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師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65W

第一篇:教師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教師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要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新型教師,提高專業水平,提高工作 “智慧含量”,乃當務之急。在這十分關鍵時刻,教指站、我校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特別是全員研教及學校的校本培訓,對我們教師的建設和培養起着獨特的作用。特別是學校的校本培訓通過專家的引領,教學理論的培訓和學習,説課、上課、評課一條龍活動的開展,發揮了教師個人、教師集體等各方面的作用,給教師形成一種對話機制,營造了求真、務實、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圍,為教師交流信息、分享經驗、發展專業、展示成果提供平台。通過這種形式的活動,將教師凝聚在一起進行實實在在的學習和研究,不斷拓展了教師發展的空間,激勵教師積極主動地追求發展。通過培訓和學習,我受益非淺。

首先新的理念深入我心

“課程的改革,從某種意義上説,不僅僅是變革教學內容和方法,而且也是變革人.”要變革人,首先要重視教師的發展。教師的成長和發展,觀念更新是前提,專業化成長是基礎。新的教學觀念中產生的。教學改革就是新舊觀念的鬥爭,教學改革的阻力來自於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因此,確立新的觀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務。

以前,我的頭腦中存在着教材意識、教參意識,以綱為綱,以本為本,眼睛盯着知識點,強求的是標準答案,應對的是統一考試。通過專家講座,瞭解到新課程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具有課程意識、學生意識、開放意識、問題意識。新課程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從學生的經驗出發,教學要向學生的生活世界迴歸。教學方式由被動的接受式轉向探究性學習、自主合作學習。

其次,調整和拓寬了我的知識結構

一位教育專家曾深刻指出,今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分工是科學化的產物,他們的任務是培養學科的專家。而未來教育將結束單科教師的歷史使命,要求教師成為多面手,會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所任學科教學中的問題。

國中科學課程的學科整合是課程改期的特點之一。根據科學課程的特點和教學要求,科學教師必須具有系統的完整的科學專業知識;科學教師要具備與科學教學相關的學科知識,諸如社會科學的基本知識等;還需要了解科學與其他有關學科的橫向聯繫及其發展,使社會科學知識、教育科學知識、系統科學專業知識有機地結合,形成較完整的基本知識。科學教師還應具有思維科學知識,這有助於教師通過教學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科學教師還要具有參與社會生產、生活的知識,能以敏鋭的眼光和頭腦,注意觀察、瞭解、蒐集信息的能力。新教材的一個顯著變化是,難度降低了,但知識面加寬了,這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身知識儲備能否適應這一變化,能否滿足學生的需求,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的第一道難題。

而現實是,我們科學教師都是由單科的物理、化學、生物或地理教師組成,與專業教師任職資格的要求有較大的差距。教師專業性知識的缺陷交極大地限制科學課程的實施。

一些教師反映,對新教材的把握有困難。很顯然,教師的知識結構是制約教師駕馭新課程的瓶頸。因此,實施新課程,教師不僅要“洗腦”,還要“充電”

校本培訓利用教學資源,以教學專家,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為核心,對全縣科學教師開展學科的專業培訓。開展了學科交流,大家各抒己見,通過觀點的交鋒,強調知識的消化和吸收。再次通過活動的開展樹立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了解新事物、學習新知識,不斷更新和拓寬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具備與教學適應的多元化的知識結構。

其次促進了我對教學行為的反思

反思是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行為進行審視與思考。反思是一個人成長與發展的核心能力之一,新課改要求教師不斷培養和發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為反思型教師。孔夫子曾説:“學而不思則罔”。如果一個人只是一味地學習而不思考,那他就會陷入迷惘困惑。孟子亦云:“思則得也”。新課改要求教師經常思考和反思。面對各種新的教育思想、資源、手段和方法,教師不能簡單地拿來複制粘貼一下就ok了,而要做出科學分析,結合自己學校和班級的實際情況及自身優勢,為我所用,以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

