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件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畢業論文

農村經濟管理畢業論文【通用多篇】

欄目: 畢業論文 / 釋出於: / 人氣:2.69W

農村經濟管理畢業論文【通用多篇】

農村經濟管理論文 篇一

關鍵詞: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四化同步”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7685(2014)01-0120-04

由華中科技大學、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基金會、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發展經濟研究分會聯合主辦的紀念張培剛先生百年誕辰學術探討會暨第七屆中華髮展經濟學年會於2013年11月23-24日在華中科技大學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大高等院校、海內外研究機構、政府部門和企業等單位的200多位專家學者出席本次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共同緬懷張培剛先生的學術思想和治學精神,並以“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同發展”為主題,針對中國“四化”深度融合、深化改革、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等重大問題展開探討。

一、張培剛的學術思想和治學精神

張培剛是我國卓越的經濟學家和教育家,是發展經濟學的創始人之一。1947年,他的博士論文《農業與工業化》被哈佛大學授予經濟學科最佳論文獎和“大衛·威爾士獎金”(哈佛大學經濟學科最高榮譽獎),這部著作被公認為是發展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張培剛農業國工業化理論的形成是其長期關注和研究中國農村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結果,這為中國乃至發展中國家工業化發展,實現經濟起飛和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

湖南商學院歐陽蟯教授系統歸納了張培剛的學術成果,認為其對發展經濟學的重要貢獻主要體現為三方面:一是率先提出農業國工業化理論和新發展經濟學,成為發展經濟學前沿的引領者;二是系統分析農業和工業的關係以及工業化戰略,創立發展經濟學的主要理論;三是分析了發展中大國的基本特徵,初步探索了發展中大國經濟發展的道路。張培剛的學術生涯給予後人的啟示是:第一,要研究具有世界意義的問題。第二,要重視巨集觀經濟問題的研究。第三,要努力構建新的學術話語體系。這三條重要經驗是實現中國經濟學繁榮和發展的精神財富。

華中科技大學鍾春平教授將張培剛發展金融學理論歸納為:“內戰——通脹”關係論、通貨膨脹下的中國農業發展論、農村合作金融短缺論、影響匯率的因素與匯率管理論。張培剛金融學說的重要特徵是,圍繞落後農業國如何實現工業化這一核心命題,探討如何保持物價穩定並以此促進工業化程序的順利推進。

華中科技大學夏振坤教授認為,繼承張培剛未完的事業,就是發展發展經濟學。第一,擴充套件研究物件與研究視野。發展是一個多位推動的過程,它的世界觀與政治制度、文化氛圍、社會背景密不可分,內生問題如果不進行研究,僅僅是從經濟理論研究如何發展絕不是正確的理論。將來發展經濟學下面可以有很多分支,發展的哲學、發展的社會學、發展的政治學、發展史,這都是研究的領域。第二,增加研究工具。發展經濟學不僅要藉助已有的渠道經濟學,而且要與演化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結盟。第三,學風要革新。經濟學理論工作者要深入實際,做樣本研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巴曙鬆研究員認為,張培剛作為一個經濟學家的使命感,更多地體現在他研究的選題、方法和重點。正是這樣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使其在年輕時就投身於農村經濟調查的第一線,也促使他在20世紀40年代中期博士論文選題時就選擇農業與工業化這樣一個在當時並不熱門但對整個發展中國家具有深遠影響的重大選題。張培剛開放且務實的研究態度,對一大批學者產生了深遠影響。

二、中國“四化”深度融合

促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是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決策,也是當代中國發展經濟學研究的重要方向。

