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精品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88W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精品多篇)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一

根據培訓班老師的推薦,我讀了管理學大師美國作者彼得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並受益匪淺。這本書反覆説,管理者必須是卓有成效,而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

通過閲讀總結,我認為要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應當做到:

一、重視目標和績效管理,做正確的事情。因為一次把事情做對,不用重做體現的是效率,做對的事情是方向性問題,只有方向對了,才會有好的結果,有成效;方向不對,會做很多無用功,效率也低下,更談不上成效了。

二、做好時間管理。在企業每個人每天都有自己的工作,而且還得和公司、各部門的人員打交道,溝通協調各種事情,各種瑣碎的事情、會議所花費的時間很容易就會把一天的工作時間都佔用了,讓你無法脱身出來處理一些重要的事情,這樣工作的成效就無法體現出來。因此要更好的實現目標,同一時間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這樣才能做到最好。這要求我們將寶貴的時間資源進行最合理的劃分。

三、發揮別人的長處,要用人所長,取人所長,容其所短。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一個人的胸懷和格局越大,那麼他所取得的成就也會越大。一個人懂得理解和包容他人,那麼他往往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幫助。用人所長,必容人所短,一個成功的人會把自己放在合適的位置上,而一個成功的領導者會把別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

四、進行有效決策。管理者每天要做很多決策,這必然分散他的注意力,降低決策的效益。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關注經營核心,集中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影響經營結果的核心業務上,從關乎企業命運的戰略目標着手,審慎制定戰術策略和行動措施,按工作的輕重緩急安排先後順序,充分發揮組織內個人的專業學歷、經歷特長,在總結過往經驗的基礎上做好綜合分析和換位思考,把握機遇,有膽有謀,進行有效的決策,完成組織目標。

五、增進溝通的重要性。一名有效的管理者不是天生的,不是遙不可及的,是可以學會。增進溝通,做好實際記錄,瞭解時間花在什麼地方,作出調整,消除不必須的時間浪費;溝通,是建立人際關係的橋樑,對個人而言,良好的溝通能夠使我們很坦誠地生活,很有人情味地分享,以人為本位,在人際互動中充分享受自由、和諧、平等。不難想象,在一個家庭,一個單位,人與人之間,如果沒有溝通,那是多麼閉塞、無聊、枯燥、乏味。事情難以處理,工作難以展開。

結合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關於有效管理的方法和案例,我更深刻的認知到管理能夠優化經營效果,讀德魯克的書,記住一些有用的結論只是最初級的,更重要的就是學習他的思考方式,學習他超越時代的視角,以及他如何對社會趨勢做出敏鋭判斷。就像德魯克在書裏説的:“真正重要的不是趨勢本身,而是趨勢的轉變”。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 篇二

雖然大學以來我們開設了《管理學》這一科目,但是我真正讀有關管理的書籍十分少,在此之前這些勵志和經濟類的書籍,我也只是泛泛讀過戴爾·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和課本《西方經濟學》,這次石峯老師在第一堂課向我們推薦了許多書籍,其中就有這一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買下書後在讀之前我覺得這本書一定枯燥又無趣,無非是一些説管理的大道理,看不了幾頁我便會昏昏欲睡,實則不然,這本書十分有趣,內容也不單調乏味,作者通過許多小例子來闡述自己的觀點,通讀一遍下去,雖然沒有讓我茅塞頓開豁然開朗,單頁隱隱有些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感覺。而作者彼得德魯克被稱為大師中的大師,不僅僅因為他是現代管理學的奠基人,目標管理的創造者。他在市場、創新、變革、戰略、知識管理、21世紀管理者的挑戰方面的真知灼見,也讓諸多管理大師和成功企業家從中受益。

在讀書之前,我對於“管理者”一詞的定義有一些誤解。之前對我而言,管理者必定是那些有一定職權或者擁有一定下屬的人,約等於經理或者ceo之類的職業。而在這本書中,德魯克對“管理者”的定義與人們通常的理解不同,他認為,如果一位知識工作者能夠憑藉其職位和知識,影響該組織的整體績效和成果的話,他就是一位管理者。這一定義後來發展為“自我管理”的概念。這也是我最大的收穫:我們每一位都是知識工作者,以後也會有人成為專業人員、經理人員,那麼都可以以管理者的角度對自己進行管理。

除此之外,那麼以後作為管理者的我們是必須要求自己卓有成效的,有所成就的。那麼什麼是卓有成效?做好該做的事情的,就是卓有成效。

那麼怎麼才能做到卓有成效呢?作者給出了另外一個大家可能從來都沒有過的概念。重視貢獻的人,就是:拿到一份工作後他首先思考這份工作希望我做出的貢獻是什麼?希望我達到的效果是什麼?要服務的對象的需求是什麼?以及我對組織能有什麼最大的貢獻?那麼這就等於説:我需要怎樣的自我發展,我需要學習什麼知識和技能,才有助於我對組織作出貢獻?我應該把我的那些優點用到我的工作上?我應該為自己設定怎樣的標準?有這樣的。初衷後這樣才能不為自身的專長、技術所限,才能看到整體的績效,同時才能使他更加重視外部世界,最終也就有利於自身的發展。

