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件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年兒童畫(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21W

新年兒童畫(多篇)

新年的優秀兒童畫 篇一

新年的主題徵文:

放了寒假,春節便隨即而來。街邊的枯樹上掛滿了霓虹燈,夜晚,它們就像是一株株五彩繽紛的滿天星一般,路牌上,赤紅色的中國結綵燈紅豔豔的閃爍著,如同一團火焰。處處都透著中國的韻味,處處都散發著濃濃的年味。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春節的習俗與活動也五花八門,多姿多彩。在這一天,人們不光要掛燈籠,貼春聯,長輩還要給晚輩發壓歲錢,親朋好友之間互相拜年等等。

在這一天,燈火輝煌,家家戶戶都聚在一起吃著豐盛的年夜飯,桌子上一盤盤晶瑩圓潤的餃子宛如一個個銀子一般,象徵著來年富貴滿堂。

小時候,總盼望著過年,因為過年可以吃上許多平時吃不到的東西,而且,在一大桌年夜飯中,每道菜只吃一點便飽了。吃過飯後,父親便會拿著許多煙花爆竹去院子裡,那時,我會歡歡喜喜的穿著媽媽為我買的新衣服去窗前駐足觀望,當看到一些特別漂亮,花色特別鮮豔的煙花時,我便會高興的'尖叫雀躍,彷彿撿到了珍貴的寶藏。

如果是聽到了特別響的爆竹時,我會驚呼一聲,嚇得捂住耳朵,一般遇到這樣的爆竹時,我便會叫它震天雷。小時候懼怕這樣響的爆竹,但直到如今我仍然懼怕它,只因它那驚天的響聲,在每一個除夕夜,我不知會被它嚇到多少次,父親他們燃這種爆竹時,我總會躲得遠遠的。

每年過年的前幾天,家裡最忙的人就要數媽媽了。

過年前幾天,媽媽會把家裡裡外外都打掃一遍,什麼擦玻璃、洗衣服、洗床單這些活兒都是媽媽一個人來做。等這些事都做完後,家裡在頃刻間變得煥然一新,窗明几淨,好像新家一樣。媽媽幹完活兒後,接著就是置辦年貨,雞鴨魚肉,豬羊牛頭,通通都一股腦兒的塞入了冰箱,每年這個時候,我家的冰箱便被塞的滿滿的,一點空餘的地方都不留。

現如今,我們都是去奶奶家過年,奶奶如今搬到了新村,交通也不像以前走山路那麼不方便了。

現在,我也不怎麼盼望過年了,因為,每過一個年,我就長大一歲,長大一歲也就意味著要多承擔一份責任,我美好的青春年華也會隨著這些責任一點點的逝去,那時的我,就再也沒有任性撒嬌的機會了。

但即便如此,又怎樣呢?重要的是,每年過年,我都能和我最愛的家人相聚在一起,開開心心的吃頓年夜飯,這便足夠了,還有什麼,能比這更珍貴的呢?

雖然在大多數人看來,這是再尋常不過的事,但它卻充滿濃濃的親情和年的味道。

年的味道 篇二

落葉之秋已漸漸隱去,冬天的腳步卻不經意地在枝頭劃下痕跡。佇立窗前,聽絲絲細雨輕聲地彈奏,看那土坯青瓦堆砌的兒時記憶,溼潤的掌心捂住了有些酸澀的鼻尖,那些烙印在心底的童年趣事,一如曾經舌尖輕輕觸過冰涼的……

落葉之秋已漸漸隱去,冬天的腳步卻不經意地在枝頭劃下痕跡。佇立窗前,聽絲絲細雨輕聲地彈奏,看那土坯青瓦堆砌的兒時記憶,溼潤的掌心捂住了有些酸澀的鼻尖,那些烙印在心底的童年趣事,一如曾經舌尖輕輕觸過冰涼的味道,使我們久久難以釋懷。