清華大學胡鞍鋼教授認為,城鎮化和工業化之間的關係,大致可分成超前型、滯後型、協調型和不協調型,中國的城鎮化、資訊化和農業現代化長期滯後於工業化。近年來,資訊化程度有所提高與工業化呈適應性發展,其他“兩化”程度滯後於工業化。未來中國城鄉一體化之路,需要向農業現代化、農村工業化、農民工市民化和城鄉居民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方向發展。破解農村地區的農業部門與鄉鎮企業部門、城鎮地區的正規部門與城鎮非正規部門構成的“四元結構”難題,從而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北京大學周其仁教授認為,中國城鎮化建設滯後於工業化發展,制度變數和政府傾向對城鎮化建設至關重要,新型城鎮化發展應重視四個層面的改革:第一,完善市場化制度,應鼓勵人往高處走,並把該能量釋放到最大。第二,完善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第三,加快公共財政的改革,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改革。第四,加快城市行政架構的改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李佐軍研究員提出,必須高度重視中國城鎮化新階段的環境保護問題。首先,必須高度重視城鎮化模式的選擇。第一,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本的城鎮化。第二,新型城鎮化主要依靠市場和企業的力量來推進,政府發揮規劃、引導的作用。第三,新型城鎮化建設要與“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市場化、城鄉統籌”相結合。第四,新型城鎮化是特色品牌的城鎮化,有特色才能形成競爭力,才能具備持續發展的能力。第五,新型城鎮化是叢集的城鎮化,通過叢集的城鎮化可促進城市之間的分工協作,提高城市體系的執行效率,達到優化配置資源、保護環境的效果。第六,新型城鎮化是智慧的城鎮化,通過物聯網、網際網路降低城鎮化建設的交易成本,提高效率。其次,新型城鎮化建設應優先推進城鎮化配套制度改革。包括戶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財稅制度改革、城鄉福利制度改革、行政區劃制度改革。最後,通過建設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推進綠色城鎮化。一方面,建立資源節約制度;另一方面,完善環境保護制度。

華中科技大學張建華教授提出“四化協同”概念,即新型城鎮化是重要的載體,新型工業化是協同發展的產業主導,農業現代化是“四化協同”發展的基礎支撐,資訊化是“四化協同”發展的催化劑和助推器。“四化協同”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問題,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問題,處理好經濟結構轉型調整問題,其實質是深化改革。另外,要實施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從根本上改變供給結構,改變發展的動力機制,發展方式應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武漢大學簡新華教授提出從“四化同步”到“五化協調”。我國應特別強調推動資訊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與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從我國所處的發展階段、經濟結構特別是產業結構演進的趨勢和目前出現的新情況看,我國已經開始由工業化中期向中後期轉變,以製造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向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演進,經濟服務化(由製造業為主導轉向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變動過程)也是中國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任務,所以應適時把“四化同步”調整為“五化協調”,把服務化也作為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主攻方向之一,把“同步”調整為“協調”,這樣才更為準確合理,更有利於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協調高效發展。

湖北社會科學院陳文科研究員認為,新型城鎮化的中國特色主要體現五方面:一是新型城鎮化的主要目標是追求以人為核心的經濟、社會、生態全面發展的完全城鎮化,而不是追求一兩項經濟目標的不完全城鎮化。二是新型城鎮化的前提條件是以新型工業化為引領,與農業現代化緊密結合的“三化”同步式城鎮化,而不是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產為代價的城鎮化。三是新型城鎮化的基本路徑是總結三十多年來成功探索及兩次“造城熱”的教訓,重在構建結構合理、以大城市為依託、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多層次城鎮體系,而不是一味建設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或巨型城市。四是新型城鎮化的推進方式是統籌城鄉、以城帶鄉、城鄉互促的雙向共進式城鎮化,而不是重城輕鄉、繁榮城市而凋敝農村的單向式城鎮化。五是新型城鎮化的農民走向是具有進城就業意願的農民的主體流動,是離土不離鄉的就地、就近轉移與離土又離鄉的跨地區轉移相結合,而不是單一的離土又離鄉的向大中城市轉移。

