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微黨課進支部發言材料

欄目: 領導講話稿 / 發佈於: / 人氣:3.07W

感悟非凡成就 凝聚奮進力量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微黨課進支部發言材料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微黨課進支部發言材料

同志們:

2022年10月16日-22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勝利召開。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向大會作了題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鬥》的報告。報告開門見山,開篇即亮出鮮明的主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這一主題亮明瞭黨在新徵程上舉什麼旗、走什麼路、貫徹什麼思想、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況奔向什麼樣的目標等重大問題,全面勾畫出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間黨和國家工作的政治路線圖。這一主題向世界宣示:我們黨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定不移地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

報告共分15個部分:一、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二、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三、新時代新徵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四、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五、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六、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七、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八、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九、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十一、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十二、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十三、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十四、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十五、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團結奮鬥”,報告開篇的導語亮明的主題之落腳點就是“團結奮鬥”——“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報告通篇都貫穿着黨領導人民的團結奮鬥。報告第一部分,闡述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強調“這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奮鬥贏得的歷史性勝利”;報告第二部分,闡明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隱含着黨團結帶領人民勇於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在共同奮鬥的歷史性變革實踐中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的思想;第三部分,闡述新時代新徵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強調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其中就藴涵了團結奮鬥的思想;第四到第十五部分,講的是十二個大的方面的戰略部署,實現這些戰略部署歸根到底要靠中國人民的團結奮鬥,正如報告所強調的“五個必由之路”之—“團結奮鬥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報告的結束語,鄭重發出團結奮鬥的偉大號召——“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勝利”“不斷鞏固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形成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強大合力”,並強調“黨用偉大奮鬥創造了百年偉業,也一定能用新的偉大奮鬥創造新的偉業”,“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報告首尾呼應,渾然一體,清晰地呈現出團結奮鬥的主線脈絡,貫穿報告始終。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戰略安排進行宏觀展望,重點部署未來5年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展現了一幅令人嚮往、催人奮進的壯美藍圖:展望2035年,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大幅躍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邁上新的大台階,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新發展格局,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文化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階,中等收入羣體比重明顯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社會保持長期穩定,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峯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全面加強,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黨的二十大報告以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深入思考了新時代新徵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若干重大問題,標誌着我們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戰略上更加成熟。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徵,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中國始終致力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立場和政策,維護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冷戰思維,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搞雙重標準;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深化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夥伴關係,致力於擴大同各國利益的匯合點;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更好惠及各國人民;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中國真誠呼籲,世界各國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

我國黨和人民事業是人類進步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和現實都證明,近代以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中國改革開放的進行、中國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不僅使中國人民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深刻地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世界許多國家都分享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如今,一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且綜合國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文化影響力、國際影響力不斷攀升的人口大國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這在人類歷史上是具有深遠影響的大事。到我們黨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的時候,我們這個有着悠久文明歷史、由56個民族組成的中華民族,我們這個擁有14億多人口、960多萬平方公里國土的東方大國,用新中國成立後的一百年時間走完了西方國家幾百年走完的現代化歷程,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總量1.5倍的中國人民邁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將更加深刻地影響世界歷史進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黨的二十大擔負起全黨的重託和人民的期待,從戰略全局深刻闡述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科學謀劃了未來一個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在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黨的二十大是中國共產黨在百年輝煌成就和10年偉大變革的高起點上創造新時代更大榮光的大會。中國共產黨在百年曆程中共召開了19次全國代表大會。黨的二十大是我們黨在建黨百年後召開的首次全國代表大會,也是在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的時間座標上召開的全國代表大會,具有特別的里程碑意義。回望過去,黨同人民百年奮鬥,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新時代10年,偉大成就偉大變革是全方位、歷史性的,極不尋常、極不平凡。走過百年奮鬥歷程,歷經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的淬鍊,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偉業的高起點上怎樣創造新的偉業,在非凡10年的高起點上怎樣創造新的非凡,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怎樣以新作為新成就鑄就新的更大榮光,這是擺在全黨面前的歷史之問。

黨的二十大是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大會。黨的二十大對“兩個結合”的基本內涵和實踐意義展開進行了科學闡釋。黨的二十大對“兩個結合”的新闡述新要求,必將有力推動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國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開闢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十個明確”,明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個重大問題,是這一思想的核心內容。“十四個堅持”,是這一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落實這一思想的實踐要求。“十三個方面成就”,充分展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成就和變革,涵蓋了原創性思想、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標誌性成果,同樣是這一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二十大把“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概括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明確提出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自信自立、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堅持胸懷天下這“六個堅持”是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這就拓展了這一思想的科學內涵,呈現了這一思想全面系統完整的理論形態。