教師需要在反思中成長。在新課程改革實施的過程中,還有不少的困惑和困難,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平時許多教師只有期末或年終學校進行教學評價時,才會系統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而校本活動的開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扭轉這種現象。説課、上課、評課活動的開展能促進教師把反思當成常規工作。與同行面對面的交流,在交流活動中細心體會,積極思考,用心揣摩,讓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閃爍。通過追蹤説課、上課的過程,審視教學環節,總結教學得失,從中會產生許多感悟。

如在活動中,一位教師在説《焦耳定律》的教學設計時,他為了讓學生自主構建知識,採用實驗探究法。具體教學過程如下:1、教師通過演示實驗來創設情景來引入新課。演示實驗:用相同的導線分別給電燈和大功率電爐供電,讓學生觸摸導線,建立同一電路電燈和導線發熱情況不同和不同電路中導線發熱情景。2、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啟發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猜想電流產生的熱量q與哪些因素有關?3、增加自主探究的開放性和培養學生實驗的設計能力。根據學生的猜想結果,分組設計實驗方案並進行實驗。4、培養學生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彙報實驗結果並討論評析實驗結果。閲讀教材(請收藏好 範 文,請便下次訪問)形成焦耳定律。

如原來為了落實雙基,我常採用的教學模式是先給出結論或通過簡單的例子得出結論,然後化大量的時間解釋結論並加以鞏固。通過校本活動的開展,我才瞭解到先前所採用的教學模式是認知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一種教學模式。它不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學生的健康發展。理想教學模式應該是:通過情景的創設,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然後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同學間的合作交流得出結論。同時我也體會到新課程教學的核心理念是全面培養每一個學生的科學素養。如何讓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堂課中都有所收穫?這是每一個教師都應該關注的問題。教學設計中必須要注意這一點。尤其表現在問題的設置中,必須考慮到各個層次的學生。設置的問題首先要有梯度,有易有難,且要從簡到難。讓所有的學生的思維都有所啟發,儘可能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切不可設置的問題高深莫測,只有使一小部分

的學生打開思維。如果這樣,時間長了勢必影響大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校本培訓為教師搭建了溝通和交流的平台,在增強凝聚力的同時,努力營造教師積極參與學科建設、投身教學、課程改革的良好氛圍;為優秀教師的脱穎也創造了條件,搭建舞台。但是,教師的自身條件不同,特點不同,教師的發展是不平衡的,教師後續發展的目標也應該不同。因此,在推進教師培訓工程建設過程中,倡導更切合實際的發展規劃和個性發展目標,努力激發教師追求發展的內驅力;培訓形式多樣性和開展活動的有效性,是以後教師培訓首要考慮的問題。

第二篇:教師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教師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2014----2014下半學期)

要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新型教師,提高專業水平,提高

工作 “智慧含量”,乃當務之急。在這十分關鍵時刻,教指站、我校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特別是全員研教及學校的校本培訓,對我們教師的建設和培養起着獨特的作用。特別是學校的校本培訓通過專家的引領,教學理論的培訓和學

習,説課、上課、評課一條龍活動的開展,發揮了教師個人、教師集體等各方面的作用,給教師形成一種對話機制,營造了求真、務實、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圍,為教師交流信息、分享經驗、發展專業、展示成果提供平台。通過這種形式的活動,將教師凝聚在一起進行實實在在的學習和研究,不斷拓展了教師發展的空間,激勵教師積極主動地追求發展。通過培訓和學習,我受益非淺。

首先新的理念深入我心

“課程的改革,從某種意義上説,不僅僅是變革教學內容和

方法,而且也是變革人.”要變革人,首先要重視教師的發展。教師的成長和發展,觀念更新是前提,專業化成長是基礎。新的教學觀念中產生的。教學改革就是新舊觀念的鬥爭,教學改革的阻力來自於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因此,確立新的觀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務。