南開大學杜傳忠教授提出,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應具備系統性、高效性、時代性和跨越性。“系統性”體現在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的發展應充分考慮到經濟系統、社會系統和資源生態環境系統之間的協同發展和相互促進,考慮到工業化系統內部的協同一致,包括工業化發展的產業結構系統、動力系統及國內工業化與世界經濟系統的協同與互動發展。“高效性”體現在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的發展應不再是以速度、數量為導向的工業化,而是把質量和效益作為主要追求目標、在保證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實現一定發展速度的工業化,走的是一條集約式發展的工業化道路。“時代性”體現在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應充分體現當今社會所處的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的發展環境與要求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絡和互動關係,通過市場化和國際化推動工業化發展,實現工業化與資訊化深度融合、相互帶動,工業化與城鎮化協調發展、互相促進。“跨越性”體現在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的發展應充分發揮經濟全球化、資訊化的推動作用,強化自主創新的引擎作用,構建以內需為主導的新型動力系統,實現我國工業化的跨越式發展,加快完成工業化發展的歷史任務。

中國社會科學院孟育建主任認為新型城鎮化必須在關鍵領域和關鍵環節推進體制機制的改革和創新。第一,儘快出臺新型城鎮化中長期發展規劃。第二,分類推進戶籍制度改革,促進農民工市民化。第三,出臺促進健康發展的土地政策,保護農民合法權益。第四,加快城鎮財政體制改革,實現財權和事權相匹配。第五,完善公共服務及社會保障制度,促進人口自由流動。第六,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實現城鎮建設投資主體多元化。

三、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而實現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是達到這一目標的載體。

江西財經大學王秋石教授等認為,去工業化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我國面臨的去工業化壓力本質上來自於製造業比較優勢喪失的壓力。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要實現結構性去工業化,保持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必須通過產業結構調整以及增加企業創新能力以保持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堅持發展新型工業化,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發展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相關產業。

中共中央黨校馬利軍博士等認為,我國產業結構與生態發展矛盾突出,調整產業佈局,合理規劃產業結構,提高資源能源在各產業間的配置利用效率,實現產業結構優化與生態文明建設互促發展,是關乎未來的長遠大計。因此,應提升農業產業結構水平,構建生態農業體系;優化工業產業結構,逐步開拓環保生態工業;拓寬現代服務業發展領域,改善服務業結構。

深圳經濟管理學院高山博士認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途徑。當前,最重要的是突破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政府、中介機構、企業應整合科技力量,建立跨部門、跨區域、跨行業的聯合創新平臺,投入專項基金,通過實施重大創新工程,以公共研發投入等形式參與到共性關鍵技術的戰略性攻關中,引領和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

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韓璐認為,釋放結構轉換紅利將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首先,傳統產業要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產業轉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新的產業體系,帶動整體產業結構升級。其次,立足全球產業轉移和升級的高度提升產業層次和技術水平,提升自身的專業化和高階化程度,維持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最後,大力發展生產型服務業的同時發展生活型服務業,最終實現經濟潛在增長率的提升。

四、新一輪改革的關鍵問題

本次研討會恰逢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剛剛閉幕,與會代表對會議精神特別關注,尤其是新一輪改革的關鍵問題,引起了與會專家學者們的思考和討論。

北京大學晏智傑教授認為,改革的核心問題就是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過去市場起基礎作用,實際上決定作用還是政府,這離真正的市場經濟還有很大距離。今後,市場起決定性作用,包括最小最大原則、等價交換原則以及其他規律。這些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這些規律必然使得合理資源配置,政府作用歸納起來是兩大領域,一方面是提供公共產品,包括國防、治安、市場秩序、社會保障等等;另一方面是巨集觀調控,運用財政手段、貨幣手段、行政手段等等,這並不意味著政府作用降低,而是政府作為到位且更加有效。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陳小洪研究員認為,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的同時還要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第一,在資源配置方面,要讓市場發生作用。第二,如果存在市場失效的問題,政府或者其他協調機制要發揮作用,但還要儘可能地利用市場機制。第三,在市場解決不了的領域,特別是資源配置以外的領域,如環境、安全等問題,政府要發揮作用。結合中國國情讓市場機制能夠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南京大學沈坤榮教授認為,深化改革、放寬準人、增加有效供給是解決經濟增速放緩,增強經濟增長動力的有效途徑,這也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和著力點。具體看,一是以推進新型城鎮化為契機,增加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投入,充分釋放農村消費市場。二是發展養老服務。引導和鼓勵非公有資本的進入,增加城鎮消費需求。同時,優化消費環境,促進相關產業的培育和就業的落實,才能促進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武漢大學郭熙保教授認為,新一輪改革是制度的變革,也是一次新的思想解放,新的體制改革一定要掃除限制生產力發展的各種制度障礙,突破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利益固化的藩籬,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順利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