管理的概念不是“當領導,管下屬”,而是一種思想、一種科學,用來讓資源投入產出的

比例更好,即更有成效。管理同樣也涉及個人、組織的各個方面。管理工作要從自我管理做起,養成卓有成效的習慣。

作為管理者怎樣才能做好管理?怎樣養成好的管理習慣呢?通過學習感受到,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須在思想上養成的五個習慣:

第一、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們的時間用在什麼地方。他們所能控制的時間非常有限,他們會系統的工作,來善用這些時間。時間管理非常重要,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時間是很重要的,決定了個人的成就。

第二、有效的管理者重視對外界的貢獻。他們並非為工作而工作,而是為成果而工作,他們不會一接到工作就一頭鑽進去,更不會一開頭就探究工作的技術和手段。他們會首先自問“別人會期望我做出什麼成果?”這一點要求個人把目標放在心裏頭,大到人生的目標,小到一件事的目標。並做到以始為終,不斷地向下一個目標進發。

第三、有效的管理者善於利用長處,包括自己的長處,上司的長處,同事的長處,下屬的長處。還善於抓住有利形勢,做他們想做的事。這就要求個人要知己知彼,古人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充分溝通,瞭解自己,瞭解他人,善於利用不同的人的優點。

第四、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於少數重要的領域。在這少數重要的領域中,如果能有優秀的績效就可以產生卓越的成果。按照工作的輕重緩急設定優先次序,而且堅守有限次序,把握要事第一的原則。重要的事情先做,不重要的事情放一放,否則反倒一事無成。綜上所述,作為管理者,最重要的要培養一種好的心理素質。首先,要養成不急不躁的心理,這樣才能考慮長遠利益;其次,要有一顆包容心,這樣才能不至於為了自身利益而不顧全局利益,又一顆包容心,才能讓他人充分發揮他人的長處,容他人之短處;堅持才是卓越之道。因此,學習是無止境的,管理大師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們要認真去讀、要身體力行做,必定會有新的收穫。

書中:公司提倡從領導開始學習讀書的習慣是正確的,作為公司的中層領導者,我們更應該去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站在公司的立場去思考一些問題,走在其他人的前面,這樣我們才能帶領整個部門共同發展。

而作為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我們也應該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成為一名真正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讀書筆記 篇三

德魯克在前言中指出,管理者能否管理好別人從來就沒有被真正驗證過,但管理者卻完全可以管理好自己,管理者在很大程度上是要身體力行的,如果管理者不懂得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到卓有成效,就會給他人樹立錯誤的榜樣。因此,本書討論的內容有兩個基本前提:

1、管理者的工作必須卓有成效;

2、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

本書的第一章即為“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

在本章中,作者簡單論述了有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幾個基本問題。 關於為什麼需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德魯克並沒有過多的闡述,事實上,在後面的章節中,德魯克解釋了這一點,這是因為“卓有成效對管理者來説是理所當然應該做到的”。

本章解決的一個重要概念是,誰是管理者:“在一個現代的組織裏,如果一位知識工作者能夠憑藉其職位和知識,對該組織富有貢獻的責任,因而能實質的影響該組織的經營能力及達成的成果,那麼他就是一位管理者。”管理者泛指知識工作者、經理人員和專業人員,不論其是否有下屬,不論職位高低,只要是因為其職位和知識他們必須在工作中做影響整體績效和成果的決策。

接着,德魯克提出了管理者必須面對的對有效性造成困難的現實:

1、管理者的時間往往只屬於別人,而不屬於他們自己。

2、管理者往往被迫忙於“日常運作”,卻無暇顧及真正重要的事情,除非他們敢於採取行動來改變周圍的一切。

3、管理者處於組織之中,只有當別人能利用他們的貢獻時,他們才算有效,然而能利用他們的貢獻的往往是其他部門的“旁系人士”和他們的上司,並非他們能夠直接控制的下屬。

4、管理者身處組織的內部,受到組織的侷限。

這説明了,如果一位管理者不能努力提高自己的有效性,就不可能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那麼,究竟如何認識有效性呢?如何才能提高效益呢?

根據我們所學的內容,“管理定義中的‘效益’指的是既要注重效率,又要注重效果,從而取得好的效益”,德魯克也特別分析了這一點,他認為,效率(efficiency)就是把事情做對(to do things right)的能力,而不是做對的事情(to get the right things done)的能力。對體力工作而言,或許只重視效率即可,但對知識工作者——生產知識、創意和信息的特殊生產要素——他的工作必須有效果(effectiveness),即在工作中能有所成就。

於是我們看到了這樣的矛盾:時間是有限的,而只是工作者的工作有必須有效,且隨着社會的發展,我們要求各方面都有能力特別強、知識特別豐富的人。然而在人類的歷史中這樣的全才卻不見得有幾個,於是管理者真正要做的事是,組織各種專業人才,使之分工協作,這乃是管理的必要所在。換句話説,真正有效的組織,不是要求它的管理者是什麼都精通的超人,而是讓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這讓我聯想到劉邦,他説,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張良);治國理財,安撫百姓,供應糧草,我不如蕭何;率百萬軍隊,戰必勝、攻必取,我不如韓信。三者皆為人傑,我能用好他們,這就是我為什麼能取得天下的原因。我想,劉邦應該算得上是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了。