記得兒時過年的濃厚氣息總是從父親點燃炮竹的第一個聲響開始的,每一次春節的到來,我們這些孩子甭提那股兒盼望的心情有多麼急切了。長輩們樂呵呵地倚在大門的臺階上,東張西望著。可又曾知,他們心底兒所隱藏的那點兒喜迎新年的狡猾心情,卻完完全全地被自己暴露出來了,粗糙的雙手合插在衣兜中,偶爾也會從衣褲中拿出一點他們不捨得吃的,如糖果、花生之類的東西,合捧在掌心給我們一大群小孩子吃。可這些早已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通常,在過年之前還有一個叫“祭灶”的日子,這個像是新年到來的一個前奏。這一天,老老少少都不許懶床,而年貨也要在這一天之前置備好。小孩子會學著大人們幹活的樣子,極其認真地打掃廚房。還記得兒時的“灶”可不像現在這個樣子,是用土坯和石塊砌成的,少了些煤氣的味道,靠燃燒秸稈和稻草取熱,整個灶臺上黑黝黝的一片,在鐵質的鍋底兒上還會殘留下許許多多的灰垢,這時爸要用鏟子一點一點地清除。當煤油燈已漸漸變成記憶中的歷史後,我們似乎還會時常記起他黢黑、滿身垢汙的外衣,在這一天爸會把廚房裡的燈換成新的,說是對灶神的恭敬,以免引來明年不必要的麻煩。

對於這一天,鄉里還有一個不成俗的說法是:這一天全家人必須趕在子夜之前回家,不管你是身處異地,還是客居他鄉,可此時春節快要到了,一家人團聚的時刻也要到了,倘若誰家的'孩子不回來就是對老祖宗不恭敬,會狠狠遭到長輩們無情地指責,說是替老祖宗說話。

在春節之前還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媽會給我們姊們幾個試穿她親手縫納的布鞋。納布鞋也是有講究的,需要用漿糊塗抹在布上先晒乾,再剪成鞋模子,而那時我們一家人穿的鞋全是我媽一針一線縫出來的,相比於如今的運動鞋,倒也結實許多。當各種品牌的運動鞋休閒鞋充斥在如今的大街小巷後,現在我們已經很難在看到那些曾經用一針一線納滿親情的布鞋影子了,倒是增加不少你攀我比的名牌熱。

春節那天,穿上新鞋,吃過小團圓飯後,便到了貼對聯的時候了,記得有幾年春節的對聯還是我寫的那!按著平仄對仗的關係,一筆一畫我總能寫得很好。

過年這一天,對於我們這些做孩子的最有趣的當數年夜飯之後的拜年了。

素常,會先去長輩家拜,然後放可隨意去拜年。兒時的春節似乎年年都會下著大雪,在紛紛揚揚的年夜裡,天氣盡管是寒冷了點兒,可厚厚的棉衣下,我們的心卻總是暖和的。七八個孩子會組成一群,每人手執一個小巧精緻的燈籠,說是天黑路滑好照個亮光,可從遠處看還真有點兒過年的氣勢呢!

我的燈籠是爸用竹篾親手扎的,外面糊上彩紙,再擰上半圈兒鐵絲。細心的家長還會請人在上面繪上八仙過海、誇布追日之類的圖面,看起來特別好看。

那小小讓燒著微弱亮光的燈籠,順著兒時的阡陌。不覺又勾起了心底兒太多的故事,像洶湧地洪水般在不停的衝擊著我們心靈的防線:如今的春節啊,少了些大雪紛飛的影子,像似無情的剝奪了寒冬的說話權一樣,匆忙的人們冷冷清清,在電話裡便傳遞了燈籠所帶來的溫馨與親情。年夜的大街小巷上已經很難再看到熙攘的人群裡孩子們提著燈籠拜年的背影,被愛情衝昏了頭的你你我我倒是倍感熟悉。

今天,回想著兒時過年的味道,又給了我這份久違的心境。是我頓悟:在擁擠的城市中,我們心靈深處要恪守住一塊小小的心岸,讓他成為你奔波忙碌之後的一個驛站。靜下心來,慢慢的去品味,去感悟,開啟塵封已久的記憶,輕輕地俯下身來,聽聽自己的心跳,放飛你自由的心緒……

去吧,去聆聽、去回憶、去品味……回味這過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