農村經濟管理論文 篇二

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不僅要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大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而且要從農村的實際情況出發,採取符合農村自身發展的措施,充分發揮農村自身的優勢,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這些都要求新農村建設的人才不僅具有紮實的理論知識,而且具有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種理論聯絡實際能力的培養有賴於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通過實踐教學環節的訓練,逐步提升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

2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加強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可行性

2.1新農村建設為農林經濟管理人才培養創造了有利條件

新農村建設戰略的提出使得各級地方政府比以往更加重視農業和農村的發展問題,也要求高校培養大批懂得“三農”實際的農林經濟管理人才。為了使高校培養的農林經濟管理人才更好地服務新農村建設,各地政府都積極與農業院校配合,為高校學生深入農村實際提供各種便利條件。以筆者所在的江西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為例,學院與江西省多個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自上世紀80年代起,江西農業大學的農林經濟管理學科就已開始深入研究江西省縣域經濟、老區經濟和鄱陽湖治理,並經常參與省、市、縣等多級政府的決策諮詢,為江西省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新世紀以來,江西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又與江西省多個縣建立更加深入的合作關係,在許多縣建立了校外教學實習基地,使得學生的實踐教學活動進一步深入到基層和農村的實際工作中去。

2.2新農村建設為農林經濟管理實踐教學提供了素材

新農村建設不僅為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人才的實踐教學提供了實踐條件,也為實踐教學提供了寶貴的素材。新農村建設中面臨的很多問題都是以前所沒有的,在以前的理論教科書中難以將這些新問題納入討論。各地在新農村建設中面臨的新問題不僅僅給學術界的理論研究提供了研究物件,也為高校的農林經濟管理實踐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在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的實踐教學要求學生在沒有書本現成答案的情況下主動去探索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的方法,在這種探索的過程中不斷增強靈活運用基本理論去解決複雜多變問題的能力。

3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加強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具體途徑

3.1加強校外實踐基地建設

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加強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首先要重視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從硬體方面來加強實踐教學。雖然農業院校自身往往擁有一定數量的校內實習基地,但是校內的實習基地並不能取代校外實踐基地的作用。尤其是對於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而言,在校內實習往往達不到接觸實際農村社會的目的。從本質上講,農林經濟管理學科屬於社會科學,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最好的場所就是廣大的農村。校外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了綜合性、設計性、創造性強的實踐環境,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培養學生形成紮實的基本技能和實踐能力。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要依託當地政府,選取一些典型的農村作為相對固定的實踐基地。學校與校外實踐基地形成長期合作的關係,既有利於積累和利用歷史資料,也有利於通過一屆又一屆學生的實踐教學活動,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為進一步改進和提高實踐教學活動的效果提供條件。

3.2加強實踐教學的軟體建設

農村經濟管理畢業論文 篇三

本科專業建設是高等學校教學基本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人才培養和大學教學的基礎。專業特色是質量與創新的生命線,加強優勢明顯、特色鮮明的專業建設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保證,在人才培養中具有重要的引領、示範與輻射作用。