德魯克認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在實踐中都要經歷一段訓練,這一訓練使他們工作起來能卓有成效。反之,一個人如果沒有經過這些訓練,則無論他有多大的智慧、多大的努力、多大的想像力和多豐富的知識,也必是一位缺乏有效性的管理者。有效性是一種後天的習慣,是一種實踐的綜合。”

既然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那我們學些什麼呢?德魯克在書中做了明確的回答:有效的善用有限的時間,重視工作的貢獻,善於利用各人的長處,集中精力於重要領域,善於做有效的決策。這也是全書的主要內容,後面每一章分別論述一個要素。

一、掌握自己的時間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們的時間用在什麼地方。他們所能控制的時間非常有限,他們會系統的工作,來善用這些時間。時間管理非常重要,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因此要做到卓有成效,首先要做的第一步,是記錄好時間的使用情況並且分析時間記錄。這幫助管理者消除不必要的時間浪費,提醒管理者在行為、人際關係和工作重心上做出必要的調整。

第二步是要做有系統的時間管理。要找出什麼事情根本不必做,什麼事情可以由別人代做而不影響效果(即“授權”),還有一項時間浪費是管理者自己可以控制的,即他自己浪費的自己和別人的時間。

二、我能貢獻什麼

有效的管理者重視對外界的貢獻。他們並非為工作而工作,而是為成果而工作,他們不會一接到工作就一頭鑽進去,更不會一開頭就探究工作的技術和手段。他們會首先自問“別人會期望我做出什麼成果?” 也就是説,他強調的是責任,而非職權。

重視貢獻是有效性的關鍵,一般機構對有效性的要求往往表現在三個方面:直接成果;樹立新的價值觀及對這些價值觀的重新確認;培養與開發明天所需要的人才。

有效地管理者還應該懂得建立正確的有效的人際關係,而着眼於貢獻正可以滿足有效的人際關係的基本要求:互相溝通、團隊合作、自我發展、培養他人。

總結這些方面,德魯克提出:重視貢獻,就是重視有效性。

三、如何發揮人的長處

有效的管理者善於利用長處,包括自己的長處,上司的長處,同事的長處,下屬的長處。還善於抓住有利形勢,做他們想做的事。

要做到用人所長,大致有四個原則:

1、卓有成效掉的管理者不會將職位設計成只有上帝才能勝任,只有“讓平凡人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事”的組織,才是好的組織。

2、職位的而要求要嚴格而涵蓋要廣,它是對具有才幹的人的挑戰,同時可使人們把與任務有關的優勢轉化為確實的成果。

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時,首先考慮這個人能做什麼(他的個人條件),而不是先考慮這個職位的要求是什麼。

4、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知道用人所長,也應懂得容人所短。

關於如何利用上司和自己的長處,德魯克強調了解上司和自己的類型,配合其習慣而行動

總之,管理者的任務不是去改變人,而在於運用每一個人的才幹。

四、要事優先

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於少數重要的領域。在這少數重要的領域中,如果能有優秀的績效就可以產生卓越的成果。按照工作的輕重緩急設定優先次序,而且堅守優先次序,他們知道:要事第一。重要的事情先做,不重要的事情放一放,一次只做一件事,否則反倒一事無成。一位管理者越想發揮長處,就越感到應在重大的機會上,集中一切可用的長處,這時獲得成果的唯一辦法。所以應該做到兩點:

1、管理者要學會擺脱昨天,儘量減少昨天遺留下來的不再產生效果的工作,社會組織其實像生物有機體一樣,必須保持小而精的狀態,推陳才能出新。

2、做事前要確定優先次序,重將來而不重過去,重視機會而不能只看到困難,選擇自己的方向而不盲從,目標要高,還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五、有效的決策

有效的管理者必須善於做有效的決策。有效的決策事關處事的條理和秩序問題,也就是如何按正確的次序採取正確的步驟,決策是“不同意見的討論”的基礎上的判斷,不是“一致意見”的產物。他們需要的是正確的思考和研究,一個人是否可以做正確的決策是長期經驗的積累。他們需要的是正確的戰略,而不是令人眼花繚亂的戰術。

根據德魯克所列,決策有五個特徵:

1、要了解問題的屬性,要清楚所處理的問題究竟是偶然發生的還是經常性的。通常,有效的決策者會把問題假定為“經常性質”也就是總是假定該問題是一種表面現象,另有根本的問題存在,他要找出真正的問題,而不是滿足於表面的解決。

2、應找出問題的“邊界條件”,也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低要求。

3、仔細思考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案是什麼,藝妓這些方案必須滿足那些條件,然後再考慮必要的妥協、適應及讓步事項,以期該決策能被接受。

