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件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培訓心得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71W

培訓心得心得體會多篇

培訓心得心得體會篇1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自20××年9月步入教師這個神聖的隊伍以來已有一年半的時間,我縣教育局先後幾次組織新教師培訓。20××年5月31日我在薊縣第一國小參加了新教師的集中培訓,通過此次培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內涵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這次新教師培訓的內容十分豐富,包括學習薊縣第一國小如何開展主題班會、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教學理論學習、教學常規管理、教學流程設計、教師專業發展等諸多方面的系統學習。通過領導的培訓和自己的學習,獲得了很大的收穫,現將自己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不斷加強師德修養

在培訓期間,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關於《教師職業道德》。談到職業道德,其實每一項職業都要求具備一定的職業道德。但是對於教師這個職業而言,就顯得尤為重要,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為作為一名教師,一言一行都是學生眼中的榜樣和標準。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在某種年齡階段,教師的形象之高大甚至超過他們的父母。所以,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和關係到學生未來的品德發展。教師的工作責任感應該是極其強烈的,只有強烈的責任感才能帶動起工作的熱情和動力,才能真正意識到自己職業的重要性而投入全部的精力。

二、不斷提高業務能力

教師最重要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教師應無私地奉獻自己的知識,傳授學生先進的文化,提高工作效率,教育可以是一件普通的事,也可以是一件艱難的事,關鍵看一個老師如何看待。如果只是單調地將自己肚中的知識塞給學生,這就是件簡單的事。如果要在知識傳遞的過程中,既能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學會學習,又能懂得思考,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這就是件艱難的事。優秀老師能在不同的條件下,堅持不懈地研究教學方法,有所創新,有所成就,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也為我們新教師樹立了楷模,時刻教育我們不能在工作中只積累經驗,更要邊教邊思考,有所實踐,有所創造。

三、積極從事教育科研

我想,“作為教師,不僅是一個學者,她更應該是一個研究者,”在教學育人的過程中,我們教師必須以局內人的身份“進入”生活本身,“入乎其內”,根據教學現場當時的“內在真實”,來展示教學的真實面貌。做一個會“愛”學生的班主任。

通過培訓,我懂得了怎樣去愛學生。“愛”是一門藝術,能愛是一個層面,善愛則是另一個層面、作為教師,“愛”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任為基礎;“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恆;“愛”要面向所有學生。今後我要努力做到能愛、善愛,去關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點”,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的一串串的成果。

郭建利老師說:“一個青年教師的成長要經過4個過程,1-2年的適應期,3-5年的穩定期,6-10年的高原期,10年以上進入成熟期。”我將邁上三尺講臺,這也是我步入老師行列的新起點。我將忠誠教育事業,履行教師職責;熱愛學生,為人師表;公正無私,廉潔從教;追求真理,崇尚科學;依法執教,教書育人;勤勉敬業,嚴謹治學;團結協作,終身學習,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奉獻全部力量!

培訓心得心得體會篇2

為期兩週的新入職員工崗前培訓已然圓滿結束。從公司各位領導在業務、經驗上傾其所有的講授,到兩位培訓師在軟實力上見微知著的點撥,再到最後拓展訓練教練帶領我們培養團隊意識、戰勝內心的恐懼。我們40個東北院20xx屆的新生力量,從一群來自五湖四海、未曾謀面的陌生人,組建成了一支相互信任、眾志成城的團隊,進而又成為了工作中、生活上彼此關心、相互幫助的夥伴。

回首這兩週的經歷,我覺得自己受益良多,也充分認識到了公司組織這樣的崗前培訓的意義。在此,由衷地感謝公司各位領導對於新員工培養的重視!感謝人力資源部各位老師一直以來無怨無悔的默默付出!感謝風雨與共的小夥伴們對我的鼓勵、信任與幫助!我為我是東北院的一分子而感到無比的踏實與自豪!

