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件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中選課走班實施方案【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44W

高中選課走班實施方案【通用多篇】

高中選課走班實施方案 篇一

一、成立大學聯考綜合改革領導小組

組長:莊小榮(校長)

副組長:劉偉(副校長)

成員:黃泉水(教務主任),於智勇(德育處副主任),範書巨集(教務處副主任),汪秀春(教科室副主任),李國富(總務處主任),肖東(德育處副主任)

二、預備階段:

1、提前與學生和家長宣傳新大學聯考,及新大學聯考可能帶來的模式。

本年級從20xx年8月15日第一次報到就通過家長會和學生大會、班主任等渠道與家長和學生宣傳新大學聯考可能帶來的變化和模式,希望學生和家長能夠更早地接觸和了解新大學聯考,提前做好準備。

2、開展各項活動,例如名師講壇,邀請年段學校名師為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及新大學聯考背景下的專業介紹與分析,促進學生對各學科的進一步瞭解;開展職業生涯指導系列活動,邀請來自各行各業的家長從職業特點、專業需求、職業準備、職業發展等方面來介紹相關職業,為學生拓展視野,形成一定的職業期待。

3、開展模擬選課,瞭解學生學科動向。高一下學期進行了3次模擬選課,瞭解了學生大致的學科情況。並根據這些情況進行選課走班方案的預製定。

三、制定階段:

1、4月份“3+1+2”方案正式確定後,學校迅速研究政策,並在學校內、外進行調研,根據我校具體硬體、軟體及學生模擬學科情況制定了初步的選課分班方案並在一週內召開學生大會和家長會,將“3+1+2”的具體規則與要求及我校的初步方案告知學生與家長,為學科做好準備。

2、我校選課方案的基本原則是調動學校的最大化資源,本著對學生負責,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權,開放12種組合供學生自主選擇。

四、實施階段。

1、選課。

期末考後第一時間按照之前告知學生和家長的方案。將成績發給家長與學生作為學科參考。利用廈門資訊港平臺,組織學生完成學科。

2、分班。

按照學生所選課目情況,對成績進行換算進行分班。即上學期成績佔20%下學期成績佔80%,語數英、物理、歷史按原始分計算在加上學生所學2科的標準分。首先,我校選擇物理的學生由505人,選擇歷史的學生由201人。因此據此分成10個物理班與4個歷史班,組成行政班;另外根據4選2,12總組合的選課結果,採取兩兩結合的方案進行教學班的分班,最終分成14個教學班。例如同時選擇化學與生物的同學有165人,就分成4個化生班。

3、排課。

按照分班的情況,結合少走班的原則與各學科教研時間等條件與資訊港的工作人員一同探討排課方案。經過數次的打磨、優化形成目前的方案。每天上午,學生在行政班的教室上課,上課科目主要是語數英、歷史與物理。下午,學生進入對應的教學班教室上課,下午上的科目主要是語數英、歷史、物理外的其他所有科目。這樣學生每天上午和下午的班級都是固定的,一天只要走一次即可,部分同學甚至不用走班。只有在星期三上午第四節,因為課排不開,需要多走一次。

4、走班。

27日學生正式開始上課,在學生來校之前年段已經將方案和分班結果通過網路告知學生與家長。在教室門口也將學生名單,上午、下午課表都貼上公佈。27日的上課秩序井然,學生都能很快地找到自己的教室。一個學期下來,運轉順暢。

高中選課走班實施方案 篇二

一、問題的提出

我校同一班級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非常大,不但總成績相差甚遠,而且同一學生不同學科成績,很少有全優或全差,偏科的現象非常普遍;從學生的個性特徵來看,他們在興趣愛好、個性氣質、人生目標等方面也存在明顯的差異。我們都知道德國數學家高斯的例子,小時候因為老師在課堂上講的東西對他來說太簡單了,所以他在課堂上就特別淘氣,老師想要為難一下他,給他佈置了一個比較難的問題,讓他以最快的速度從1加到100,結果一下子激發出他的潛質,用了一個非常巧妙的辦法解決了這個難題。其實,在不實施分層教學的情況下,我們的班級裡,有像高斯這種會靈活運用加減法和乘法解決問題、有創新思維的同學,也有一部分只會運用加減法的同學,可能還有一些連加減法也掌握不了的同學。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仍然沿襲過去的教育模式,對不同型別的學生按照相同的教學目標,實施相同的教學內容,執行相同的教學進度,採用相同的評價標準,不僅在課堂教學中會出現“一部分人吃不飽,一部分人吃不了”的局面,而且這種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也往往壓抑了學生的個性,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經過多方調研,充分論證,特別是去山東牟平一中學習考察,引用他們成熟的經驗,我們學校決定從20xx年9月開始,在高二年級進行數學英語兩個學科的選層走班探索研究,積累經驗後,推廣到全校所有學科所有年級。

