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件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四年級科學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釋出於: / 人氣:2.41W

國小四年級科學教案精品多篇

關於國小四年級科學備課教案範文大全總彙 篇一

教學目的:

1、瞭解一些動植物正在滅絕或已經滅絕了。

2、認識一些我國特有的珍稀動植物。

3、進行調查研究活動,瞭解一種珍稀動植物的生存狀況,提出我們保護性的建議。

4、認識到愛護珍稀動植物的意義,樹立愛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讓學生認識我國一些特有的珍稀動植物。

教學難點:會寫一份關於某種珍稀動植物的調查報告

教學準備:課前做的資料收集。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談話:你們知道地球上已經滅絕或正面臨滅絕的動植物嗎?

把你們瞭解到的情況向其他同學介紹。(教師補充介紹:19世紀,朱䴉在中國和日本等東亞地區廣泛分佈,由於戰爭和環境破壞,到20世紀60年代人們認為朱䴉已經滅絕了。直到1981年,人們在陝西秦嶺重新發現7只朱䴉,經過20多年的努力,朱䴉現存248只。)

二、探究過程

1、認識瞭解我國特有的珍稀動植物。

(1)請學生說出書上圖中珍稀動植物的名稱,說一說這些珍稀動植物的情況。

(2)請學生介紹其他珍稀動植物的情況,也可以介紹當地有特色的動植物。

(3)教師要做好相應準備,進行必要的補充介紹。

2、寫一份關於某種珍稀動植物的調查報告。

(1)自主選題,可以選珍稀動植物,也可以選本地有特色的動植物。

(2)交流調查活動計劃。

(3)調查活動安排課後進行。

3、小結。

四年級科學教案 篇二

一、單元教學意義

當我們輕輕閉合開關:電燈就會發出光,收音機就會播放動聽的樂曲,電視機就會呈現五彩繽紛的畫面這一切對我們來說似乎早就習以為常了。

電的大規模應用,是基於人類對電的不斷探究。孩子們也對電感興趣。這一單元將藉助導線、燈泡、電池等電器元件和許多有趣的探究活動,幫助學生建立有關電的初步概念,促進他們對科學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發展。

本單元的第1課“生活中的靜電現象”,學生將首先對身邊的靜電現象開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動。靜電現象在學生們的身邊經常會發生。在這一課中,他們將知道靜電現象是物質在外力作用下,發生電荷轉移而形成的。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如果電荷能持續地向一個方向流動,就會產生電流。這些是學生們建立電概念的基礎。

接下來在“點亮小燈泡”“簡單電路”“電路出故障了”三課中,學生將開展對電路的研究。用一根電線和一個電池使小燈泡發光。這一活動看似簡單,但四年級的學生仍會津津有味地參與到活動中。他們將在活動中認識電、電路,想象電流是怎樣流動的。而在一次次使小燈泡亮起來的實驗中,他們會提出更具挑戰性的任務,並嘗試著用更多的連線方法使小燈泡亮起來。電池盒和小燈座的使用將使他們連線的電路更加穩定,並便於操作。為了“讓更多的燈泡亮起來”,學生將探索不同電路連線方式對小燈泡的影響。在電路中,如果某個地方連線不好或者某個電器元件出了問題,都有可能導致燈泡不亮。“電路出故障了”一課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在尋找電路故障的過程中,將自制的“電路檢測器”做為重要的檢測工具。同時,在此過程中,學生們將形成關於電的一些重要概念,如“電是一種能源,它能使物體發光、發熱”“要使小燈泡發光,電必須流經包括電池在內的完整的迴路”“用相同的材料可以連線不同的電路”等。

用“電路檢測器”檢測“導體和絕緣體”,將使學生對身邊物質性質的認識得到發展,同時對電的理解也得到加深。

本單元還在導體與絕緣體的認識基礎上,安排了“做個小開關”一課,旨在使學生把已形成的電路概念進一步發展為一個“可以控制的電路”,同時也深化對導體和絕緣體的認識。

單元的最後一課是“不一樣的電路連線”。日的是整理學生的發現和認識,比較串聯和並聯兩種不同的電路連線方法。

整個單元的安排是一個嚴密的結構,前後課之間有著學生認識發展上的邏輯關係。學生從認識電的本質一電荷開始,到認識電路、電流、開關、電路檢測器、導體、絕緣體,這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將最終指向對電的認識。