4、決策方案要同時兼顧執行措施,讓決策變成可以被貫徹的行動。找出邊界條件是最難的一步,而化決策為行動是最費時的一步。

5、在執行的過程中重視反饋,以印證決策的正確性及有效性。

我們知道管理同時具有科學性和藝術性,就科學性而言,需要運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其中之一便是提出假設然後用實驗驗證。有效的管理者都知道一項決策不是從蒐集史詩開始,而是先有自己的見解,即以尚待證實的假設開始。這就引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相關的標準時什麼?如何衡量某個問題和相應的決策?德魯克認為,找出適當的衡量方法不是數學方法所能解決的,這是一項帶有風險的判斷。因此有效的管理者一定要求先有若干種不同的方案,然後選取最適當的一種。

反面意見就是一種“另外的方案”,且反面意見保護決策者不至成為組織中某方面的俘虜,還可以激發想象力。有效的管理者絕不會把某一方案認定為“是”,其他方案均為“非”也絕不會以自己為“是”,以他人為“非”。

其實做一次決策就像組一次手術,所以在決策前要想清楚,是不是真的需要一個決策。如果利益大於風險就該行動,另外,行動或不行動都要堅持到底,只做一半或者折中只能曹成更大的浪費且一事無成。

做到了上述五點,一個管理者就可能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到底什麼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呢?德魯克指出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有以下六個特徵:第一、重視目標和績效,只做正確的事情。第二、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並只做最重要的事情。第三、作為一名知識工作者,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貢獻在於:創造新思想、遠景和理念;他的原則是:我能做哪些貢獻?第四、在選用高層管理者時,要注重出色的績效和正直的品格。第五、要知道增進溝通的重要性,但要有選擇性地蒐集所需要的信息。第六、只做有效的決策。

在書中,德魯克特別提出了電腦的問題,在管理過程中,應當謹記,電腦只是沒有生命的工具,是邏輯的機器,電腦所能做的只是計算,真正的預見、決策、選擇還要人來做。事實上,自從有了電腦以來,高層管理者正越來越開始做起真正的管理工作。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 篇四

最近,燃氣公司組織我們學習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該書作者美國人彼得·德魯克,他是管理科學的開創者,被尊為“大師中的大師“、“現代管理學之父“、“當代最具啟發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傳播影響了130多個國家。微軟總裁比爾·蓋茨曾説:“所有的管理學書籍中,德魯克的著作對我影響最深。“這本書是彼得德魯克的一本經典之作,經典在於歷久彌新,經歷了四十年後書中鮮活的思維,敏鋭的觀點,到現在依然切合實際、依然有效、依然真實、依然適用。這些優秀作品正是我身上所缺少的東西,認真讀此書,字字句句對自己的工作、甚至自己的整個人生,都有莫大的指導意義,做為一名管理者認為此書好比是一盞指路明燈,照亮工作的前進征程。同時也衡量自我是否成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現談一點自己的感受。

第一點: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知道他們的時間用在什麼地方。

“時間是一種最為特殊也最為稀有的資源“。正如德魯克先生教給我們的那樣,首先要診斷自己的時間,也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時間是怎麼使用的,然後分析自己做過的事情中有哪些是不一定必須親歷親為的。然後是要統一合理的安排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自己要有一種刻意的傾向,用短的零散時間去處理必須由自己處理的不費時的事情上,把大塊的時間留下來去處理相對重要的費時的事情上。如果我們能把最為特殊也最為稀有的時間資源利用好,可以説就為做到卓有成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點: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重視對外界的貢獻。

“有效的管理者一定要注重貢獻,並懂得將自己的工作與長遠目標結合起來。“有的管理者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工作,他們工作的理想狀態是用盡自己有限的能力在為組織創造價值的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然而注重對外界貢獻的管理者的工作卻不一樣,他們以整個組織為基點,放眼於外部世界,工作的同時更是為了挖掘組織工作中尚未發揮的潛力。相對比較來看,重視貢獻的管理者能夠超越自己有限的能力為組織創造更多的價值,與此同時也可以超越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是因為他們重視貢獻使自己擁有更高的視野,使自己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第三點: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於使人發揮其長處。

“管理者的任務,就是要充分運用每一個人的長處來共同完成任務“。

組織裏的每個人都是各有所長的,作為管理者,能夠充分了解到每個人的長處所在,並且想辦法使其長處充分地發揮出來,只有這樣才能使組織作為一個整體的戰鬥力更強,才能出色地完成任務,才能使管理卓有成效。正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組織的突出特點正是內部成員所有長處的總和。

第四點: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先做重要的事情,而且一次只做好一件事。

“如果想要做好一件事情,那麼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其中“。因為對於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説,即使在同一時間內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也不見得真能做好,至於同時做多件事情就更不必談了。為了達到卓有成效,有效地利用我們的才能,最好的辦法莫過於集中一個人的所有精力在一件事情上。

要先做重要的事情。凡事都有個先後的順序,人的工作時間是非常有限的,管理者的時間更是極為重要,所以管理者要本着“要事優先“的原則,利用較長的連續性的時間優先做對組織有大的貢獻的工作。這一點和我們在哲學上學到的處理問題的一條原則很相似,即認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優先解決,因為有的時候事情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可以決定最後的結果。