二、選層走班的理論支援

1、孔子的“因材施教”。早在2000多年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淺其淺,益其益,尊其尊”,主張“因材施教”。有一次,孔子講完課,回到自己的書房,學生公西華給他端上一杯水。這時,子路匆匆走進來,大聲向老師討教:“先生,如果我聽到一種正確的主張,可以立刻去做麼?”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條斯理地說:“總要問一下父親和兄長吧,怎麼能聽到就去做呢?”子路剛出去,另一個學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問:“先生,我要是聽到正確的主張應該立刻去做麼?”孔子馬上回答:“對,應該立刻實行。”冉有走後,公西華奇怪地問:“先生,一樣的問題你的回答怎麼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說:“冉有性格謙遜,辦事猶豫不決,所以我鼓勵他臨事果斷。但子路逞強好勝,辦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勸他遇事多聽取別人意見,三思而行。”在我們的教學中,應當借鑑孔子的思想,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和差異,對學生進行分層、分類,開展因材施教。

2、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 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把“最近發展區”界定在“兒童現有的獨立解決問題的水平”和“通過成人或更有經驗的同伴的幫助而能達到的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的區域。學科選層次走班教學模式就是將學科發展水平相近的學生組織到一起,選擇最適合學生的課程資源和教學方法,突破他們的“最近發展區”,達到更高的發展層次。

3、布魯姆的“掌握學習理論”。美國教育學家布魯姆強調,每個學生都有能力理解和掌握任何教學內容,只要有合適的學習條件,絕大多數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速率和繼續學習動機等方面的個別差異將變得十分相近。而分層教學正是實現他的“從差異出發達到消滅差異”的理論構想的有效手段。

4、加德納的“多元智慧理論”。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認為,每個人都有多種智力,其發展方向和程度也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所以教師應注意尊重學生的學習風格,認識學生的長處,發揮學生的智慧所長。而傳統固定班級一刀切的教育方法顯然不能適應孩子的這種智慧差異。

5、國家的教育政策。20xx年國家教育部頒發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共渭南市委、渭南市政府《關於深化教育綜合改革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意見》,都倡導實行“分層教學”、“走班制”。這兩個檔案為我們探索學科選層次走班教學模式提供了綱領支援。

6、大學聯考改革發展的趨勢。在新大學聯考改革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下,學生“走班”“選課”已經勢在必行,這是我們每個高中學校都必須面對和積極適應的。我們學校在選層走班教學方面的探索實踐,將在學區設定、教學班編排、層次流動、課表編制、師資搭配、教學管理、考核評價等方面積累經驗,可以說是未雨綢繆,走在了前面。

三、統一認識,充分準備

選層走班教學打破了幾十年來形成的固有教學模式,需要一個認識和接受的過程。年級採取多種形式與家長、學生和教師進行溝通交流,統一各方面的思想認識。利用學生大會進行選層次走班教學的宣傳,對每個學科各個層次的教學起點、教學策略、課程實施與評價等進行深入淺出的說明。利用網際網路為學生和家長答疑解惑。我們在學校組織多種層面的交流會議,向家長、學生和教師闡明學科選層次走班教學模式的指導思想及各層次教學的具體目標和措施,反覆動員宣傳,特別強調選層次教學的目的不是人為地製造等級,更不是人格的分層,而是根據學生存在的現實差異,為他們提供最適合的課程,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潛力,逐步縮小差距,達到共同成長的目的。經過不懈努力,絕大多數師生和家長逐步理解和認同了這一教學理念和模式。

四、明確策略,分層實施

選層教學要求教師不再做批量推銷同樣知識的“批發商”,而是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學習能力,提供適合其口味的學習任務。為此,我們組織教師深入進行教情、學情分析,明確不同學科層次的教學任務、教學策略和評價標準。各學科分層制定教學計劃,分層開展教學研究,分層完成教學任務,分層實施教學評價。各層次的習題、作業、學段檢測等,也都本著“因層制宜”的原則,將全部按照該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實行單獨命題,分層測試,多元評價。

五、均衡師資,強化管理

教學策略的精確實施,需要強有力的執行團隊。我們按照教師“自主選層”的原則和各學科教學的具體要求,發放《教師崗位選擇志願表》,引導教師依據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風格、職業追求等自主選擇任教層次,學校合理搭配各個層次的師資,讓每位教師發揮最大工作效益,追求自己卓越的課堂。在教師配備中,特別注意各個層次的均衡、合理搭配,不能人為將教育資源向高層次傾斜,保障每個層次學生公平享有教育資源。比如在最低層次的A層次,我們一反常人的觀點,安排了一些富有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因為在面對學習基礎、能力較差的學生的時候,老教師更有耐心、更有經驗,更會因勢利導,幫助學生成長進步。