以前,我的頭腦中存在着教材意識、教參意識,以綱為

綱,以本為本,眼睛盯着知識點,強求的是標準答案,應對的是統一考試。通過專家講座,瞭解到新課程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具有課程意識、學生意識、開放意識、問題意識。新課程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從學生的經驗出發,教學要向學生的生活世界迴歸。教學方式由被動的接受式轉向探究性學習、自主合作學習。

其次,調整和拓寬了我的知識結構

一位教育專家曾深刻指出,今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分工是科學化的產物,他們的任務是培養學科的專家。而未來教育將結束單科教師的歷史使命,要求教師成為多面手,會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所任學科教學中的問題。

校本課程的學科整合是課程改期的特點之一。根據校本課程的特點和教學要求,校本教師必須具有系統的完整的科學專業知識;校本教師要具備與校本教學相關的學科知識,諸如社會科學的基本知識等;還需要了解校本與其他有關學科的橫向聯繫及其發展,使社會科學知識、教育科學知識、系統科學專業知識有機地結合,形成較完整的基本知識。校本教師還應具有思維科學知識,這有助於教師通過教學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校本教師還要具有參與社會生產、生活的知識,能以敏鋭的眼光和頭腦,注意觀察、瞭解、蒐集信息的能力。新教材的一個顯著變化是,難度降低了,但知識面加寬了,這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身

知識儲備能否適應這一變化,能否滿足學生的需求,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的第一道難題。

第三篇:教師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的學生打開思維。如果這樣,時間長了勢必影響大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校本培訓為教師搭建了溝通和交流的平台,在增強凝聚力的同時,努力營造教師積極參與學科建設、投身教學、課程改革的良好氛圍;為優秀教師的脱穎也創造了條件,搭建舞台。但是,教師的自身條件不同,特點不同,教師的發展是不平衡的,教師後續發展的目標也應該不同。因此,在推進教師培訓工程建設過程中,倡導更切合實際的發展規劃和個性發展目標,努力激發教師追求發展的內驅力;培訓形式多樣性和開展活動的有效性,是以後教師培訓首要考慮的問題。

第四篇:教師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2014-2014下

教師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2014—2014學年第二學期

要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新型教師,提高專業水平,提高工作 “智慧含量”,乃當務之急。在這十分關鍵時刻,我校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特別是全員研教及學校的校本培訓,對我們教師的建設和培養起着獨特的作用。特別是學校的校本培訓通過專家的引領,教學理論的培訓和學習,説課、上課、評課一條龍活動的開展,發揮了教師個人、教師集體等各方面的作用,給教師形成一種對話機制,營造了求真、務實、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圍,為教師交流信息、分享經驗、發展專業、展示成果提供平台。通過這種形式的活動,將教師凝聚在一起進行實實在在的學習和研究,不斷拓展了教師發展的空間,激勵教師積極主動地追求發展。通過培訓和學習,我受益非淺。

首先新的理念深入我心。“課程的改革,從某種意義上説,不僅僅是變革教學內容和方法,而且也是變革人.”要變革人,首先要重視教師的發展。教師的成長和發展,觀念更新是前提,專業化成長是基礎。新的教學觀念中產生的。教學改革就是新舊觀念的鬥爭,教學改革的阻力來自於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因此,確立新的觀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務。以前,我的頭腦中存在着教材意識、教參意識,以綱為綱,以本為本,眼睛盯着知識點,強求的是標準答案,應對的是統一考試。通過專家

講座,瞭解到新課程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具有課程意識、學生意識、開放意識、問題意識。新課程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從學生的經驗出發,教學要向學生的生活世界迴歸。教學方式由被動的接受式轉向探究性學習、自主合作學習。