在本單元中,學生使用的是電池這樣一個安全的電源,而在日常生活中,多數用電器使用的是220伏的交流電。教師一定要讓學生知道220伏交流電的電源是很危險的,不能直接用家裡和學校裡插座中的電做實驗。要把安全用電的教育貫穿單元教學的始終。

二、單元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靜電現象是物質在外力的作用下電荷位置發生變化所產生的帶電現象。

2、電荷有正電荷和負電荷兩種,同種電荷相互吸引,異種電荷相互排斥。

3、電荷持續的定向流動就形成了電流。

4、要使電流經過導線使小燈泡發光,需要有一個完整的電路。

5、使用相同的材料,可以組成不同的電路;用不同的連線方式連線的電路具有不同的特點。

6、有的物質容易導電,這樣的物質稱為導體;有的物質不容易導電,這樣的物質稱為絕緣體。

7、開關通過連線和斷開電路來控制電路中的用電器。

8、電是一種能量來源,能產生光和熱。

過程與方法:

1、組裝簡單的電路。

2、在關於電的探究活動中,進行預測、觀察、描述和記錄實驗的結果。

3、用簡單的電路圖表示電路的連線方式。

4、製作簡單的開關,並用它來控制電路。

5、用電路檢測器檢驗電路中的故障。

6、用電路檢測器檢驗導體和絕緣體。

7、用電路檢測器探究接線盒裡電路的連線情況。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知道安全用電的重要性。

2、激發探究電的興趣。

3、發展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自信心。

三、教學準備

氣球、線繩,塑料梳子、碎紙屑、小燈泡、小燈座、電池、電池盒、導線、回形針、小開關、紅燈、綠燈、黃燈、具有4個和6個接線頭的盒子、橡皮、木質材料(小木片、小木棒等)、金屬材料、絲、棉、皮、各類布料(溼和幹)、鉛筆、鋼筆和玻璃等。

1、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靜電現象,通過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體帶電。

2、帶同種電荷的物體相互排斥,帶異種電荷的物體相互吸引。

3、電荷在電路中持續流動起來可以產生電流。

過程與方法:

根據已有知識,運用邏輯推理,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合理的解釋。

情感態度價值觀:

發展探究身邊科學現象的興趣。

【教學重點】解釋靜電現象

【教學難點】認識正負電荷

【教學準備】

一把塑料梳子、碎紙屑、幾個氣球、綁氣球的細線、掛氣球的支架、靜電現象的相關圖片或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體驗靜電現象

1、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現象,看老師的表演,問:靠近紙屑,可能會出現什麼?

教師演示:用梳子梳乾燥的頭髮,頭髮可能會怎樣?----頭髮飄起來了。 頭髮為什麼能飄起來呢?----出示課題: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2、體驗靜電現象

小組實驗:拿出一根經過摩擦過的塑料棒,靠近碎紙屑。

發現了什麼?----摩擦過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紙屑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塑料棒經過摩擦,產生了靜電,就把紙屑吸起來了。

3、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生活中的靜電現象隨處可見,你知道的有哪些?

二、認識電荷

1、不一樣的電荷

1)靜電既然存在於所有的物質之中,為什麼我們通常感覺不到物體帶電呢?認識正電荷和負電荷

2)進一步研究靜電現象----小組研討

解釋前面的靜電現象:如:塑料梳子梳理乾燥的頭髮,梳子帶負電荷,頭髮帶正電荷,互相靠近時產生互相吸引的現象,所以頭髮就飄起來了。

3)用一塊羊毛皮反覆摩擦充氣乞求的一個側面,將氣球的一個側面靠近頭髮,發現了什麼?(2人一個小組,一人操作,一人觀察,後互換)

小結:兩個摩擦後的物體,有時相互吸引,有時互相排斥,跟我們前面所學的磁鐵的現象類似,同一種電荷(都是正電荷或都是負電荷)互相排斥,不同種電荷(一正電荷和一負電荷)互相吸引。

