師宗竹基鎮上補召村的測產情況:經過2天地實地實際測產統計:對示範户顧永進種植的2.5畝玉米田隨機取樣個點,實際收穫面積0.5畝進行穗立稱重其產量為1260公斤,按50%的水分折扣方式計算畝產達615公斤。陳所金家的1.5畝責任地裏種植的。玉米,採取了寬窄行條播,大行距1米小行0.6米,株距0.6米,密度畝植3860株。

施足底肥,中後期加強中耕管理、水肥管理等措施的實施,畝產量在650公斤,同比去年多密植了300株,產量多出170公斤。數據結果表明該示範户今年玉米的產量明顯高於去年,為玉米豐產奠定了堅實基礎,起到了明顯示範帶動作用。

兩年來,通過不懈的努力,農民的思想意識得到較大的轉變,科技種植水平不斷提高,起到良好的示範帶頭作用。作為科技指員,不僅在實踐中得到了煅煉和提高,增強了自己的業務技能,同時能夠讓農民把科學技術應用於生產之中,讓農民能增產增收。作為一名技術指導員,當看到示範户應用技術的標準和示範作用不斷提高,會到格外欣慰,我將不斷增強自身素質,積極為科技示範户獻計獻策,加強技術指導與服務。

引領農民依靠科技致富,為農業技術推廣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當農民朋友臉上映出豐收的喜悦之情時就是我們科技指導員價值的真正體現,我們辛苦與快樂並存,為發展現代農業,加快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做出艱苦努力我無怨無悔,為我們的青春能有這樣一次不同尋常的經歷而喝彩。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總結 篇九

自參加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範縣項目技術指導員工作以來,我感到無比榮耀的同時,也深知肩上職責重大。兩年多來,我始終把提高農民科學種植水平、農民持續增收,農業增效作為檢測我工作成績的標準,把推動我縣農業現代化建設,讓農民儘快致富奔小康作為工作的目標,在師宗縣農業局的正確指導下,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用心推廣先進的農業科技知識,提升農民學種田水平,做好農村科技培訓和公益性技術指導工作,負責竹基鎮上補召村10户示範户的玉米產業指導工作。

透過近一年來的工作,我深深的體會到技術推廣人員是改變農民生產行為的促進者,是農業技術的傳播者和實踐者,只有將新政策、新知識、新技術、新信息及時運用於農業生產中,使之轉化為生產力,才能徹底的實現農民增產增收和農村生活水平的不斷地提高。解決農民最需要的技術問題,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較圓滿地完成了技術指導工作。現談幾點工作體會。

一、全面瞭解科技示範户基本狀況,明瞭示範户需求,為今後更好解決問題打下基礎。

項目的實施是黨中央惠民政策的具體體現,進一步融洽了幹羣關係。對示範户進行物化補貼和技術培訓,密切了政府農業部門與農民朋友的關係,農業技術指導員深入農户田間指導農民運用新技術,充分發揮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代表黨和政府聯繫農民羣眾的橋樑作用,融洽了幹羣關係,黨羣面貌煥然一新。

一是切實摸清10個科技示範户的基本狀況,和示範户全應對接工作,掌握科技示範户的人口、勞力、耕地面積、生產狀況等,為10個科技示範户建立科技檔案,每户一本《科技示範户手冊》。

二是逐户走訪科技示範户,宣傳項目資料,瞭解示範户需求,開展現場技術服務,解決示範户生產中的技術問題。

三是用心主動聯繫羣眾,與科技示範户持續聯繫,及時瞭解農户在生產中遇到的問題,並及時、有效加以解決。如在示範户陳所金帶領下玉米採用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將原種密度提高10%—15%,但是由於充分利用邊際效用和改變田間小氣候,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玉米長勢十分好,產量大幅度提高。

二、增強了農業技術人員的職責心,農技人員工作作風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科技入户工程明確了農技人員工作職責和目標要求,農技人員公益性職能充分得到了發揮,學有所用,增添了農技人員學農、愛農、為農服務的自豪感,強化了廣大農技人員立足本職,加強學習,更好地服務農民的意識。同時,透過項目實施,建立了農技人員績效考核制度、學習制度,強化了監管,有效保證了農技人員入户工作時間和效率,農技人員工作得到了進一步的肯定,精神狀態有了明顯好轉。加強政治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用心參加組織的各種政治學習和活動,不斷提高政治思想素質。充分利用各種可能的條件和機會,抓緊時間進行業務學習,有效地促進了自身素質的提高。