在管理中,由於學校的規模較大,高二年級有25個班,我們將全級劃分成5個行政管理區和3個教學管理學區,建立層次清晰的管理層級。年級優選各學區的負責人和各學科備課組長。學區負責人每週推門聽課至少兩節,包組參加教研活動,進行教學常規檢查;年級組長和備課組長抓好組內教研、常規教學、樹標課、彙報課等工作,形成了無縫銜接的管理層級。

六、科學編班,優化課表

學科選層次走班教學模式的主旨是讓每個學生在最近發展區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課程。我們根據個人實際能力水平、發展志向等的不同,在數學和英語這兩個必修學科分別由低到高設定了A、B、C、D四個層次。關於如何確定學生各科層次的問題,我們現在的方案是由年級按照學生成績“分層”;經過近兩週的選層教學實踐和進一步研究論證,認為這種分層方法容易導向“唯成績論”,不能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後我們將採取由學生自主“選層”的方式,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基礎性、全體性、選擇性和發展性,實現“為每個學生提供最適合課程”的理念。

課表的編排是一項複雜而艱鉅的任務。比如文科數學和英語,由於師資數量的限制,不能保證同一學區所有教學班同時走班上課。我們就把文科數學和英語捆綁在一起,同一節課,一半學生上數學,另一半學生上英語,下一節課則調換過來。通過這種雙學科捆綁式走班上課,順利解決了學科上課、聽課、教研等問題。由於每個學生各科層次不同,同一學科所去教室也不同,因此每個學生就擁有了一個專屬自己、與眾不同的課程表,來完成專屬於他們自己的個性化課程方案。

七、動態實施,全面育人

學生是動態發展的。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有學生髮現自己的思維水平跟不上所在層次的進度,也有的學生在現層次發展不錯,想升入更高層次,學校允許他們提交申請,經年級稽核批准後,將其調整到適合的層次。這種既靈活機動,又嚴格規範的升降層次策略,讓有進取心的同學,不斷戰勝自己,突破自我,也讓學生們不斷認識自我,找到最適合的發展平臺,將學習調整到最佳狀態。

八、建章立制,雙軌管理

完善的規章制度是學科選層次走班教學模式順利實施的保障。我們制定了學科選層次走班教學實施方案和學區、教研組、教學班、行政班工作職責及考核細則,全面規範選層走班教學的各項工作。將選層走班的各個環節的操作方法及主體責任,都一一落實到位,形成明確具體、可操作性強的工作實務,比如教學班如何分班、課表如何安排、教學班的班委會如何成立、教師如何管理自己的教學班等,使走班教學的各個環節有序、可控,發揮最大效益。學校對各管理單位和全體教師進行量化考核,形成競爭機制,確保各項工作高效推進。

選層走班模式下,學生擁有行政班和教學班雙重“班籍”,因此在管理中我們也按照行政和教學兩條主線,實行了雙軌制管理。學生的日常管理、文體活動、自主學習等基本都在行政班內進行,由行政管理學區統一對行政班考核。學生上課時離開行政班,帶著學習用品趕赴相關的教學班,這時就容易出現一些管理的空白,我們就在每個教學班成立了班委會,由任課教師擔任班主任,對走班的學生進行管理,由教學管理學區統一對教學班進行考核。這種雙軌制管理,責任更明確,落實更到位,保障了選層走班教學的順利實施。

九、全員參與,多元評價

教育迴歸育人本質,關鍵是要引發和培育人的積極向上的內在力量。我們著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實施了全員、全程、多元、量化的學生基礎素養評價方案。

我們知道,在選層走班教學模式下,任教同一行政班學生的教師多達十幾位,教師如何評價學生,如何將這些評價及時反饋給行政班班主任和家長,成為困擾選層走班教學的“最後一公里”難題。我校從牟平一中引進了一套“學生評價資訊化處理系統”,用於解決教學反饋的問題。我們為每位教師設定了一個帳號,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反饋,所有資料上傳到中心資料庫。每天各學區值班的教職員對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觀察,對好和不好的現象予以評價;午晚休,學生在宿舍的各種表現,宿管員對他們也有一個全面的評價。以後,餐廳管理員對學生就餐期間的文明和不文明行為將進行評價;保衛科人員對學生進出校門的儀表和言行進行評價;雙休日,學生在各處活動,學校的輔導老師和值班老師對學生的表現有教育也有評價,我們的評價將遍及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了全員、全程、量化、過程化評價。評價系統的使用,輕鬆打通了行政班與教學班之間、家庭與學校之間的交流瓶頸,有效防止由於資訊溝通不暢導致的管理空白。

行政班班主任和學生家長等可以隨時登入系統,檢視各科老師對自己學生的評價,並進行線上交流。評價資訊最後形成積分,成為確定學生基礎素養評價等級和期末學生評先樹優的重要依據,有效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個性發展。