2、讓電荷流動起來

摩擦能使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從而使物體帶上正靜電。帶靜電的物體中的電荷卻不能持續流動。要形成電流就必須使電荷流動起來,需要具備動力,需要形成電路。

板書設計:

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靜電現象:正電荷、負電荷

電荷能流動起來

四年級科學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我們周圍充滿著不同的聲音,我們也可以利用物體來製造出不同的聲音。

2、過程與方法:運用語言來描述和記錄聽到的聲音,並能根據聲音的高、低、強、弱給聽到的聲音分類。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觀察和描述各種聲音的活動中,逐步養成細緻的觀察習慣和態度,並樂於與同伴交流。

教學重點:

細心傾聽周圍的聲音。

教學難點:

能根據聲音的高、低、強、弱給聽到的聲音分類。

教學準備:

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釘子、收集一些關於聲音的各種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這個單元我們要開始進行聲音研究的活動,說說你所知道的關於聲音的事情。你對聲音的哪些問題比較感興趣?你想研究關於聲音的哪些問題?

二、探究內容:

(一)傾聽周圍的聲音

1、開啟教室門,仔細聽聽,你周圍有哪些聲音?有什麼不同嗎?這些聲音是由什麼物體發出的?

2、你還聽到過哪些聲音?

3、小組討論:這些聲音有什麼不同呢?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反饋交流: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我們總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當你們聽到這些聲音的時候,經常思考哪些問題呢?

小結: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要逐一的研究這些問題。

(二)聽聽音叉發出的聲音

1、介紹音叉:一種發音樂器,用來除錯樂器和測試音高的。

2、教師演示實驗1:出示兩種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樣的力量敲擊音叉,聽聽他們發出的聲音。

比較:這兩種音叉發出的聲音有什麼相同和不同?能描述一下它們的聲音嗎?

3、教師演示實驗2:選擇其中一種音叉,先輕輕擊打,再重一點選打,兩個聲音有什麼不同嗎?

4、小組交流討論:剛才聽到的這些聲音,能進行描述和分類嗎(嘗試著用高、低、強、弱等詞語對聲音進行歸類)?

5、教師演示實驗3:根據準備的不同材料按課本圖中所示,進行輕輕擊打和重一點選打,聽到了怎樣的聲音,把它描述出來。

國小四年級科學教案 篇四

溫度的知識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溫度計、天氣預報等等,學生從生活中學習數學,既有 趣味性又有挑戰性,分享了國小四年級上冊的科學教案模板給大家參考!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氣溫是指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每天應選擇同一時間來測量氣溫。

過程與方法:

選擇每天測量氣溫的環境,完成“天氣日曆”中溫度的測量和記錄。

情感、態度、價值觀

保持對氣溫變化的研究興趣,理解長期測量和記錄資料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選擇每天測量氣溫的環境,完成“天氣日曆”中溫度的測量和記錄。

【教學難點】

正確測量,能堅持記錄。

【教學準備】

課前佈置分小組記錄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氣溫。

每組一張溫度填充圖。

每個小組或每人一支溫度計。

【教學過程】

一、教師導語,引入研究課題

1、溫度對天氣的影響很大,氣溫是天氣現象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天氣日曆中重要的記錄資料。

2、揭示學習課題。

二、室外溫度的測量與比較

1、教師提示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要注意的安全問題。

2、學生說說怎樣用溫度計測量溫度、怎樣讀數;複習溫度計的刻度;讓學生找出沸點、冰點、人體正常體溫等溫度。

3、討論教室內和教室外的溫度一樣嗎?怎樣確定室外的溫度比室內高?測量室內外的溫度要做哪些準備,注意什麼?

4、測量室內溫度,記錄、交流。

5、分組到室外不同地方測量溫度,走廊上、陽光下、樹底下、陰涼處,把測量的溫度及時記錄。

6彙報交流,室內外溫度有什麼不同嗎?哪個溫度可以反映今天我們這個地方的氣溫?每個小組測得的溫度一樣嗎?為什麼不同?