第五點: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須善於做有效的決策。

一項有效的決策常常在多種不同且互相沖突的見解中產生,它決不會是一致意見的產物。這也是做出有效決策的基礎,只有這樣的決策才是成熟的且經得起推敲的決策。這點啟迪了我們,在做決策時要容得下異己意見的存在。

結合着書中對照自身的不足,我將在以下三個方面來爭取有效管理:

一是“掌握自己的時間“方面,讀完該章的文字,着實為自己慶幸,慶幸自己及時的看到了這樣一篇關於時間管理的論述,如果沒有這樣的文字作為提醒和督促,或許自己還真的意識不到時間管理的重要性,也或許還會繼續在不知不覺中浪費若干自己認為並未浪費的時間。我在人事部工作,平時忙於繁雜、瑣碎的事務性工作,如果不有效利用點滴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就有可能延誤工作,因此,有效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如同書中而言“認識你的時間,是通向貢獻和有效性之路“。

二是“責任與貢獻“方面,書中的第三章針對“自己能為組織貢獻什麼?“的問題展開了討論,更多的強調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應該是注重“能為組織或單位貢獻什麼“,並且注重一種責任感的人。我想,這其實是一種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只有一個擁有責任感,並且期望為組織做出貢獻,希望將工作推向極至的人才會主動去思索“我能貢獻什麼“的問題,而不計較個人得失。推廣到我們的學習和工作中,如果我們希望做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則不應該將重點首先放置在其他因素上,而是要主動的思索,我能為單位創造什麼樣的價值,並將思索的結果付之於實踐,有了這樣的實踐,自然才能創造良好的人際關係,才能踏上進步的階梯。因為一般的人都更樂意與有貢獻精神、集體精神、合作精神的人共事和交往,也更樂意為其提供幫助。當然,這種貢獻或是樂於貢獻都應是以責任為前提的。總之,無論如何都應該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三是“用人之道“方面,本書中,德魯克對如何發揮人的長處作了系統的分析,從理論到若干案例,並多次提及了馬歇爾將軍識人用人的故事,而我則不禁想到了許多關於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之道的典故,李世民的用人之道不可謂不是“千古明君之典範“。所謂用人之道,我想太宗自己的兩句話應該就是最好的總結和概括,“若善看人之長,天下人皆可用;若盡看人之短,天下無可用之人“,舉薦人才應是“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我想,這也是知人善任,善於用人之長處的一個經典案例了。無非是出處不同,德魯克的例子來源於美國,而我的所知多來自於我們民族的歷史,但皆是殊途同歸。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作為一名人事部工作人員,必須要充分發揮員工的長處,把人才配置在合適的崗位上,那樣整個組織才能得以卓有成效。

目前我急需要改善的是在時間計劃方面;自己一定要合理的規劃時間,拋開若干不必要和毫無意義的事情,把時間系統的規劃為幾個重要的模塊,合理利用這種非可再生資源,真正的在時間利用上實現卓有成效。現實的事情可能就在眼前,如何協調好工作,以及自己希望看的若干書籍,並抓好部門人員的學習,與此同時還希望能做好本部的工作等,時間畢竟是有限的,而要做的事情卻是無限多的,於是我想有必要利用德魯克給出的方法,將閒散的時間集中在一起,再集中精力來完成某一項重要任務。比如可以通過協調將若干的工作集中在一天之內,將看書學平均分佈在某個時間段,將看某書的時間集中在能發揮最大優勢的一個時間段。同時,輔以時間界限規劃,我認為這樣的系統整理一定會比沒有規劃而隨意的安排時間有效率的多。

總之,有效管理者的自我提高,是組織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整個組織的績效水平全面提高,能使組織的標準日高、習慣日善、風氣日良。作為中石油的員工在內心上和實際工作中的有效性訓練很重要,要有一種傾向性的意識去自我提高,發展自己的有效性,這樣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 篇五

隨着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注重企業的文化建設和企業的科學管理。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公司,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員工,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一直是眾多企業家正在思考的問題。

那管理者是幹什麼的?為什麼需要管理者?一個合格的管理者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素質呢?如果説從事管理的人就是管理者,那麼應該可以説每個人都是管理者,畢竟管不了別人,至少自己也有在管理自己的事情。管理者着實是從事管理工作的人,但從事管理工作的人並不都是管理者。那我們又有一個問題,高級管理人才就是管理者麼?德魯克説過:“管理者的成效往往是決定組織工作成效的最關鍵因素,並不是只有高級管理人員才是管理者,所有負責行動和決策而又有助於提高機構工作效能的人,都應該像管理者一樣工作和思考。”

彼得·德魯克,現代管理大師,對世人貢獻卓越,影響深遠,被尊為“大師中的大師”、“現代管理之父”。讓我們沿着美國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足跡,去領悟他對管理者的理解和認知。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德魯克用自己的觀點闡述了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應該有以下6個特徵:

(1)重視目標和績效;只做正確的事情。

德魯克在第一個特徵中中強調了目標和績效,目標是我們前進的方向,是我們努力的動力,一個沒有目標的企業,也會像一隻無頭蒼蠅一樣,只會亂飛亂撞,又何談績效可言呢?我們要找到自己正確的定位,制定符合自己實際的`目標,一個一個逐步去實現。

(2)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並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首先我們對自己周圍的事情要有輕重之分,不要讓宂雜的事物攪亂我們的思路。其次時間就是金錢,要審慎地設定自己的優先順序,隨時進行必要的檢討,毅然決然地拋棄那些過時的任務,或者推遲做那些次要的任務,有效的利用自己有限的時間去完成最重要的事情。

(3)作為一名知識工作者,他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貢獻。

古言之,活到老,學到老。可見知識的重要性,我們不能荒廢光陰,要好好學習,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化為手中的武器,讓知識有它的用武之地。同時,面對自己的過失,不失望,不絕望,重新審視自己,重新給自己定位。面對自己取得的成績和貢獻,不驕傲,不自滿,繼續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創造更多競爭的機會。

(4)在選用高層管理者時,他注重的是出色的績效和正直的品格。

企業都是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的機構,要是不盈利,企業怎麼養活員工,企業怎麼能夠生存?作為一名高層管理者,掌握企業的主攻方向,不斷創新,不斷擴寬公司的銷售渠道,取得出色的業績很有必要。但一個有靈魂的企業,不能只注重公司的收益,對管理者的素質也要進行考察,選用優秀的人才是一項艱鉅且長久的任務。黑心錢拿着心裏不安分也賺不長久,咱也不能沒良心。所以企業要注重管理者的品德,知識水平和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培養。

(5)他知道增進溝通的重要性;他有選擇性地蒐集所需要的信息。

公司是一個集體的企業,不單單靠一兩個人就可以完成所有的任務的,需要大家的協作努力,所以部門間的溝通和感情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在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必不可少的要和其他部門打交道,所以禮貌和搞好彼此之間的關係有助於大家工作的開展且能提高效率。我們也有選擇性地蒐集所需要的信息,過多的信息會導致混淆和混亂。為了能夠有條不紊的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懂得整理好自己手頭的事物和收集到自己最需要的信息很是重要。

(6)他只做有效的決策。

作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不僅要善於激勵員工,還要善於自我激勵。要讓員工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才能努力去工作,就要把員工的要我去做變成我要去做,實現這種轉變的最佳方法就是對員工進行激勵。如果我們用激勵的方式而非命令的方式向員工安排工作,更能使員工體會到自己的重要性和工作的成就感。激勵的方式並不會使你的管理權力被削弱。相反的,你會更加容易的安排工作,並能使他們更加願意服從你的管理。作為一個管理者,特別是高層管理者,每天有很多繁雜的事務,及大量棘手的事情需要解決,另外,還要思考公司的發展和未來。即便如此,管理者還必須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情去面對員工和客户。管理者的壓力可想而知。自我激勵是緩解這種壓力的重要手段。通過自我激勵的方式,可以把壓力轉化成動力,增強工作成功的信心。

一個成熟的管理者應該有很強的情緒控制能力。當一個管理者情緒很糟的時候,很少有下屬敢彙報工作,因為擔心他的壞情緒會影響到對工作和自己的評價。一個高層管理者情緒的好壞,甚至可以影響到整個公司的氣氛。如果他經常由於一些事情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有可能會影響到公司的整個效率。從這點意義上講,當你成為一個管理者的時候,你的情緒已經不單單是自己私人的事情了,他會影響到你的下屬及其他部門的員工;而你的職務越高,這種影響力越大。

德魯克的經典之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結合中國企業的管理實踐研發而成,旨在幫助管理者實現工作的有效性即貢獻價值;幫助管理者成為企業所需要的、能夠完成“非同尋常任務”的人“財”。

即使作為一名普通人,我們時刻會捫心自問:一羣平凡人,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業嗎?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必須的!只要我們組織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卓有成效。卓有成效可以學會嗎?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每個人都必須卓有成效嗎?卓有成效是管理者必須做到的事,但是在所有的知識組織中。每一位知識工作者其實都是管理者一即使他沒有所謂的職權,只要他能為組織做出突出的貢獻,都值得我們敬佩!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 篇六

八月初,我收到了公司寄來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感謝公司給予的學習機會,立刻如飢似渴的拜讀。書中的精髓沁人心脾,彷彿在炎炎盛夏注入了一絲清涼,使我精神煥發,充滿力量!