黨的二十大是謀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會。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精闢論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深刻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淵源、理論邏輯、實踐特徵和戰略部署,大大深化了我們黨關於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和實踐。近代以來,中國的革命先驅和先進分子也曾幻想通過學習西方現代化、走西方發展道路來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直到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後,才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找到一條通往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徵,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這是中國獨特的客觀條件決定的,是中國社會制度和治國理政的理念決定的,也是中國在實現現代化長期實踐中得到的規律性認識決定的。我們黨帶領人民通過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僅用幾十年時間就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實踐證明,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不僅走得對、走得通,而且越走越寬廣。。環顧全球,已經實現現代化的37個發達國家的人口合計為10.9億人,其中多數國家只有幾百萬或幾千萬人口。中國式現代化,將以十多億的人口體量整體邁向現代化社會,這將徹底改寫世界現代化的進程、版圖和態勢,是史無前例的偉大創舉。中國式現代化已經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可以預見的輝煌未來,必將開創人類歷史和現代化進程的偉大奇蹟,必將以累累碩果豐富科學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

黨的二十大是致力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攜手開創人類更加美好未來的大會。黨的二十大深刻把握世界大勢和時代潮流,宣示中國在變局、亂局中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政策主張和堅定決心,為共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注入強大信心和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任何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顯著提升。黨的二十大重申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胸懷天下的責任擔當。

黨的二十大是推動解決大黨獨有難題、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大會。歷經百年風雨,中國共產黨已經從建黨之初只有50多名黨員的小黨,發展成為今天擁有9600多萬名黨員、49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的大黨。如此超大規模的黨,具有不可估量的強大勢場,具有排山倒海的強大能量,具有其他政黨難以比擬的顯著優勢,同時教育管理黨員和黨組織的任務極其艱鉅,不斷清除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有害因素、不斷清除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原體的任務極其艱鉅。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定力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解決了黨內許多突出問題,管黨治黨寬鬆軟狀況得到根本扭轉,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不斷形成和發展。經過不懈努力,我們黨找到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歷史週期率的第二個答案。外靠發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內靠全面從嚴治黨、推進自我革命,勇於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勇於刀刃向內、刮骨療毒,這是保證黨長盛不衰、不斷髮展壯大的根本之道,也是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根本之道。

最後,結合自然資源和自身業務工作,再談談自己的感想。黨的二十大報告多次提到自然資源工作,從“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到“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和國土空間體系”再到“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等,都為下一步自然資源工作開展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

二十大報告再一次重申“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強調“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使耕地保護、糧食安全再次成為社會關注和熱議的焦點。多年來,18億畝耕地紅線一再被重申和強調,嚴守紅線為何如此緊迫?國家之所以反覆強調18億畝紅線,原因之一,是糧食需求的剛性增長。我國是人口大國,14億人口的飯碗,不能依靠外部市場來解決。從過去的數據看,我國糧食需求一直在增長,在未來,這種增長仍會繼續。從國內外的預測來看,2035年,糧食需求可能會達到一個峯值。不同機構或專家預測的數據不同,有的認為我國在2035年糧食需求可能達到9億噸,也有的預測認為,可能在8.5億噸左右。不管哪一種數據,增長的趨勢都是相同的。所以,在未來,對糧食安全的保障,仍舊要警鐘長鳴,而耕地紅線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耕地面積達到19.18億畝,看起來18億畝沒有問題。但同時也要看到,耕地減少的趨勢仍舊存在。當前,我國還處在高速城鎮化的過程中,根據《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到2030年,全國總人口達到14.5億人左右,同時,《規劃》還預計2016-2030年農村向城鎮累計轉移人口約2億人,屆時,城鎮化率將達到70%。這意味着,城市仍在擴大,這也意味着,建設用地的需求仍舊存在,耕地面臨的壓力也仍舊非常大。在這樣的趨勢下,牢牢守住18億畝紅線更加重要。2008年,《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永久基本農田”的概念,並強調了“先補後佔”的原則。近年來,我國對耕地的保護愈加嚴密,如2021年提出防止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同一年又提出了“進出平衡”的原則。2022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再一次提出,要實行“長牙齒”的耕地保護政策。因此,貫徹落實好二十大精神,對自然資源規劃部門來説,就是要做好土地綜合整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耕地進出平衡等各類耕地保護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深刻指出,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等為重點,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因此,貫徹落實好二十大精神,對於自然資源規劃部門來説,就是要主動作為,通過法制建設、規劃管控、用途管制、業務監管、執法監督等手段,在自然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對生態和資源進行全鏈條、全方位保護,切實做到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就是要逐步建立完善“多規合一”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優化國土空間規劃佈局,強化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加強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立足自然地理格局,採取保育保護、自然恢復、人工輔助等方法抓好礦山生態修復和夯實“點線面”地質災害防範機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