三、氣溫的測量

1、討論,剛才我們測量到的陽光下、陰涼處兩個不同地點的溫度有什麼不同?想一下,我們應該選擇什麼地點來測量氣溫?

2、教師小結,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最能反映當地的氣溫,所以我們應該選擇合適的地方來測量氣溫。

3、測量不同時間的氣溫,彙報不同時間所測到的氣溫。

4、出示氣溫圖表,討論,從這張圖表中,我們可以獲得有關氣溫的哪些資訊?為了準確的填寫我們的天氣日曆,每天測量的時間該怎麼確定?

5、教師小結。

四、課後總結

五、課後作業

1、我會填。

(1)、一天之中(日出前的凌晨)的氣溫最低。

(2)、一年之中,最高氣溫出現在(7)月,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

2、我會選。

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是( 3 )。

(1)上午10時 (2)中午12時 (3)下午2時

六、課後反思

國小四年級科學教案 篇五

1.《溶解》單元

一些物質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質不能夠溶解在水中。

溶解是指物質均勻地穩定地分散在水中,不會自行沉降,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把物質從水中分離出來。

可溶性固體物質在水中溶解的快慢與物體的顆粒大小(即表面積的大小)、水的溫度、液體是否被攪動等因素有關。

不同的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食鹽溶解於水的變化過程是一種可逆的過程。

1.1《水能溶解一些物質》

一些物質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質不能溶解在水中。

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質從水中分離出來。

1.2《水是怎樣溶解物質的》

溶解是指物質均勻地、穩定地分散在水中,不會自行沉降,也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把物質從水中分離出來。

1.3《液體之間的溶解現象》

一些液體能均勻地、穩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於水,另一些液體則不能。

1.4《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不同的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一些氣體也能溶解於水。

1.5《溶解的快與慢》

可溶性的固體物質在水中溶解的快慢與物體顆粒大小(即表面積的大小)、水的溫度、液體是否被攪動等因素有關。

1.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鹽》

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鹽。

1.7《分離食鹽與水的方法》

食鹽溶解於水的變化過程是一個可逆的過程。

2.《聲音》單元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音高和音量是描述聲音的兩個基本指標。

改變物體振動的方式可以改變它產生的音高和音量。

音高是由振動的頻率決定的;音量是由振動的振幅決定的。

人的耳朵有一個膜,當聲音碰到它時它會振動;耳朵和大腦會把這些振動轉換成聲音的感覺。

2.1《聽聽聲音》

我們周圍充滿著各種不同的聲音,我們也可以利用物體來製造出不同的聲音。

2.2《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3《聲音的變化》

音量是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就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振動的頻率越快,聲音就越高;振動的頻率越慢,聲音就越低。

2.4《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

尺子振動的頻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長度的影響。這部分的長度會引起音高的變化:越長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2.5《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聲音是通過物體以波的形式,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的。

2.6《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內耳構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聲音通過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這種振動訊號傳遞給大腦,通過大腦的加工,我們就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了。

2.7《保護我們的聽力》

過高或過強的聲音會對我們的聽力產生傷害,保護聽力就是要避免我們的耳朵聽到過高或過強的聲音並控制噪聲。

3.《天氣》單元

天氣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

天氣特徵主要包括雲量、降水量、風和氣溫。

溫度計、雨量器、風向標和風速儀是測量天氣的工具。

氣象學家是研究、觀察和記錄關於天氣資訊以及應用這些資訊預報天氣的科學家。

天氣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3.1《我們關心天氣》

通常通過雲量、降雨量、氣溫、風向和風速等天氣特徵來描述天氣。

3.2《天氣日曆》

天氣每天都在發生變化。

3.3《溫度與氣溫》

氣溫是指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每天應選擇同一時間來測量氣溫。

3.4《風向和風速》

風可以通過自然界中事物的變化來感知,可以用風向和風速來描述。

3.5《降水量的測量》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來測量。

3.6《雲的觀測》

根據雲量的多少,天氣可分為晴天、多雲天和陰天;雲在天空中是會變化的,不同的雲預示著不同天氣的來臨。

3.7《總結我們的天氣觀察》

天氣是不斷變化的,對長時間觀察記錄的天氣資訊進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天氣的一些特徵,瞭解天氣變化的一些規律。