兩週的時間飛逝而過,通過閲讀,使我明確了此書中的核心觀點:對組織負有責任,能影響組織經營成果的人就是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必須是卓有成效,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同時也瞭解了有效性不是一門課程,而是一種自我訓練,是個人對時間管理,貢獻管理,優勢管理,關注管理,決策管理的一種體現。

結合自身工作特點,我有如下心得:

一、重視目標和績效管理:

即工作要有計劃性,結果要有有效性。從擔任徐州服務商經理開始,通過一週的觀察,我感覺業務線工作非常的被動,完全的機械化工作,業務受理格式化非常嚴重。對此,我專門召開了專項會議,要求:

1、業務線每天晨會後做好一天的工作計劃,按照自己的規劃有條理的去完成當天的工作,夕會再進行總結一天的工作,哪些工作完成了,完成的如何,是否達到了目標,如果沒有達到目標,該如何去做。哪些工作沒有完成,為什麼沒有完成,該如何去改進。這一點使得業務經理實現了個體的優勢管理,表明了他們應有的工作態度,顯示了每一天都在有目標的去工作,而不是盲目的跑個同行或者掃街掃樓。

2、業務受理要細緻,不能圖快圖省事,避免日後逾期回訪的困難。比如地址填寫客户地址,不能直接填寫身份證地址,要多問客户現在實際住哪。諸如此類的細節,我們不能馬虎帶過,這關係着逾期回訪的有效性。這一點體現了貢獻管理,也就是觀念,我們作為信息中介,要對出借人和投資方負責,我們工作的觀念越有條理,越能得到出借人和投資方的信任,越能得到長久的發展。

3、客户來源要細緻分類,注意總結客户的還款情況,每個業務經理要在工作本上做有記錄。分析客户來源至關重要,此舉可以分出劣汰,不好的、別有用心的中介同行將不會再有機會獲得非法收入。

二、做好時間管理:

即對工作要有統籌規劃。很多業務員時間觀念差,甚至可以説沒有時間觀念,不懂得珍惜時間。對此,為了培養他們管理好時間,給他們提出了技術性要求,其實時間的管理也是工作技術的一種體現。比如定期回訪客户,一週一次,還是半個月一次由他們對客户的把握來決定:

一是可以有效管理客户,瞭解客户近況,掌握客户動態;

二是加強與客户交流,從而得到獲客渠道,得到一手客户。這樣新增客户要比掃街掃樓來得快,而且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三、用人所長:

最大程度發揮每個人的長處,做最大貢獻。每個人受教育程度、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開拓業務方向各有不同,註定每個人的業務水平也各不相同。在合理的自我管理下,注重發掘每個人的優點,擴大其個人優勢,並將個人優勢發揮到極致,進而影響到一個團隊,使團隊更具優勢,更有戰鬥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人魅力,而每個人也都有學習榜樣的能力,這是一種觀念,也是書中貢獻管理的體現。樹立了觀念,自然便有了態度,從而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也必然能夠把自己的長處發揮的淋漓盡致。

四、進行有效決策是每個管理者必須具備的能力:

也是自身價值的體現。作為一個服務商公司的管理者,在要求下屬的。同時,首先自己更要具備自我管理的水平與能力。我們的工作成效主要體現在業績的穩定發展、逾期的有效控制、經營的能力、以及有效處理各種突發狀況和日常工作。每一項工作都要來源於各種數據的分析和判斷,進而做出行之有效的決策。

1、日常事務做好規劃,合理安排時間,及時高效處理各類郵件、報表、會議學習,做到事事有回覆,件件能落實。

2、處理突發事件,擺事實,講道理,一件事情能一次解決的絕對不拖拉,重複的處理更容易激化矛盾,使事態擴大,既耽誤了自己的其他重要工作,浪費了寶貴時間,也影響了公司聲譽。

3、業績是銷售的顏面,除了及時瞭解同行的政策,更要根據自己的產品來達到獲客的目的,行業裏每個人的銷售方法各有千秋,但有的人業績佳,有的人卻很一般,雖然也很努力,但成效總是不大,作為管理者這個時候不能聽之任之,應該及時溝通,找到原因,指導更適合的方式方法。至於其他提升業績的方式方法不勝枚舉,舉一例是為説明業績的高低,要在於發現問題繼而解決問題,而不是盲目的逼迫死幹。

4、逾期是我們這個行業的難點加重點,它體現了我們在工作中的態度、個人的職業道德、以及在工作上投入的精力,更能體現出公司的運營是否達到盈利目的。工作態度決定了成敗,每個人是否對客户負責,是否對公司負責,就是一種態度,世界上的事情最怕認真,只有認真去做才能有好的收穫。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反正不是自己的錢,虧也不是虧自己的心態要不得。

職業道德建設説的最多的是“莫伸手,伸手必被捉”,通過自己奮鬥所得才是最好的。包裝客户、收取好處明知故犯、損害公司利益者是害羣之馬,必須剷除。管理好自己的心,管理好自己的手,也是卓有成效管理自己的表現。及時的溝通客户,管理好客户,及時發現客户的不良舉動,是需要很大的耐心、耐力和精力,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真正總結出問題和發現問題,把事情落實到行動上,便是決策,就能及時有效的控制逾期,從而盈利。

細節決定成敗,所有的細節來源於良好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來源於不斷地有意識的自我訓練。再次感謝公司給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深讀後結合實際工作,有了更為深刻的意識,也促進了管理方法的優化,理論結合實踐必定會使今後的管理工作有序高效,我會努力成長為真正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 篇七