十、提升校本教研水平

層次化的教學模式對學科教研提出了更具體、更精細化的要求。我校堅持“高水平引領、全方位整體推進”的策略,全方位提升校本教研的水平。

1、高效開展集體教研。制定了《渭南高階中學集體教研規範流程》,併為每個學科安排一名包組領導,全程監督、指導,確保集體教研深入、細緻、紮實開展。教研中,我們針對不同層次教學的重難點、深度廣度的把握、教學策略的實施、作業的佈置等,均進行認詳細分析、討論。特設了一個“骨幹教師有話說”的環節,對上述內容進行深入解讀,為青年教師答疑解惑,促進教研組整體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2、完善各層次的自主備課

精細化的自主備課,是貫徹選層走班教學策略,建立高效課堂的前提,我們將各層次自主備課的要求歸納為“四個三”。

(1)教學目標備課“三要求”。準確、具體、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高效推進的前提。對於教學目標的設定,我們提出三個要求:一是教學目標的確定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所在層次的實際情況;二是在每個教學環節都要設定明確的教學目標;三是要設計教學目標完成情況的評價預案。

(2)問題設計備課“三要點”。有關研究資料表明,不少中國小教師每堂課的有效提問平均算來不過56%。如果教師把近一半的無效提問變為有效提問,那麼對教學的提升作用不容小覷。為此我們提出有效課堂提問的三要點:一是要能夠觸動學生思維的興奮點;二是要對學生可能的回答設定充分的預案;三是問題要有梯度、環環相扣,並充分考慮該層次學生的思維能力。

(3)教法學法備課“三堅持”。教法學法的運用十分關鍵,我們強調了三個堅持:一是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二是堅持“先學後教”,利用恰當的問題或“導學案”做引領;三是堅持“以學定教”,把學生的學習問題當作重要的教學資源來運用。

總之,教育需要愛,也需要科學和情懷,但更需要敢於擔當,我們渭高人願為打造特色育人平臺,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而孜孜以求、奮鬥不止。

高中選課走班實施方案 篇三

為貫徹落實《xx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xx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施方案》精神,確保我市普通高中選課走班教學各項工作平穩、有序開展,根據《xx省教育廳關於開展普通高中選課走班教學的指導意見》和《xx省教育廳關於統籌做好新大學聯考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以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為契機,以滿足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為導向,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擴大學生學習自主選擇權,推行適應新課程與新大學聯考改革背景下的普通高中選課走班教學模式,建立有效的選課制度和選課指導體系,實施科學管理,提升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尊重個性、自主選擇

以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和發展的權利,尊重學生的個人興趣、特長、學習能力及發展方向,引導並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二)兼顧校情、科學指導

立足長遠,對學生興趣、學業、專業發展方向等進行全面客觀的調查分析,科學指導,幫助學生形成適合個性發展的選課方案,同時兼顧師資團隊、教學場地、課程特色等實際,儘可能為每一名學生提供不同科目組合的需要,確保學生最大化地選擇。

(三)整體規劃、逐步完善

堅持計劃性、整體性和系列性,加強頂層設計,對實施選課走班教學的所有環節進行整體規劃,並做好可行性論證,合理規劃課程安排,優化教育教學管理,加大資訊化系統建設,逐步建立健全選課走班教學的管理機制,循序漸進,穩步推進改革。

三、工作實施

(一)做好選課走班規劃

開展學情調研,做好模擬選課,在充分調研與模擬選課基礎上,結合學校實際,合理統籌,優化配置教育教學資源,提前做好選課走班基礎保障,研製好學校選課走班工作方案。

(二)開展宣傳培訓指導

認真做好宣傳培訓,召開教師大會,明確教師在選課走班中的責任和任務。召開學生大會,使學生了解選課走班的意義及學校選課走班工作方案,瞭解新大學聯考改革及學校對選課走班的要求。召開家長會,確保家長全面瞭解選課走班教學改革的相關情況。

(三)組織課程選擇

課程選擇要精心組織,精心設計,精心管理。切實做好學生的選課指導,避免學生盲目選課,幫助學生有計劃、合理、科學地選擇適合自己發展需求的課程。加強實踐體驗,充分利用家長和社會教育資源,不斷拓寬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渠道,提升學生職業發展能力。家校聯合,學生和教師注重及時與家長溝通,使家長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權,共同做好學生選課工作。原則上高一學年結束、必修課程完結後,實施選課走班教學。

(四)建立導師制

改革教師管理辦法,學校結合實際,為每一位學生配備成長導師,成長導師負責思想上引導、學業上輔導、心理上疏導和生活上指導等工作。成長導師在學習過程中,全面關注學生的個性特徵、學科成績、學習興趣、認知水平和學習潛力等,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等選擇學習內容、發展個性。