4.《我們的身體》單元

我們的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進行各種生命活動的時候,各個不同的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協同工作的。

理解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工作,有利於我們健康的生活。

我們的身體根據外觀可以分為頭、頸、軀幹、四肢四部分。根據功能的不同,我們的身體還有不同的結構劃分方法。

身體的肢體運動由骨骼、關節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運動形式會涉及不同的骨骼、關節和肌肉。

我們的身體的運動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肺的氣體交換作用和心臟的血液輸送作用十分重要。

我們的身體運動需要的能量來自於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營養的吸收,食物在口腔裡的良好初步消化過程,有利於食物營養的吸收。

4.1《身體的結構》

身體的結構根據外觀特徵可以分為頭、頸、軀幹、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據功能的不同身體的結構還會有不同的結構劃分方法。

身體的結構的外部特點可以直接觀察,內部的特點可以藉助一些工具觀察。

4.2《骨骼、關節和肌肉》

身體的肢體活動由骨骼、關節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運動形式,骨骼、關節和肌肉的組合結構也會有所不同。

4.3《跳動起來會怎樣(一)》

運動需要氧氣,肺的氣體交換作用將氧氣吸收進血液,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運動量越大,消耗的氧氣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進更多的氧氣。

經常鍛鍊身體,可以加大身體的肺活量,這樣有利於身體健康。

4.4《跳動起來會怎樣(二)》

需要的氧氣由肺吸入後進入血液,再由心臟通過血管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同時收集二氧化碳等廢物,排出體外。

運動量的增加,需要血液運輸更多的氧氣,心臟跳動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運輸血液的數量。

鍛鍊身體可以增強心臟的力量,有利於身體健康。

4.5《食物在體內的旅行》

活動需要的能量來自於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營養的吸收。

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腸和大腸,每個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內會按順序進入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4.6《口腔裡的變化》

運動需要的能量來自於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營養的吸收。食物在口腔裡會經歷初步的消化過程。

牙齒、舌和唾液共同參與了食物在口腔裡的消化,它們的功能各不相同。

牙齒有三種,不同的牙齒有不同的功能,保護好牙齒,有利於我們的身體健康。

4.7《呵護我們的身體》

身體的各個不同部分在進行各種生命活動的時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協同工作的。

四年級科學教案 篇六

1、能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認識植物世界;能通過查閱

書刊及其他資訊源廣泛瞭解植物知識;能針對不同的植物分

析植物體的各部分;學會從整體到部分觀察植物的方法。

2、願意與同學交流對植物的認識,體驗到合作交流可

以更好的完成認知。

3、能指認植物的六大器官,認識到植物世界的多樣性。

教學重點:對植物“身體”的組成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教學難點:概括、歸納植物體共同的特徵。 教學準備:課件、各種植物的視訊

教學過程:

一、課前體驗,初步感悟

1、(出示課件小茶壺):這是一個小茶壺,看一看,

小茶壺是有幾部分組成的?

(壺蓋、壺身、壺嘴、壺把)

2、(出示課件):這隻小的身體是由哪幾部

分組成的?

(頭、胸、腹三部分,頭上一對觸角,胸部六條腿)

3、師:那麼,植物的身體是由幾部分組成的?今天我

們就來研究植物的“身體”。

(板書課題:植物的身體)

二、課中體驗,探索求知:

1、師:老師這裡有一段視訊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教師出示視訊片段,讓學生觀察。)

2、學生談觀察後的體會,認識到植物世界的種類繁多,形態各異。

3、教師出示課件:地球上的植物,目前人們已知的大約有30多萬種。

4、去戶外觀察植物需要準備些什麼呢?

(1)觀察前要想好觀察什麼,觀察時要認真、細緻。

(2)可以藉助工具來測量,要按一定的順序,別忘了把觀察結果記錄下來。

(3)注意保護好植物。

2、教師出示實物:辣椒的植株,讓學生觀察,提醒學生觀察時要認真、仔細。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完整的植物,這是什麼植物?下面小組觀察討論。

教師出示問題:

(1)植物的身體可以分為那幾個部分?