平心而論,帶給我衝擊最大、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當屬拓展訓練中的高空專案,這已經超出了理論學習的範疇,也沒有太多的經驗與技巧,就是自己直面最真實、最脆弱的自己。

當我最開始聽到教練要求我們爬上9米高的器械,在寬度僅能容納下一隻腳的板子上來回行走時,我的內心是比較拒絕的,即使我在理智上十分清楚這個專案一定會非常的安全。我覺得自己恐高,也想了這樣、那樣的理由,其實就是不斷地在告訴自己完成不了這個專案。可是,教練不容置疑的態度,以及不斷有隊友挺身而出,轉變了我的想法。其實,沒有人在雙腳離開地面那樣的高度還能泰然自若,恐懼是人的本能,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那麼,為什麼別人能夠克服這種恐懼而我卻不能?既然一定要上,那麼為何還要給自己這麼多負面的情緒,而不是去想想到底應該如何解決?

於是,我賣力地給隊友加油,也是在不斷地在給自己鼓勁,直到我最終勇敢地站上了9米的高空,並順利地完成了專案。或許腿還是會不由自主地抖,心態也做不到之前計劃的那樣放鬆,但是最起碼,這一刻我戰勝了自己的軟弱,突破了自認為難以逾越的封鎖,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也體會到了不一樣的心境。

於是,我明白了這個專案真正的意義——不在於完成者的動作有多麼優雅,速度有多麼快,而是他敢於挑戰自己原來劃定的那條底線,激發出自己更大的潛能。玩過跳樓機的人,再坐在激流勇進的船上,大都會十分淡定,十分享受;可是若是之前只敢坐旋轉木馬,卻勇於挑戰湍急的激流,那麼即使在這過程中大聲地尖叫甚至哭泣,我也會認為他們是同樣的令人尊敬!

不單單是勇氣,整個培訓課程下來,大家的才華也讓我心生敬佩。作為篝火晚會的主持人,為了收集一些素材,我有幸在拓展訓練之前便和每一位新來的同事都交流了一番。大家不僅多才多藝,而且還才智超群。這在拓展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證:所有智力類的團隊專案,大家都能群策群力、極為出色地完成,有的甚至打破了原有的記錄,書寫了屬於我們自己的輝煌。

就是這樣的一群有志、有為、有勇、有謀的年輕人!通過崗前各項培訓的厲兵秣馬,他們會盡早完成一名學生向一名合格員工的轉變。破繭成蝶,他們會激發出更大的能量,為了東北院更高、更遠、更光明的未來,他們矢志不渝!一往無前!

培訓心得心得體會篇3

語文新課程標準的頒佈實施,給語文教師在教學上提出了新的理念和要求。通過繼續教育培訓,我較系統地自學了《語文新課標》,找出了和以往課程標準的異同,明確了今後的教學側重,為自己的教學指明瞭方向。通過學習課標,我有以下的感受。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課改的必要性、急迫性,初步瞭解了課改的一些內。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對於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

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突出語文實踐運用。這具體體現在要求學生對生字的認讀注重多讀少寫,注重閱讀的體會和鑑賞能力,鍛鍊學生不拘一格的表達自己對文字的獨特體會和感受。

我覺得新課標突出了“語文味”,讓語文課更姓“文”了,那麼在這學期的教學中我也要這樣去做,在感受語文魅力中提高語文素養。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而且,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徵,不同內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律。因此,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

我國有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能作詩也能吟”的俗語,古聖先賢也早就指出了讀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我們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學方式再簡單不過了,熟讀成誦,積少成多,然後融會貫通,化為已有。一味的讀,一味的背,在硬性讀背的戒尺下不也培養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見“讀”在學習語文中還是具有相當的作用的。我們看到有些語文教師卻對“讀”束之高閣,在閱讀教學中去搞新花樣。教師純粹“為講而講”,學生純粹“為學而學”,方法看似靈活多樣,課堂也頗顯熱鬧,可學生學完一段時間後實質卻知之甚少,遺忘很快。正如走馬觀花式而已。

總之,《語文新課程標準》給我們留下的啟示是深刻的。作為教師,首先要有深入鑽研教材,有效拓展教材的業務能力,這樣才能切實將語文課做到提高為學生的語文素養服務,要鼓勵學生樹立大的語文觀,語文的學習要著眼於豐富多彩的生活,讓學生多在語文實踐中去學習和感受語文。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任重道遠,但是我會以自己最大的努力貫徹落實新課標的要求,為自己的課堂永葆蓬勃朝氣而不懈奮鬥!