(五)強化學生髮展指導

創新方式,拓寬途徑,科學設定並開設好生涯規劃課程,加強學生生涯規劃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依據個人興趣愛好、學習能力、未來職業的選擇和人生髮展規劃,理性選擇學習科目和層次,培養學生生涯規劃的意識和能力,探索建立符合本校實際的學生髮展指導工作模式,全面做好學生髮展指導工作。

(六)改革教學組織形式

積極推進選課走班,改革單一行政班教學組織模式,根據學生自主選課需求、學習興趣特長、高校招生要求等,建立並推行適合校情的選課走班教學模式,做好大學聯考選擇性考試科目的走班教學,均衡合理配置師資,鼓勵有條件學校實行選課分層教學相結合的模式開展走班教學。實行行政班和教學班雙軌管理,採用“網際網路+”的管、教、學、評共育的系列新舉措、新做法,優化管理流程,保障選課走班教學模式順利推行。

(七)加強課程建設

嚴格落實國家課程標準和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施方案,開齊課程、開足課時,科學制定並落實每學期、每學年、三年課程計劃,整體設計高中三年課程總表。積極推行國家課程校本化、校本課程特色化,面向全體,尊重個體,構建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特色課程體系,因材施教,制定個性化教學目標,開設豐富多樣的選修課程,滿足學生選課需求。

(八)健全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結合學校實際,建立選課走班教學各項制度,編制選課指導手冊,明確有關學科的課程安排、學分設定、選課程式和走班辦法等,提前告知師生、家長。建立選課走班教學管理配套機制,加強教學班、行政班及教師、學生的管理和評價,明確教師的教學管理職責,落實好“一崗雙責”,充分發揮學生群體的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作用,確保選課走班教學穩步有序實施。

四、保障機制

(一)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

各地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充分認識選課走班教學是新大學聯考制度綜合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滿足不同潛質學生髮展需求的重要舉措,是新形勢下全面深化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各地區、各學校要建立組織機構,切實加強對選課走班工作的全面領導,加強工作調研,不斷完善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切實保障穩步有序地推進選課走班工作。

(二)明確責任,強化基礎保障

落實主體責任,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學校需求測算情況,統籌區域內學校教學資源建設,切實加大資源建設與保障力度,滿足實際教育教學需求;各地區要統籌推進,抓好區域內普通高中選課走班工作,積極解決學校推進選課走班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各高中學校要根據實際,最大限度地整合資源,創造條件,在課程設定、師資安排、教室配備、教學設施裝置和資訊化系統建設等方面滿足學生選課走班教學需求。教研部門要加強教學組織形式、教學內容改革和學生選課工作的研究和指導,有計劃地開展相關教研和培訓活動。

(三)注重培訓,加強師資建設

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結合選課走班教學推進情況,圍繞選課走班、學生髮展指導等工作,定期開展培訓活動,督促教師進行自我研修,不斷增強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各高中學校要注重對教師的評價,以評價為主導,合理評價教師的工作績效,進一步促進教學方式的轉變,通過過程評價、增值評價和團隊評價等方式,構建適應新大學聯考綜合改革的教學評價模式,激發教師工作熱情,提高教師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四)狠抓落實,加強督導考核

各地區教育行政部門要研製區域內普通高中選課走班教學工作考評辦法,建立督導考評機制,定期組織檢查考核。各校要認真落實我市普通高中選課走班教學實施方案,按照學校選課走班教學工作方案做好各項工作,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有效推進選課走班教學改革。市教育局將普通高中選課走班納入學校績效考核、課程教學改革工作評估之中,納入各地區政府教育督導指標體系之中。

高中選課走班實施方案 篇四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方案的主要特徵之一是課程的多樣化和選擇性。實現學生在課程計劃指導下的自主選課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對於普通高中學生,由於他們的課程選擇意識和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學生不能科學有效地選擇課程,高中課程改革預期目標就無法實現。為避免學生選課的盲目性,特制定學生選課指導方案。

1、選課指導原則

(1)責任分攤

學校的任何教師、高年級學生、家長和社群人員都有為學生選課提供指導和諮詢的責任和義務。學校為他們參與學校課程、承擔選課指導責任提供相應的支援條件。

(2)學生自主決定

指導教師的角色主要是“導”,在指導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尊重學生學習意願,不能包辦代替,更不能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學生,最終的決定權一定要留給學生本人。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選課能力,使學生在選擇中學會選擇。這是指導學生選課過程中最重要的原則。