其次,調整和拓寬了我的知識結構。一位教育專家曾深刻指出,今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分工是科學化的產物,他們的任務是培養學科的專家。而未來教育將結束單科教師的歷史使命,要求教師成為多面手,會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所任學科教學中的問題。根據課程的特點和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具有系統的完整的科學專業知識;教師要具備相關的學科知識,還需要了解與其他有關學科的橫向聯繫及其發展,使社會科學知識、教育科學知識、系統科學專業知識有機地結合,形成較完整的基本知識。教師還應具有思維知識,這有助於教師通過教學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很顯然,教師的知識結構是制約教師駕馭新課程的瓶頸。因此,實施新課程,教師不僅要“洗腦”,還要“充電”。校本培訓利用教學資源,以教學專家,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為核心,對教師開展學科的專業培訓。開展了學科交流,大家各抒己見,通過觀點的交鋒,強調知識的消化和吸收。再次通過活動的開展樹立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了解新事物、學習新知識,不斷更新和拓寬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具備與教學適應的多元化的知識結構。

再次促進了我對教學行為的反思。反思是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行為進行審視與思考。反思是一個人成長與發展的核心能力之一,新課改要求教師不斷培養和發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為反思型教師。教師不能簡單地拿來複制粘貼一下就ok了,而要做出科學分析,結合自己學校和班級的實際情況及自身優勢,為我所用,以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教師需要在反思中成長。在新課程改革實施的過程中,還有不少的困惑和困難,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平時許多教師只有期末或年終學校進行教學評價時,才會系統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而校本活動的開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扭轉這種現象。説課、上課、評課活動的開展能促進教師把反思當成常規工作。與同行面對面的交流,在交流活動中細心體會,積極思考,用心揣摩,讓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閃爍。通過追蹤説課、上課的過程,審視教學環節,總結教學得失,從中會產生許多感悟。

第五篇:教師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教師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我認為,做一名現代化不落伍的老師,應當積極適應素質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轉換,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同時,不斷的充實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實現自身的持續發展,終身學習,不斷進步,這是新時期對教師的要求,也是為人教師的重要內容.

以前我的認識就是“春蠶到死絲方盡”,教師的工作的確需要奉獻。通過這學年的校本培訓後,我又認為新課程中有愛心,有創意,能夠擴展教學資源,對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產生影響的具有注重人文關懷的教師。如關於真才實學的老師。也許“給學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的説法已經有些過時,但若將自己擁有的那桶水變成不斷更新的“活水”,又有何不可?同時,隨着信息時代的到來,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也越來越廣泛,以學生為友,甚至以學生為師都是必然趨勢。只有這樣,才能感染學生勤學善思。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和諧地與學生相處,才能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首先,對學生胸懷要博大,情感的體驗要細微,“沒有理由要求每個學生喜歡我,但我必須喜歡每個學生”。師生關係和諧、融洽,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肯定,便會主動親近教師,樂於接受教師的教誨,使師生心靈溝通,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其次,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性的,影響不是一時的,而是長遠的,所以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於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現在,我有了更理智的看法,教師們不能再像一部部快速老化的汽車超負荷地在公路上疾駛,社會應該重視教師資源的可持續使用,在教師中大力提倡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以前看電影《燭光裏的媽媽》的場景時,我感受頗深:在很多人的印象裏,優秀教師的形象無外乎就是起早貪黑,廢寢忘食,一天到晚泡在學校裏,幾乎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他們的身體大多不好,有的帶病上課,甚至當場暈倒。他們沒有天倫之樂,老人卧病在牀,卻不能侍奉左右;活潑可愛的孩子沒人帶,只能反鎖在家;親人過世,卻不能趕回家見最後一面。教師是凡人,不是籠罩在崇高光環中的聖人,教師不應是站在講台上拖垮早已患病的疲憊身軀,而充當學生含淚學習的崇高榜樣;教師也不應無情地把正發高燒的子女留給年邁的父母,自己卻被頌揚為舍小家、顧大家的優秀典型。依靠透支健康來獲得事業上的成功,無疑是殺雞取卵。

總之,通過這學年的教師校本培訓學習,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做一名讓領導放心、學生滿意、家長信任的好教師就是要以熱愛事業為核心,把熱愛學生視為靈魂,在構建師生和諧關係的基礎上不斷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