培訓心得心得體會篇4

“校本課程”這個概念,根據我的理解,包含兩層含義:一是使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校本化、個性化,即學校和教師通過選擇、改編、整合、補充、拓展等方式,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和社群的特點和需要;二是學校設計開發新的課程,即學校在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並充分考慮當地社群和學校課程資源的基礎上,以學校和教師為主體,開發旨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通過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實踐探索、以及這段時間我們對全校教師開展的校本課程培訓,我們感到,校本課程就在我們身邊。

以下是我對校本培訓的幾點思考

1、打破了校本課程的神祕感

不少教師把校本課程看得很神祕,其實,許多學校已開設的選修課、活動課就具有校本課程的性質,只是學校和教師對校本課程開發還處於無意識狀態罷了。也就是說,許多學校往往有校本課程之“實”,而無校本課程之“名”。校本課程是開放的、多種多樣的。如研究型課程、自願報名開設的體育課選修。可以說,學校裡的課程都有校本課程的成分。因此我們說,校本課程就在我們身邊,它並不神祕,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2、消除開發校本課程影響升學率的擔心

近年來,教學向能力化、素質化、個性化、綜合化的方向發展,各學科考試更體現了這一點,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和方向正是發揮學生的個性和特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開發校本課程不但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教研水平,還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我們應樹立正確的育人觀,我們的策略是提高素質教育的結果,而不是片面追求的目標。

3、教師在校本課程開發中得到了培養、鍛鍊和提高

教師參與課程的目的是使學校課程更加適合學生的需要,促進學生最大程度的發展,但就教師本身而言是確立教師即研究者的信念,在課程開發的實踐過程中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所以教師參與課程開發不僅是編制出一系列的課程文字,更重要的是參與課程開發過程本身。

4、課程觀念需更新

由於絕大多數教師原來所學的教育學是沒有課程論的教育學,加上“校本課程”這一概念在我國正式使用的時間並不長,因此,教師對校本課程的認識難免存在一些偏差。另外,學校、教師和學生過分依賴和迷信統編的教科書。這種傳思想上的習慣勢力與校本課程的現實需求之間存在的強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將對校本課程的開發帶來觀念、制度層面上的阻力。如何儘快改變這種狀況,將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5、教師的知識和技能準備有待進一步加強

校本課程開發中系統的規劃、理論指導和實踐性研究十分缺乏,因此,校本課程的開發中如何不斷強化學校和教師的課程意識,提高學校教師、領導的課程開發技術,使之有課程改革的正確意識,有課程改革的願望和動力,有開發校本課程所必要的知識、技術和能力,這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條件。

6、缺乏課程專家的指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課程開發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這是課程開發走向科學、規範、完善、發展的瓶頸。

7、需要強有力的校內、校外的大力支援。即良好的校內溝通,給教師足夠的自由時間和空間,良好的計劃組織,可用的教育資源方面的資訊,外部參照系 ,課程理論與技術指導等方面。為教師儘快進行校本課程開發做好條件上的支援和準備。

培訓心得心得體會篇5

金秋時節,我們來自湖北xx職業教育系統的二十多位幹部老師一起來到了美麗的北京,參加了由首都師範大學承辦的湖北省xx市中等職業學校骨幹教師培訓班。通過近一個月的學習,我受益匪淺。

首都師範大學xx學院領導及老師為我們精心設計了四個星期的課程,第一週主要是教育教學理論的瞭解與學習,第二週主要是教育技術的學習與運用,第三週主要是深入到xx一職現場進行學習與體會,第四周重點是總結反思學習情況。這樣的安排使我們的學習針對性很強,通過聽專題講座、參觀考察活動,學員們的相互交流與自我的體驗、感受、思考,我們學到了先進的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更新與拓展了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也更新了我們的教育思想和觀念,提高了我們的教育理論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時,也感受到了首都師範大學名師的風采。老師們敬業、樂觀、嚴謹、守時、幽默的品質與精神,深深地感動著我。從給我們上課幾位老師身上,看到了他們對教育工作的熱情與投入,他們事事親力親為,教學裝置、教學用品都是自己安裝,自己準備,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在教學中開展電子白板技術支援下的說課展演、辯論賽等活動,使我們在學中做,做中學,取得了快樂學習的效果。此外,我體會最深的是以下兩點:

一、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改變本身

?學習的革命》一書中指出:“我們的孩子們將生活其中的世界正在以比我們的學校快四倍的速度變化著。”如果教師不能把準時代的脈搏,我們要反問自己:我們能給孩子什麼?如果我們都不能適應今天的飛速變化的資訊時代,還怎麼幫助孩子去適應將來,學會生存呢?所以,我們要改革,要與時俱進,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要補充新知識,要掌握先進的教育資訊科技。這是時代的要求,是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要求。誠然,這個過程一定會很艱苦,但是最難接受自己改變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自己要改變和別人要自己改變的效果完全不一樣。要提醒自己現在的改變更有利於自己今後教師生涯可持續的成長與發展,主動改變自己比被動接受改變對自己更有利!多些行動,少些抱怨,抱怨對自己的改變沒有任何的積極意義。

二、學習是教師的生活方式

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的學習習慣最能影響學生的學習。只有熱愛學習的教師,才能培養出熱愛學習的學生。熱愛學習的教師,是社會的一筆無形資產。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如果你的學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斷地豐富著,如果學生深信你今天所講的不是重複昨天講過的話,那麼,學習就會成為你的學生的精神需要。”精深的專業知識和廣博的相關知識常常能讓一個教師在課堂上左右逢源、神采飛揚。只有不斷地學習,拓展視野,增長學識,才能教好學生,才不會因為自己的落伍而妨礙學生的發展。

本次學習培訓活動即將結果,可我覺得我的學習才剛剛開始。這次培訓,讓我不僅在教育觀念和技術方面有了新的認識和提升,更讓我認識到學習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踏準時代的節奏,通過不斷的學習來跟上發展的潮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為職業教育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培訓心得心得體會篇6

xx年3月15日,因學校的安排,我們高一、高二共10位班主任到曲靖政協賓館參加為期2天的班主任工作培訓。在這裡,我非常感謝學校能給我這個難得的機會,對於無任何班主任經驗的我來說,就好像在黑暗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很興奮,很受益。

這次培訓,由任小艾,李志剛、高金英三位老師來做指導。每位老師都有各自亮點,所交流的內容也都很精彩。接下來,具體談談我的收穫:

首先,任小艾老師的講座主題是“教師素質和班主任工作藝術”和“做最好的老師”。

教師應該做改變,從管理到服務的角色轉變,服務於人,服務於社會,就如耕種一般,做到教育無痕。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況差異,很多內容應該以體驗的方式來讓學生自己去學習,而不是滿堂灌。任老師也就教師這一職業作了分析:殘酷,只能成功,不能失敗。魏書生的觀點是:能走進學生心靈居所的老師就是好老師,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有一句話這麼說:人生無處不為師,謹言慎行。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多說鼓勵的話,多說激勵人心的話,多給學生正能量。目前,很多教師都有三個夢想: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人人成才。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教師就必須不斷地提升自己,學會讀書,讀自己需要的書。教育三要素:微笑、愛、育人,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道德的最高境界是寬容,讓教室多一些愛,教師不應該成為讓學生害怕的地方。

目前,我們的教育面對三大難題:網路、單親子女、早戀。任老師從心理學方面給我們做出了分析。青少年三大特點:好奇心強、辨別是非能力弱、模仿能力強,進入青春期,《黃帝內經》中提出女子二七,男子二八,針對心理問題,班主任在處理早戀問題上可以採取的辦法:做問卷調查,摸清具體情況,對症下藥,給學生上兩堂重要大課:人體生理解剖圖、人體心理輔導課;你教多大的孩子,請把心理年齡放在什麼階段,多給學生預設結果,平常多被一些名人語錄,讓學生明白早戀的影響。總之,教育的成功,在於尊重學生。

做最好的老師,成功七步曲:

1、學會調查(家訪、懇談、問卷),教育視野決定教育高度。

2、學會反思,“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自我頓悟”。

3、學會改變,如:不請家長,把週五定位家長來訪開放日,不告狀,家長會不批評,建立家校聯絡錄;