(3)學生的重大選擇必須經由父母或者其他合法監護人同意。

2、成立學生選課領導機構

該機構由校長室、教務處、教科室和政教處、團委等人員組成。

3、建立選課指導中心

(1)由各學科教研組長、班主任組成,負責全校學生選課的各種具體工作。

(2)選課專職諮詢機構

教科處、教務處負責測試學生的發展趨向,個性特徵、興趣愛好等,為學生科學選課提供客觀資料。各學科任課教師負責本學科選課指導、諮詢。

4、學校選課指導實施機構

(1)學校選課指導實行導師制,使所有的學生進入高中後都有一個導師指導。導師一般由本年級任課教師擔任,學生入校後經雙向選擇最終由學校確認。

(2)導師指導學生合理選擇課程、合理分配學分,併為學生建立選課檔案等。

(3)導師對學生選課負有第一責任,全面負責所指導學生的諮詢、教育和選課方案的制定。

(4)行政班班主任負責本班全體學生選課工作的指導、選擇工作。

(5)高年級學生與低年級學生建立對口指導班級,由高年級學生協助低年級學生選課。

5、選課實施步驟

(1)學校編制《選課指導手冊》發放給學生使用。《選課指導手冊》主要包含:

①編制該手冊的目的、意義。

②高中課程結構簡介。包括課程總結構介紹,各學習領域所包含科目、各科目選修系列和選修模組之間關係以及系列內部各模組之間關係(相對平行的還是序列性的)介紹等。

③順利畢業的基本學分要求。

④選課程式說明。

⑤選修課程簡介。包括學科說明、開課計劃、模組程式碼、開設物件、學分分配、周學時數等。

(2)組織實施:見選課流程圖

在瞭解自己學習需要基礎上進行下一輪選課,學生學習《選課指導手冊》並選課。

備註:

1、學生一般提前一學期選課,若起始年級需要選課可在開學前兩週進行。

2、學生所選課程,若本學期內未能開出,學生可以在以後繼續選,也可放棄修習這些課程,而選擇其它課程。

3、學校技術科負責開發選修課程志願填報錄取系統,以支援選修課程的志願填報和錄取工作。

高中選課走班實施方案 篇五

一、對必修課實施選課走班教學的認識

對學生髮展的認識。更好地為孩子提供所需的個性化教育,提升學生的學科知識水平,滿足不同學生的差異化需求。通過必修課走班,為學生開啟選擇的空間,滿足學生髮展的多樣化需求,為學生髮展個性、走向自立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讓學生在選擇中學會選擇,學會負責,學會規劃人生。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位學生在共同基礎上獲得差異化的發展,為國家培養不同類別的人才。

對教師發展的認識。教師不能只是研究題海的教書匠,而應該是有個性、有特長的教育工作者。學生流動增加,迫使教師進一步關注課堂教學,關注每一個學生,而減少通過課外輔導提高學生成績的行為。同時,行政班淡化,班主任職責弱化,導師制和全員德育的施行,使得普通老師和學生的交往進一步加強,不但是學業幫助,也包括素質培養和生涯規劃等方面。

對學校發展的認識。不同學生的個體需求進一步得到滿足,意味著學校提供的教育服務能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同時,必修課走班將帶來一系列深層次的教育變革,如導師制、教師評價、學生評價,課堂模式等等,這些能促進學校更好地依託本校特點加強針對性研究,並逐漸促進學校特色的形成與辦學模式的多樣化,避免各學校同質化的競爭。

二、教學班的組織

學校考慮從2014級學生開始,實行必修課程選課走班,學校綜合考慮設計方案。

(一)遵循的原則:

1.減少班級人數。從以前幾屆的平均<45人每班減少到平均<43人每班,使每位學生的每門學科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因材施教。

2.遵從單科層次。因本校學生大數學生會有偏科現象,讓學生每門課都能在適合自己的發展層次上尋找“最近發展區”。

3.讓學生有選擇教師的權利,學生能在一定範圍內選擇教師,促進師生關係融洽,有利於提高教學成績。

4.穩定教師隊伍,教師教學工作量基本平衡。走班教學後,教學班會有所增加,工作量儘可能平衡。倡導優秀教師多承擔教學工作量,但要穩步推進。

(二)學生的分層標準

學校在統一招生以後,高一年級在語、數、英、政、史、地、物、化8門科目中,按照學生的能力發展層次和具體需求將學生分成基礎層次和拓展層次兩個層次。其中,除語數英外,其餘學科分層可以參考學生該學科最終參加考試的預設進行確定。一個層次是學生選擇該學科需要參加選修類考試,作為大學聯考成績的。另一層次是學生決定該學科僅作為學業水平測試,作為畢業要求的。

(三)教學班組建的程式

學校通過學生調查、家長調查、任課教師建議等多方面進行前期準備後(初步確定在高一第一學期期會考試後),確定分隊及單科分層的組班方式。分隊即首先將全年級走班學生按照樓層分成若干個隊,同一個隊同一門學科同時開課,教學難度分為A層與B層,A層為拓展層次,B層為基礎層次,學生按照單科發展水平選擇進入不同層次不同教師任教的教學班。