近日,閲讀了德魯克的經典著作之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此書雖然寫於_年,但是其基本的理論和思想,在_多年後,仍然影響着許多現代的管理者,在企業經營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本書圍繞着“管理者的工作必須是卓有成效的,而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的核心觀點,分為八章展開。第一章主要論述了管理者為什麼要卓有成效及先關問題,二到七章則針對如何實現卓有成效的五點要求分別進行了詳細的論述,最後一章回扣主題。整部著述結構清楚,層次分明,使人一目瞭然。雖然,書中有些專業的內容我並不能完全理解,但是,讀過此書,仍然使我受益匪淺。在我看來,書中的許多觀點並不僅僅適用於管理者,對我們日常的生活及學習也有着許多的幫助。

一直以來,我在很大程度上認為管理是需要天分的,而書本的知識更多的是紙上談兵,無法真正的在真實的管理中發揮作用。但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卻改變了我的想法。德魯克講到“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就是‘做好該做的事情‘的能力,也就是有效性。”而“一個人的有效性,與他的智力、想象力或知識之間,幾乎沒有太大的關聯。有才能的人往往最為無效,因為他們沒有認識到才能本身並不是成果。”這些論述,激發了我學習管理的動力,並瞭解到有效性才是管理者所應追求的目的。

同樣令我改觀的還有德魯克對管理者範圍的限定。在書中作者將管理者的範疇擴大到了更寬的領域,不僅僅是企業,政府,軍隊,醫院也都需要管理。而管理者也並不都是經理人,而是泛指知識工作者、經理人員和專業人員。他們可以下屬眾多,也可以沒有下屬,可以職位崇高,也可以職位低微,但是他們必須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要在工作中作影響整體績效和成果的決策。這一概念的提出,改變了人們對管理者的傳統理解,在我看來,在一定程度上,日常生活的我們也都是一位管理者,因為我們許多時候要為自己的未來決策,因此,無論是為了將來踏上工作崗位,或者僅僅是為自己的現實生活,我們都應學會使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

針對如何卓有成效,德魯克先生提出了五點要求,分別是掌握時間、講求貢獻、發揮人的長處、要事優先及有效的決策。而這五點,必須成為管理者思想上的習慣。換言之,“有效性是一種後天的習慣,是一種綜合的實踐。”而“既然是一種習慣,便是可以學會的”。管理者要學會這種習慣,必須經過訓練。“一個人如果沒有經過這些訓練,則無論他有多大的智慧、多大的努力、多大的想象力和多豐富的知識,也必是一位缺乏有效性的管理者。”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就應該努力的去接受訓練,培養使自己有效的習慣。

儘管德魯克先生的五點要求,部分內容我還無法會意,而且對於並未踏上工作崗位的我們來説,實踐起來有些困難。但是他對時間、發揮人的長處等方面的論述,仍然給了我很多啟示。

首先是在時間方面,德魯克先生強調了管理者的時間總是被一些並不重要的事情佔據,而且職位越高,時間被佔用的比例就越大,因此,管理者應該學會管理時間,用有限的時間創造更多的成果。他在時間上的論述對我啟發很大,因為雖然身為一名學生,我同樣也有感到時間不足的經歷。而且很多時候,原本感覺時間充分,但依然不能完成預定的計劃。對此,我認為德魯克先生的解決方法是值得借鑑的。他告訴我們,首先應該進行時間的記錄,認識自己的時間究竟用在哪些事情之上,從而針對性的避免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其次,要進行系統的時間管理。德魯克先生特別強調了要整塊的運用時間,多數情況下,一些事情需要連續的時間才能完成,例如寫一份計劃書,連續的3個小時可以完成,但如果分成6個30分鐘,則可能毫無進展,我便常常範此類的錯誤,經常把幾件事情一起來做,一件事情沒完成又去進行另一項工作,而結果往往是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相信,如果可以如德魯克先生所講,整塊的運用時間,我的效率可以提高很多。

另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德魯克先生對發揮人長處觀點的論述。他講到“充分發揮人的長處,才是組織存在的唯一目的。”因為“世界上沒有真正全能的人”我們要做的是充分的發揮人的長處,而“使人的弱點不影響其工作和成就。”他列舉了許多名人,都有着各樣的缺點,但是最終這些缺點並沒有影響他們的成就。這一點也可以運用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對自己來講,我們不應該總關注與自己的弱點,的確,彌補不足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應該努力發揮自身的長處,這樣,才能取得更多的成就。對待他人,我們更應該着眼於對方的優點,包容他人的不足,畢竟,人無完人,發揮他人的長處,不僅可以與他人更融洽的相處,而且可以獲得更多的價值。

在這一章中,德魯克列舉了日本的例子,使我感觸頗深,他講,日本不注重考核,也基本不解僱職員,而是注重怎樣培養職員,這一例子我的日語老師也曾講過,他講到日本企業寧願用更高的工資留住職員,而不會用更低的費用聘請更多的人。拋開這一制度其他的缺點不談,日本企業這種注重人力的做法,確實令我怦然心動,因為他更加註重人的價值和長處,使職員可以更有動力和激情的投入到工作中,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以上僅僅是我此次閲讀的感受,相信,隨着生活和工作經驗的增加,我會從這一書中獲得更多的啟發。經典之所以被稱之為經典,就在於其經久不衰的價值,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人因此書而受益。