4、學會創新;

5、學會總結。怎樣形成一種習慣,用21天強化,再內化,到自覺,90天完成習慣的培養。因此,教育就是靜靜等待花開的日子。

6、學會讀書,魏書生說過,讀書三境界——眼讀是下智,心讀是中智,神讀是上智。

7、學會提升自己。

其次,李志剛老師講座主題是“和諧互助——課堂教學模式與實施策略”,從六方面給我們最報告:影響、原因、過程、展示、具體措施、管理機制,並介紹了他的《課堂風暴》這本書。這個過程中,李校長用幽默風趣的語言,生動活潑的例子給我們展示了山東即墨二十八中學及其教學,其中,對我影響較深的是合作探究這一過程,採用了師友互助關係的搭建,最終提高教學成績。另外,李校長也教我們如何準確彙報工作:要抓重點,簡要彙報;要有一定文采;要有一定的政策水平;要有實踐材料。結束前,給我們展示了即墨二十八中學的感恩教育,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並加以改進用在自己的教學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

培訓心得心得體會篇7

3月19、20日到安順參加為期兩天的班主任培訓學習,感受很深,獲益匪淺。現我把培訓的內容粗略整理如下,與各位同仁分享。

19日早上聽國家教育社社長張國巨集的講座,他的講座主要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讓班級因我而精彩;二是班主任需要思考的幾個問題:(包括班主任的心態,如何發展自己;幸福的共享性,要與學生說心理話等);三是班主任要有較好的教學成績;談吐要講究等等。

首先我談談如何做到"班級因我而精彩"。

"心若在,夢就在"。教育因愛而存在。教育的物件是人,教師的工作是人的工作,因此,教師在工作中要有無限的良心和愛心。真正踐行陶行知所說:"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教育的過程是一個不完善的人引領一個或一群不完善的人追求完善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教育雙方都要隨時力求完善,讓教育者不斷提升,讓受教育者不斷進步,從而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育的真諦是在於人的個性化和社會化的和諧統一,這就要求教育要注重個體差異性,發現並培養學生的長處;而且要把學生培養成實踐於社會、適應於社會、服務於社會的人才,讓教育為社會服務,讓學生成為有用的社會人。

一、教師應有的"理念"。

教師既要埋頭耕耘,又要抬頭看路--總結教育經驗,行動通過思想過濾後才能上升為理論,從理論高度掌握行動,行動才會上升檔次,才更有意義。陶行知說過:"行動是老子,思想是兒子,創造是孫子。"這足見行動是第一位的,而沒有行動以後的思想總結,也就無法有創新,因此教師就應該深切追念教育家的理念,繼承孔子、陶行知、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並付諸行動,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教育更加有實效。

教育是一項事業,事業需要獻身;教育是一門科學,科學需要探索;教育是一種藝術,藝術需要創新。因此我們教師應該具有四大精神:認真執教的敬業精神,不甘落後的進取精神,甘為人梯的園丁精神,終身從教的奉獻精神。

二、教師應有的"四心"。

1、安心。任何事業都需要當事者從主觀上認真去做,才可能把事情做好,因此,教育要求每一位教師要安心於教育工作,要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要有終身奉獻於教育的思想。

2、愛心。沒有愛,教育不存在。教育需要教師具有無限的愛心,要用我們春雨般的愛去滋潤孩子的心田,讓他們茁壯成長。

3、耐心。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的效應週期長,它的難度係數大,因此教師要很有耐性,要心平氣和地對待、處理好每一個學生、每一件事情。心浮氣躁是做不好教育工作的。

4、細心。教育的每一個環節都不可忽視,所以,教師必須細緻對待教育,讓教育的各個方面都落到實處。

三、教師的心態永遠要正、心路要寬、品位要高、工作要細、方法要新、成績要佳、要撫平代溝,與學生成為良師益友。

如果師生之間有了隔閡,就會影響交往和思想溝通,必然影響教育效果。因此教師無論年齡大小都要與學生保持朋友一樣的感情,與學生打成一片,在課間、課外、節假日儘可能與學生交往、談心,一起做有意義的活動,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重視活動,增強班級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