根據學生的總體發展水平及初次選擇的可能變動,初步考慮每門學科設定50%的A層次教學班級,其餘為B層次教學班級(具體視實際報名情況作相應調整)。由教研組初步提出每位教師A層、B層任教班級數,學校進行稽核調整,確定教學班教師安排,並排好走班課表。

必修課走班前,教務處公佈各隊各門學科任課教師名單、學生分隊及單科分層參考意見,並召開學生大會說明走班規定及注意事項。允許學生有10天的時間換隊及更換單科層次,然後在校內選課系統中完成選課,再由教師進行微調,確定每個教學班級最終學生名單。一學期進行一次全年級的教學班調整,個別學生要調整教學班級時,需本人申請、家長簽字,學科備課組長簽字後才能更換。

三、走班教學的實施

教學內容及難度:為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教師應對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教師可根據任教班級的學生實際,根據模組間的關聯性進行調整、重組、合併、刪減,調整教學順序,將實踐活動與理論教學結合。因為A、B層次的區別主要是學生的單科發展層次,最終的教學定位也有區別。教學難度上,總體而言 A層教學班的學科層次注重選修內容及對必修內容的拓展和整合, B層教學班的學科層次主要面向學業水平考試和學生高中畢業要求,以夯實必修內容基礎作為教學的重點。因此,備課組在教材處理、進度、教學內容、實施方式及作業佈置上都應有相應的區分,並增加了學生平時學習情況記載,探索評價方式的改革。

教學方式的變化:為了使課堂教學能夠面向每一位學生,學校減少了教學班學生的人數,實現小班化教學。同時倡導有序、有趣、有效的課堂教學原則,反對一講到底的“填鴨式”教學,鼓勵教師採用案例研究、角色扮演、實踐體驗、團隊合作、探究發現等多種教學方法的組合的生態化課程教學,讓課堂成為學生主動學習的場所,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評價:完善選課走班的教學評價。必修課程的教學評價目前主要採用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並重的方式。終結性評價是對課堂教學的達成結果進行評價,是對學生階段性學習的質量做出結論性評價。形成性評價是指在活動執行過程中,明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方向,及時修改或調整活動計劃,以期獲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把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個關於學生相對客觀、全面的評價,實現評價與教學的一體化。

四、走班教學的管理

實施走班教學後,學校從必修課課程校本化管理制度、無班級後學生日常管理、班主任制度、教師教學的考核制度、教學資源的提供與管理制度等方面進行改善,以實現有效管理。

(一)必修課課程校本化管理制度。

1、級部形成扁平化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由原來的繁雜層次變為校長室、級部和教師三個層次,形成一種扁平化的管理結構,提高管理的精細化和高效率,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2、構建“三位一體”的走班管理體系

一是教師雙崗管理,行政班與教學班並存,對學生管理實行雙崗管理,即行政班班主任與任課教師協同管理。確立任課教師是教學班的核心,是教學班中教學質量、紀律、財物、安全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對任課教師的基本要求是一崗雙責,既要完成學科教學任務,又要承擔起對所任的教學班學生管理的責任。

二是學生自主管理,教學班設一位班長,管理本班的班務,負責上課點名、維持紀律和日常衛生監督等工作;教學班設多個課代表負責收發原行政班同一層次學生的作業、加強與老師的資訊交流等工作。

三是成長導師指導,以雙向選擇的方式,為每位學生配備成長導師,每位教師為十位左右的學生當成長導師,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在學習過程中,成長導師將對學生的個性特徵、學科成績、學習興趣、認知水平、學習潛力等方面進行跟蹤,幫助學生選擇與其性向、志趣相一致的課程,做到思想上引導、學業上輔導、心理上疏導和生活上指導。

“三位一體”的走班管理體系,形成“全員齊抓共管”的育人格局,促進選課走班教學的有效開展,保證走班教學管理無漏洞。

(二)對教師教學的評價制度

1、建立多元化的教師評優體系

從職業道德、工作量、教學常規、專業發展、教學業績等方面全方位評價,覆蓋教育教學各方面。同時,通過學生、家長、教師、主管領導等多種途徑對教師進行評價。此外,教學成績不再與教師的個人評價掛鉤,改為學科團隊整體評價。

2、建立家校互動的學情反饋機制

學校構建必修走班管理平臺,利用平臺對教學情況進行精細化管理。在這一平臺中,任課教師記錄每個學生的出勤情況、課堂表現、作業情況和導師輔導情況,學生有問題也可以給老師留言,家長可以在第一時間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並及時與任課老師進行溝通。