進一步改善工作作風,增強服務意識,深入基層,心繫羣眾,不斷提高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紮實搞好農村服務工作。本人秉着“用感恩心做人,用職責心做事”的原則,在以後的工作中進一步做到“良種良策”為羣眾辦實事、“技術要領”為羣眾解難事、“科學運籌”為羣眾做好事。有一個清醒而深刻的認識。被羣眾説不如主動去聽説,就應經常下村走訪,深入到農業生產一線,真正做到“人到、心到、職責到”、“問困難、問需求、問發展”、“送信心、送點子、送技術”,用心宣傳和教育羣眾,帶領大家科技致富。

三、是抓好科技培訓,及時有效地對病蟲害進行防治,提高整體水平。

作為技術指導員不僅僅要有理論水平和業務專長,還要能説會幹,把理論知識和技術轉變到農民一聽就懂,一看就會的實用技術。在培訓中要重點抓住農民在生產中一些不科學的操作環節和粗放管理、陳舊漏習開展針對性講解,透過舉辦培訓5次、發放技術資料200餘份、帶給實物圖片20份等形式使農民在品種選用、科學施肥、精細管理上更加科學合理,從而提高種植技術和科技意識。

四、構建了農業科技成果入户到田的快速渠道,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轉化速度,加大了農業技術推廣的力度,培養了一批“土專家”。

個性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科技示範户成了政策宣傳員;農村環境綜合環境治理標兵;除陋習樹新風帶頭人;更是運用新技術致富能人,是整個農村生產、生活的中堅力量。本人根據作物不同生長階段的特點,深入田間地頭查看作物長勢,記錄詳細資料,並作認真科學的分析,有的放矢手把手指導農户,用簡單、樸實的語言講解生產中技術難題,讓農民一聽就懂,一學就會。

五、建立示範樣板,輻射帶動周邊農户,讓科技示範户真正起到示範輻射帶頭作用。

良種良法得到普及,農業科技人員服務觀念不斷更新。實施農業科技入户示範工程,實行技術人員直接到户,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入户過程中,採用“手把手”、“應對面”的技術指導方法,指導示範户應用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做到關鍵環節主動入户,突發事件及時入户,技術諮詢隨時入户,使示範户心服口服。辦好示範樣版十分重要,從前期的技術方案的制定到品種的選取,合理配方施肥的應用以及生產過程中|||的每一環節的配套管理都嚴格按照“優質、高產、高效、安全、環保”的操作規程,使他們樂於理解新技術,新方法並相互促進相互帶動,構成學科學、用科學、用科技、促推廣、帶全面、增效益的良好氛圍。

為確定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範縣項目的工作成效,按照項目要求和省農業廳科教處的部署,落實《農技推廣示範縣玉米測產方案》,10月12日―20日師宗縣農業局技術人員對竹基、丹鳳鎮、彩雲鎮等幾個鄉鎮的示範户的玉米進行了測產,按標準規程對所抽田塊進行測產。於10月19日,在師宗竹基鎮上補召村的測產狀況:經過2天地實地實際測產統計:對示範户顧永進種植的2.5畝玉米田隨機取樣3個點,實際收穫面積0.5畝進行穗立稱重其產量為1260公斤,按50%的水分折扣方式計算畝產達615公斤。

陳所金家的1.5畝職責地裏種植的玉米,採取了寬窄行條播,大行距1米小行0.6米,株距0.6米,密度畝植3860株。施足底肥,中後期加強中耕管理、水肥管理等措施的實施,畝產量在650公斤,同比去年多密植了300株,產量多出170公斤。數據結果證明該示範户今年玉米的產量明顯高於去年,為玉米豐產奠定了堅實基礎,起到了明顯示範帶動作用。

兩年來,透過不懈的努力,農民的思想意識得到較大的轉變,科技種植水平不斷提高,起到良好的示範帶頭作用。作為科技指員,不僅僅在實踐中得到了煅煉和提高,增強了自己的業務技能,同時能夠讓農民把科學技術應用於生產之中,讓農民能增產增收。作為一名技術指導員,當看到示範户應用技術的標準和示範作用不斷提高,會到格外欣慰,我將不斷增強自身素質,用心為科技示範户獻計獻策,加強技術指導與服務,引領農民依靠科技致富,為農業技術推廣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當農民朋友臉上映出豐收的喜悦之情時就是我們科技指導員價值的真正體現,我們辛苦與快樂並存,為發展現代農業,加快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做出艱苦努力我無怨無悔,為我們的青春能有這樣一次不同尋常的經歷而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