特色專業的建設內涵

特色專業指充分體現學校辦學定位,在教育目標、師資隊伍、課程體系、教學條件和培養質量等方面,具有較高辦學水*和鮮明辦學特色,獲得社會認同並具有較高社會聲譽。特色專業是經過長期建設形成的,是學校辦學優勢和辦學特色的集中體現,具有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等特徵。特色專業是一所高校所有文化要素匯聚提升的體現,是一所高校辦學經驗趨於成熟的標誌。建設特色專業,是高校在新形勢下獲得持續競爭力,增強競爭優勢的重要**。

質量工程建設檔案指出,建設高等學校特色專業是優化專業結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辦出專業特色的重要措施,要緊密結合國家、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人才培養方案、強化實踐教學、優化課程體系、加強教師隊伍和課程教材建設,切實為同類高校相關專業和本校專業建設與**起到示範帶動作用。主要建設原則是:強化優勢,突出特色。遵循教育教學規律,以強化優勢為根本,以突出特色為關鍵,充分體現辦學特色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特色;**創新,提高效益。根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以**創新為動力,增強專業建設開放性、靈活性和適應性,提高辦學效益,與相關行業領域緊密結合,探索適應社會不同型別人才需求的培養模式,為社會提供高質量專門人才;示範帶動,整體推進。強化專業建設實踐成果積累和有效經驗總結,主動宣傳推廣建設成果,發揮示範和帶動作用。

以**精神推進特色專業建設

筆者所在的華中農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歷史底蘊較深厚,可追溯至1904年湖北農務學堂開設的財政、理財等課程,迄今已有百餘年發展歷史。1981年建立農業經濟與管理專業碩士點,1986年建立農業經濟與管理專業博士點,1998年設立農林經濟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00年批准為農林經濟管理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007年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和國家特色專業。現有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崗位科學家5人,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0人。特色專業立項以來,取得了顯著成效。

切實轉變教育思想觀念 特色專業建設必須與社會背景、產業背景及行業發展趨勢密切相關。計劃經濟體制下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已難以適應WTO框架下用人單位的需求。當前我國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發展階段,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特色農業現代化、農村城鎮化道路的關鍵時刻,進入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因此,必須轉變思想觀念,實現四個轉變:從側重理論研究型向側重實際應用型轉變,從窄深專家型向寬口徑通用型轉變,從單科型向複合型轉變,從側重於巨集觀經濟**研究型向涉農中小企業管理型轉變。總之,農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以服務三農為特色,與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發展新形勢相適應,培養基礎紮實,知識面廣、能力強、素質高,具有農業大學特色的寬口徑、複合型、應用型,掌握農業科技發展的經營管理高階人才。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特色專業建設的指導思想,影響著特色專業建設方向、程序和績效。農林經濟管理特色專業構建了一體兩翼培養模式,注重農、經、管知識複合,突出社會責任與創新能力培養,開展課程體系研究與**,進行課程重組、整合優化,建立了基礎課模組、專業課模組、實踐教學模組、專業特色課模組、通識教育課模組、前沿與特色課模組等六大教學模組。

在基礎課中,增加數學、計算機等課程學時和難度;專業課中,對重複、脫節教學內容調減優化;實踐教學中,新增創新學分,對實驗教學內容整合優化,**設課,單獨考核;專業特色課模組中,注重因材施教和個性培養,增加選修門類,拓寬選修課範圍;通識教育課模組中,規定學生必須修滿12個學分農業科學和素質教育方面課程;前沿與特色課模組中,結合當今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及教師科研成果,聘請校內外專家開展講座,進行專題討論,讓學生了解本專業發展動態與前沿,突出專業前沿與特色,開設了農業經濟管理專題、農業可持續發展專題、管理理論發展、職業生涯設計與管理等前沿與特色課程。體現三個強化:強化農、經、管知識複合,文理滲透,拓寬知識面;強化創新能力培養,突出實踐教學,增設創新學分;強化社會責任教育,培養學生愛農情感、興農責任、強農使命。

與此適應,推進以十多門國家、省和校**課程三級**課程為核心的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改變傳統注入式教學方法,推進問題導向的研究性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靈活運用情景教學、互動教學、案例教學、角色扮演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構建了師生知行苑交流*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