(三)教學資源管理制度

早讀、班會等活動按照行政班進行。走班後,為了不弱化班主任的管理,實行全員德育,實施成長導師制,每位成長導師最多帶不超過10名學生,原則上從高一一直帶到高三畢業為止,從學習、生活、心理、人生規劃等多方面關心學生,每位成長導師每週要和學生交流,全面瞭解所導學生的情況,並給出適當的建議與指導。學校制定了《浙江省善嘉中學選修課教學班任課教師職責》、《浙江省善嘉中學選修課教學班學生守則》、《善嘉中學學生走班管理制度》、《浙江省善嘉中學選修課後勤保障條例》等相關的制度來保障走班的順利進行。

高中選課走班實施方案 篇六

選課走班後,學生被極大地激發和喚醒,對課程的需求更加多元了。如果學校不能提供相應的課程滿足學生需求,選課走班就會變得形式大於內容。“選課走班”,“選課”在前,“走班”在後,學生是因為選擇了不同課程,形成了不同的、個性化的課表而走班。因此,如何設計課程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對課程的需求,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就顯得非常關鍵。在設計課程方案的'過程中,我們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則。

一、“頂天立地”原則

所謂“頂天”,是指學校課程方案的制定,必須按照國家課程標準,必須滿足國家課程方案的基本要求,以學生為本,增加課程的選擇性,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所謂“立地”,是指課程方案的制定,要結合學校學生的實際,要從學校的歷史和文化中生長出來,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為學校的育人目標服務。

因此,本著這一原則,我們嘗試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進行整合,從學校的育人目標、學科素養、綜合實踐、特長髮展等不同維度對課程進行巨集觀架構。

北京十一學校的前身是中央軍委子弟學校,從其誕生的第一天起,它就帶著共和國之子的紅色胎記。這樣的特殊身份賦予了學校獨特的育人目標,它要求每一位學子都要心懷國家,成為社會棟樑、民族脊樑,做到“志存高遠、誠信篤志、思想活躍、言行規範”。而這樣的育人目標,無疑需要通過一門門的課程來實現。於是,在課程方案中我們設計了“綜合實踐課程”,將育人目標的內容分解到“志遠課程”“意誠課程”“思方課程”和“行圓課程”,納入綜合實踐課程中。考慮到不同學生的發展方向不同、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不同、興趣愛好也不同,我們又設定了“分層、分類課程”,以給學生更多選擇。考慮到有的學生可能在某個領域裡有很強的本領,需要揚長,有的學生在某個學科的學習中可能會有困難,需要補短,於是又設計了“特需課程”。

總之,學校在充分學習和研究國家課程標準、國家課程方案的前提下,細緻調研了學生的實際需求,本著促進學生髮展的宗旨,在專家的幫助下,構建了“分層、分類、綜合、特需”的課程框架。

二、“選擇性”原則

從固定的行政班變為選課走班,表面看是教學組織形式的變化,實質是價值觀的轉變。“創造適合每一位學生髮展的教育”是我們的價值追求。但是我們也知道,學生千差萬別,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他們的學習基礎不同、學習能力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發展方向也不同。如何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如何最大限度地激發和喚醒他們,使他們在原有基礎上更好地發展,需要豐富多樣的課程支撐。因此,我們的課程方案,應該增加選擇性,應該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讓有不同興趣、不同能力、不同志向的學生都能選到適合自己的課程。

擁有選擇性是課程成熟的標誌。本著這樣的原則,十一學校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這些數理學科構建了分層課程;在語文、英語、歷史、地理、政治這些語言和人文社科領域構建了分類課程,還設計了遊學、綜合實踐、高階專案研究等綜合類課程;還有滿足特殊個體特殊需求的特需課程,如特種體育、援助課程等。目標就是讓不同型別的孩子和他們適合的課程連線起來,在個性化的課程選擇中成就自己的個性、實現更好的發展。

三、“發展性”原則

我們將課程定位於為人的發展、人格的塑造、全面素養的提升和適應未來社會做準備。選課走班後,學生在一次次的選擇中,不斷問自己:“我需要什麼?我適合什麼?”藉此,學生漸漸地發現了自己的興趣和潛能,逐漸發現和喚醒自己。通過選擇,學生會逐漸找到目標和方向,從而擁有自我發展、自我成長的內動力。

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髮展,我們對課程的理解不能只侷限在課堂,學生的社團活動、遊學、職業考察、行為規範乃至日常生活都可能成為課程。只有這樣看待課程,我們才能更系統地設計課程方案,讓我們的育人目標得到落實,使學生得到更多樣的體驗、得到更好的發展。

在十一學校的《課程手冊》中,不僅可以看到“志遠”“意誠”“思方”“行圓”這四類綜合實踐課程,還有“名家大師進校園”“名師講堂”“名生講堂”“學長有約”“外國文化日”“社會實踐”“入學教育”等,目標就是讓學生意識到課堂之外的這些綜合實踐,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可以更全面地促進自身的成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