(2)指說各個部分。

(3)小組討論植物身體的構成。

師小結:這棵辣椒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組成。你還見過那些植物具有這六種器官?

4、教師出示其它綠色植物的圖片,師:對,(出示課件):像向日葵、鳳仙花、辣椒、蘋果樹這樣的植物,它們

都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組成。(板書)

5、師:在植物的王國裡,有許許多多的成員,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由這六部分構成的呢?

6、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7、彙報結果。

8、教師小結:常見植物的“身體”一般都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組成。這六個部分,有的植物在某段時間可同時看到;有的植物由於各部分分別出現,不能同時看到;也有某些植物沒有根、莖、或不開花、不結果。這需要大家平時要多注意觀察。

(教師出示苔蘚、蕨類植物圖片)

苔蘚植物有兩個器官,分別是:莖,葉。

蕨類植物有三個器官,分別是:根,莖,葉。 藻類植物有一個器官,無根,莖,葉的分化。實際上藻體就是一個簡單的葉。

9、今天我們瞭解了植物的身體結構,那麼,同學們想一想植物與人類有什麼關係呢?(學生討論、交流)

10、教師小結:植物可以給人類提供食物,可以美化環境,為人類呼吸提供氧氣等,我們吃的食物,住的房子,用

的傢俱都離不開植物,保護植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三、課後拓展

1、通過我們今天的探討,你有哪些收穫?你感覺自己表現如何?

2、課後制定一份觀察計劃,繼續對植物進行研究。 板書設計:

1、植物的身體

根 莖 葉 花 果實種子 第四課時 植物的根和莖

教學目標:

1、觀察多種植物的根和莖,瞭解它們的作用。

2、能完成植物根和莖的實驗,並做出自己的解釋。 教學重點:知道植物根和莖的作用是什麼。

教學難點:怎樣用實驗去證明植物根和莖的作用。 教學準備:

師備:多種多樣帶根的植物、一株新採集的特別是根部分完好的小植物、一個能夠裝進所採集的植物的根的試管、水、少量食用油、一個滴管。

生備:一段新採集的植物的枝條(上有葉),一把小刀,少量已染色的水,兩個紙杯。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你們知道植物製造食物需要的水和養分怎樣進入植物體內、怎樣到達植物身體的各部分呢?”

二、探究內容:

1、引導學生做出解釋。

根從土壤裡吸收水和養分,莖把水和養分輸送到植物身體的各部分。

2、瞭解常見的植物都有根和莖。

3、想辦法用實驗證明根具有吸收水和養分的作用,莖有向葉輸送水的作用。

(1)引導學生提出種。種方法。

(2)選擇和教材上的實驗相近的方法,進行具體研究。 ?選擇什麼樣的植物做實驗?

?用什麼容器裝水容易看到實驗現象?

?怎樣知道容器內的水是不是減少了?

?怎樣防止容器內的水蒸發?

(3)設計實驗證明

根部吸收的水和養分通過莖輸送到葉上時,可提問:

?有什麼簡便方法能夠幫助我們看到植物的莖確實具有運輸水分的作用?

?平時我們看到植物缺水葉子會變蔫,根據這一點我們能想出什麼方法證明植物的莖有輸送水的作用?

國小四年級科學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增強對植物和動物特徵進行探索的興趣,獲得對有生命的物體多樣性的認識。

2、經歷對一種動物較全面的動態觀察過程。

教學重、難點

經歷對一種動物較全面的動態觀察過程。

教學準備

貓、鴿、龜、青蛙、魚、蜻蜓等動物的圖片。學生準備各小組的觀察記錄。

教、學法 觀察、討論、交流

教學過程:

1、引入

(1) 回顧已往觀察過的動物。

(2) 請學生說說平時見過的動物。

2、分小組對`選定的一種動物進行班級交流,適時展示收集到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1) 它的身體分為哪幾部分,各個部分是什麼樣的?

(2) 它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

(3) 它有哪些基本的生活`需要?

(4) 這種動物的食物是什麼?從哪裡獲得食物?怎樣吃事物?它也排洩廢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